中医基础理论课件 第四章藏象总、心学习资料_第1页
中医基础理论课件 第四章藏象总、心学习资料_第2页
中医基础理论课件 第四章藏象总、心学习资料_第3页
中医基础理论课件 第四章藏象总、心学习资料_第4页
中医基础理论课件 第四章藏象总、心学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学)何裕民藏象概论一、藏象的基本概念藏-藏于体内的内脏;包纳、收藏;象-生理、病理表现在外的各种现象;形象;类比象;藏象藏象-指内脏功能活动(生理、病理)表现在外的各种现象,以及内脏的部位和形态和内脏的生理、病理与自然界的类比之象。藏象概论二、脏腑名称及功能(一)分类名称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二)功能五脏:“藏而不泻,满而不实”六腑:“泻而不藏,实而不满”藏象奇恒之腑:形态上中空有腔与六腑相似,功能上贮藏精气与五脏相似。(三)表里关系用以表达脏腑关系。互为表里的脏腑在生理上相互促进,病理上相互影响,结构上有经脉相互络属。心-小肠;肺-大肠;肝-胆;脾-胃;肾-膀胱

形态结构

生理功能

生理特点

五脏

实体性器官化生、贮藏精气藏而不泻,满而不实六腑

空腔性器官受纳、传化水谷泻而不藏,实而不满奇恒之腑

中空有腔藏精气藏而不泻藏象概论三、藏象学的形成古代粗浅的解剖学知识,奠定了形态学方面的基础。长期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反复的医疗实践的总结和验证。如从病理现象和治疗效应来分析和反证机体的某些生理功能。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受古代的社会文化制度。藏象藏象概论四、特点(一)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以脏腑分阴阳,阴阳分表里;气、血、津液、精是重要的生命物质与五脏密切相关;经络作为机体主要的沟通网络;形体官窍的功能都隶属或维系于五脏,其病变常需五脏调理;心为主导,协调脏腑关系;五脏的生理活动与精神情志密切相关;五脏系统与外界环境的协调统一。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二)“脏腑”是形态与功能的综合概念

藏象五脏--心一、概述位于胸中,隔膜之上,外有心包护卫君主之官、生之本、五脏六腑之大主主血脉,主神志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为舌,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心与小肠相表里。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络属。五行属火,为阳中之阳,与夏气相通应。藏象五脏--心二、主要生理功能(一)心主血脉1、含义: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流注全身,以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及生成血液的作用。2、生理作用:主血——血的生成、血的运行主脉——心气对脉气的形成气重要作用藏象3、影响血液在脉中运行的三因素:心气充沛与否,心之形质损伤与否;脉道通畅与否;血液充盈与否和粘稠度。4、生理及病理表现:面色、舌色、脉象、心胸部感觉表现:(即外象)观察点

生理表现病理表现

面色红润,有光泽淡白无华;青紫(暗)舌质颜色淡红淡白;瘀点或瘀斑,或紫暗

脉象和缓有力,节律均匀。虚无力;涩脉、结脉、代脉

心胸部感觉无异常感觉心悸、怔忡;憋闷,刺痛、甚或绞痛五脏--心(二)心主藏神1、含义:心具有主宰全身的生理活动和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2、神的含义:广义: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等。狭义: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情志活动。

藏象五脏--心3、生理作用神的作用:主宰生命活动(生理活动、心理活动)①统帅全身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活动。②心主管着人的整个精神心理活动。(这是一种抽象的说法)心对“神”中的精神、意识、思维、睡眠等具体心理活动和过程有着调控作用。(这是心主神志理论中最为实质性的内容)

藏象五脏--心分析原由:①一种文化习惯。(古代习惯称心是进行思维活动的器官,与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情志活动密切相关,故有“心领神会”、“心情愉快”、“心旷神怡”、“心有灵犀一点通”等。)

根据藏象学说的特点。将人的精神情志活动分属于五脏,而主要归于心。

③心主血,血为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

即“心主血→血为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心主神志”

④长期生活和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

藏象五脏--心《灵枢•本神》:“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这段论述,较为完整地阐释了人的意识思维过程及其相互关系。具体意为:“心”可以接受外界的刺激(即“任物”),进行心理活动,故曰:“所以任物者谓之心”。

对某些事物关注、注意(即“意”),则印象深刻,易产生记忆,故曰:“心有所忆谓之意”。

亦可理解为有藏象了记忆,也就萌发了思维活动的初级产物:意识、意念等。

注意和意识活动的基础上,易产生确定不移的目标,进行意向性活动,故曰“意之所存谓之志”。

志既是认识活动的产物,又是认识过程深化的动力。因为有了注意,便有了记录;记录的不断积累,促成了“识”(即见识、意识)。五脏--心有了“忆”和“识”,人可进行思维活动(即“思”);思维总要推敲衬度,反复斟酌的过程,故曰:“因志而存变谓之思”。

思考、思维时,常需离开具体事物,借助概念、词语等,这时又伴生疑虑。《类经》曰:“深思远慕,必生忧疑。”这称为“虑”。故曰:“因思而远慕谓之虑”。

随着思维的不断深化,“疑虑既生,而处得其善者,曰智。”(《类经》)故曰:“因虑而处物谓之智。”这是认识活动的最高阶段。

《灵枢》的这一理论,揭示了心理活动的部分规律,颇受历代学者的推崇。藏象五脏--心

《灵枢•邪客》:“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即说明心既主管脏腑形体等的生理活动,也调控着精神心理。也就是说心对整个生命活动都起着主宰作用。藏象五脏--心4、生理及病理表现:生理上:心藏神正常,各脏腑的功能协调有序。病理上:心藏神失常,影响各脏腑的功能活动。藏象观察点

生理表现

病理表现

精神状态

佳,充沛

萎顿;或狂,躁

思维

敏捷

神思衰弱,迟钝,或痴呆

睡眠

佳,安稳

差:失眠,多梦;或嗜睡,迷蒙多睡

意识

清晰

迷蒙(模糊),昏迷不醒,或谵语

反应

灵敏

慢,迟钝

记忆

下降,健忘

五脏--心(三)心主血脉与心藏神的关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