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社会学的二十个命题第一命题:社会学人物一、社会(科)学之父:孔德二、科学教育之父:史宾赛三、冲突大师:马克思四、科层大师:韦伯五、教育社会学之父:涂尔干第一命题:社会学人物下列何者提出「教育是为将来生活做预备」的教育主张?(A)伊里奇(R.Ulich) (B)斯宾塞(H.Spencer)(C)裴斯塔洛齐(J.Pestalozzi)(D)福禄贝尔(F.Froebel)
(95教检)A:(B)第一命题:社会学人物下列哪一位社会学者曾将社会比拟为有机体,为了适应环境而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化过程?(A)马克思(K.Marx)(B)孔德(A.Comte)(C)韦伯(M.Weber)(D)斯宾赛(H.Spencer)(94教检)A:(D)第一命题:社会学人物下列何者不是科层体制(bureaucracy)的主要特征?(A)明确的组织分工,阶层体制分明(B)以专业能力及资格做为用人的标准(C)公事公办,公私之间有严格的划分(D)强调同僚体制,尊重部属的专业自主A:(D)
(96教检)第二命题:教育社会学典范一、传统/规范教育社会学二、新兴/征验教育社会学三、新的/解释教育社会学第二命题:教育社会学典范下列对于教育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何者正确?(A)实证性的研究过程偏向哲学性(B)规范性的研究过程重视实证性取向(C)实证性的研究方法是建立在质性探索基础之上(D)规范性的研究方法是建立在哲学思辩基础之上
(100教检)A:(D)第二命题:教育社会学典范下列各项有关教育社会学理论的叙述,何者正确?(A)解释理论重视「实证取向」、「量化模型」的研究(B)批判理论重视「工具理性」、「意识形态」的作用(C)和谐理论重视「情境定义」、「互为主体性」之类的概念(D)冲突理论重视「社会再制」、「文化再制」等现象的分析(103教检)A:(D)
第三命题:结构与冲突理论一、和谐论/结构功能论(Durkheim、Parsons)二、冲突论(Marx、批判理论、知识社会学)第三命题:结构与冲突理论下列哪一理论强调学校教育应重视培养及教导学生如何发展适当的角色,能与其他社会成员紧密的连结在一起,让社会形成一个统整的体系?(A)现象学(B)冲突理论(C)批判理论(D)结构功能论
(103教检)A:(D)第三命题:结构与冲突理论老师主张学校应该将当前社会中具共识性的价值体系教给学生,以维持社会运作的稳定发展。张老师所持的理论取向较偏何种学派之观点?(A)冲突论(B)解释论(C)结构功能论(D)社会建构论
(104教检)A:(C)第三命题:结构与冲突理论下列教育现象的叙述,何者属于结构功能论(structural-functionalism)取向?(A)学校教育在为资本主义服务(B)学校教育促进社会文化的传递(C)学校教育的结果为社会再制(socialreproduction)(D)师生之间存在制度化的「支配—从属」(dominanceandsubordination)关系
(95教检)
A:(B)第三命题:结构与冲突理论有学者认为学校教育是一种公平的选择机制,也是有效的分类机制,并且相信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将其分配到不同的社会位置,达到人尽其才的目的。此种概念是来自下列何种理论?(A)结构功能论(B)社会冲突论(C)符号互动论(D)有机比拟论(97教检)A:(A)第三命题:结构与冲突理论关于决定个人社会阶层高低的关键,下列何者不是结构功能论的观点?(A)取决于其工作所需的训练程度(B)取决于其工作对于社会之重要性(C)取决于能担任该项工作之人才的多寡(D)取决于其工作能促进社会公平的程度
(101教检)A:(D)第三命题:结构与冲突理论冲突理论学者抨击现代学校教育,认为其中存在许多不平等的问题。请问以下四个选项,何者不是冲突理论学者的主张?(A)个人的社会阶级系依其智能与社会贡献之高低而定,学校教育的目的即在培养不同社会阶级的个体(B)学校课程隐藏着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教育目的反映资产阶级的兴趣,因此学校是在协助资本主义进行统治(C)学校教育被统治阶级所支配,学校功能是再制文化资本,因此出身高社经家庭的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比较容易成功(D)学生成绩评量的等级和学生家庭社会地位相互呼应,学校教育的结果即在继续复制上一代的社会阶级(94教检)A:(A)第四命题:微观理论一、现象学二、诠释学三、批判理论四、俗民志五、标签论六、戏剧论第四命题:微观理论「国歌」与「国家」关系密切,因此,有些人倡议学校朝会、周会时应该要唱「国歌」,因为有益于对国家的认同。下列何者为此种观点的合理性依据?(A)生理学(B)符号学(C)生态学(D)地理学
(100教检)A:(B)第四命题:微观理论关于诠释学取向的教育社会学研究,下列何者为其基本观点?(A)社会真实是固定不变的(B)人类互动过程产生社会建构的意义(C)实验研究能准确掌握行为的真实意义(D)人类行为是依据客观条件或普遍的意义
(101教检)A:(B)第四命题:微观理论江教授认为随着科技文明发展而来的「工具理性」,可能会对人性造成了扭曲与贬抑,因此特别着重揭露真相,透过辩证与反思,以追求主体的自由与社会的解放。他的立场与下列何者最为一致?(A)批判理论(criticaltheory)(B)文化再制论(culturalreproduction)(C)社会建构论(socialconstructionism)(D)结构功能论(structuralfunctionalism)
(101教检)A:(A)第四命题:微观理论教育社会学中有关「再制」(reproduction)、「抗拒」(resistance)等概念,主要出自于社会学的哪一个学派?(A)冲突论(B)结构功能论(C)符号互动论(D)人力资本论(99教检)A:(A)第四命题:微观理论有人认为学校教育的过程,是优势阶级巧妙地「再制」既存社会阶级利益的不平等历程。这种说法是属于下列何种理论或学派的主张?(A)交换理论(exchangetheory)(B)系统理论(systemtheory)(C)冲突理论(conflicttheory) (D)结构功能学派(structuralfunctionism)
(98教检)A:(C)第四命题:微观理论教师有时对班上学生给予「迟钝」、「捣蛋鬼」等标签。此种标签的形成与作用,下列何者不正确?(A)学生表现是影响教师对学生贴标签的主因(B)教师对学生的负面标签可使学生行为主动改善(C)教师最初的主观评价可能会逐渐形成客观事实(D)学校制度中的班级筛选、教学分级等措施会影响到标签的形成(100教检)A:(B)第五命题:社会化一、意义:(一)教人做人(二)习得角色与自我规范二、学理:功能论/冲突论:三、模式:濡化、涵化四、方法:模仿、认同、奖惩、教育第五命题:社会化学生在学校中习得适应社会的价值与规范,此历程称为什么?(A)阶层化(stratification) (B)社会化(socialization)(C)集中化(centralization) (D)民主化(democratization)
(95教检)A:(B)
第五命题:社会化小明上学一段时间后,学习到一些社会规范,并转变态度。这种转变属于结构功能主义的哪个概念?(A)社会化(B)文化资本(C)机械连带(D)有机连带
(105教检)A:(A)第五命题:社会化学校具有社会化和选择功能,其中社会化功能的目的是什么?(A)培养学生继承父业的条件(B)培养具有共同价值和信念(C)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D)促进社会水平流动
(96教检)A:(B)第五命题:社会化在交流的过程中,某一个团体采用另一个团体全部或部分的文化而形成新的文化,这比较是属于下列哪一种历程?
(A)同化(assimilation)(B)涵化(acculturation)(C)濡化(enculturation)(D)社会化(socialization)
(94教检)A:(B)第六命题:角色一、角色组合二、角色和谐三、角色冲突第六命题:角色治国是国中导师,家长希望他能多给学生考试,以提升学业成绩,而他的学生却希望不要时常考试,请问治国这种感受期待与要求不一致的现象,较符合下列哪一个概念?
(A)角色模糊(roleambiguity)(B)角色距离(roledistance)(C)角色冲突(roleconflict)(D)角色扩散(rolediffusion)
(94教检)A:(C)
第六命题:角色现代家庭中,父母很难同时扮演几种不同的角色,在面对诸多不兼容的期待时,常常无法满足对不同角色扮演的期望,这种情况可称为什么?(A)角色分化(B)角色冲突(C)角色扮演(D)角色转换(96教检)A:(B)第六命题:角色张老师为教好学生,花了许多时间准备教案,并且额外利用假日义务辅导成绩不佳的学生,广受校方及家长好评,因而疏于经营家庭关系,但张老师希望能有充裕的家庭时间,以改善家庭关系。依据教育社会学的观点,试问他面临的是什么冲突?(A)家庭冲突(B)角色冲突(C)双避冲突(D)人生观冲突(99教检)A:(B)第六命题:角色东东:「妈妈,妳终于来接我了!」妈妈:「东东,对不起,妈妈刚开完会,所以来晚了!」东东的妈妈正面临下列何种角色处境?(A)角色冲突(B)角色期望(C)角色分化(D)角色扮演(100教检)A:(A)第六命题:角色华老师因家人生病,半年来常请人代课以致对学生疏于照顾,她深感难以兼顾家庭与工作,这是因为她面临哪一种角色冲突?(A)角色内相同对象的冲突(B)角色内不同对象的冲突(C)角色外相同对象的冲突(D)角色外不同对象的冲突(95教检)A:(D)第七命题:社会阶层化一、意义:SES二、学理:
功能论/冲突论三、教育:(一)SES(二)中介因素(三)教育机会均等第七命题:社会阶层化有关社会阶层化的现象,下列何者不正确?(A)以命定论为诠释基础(B)社会阶层可能透过教育而重组(C)个人可藉能力及努力改变其社会地位(D)家庭社经背景非预测学业成就的直接因素
(95教检)A:(A)第七命题:社会阶层化下列有关社会阶层化概念的叙述,何者正确?(A)功能论者认为社会分工、职位分类,有利社会控制(B)冲突论者批评社会阶层化是因为权力与利益分配的结果(C)功能论者认为社会各阶层的成员,应享有相同的声望与尊崇(D)冲突论者认为中下阶层成员的集体意识,必然会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觉醒
(98教检)A:(B)第八命题:社会流动一、意义:社会经济地位改变二、学理:赞助型竞争型三、方法:(一)垂直VS水平(二)代内VS代间(三)个人VS团体
第八命题:社会流动小平的父亲是农夫,栽培他唸医学系,小平毕业后成为医生。试问从小平的父亲到小平的职业变化是属于何种社会流动?(A)垂直流动(B)水平流动(C)结构流动 (D)群体流动(99教检)A:(A)第八命题:社会流动信杰原本是大型建筑公司董事长,年收入数亿,但经营不顺,公司倒闭。现今改做鸡排生意,勉强维持生活。他从大企业老板变成鸡排小贩,这种社会流动属于:(A)代内水平流动(B)代间水平流动(C)代内垂直流动(D)代间垂直流动(94教检)A:(C)第八命题:社会流动崇浩在进行游民的调查时发现,某游民原本是一家纺织大厂的小开,在父母过世后,因为经营不善导致破产。这符合下列哪一种社会流动方向?(A)向上流动(B)水平流动(C)向下流动(D)互换流动(101教检)A:(C)
第八命题:社会流动李老师:不会的,我家种田,也穷啊!但我靠着读书才当上老师的。李老师本身的例子可以说明下述何种现象?(A)代内水平流动(B)代内向上流动(C)代间水平流动(D)代间向上流动
(105教检)A:(D)第八命题:社会流动以美国学者杜纳(R.Turner)对教育与社会流动的看法而言,因参加国家公职考试录取而提高了自己的社会阶层,应该属于何种社会流动?(A)地域性流动(B)赞助性流动(C)竞争性流动(D)代间流动(97教检)A:(C)第八命题:社会流动以下所叙述的社会地位改变,哪一项是属于强调「归属性地位」(ascribedstatus)之传统社会的特质?(A)家世显赫,祖荫庇护(B)十年寒窗,苦读有成(C)夤缘富贵,趋炎附势(D)学有专精,建立权威
(104教检)A:(A)第九命题:机会均等一、意义:教育的平均与公平二、学理:Aristotle三、应用:(一)学前(二)初等(三)中等(四)高等第九命题:机会均等由于资源分配上的差异,教育机会可能产生水平不均等和垂直不均等的问题。下列何者可能造成垂直不均等?(A)公立学校学杂费较私立学校低(B)在教育预算中调高高等教育经费(C)地方政府关闭或合并偏远地区学校(D)较富裕地区的班级教师编制数量较多
(104教检)A:(D)第九命题:机会均等下列有关美国1966年柯尔曼报告书(ColemanReport)的叙述,何者正确?(A)该报告促使质化的研究受到更大的肯定与重视(B)该报告的主要资料,源自对美国公立学校的访谈(C)该报告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影响个人教育机会均等的因素(D)该报告发现:影响学生成就的成因为学校因素与社会因素
(98教检)A:(C)第九命题:机会均等英国1967年的《普劳顿报告书》(PlowdenReport)曾提出下列何种理念与策略,促进了教育机会均等措施的发展?(A)性别平权教育(B)多元文化教育(C)积极的差别待遇 (D)平头式的教育机会均等
(99教检)A:(C)第九命题:机会均等依据教育社会学的观点,以下何种方案的实施,系属于积极的差别待遇?(A)合作教育(B)补偿教育(C)家庭教育(D)性别平权教育(99教检)A:(B)第九命题:机会均等请问下列哪一项政策是采取「对于弱势者给予优惠待遇」(unequaltreatmentforunequal),以实践教育机会均等的目的?(A)小班教学精神(B)九年一贯课程(C)教育优先区(D)高中社区化
(94教检)A:(C)
第九命题:机会均等下列哪一项教育措施较属于「积极性差别待遇」(positivediscrimination)理念的策略?(A)常态编班(B)教育优先区(C)全面免学费 (D)教师专业发展评鉴(103教检)A:(B)
第九命题:机会均等近年来,台湾强调对于中小学弱势学生的课后辅导,其主要精神与下列何者较为相关?(A)提供更多就业机会(B)强化教师专业发展(C)强化多元文化教育(D)促进教育机会均等
(97教检)A:(D)第九命题:机会均等从「机会」而非「条件」或「结果」的均等而言,下列何者是评估教育机会均等的最适当指标?(A)在学率(B)升学率(C)就学率(D)辍学率
(95教检)A:(C)第九命题:机会均等若有新闻报导指出:「近几年台湾出现疑似禽流感病例,大多与外籍配偶返乡探亲有关。」以下哪一项解读比较正确?(A)外籍配偶的免疫力较差(B)异国通婚容易导致疾病的传染(C)外籍配偶最易成为疾病传染媒介(D)此种报导容易造成外籍配偶的负面形象
(98教检)A:(D)第十命题:功绩主义一、意义:竞争社会、菁英社会二、学理:社会达尔文主义三、内涵:努力与成就第十命题:功绩主义下列何者是功绩主义(meritocracy)的特色?(A)机会和资源的竞逐不是一种普遍权利 (B)精英份子不能享有较高的酬劳与地位(C)职业地位的分配基于依属关系(ascription)(D)以能力和成就作为阶层化的指标(94教检)A:(D)第十命题:功绩主义下列何者是功绩主义(meritocracy)对学校教育的假设?(A)成人地位的决定依据继承因素(B)社会越来越不相信学校教育的公平性(C)个人在学校的成就是依据普遍的标准予以评判(D)文凭与证照的授予非依据个人在校成就的高低而决定(101教检)A:(C)第十命题:功绩主义赵老师主张成绩好的学生,应得到较多的机会和资源;此种功绩主义的观点,较不符合下列哪一项原则?(A)能力原则(B)机会均等原则(C)精英原则(D)量化原则(98教检)A:(B)
第十命题:功绩主义台湾公立大学学生享有的教育资源往往超过私立大学学生。有人认为这反映不同能力学生取得与其成就相对应的奖赏与资源,这比较属于下列何种观点?(A)教育扩张(B)功绩主义(C)学校本位管理 (D)教育机会均等(102教检)A:(B)
第十命题:功绩主义李老师:教育是脱贫致富的最佳捷径,阿贵能读书,只要努力,一定有前途。阿贵妈:但报纸写「好学校都被有钱人的小孩占满了」,我们没有能力支持他,他是不是只能跟着我们做工?李老师的说法比较接近下列哪一种论点?(A)习性论(B)功绩主义(C)社会论述(D)垂直论述
(105教检)A:(B)第十命题:功绩主义高登(C.Gordon)和柯尔曼(J.Coleman)曾经对1950年代的美国学生做了一个研究,发现「学生在学校的学业表现并不是其获得社会地位的指标,而男生的运动表现与女生的人缘,才是社会地位获得的重要原因。」这种现象被称为什么?(A)反文化运动(B)反社会主义运动(C)反智主义运动(D)反性别歧视运动(96教检)A:(C)第十一命题:微观议题一、学校社会学二、班级社会学三、课程社会学四、教学社会学五、教师社会学六、学生社会学第十一命题:微观议题下列何者属于微观社会学(microsociology)之研究?
(A)教室语言分析(B)社会阶层化 (C)社会变迁模式(D)社会流动
(94教检)A:(D)第十一命题:微观议题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分类,可分为巨观研究与微观研究,下列何者不属于微观研究的论述?(A)强调社会变迁的研究(B)重视实际社会生活的探究(C)在社会行为研究中,着眼于行为情境因素(D)凸显个人在社会实体建构中主动性的研究
(96教检)A:(A)第十二命题:学校社会学一、意义:结构、人员与环境结合二、学理:(一)Blau服务组织(二)Etzioni规范组织(三)Parsons模式维持组织第十二命题:学校社会学圣吉(P.Senge)在《第五项修练》一书指出,因应现代社会变迁,传统学校教育需要调整,因此特别提出下列何种组织的概念,以做为教育改革的参考?(A)非政府组织(B)学习型组织(C)慈善型组织(D)互助型组织
(97教检)A:(B)第十二命题:学校社会学教育部近年来积极推动繁星计划,其主要目的为何?(A)落实社区扎根(B)公私立学校平衡(C)促进潜能开发(D)加强产学合作
(98教检)A:(A)第十三命题:校园伦理与民主一、校园伦理:学校中的社会规范。学校中校长、行政、教师、家长、学生应有的人际关系。二、校园民主:学校中应有的政治关系,包含校长遴选、家长参与、教师专业、学生学习权等。第十三命题:校园伦理与民主某校位在大都会文教区,许多家长都很主动和老师讨论教学及子女的学习情况,也常参加学校活动。此情形主要反映什么现象?(A)教学文化(B)教育选择(C)家长参与(D)城乡差距
(95教检)A:(C)第十四命题:学校文化一、意义:又称校园文化,由各种不同的成员,如校长、教师、家长、学生等组织或制度构成,包含积极或消极作用,并和学校组织互为影响(三)学校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行政文化、教师文化社区文化、学生文化第十四命题:学校文化学校会利用标语或图像表达其办学愿景或价值观。由此最能观察到哪一层面的学校文化?(A)物质(B)制度(C)观念(D)成员(102教检)A:(C)第十四命题:学校文化周老师担任导师,新学年开学之后,她立即和全班学生利用时间讨论,建立班级管理的常规,约定各种奖励和违反常规的处理原则。就学校文化而言,她所实施的这些措施属于哪一种文化?(A)物质文化(B)制度文化(C)心理文化(D)传统文化(103教检)A:(B)第十四命题:学校文化学校每年会举办毕业典礼。这个做法属于下列哪种文化?(A)教师文化(B)物质文化(C)制度文化(D)学生文化
(105教检)A:(C)第十五命题:班级社会学一、意义:两个或两个以上所构成系统二、学理:(一)制度-角色-期待(二)个人-人格-需求三、功能社会化、选择、保护与照顾第十五命题:班级社会学帕森思(T.Parsons)分析美国中小学班级中的社会体系,发现有哪两项主.要功能?(A)养育及保护(B)经济及政治(C)监督及控制(D)选择及社会化(102教检)A:(D)第十五命题:班级社会学大学校院设系分组以培育各行各业人才,美国社会学家帕森士(T.Parsons)将此种「学校的功能」称为什么?(A)育才功能(B)复制功能(C)选择功能(D)生产功能
(95教检)A:(C)第十五命题:班级社会学张教授认为,实施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政策,能够提供充分机会试探学生的个性才能,助其适性发展。此种说法比较强调的是教育的何种功能?(A)选择(B)照顾(C)社会化(D)社会流动(102教检)A:(A)第十五命题:班级社会学下列做法何者较能彰显学校教育的选择功能?(A)办理校庆园游会 (B)营造友善校园文化(C)发展学校特色课程(D)数理资优班招生考试
(104教检)A:(D)第十六命题:班级社会体系一、体系两个或两个以上组织,形成的有机体二、内涵:(一)领导:团体规范面、个人情意面、动态权衡面(二)角色/人格:角色人格化、人格社会化第十六命题:班级社会体系黄老师费心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主动融入并且参与教学历程,目的是引起更多的学习兴趣与动机。她的教学领导属于下列哪一种班级经营的方式?(A)注重团体规范的方式(B)注重个人情意的方式(C)强调教师主导的方式(D)强调理性价值的方式(103教检)A:(B)第十七命题:教师专业一、意义:持续不断迈进的历程二、内涵:专业知能、专业训练、专业自主、专业组织、专业服务、专业成长、专业伦理第十七命题:教师专业结构功能论者较倾向以下列何种方式来讨论教师专业?(A)批判专业是否是一种意识型态(B)探讨教师在工作中的心理报酬(C)依据一套规准来讨论教师行业是不是专业(D)由教师叙说中建构其在工作中所知觉与感受(103教检)A:(C)第十七命题:教师专业诗芸与容嘉是学校同事,他们正在讨论教师是否属于专业。下列何者不属于专业的认定标准?(A)具有高度科层化的色彩 (B)需经长期的专门训练(C)享有相当的独立自主权 (D)有自律的专业团体与明确的伦理信条
(97教检)A:(A)第十七命题:教师专业依据专业特质理论,下列哪一项属于教师专业的特质?(A)健康的人生观(B)规范的伦理信条(C)强烈的成就动机(D)良好的人际关系(99教检)A:(B)第十七命题:教师专业根据「专业特质论」的观点,中小学教师工作的专业性,比不上律师、医师、工程师等。这是因为教师工作较缺乏下列哪一种专业特质?(A)专门的知识与技能(B)长期的专门训练(C)集体协商权(D)服务重于报酬的精神(98教检)A:(C)第十八命题:教师权威一、权威:教师的权力与影响力二、教师领导:(一)放任式(二)权威式(三)民主式第十八命题:教师权威社会学研究中有一个重要变项,这个变项通常由社会组成份子的价值观念所决定,有其历史文化背景,极难改变,是判断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准。相关的研究发现,它不仅关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而且直接影响教师的工作态度与效率。请问这个变项是什么?(A)教师文化(B)师生互动(C)专业组织(D)职业声望(94教检)A:(D)第十八命题:教师权威李校长常对学生说:「天、地、君、亲、师」。这样的说法是看重教师的何种权威?(A)传统的权威(traditionalauthority)(B)魅力的权威(charismaticauthority)(C)专业的权威(professionalauthority)(D)法理的权威(legal-rationalauthority)
(101教检)A:(A)第十八命题:教师权威陈老师告诉学生说:「我所教的都是对的!」规定学生要完全接受他所教的内容并用心记住,不准质疑发问。陈老师所展现的作为较倾向误用或恶用了下列哪一种教师权威?(A)学术认知的权威 (B)道德涵养的权威(C)神化崇拜的权威 (D)传统与习俗的权威
(105教检)A:(A)第十八命题:教师权威如果家长的教育知识有限,但又时常干涉教师对学生的教学。这是教师的哪一种权威受到挑战?(A)传统权威(B)世袭权威(C)专业权威(D)感召权威(100教检)A:(C)第十九命题:课程社会学一、意义:又称知识社会学二、类型:(一)社会再制论:阶级再制(阿图塞)(二)文化再制论:文化再制(伯恩斯坦、波狄厄)(三)霸权国家再制:权力再制(葛兰西)第十九命题:课程社会学艾波(M.Apple)认为学校中的知识形式与选择,都与下列何者有关?(A)社会资本(B)系统功能(C)意识型态(D)社会规范(102教检)A:(C)第十九命题:课程社会学把课程编列成容易教、容易测量的目标,以测验学生的成就和教师的表现,使得教师逐步面临丧失技能(de-skill)的情境,对于如何教学与教学内容不再具有控制权。这是哪一种组织管理思想对教师自主所带来的冲击?(A)泰勒主义(B)寡头铁律(C)后彼得定律(D)后现代主义(105教检)A:(A)第十九命题:课程社会学张老师任教于职业学校,他观察到该校的学生家长有相当多数是属于劳工阶级,学生的兄姐有蛮多人也是劳工阶级。这种现象让他思考:「为何劳工阶级的子女长大后常会从事劳工阶级的工作?」请问下列哪一项在探讨张老师的问题?(A)社会再制(B)文化融入(C)社会运动(D)劳工运动(96教检)A:(A)第十九命题:课程社会学新闻报导中常见所谓「政治世家」、「医生世家」。这些可视为下列何种现象?(A)社会流动(socialmobility) (B)竞争性流动(contestmobility)(C)阶级再制(classreproduction)(D)社会化(socialization)
(98教检)A:(C)第十九命题:课程社会学父母为中高级专业管理者,其子女考上国立大学的比例比父母为劳工与半技术阶层者较高。从教育社会学论点,这种现象最符合下列何者?(A)社会变迁(B)社会流动(C)社会阶级再制(D)教育机会均等(100教检)A:(C)第十九命题:课程社会学李大华与王志明是小学同班同学。大华的父母皆为企业公司高阶主管,志明的父母则从事底层的劳动工作。大华大学毕业在某企业公司上班,而志明国中毕业后就不再继续升学,一直都在各建筑工地打零工。下列何者最适合用来解释以上案例?(A)经济资本 (B)实用主义(C)文化资本(D)社会再制(104教检)A:(D)第十九命题:课程社会学下列哪一位学者的教育学说较不具「文化批判与再制理论」的色彩?(A)帕森士(T.Parsons) (B)布迪尔(P.Bourdieu)(C)艾波(M.Apple)(D)季胡(H.Giroux)(96教检)A:(A)第十九命题:课程社会学柏恩斯坦(B.Bernstein)指出学校的教育过程主要由三个因素组成:有效的知识是指「课程内涵」、有效的传递是指「教学方法」,而有效的理解是指下列何者?(A)辅导(B)评鉴(C)诊断(D)沟通(103教检)A:(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基于机器学习与分子对接挖掘治疗癌症的真菌产物及其作用机制初探
- 2025年数字校园文化创新计划
- 案例分析2025年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考试题库深度解析
-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外活动计划
- 个人房屋买卖合同
- 2025年二年级数学教案设计计划
- 幼儿园户外活动科研计划
- 危险化学品销售管理职责与规范
- 市场营销职位个人简历表格范文
- 2025年高压电工操作技能考试题库:实操模拟与解析
- 初一下册生物期中考试复习提纲
- 站务一号线low培训
- APQP培训-经典案例(完整版)
- 矿浆比重与矿浆浓度对照换算表 (1)
- 植物生理学第一章水分代谢
- 防汛应急值班表(共2页)
- 最全的L13J1建筑工程做法(共170页)
- GB_T 40081-2021 电梯自动救援操作装置(高清-现行)
- 钢筋混凝土检查井技术交底
- GH2-B组合型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安装使用说明书
- 单位公章使用登记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