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吴兴区2025年初三2月份化学试题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湖州市吴兴区2025年初三2月份化学试题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湖州市吴兴区2025年初三2月份化学试题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湖州市吴兴区2025年初三2月份化学试题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湖州市吴兴区2025年初三2月份化学试题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州市吴兴区2025年初三2月份化学试题模拟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常用的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微量元素:Fe、I、ZnB.氧化物:Fe2O3、Mg(OH)2、CaCO3C.合金:生铁、焊锡、黄金D.合成材料:棉花、蚕丝、聚乙烯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电器因电线短路着火,立即用水浇灭B.侯德榜为火碱和氮肥工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C.煤矿的矿井内常混有可燃性气体或粉尘,所以要经常通风,严禁烟火D.炒菜锅的手柄是热塑性塑料,所以耐热3.要使固体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最简单最可靠的方法是()A.增大压强 B.升高温度 C.降低温度 D.增加溶质4.石墨烯是一种革命性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和力学特性。图为金刚石、石墨和石墨烯的结构模型图,图中小球代表碳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石墨烯是一种新型化合物②三种物质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相同③金刚石和石墨烯是组成相同但结构不同的两种物质④石墨烯有超强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说明石墨烯的化学性质和金属相似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③④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读取液体的体积C.过滤D.倾倒液体6.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滴水成冰B.生米煮成熟饭C.干冰升华D.海水晒盐7.下列属于金属共性的是A.很大的硬度B.很高的熔点C.都能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D.良好的导电性8.下列物质的化学名称与俗名,对应错误的是A.汞——水银B.氧化钙——生石灰C.碳酸氢钠——小苏打D.氢氧化钠——火碱、纯碱、苛性钠9.下列生活用品的材质,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纯羊毛衫 B.不锈钢锅 C.塑料玩具 D.玻璃茶杯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为保证大脑的活跃,适量吸烟不影响影响健康B.在沉淀、过滤、蒸馏三种净化水的方法中,净化度最高的是蒸馏C.二氧化碳能使动物窒息死亡,所以二氧化碳有毒性。D.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1)硬水是指含有________(选填“较多”或“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2)实验室中常用_________的方法,将水中的不溶性杂质除去;(3)电解水实验验证了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某同学为了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取12.5g的石灰石样品研碎和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放入烧杯中,石灰石中的碳酸钙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假设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最终烧杯内物质的质量为108.1g。请计算: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是多少;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至0.1%)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某研究小组发现,维C泡腾片(保健药品,主要成分见图1)溶于水,有许多气泡产生(如图2)。该小组同学进行如下探究。探究一:该气体的成分。小华说:该气体可能是CO2、O2、CO、H2、N2。小明说:不可能含有N2,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芳说:不可能含有CO和H2,因为从药品安全角度考虑,H2易燃易爆,C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小组同学认为:该气体可能含有CO2、O2中的一种或两种。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该气体中

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

(得出结论)(1)由实验①可知,该气体中肯定含有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由实验②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该气体中不含氧气,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二:维C泡腾片溶液的酸碱性。向维C泡腾片溶液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说明溶液显_________性。14.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问题一直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使燃料充分燃烧,对于节约能源非常重要。你认为使燃料充分燃烧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为防止煤自燃,煤场将大煤堆分散成若干小煤堆,这样做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许多家庭以天然气为燃料,当发现燃气泄漏时,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A赶紧打开换气扇B关闭气源阀门C打开门窗通风D在厨房内及时用手机拨打报警电话实验室常用液体燃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在做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某同学向盛有NaOH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后没有明显现象。同学们产生疑问: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呢?对此同学们展开了以下实验探究。[假设猜想]同学们给出了以下的猜想:①只有NaSO4;②有Na2SO4和H2SO4;③有______________;④有Na2SO4、H2SO4和NaOH。你认为以上猜想中肯定不成立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实验探究]为了探究其余的猜想,同学们做了如下的实验:(1)李明同学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没有明显变化,则原溶液中一定没有______________。(2)张华也取少量样品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的碳酸钠溶液,发现立即有大量的气泡产生,产生气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该现象可证明猜想②是正确的。(3)李明又说,用Fe2O3固体同样也可以探究出猜想②是正确的,请你帮他写出具体的实验操作和现象:______________。(4)受同学们的启发,小丽说用pH试纸也可以探究溶液成分,于是她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定该溶液的pH,结果小于7,也证明猜想②是正确的。但她的这种错误操作会产生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5)小刚说:“老师说过硫酸也可以和BaCl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所以我们也可以用BaCl2溶液来探究。”于是他取少量样品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无色的BaCl2溶液,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所以他证明猜想②是正确的。请问,小刚的结论是否正确,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出结论]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是硫酸钠和硫酸。[评价反思]在确定溶液中存在某物质时,要根据该物质性质来进行探究。我们已知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之所以能选用以上步骤(2)到步骤(4)方案进行验证,都与溶液中存在的微粒____________(填符号)有关。16.碳酸钾是农家肥草木灰的主要成分,兴趣小组对碳酸钾的化学性质探究如下。(比照实验)小组同学根据碳酸钠的化学性质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ⅠⅡⅢ步骤现象无色溶液变红色左边试管中有气泡产生右边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产生白色沉淀(继续探究)实验Ⅳ:向实验Ⅰ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硝酸钡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实验梳理)根据上述实验总结碳酸钾的化学性质(除实验Ⅰ外都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达。实验Ⅰ_______________;实验Ⅱ________________;实验Ⅲ________________;实验Ⅳ_______________。(交流讨论)(6)完善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应在横线上方填写的数字为_____________。(7)通过上面的四个实验不难发现,碳酸钾与碳酸钠的的化学性质很是相似。其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知识拓展)(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A草木灰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结构B所有可溶性盐溶液的pH=7CCO32-也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D草木灰可与尿素混合施用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A【解析】

A、铁、碘、锌属于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A正确;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Mg(OH)2属于碱、CaCO3属于盐。B错误;C、合金属于混合物,而黄金是一种金属单质,不属于合金。C错误;D、棉花、蚕丝属于天然材料。D错误。故选A。2、C【解析】

A、电器着火不能用水灭火,以免发生触电,故A不正确;B、侯德榜为纯碱和氮肥工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故B不正确;C、煤矿的矿井内常混有可燃性气体或粉尘,所以要经常通风,严禁烟火,故C正确;D、炒菜锅的手柄是热固性塑料,所以耐热,故D不正确。故选C。3、D【解析】

A、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小,增大压强,不能使固体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B、对于溶解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升高温度会使不饱和溶液仍不饱和;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升高温度可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故选项方法不一定可行。C、对于溶解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降低温度,会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对于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的物质,降低温度不饱和溶液仍不饱和;故选项方法不一定可行。D、向不饱和溶液中增加溶质,不饱和溶液继续溶解溶质而变成饱和溶液,故选项方法一定可行,且最简单最可靠。故选:D。4、B【解析】①由结构模型图看出,石墨烯是一种单质,错误;②三种物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正确;③金刚石和石墨烯是组成相同但结构不同的两种物质,正确;④石墨烯有超强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说明石墨烯的物理性质和金属相似,错误。故选B。5、B【解析】A、使用酒精灯时,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操作错误;B、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操作正确;C、过滤要用玻璃棒进行引流;图中操作错误;D、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操作错误。故选B。6、B【解析】

A、滴水成冰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生米煮成熟饭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干冰升华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海水晒盐是水在太阳的照射下蒸发,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7、D【解析】

金属共性即金属普遍具有的性质,据此结合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详解】A、很大的硬度,不是金属的共性,如钠的硬度较小,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B、很高的熔点,不是金属的共性,如钠的熔点较低,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C、都能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不是金属的共性,如金不与酸反应,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D、金属都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属于金属共性,选项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8、D【解析】

A、汞的俗称是“水银”,不符合题意;B、氧化钙的俗称是“生石灰”,不符合题意;C、碳酸氢钠的俗称是“小苏打”,不符合题意;D、氢氧化钠的俗称是“火碱、苛性钠”,“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符合题意。故选D。9、C【解析】

A、纯羊毛衫,是用天然高分子材料羊毛制成的,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不符合题意;B、不锈钢锅,是用铁的合金钢制成的,属于金属材料,不是有机合成材料;故不符合题意;C、塑料玩具,是用塑料制成的,属于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中的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符合题意;D、玻璃茶杯,是由玻璃制成的,玻璃属于无机材料,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10、B【解析】

A、吸烟有害身体健康,错误;B、在沉淀、过滤、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正确;C、二氧化碳无毒,二氧化碳不供给呼吸,过量的二氧化碳能使人窒息死亡,错误;D、燃烧能放出一定的热量,物质不燃烧时可能也会放出热量,例如氧化钙加入水中也会放出热量,错误。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较多过滤氢元素和氧元素【解析】(1)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2)实验室中常用过滤的方法,将水中的不溶性杂质除去;(3)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电解水实验验证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1)4.4(2)10.5%【解析】(1)反应前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2.5g+100g=112.5g,反应后烧杯内物质的质量变为108.1g,由质量守恒可知,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12.5g-108.1g=4.4g,(2)设碳酸钙的质量为x,生成的氯化钙的质量为y,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111

44

x

y

4.4g解得x=10g,y=11.1g,因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其他物质反应,则溶液的质量为108.1g-(12.5g-10g)=106g,溶质的质量为11.1g,则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0.5%,答: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5%。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或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中不含氮元素有毒二氧化碳Ca(OH)2+CO2=CaCO3↓+H2O不能若生成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当氧气含量过少时,带火星的木条也不能复燃酸【解析】

[猜想与假设]根据图示维C泡腾片的成分可知,其中含有C、H、O、Na等元素,不含N元素。结合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进行解答。一氧化碳进入人体之后会和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进而使血红蛋白不能与氧气结合,从而引起机体组织出现缺氧,导致人体窒息死亡。因此一氧化碳具有毒性。[得出结论](1)根据题中“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出现的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知该气体为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的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钙,所以反应为:Ca(OH)2+CO2=CaCO3↓+H2O(2)当氧气的浓度达到一定程度(50%)后,才能使木条复燃。当氧气含量过少时,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所以本题中木条未复燃,不能说明是否含有氧气。探究二:石蕊遇酸变红(pH<5.0),遇碱变蓝。根据题中描述,可判断溶液显酸性14、燃烧时提供充足的氧气(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散失热量,使温度达不到煤的着火点BCC2H5OH+3O22CO2+3H2O【解析】

(1)使燃料得到充分燃烧,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应采取的措施是:燃烧时要有足量的空气;增大其与空气的接触面积。(2)煤场将大煤堆分散成若干个小煤堆,是为了能把煤堆中积累的热量及时散发出去,防止因温度升高达到煤的着火点而发生自燃;当发现燃气泄漏时,应采取的措施立即关闭阀门,然后开窗通风,天然气属于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如果厨房里发生燃气泄漏,不能打开换气扇,不能在厨房内及时用手机拨打火警电话“119”。故选BC。(3)实验室常用液体燃料是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2CO2+3H2O。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Na2SO4和NaOH④NaOH向盛有Fe2O3固体的试管中加入少量样品溶液,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溶液变成浅黄色污染原试剂不正确,因为BaCl2和Na2SO4反应也能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证明含有H2SO4H+【解析】

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会生成硫酸钠和水,碳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详解】[假设猜想]①只有NaSO4;②有Na2SO4和H2SO4;③有Na2SO4和NaOH;④有Na2SO4、H2SO4和NaOH。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会生成氯化硫酸钠和水,不可以共存,所以上述猜想中肯定不成立的是④。[实验探究](1)酚酞遇碱变红色,李明同学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没有明显变化,则原溶液中一定没有NaOH。(2)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产生气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该现象可证明猜想②是正确的。(3)硫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故实验操作和现象是向盛有Fe2O3固体的试管中加入少量样品溶液,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溶液变成浅黄色。(4)pH测定溶液pH值的正确操作是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溶液中,这样操作会产生的不良后果是污染原试剂。(5)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小刚的结论不正确,因为BaCl2和Na2SO4反应也能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证明含有H2SO4。[评价反思]硫酸溶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