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长春卷)(全解全析)_第1页
2025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长春卷)(全解全析)_第2页
2025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长春卷)(全解全析)_第3页
2025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长春卷)(全解全析)_第4页
2025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长春卷)(全解全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长春卷)

化学

(考试时间:40分钟试卷满分:5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

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C12N14016Na23Al27Zn65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展示我国古法酿酒的工序中,以发生化学变化为主的是

A.捣碎酒曲B.谷曲混合C.发酵成酒D.泉水勾兑

【答案】C

【解析】捣碎酒曲过程中是将酒曲物理性地破碎成更小的碎片,以便在后续的酿酒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作

用,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物理变化,A不符合题意;谷曲混合过程中是将谷物(如大米、小麦等)

与酒曲混合在一起,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不符合题意;发酵成酒过程中酒曲中的微生

物会分解谷物中的糖类,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等新物质,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符合题意;

泉水勾兑过程中是将不同批次或不同口感的酒进行混合,以达到特定的风味或标准,没有新物质的生成,

属于物理变化,D不符合题意。

2.洁净的空气对人类非常重要。下列气体不会污染空气的是

A.氮气B.一氧化碳C.二氧化硫D.二氧化氮

【答案】A

【解析】氮气不会污染空气,故A符合题意;一氧化碳有毒,会污染空气,故B不符合题意;二氧化

硫有毒,会污染空气,故C不符合题意;二氧化氮有毒,会污染空气,故D不符合题意。

3.下列生活用品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答案】A

【解析】塑料桶是由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A选项正确;棉是天然纤维,属于天然有

机高分子材料,故B选项错误;瓷碗是用瓷土烧制而成的,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C选项错误;不锈

钢属于金属材料,故D选项错误。

4.质量守恒定律探究实验中,涉及到的部分实验操作如下,其中安全、规范的是

【答案】A

【解析】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应用火柴点燃酒精灯,故A图示操作正确;向试

管中倒入液体,试管倾斜,瓶塞要倒放,标签朝向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瓶塞未倒放,标签未朝

向手心,故B图示操作不正确;把密度较大的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该先把容器横放,

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后,再把容器慢慢地竖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打破

容器,故C图示操作不正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祛码和物品的位置放反了,

故D图示操作不正确。

5.2024年六五环境日的主题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以下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坚持绿色出行,践行低碳生活

B.积极植树造林,加快三北防护林建设

C.加高烟囱,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

D.禁止工业废水直接排放,防止水体污染

【答案】C

【解析】A、坚持绿色出行,践行低碳生活,可以节约化石能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A符合这一主

题,不符合题意;

B、积极植树造林,加快三北防护林建设,净化空气,保护空气。B符合这一主题,不符合题意;

C、加高烟囱,不去处理污染物,不能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C不符合这一主题,符合题意;

D、为防止水体污染,禁止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工业废水要处理达标后排放。D符合这一主题,不符合

题意。

综上所述:选择C。

某学习小组开展“自制简易净水器”的实践活动,作品如图。回答6〜8小题。

小卵石

石英砂

活性炭

蓬松棉

U

6.设计并制作净水器。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用聚氯乙烯塑料制作外壳,安全环保

B.小卵石和石英砂主要除去可溶性杂质

C.用活性炭净水是因为其结构疏松多孔

D.蓬松棉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净水的速率

【答案】C

【解析】聚氯乙烯塑料有毒,用聚氯乙烯塑料制作外壳,不安全环保,A选项说法错误;小卵石和石英

砂等材料能够除去水中不溶性的杂质,因此该净水器能起到过滤的作用,该选项说法错误;活性炭净水,

是因为活性炭疏松多孔,有很强的吸附能力,C选项说法正确;蓬松棉的主要作用是过滤除去较大的颗

粒,D选项说法错误。

7.展示并评价作品。下列评价不合理的是

A.净化水硬度变得更小B.制作材料廉价易得

C.制作简单,操作简便D.作品设计简洁美观

【答案】A

【解析】该简易净水器中的小卵石和石英砂可以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

异味,但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即不能降低水的硬度,故A选项说法错误;小卵石、石

英砂、活性炭等用品廉价易得,故B选项说法正确;该装置制作简单,操作简便,故C选项说法正确;

据图可知,该作品设计简洁美观,故D选项说法正确。

8.如图是有关水的知识网络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水溶液

>I

①③一

天然水口水氢气+氧气

_④

氢氧化钙

A.过程①可通过蒸储实现

B.水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C.反应④⑤都放出热量

D.反应③④都可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答案】B

【解析】A、天然水要得到水,实验室里可以通过蒸储,家里可以通过煮沸,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水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透明的,取决于溶质的颜色,比如硫酸铜溶液就是蓝色,氯化亚铁溶液是绿

色,描述不正确,符合题意:

C、反应④是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反应⑤是氧化钙加水变成氢氧化钙,都是放热的反应,描述正确,

不符合题意;

D、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由于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因此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描

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o

9.如图是某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的标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XX牌补锌口服液

主要成分:葡萄糖酸锌

化学式:C12H22O14Zn

含锌量:每支口服液含锌6.5mg

A.锌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

B.葡萄糖酸锌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C.每支口服液含葡萄糖酸锌45.5mg

D.葡萄糖酸锌中碳、氢、氧、锌元素质量比为12:22:14:1

【答案】C

【解析】A、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说法错误;

B、葡萄糖酸锌中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2x12):(22x1):(16x14):(65x1)=144:22:224:65,故葡萄糖酸锌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说法错误;

C、每支口服液含锌6.5mg,则每支口服液含葡萄糖酸锌的质量为

__________65x1__________

6.5mg^xlOO%=45.5mg说法正确;

12x12+22x1+16x14+65x1

D、葡萄糖酸锌中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2x12):(22x1):(16x14):(65x1)=144:22:224:65,说法错误;

故选C。

10.向2个装满二氧化碳气体(130mL)的瓶中,分别注入20mL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蒸储水,用压强传感器

测瓶内压强变化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注入20mL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注入20mL水

E

/J

95r----।---r-----।--T-----।--4-----।--9I5r--------------I---------।--;-----।--;-----।--;-----।--

050100150200050100150200

时间/s时间/s

A.ab段压强会迅速上升是由于向瓶内注入蒸储水后瞬间压强变大

B.be段压强下降是由于瓶内的二氧化碳逐渐溶于注入的蒸储水中

C.由图可知二氧化碳在水中损耗比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损耗少

D.由图可知排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集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比排水法好

【答案】D

【解析】A、由于烧瓶内迅速压入蒸储水,会使瓶内气体被压缩从而是气体压强变大,故ab段压强会

迅速上升,说法正确;

B、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瓶内的二氧化碳逐渐溶于注入的蒸储水中,故be段压强下降,

说法正确;

C、由图可知注入20mL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瓶内最终压强小于注入20mL蒸储水的瓶内压强,故二氧

化碳在水中损耗比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损耗少,说法正确;

D、根据C选项可知,二氧化碳在水中损耗比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损耗少,故排水法收集到的二氧

化碳气体更多,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比排碳酸氢钠溶液法好,说法错误;

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共40分。化学方程式2分,其它除标明外,每空1分)

11.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速原子o

(2)3个过氧化氢分子o

(3)标出二氧化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答案】(1)2Ne

(2)3H2O2

⑶NO2

【解析】(1)原子符号可以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故2个氢原子可表示为:2He;

(2)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故3个过氧化氢分子可表示为:3H2O2;

(3)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化合物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故二氧化氮中氮元

4.4

素的化合价为:NO2O

12.东晋《华阳国志》(卷四)中已有关于白铜的记载,云南银白铜(铜银合金)闻名中外,曾用于造币和

制作仿银饰品,西方直到19世纪才仿制出白铜。银的金属活动性与铁相似,元素周期表中元素银和铜

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

(1)Cl?+的核外电子数为.

(2)根据化合物的分类,Ni(OH)2属于.

(3)锲白铜的熔点比纯铜(填“高”或"低”)。

(4)设计实验比较银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写出实验方案和预期的实验现象

【答案】(1)27

(2)碱

(3)低

(4)将银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有红色固体析出,证明镁的活动性强于铜

【解析】(1)铜的质子数为29,铜原子失去2个电子,形成带2个单位的铜离子,故Ci?+的核外电子

数为29-2=27;

(2)Ni(OH)2是由银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属于碱;

(3)合金的熔点低于纯金属,故锲白铜的熔点比纯铜低;

(4)银的金属活动性与铁相似,铁的活动性强于铜,所以银的活动性强于铜,将银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观察到有红色固体析出,证明保的活动性强于铜。

13.金属作为一种重要的材料,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金属饰品因其绚丽的颜色和丰富的样式备受消费者

青睐。

I.黄金饰品

(1)从古至今黄金饰品深受喜爱,除了体现其稳定的货币价值外,还体现金具有性质,金块能

够被锻造成薄薄的面具,说明金具有良好的.

IL“18K”金饰品

(2)如图是某“18K”金饰品的介绍和使用说明。近年来,世界一线品牌热衷于使用“18K”金来“制作”镶

嵌珠宝类饰品,请分析,与纯金相比,“18K”金镶嵌珠宝的优点,请再推测一条保存或佩戴该饰

品时的注意事项

18K金高级珠宝材质

18K金含75%的黄金,其余25%为其他

配方金属,如银、铜、吟其等。

⑨单独保存念定期清洁

日常应单独存放日常可用软布擦拭

避免与其他物品摩擦定期专业清洗机清洗

远离

J尽量避免酒水、化妆品

【答案】(1)良好金属光泽(或化学性质稳定)延展性

(2)“18K”金的硬度比金大尽量避免接触酸性物质(合理即可)

【解析】(1)从古至今黄金饰品深受喜爱,除了体现其稳定的货币价值外,还体现金具有良好金属光

泽(或化学性质稳定)的性质;

金块能够被锻造成薄薄的面具,说明金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2)合金的机械性能优于成分金属,“18K”金是金的合金,镶嵌珠宝的优点有:“18K”金的硬度比金大;

“18K”金含有锌,保存或佩戴该饰品时应注意尽量避免接触酸性物质。

14.水是生命之源,研究和利用水是永不过时的课题,回答下列问题。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填化学式)。

(2)水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如图是某饮料信息,取该饮料少许于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

会发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阳离子mg/100mL

Na+:46

Ca+:2

K+:21

水、二氧化碳、白

|砂糖、善用酒精

(3)饮用水的净化、消毒处理,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使用活性炭制作净水器滤芯,是利用活性炭的—

性。

【答案】(1)氏0

(2)CO2+H2O=H2CO3

(3)吸附

【解析】(1)水是由水分子构成,则保持水化学性质的为水分子,化学式可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符号为H2OO

(2)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H2O=H2CO3O

(3)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

15.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的部分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①的仪器名称:O

(2)实验室用高镒酸钾制取较氧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3)实验室制取CO2可选用的试剂是稀盐酸和(填名称)。若用E装置收集C02,验满的方法

是.

【答案】(1)试管

A,

(2)2KMnO4=K2MnO4+MnO2+021

(3)石灰石或大理石燃烧木条,放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收集满

【解析】(1)如图所示,标号①仪器的名称是试管,故填:试管。

A,

(2)高锌酸钾加热生成锦酸钾、二氧化锦和氧气,化学方程式:2KMnO4=K2MnO4+MnO2+02f,故

A,

填:2KMnO4=K2MnO4+MnO2+O21o

(3)实验室制取CO2可选用的试剂是稀盐酸和石灰石或大理石,若用E装置收集C02,验满的方法是

燃烧木条,放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收集满,故填:石灰石或大理石;燃烧木条,放集

气瓶口,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收集满。

16.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CHQH),其

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O氢原子

・氧原子

@碳原子

(1)画出上图物质丁的微观示意图_____o

(2)写出上述微观图所示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A.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改变

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都不变

(4)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可以减缓o

【答案】(1)*)

催化齐I

(2)3H2+CO2^^H2O+CH3OH

(3)BC

(4)温室效应

【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C、H、0的

个数分别是1、6、2,生成物中含C、H、0的个数分别是1、4、1,故生成物中还应含2个H、1个

O,每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故丁物质为水,故填:*>。

(2)由图可知,该反应为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和水,故填:

催化剂

3H2+CO2^^H2O+CH3OH。

(3)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不符合题意;

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为原子,原子可重新组合为新的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分,符合

题意;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符合题意。

故选:BC。

(4)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减缓温室效应,故填:减缓温室效

应。

17.已知白磷的化学式为P4,着火点为40。(2;五氧化二磷有一定的毒性。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十字型玻

璃管探究燃烧条件实验。

(2)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3)十字型玻璃管左侧管内白磷燃烧,右侧管内白磷不燃烧,可说明物质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4)要让管内水下的白磷燃烧起来,此时所需做的操作是o

(5)反应结束装置冷却后,将十字型玻璃管内液体充分振荡,看到白烟逐渐消失。该操作的目的

是。

【答案】(1)P4+5O2—2P2O5

(2)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向玻璃导管中通入氧气

(4)充分吸收五氧化二磷,防止污染空气

占燃

【解析】(1)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P4+5O2=2P2O5,故填:

点燃

:

P4+5O2^=2P2O5;

(2)十字型玻璃管左侧管内白磷与氧气接触并加热,白磷燃烧;右侧管内白磷只与氧气接触,白磷不

燃烧,可说明物质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填: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管内水下的白磷的温度达到了其着火点以上,此时所需向玻璃导管中通入氧气,这样白磷才可以

燃烧,故填:向玻璃导管中通入氧气;

(4)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污染,则反应结束装置冷却后,将

十字型玻璃管内液体充分振荡,看到白烟逐渐消失,该操作的目的是充分吸收五氧化二磷,防止污染

空气,故填:充分吸收五氧化二磷,防止污染空气;

18.化学小组同学对“管道疏通剂”进行下列探究。

【活动一】探究管道疏通剂的疏通原理

【查阅资料】

I.某管道疏通剂包装上部分信息如图所示。

品名:管道疏通剂

成分:氢氧化钠固体、铝粒、硝酸钠、色素等

注意事项:使用时要防明火

保存方法:密封

适用范围:毛发、残渣等淤积物

n.铝和氢氧化钠固体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能加快氢氧化钠对毛发等淤积物的腐蚀;同时产生氢气能增

加管道内的气压,利于疏通。

【原理分析】

(1)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0H+2X=2NaA102+3H2T,则X的化学式为。

(2)该疏通剂在使用时要避免明火的原因是o

(3)欣欣同学使用该疏通剂疏通某塑料软管时发现软管变形,查阅资料分析:可能是由于反应产生气

体使管道内气压增大,还可能是一。

(4)苏苏同学取少量疏通剂加入适量水,充分反应后,无固体残留,说明疏通剂中一定已完全

反应。

【活动二】测定管道疏通剂中铝粉的质量分数

【进行实验】取20g疏通剂和足量水放入如图装置,精确测得反应前后的质量减少0.6g。

(5)根据上述实验,通过计算可知样品中铝粉的质量分数为0(3分)

【交流研讨】

(6)畅畅同学操作规范,但测得样品中铝粉的质量分数比理论值偏大,原因可能是0(2分)

【活动三】用氢氧化钙代替氢氧化钠制作管道疏通剂

【查阅资料】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与氢氧化钠相似。

【进行实验】乐乐同学按表中数据将药品混合均匀后,分别加入20mL水,测量反应前后温度的变化(温

度升高值越大,疏通效果越好)。实验记录如表:

序号Ca(OH)2质量/g铝粉质量/g硝酸钠质量/g混合前后温度升高/℃

①1.30.550.1863

②1.30.750.1878

③1.30.950.1889

④1.31.150.1883

【结论及应用】

(7)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