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大单元复习
广东乡土地理
一、地理位置
1.纬度位置:广东地处地区,贯穿中南部。
2.海陆位置:广东地处我国大陆的最南端,东与相邻,西依,北依并与、接
壤,东南毗邻和两个特别行政区,南临南海,东北部隔海峡与相望,西
南隔海峡与海南相望,是我国重要的海上交通要冲和对外交往的“南大门”。
二、行政区划
1.简称与行政中心:简称,行政中心是O
2.21个地级市: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中山、江门、惠州、肇庆、汕头、汕尾、潮州、揭阳、湛江、
茂名、阳江、韶关、河源、梅州、清远、云浮。
3.三大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
4.四大地理区域
地理区域范围
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中山、江门7个地级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
市和惠州、肇庆2个地级市的部分县区
东翼汕头、汕尾、潮州、揭阳
西翼湛江、茂名、阳江
三、人口与民族
1.人口:广东省是我国人口第一大省,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常住人口数为1.26亿。人口主要集中
在,外来人口多,全省人口密度由东南向西、向北递减。广东是著名的侨乡,海外侨胞占全国总数的
一半以上。
2.民族:汉族人口最多,世居少数民族有壮、瑶、畲、回、满族。
四、自然环境
1.地形:广东北依,山地、丘陵广布,珠江三角洲平原是广东最大的平原。东西走向的南岭是
流域与流域的分水岭,岭北之水流向长江,岭南之水流向珠江,同时南岭也起到抵御寒潮南侵的作用。
2.地势:北高南低。
3.气候:属于和季风气候,气候湿热,夏季高温,冬季温和,光照充足,降水充沛且雨期
长,雨热同期。
4.河流:河流众多,具有流量大、含沙量小、汛期长、终年不冻和水力资源丰富的特点。是我国仅次
于长江、黄河、黑龙江的第四长河,也是仅次于长江的中国第二大河,有“南方大动脉”之称,主要支流有西江、
北江和东江。
五、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
1.自然资源:广东有丰富的水资源和水能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稀有金属和有色金属)、海洋资源。
部分重大水利工程:
水利工程路线现状
东深供水工程北起东莞市桥头镇,南至深圳水库竣工
从西江引水向珠江三角洲东部的广
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竣工
州市南沙区、东莞市和深圳市供水
从西江干流云浮段取水,沿途输水至
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在建
云浮、茂名、阳江、湛江等地
从北江引水向广州市花都区、空港经
广州北江引水工程竣工
济区、白云区等广州市北部片区供水
2.自然灾害:广东夏秋多、暴雨,冬春受寒潮侵袭,是全国受台风影响最多的省份。
六、经济发展
1.交通:广东拥有发达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以为中心的海、陆、空交通运输网四通八达。目前,
广东对外铁路运输主要依靠、两条大动脉。
2024年部分重点建设轨交项目:
项目名称路线建设意义
是广东省自主投资建设管理的第一条时速350公里高铁,主线接入规
珠肇起自珠海鹤洲,终至
划中的珠三角枢纽机场。将实现珠江东西两岸与西南地区的快速联
高铁肇庆东站
系,对于促进珠江东西两岸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广湛高铁建成通车后,将成为连接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港、北部
广湛起于广州火车站,终
湾城市群的高速铁路大通道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粤西地区区域经济
高铁至湛江北站
地位,促进粤西整体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农业:广东的耕作制度是,农业总产值一直居全国前列。主要粮食作物是,也是的
主要产地;亚热带水果是优势农作物,荔枝、香蕉、柑橘、菠萝被誉为“岭南四大佳果”;水产资源非常丰富,是
我国著名的海洋水产大省。独特的立体农业(桑基鱼塘、蔗基鱼塘、果基鱼塘等)是珠三角地区的特色农业,观光农
业是珠三角地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农业。
3.工业: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迅速增长,高速发展的工业成为广东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支柱。
是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之一,是以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4.区域合作与发展
(1)“9+2”模式: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范围包括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9个省区
及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2”模式。在泛珠三角区域中,是主核心区,是国
际性的金融、物流、信息和旅游中心,与欧盟、葡萄牙语系国家关系密切,是引进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和
资金、建立经贸合作关系的重要桥梁。
(2)港珠澳大桥:港珠澳大桥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全长约55千米,中间段是9千米长的海底隧道,2018年实现
通车。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极大地缩短了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间的时间距离,有利于增强珠江东西两岸地区经
济的辐射带动作用,提升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综合竞争力,保持港澳地区的持续繁荣和稳定。
(3)粤港澳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由珠三角9个城市、香港和澳门组成,以、、、
四大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媲美旧金山、纽约、东京等成熟的世界级湾区。作为“一带一路”上的重要支
点与连接点,粤港澳大湾区发挥着国际金融中心、世界航运物流中心、商贸中心的作用,同时也是具有世界级影响
力的制造中心、技术研发中心和企业孵化中心。
(4)两个合作区:2021年9月5日和6日,中共中央相继出台《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和《全面深化
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为新发展阶段横琴、前海发展擘画美好蓝
图,赋予广东新的重大平台、重大机遇、重大使命,为广东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注入了新的强
大动力。
七、传统文化
1.语言文化:广东汉语方言主要有三种——(广州方言)、客方言和闽方言。
2.民间艺术:地方曲艺文化主要有广东音乐、粤剧、潮剧、汉剧、雷剧、山歌剧等;此外,湛江有东海人龙舞,
潮汕有纸影戏文化等。
3.建筑文化:、等建筑特色鲜明;是广东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4.旅游文化
(1)名山:肇庆鼎湖山、韶关丹霞山、惠州罗浮山和南海西樵山。
(2)秀水:河源万绿湖、湛江湖光岩。
(3)历史文化:广州中山纪念堂、西汉南越王汉墓,揭阳进贤门城楼。
5.美食文化:岭南饮食文化享誉海内外,粤菜是中国四大名菜之一,广东点心是中国三大特色面点之一,潮汕工
夫茶回味无穷。
-考点练习-
A组广东真题精选
命题点1广东省常住人口变化
(2024・广东)广东省常住人口2023年比上年增加49万人,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一位。图为广东省近十年常住人
口数量统计图。据此完成1〜3题。【人口发展主题】
1.近十年广东省常住人口数量变化的总体趋势是()
A.先降后升B.先升后降
C.总体上升D.持续下降
2.近十年来,形成广东省常住人口数量变化总体趋势的主要原因有()
①外来人口迁入较多②就业压力大
③省内人口自然增长④落户政策宽松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3.广东省常住人口数量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一,带来的最突出优势是()
A.人均医疗资源丰富
B.人均教育资源丰富
C.人均耕地面积大
D.劳动力资源丰富
命题点2粤港澳大湾区
(2022・广东)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机器人制造业基地之一,全球多家著名机器人企业在此投资研发和生产。如图
为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机器人企业数量地市比例图。据此完成4〜6题。
4.粤港澳大湾区机器人企业数量最多的城市是()
A.广州B.珠海C.深圳D.东莞
5.全球多家著名机器人企业在粤港澳大湾区设立研发中心是因为大湾区()
A.科技力量雄厚B.土地资源丰富
C.消费市场广阔D.矿产资源丰富
6.多家著名机器人企业进驻,对粤港澳大湾区的主要影响是()
A.促进海洋资源开发
B.促进高科技产业发展
C.增加劳动力成本
D.减少原材料供应
命题点3珠江入海口地区岸滩面积变化
(2021・广东)研究发现,近四十年来珠江入海口地区岸滩面积扩大、海岸线向海推进显著。下图反映1980〜2018
年珠江入海口部分地区岸滩面积变化情况。据此完成7〜9题。
7.广州市岸滩面积增加最多的时期是()
A.1980〜1990年B.1990〜2000年
C.2000〜2010年D.2010〜2018年
8.1980〜2018年间,岸滩面积增加最多的是()
A.广州B.深圳C.珠海D.香港
9.该地区海岸线向海推进的原因是()
A.近海养殖B.海平面上升
C.围海造陆D.径流量减少
命题点4东江流域
(2020・广东)东江是珠江水系的主要支流,发源于江西省寻乌县,全长562千米。读东江水系示意图(图1)和东
江流域月均降水量柱状图(图2),完成10-12题。
图1图2
10.历史上东江流域洪涝与干旱灾害频繁,其中()
A.旱灾多发生在4〜6月
B.旱灾多发生在7〜9月
C.洪涝多发生在4〜9月
D.洪涝多发生在10〜12月
11.东江流域修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
①防洪②发电③供水④灌溉⑤美化环境⑥调节气候
A.①②③④B.①②⑤⑥
C.①③④⑥D.②③④⑤
12.20世纪60年代建成的“东深供水工程”,主要向香港供水,工程沿线有6座拦河闸坝和8级抽水站。修建闸
坝和抽水站的作用是()
A.利用地势,由北向南自流
B.逐级提升水位,越过丘陵地形
C.提高东江水能梯级开发效率
D.防御东江流域洪涝与干旱灾害
B组综合模拟训练
深汕特别合作区是一个高标准、高起点的规划新城,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最东端,处于深汕高速、324国道、
厦深铁路、广汕高铁以及正在建设中的深汕高铁交会点,总面积468.3平方千米。深汕特别合作区力推“总部+基
地”,,研发+生产”,,智慧+运用”发展模式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形成电子设备及电子产品制造业、大数据、新材
料等产业集群。据此完成1〜3题。
'-公路
--一-铁路
Q物为
S港口
深汕特别合作区地理位置示意图
1.深汕特别合作区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深圳市卫星城的建设
B.完善粤港澳大湾区交通运输网
C.开发利用滨海区土地资源
D.带动粤东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
2.深汕特别合作区吸引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优越条件有()
①推崇创新文化②新能源开发能力强③自然环境优美④政府订单稳定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深汕特别合作区高质量起点,不走“转型升级”的弯路,有利于()
A.节省前期建设投资
B.缩短规划布局工期
C.减少劳动力的流出
D.保护当地生态环境
(2024・智慧原创)2024年第八届中国荔枝龙眼产业大会于5月20日在广东茂名市举办。作为中国荔枝主产
区,广东荔枝种植面积稳定在400万亩左右,年均产量130万吨,均占全国的50%以上。为进一步助力荔枝产业高
质量发展,广东组织省内优势科研院校开展技术攻关,突破荔枝超低温冻眠锁鲜技术,将荔枝保鲜期延长至1年。
读我国荔枝种植区分布图,据此完成4〜6题。
4.广东省盛产荔枝与当地自然地理条件有关,下列对广东省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地形平坦,耕地广阔
C.大部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D.主要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5.新鲜荔枝得以保存并销往全国各地,主要原因是()
①农业高科技手段广泛应用②储存、保鲜技术的运用③荔枝加工产业的发展④现代交通的高速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6.为进一步促进荔枝产业发展,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①引进现代技术,提高生产效率
②培育荔枝龙头产业,发挥带头作用
③开展产品加工,延长产业链条
④建设北京种植基地,扩大消费市场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2024・智慧原创)2024年是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亦是《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实现第一阶
段发展目标之年。5月10日,澳琴行政文书交换机制正式启用,为粤澳深度合作提供更多便利条件,是粤港澳大湾
区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丰富“一国两制”实践的有效举措。下图是澳门特别行政区填海造陆示意图。读图,
回答7〜9题。
7.以下关于横琴岛的描述,错误的是()
A.位于珠江口西岸
B.濒临南海
C.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组成部分
D.与胡仔岛相邻
8.澳门特别行政区()
A.完全由岛屿组成
B.目前的土地大部分为填海造陆而来
C.位于珠江口以东
D.回归祖国后,就不再填海造陆了
9.建设横琴新区的意义是()
①为香港产业多元化发展创造条件②拓展澳门居民生活就业空间③丰富“一国两制”实践④推动粤港澳大
湾区建设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2024・智慧原创)2024年6月,广湛高铁全线最长隧道——公岭隧道顺利贯通,为广湛高铁开通运营奠定坚
实基础。广湛高铁连接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贸港、北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期个人教学工作方案
- 钢结构拆除施工的方案
- 一例术后拔管发生上呼吸道梗阻的处理与思考
- 2025-2030年中国经纬编针织面料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农村妇联主题活动策划方案
- 可行性研究报告资金筹措方案
- 商场会员活动策划方案6
- 2025年中国铝轮毂行业市场调研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 2022-2027年中国水泥机械专用设备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万能险行业未来趋势预测分析及投资规划研究建议报告
- 高血压疾病证明书
- 新高三暑假弯道超车2021年高二期末主题班会学校活动ppt
- 长沙理工大学大三电气工程专业继电保护试卷及答案2
- 压力容器日常安全检查记录
- 许晓峰版电机拖动电子教案(全)课件
- 对肝癌肝切除术指证的新近认识课件讲义
- 城市建设各行业编制定员试行标准
- 质量过程报告记录汇总表-scr与ncr表格报检单
- 超声检查报告单模板
- 患者误吸风险评价表完整优秀版
- Q∕SY 1477-2012 定向钻穿越管道外涂层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