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 课件_第1页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 课件_第2页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 课件_第3页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 课件_第4页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 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前导入:1、据说旧时代有一个老头儿,有一女一婿。发妻死后,他又续弦,生了一个幼子。老头儿预立下遗嘱,说明遗产的分配办法。他死后,大家把遗嘱启封,女婿看了,想把遗产全部据为己有,后妻不服,认为应该是把产业交给她的儿子,要告到官府去。果然,县官判决遗产应该交给老头幼子。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2、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3、传说清代的纪晓岚曾机智敏捷,摆脱了一次窘境.有一次要他在折扇上题字,他就写王之涣的这一首《凉州词》.可是这位才子一下子不小心,把第一句的“间”写漏了.乾隆帝发现了,不说什么,只叫他把写的念一念.纪晓岚接过来一看,明白了,但很有捷才,不慌不忙地读成了一首长短句: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文言文断句专题复习学习目标1.了解高考文言断句的题型变化,掌握作答注意事项。2.通过练习,牢记文言文断句的六个判断角度3.自主总结文言文断句答题思路,进行高考真题训练

重难点:

掌握断句的基本方法,提升断句能力。从2023年高考开始均将断句题由客观题改为了主观题,考生没有任何投机可能(选择题是给出断句位置,考生找不同,排除法,有蒙混过关的可能)。看似难度加大了,实则难度变小,因为断句只有三处,句子相对较短,字数在30字左右,需要断句位置用字母标识,考生只需在相应字母处涂黑;而以前的客观题是7处以上的停顿,句子很长,而且变化也复杂,现在变成主观题三处停顿,实际上降低了难度。题型变化

题型示例:答题注意事项:①只需三处,我们可以运用由大到小倒推法。先确定“大的范围,再来找其他两处。②本题3分,每涂对一处给1分。记住,只涂三处,涂四处及以上不得分,不能乱涂。【2024年高考全国甲卷】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刘备为吕布A所袭B奔C于操D程昱E以备F有雄才G劝操H图之。掌握六大断点——断得准1、找名词和代词,定句读。2、找动词和形容词,定句读。3、找对话词,定句读。4、找特定虚词,定句读。5、看句式,定句读。6、常用修辞,定句读。1、找名词或代词,定句读

在古文中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

注意:①专有名词,如官署名、官职名、人名、地名,它们内部不能断开。如:“父友兵部主事常允恭死于九江”。②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如:《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后面的“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2019年全国一卷)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2.找动词和形容词,定句读。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一样,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整体把握句意,进而可以正确断句。示例:

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鸿门宴》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

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3、找对话词,定句读。

对话、引语是古文断句的又一重要依据。对话、引语常用“曰”“云”“言”“白”“语”“道”“谓”“对”等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处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示例: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4、找特定虚词,定句读。文言虚词,特别是语气词,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句首发语词:夫、盖、焉、惟、斯。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句尾语气词:也、矣、耳、乎、哉、欤、焉、耶。句中虚词:于、为、则、而、以。复音虚词(包括复句中关联词)大都位于一句话开头,这些词一般要断句。如:且夫、若夫、乃夫、于是、虽然、至于、是故。4、找特定虚词,定句读。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至者不能至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至者不能至也。5、看句式,定句读。句式整齐对称

君子之学也入于耳藏于心行之以身君子之治也始于不足见终于不可及也。——(西汉·刘向《说苑·说丛》)

君子之学也/入于耳/藏于心/行之以身/君子之治也/始于不足见/终于不可及也。

固定句式,如:“如……何”“况……乎”“何(以)……为”“奈……何”等。特殊句式判断句,如:“……者”“……也”“……,……者也”等。反问句,如:“不亦……乎”“孰与……乎”“安……哉”“何……为”等。被动句,如:“为……所……”“受……于……”“见……于……”等。文言文中还常常会遇到省略的情况,断句时必须根据语境补出省略部分,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文言文也是讲究修辞的,顶真、排比、对偶、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另外,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依修辞,定句读例: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顶真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四六句合作探究: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文言文(节选):尧卿十二丧父,忧戚如成人,见母氏则抑情忍哀,不欲伤其意。母异之谓族人曰是儿爱我如此多知孝养我矣。卒能孝养,志如母之言。

母异A之B谓C族人曰D是儿E爱我F如此G多H知孝养我矣BDG小组讨论以下三道高考真题

(思考:如何断开,运用什么方法断开)

2023年高考全国乙卷原文:昔者晋公子重耳出亡,过于曹,曹君袒裼而观之,叔瞻侍于前。叔瞻谓曹君曰:“臣观晋公子,非常人也,君遇之无礼彼若有时反国而起兵即恐为曹伤君不如杀之。”

君遇之A无礼B彼若有时C反D国E而起兵F即恐为曹伤G君H不如杀之BFG【2024年高考新课标Ⅰ卷】原文:迁之为陵文过若不及,而抑称道李广于不绝,以奖其世业。为将而降降而为之效死以战虽欲浣涤其污而已缁之素不可复白。大节丧,则余无可浣也。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为将而降A降而为之B效死C以战D虽欲浣E涤其污F而已G缁之素不可复白。ADF一、前提: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二、巧用方法先易后难三、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