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测试卷_第1页
2025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测试卷_第2页
2025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测试卷_第3页
2025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测试卷_第4页
2025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测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单元评估检测题

(总分:100分时间:60分钟)

1.选择题(每题3分,共39分)

(1)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常温下,所有金属单质均是固体

B.工业炼铁可用一氧化碳将铁的氧化物还原成铁

C.铁的锈蚀只与空气中的氧气有关

D.废旧铁制用品应该直接填埋处理

(2)《宋会要辑稿》记载:“浸铜之法,先取生铁打成薄片,……浸渍数日,铁片为胆水(硫酸铜溶液)所

薄,上生赤煤,取出刮洗……入炉烹炼,……方成铜。”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打成薄片”增大了反应的接触面积

B.“铁片为胆水所薄”发生了置换反应

C.“上生赤煤”指铁片上生成了红色的煤

D.“浸铜之法”可知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不对应的是()

A.铁合金做炊具一导热性

B.铝合金做门窗一质轻且坚硬

C.铜做导线一紫红色固体

D.鸨的合金做保险丝——熔点低

(4)锡(Sn)是五金之一,它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位于铁和铜之间,则下列反应不会发生的是()

A.Zn+Sn(N03)2Zn(N03)2+Sn

B.Sn+MgSO4^=SnSO4+Mg

C.Sn+2HC1SnCl2+H2f

C.Sn+2AgNO3=Sn(NO3)2+2Ag

(5)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其中方法错误的()

A.Cu粉(Fe粉):用磁铁吸

B.CO(C()2):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高温氧化铁粉末

C.NaCl(泥沙):溶解、过滤、蒸发

D.5(水蒸气):用浓H2sO’干燥

(6)归纳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有关事实和推理得到的结论合理的是()

选项事实结论

二氧化镒对氯酸钾分解和过氧化氢分不同的反应有时可以使用同一

A

解均有催化作用种物质做催化剂

B白磷和红磷均是由磷元素组成的单质白磷和红磷属于同一种物质

C与不需要任何条件就可以

CC与。2反应能放出大量的热

发生反应

A1在常温下就能与发生反应,Fe

DA1的抗腐蚀性能比Fe弱

在常温下几乎不与02反应

(7)化学实验操作中常涉及“先后”问题,下列操作的先后顺序错误的是()

A.制取气体: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后加入药品

B.点燃可燃性气体:先检验气体的纯度,后点燃

c.CO还原氧化铁实验结束时:先停止通co,后撤离酒精灯停止加热

D.除去H2中混有的CO?和HQ,先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后通过浓硫酸

(8)下列实验中利用提供的方案不能达到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银粉用足量稀盐酸溶解后过滤

B鉴别硫酸铁溶液和硫酸亚铁溶液观察溶液颜色

C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将一滴红墨水滴入'一^杯纯净水中

D收集二氧化碳时,检验集气瓶是否集满用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

(9)铁在潮湿的空气里会发生锈蚀。如图8T所示的实验证明水一定参加了反应必须要做的实验是

)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10)一种以黄铜渣(含211、(:11&0、(:110)为原料获取(:11和ZnSO,溶液的实验流程如图8-2所示。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ZnSO/容液

.含CuSO,

过量Zn

稀HFOZnSO4的溶液-

黄铜渣4过滤

过滤Cu、Zn

j-Cu

图8-2:

A.加入H2SO4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CU+H2SO4^CUSO4+H2t

B.根据流程可以判断Zn的金属活动性比Cu的强

C.判断加入的Zn已过量的依据是溶液中有固体剩余

D.流程中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均为置换反应

(11)我国商代时就已经发现,贮存于铅罐的酒(含乙醇)会发酵成醋(含醋酸,醋酸的化学性质与盐酸相

似),铅与醋反应生成铅霜,铅霜在空气中转化为浮粉(Pb(X)3),加热浮粉得铅白(PbO)固体,铅白可用作白

色颜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酒能变醋体现乙醇的化学性质B.铅能与醋酸反应产生氢气

C.浮粉中铅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D.浮粉变铅白,固体质量增大

(12)某电镀厂排放的污水中含有CuSO^FeSO”和ZnSO",为减少水污染及节约成本,回收重要物质硫

酸锌、金属铁和铜,设计如图8-3所示流程。

图8-3

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固体h为铁

B.操作①②中玻璃棒的作用不同

C.滤液a中含有3种溶质

D.除污水外,含锌元素的有固体a、b,滤液a、b

(13)下列关于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对废旧电池回收可以减轻环境污染

B.铝表面的致密氧化膜可以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

C.经常用水冲洗铁制品表面可以防止铁生锈

D.Ag、Mg、ZnSC»4溶液可用来探究镁锌银的活动性顺序

2.填空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29分)

(1)铝、铁、铜是人类广泛使用的三种金属,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①在空气中,(填“铝”或“铁”)制品更耐腐蚀。

②人们大量使用的是合金而不是纯金属,这是因为合金具有更多优良性能,例如钢比纯铁硬度—

(填“大”或“小”)。

③用下列试剂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能达到目的是(填序号)。

A.硫酸铝溶液B.硫酸亚铁溶液C.硫酸铜溶液

④硫酸和盐酸都能除铁锈,写出盐酸与铁锈主要成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下列是家庭厨房的一些常用物品:铁锅、玻璃水杯、不锈钢筷子、食盐、食醋、植物油、苏打(Na?

CO3)、白糖。回答下列问题:

①主要由金属材料制作的是。

②食盐放在玻璃容器中比放在铁制容器更合适,其原因是。

③食醋与苏打混合时会产生一种气体,该气体的化学式是。

④炒菜时,锅内热油着火,此时可用锅盖盖灭,其原因是。

(3)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①人类向大自然提取量最大的金属是铁。写出高温下一氧化碳把铁从赤铁矿石中还原出来的化学方

程式:。

②镒(Mn)钢属于铁合金,可用于制造钢轨。取少量镒钢碎屑加入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浸泡以后

烧杯底部剩有固体,该固体中一定含有。已知镒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锌,如果用实验比较铁和

镒的金属活动性强弱,下列所给试剂组能够达到目的是(填序号)0

A.Fe、Mn、40%H2SO4溶液B.Fe、Mn、MsSC)4溶液

C.Fe、Mn、ZnS(\溶液D.Cu,FeSO,溶液、MnSO,溶液

(4)如图8-4所示是一盏废旧台灯,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它进行观察分析并完成相关实验。

J—铝箔反光片

铁螺丝钉

铜制插头

图8-4

①小明发现台灯的铁螺丝钉表面已经锈蚀,原因是铁与空气中的等发生了化学反应。

②小红发现铝箔反光片呈银白色,无锈迹,原因是铝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生成该氧化膜的化学方

程式为。

3

③铁、铝、铜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为了验证三者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小志从

实验室领来氯化铝溶液、硫酸铜溶液,并利用台灯提供的一种金属进行实验,即达到了实验目的。实验中发

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金属是重要的资源,在日常生活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①铜常用于制作导线,因为其具有良好的o

②将纯铝和铝合金相互刻画,纯铝上留下明显划痕,说明

③对汽车部分钢铁部件进行喷漆可以防止其生锈,原因是。

④如图8-5所示,向一定量AgNCh溶液中加入铜和锌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溶液甲和固体乙。

图8-5

a.若乙中含有锌、铜、银三种固体,则溶液甲中所含的金属离子符号,此时向固体乙中加入

稀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类型为反应。

b.若溶液甲显蓝色,是因为(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此时固体乙

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O

3.实验探究题(第(1)题每空1分,第(2)题每空2分,共20分)

(1)某化学兴趣小组根据如图8-6所示进行模拟炼铁的实验,并对产物成分进行探究。

图8-6

经初步分析:无色气体A不含有单质,黑色粉末B含有两种单质中的一种或者两种。

高炉炼铁的原理:Fez()3+3CO迎2Fe+3c,请写出反应器中一氧化碳是如何产生的化学方程式:

_O

兴趣小组乂分成甲乙两组分别对无色气体A和黑色粉末B的成分进行探究。

【猜想与假设】

甲组在分析了炼铁的原理后,认为无色气体A中可能有CO2,也可能有未反应的o乙组

认为黑色粉末的成分中存在以下三种情况:

假设一;:只含有铁。

假设二:只含有。

假设三:以上两种物质都含有。

【实验与探究】

①为验证甲组的猜想,大家按如图8-7所示进行实验(箭头表示气体流向):

无色气体A—>|澄清石灰水|一>|浓硫酸|一灼热氧化铜|

abc

图8-7

当看到a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灼热的氧化铜变红,可以确定无色气体A的成分为,b

中浓硫酸的作用是o

②为验证乙组中假设三成立,大家用物理和化学两种方法来进行探究,如表8T所示。

4

表8-1

实验方法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果

物理方法假设三成立

取少量黑色粉末B于试管

化学方法假设三成立

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写出黑色粉末B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交流与反思】

在做甲组的实验中发现其存在一个很不环保的缺陷,请指出来。

(2)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金属材料。

①铁锅是有益于人类健康的理想炊具,但它很容易跟水和等发生反应而生锈。写出一种

预防你家铁锅生锈的具体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倩做了如图8-8所示的实验(铁片和镁片的形状和大小相同)。请回答:

a.小倩根据“甲中产生气泡比乙中快”得出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填“强”或“弱”)。

b.完全反应后,过滤,把滤液都倒进同一个烧杯中,加入过量的锌,待充分反应后再过滤,得到的固体中

一定含有的物质是;得到溶液的质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与锌反应前

溶液的质量。

4.计算题(共12分)

(1)钛(Ti)和钛合金广泛用于火箭、导弹、航天飞机和通讯设备等。工业上生产钛的反应为TiCl,+2Mg

同温2Mge12+Tio

①TiCl,中钛、氯元素的质量比为o

②若要生产12t钛,至少需要镁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2)《天工开物》记载了锡的冶炼方法:入砂(指锡砂)数百斤,丛架木炭亦数百斤,鼓赣(指鼓入空气)熔

化,用铅少许,(锡)沛然流注。其反应原理为C+SnO?晅迤Sn+CO?f0

①炼锡时加入少许铅形成合金,产物更易熔化流出,原因是

②现有151kg含SnO^。%的锡砂,理论上可以炼出锡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5

第九单元评估检测题

(总分:100分时间:60分钟)

1.选择题(每题3分,共39分)

(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B.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C.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D.溶质都以分子形式溶解在溶剂里

(2)下列操作均在室温下进行,且不考虑水分的蒸发。则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都发生

变化的是()

A.将一定量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升温10七

B.将一定量饱和石灰水升温10七

C.取一定量蔗糖不饱和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蔗糖

D.取一定量氯化钠饱和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水

(3)市场上有一种“快速冷冻剂”,主要成分是Na2s0,•10H20和另一种固体X。原理是:固体混合后,X溶

解在硫酸钠的结晶水中,迅速降温。X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A.硝酸镂B.烧碱C.生石灰D.食盐

(4)通过稀释溶质质量分数为37%的浓盐酸(密度为1.18g/cn?)来配制5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稀

盐酸(密度为1.05g/cm'),需用浓盐酸的体积约为()

A.250.0mLB.364.9mLC.114.5mLD.450.0mL

(5)一定温度下,把1g熟石灰加入100g水中、振荡后发现仍有少许熟石灰未溶解,对于静置后得到的

上层澄清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不是饱和溶液

B.它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C.溶液的质量为101g

D.它是浓溶液

(6)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

A.烧开水时,沸腾前有气泡冒出

B.夏季黄昏时,池塘里的鱼浮出水面

C.开启啤酒瓶盖,有大量的气泡沫溢出

D.阳光充足时,盛满水的鱼缸上有小气泡

(7)实验室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若在量取水时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则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8%

B.溶解过程中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

C.实验的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

D.量取水时,用规格为100mL的量筒

(8)高氯酸钾(KCIOQ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其溶解度如表9-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温度/七

溶解度/g

A.高氯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

1

B.80七的身氯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40七一定有晶体析出

C.60七时,高氯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7.3%

D.20七时,向2g高氯酸钾中加入98g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

(9)欲配制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下列有关操作正确的是()

(10)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海水“晒盐”得到的粗盐进行提纯,流程如图9T所示,有关说法中

正确的是()

图9-1

A.操作①是溶解

B.经过上述流程得到的精盐是纯净物

C.蒸发后,取下蒸发皿直接放在实验台上

D.操作①②③均用到玻璃棒,且玻璃棒的作用相同

(11)常温下,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进行如图9-2所示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实验1后,甲、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实验2后,乙中比甲中氯化钠的溶解度大

C.实验2后,甲中溶液为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D.实验2后,甲、乙中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等

(12)硝酸钾、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9-3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020t4060

温度/P

图9-3

A.用搅拌或加热的方法能增大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

B.40七时,100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硝酸钾63.9g

C"七时,硝酸钾饱和溶液和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相等

D.将硝酸钾溶液由40七降温至20七,不一定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13)将30g固体物质X(不含结晶水)投入盛有20g水的烧杯中,搅拌,测得0七、匕七、七七出七时烧

杯中溶液的质量分别如图9-4中4、8、C、0点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2

0力1t2力3

温度/P

图9-4

A.0七时,物质X的溶解度是24g

B.B、C两点所对应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B>C

仁匕七,若向B点对应的烧杯中再加入30g水,搅拌,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

D.若要从〃点对应的溶液中得到全部固体X,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2.填空题(每空2分,共42分)

(1)①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填序号)。

A.医用酒精B.植物油和水的泥合物

C.蒸储水D.糖水和食盐水的混合物

②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9-5所示。

r!

।।

i।i»

ot,t,

温度/p

图9-5

a.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卜七七时,分别将甲、乙固体溶于水,配成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队所需水的质量相比,甲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降温至"七时,甲析出晶体质量为(精确到0.1g)。

(2)侯德榜先生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主要原理及部分操作为:一定条件下,将NH3IO2通人饱和氯化钠

溶液中,发生反应:NaCl+CO?+&0+NH3^NaHC()3I+NH©,过滤,滤液中主要含有NH©、NaCl两

种物质,图9-6为NH/l'NaCl'NaHCOj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图9-6

①60七时,氯化镂的溶解度是go

②碳酸氢钠晶体首先从溶液中析出的原因是。

③从滤液中得到氯化镀晶体的操作:蒸发浓缩、、过滤、洗涤、干燥。

④将60七时叫g氯化镂的饱和溶液和叫g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掉10g水,然后降温至比,

过滤,得到溶液甲和溶液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填标号)。

3

A.甲和乙都是饱和溶液

B.蒸发10克水后析出固体的质量:氯化钠〈氯化镂

C.溶液的质量:甲>乙

D.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

(3)NaOH、KN()3和Na2c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表92所示。

表9-2

温度七

010203040

物质溶解度/g

NaOH42.051.0109.0119.0129.0

KNO313.320.931.645.863.9

Na2cO36.016.018.036.550.0

下列实验过程中不考虑化学变化、水的蒸发和结晶水合物等因素。

①10七时,KNO3的溶解度(填“>”“〈”或“=")Na2c的溶解度。

②20七时,将129gNaOH固体加入100g水中,搅拌后固体全部消失,放置到11时刻开始析出固体,到t2

时刻析出10g固体,所得溶液为(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七时刻溶液的温度为七。

③40七时,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冷却到30℃,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最多(填序号)。

A.Na2cO3溶液B.KNO3溶液C.NaOH溶液

(4)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水。

①对于沉淀、过滤、吸附、蒸储等净化水的操作,净化程度相对较高的是o

②写出电解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③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9-7所示:

a.P点的含义是;

b"2七时,将15gA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溶液的质量为g;

c.若4物质中含有少量的B物质,提纯4物质的方法是(填“降温”或“蒸发”)结晶。

④下表是CO?在水中的溶解度的几组数据:(单位:mL)

表9-3

温度/t工0255075100

压强101KPa时的溶解度1.790.7520.4230.3070.231

压强101KPa时的溶解度15.927.144.0952.992.28

压强101KPa时的溶解度29.3016.209.716.825.73

a.根据数据分析:C()2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填“增大”或“减小”)

4

b.打开汽水瓶盖有气体逸出,说明原瓶内的气压(填或“<”)瓶外大气压。

⑤配制500g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填序号)

a.溶解b.装瓶、贴标签c.称量d.计算e.量取

3.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0分)

实验室按下图9-8步骤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22%的蔗糖溶液。

图9-8

回答下列问题:

①所需蔗糖的质量为o

②用规格为(填“50”“100”或“500”)mL的量筒量取mL蒸储水倒入盛有蔗糖的烧

杯中进行溶解。(水的密度约为1g/cnJ)。

③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O

④下列情况会导致所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高的是(填序号)。

A.蔗糖中混有少量杂质

B.称量时蔗糖和祛码位置放反了(使用了游码)

C.用于溶解蔗糖的烧杯洗净后残留有少量的水

D.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4.计算题(每题9分,共9分)

小华同学为测定某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在烧杯里放入一定质量的大理石,然后分两次加入该稀

盐酸,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如表9-4所示(大理石中的杂质不参与反应)。

表9-4

加盐酸的次数第一次第二次

加盐酸的质量/g5050

生成CC)2的质量/g2.21.5

计算:

①两次加稀盐酸后,生成CO2的总质量是i

②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5

第十单元评估检测题

(总分:100分时间:60分钟)

1.选择题(每题3分,共39分)

(1)2024年“三农”工作重点之一是“大面积提高粮食单产”,化肥对提高粮食产量具有重要作用。下列

化肥属于磷肥的是()

A.CO(NH2)2B.KNO3C.K2SO4D.Ca(H2Po4)2

(2)山药黏液中含有碱性物质皂角素,皮肤沾上会奇痒难忍,可用酸性物质止痒。下列可选用的止痒物

质是()

A.白醋(pH-3)B.鸡蛋清(pH=8)

C.牙膏(pH=9)D.肥皂(pH=10)

(3)下列物质能够发生反应,且生成气体的是()

A.向稀硫酸中滴入Ba(OH)2溶液

B.向NaCl溶液中滴加K2SO4溶液

C.将CuCl2溶液滴入KOH溶液中

D.将(NHDzSO”和熟石灰混合研磨

(4)如图10-1所示,在白色纸花上喷一种无色液体A,白色叶子喷一种有色溶液B,烘干后,在花和叶子

上喷一种无色液体C,花变红色,叶子变蓝色,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10-1

A.A可能是酚猷溶液,B可能是紫色石蕊溶液

B.A可能是稀H2sO,溶液,B可能是紫色石蕊溶液

C.B可能是酚猷溶液,C可能是稀HC1溶液

D.A可能是紫色石蕊溶液,C可能是NaOH溶液

(5)某自热火锅的发热包成分标识如表101。下列各组物质所属类别正确的是()

表10-1

选项ABCD

物质生石灰和苛性钠活性炭和碳酸钠苛性钠和碳酸钠铁粉和铝粉

类别碱含碳化合物盐金属单质

(6)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稀盐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可用于除铁锈

B.熟石灰具有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C.小苏打受热易分解,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生石灰具有吸水性,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7)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1

A.测定溶液的pHB.蒸发食盐水C.稀释浓硫酸D.滴加稀盐酸

(8)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检验、除杂所用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表10~2

选项实验目的所用试剂或方法

A鉴别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无色酚酿溶液

B检验集气瓶中CO2是否收集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C除去氧化钙中少量的碳酸钙加水溶解后过滤

D除去CO2中少量的HC1气体NaOH溶液

(9)构建模型和构建知识网络是化学学习中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图10-2是某同学利用左手构建酸的性

质知识网络,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图10-2

A.如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盐酸的pH,则结果会偏小

B.性质①是酸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C.可选择硝酸银溶液验证性质③

D.性质⑤在工业上可用于除铁锈

(10)如图10-3所示,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图10-3

A.该反应过程中不变的微粒是Na,和

B.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OH-+H^^H2O

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2

D.氯化钠固体由分子构成

(11)分析以下实验,能达到预期效果或目的的是()

ab

-硫

::薄

A.实验中若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经收集满了

B.实验中气球变大,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C.实验中若红墨水左低右高,加入的固体可能是生石灰

D.实验装置可用于干燥气体,气体由b进a出

(12)人体胃液的主要成分是盐酸,能为胃蛋白酶提供酸性环境,当pH为3~5时活性较好,当pH超过

6时,胃蛋白酶因变性而失去活性。胃酸过多会对胃黏膜产生侵蚀作用,并使人感到反酸或胃灼热。如图

10-4是部分等量的胃药引起等量胃液pH变化情况,则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图10-4

A.服用铝碳酸镁起效快,且能保持胃蛋白酶的活性

B.服用碳酸氢钠易造成胃胀气

C.胃酸过多会对胃黏膜产生侵蚀作用,所以胃液pH越大越有利于人体健康

D.在使用药物治疗胃酸过多时并不是用量越多越好

(13)下列所示的图像能反映相对应实验的是()

A.0加水的质量B.0加盐酸的质量C.蒸发水的质量D.0反应时间

A.向pH=10的氢氧化钙溶液不断加水稀释

B.向碳酸钙固体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C.在40七,将饱和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至有白色晶体析出

D.将等质量的金属镁和锌分别和足量的稀硫酸混合

2.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1)已知A~F均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E是工业上常用来制玻璃、造

纸、洗涤剂的原料,B和F都是碱。它们之间存在如图10-5所示的转化关系。“一”表示物质之间存在着相

应的转化关系,“-”表示物质间能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请根据以上实验

回答:

3

图10-5

①A的化学式为,B物质常用作,F俗称为。

②写出E-F化学方程式,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③以上转化关系不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有。

(2)某校同学进行“探究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践活动,测定校园内空地的土壤酸碱度。甲、

乙、丙、丁四个小组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取样:各小组按照要求,采集土壤样品。

处理土壤样品:各小组分别用托盘天平称量18.0g土壤样品并放入烧杯中,用量筒量取90mL蒸储水

(水的密度可近似看作1g/cn?),倒入盛有土壤样品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使土壤充分溶解,静置一段时

间后过滤,滤液待用。

①a.量取90mL水时选择的仪器是(填“10”或“100”)mL量筒;

b.溶解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o

测定pH:各小组分别用pH计测定滤液的pH,结果如表10-3所示:

表10~3

组别甲乙丙丁

pH5.66.25.65.7

②a.根据测定结果,说明该空地土壤呈(“酸”或“碱”)性;

b.实验反思:乙组同学测定结果与其他三组比较相差较大,同学们进行实验反思。

③如下图所示,下列操作可能会造成测定结果pH偏大的是(填序号)。

W7

9-0--二Z

80二

A.称量18.0g土壤样品B.量取90mL蒸储水

C.将量取得的水倒入烧杯D.过滤土壤浊液

④分析结果:a.针对该校园地区土壤酸碱性,以下作物中,适合在该地区种植的是(填序

号)。

表10~4

植物葡萄芹菜杏树樱桃

pH6.3〜7.56.3〜7.66.5〜8.55.6-7.0

b.芹菜营养丰富,具有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若要在该空地种植芹菜,可用(填化

学式)改良该空地土壤。

4

3.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6分)

(1)氯气(Cl?)是黄绿色气体,氯气溶于水后部分以Cl?分子存在于溶液中,部分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

氯酸,次氯酸(HC10)是一种弱酸,有较强的氧化性,可以杀死细菌和病毒,所以氯气常用于自来水消毒,氯气

溶于水所得溶液称为氯水。把品红试纸(染有品红颜料的滤纸)放入氯水中,品红试纸褪色。如图10-6所

示,是实验室制取氯气的成套装置图(装置乙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吸收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并尽量减

少氯气的溶解),请回答:

图10-6

①装置丙中浓硫酸的作用是o

②请写出氯气(Cl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o

③小梅对“氯水使品红试纸褪色”产生兴趣,于是她和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一起来完成:

【提出问题】氯水中的什么成分使品红试纸褪色?

【猜想】猜想1:氯水中的水使品红试纸褪色;

猜想2:氯水中的使品红试纸褪色;

猜想3:氯水中的盐酸使品红试纸褪色;

猜想4:氯水中的次氯酸(HC1O)使品红试纸褪色。

【实验探究】

表10~5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a.把品红试纸放入水中试纸不褪色猜想1不成立

b._________________试__纸不褪色猜想2不成立

C.把品红试纸放入盐酸中—猜想3不成立

【结论】学习小组通过讨论,找到了氯水中使品红试纸褪色的物质。

【反思】④向氯水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溶液,会观察到的现象是0

向氯水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拓展运用]⑤工业上常把氯气(Cl2)通入石灰乳(熟石灰和水的混合物),经过滤、干燥等一系列处理后

制得漂白粉固体,请推断漂白粉固体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O

(2)CaO和NaOH固体的混合物,俗名“碱石灰”,实验室常用作干燥剂,碱石灰在空气久置会吸收空气中的水

和二氧化碳而变质。某实验小组为确定一瓶久置的碱石灰样品的成分,设计了如图10-7所示实验流程。

溶液丫

图10-7

5

请你参与探究过程:

A.为了使样品充分溶解,“操作一”还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B.溶液丫成分的探究。

【查阅资料】①Ca(OH)z、Na2c溶于水无明显的温度变化;②Na2cO3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酬试液变

红;③CaCl?溶液呈中性。

【猜想】溶液丫中溶质可能为:①NaOH;②Na2cO3;③NaOH和Na2cO3;④Ca(0H)?和

_________O

【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甲、乙同学分别设计如下方案并进行探究:

甲同学:取少量溶液丫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则溶液丫中的溶质是Na2CO3;

乙同学:取少量溶液丫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酥试液,溶液变成红色,则溶液丫中的溶质一定含有

NaOH,为进一步确认溶液丫中是否含有NaOH,做了如下实验。

表10~6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溶液Y于试管中,加入足量

①有白色沉淀生成

Cad2溶液猜想③正确

②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②过滤,在滤液中滴加酚岷试液

实验步骤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其实验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

C.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发现向样品中加水时还放出大量的热,综合以上探究,下列对样品成分分析中正

确的是(填序号)。

a.一定有NaOHb.一定有Na2cO3

c.一定有CaOd.至少有NaOH.CaO中的一种

4.计算题(共11分)

生活中常用果蔬洗盐清洗果蔬,果蔬洗盐有柠檬酸型和碳酸氢钠型两种。

【资料】有机磷成分杀虫剂的残留物在碱性环境中迅速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