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化学竞赛有机化学6-炔烃和二烯烃_第1页
暑假化学竞赛有机化学6-炔烃和二烯烃_第2页
暑假化学竞赛有机化学6-炔烃和二烯烃_第3页
暑假化学竞赛有机化学6-炔烃和二烯烃_第4页
暑假化学竞赛有机化学6-炔烃和二烯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炔烃1/35一、结构和命名一个键两个键2/35杂化方式:sp3sp2sp键角:109o28’~120o180o碳碳键长153.4pm133.7pm120.7pm(Csp3-Csp3)(Csp2-Csp2)(Csp-Csp)C-H:110.2pm108.6pm105.9pm(Csp3-Hs)(Csp2-Hs)(Csp-Hs)轨道形状:狭长逐步变成宽圆碳电负性:随s成份增大,逐步增大pka:~50~40~253/351-戊烯-4-炔若分子中同时含有双键和叁键,可用烯炔作词尾,给双键和叁键以尽可能小编号,假如位号有选择时,使双键位号比叁键小。CH3CH=CHCCH3-戊烯-1-炔CH

CCH2CH=CH2(S)-7-甲基环辛烯-3-炔CHCCH2CH=CHCH2CH2CH=CH24,8-壬二烯-1-炔4/35

简单炔烃沸点、熔点以及密度比碳原子数相同烷烃和烯烃高一些。炔烃分子极性比烯烃稍强。炔烃不易溶于水,而易溶于石油醚、乙醚、苯和四氯化碳中。二、物理性质5/35三、化学反应连在电负性较强原子上氢核较为暴露sp杂化碳碳碳π键(电子云密度大,易发生亲电反应)6/35R3C-HR3C-+H+

含碳酸酸性强弱可用pka判别,pka越小,酸性越强。烷烃(乙烷)〈烯烃(乙烯)氨〈末端炔烃(乙炔)〈乙醇〈水pka~50~4035251615.7酸性1、末端炔氢反应碳氢键断裂也能够看作是一个酸性电离,所以将烃称为含碳酸酸性逐步增强C-H键中,C使用杂化轨道S轨道成份越多,H酸性越强7/35R-CCHR-CCNaR-CCAgR-CCCuR-CCH+Ag(CN)-2+HO-R-CCAgR-CCH+AgNO3NaNH2Ag(NH3)+2NO3Cu(NH3)+2ClHNO3-CN+H2O纯化炔烃方法判别生成金属炔化物8/35R-CC-R’H2/Ni,orPd,orPtRCH2CH2R’H2/Pd-CaCO3

orPd-BaSO4orNiB硼氢化RCOOH~0oCNa,NH3LiAlH4(THF)(>90%)(90%)(82%)(1)还原2、碳碳π键反应9/35

1CH2=CH-CH2CH2-CCH+H2(1mol)CH3CH2CH2CH2-CCH烯烃比炔烃更易氢化2CH2=CH-CCH+H2(1mol)CH2=CH-CH=CH2共轭双键较稳定NiNi催化加氢10/35顺式加氢或者用Pd-BaSO4做催化剂林德拉(Lindlar)催化剂:Pd-CaCO3+喹啉特点:顺式加氢,得到烯烃11/35Na,NH3反应机理NH3NH3-反式加氢,生成反式烯烃用碱金属在液氨中还原反式烯基负离子较稳定12/35(2)亲电加成反应和卤素加成加卤素反应活性:烯烃>炔烃碳sp杂化轨道电负性大于碳sp2杂化轨道电负性,所以炔中电子控制较牢。

HCCHCl2Cl2FeCl3FeCl3CHCl2-CHCl2加氯必须用催化剂,加溴不用。反应能控制在这一步反式加成生成反式烯烃13/35(2)加卤化氢①与不对称炔烃加成时,符合马氏规则。生成卤代烯烃再与卤化氢加成符合马氏规则。RCCH+HBrRCBr=CH2

RCBr2CH3RCBr=CH2+HBr怎样解释?②与HCl加成,惯用汞盐和铜盐做催化剂③因为卤素吸电子作用,反应能控制在一元阶段④反式加成14/35CHCHH2O,HgSO4-H2SO4[CH2=CH-OH]互变异构CH3CH=ORCCHH2O,HgSO4-H2SO4[CH2=CR-OH]互变异构CH3C=ORRCCR’H2O,HgSO4-H2SO4[CHR’=CR-OH]+[CHR=CR’-OH]互变异构R’CH2CR+RCH2CR’==OO(3)加水①Hg2+催化,酸性②符合马氏规则15/352、亲核加成C≡C电子云更靠近碳核,炔烃较易与ROH、RCOOH、HCN等进行亲核加成反应ROH(RO-)、HCN(-CN)、RCOOH(RCOO-)炔烃亲核加成区域选择性:优先生成稳定碳负离子。(1)CHCH+HOC2H5CH2=CHOC2H5碱,150-180oC聚合,催化剂粘合剂16/35乳胶粘合剂(3)CHCH+HCNCH2=CH-CNCuCl2

H2O,70oC聚合,催化剂人造羊毛(2)CHCH+CH3COOHZn(OAc)2,150-180oCCH2=CH-OOCCH3聚合,催化剂17/353、炔烃自由基加成反应有过氧化物存在时,炔烃和溴化氢能够发生自由基加成反应生成反马氏规则产物n-C4H9n-C4H9-18/35(4)硼氢化反应顺式加成反马氏加成19/35①二卤代烷脱卤化氢惯用试剂:NaNH2,KOH-CH3CH2OH②伯卤代烷与炔钠反应制备20/35二烯烃21/35一、分类和命名含有两个双键碳氢化合物称为双烯烃或二烯烃①累积二烯:是一类难以见到结构,聚集双键使分子能量高

②隔离二烯:分子中两个双键缺乏相互影响,其性质与单烯烃无差异

分子中单双键交替出现体系称为共轭体系,含共轭体系多烯烃称为共轭烯烃③共轭二烯:22/35共轭二烯存在构象异构S-顺-1,3-丁二烯S-反-1,3-丁二烯s指单键(singlebond)23/35共轭双烯结构24/35CH2=CH-CH=CH2

CH2-CH=CH-CH2

CH2-CH=CH-CH2

CH2-CH-CH=CH2

CH2-CH-CH=CH2

CH2=CH-CH-CH2

CH2=CH-CH-CH2++++++

有些有机(如共轭)分子不能用一个经典结构式表示,就能够用若干个经典结构式共振来表示共轭分子结构。共振论基本思想1,3-丁二烯25/35①各极限式都必须符合路易斯结构要求。②各极限式中原子核排列要相同,不一样仅是电子排布。不是共振,是互变异构写共振式标准要求能够共振不能共振③各极限式中成对电子数应该相等26/35①满足八隅体结构较稳定满足八隅体,较稳定对真实分子贡献大不满足八隅体,不稳定,对真实分子贡献小。共振结构稳定性判别②没有电荷分离极限式较稳定较稳定极限式较不稳定极限式27/35③两个电荷分离极限式,电负性强带负电荷稳定④含有能量完全相等极限式时,尤其稳定较稳定极限式⑤参加共振极限式越多,真实分子就越稳定28/35共振论缺点①写极限式有随意性②对有些结构解释不令人满意29/35CH2=CH-CH=CH2+Cl2→CH2-CH-CH=CH2-Cl-Cl1,2加成1,4加成CH2-CH=

CH-

CH2-Cl-ClCH2=CH-CH=CH2+HCl

→CH3-CH-CH=CH2-Cl1,2加成1,4加成CH3-CH=

CH-

CH2-Cl共轭体系作为整体形式参加加成反应,通称共轭加成30/3531/351,2-与1,4-加成产物百分比1,2-加成:动力学控制1,4-加成:热力学控制32/35双烯体:共轭双烯(S-顺式构象、双键碳上连给电子基)亲双烯体:烯烃或炔烃(重键碳上连吸电子基)双烯体亲双烯体Diels-Alder反应33/35

(1)反应机制

经环状过渡态,一步完成,即旧键断裂与新键形成同时。

反应条件:加热或光照,无催化剂。反应定量完成。

(2)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