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智能机房控制系统的设计及测试目录TOC\o"1-3"\h\u25849第1章绪论 1150211.1设计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99461.1.1设计背景 147621.1.2设计目的和意义 1222751.2物联网发展状况 126957第2章需求分析 338572.1机房整体现状 3220982.1.1机房的简介 3111582.1.2机房发展现状 3278112.1.3机房存在的问题 3248652.1.4机房监控的好处 4118132.2设计方法和内容 449402.2.1设计方法 4236012.2.2设计内容 4168062.3总体目标 454442.3.1整体设计 42932.3.2总体设计的目标 5289992.4需求分析 635232.4.1应用需求 66421第3章相关技术介绍 778043.1相关技术介绍 7315243.1.1传感器介绍 7137673.1.2通信技术介绍 737073.1.3嵌入式系统介绍 8151613.1.4温湿度远程监控介绍 8241583.1.5M2M技术介绍 8202243.2智能检测技术 9113513.2.1智能检测技术定义 936573.2.2智能检测技术的层次 990923.3远程监控技术 10306763.3.1远程监控技术定义 10121113.3.2远程监控实现的条件 1023115第4章详细设计 11227854.1平台介绍 11169094.1.1Arduino介绍 11273424.1.2ArduinoIDE介绍 11190844.2系统介绍 12195234.2.1照明系统介绍 1260054.2.2温湿度调控系统介绍 1427467第5章测试 1672225.1照明系统的测试 16240935.2温控系统测试 1619619第6章系统运维介绍 1835356.1照明系统测试 18265646.2温控系统的测试 1930314总结 2122036参考文献 2212465致谢 23第1章绪论1.1设计的背景、目的和意义1.1.1设计背景将来在互联网中占比最大的将是物联网,一般来说,未来的互联网将基于通信协议来发展,未来的服务网络将采用组件的软件形式,可以在不同的网络之间传输,这样会让客户与提供商之间的互动会变得更加深入和频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相关技术的成熟,无线通信将变得更加便宜,更加方便。在物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动态智能检测技术也将得到很大的提升。如今动态智能检测技术可以检测不同的环境指标,为网络提供相关信息,帮助环境监测者更好地对环境进行评估和检测。通过互联网,可以使不同的系统和设备之间能够相互作用,并且能使所有的设备和项目之间相互访问和控制。为方便实时监测和控制,要确保所有人工输入接口与整个建筑物的各个设备之间是一个安全的连接状态。1.1.2设计目的和意义在如今发展中,仪器的精密程度越来越高,价格也越来越贵,对仪器的放置环境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机房的温度最好控制在10℃-26℃之间,湿度最好控制在40%-70%,所以对于温湿度我们要牢牢把控。随着时代的进步,许多的传感器件越来越廉价和普遍,所以相比以往的机房做出了很多的改变,将物联网连接到传感器上对机房进行智能化管控。相比智能机房,传统机房只能依靠人为来控制空调,从而实现对机房的温控,不能准确的把控温湿度,有很大可能会造成机房的温湿度过高等问题。造成机房的温度过高主要原因是计算机散热不良,散热不良还会严重影响计算机的工作效率,甚至造成计算机死机的情况。当湿度过高会对硬件造成损害,还有很大的可能会发生短路,从而引起火灾。所以此智能机房的设计,能够减少因为温湿度对计算机造成的经济方面的影响。此设计是以Arduino为基础的智能机房,对机房环境的温湿度进行智能化的管控并且对环境进行实时监控,将温湿度上传到云平台,再由云平台传入到用户端APP和网络上,使检测者可以远程查看。1.2物联网发展状况随着物联网这几年的快速发展,全球物联网的市场也在飞速扩张,从大方面来看,全球物联网的技术还处于第一阶段,目前我国对物联网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大,物联网不仅顺应着时代的潮流,而且还推动当前社会的发展。在我国,物联网的概念前身是传感器网络。中国科学家在1999年之前就开始寻找传感器网络,并进行了大量的科学设计。从2010年全国物联网产业结构方面来看,中国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但从2015年底物联网产业达到千亿级,到2020年底将达到万亿级,实现如此高的跳跃,除了国内对物联网方面的需求量增大,还离不开政府对物联网的发展所提供的有力帮助和扶持。第2章需求分析2.1机房整体现状2.1.1机房的简介机房包括建筑装修、供电、照明、防雷、接地、UPS、精密空调、环境监测、火灾报警灭火、门禁、防盗等。根据不同的功能可分为计算机空间或信息网络空间、监控室和消防室。计算机空间或信息网络空间包括:网络交换机、服务器组、UPS、程控交换机等,占地面积大,电力和空调是不可中断的,是综合布线和信息网络技术的核心。监控室和消防室包括:电视监控墙、硬盘摄像机、防盗报警主机、编译器、火灾自动报警主机、灭火器连接控制台、应急广播机柜、楼宇自动化等。2.1.2机房发展现状由于近几年智能机房概念的引进,所有机械设备、不同能源和生态系统设备全部集成到一个单一的监控平台中,可以在一个简单方便的图形界面操控,使维修站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操作任何设备,并且操作员可以获得必要的实时信息,其有效管理的活动范围为全球。在智能机房中有许多设备和安全装置,都是计算机空间中的耗能者,又因为系统技术不断更新,因此绿色计算机空间的设备非常重要,它使用了更多的计算机空间存储设备和新的储能技术,采用大功率UPS能源设计系统和智能照明系统,另外,UPS能源设计系统也可减少对环境的损害。2.1.3机房存在的问题1)机房需要24小时专人值守。机房作为数据存储和传输的重要场所,涉及整个网络的运行,机房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整个操作系统性能的稳定性。监控报警系统的安装可以快速发现和复原,否则很难恢复大规模的损坏和故障。2)定期巡查环境设备。因为机房里的设备一般都是全年工作的,而且这些设备负荷的用户数量较多,如果出现故障就会影响大量用户的业务,所以就要对机房环境比如温度、湿度、烟雾、交流电、直流电等参数进行监控,监控的目的主要是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3)人力操作可能出现失误。在对设备的管控方面,人为的错误率远远的大于机器自动化,例如:在机房温度测量方面,可能人为检测出的温度数值,在查看时会出现偏差,造成管控的失误,从而造成经济损失。2.1.4机房监控的好处1)完善计算机空间管理,提高单位行政形象;
2)集中监控和管理分布在全国各地,24小时监控,可节省大量人力和财力。
3)及时预测和分析设备故障,及时发现和排除设备故障。
4)有效减少设备损坏,减少维护时间和成本,降低运营成本。
5)科学有效的对人员进出实施合理的监控,最大程度保障机房安全。
6)监控人员可以随时随地在查询各机房的情况。2.2设计方法和内容2.2.1设计方法本次设计是通过对机房的实际考察,了解现在机房存在的许多的问题,由此可以了解机房容易受到哪些损害。为了更加方便进行实时检测,笔者还做了远程检测的设计,这样能很好的对机房的温湿度进行掌握,可以寻找其中的规律。设计方法主要有实际考察、模型搭建、数据检测和实物搭建。根据机房的温湿度具体需求,对机房环境的实地考察,做出详细的模拟实物搭建和设计。在设计中选用适合初学者操作的,价格廉价的Arduino设备。在本次设计中物联网的结构体系分为三个层次,由感知层接收和采集温湿度的数据值,将数据传入Esp8266中进行处理;在网络层面上,设计利用WIFI技术,将温湿度的数值上传到云平台,在设计中使用的云平台是巴法云;在应用层上的智能设备会显示温湿度的数据,这些数据与应用层相互联系形成体系,构成本次设计的模型。2.2.2设计内容根据我国现阶段物联网的发展为背景,对机房温湿度的需求进行分析,设计出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机房,其中包括关键技术的应用,还有一些代码配置的应用,以及物联网基本建设原则,设计出适合市场需求的智能机房。在设计中还包括系统设计、总体规划、网络的模型搭建等等,还有所使用的设备元件的选择。在实施方案中,进行系统化的测试,看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本设计主要是通过对华为一体化机房的考察而做出的设计,在对机房的设计中,从需求问题分析、设备的选择、代码的配置、体系结构搭配等方面都进行合理的规划,并予以实现,使机房在今后不会因为外部物理因素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2.3总体目标2.3.1整体设计1)依据机房最主要的问题是温湿度的影响这一点,做出本次设计,该设计主要分为两大部分,最主要的是温控系统,其主要的作用是降低环境的温度,在降低温度的同时也可以降低湿度,其利用的是传感器收集环境的温湿度,将温湿度数据传递给ArduinoUNO开发板,再由ArduinoUNO开发板将数据显示到显示屏上,再对数据的的值进行分析,分析出是否要给环境进行降温(开启风扇),温控系统还有数据传输的作用,其原理就是将传输层的数据传入到Esp8266的处理器中,再由Esp8266利用网络层将数据传入到云平台,再由云平台将数据传到应用层客户端的APP上。如图2.1是温湿度调控逻辑图,可以详细的看出系统各部分的调配。温度检测温度检测湿度检测Arduino单片机Esp8266WIF模块云平台移动客户端图2.1温湿度调控逻辑图2)在设计中还有照明系统,照明系统主要是为用户节约能源,在照明系统中最核心的就是红外人体感应模块,利用光敏电阻进行黑夜白天的区分,利用红外人体感应模块感应判断区域是否有人,如图2.2是照明系统的逻辑图。环境亮暗红外感应环境亮暗红外感应灯亮环境暗环境亮感应灯不亮光敏电阻未感应未感应图2.2照明系统逻辑图2.3.2总体设计的目标IOT的智能机房的设计目标是能实现智能化的温控,不需要人为的管控,这样大大节省人力资源,温度的数值也可以远程查看,能够实现只要你连上网就可以获取当前的温湿度数据值,环境的光亮程度也会自己调控,对能源进行最大程度的节约,实现未来智能机房的基础设施。本次设计大大降低因为温湿度影响造成的损失,保证用户不会因为机房故障而影响业务。2.4需求分析2.4.1应用需求机房建设成后,能使环境维持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大大的减少了管理员的工作量,通过对机房的改造,可以实时监控环境的变化,还可以远端监控当前的温湿度,同时也减少很大的资源浪费,可以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体验,不会因为散热问题造成网络的阻塞和其他一系列问题。智能机房有以下几点进行发展的需求:(1)管理层对机房的管理可以减少人力资源的分配,还可以对机房的温湿度进行实时的监控,比如当你在外工作担心智能温控出现问题,只要你连接网络登陆APP就可以获得实时的温湿度数据。(2)智能机房还有智能化的照明系统,可以利用红外感应技术,感应是否有人,例如当白天有人在机房灯光则不会亮,只有在阴暗的环境下有人在机房灯光才会亮,最大程度的实现智能化的节省能源。第3章相关技术介绍3.1相关技术介绍3.1.1传感器介绍传感器是将物理量转化为电信号的元件。传感器是测量系统的先行零件,将输入变量转换为可检测信号,传感器系统是组合了特定的信息处理能力的系统。在信息化时代中,人们的社会活动主要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和获取。传感器是现代科学的神经系统,一般将传感器放置在设计对象和测量系统的进出口位置,在合理的设计和创造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传感器将所得到的信息进行转换与传输,再将电信号进行处理。当把计算机比作感知和处理信息的“大脑”时,通信系统就是调节每个系统的“神经系统”,而传感器就是感知一切的“感觉器官”。在物联网内,传感器的作用特别明显,这是收集信息的主要机制和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不同的信息处理系统,需要不同的传感器相互配合。感知识别是物联网区别于其他网络最独特的部分,其主要功能是融合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3.1.2通信技术介绍本次设计通信技术主要是利用的远距离非蜂窝通信——WIFI,近年来随着无线局域网、移动电话和路由器的快速普及,使无线局域网协议也被广泛应用,无线局域网协议的主要优点是可以直接接入Internet。与ZigBee相比,依靠WIFI协议的智能设备可以大大的节省多余网关,与蓝牙协议相比,消除了对移动设备(如手机)的依赖。商业WIFI主要应用于购物中心、公共交通等公共机构,极大的展示了商业WIFI应用的潜力。WIFI在如今的生活中是非常受欢迎的,可以通过电子设备连接到WIFI。WIFI射频范围一般是在2.4GUHF或5GSHFISM之间,与WIFI进行连接通常需要密码验证,当然,WIFI也可以完全开放无需密码,这样任何设备都可以对WIFI进行连接。由于全球无线网络的频段不需要任何许可证,因此WLAN无线设备提供低成本、高宽带和全球可用的无线空中接口,并且允许用户在WLAN区域内快速浏览网站,并且可以随时接听电话或呼叫他人。通过WLAN无线设备,我们可以打长途电话,浏览互联网,接收和发送电子邮件,下载音乐,传送数字电子照片,不必担心速度缓慢和成本高。无线网络越来越多地用于手持设备,智能手机也是其中的一部分,与移动电话的蓝牙技术不同,WIFI提供了更广泛的范围和更高的传输速度,这也是WIFI电话能成为移动电话行业主流趋势的重要原因。3.1.3嵌入式系统介绍嵌入式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一种类型,它不是单纯的软件操作系统,还包括着设备或装置,通常来说,嵌入式系统存放在只读存储器ROM中,它也可以称作是一种控制程序。在实际生活中,几乎所有的数字接口设备,如微波设备、交通工具和电子设备等,都采用了嵌入式系统。嵌入式系统内包含了一些操作系统,但事实上,绝大多数嵌入式系统都可以通过自身的程序来实现整个的管理逻辑。嵌入式系统技术主要集成了计算机软硬件、传感器技术、集成电路技术和电子应用技术,嵌入式计算机系统是整个内置型系统的核心,硬件涂层,由中层组成,系统软件、执行机构也被称为被起诉对象,可以服从命令,这是内置电脑系统中的工作或工作输出。做的时候可能很简单像手机的微型引擎一样,执行装置在振动接收模式下运行。也可能很复杂,例如,SONY智能狗包括多个微型引擎和传感器,这可以让你获取各种复杂的行动和感官状态信息。3.1.4温湿度远程监控介绍“远程监控”是指利用日益先进的网络资源,使运营商不受区域的局限,对该区域可以在异地进行监控。温度和湿度是生产生活中最重要的环境指标,在机械和信息的时代,人们需要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要保证工作和学习的效率。所有类型的机器和设备应当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才能良好的运作,结合以上两点做出温湿度远程监控,利用各种云层网络和平台监测湿度的设备,在检查环境湿度数据的同时,可以遥控或自动控制空调和干燥器的断电。3.1.5M2M技术介绍M2M的全称是Machine-to-Machine意思是“机器对机器”,通常在物联网技术中应用。M2M自身可以结合许多不同的网络技术,并且M2M还是物联网技术的根基。M2M通常是对两个网络设备之间的点对点连接,M2M的原始用途是传感器遥测,现在企业还在利用M2M通过传感器来实现远程温湿度的监视。ATM是M2M技术的一个很好的例子,ATM的内部计算机与主处理器相连,主处理器将交易发送到相关银行和账户,然后银行使用主处理器颁发的许可证代码进行交易。之所以利用M2M,是因为M2M技术近几十年来提高全球有效远距离通信和实时执行的能力。M2M包括五个主要技术组件:机器、M2M硬件、通信网络、中间组件和应用程序。M2M的首要任务是从设备中收集数值,然后将数据发送到网络中,这样机器就具有感知、数据加工、无线通信的能力。M2M硬件是让机器拥有联网和远程通信能力的设备,M2M硬件主要是从不同的机器上提取信息、检索数据并将其传输到通信网络。通信网络包含广域网(无线移动网、卫星通信网、公共电话网)、局域网(以太网)和个域网,是整个M2M技术框架的核心。M2M中间件由M2M网关和数据收集/集成部件组成。网关是M2M中间件的转发器,通过它可以从通信网络获得数据,然后将数据传送给信息处理系统进行处理,M2M网关主要实现不同通信协议之间的转换。数据收集/集成部件能够将数据转变为有价值的信息。对初始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和分析,最终把结果呈现给观察人员。在M2M的应用方面,M2M技术的业务活动是收集、传输、分析和管理,并且连接所有部门,从而一体化的解决问题。M2M的实际应用在各行各业中,其中最为主要有一下几方面:家庭应用领域、支付领域、工业领域、物流领域、医疗行业,其中在家庭应用中主要利用M2M技术实现自动化的数据记录,将数据上传到通用分组无线模块和分码多址模块实现远程数据传输,大大节省人力。在工业领域也是利用M2M实现远程检测、管理和控制,其中在支付领域和物流领域都是对电子支付和移动通信良好的体现。在众多M2M应用中最有意义的还是医疗行业的应用,通过M2M技术实现远程会诊、远程监护、远程就诊,极大的实现医疗资源的共享。综上所述,M2M是一种网络化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具备了通信和网络互联的能力,网络中的一切都成为了现实。3.2智能检测技术3.2.1智能检测技术定义智能检测技术是利用计算机和相关设备,实现智能化和自动化的过程。本次设计的智能检测技术是由传感器技术和嵌入式系统技术相结合,再由嵌入式技术连接降温系统实现智能的温控,在智能检测应用方面主要是利用网络知识和网络策略、实时动态建模、人工智能、在线检测等技术,主要是可以实现自动接收信息,实时测量、监视和自诊断的技术。3.2.2智能检测技术的层次智能检测在技术发展中不断完善自身,最后分为三层,第一层被称为初级智能化检测,初级智能化检测就是把传统检测的设备与微处理器或者微型计算机相结合,主要的功能是实现数据自动化采集、记录和存储,在初级智能化检测的控制方面一般采用较为简单的控制界面,在控制界面中输入各种常量来进行控制。第二层被称为中级智能化检测,中级智能化检测就是要求检测的系统要有自治功能,具有自动区域监控、自动诊断、机器学习、指标决策和控制功能。第三层被称为高级智能化检测,高级智能化检测就是结合人工智能和探测技术,利用人工智能的原理和技术改善传统的勘探方法,高级智能化检测功能具有知识处理功能、多维检测、数据融合功能、网络通信与远程控制功能和视觉听觉高级检测功能。在本次设计中利用到初级智能化检测和中级智能化检测两个层次,在系统中可以实现数据自动化采集和温控自治的功能。3.3远程监控技术3.3.1远程监控技术定义远程监控技术的英文简称RMON,远程监控可以让网络监控器(网络传感器)和控制台交换数据实现远程监控,具体的理解就是监控者不在监控摄像头或者其他收集数据的设备附近,通过远端网络设备对现场情况进行查看,这样就算监管者在异地也可以查看现场的情况。3.3.2远程监控实现的条件实现远程监控网络要有几个组成条件,分别是前端、中间传输部分和后端。远程监控网络主要是在网络的规划上,而其他前端如,摄像头和传感模块都是很成熟的模块,远程监控网络的流程就是由前端的传感器收集数据,再由中间传输部分将数据连接到网络上传输到后端的服务器,再由服务器传到云平台,最后实现远程监控。第4章详细设计4.1平台介绍4.1.1Arduino介绍Arduino是在2005年意大利米兰的设计学院由师生们一起设计出的一款简单易用、功能强大、价格低廉的控制开发板,Arduino的开发环境主要是由C语言和java为主的编程语言,Arduino不仅是一个开源的平台,在Arduino中的管理还可加入库使其操作更加简单。Arduino主要是由硬件ArduinoUNO开发板和软件ArduinoIDE组成,如下面图4.1就是本次设计的ArduinoUNO的开发板样图,其中主要的核心就是Atmega328的微控制器,所有电子元件都是围绕着Atmega328微控制器来工作,微控制器则是通过引脚来控制。微控制器微控制器5V定位器外部电源插座USB接口复位键TX和RX指示灯电源指示灯图4.1Arduino实物图4.1.2ArduinoIDE介绍ArduinoIDE是Arduino开发工具,ArduinoIDE编程语言主要是基于c/c++语言,ArduinoIDE主要是把编写成的代码传入到ArduinoUNO开发板中,开发板执行代码命令,如图4.2就是ArduinoIDE原始界面。ArduinoIDE界面分成三部分,上面的是菜单栏,在中间为程序编译区,最下边为信息通知区。在ArduinoIDE中,创建一个新项目时,IDE会自动将setup()函数和loop()函数放入到新项目的程序文件中。Arduino程序的主函数main()不需要写的,因为IDE会自动生成主函数。在执行setup()函数时,通常会初始化若干变量、映射输出状态和调用程序库。Arduino控制器复位后,将执行一次设置功能。首先setup()函数会对整体程序进行初始化操作,然后loop()函数运行,一般情况下loop()函数是一个不断运行的循环体,最后管理者通过Arduino平台对函数进行操控,使其完成管理者所下达的任务。图4.2ArduinoIDE原始界面4.2系统介绍4.2.1照明系统介绍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照明管理系统的开发速度大大加快。物联网技术可以通过适当的通信技术实现照明控制装置、传感器、智能终端和智能终端之间的连接,促进照明系统的实时控制和人机交互功能。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照明系统是将传感器和光敏电阻相结合,可以对灯光进行智能化的管控。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照明系统不仅提高了机房的清晰度,而且使机房照明的维护和控制更加方便,同时降低了能耗。本次设计主要有照明系统和温湿度调控系统组成,在照明系统中利用到光敏电阻和红外人体感应模块,其照明系统主要作用是节约用电,如图4.3是本次照明系统的电路图,可以从电路图中看出,当环境是照明状态下,电路的光敏电阻发挥作用使其电路的电阻变大,电路的灯无法开启,如果环境处于黑暗的情况下,但没有人在红外线感应区域运动的情况下,电路的灯也不会亮,因为红外感应模块不会给ArduinoUNO电信号,也就是说,只有在黑暗的环境的状态下,有人在红外人体感应区域内活动小灯泡才会亮,利用图4.3解释一下,当环境黑暗光敏的阻值变小,只有人在红外人体感应模块区域内移动被模块检测到则会传递电信号给Arduino,Arduino才会发送指令使小灯泡变亮。图4.3光照系统在照明系统中,主要是由光敏电子、红外人体感应模块HC-SR501和ArduinoUNO开发板组成,在本次设计使用Arduino的主要原因是因为Arduino是一个开源的环境,还可以利用开源的库来使用,大大降低对编程的要求。红外人体感应模块HC-SR501在照明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人体红外感应模块主要是检测物体特定的波长的,将物体的波长做出放大选频的处理,最后进行适当的负载将其转化成人体自动开关。如图4.4就是红外人体感应模块,在模块中还有两个用来调节延时时间和灵敏感应的两个组件。延时调节延时调节感应距离调节节输入电源-输出电源输入电源+图4.4红外人体感应模块目前,红外传感器应用于各种物联网项目,特别是在医疗保健领域,因为它有助于监测血流和血压,甚至可以用于各种普通智能手机,还可以应用在光学耦合,例如:非接触式温度测量和车辆盲点检测等方面。4.2.2温湿度调控系统介绍温湿度调控系统是一个自动化的24小时监测和记录的系统,允许监测和记录环境湿度,可以在云层平台进行实时监测温湿度。温湿度调控系统的运行可靠、方便,可对环境进行远程动态监测。告别了人工监测的难点,而且增加温度和湿度检测的速度和精度。节省大量人力物力,降低温湿度管理工作的强度,提高管理效率。本次设计中的温湿度调控系统主要是由温控系统和监控系统,首先介绍温控系统,温控系统是由ArduinoUNO开发板、DHT11温湿度传感器、LCD1602显示屏、续电器、直流电机组成,该系统主要是利用ArduinoIDE将温控信息传入给ArduinoUNO开发板,在其代码中可设置阀值来要求环境的温度,再利用DHT11收集环境的温湿度,温湿度的数值会传入到LCD1602显示屏中和ArduinoUNO开发板中,当温湿度达到一定的阀值ArduinoUNO开发板则会发出高电流,利用续电器来接收ArduinoUNO开发板的高电流,这时续电器则会关闭,当续电器关闭直流电机则会与电池连通成电路,进行通电直流电机转动进行降温,当温度低于这个阀值,续电器就会开启,也就是电源会进行蓄电,使电路无法供电,进而直流电机无法转动。如图4.5温控系统的实物图。图4.5温控系统的实物图在温控系统中起到核心作用的有DHT11和代码,利用DHT11进行温湿度收集,再由Arduino进行智能化处理,在运用DHT11时候需要调用库来降低代码复杂度,DHT11湿度传感器由两部分组成:电阻式湿度传感器和NTC温度传感器,该传感器通过数字模块采集方法和温湿度测量方法确保数据的稳定性。监控系统,其中主要是由Esp8266、APPinventer、app主题订阅和DHT11构成。在本次设计中,利用巴法云平台作为转体,利用DHT11收集温湿度数据,将数据传入Esp8266,再由Esp8266接受数据,将收到的数据传入巴法云,利用APPinventer制作界面并且订阅巴法云的主题,对当前的温湿度进行实时监控。Esp8266是连接网络用的WIFI模块,它的价格低廉,操作简单适合初学者,进行简单的操作就可以连接网络,如图4.6Esp8266的实物图。图4.6Esp8266的实物图第5章测试5.1照明系统的测试照明系统主要的目的是节能,它控制灯亮的前提条件是环境昏暗的时候有物体移动,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如图5.1是照明系统在普通状态(光亮)的时候当有人在移动也不会亮,当在阴暗的时候无人移动也不会亮如图5.2(黑暗无人),当环境处于阴暗并且有人移动的时候则会亮如图5.3(黑暗有人)。图5.1光亮有人图5.2黑暗无人图5.3黑暗有人5.2温控系统测试温控系统主要是对环境进行温湿度的管控,由DHT11收集温湿度数据,在将温湿度数据传递到ArduinoUNO开发板,再由ArduinoUNO开发板将数据传给显示屏并且进行处理,如果温度达到22℃则直流发电机转动,如图5.4是测量当前环境的温湿度,如图5.5是提高温湿度使温度达到22℃,直流电机则会开启进行降温。图5.4当前的温湿度图5.5智能降温在本系统中还有远程监控的部分,远程操控主要是运用到传感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30565-2025无损检测涡流检测总则
- GB/T 45479-2025锰矿石与锰精矿氧化钾、氧化钠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发射光谱法
- 贷款中介与代理合作协议范本
- 体育个人课题申报书
- 掌握项目管理考试的技能关键试题及答案
- 掌控2025年国际金融理财师考试学习策略试题及答案
- 课题申报书 爱国
- 答题技巧2025年特许金融分析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实战模拟注会考试试题及答案
- 小企业如何打造强势品牌计划
- 广东省珠海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无答案)
- 2024年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水网发展研究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四调)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 语文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3年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及答案1套
- 2025年融媒体中心招聘考试笔试试题(60题)附答案
- 湖南省2025届高三“一起考”大联考(模拟二)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 商业地产项目整体经营方案
- 旅行社代订业务合同模板
- 第二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A卷 基础夯实)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单元测试AB卷(含解析)
- 2025年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车辆维修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