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证券法》对审计师风险判断的影响(论文)_第1页
浅析新《证券法》对审计师风险判断的影响(论文)_第2页
浅析新《证券法》对审计师风险判断的影响(论文)_第3页
浅析新《证券法》对审计师风险判断的影响(论文)_第4页
浅析新《证券法》对审计师风险判断的影响(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引言本文采用Logistic和OLS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探讨2019年底通过的新《证券法》与审计师风险判断的关系。第一章为引言,主要介绍选题背景和选题内容,介绍本文实证研究使用的数据、方法,指出所选研究主题如何补充已有理论和文献,提出研究假设并得出的主要研究结论;介绍本文对已有研究和实践的贡献和创新点,介绍本文总体结构。选题背景新《证券法》通过并实施2019年年底新《证券法》通过,对审计工作的要求更高,即审计师风险判断被要求更加谨慎。如若存在虚假、违规等情况,审计师与事务所则将面临更加严厉的处罚。第一,新《证券法》对虚假陈述责任主体的范围进行扩大,法令要求审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在执业中不得对其服务内容作任何虚假陈述,否则可能因此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第二,新《证券法》再一步明确了会计师事务所等证券服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情形。这说明了一旦被起诉,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将承担更多的举证责任,法律后果将更严重。最后,新《证券法》加重了行政处罚。若会计师事务所擅自从事证券服务业务、违反业务规则,其面临的处罚金额将由旧《证券法》下的“违法所得的一至五倍”增长为“违法所得的一至十倍”;当其暂不具有违法所得时,其面临的罚款将由十万至三十万元提升为五十万到五百万元。对于涉及的直接负责人员,旧《证券法》并未制定专门的惩处规定,而新《证券法》针对其制定了专门的惩罚规则。同时,若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未勤勉尽责、所出具的文件有虚假记载,其面临的处罚金额将由旧《证券法》下的“业务收入的一至五倍”增长为“业务收入的一至十倍”;当其暂不具有业务收入时,同样将面临五十万至五百万元的罚款,情节严重者还将被并处暂停或禁止从事证券服务业务。对于涉及的直接负责人员,惩罚金额将由“三万至十万元”提升至“二十万至二百万元”。此外,对于泄露、隐匿、伪造、篡改或者毁损有关文件和资料的行为,新《证券法》同样在提升赔偿金额的同时,单独增加了对情节严重者的惩罚规定。新《证券法》进一步提升了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不当执业承担的法律责任,有利于发挥法律对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执业行为的警示作用,督促其勤勉尽责地开展执业活动,这一举措映射在现实中的结果是,审计师在审计时的风险判断可能更加谨慎,导致获得“非标”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比例增加。上市公司“非标”审计意见比例多于往年本文统计2019年3814家上市公司中共有274家获得非标审计意见,如表1,比例显著高于往年。审计意见是衡量审计师风险判断的常见指标之一(FrancisandKrishnan,1999;Guletal,2013),获得“非标”审计意见越容易,则表明审计师风险判断越保守谨慎,反之则越激进。本文基于2019年较高的非标审计意见比例做出“新《证券法》使审计师风险判断更加谨慎”的推断。表1:“非标”审计意见比例表年度获得“非标”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数上市公司总数“非标”占比201510128423.55%201610731363.41%201713035123.70%201822336076.18%201927338147.16%202025846235.58%选题内容本文采用Logistic和OLS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探讨2019年底通过的新《证券法》与审计师风险判断的关系,选取2015—2020年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审计意见资料进行研究。研究审计师风险判断,可以为外部审计提供参考指标并为国家证券法规的制定提供建议,对国企和非国企审计的审计师风险判断进行异质性分析,可以为国企混改提供财务方面的参考指标,故而本文选题值得研究。本文的研究假设有二:一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新《证券法》使审计师风险判断更加保守谨慎;二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相比于国有企业,新《证券法》更有可能非国有企业的审计师风险判断变得更加保守谨慎。本文研究发现:(1)新《证券法》与企业获得非标审计意见有显著相关关系,新《证券法》使审计师风险判断更加保守或,即假设一成立;新《证券法》对非国有企业审计的审计师风险判断的严格程度有显著相关关系,即新《证券法》没使非国有企业审计中的审计师风险判断更加保守,假设二成立。(2)在企业角度,应收账款占总资产与营业总收入的比例、资产收益率、速动比率等变量与审计师风险判断的严格程度有显著相关关系。(3)在事务所角度,事务所任期、事务所规模与审计师的风险判断有显著相关关系。研究贡献在现有针对政策制度的文献中,以新《证券法》为选题的实证分析文献较少,本文选题可以对已有的理论与文献进行补充。在现有针对审计师风险判断的文献中,审计师风险判断分为企业因素、非企业因素两类,其中非企业因素包括事务所因素和政策制度因素两类。本文在对企业因素进行探究的基础上,选取审计师不被企业因素影响的部分进行再次分析,重点关注新《证券法》的通过对审计师风险判断的影响,补充非企业因素(政策制度因素)对审计师风险判断影响的现有文献。本文结构本文总体结构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引言,主要介绍选题背景和选题内容,介绍本文实证研究使用的数据、方法,指出所选研究主题如何补充已有理论和文献,提出研究假设并得出的主要研究结论;介绍本文对已有研究和实践的贡献和创新点,介绍本文总体结构;第二章为文献回顾,对已有的针对审计师风险判断的文献进行梳理;第三章为研究假设,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结合研究选题进行研究假设的理论推导;第四章为研究设计,介绍在实证研究部分所使用的模型、数据、样本,以及选取的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第五章为实证分析,对数据分析的实证结果进行报告和分析;第六章为稳健性检验;第七章为进一步分析,将样本分为国企和非国企两类进行异质性分析,探究新《证券法》通过对国企和非国企影响的差异;第八章为结论与建议,对研究问题、研究过程、研究结论进行简要总结。最后列示参考文献。文献回顾第二章为文献回顾,本文将对影响审计师风险判断的两类因素进行文献梳理。两类因素分别为企业因素和非企业因素,非企业因素包括事务所因素和政策制度因素,本文研究的新《证券法》通过属于政策制度因素。2.1企业因素影响审计师风险判断过往文献表明,审计“问题企业”(即实际财务信息质量差、财务状况不良的企业)会使审计师风险判断更加保守,从而更倾向于发表谨慎的审计意见,即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而与之相对,审计“榜样企业”(即业绩向好、财务信息质量好的企业)会使审计师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概率降低。在针对“问题企业”的研究中,Lennox(2000)发现,企业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越高,审计师风险判断就越保守,越倾向于为降低自身的法律风险和信誉风险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于鹏(2007)发现,审计师对业绩差、风险高的公司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概率更高。丁红燕、张士强(2013)的研究发现问题公司更容易获得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LAI(2009)发现,企业当年及上年是否亏损对审计意见类型有显著的影响。在针对“榜样企业”的研究中,韦德洪等(2011)发现,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现金流动效率与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显著负相关;而长期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与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相关性均不显著。王永妍等(2017)研究发现资产质量提升、信息透明度提升、企业盈余趋于稳定、内部控制质量提升、审计师信息风险降低会降低审计风险,使审计师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概率降低。2.2非企业因素影响审计师风险判断2.2.1会计师事务所因素影响审计师风险判断过往文献表明,审计师所在会计师事务所的特性会影响审计师风险判断,特性包括事务所任期、事务所声誉、事务所规模,但在不同情况下这些因素对审计师风险判断的影响有所差别。就“事务所任期”这一因素而言,宋衍蘅等(2012)发现:整体上,尤其是审计风险相对较低的企业,事务所任期越长,审计师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越低,即审计师风险判断越不保守;在较高的审计风险下,事务所任期审计师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影响是有限的。许浩然等(2016)实证结果也显示,审计师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与事务所任期呈负相关关系,良好的客户信息环境有助于保证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性,从而使审计师专业风险判断受到较小的影响。就“事务所声誉”这一因素而言,Skinner(2012)从日本PwC审计丑闻入手研究了审计师受到监管部门调查或处罚后其客户的审计师变更问题,发现事务所声誉降低会使审计师变更可能性提高,使审计师风险判断更加保守审慎。就“事务所规模”这一因素而言,刘永祥等(2013)以业务收入衡量事务所规模,回归结果不支持事务所规模越大,审计师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越高的假设,丁红燕、张士强(2013)的研究也支持这一观点。2.2.2政策制度因素影响审计师风险判断过往文献表明,政策法律制度等因素会影响审计师风险判断,但研究结果时常各成一家之言。在总体的法治环境角度,陆正飞等(2012)发现在制度环境改善之后,审计师执业总体上变得更加谨慎,大规模事务所尤其如此。宋衍蘅等(2012)研究发现,2007年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提高了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从整体上提高了公众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督程度,使得大事务所提高审计质量。而沈菊琴、张凯泽(2016)的研究表明法制环境并不直接影响审计意见,即不会使风险判断更加审慎。在个体的行政处罚角度,刘笑霞、李明辉(2013)的研究表明行政处罚有助于促使相关事务所提高审计质量(操控性应计的绝对值下降)。刘笑霞又在2014年研究发现,审计师违规行为所受惩罚越严重,法律惩戒威胁对审计师行为的影响越显著。然而,这些研究多立足于诉讼风险较高的欧美国家。在审计师诉讼风险较低的环境下,监管部门的处罚以及审计师对处罚风险的感知会对审计师产生何种影响,尚需要进一步的证据。李莫愁,任婧(2017)的研究发现对未被处罚的会计师事务所控制组而言,被处罚的会计师事务所在遭受处罚后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概率并未显著提高。第三章研究假设综合过往文献和现实背景,新《证券法》的通过可能让审计师更加严格地对待审计工作,使其对客户本年及未来业绩预期更加保守。具体而言,审计师可能更难以接受乐观的财务判断,对客户财务报表质量的评判标准更加严格,对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反映了客户公司的实际情况更容易产生怀疑,对审计程序的实施过程会更加重视,对于某一事项是否应该在审计报告中说明的重要性程度的判断标准更是会提高,故而,审计师在制度政策更严格的监督下,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可能性会比以往更大。为此,本文以审计意见类型替代审计师风险判断,提出第一个研究假设:H1: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新《证券法》使审计师风险判断更加保守谨慎。若新《证券法》通过和上市公司获得“非标”审计意见显著相关,则H1成立。由于中国特色的政治与经济,我国的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管理企业受到政府的管控相对更强,其公司治理也被要求更加规范,作为我党执政兴国重要力量起到引领示范作用。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作为全面深化改革重要组成部分的国有企业改革,其在公司治理方向的改革目标应与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高度统一,深入贯彻国家治理现代化这一顶层设计的精神理念。我国国有企业响应号召,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制度,推进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自身经营严标准、高要求,即可能成为“问题企业”的风险会更低,故而可能相比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的审计师风险判断会更加保守和谨慎,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可能性会更大。为此,本文提出进一步研究假设:H2: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相比于国有企业,新《证券法》更有可能非国有企业的审计师风险判断变得更加保守谨慎。若在进一步研究中,新《证券法》通过与非国有企业审计师风险判断更加谨慎显著相关,则H2成立。第四章研究设计4.1数据来源鉴于数据信息披露的完整度和及时性,本文选取的初始样本为2015—2020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审计意见数据,并对初始样本进行如下处理:(1)由于资产结构的特殊性,删去金融企业;(2)删去变量存在缺失值的样本;(3)删去ST等公司;(4)为控制异常值的影响,对所有连续变量进行1%和99%的缩尾处理。最终剩余观测值19086个。数据来源于CSMAR数据库和数研通平台。4.2模型4.2.1主回归模型为检验H1: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新《证券法》使审计师风险判断更加保守谨慎,本文设立以下模型。Res=β此OLS模型意在探究审计师风险判断“不受企业因素影响的部分”,即Res与新《证券法》因素、会计师事务所因素的关系,同时对行业进行控制。此模型中,Res为被解释变量,即审计师风险判断“不受企业因素影响的部分”,计算方法为对审计师风险判断与各种企业因素进行回归分析时的残差项;PASS为新《证券法》通过,若时间出于已经通过时则取1,否则取0;ATenure为审计任期,即当年的事务所连续审计该上市公司的年数;Tcost为审计费用,即当年负责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向改上市公司收取的审计费用;Ind为行业哑变量。4.2.2被解释变量Res的计算方法借鉴已有的研究设计(FrancisandKrishnan,1999;Guletal,2013;吴伟荣,2017),构建Aopin,Aopin即审计意见,在上市公司获得非标准审计意见时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0。用以下回归模型估计审计师发表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Res指预测的发表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减去Aopin的实际值,即该模型的残差项。Res的较高值表示审计师发表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倾向低于全样本预测的结果,Res数值高,即审计师风险判断较为激进:Aopin=此Logistic模型意在探究诸多企业因素对审计意见类型的影响,同时将对行业进行控制。此模型的残差为本文主回归模型的因变量Res,即审计意见类型“不受企业因素影响的部分”。在此模型中,Aopion为审计意见类型,“非标”为1,标准为0;Msholder为上市公司前十大股东的持股比例;Oprofits为营业利润占比,即营业利润/利润总额;Agrowth为资产增长率,即(资产总计本期期末值—资产总计上年同期期末值)/(资产总计上年同期期末值);IdivA为存货占总资产比率,即存货/总资产;AccRdivA 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率,即应收账款/总资产;IdivRev为存货占营业收入比率,即存货/营业总收入;AccRdivRev为应收账款占营业总收入比率,即应收账款/营业总收入;DAR为资产负债率,即负债总额/资产总额;ROA为资产收益率,即净利润/资产总额;ATR为资产周转率,即营业收入/资产总额;LOSS为 亏损,企业当年亏损为1,盈利为0;QUI为速动比率,即(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SOE 为股权性质,国企为1,非国企为0。4.3变量定义本文以审计意见类型替代审计师风险判断,被解释变量为Res。解释变量为PASS,即新《证券法》通过,若上市公司当年审计日期在新《证券法》通过之后,则取1,否则取0。另参考已有文献设立一系列控制变量,见下表。表2:本文变量表被解释变量Res审计师风险判断不受企业因素影响的部分解释变量PASS审计日期在新《证券法》通过之后,是为1,否为0控制变量企业因素Mshoder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Oprofits营业利润占比,即营业利润/利润总额Agrowth资产增长率,即(资产总计本期期末值—资产总计上年同期期末值)/(资产总计上年同期期末值)IdivA存货占总资产比率,存货/总资产AccRdivA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率,应收账款/总资产IdivRev存货占营业收入比率,存货/营业总收入AccRdivRev应收账款占营业总收入比率,应收账款/营业总收入DAR资产负债率,即负债总额/资产总额ROA资产收益率,即净利润/资产总额ATR资产周转率,即营业收入/资产总额LOSS亏损,企业当年亏损为1,盈利为0QUI速动比率,即(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SOE股权性质,国企为1,非国企为0,用于进一步研究Ind行业(证监会行业分类2012版)事务所因素Atenure事务所审计任期(连续审计该公司的年数)Big4事务所声誉,审计师是否来自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是为1,否为0Tcost审计费用合计第五章实证分析5.1描述性统计表3:描述性统计表PASS=1PASS=0变量数量平均数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数量平均数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Aopin72160.0730.26101118700.0470.21101Res72160.0241.066-2.88713.6611870-0.0131.024-3.67725.29PASS72161011118700000Mshoder721657.9514.8823.8290.291187058.3514.8523.8290.29Equity72160.560.2110.0250.938118700.5690.210.0250.938Oprofits72160.9690.291-1.871.842118700.8660.461-1.871.842Areturn72160.0360.102-0.440.233118700.0460.078-0.440.233Agrowth72160.1140.336-0.4123.044118700.2060.465-0.4123.044IdivA72160.1280.12100.674118700.1370.13100.674AccRdivA72160.1260.10500.486118700.1230.10800.486IdivRev72160.3410.63604.452118700.3780.66904.452AccRdivRev72160.2710.25801.345118700.270.26101.345DAR72160.440.2110.0630.976118700.4320.210.0630.976ROA72160.0260.092-0.3740.217118700.0350.073-0.3740.217ATR72160.5990.410.0372.49118700.6050.4220.0372.49LOSS72160.1530.3601118700.1140.31801QUI72161.841.8970.17511.78118701.8041.8710.17511.78SOE72160.3170.46501118700.3650.48101Atenure72167.5965.98124118707.6965.378124Big472160.060.23801118700.0530.22501Tcost72161561000157600035000011100000118701404000152000035000011100000对比上表数据可发现,新《证券法》通过后,Aopin的均值增加,这意味着企业获得“非标”审计意见的比重增加,同时亏损的均值也又增加,这意味着新《证券法》通过后亏损的上市公司数目变多。在观测值中,近年来约有6%的上市公司获得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相比于获得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其具有更高的平均Res值、PASS值,其存货占营业收入比率(IdivRev)、应收账款占营业总收入比率(AccRdivRev)、资产负债率(DAR)的平均值更高,资产增长率(Agrowth)、资产收益率(ROA)、资产周转率(ATR)、速动比率(QUI)平均值更低,而且明显更可能处于亏损(LOSS)状态。获得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的Res均值为0.726,而获得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为-0.044。此残差的均值愈趋近于0,说明企业因素模型越能解释审计意见类型。这个差异说明,事务所因素模型可以相对拟合地解释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而在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情形下,可能还需引入其他因素进行解释。获得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的PASS均值为0.488,而获得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为0.371,这表明新《证券法》的通过可能使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更容易出现。除Res和PASS外,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情形下,资产增长率(Agrowth)相比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减少655%;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情形下的存货占营业收入比率(IdivRev)、应收账款占营业总收入比率(AccRdivRev)、资产负债率(DAR)仅为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情形下的66%-69%。5.2相关性分析根据主回归模型的相关系数矩阵(表4),Res与新《证券法》通过呈正相关关系,与审计任期、事务所声誉、审计费用呈负相关关系。由此可初步推得新《证券法》通过可能会使企业更难获得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即审计师风险判断会更加严格谨慎,但更精确的结论有待进一步论证。根据被解释变量计算模型相关系数矩阵(表5),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与资产负债率(DAR)、亏损(LOSS)呈正相关关系,这表明企业当年亏损或负债与资产的比值较高时,获得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倾向更高,故而过往文献的研究结论得到初步印证。整体而言,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与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营业利润占比、资产增长率、存货占总资产比率、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率、存货占营业收入比率、应收账款占营业总收入比率、资产收益率、资产周转率、速动比率等变量的相关系数均为负。这亦符合过往文献“榜样企业更易获得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结论,审计师更倾向于认为这些指标都向好的“榜样企业”编制的财务报表已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并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用VIF(方差膨胀因子)法诊断多重共线性,主回归模型的变量和被解释变量计算模型的变量MeanVIF分别为2.08和1.17,数值均小于10,可认为,两模型的变量之间都不存在多重共线性,变量选择合理。表4:主回归模型的相关系数矩阵ResPASSAtenureBig4TcostRes1PASS0.026***1Atenure-0.043***-0.0061Big4-0.023***0.014**-0.042***1Tcost-0.018**0.018**-0.0060.364***1

AopinIdivAAccRdivAIdivRevAccRdivRevDARROAATRLOSSQUISOEIndAopin1IdivA-0.032***1AccRdivA0-0.072***1IdivRev0.045***0.279***-0.062***1AccRdivRev0.134***-0.040***0.356***0.272***1DAR0.089***0.036***0.0060.0120.014**1ROA-0.331***-0.019***-0.023***-0.038***-0.125***-0.583***1ATR-0.061***0.031***0.157***-0.083***-0.145***0.0010.109***1LOSS0.371***-0.0110.0010.077***0.124***0.069***-0.498***-0.120***1QUI-0.055***-0.197***-0.020***-0.037***0.018**-0.094***0.118***-0.097***-0.082***1SOE-0.080***0.052***-0.147***0.012-0.083***0.026***-0.016**0.015**-0.023***-0.141***1Ind0.026***0.058***-0.071***0.083***0.0080.008-0.034***-0.101***0.023***-0.0020.062***1表5:被解释变量计算模型相关表5:被解释变量计算模型相关系数表5.3实证结果本文首先对各个企业因素和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进行回归分析,通过企业因素模型求得其残差Res后再利用新《证券法》和事务所因素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更细致地探究新《证券法》通过和审计师风险判断的关系。回归结果如表6和表7。表6被解释变量计算过程的回归结果,即企业因素对审计师风险判断的回归结果,被解释变量为审计意见类型,解释变量为一系列企业因素。表格显示,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Mshoder),营业利润占比(Oprofits),资产增长率(Agrowth),存货占总资产比率(IdivA),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率(AccRdivA),资产收益率(ROA),股权性质(SOE)的回归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负。因此有足够证据表明,这些指标向好的“榜样企业”会有更低的概率获得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比较发现,资产收益率回归系数的绝对值显著高于其他,存货占总资产比率(IdivA)和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率(AccRdivA)的回归系数也有较高的绝对值。这说明,相比于其他企业因素,这三个因素会为审计师风险判断带来更大程度的负向影响。表格展示,存货占营业收入比率(IdivRev),应收账款占营业总收入比率(AccRdivRev),资产负债率(DAR),资产周转率(ATR),速动比率(QUI)的回归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问题企业会有更高的概率获得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即审计师对问题企业的风险判断会更加保守严格。比较发现,资产负债率回归系数显著高于其他,这说明,相比于其他企业因素,资产负债率会为审计师风险判断带来更大程度的正向影响。表7展示了主回归结果,即新《证券法》的通过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相关因素对审计师风险判断的回归结果,被解释变量为审计意见类型,即审计师风险判断,解释变量为新《证券法》的通过。表格显示,新证券法通过的回归系数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正,由此本文推得,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新证券法的通过使审计师风险判断更加保守谨慎,即H1成立。审计任期的回归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负,由此可知,审计任期越长,企业越不容易获得非标准审计意见,及审计师风险判断更加激进。而事务所声誉的回归系数在5%的水平上为负,审计费用则和审计师风险判断没有相关关系。表6变量名称AopinMshoder-0.015***(-5.95)Oprofits-0.552***(-9.44)AGrowth-0.818***(-5.09)AccRdivA-2.995***(-5.31)IdivRev-0.031(-0.54)AccRdivRev1.169***(6.24)ROA-6.389***(-14.25)ATR-0.003(-0.02)LOSS1.309***(12.20)QUI-0.138***(-5.12)SOE-0.908***(-10.10)常数-1.112***(-3.81)IndYES观测值19,086括号中为z值***p<0.01,**p<0.05,*p<0.1表7变量名称RESRESPASS0.011***0.037**(3.65)(2.34)Atenure_w-0.009***(-6.78)Big4-0.084**(-2.20)Tcost_w0.000(0.53)常数-0.004**0.059***(-2.25)(3.75)IndYESYES观测值19,08619,086R-squared0.0010.003括号中为t值***p<0.01,**p<0.05,*p<0.1第六章稳健性检验为验证研究结论的可靠性,本文进行稳健性检验。本文采用变量替换法进行稳健性检验,根据宋衍蘅(2019)关于空气质量与响审计师专业判断的研究,采用修正琼斯模型残差项的绝对值(JonesRes)来代替审计师风险判断,JonesRes取值越高,表明会计利润的激进度越高,即审计师风险判断越激进。JonesRes=进行被解释变量的替换后,本文检验新证券法通过与其的关系,如表8实证测试与本文研究结果一致。说明新《证券法》的通过会使审计师风险判断更加谨慎。表8变量名称JonesResPASS-0.006***(-6.87)Atenure-0.000***(-4.74)Big4-0.004*(-1.71)Tcost-0.000***(-4.43)常数0.058***(15.04)IndYES观测值19,086R-squared0.034括号中为t值***p<0.01,**p<0.05,*p<0.1第七章进一步分析在进一步分析中,本文讨论企业股权性质对审计师风险判断的影响。表9呈现了根据企业股权性质分组得到的回归结果,左右两栏分别展示国有企业样本和非国有企业样本的回归结果。左栏显示国有企业样本中新《证券法》通过(PASS)的回归系数不显著,系数为0.026,t值为-1.01,说明在国有企业审计中,新《证券法》的通过对审计师风险判断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易知,相比于相比于国有企业,新《证券法》对非国有企业获得非标审计意见促进作用更大。事务所规模对国企的审计意见几乎无影响。取所有国有企业作为观测值:Res=取所有非国有企业作为观测值:Res=表9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变量名称ResResPASS-0.0260.064***(-1.01)(3.24)Atenure-0.006***-0.013***(-3.01)(-6.60)Big4-0.022-0.143**(-0.43)(-2.54)Tcost-0.000*0.000***(-1.90)(3.39)常数0.072***0.043**(2.97)(2.02)IndYESYES观测值6,61912,464R-squared0.0020.005括号中为t值***p<0.01,**p<0.05,*p<0.1非国有企业一栏显示,新《证券法》通过对非国有企业审计师风险判断的影响较为显著,系数为0.064,t值为3.24,呈现显著正相关。这说明,新《证券法》通过,提高了非国有企业审计的标准,助力非国有企业获得以更好的财务质量参与外部审计,鞭策非国有企业向国有企业看齐。第八章结论与建议本文对研究结论加以总结,并提出相关建议。本文因新《证券法》实施时间仅有2个年度而具有一定局限性,将来会跟踪2020年以后年度的情况,对论文进行更新。8.1结论新《证券法》与企业获得非标审计意见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即新《证券法》有力生效,使审计工作更加严格,使企业获得标准审计意见变得更加困难。在企业角度,多个变量与企业获得非标审计意见有显著相关关系。应收账款与总营收的商越高,企业获得非标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越大。企业当年亏损会提升企业获得非标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在事务所角度,如果事务所为国际四大,则企业获得非标审计意见可能性降低。事务所连续审计企业的时间越长,企业获得非标审计意见可能性越低。如果企业不是国企,则此效应更加显著。这一现象可以用寻租假说加以解释。对于前者,本文认为原因在于会计信息质量不良的企业会出于畏惧心理而倾向不雇佣国际四大。对于后者,结合审计实务,本文认为事务所任期较长的情况下,审计师更熟悉企业财务状况,发现企业不良会计信息质量的可能性更高,但同样知道这一点的企业出于畏惧、遮掩心理很可能选择低质量审计师以规避监督,故而不更换事务所的企业更可能是“清洁”的。相比于国有企业,新《证券法》对非国有企业获得非标审计意见促进作用更大。事务所任期、事务所规模对国企的审计意见几乎无影响。8.2建议无论是企业财务还是事务所,都应认真学习、理解、应用新《证券法》。建议审计师在审计时,对亏损、存货与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过低、应收账款占营业总收入比重过高、资产负债率过低、资产收益率过低、速动比率过低、更换事务所等情况给予高度重视。国企混改使国企变成多方持股国家控股主导的企业,在混改过程中,国企应保持自己的财务规范、诚信经营优势,打造符合现代企业治理的有竞争力能够培养竞争力和创新力的治理体系。在我国证券法规制定角度,应鼓励制定行之有道、行之有效的“进场容易,违规严罚”类制度。参考文献丁红燕,张士强.我国上市公司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分析——基于2009年上市公司年报数据的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