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陈情表》 任务式课件(共40张)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1页
9.1 《陈情表》 任务式课件(共40张)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2页
9.1 《陈情表》 任务式课件(共40张)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3页
9.1 《陈情表》 任务式课件(共40张)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4页
9.1 《陈情表》 任务式课件(共40张)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陈情表李密第1课时1.通过任务一,理解并掌握《陈情表》中的文言知识点2.通过任务二,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体会李密对祖母的感情臣密言:臣以险衅(

),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行年四岁,舅夺(

)母志。祖母刘愍(

)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

)兄弟,门衰祚薄(

),晚有儿息。艰难祸患,指命运不好强行改变忧患凶丧之事弃我而去,指尊长去世不会走路没有家门衰微,福分浅薄怜惜臣子李密陈言:我因命运不好,早年就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经过了四年,舅父逼母亲改嫁。我的祖母刘氏,怜惜我从小丧父,便亲自对我加以抚养。臣小的时候经常生病,九岁时还不会走路,孤独无靠,一直到成人自立。既没有叔叔伯伯,又没有什么兄弟,门庭衰微而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儿子。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

)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

)疾病,常在床蓐(

),臣侍汤药,未曾废离。逮奉(

)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

)臣郎中,寻蒙国恩,除(

)臣洗马(

)。安慰孤单的样子草垫子缠绕逮,及、至。奉,承奉清明的教化授官即太子洗马,太子的侍从官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生活孤单没有依靠,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但祖母又早被疾病缠绕,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就没有停止侍奉而离开她。到了晋朝建立,我蒙受着清明的政治教化。前任太守逵,考察后推举臣下为孝廉,后任刺史荣又推举臣下为优秀人才。臣下因为供奉赡养祖母的事无人承担,辞谢不接受任命。朝廷又特地下了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太子洗马。授官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

),责臣逋慢(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急切严厉逋,逃避。慢,怠慢、轻慢流星病重形容进退两难的窘状指太子像我这样出身微贱地位卑下的人,担当侍奉太子的职务,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捐躯所能报答朝廷的。我将以上苦衷上表报告,加以推辞不去就职。但是诏书急切严峻,责备我逃避命令,有意拖延,态度傲慢。郡县长官催促我立刻上路;州官登门督促,比流星坠落还要急迫。我很想遵从皇上的旨意赴京就职,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不被允许:我是进退两难,十分狼狈。谦辞辱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

),历职郎署(

),本图宦达,不矜(

)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

),宠命优渥(

),岂敢盘桓(

),有所希冀(

)。但以刘日薄(

)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

),朝不虑夕。怜惜养育。矜,怜悯指蜀汉郎官的衙署看重,推崇提升,擢升优厚犹豫不决的样子这里指非分的愿望迫近垂危我俯伏思量晋朝是用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年老而德高的旧臣,尚且还受到怜悯养育,何况我的孤苦程度更为严重呢。况且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蜀汉的官,担任过郎官职务,本来就希望做官显达,并不顾惜名声节操。现在我是一个低贱的亡国俘虏,十分卑微浅陋,受到过分提拔,恩宠优厚,怎敢犹豫不决而有非分的企求呢。只是因为祖母刘氏寿命即将终了,气息微弱,生命垂危,早上不能想到晚上怎样。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相互乌鸦臣下我如果没有祖母,就没有今天的样子;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料,也无法度过她的余生。我们祖孙二人,互相依靠而维持生命,因此我的内心不愿废止奉养,远离祖母。臣下我现在的年龄四十四岁了,祖母现在的年龄九十六岁了,臣下我在陛下面前尽忠尽节的日子还长着呢,而在祖母刘氏面前尽孝尽心的日子已经不多了。我怀着乌鸦反哺的私情,乞求能够准许我完成对祖母养老送终的心愿。我的辛酸苦楚,并不仅仅被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长官所亲眼目睹、内心明白,连天地神明也都看得清清楚楚。辛酸悲苦表被动照察,审辨自己的私情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希望陛下能怜悯我愚昧诚心,请允许我完成臣下一点小小的心愿,使祖母刘氏能够侥幸地保全她的余生。我活着应当杀身报效朝廷,死了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陛下的恩情。臣下我怀着牛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来使陛下知道这件事。怜恤谦辞,指自己的诚意、衷情上表章希望1.查阅资料,了解“表”这一文体的有关知识。“表”是一种实用性文体。从汉代开始,由臣下写给君主的文章被区分为章、奏、表、议四体,“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文心雕龙·章表》)。“表”的主要内容不是劝谏君主,也不是表达对国家大事的意见,而是向君主陈述请求,抒发己志。按照文章学家的说法,“表”的用处其实很多,包括请劝、陈乞、进献、推荐、庆贺、慰安、辞解、陈谢等多种功能。在数不胜数的表文中,广为传诵者都是将事、理融于真情之中的,如孔融《荐祢衡表》、曹植《求自试表》、诸葛亮《出师表》、欧阳修《辞枢密副使表》等。其中《出师表》以“忠”著称,《陈情表》以“孝”感人,两者堪称这一文体的典范之作。2.阅读全文,参考下面对课文第1段的改编方式,将文章其他段落进行改编。示例:(第1段)吾家自幼条件差,父亲早亡母改嫁。孤苦伶仃无近亲,祖母带病拉扯大。学生通过自主改编文章段落的内容,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增进对课文内容的熟悉度。学生改编时可以跟随第1段押韵,也可以自主拟韵,但要基本符合原文各段内容。原文各段大意:第1段,陈述家庭的不幸和祖孙相依为命的情形。作者先概括自己坎坷的命运,说明“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再叙述家门人丁不旺,祖母疾病缠身,说明“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第2段,写朝廷对自己优礼有加,而自己却由于祖母供养无主,处于两难的境地,此中既有对朝廷的报恩之情,又有对祖母的孝顺之情。第3段,首句即以“圣朝以孝治天下”为依据,表明自己想要侍奉祖母的想法,随后表明自己“本图宦达,不矜名节”,打消晋武帝的顾虑,最后说明自己暂时无法奉诏。第4段,明确提出陈情的目的是“乞终养”。作者先比较自己和祖母的年龄,说明尽孝之时短,尽忠之日长,然后诚恳地说明自己的情况,最后表达自己对朝廷“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的忠心。明结构陈情表揭示矛盾(1-2)解决矛盾(4)身世悲苦,祖孙情深(孝)多次征召,圣朝恩重(忠)先尽孝后尽忠孝治天下,矜育故老(国法)祖母病笃,难以废远(私情)分析矛盾(3)尽忠日长尽孝日短愿乞终养情顺国法忠孝难全任务一理解并掌握文中的文言知识点一、研读课文第一部分(第1—2段),完成下面的题目。1.(理解并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______________________(2)门衰祚薄____________夙:早年。闵,忧患。祚:福分。析重点(3)茕茕孑立,形影相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而刘夙婴疾病____________(5)逮奉圣朝,沐浴清化______________(6)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臣以供养无主________________(8)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9)猥以微贱________________茕茕:孤单的样子。吊:安慰。婴:缠绕。逮:及、至。察:经考察后予以推举。主:主事的人。拜:授官。除:授官。猥:谦辞,辱。(10)非臣陨首所能上报____________(11)臣具以表闻____________________(12)责臣逋慢____________(13)则刘病日笃____________(14)则告诉不许______________________陨:坠落。闻:使上闻、报告。逋:逃避。笃:病重。告诉:申诉(苦衷)。2.(理解并翻译文中的重点句子,掌握句式特点)翻译下面的句子并指出其句式特点。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州官登门催促,急迫过于流星。状语后置句二、研读课文第二部分(第3段),完成下面的题目。1.(理解并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凡在故老,犹蒙矜育__________________(3)历职郎署____________(4)过蒙拔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宠命优渥______________(6)岂敢盘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伏惟:伏在地上想。古时下级对上级表示恭敬的用语,常用于奏疏和书信。矜育:怜惜养育。历:连续。过:过分,指屡次迁升。优渥:优厚。盘桓:犹疑不决的样子。2.(理解并翻译文中的重点句子,掌握句式特点)翻译下面的句子并指出句式特点。

今臣亡国贱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今臣是卑贱的亡国之俘。判断句三、研读课文第三部分(第4段),完成下面的题目。1.(理解并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____________________(3)皇天后土实所共鉴__________________(4)听臣微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庶刘侥幸,保卒余年____________是:代词,指代前面说的情况。牧伯:称州郡长官。鉴:照察、审辨。听:任从。这里指应许。庶:希望。2.(理解并翻译文中的重点句子,掌握句式特点)翻译下面的句子并指出句式特点。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看来)臣在陛下面前尽忠的时日(还)很长。介词结构后置句任务二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体会李密对祖母的感情1.(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陈情表》题为“陈情”,李密在“表”中陈了哪些情?①对祖母的孝情;②对晋武帝的忠情;③自己内心因身世凄苦而产生的苦情及不能做到忠孝两全而产生的为难之情。李密从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写起,说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除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2.(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作者为什么要强调“圣朝以孝治天下”?作者为了摆脱被要求立即奉诏赴命的困境,就在“孝”字上大做文章,把自己的行为纳入晋武帝的价值观念,使自己处在尤应蒙受“矜育”的有理地位,这样便巧妙地消释了与晋武帝对立的关系:不仅没有抗旨,反而是遵旨而行。在那个时代,轻慢皇帝、违抗皇命是要杀头的。为了摆脱这个困境,达到不出来做官的目的,李密就在“孝”字上大做文章,强调“圣朝以孝治天下”,不出来做官完全是为了供养祖母刘氏,是为了“孝”,是在践行圣朝所倡导的“孝”的理念。这是为了消除晋武帝的疑惑,希望取得对方认同。3.(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作者为什么要提自己在伪朝任职一事?古人讲求气节,所谓“忠臣不事二君”。李密曾在蜀汉任官,现在不出来做官,就有“坚持不事二君立场”的嫌疑,这意味着对晋武帝不满,是极其危险的。所以李密说自己“本图宦达,不矜名节”“岂敢盘桓,有所希冀”,申明自己不出来做官不是因为怀有二心、讲求“名节”,借以消除晋武帝的疑虑,从而达到消释与晋武帝对立的目的。李密曾在蜀汉为官,晋武帝不可能不知道,现在本朝请他出来为官,他一直辞不赴任,就有忠于旧朝的嫌疑,这是立场问题,必须澄清。所以李密说“臣少仕伪朝”“本图宦达,不矜名节”“岂敢盘桓,有所希冀”,把前朝称为“伪朝”,表明了立场,强调自己并未怀有二心,借以消除晋武帝的疑虑。4.(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李密本不能出仕,但朝廷对他步步紧逼。面对朝廷的步步紧逼,李密陷入了怎样的处境当中?李密列举朝廷的知遇之恩,是为了说明什么?(1)李密陷入了忠孝两难全的窘迫境地。(2)说明李密对朝廷的器重充满了感激。忠孝不能两全。进则无以报答祖母的养育之恩,退则不能回报朝廷的知遇之恩。“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这句话可以说是李密的真情流露,既有忠诚之心,又有孝顺之情,但忠孝不能两全。5.(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在充分陈情的基础上,李密提出了自己“愿乞终养”的请求,而且还提供了一个能够解决忠孝不能两全的办法,这个办法是什么?这个办法是先尽孝,后尽忠。因为“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即在短暂的时日里,“我”奉养祖母,以后所有的时间“我”都可以向您尽忠。最后李密又再表忠心:“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6.(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对李密来说,祖母年迈,自己自然不当远仕;但得罪皇上又会招来不测。在这种两难的境地中,言辞不可不慎,只表达“孝”情显然是不够的。那么,李密是如何说服晋武帝的呢?①开篇动之以情,诉说苦难的身世。六个月大时父亲去世,四岁时母亲改嫁,幼年体弱多病,家门人丁衰微,孤苦伶仃,心神俱伤,令人同情。体现祖孙两代相依为命的人间至情。孤独无依的祖母含辛茹苦地养大李密,李密成人后力辞多次征辟,苦求允许奉养祖母:祖、孙二人生死相依,其情可悯。②中间申诉进退两难的处境。作者如实表明自己在无法割舍的祖孙之情与“非陨首所能报答”的朝廷恩遇之间进退两难的狼狈处境,并说明自己的辞官奉养正是遵循朝廷所倡导的孝道。③极力避免气节嫌疑,再三致谢知遇之恩。表达对朝廷的“过蒙拔擢,宠命优渥”铭刻在心和感恩戴德的心情,尤其是表达了一旦终养了祖母,就愿意为皇帝尽节效忠以报答知遇之恩的感情。表明自己的辛酸苦楚人神共知,暗示皇帝的做法会产生很大的社会影响,关乎皇帝以孝治天下的国策在人们心中的地位。7.(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文中的“孝”表现在哪里?该如何看待李密的“孝”?(1)一是“臣侍汤药,未曾废离”。二是“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三是“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不能废远”。四是“庶刘侥幸,保卒余年”。(2)李密反复强调孝亲,绝不是为其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的借口,他是真心想要终养祖母才难能应诏的。读完全篇,我们可以清楚地体味到,他的孝心不是抽象的,而是充满真诚的,是孙儿对祖母的一片真情。作者比较真实地写出了自己的境遇和终养祖母的愿望,这种在长期艰难生活中培养和发展起来的骨肉之情,在利欲熏心、尔虞我诈的封建统治阶级中,应该说是少有的,因而显得难能可贵。封建统治者提倡以“孝”治天下的伦理,其根本的目的在于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对此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孝敬父母、长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至今仍未过时。陈情表李密第2课时1.通过任务一,体会作者的陈情技巧2.通过任务二,赏析文章的艺术特色任务一体会作者的陈情技巧1.(理解句子的含意和作用,分析文章结构的技巧)文章一开始,李密就说:“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作者开篇便述说自身遭遇不幸的苦情,以及和祖母相依为命的关系,目的是什么?有什么作用?(1)这句话的意思是“臣因命运不好,小时候就遭遇不幸之事”。

作用:起到总摄、统领的作用。(2)目的:让晋武帝了解自己的苦处,并以此表现祖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情深似海,希望借此能够打动晋武帝,博得他的同情,允许自己暂不赴任。作用:为下文提出“愿乞终养”的请求做好必要的铺垫。文章第1段作者陈述家庭的不幸和作者与祖母更相为命的苦情。“臣以险衅,夙遭闵凶”,既是对第1段的综述,又是全文陈述苦情的总领。“险衅”“闵凶”落笔酸楚,奠定了文章悲凉的基调。作者开篇便述说自身遭遇不幸的苦情,以及和祖母相依为命的关系,一方面,是向晋武帝陈述自己的现实情况,交代自己“辞不就职”的原因;另一方面,是迎合晋武帝“以孝治天下”的理念,为后文提出“愿乞终养”的请求做铺垫。2.(分析文章结构的技巧)文章第2段为什么要以“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八个字起笔?①开头称颂朝廷清明的教化,以博取晋武帝好感。②“清化”二字在文中关涉重大,有领起下文的作用。“察臣孝廉”“举臣秀才”“拜臣郎中”“除臣洗马”是自己“沐浴清化”而得到举荐官员推荐的具体表现,而“孝治天下”也是政治“清化”的内容,这便为全文的论说确定了一个能得到晋武帝认可的前提。“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其中有对晋武帝的最高颂词,更有对作者深受其恩的最深感激。武帝担心作者以侍奉祖母为借口,实际上对新朝持反对或观望的态度,作者更担心如果措辞失当会引起武帝疑虑而招来杀身之祸。“奉圣朝”,臣仆称君之词;“沐浴清化”,臣仆无比感激新朝之话。称呼和感激之词都能使晋武帝敏锐地感受到这是一个臣子对君主说的心里话,因而心弦为之一弛。“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又作为一个过渡引导到“陈情”上来。3.(分析文章结构的技巧)本文的第1段和第3段能否调换顺序,即先讲理后讲情?试阐明理由。不能。第1段先陈述个人的悲惨遭遇及家庭境况,突出了祖孙的特殊关系,作为陈情的依据。第2段写自己愿意立刻奉诏,但因“刘病日笃”而不能离开祖母的狼狈之境,借以博取晋武帝的同情。第3段借朝廷“以孝治天下”的大旗,恳求准许所请,同时表明自己的心迹,排除了不愿出仕的政治因素。全文结构缜密,脉络分明,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但是如果一开始就直接说理,就会使晋武帝认为李密的“况臣孤苦”是空话,之后无论李密如何表明心迹,也都无济于事,反而会加重晋武帝对他的猜忌。出于情,归于理,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陈情于事,寓理于情。任务二赏析文章的艺术特色1.(分析文章的语言特点)本文句式运用特点鲜明,请简要分析。①骈散结合。《陈情表》以散句为主,间以骈句,可谓善作散行而不废骈语。在骈句的使用上,本文很有讲究。有时在简洁紧凑的散句叙事之后,以骈句描绘具体情境,强化表达效果,如“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生动表现孤苦之状;“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集中展示尴尬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