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和健康饮食作业指导书_第1页
营养和健康饮食作业指导书_第2页
营养和健康饮食作业指导书_第3页
营养和健康饮食作业指导书_第4页
营养和健康饮食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营养和健康饮食作业指导书Thetitle"NutritionandHealthyDietWorkbookGuide"isspecificallydesignedtoprovidecomprehensiveguidanceforindividualslookingtoenhancetheirunderstandingofnutritionandadopthealthierdietaryhabits.Thisguideisparticularlyusefulforstudents,nutritionenthusiasts,andanyoneinterestedinoptimizingtheirdietforbetterhealth.Itcanbeutilizedineducationalsettings,personaldevelopment,andbyhealthprofessionalsseekingtooffertailoredadvicetotheirclients.Theworkbookservesasapracticaltoolthatoutlineskeyprinciplesofnutritionandprovidesactionablestepsforimplementingahealthydiet.Itcoversawiderangeoftopics,includingtheimportanceofbalancedmeals,understandingfoodlabels,andidentifyingnutrient-richfoods.Whetherusedasastudyresourceoraself-helpguide,thisworkbookisintendedtohelpreadersmakeinformeddecisionsabouttheirdietarychoices.Inordertofullybenefitfromthe"NutritionandHealthyDietWorkbookGuide,"readersareexpectedtoactivelyengagewiththecontentbycompletingexercises,reflectingonpersonaleatinghabits,andsettingachievablegoals.Theworkbookencouragescriticalthinkingandproblem-solvingskills,ultimatelyempoweringindividualstodevelopsustainableandpersonalizednutritionplans.Byfollowingtheguide,readerscanexpecttogainadeeperunderstandingofnutritionandtakemeaningfulstepstowardsimprovedhealthandwell-being.营养和健康饮食作业指导书详细内容如下:第一章营养与健康基础知识1.1营养素的分类与作用营养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生长发育及健康所必需的物质。根据其化学性质和生理功能,营养素可分为以下几类:(1)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参与生长、修复、免疫等生理过程。蛋白质的主要作用包括维持细胞结构、调节生理功能、提供能量等。(2)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可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碳水化合物在体内分解为葡萄糖,供能迅速,且可转化为糖原储存于肝脏和肌肉中。(3)脂肪:脂肪是人体的重要能量来源,可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脂肪在体内具有保暖、保护内脏、维持细胞结构等作用。(4)维生素: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有机化合物,可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在体内具有调节代谢、增强免疫力、维持生长发育等作用。(5)矿物质:矿物质是构成人体骨骼、牙齿、细胞等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矿物质在体内具有维持酸碱平衡、调节神经肌肉功能、参与酶的激活等作用。(6)水分:水分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占体重的60%左右。水分在体内具有溶解物质、调节体温、维持血压等作用。1.2常见营养素的食物来源(1)蛋白质:鱼、肉、禽、蛋、奶、豆类等食物富含蛋白质。(2)碳水化合物:谷物、薯类、豆类、水果等食物富含碳水化合物。(3)脂肪:动物油脂、植物油、坚果等食物富含脂肪。(4)维生素:新鲜蔬菜、水果、动物肝脏、奶制品等食物富含维生素。(5)矿物质:奶制品、动物肝脏、鱼类、坚果、蔬菜等食物富含矿物质。(6)水分:各种饮料、水果、蔬菜等食物富含水分。1.3营养与健康的关系营养与健康密切相关。合理的膳食搭配可以满足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促进生长发育,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反之,不良的饮食习惯可能导致营养素摄入不足或过剩,引发各种健康问题。因此,了解营养与健康的关系,合理安排膳食,对保持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第二章能量与营养需求2.1能量单位与能量需求能量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要素,其计量单位通常采用焦耳(J)或千卡(kcal)。在营养学中,能量的需求是指人体在生命活动中所需消耗的能量,包括基础代谢、体力活动以及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等。基础代谢是指人体在安静状态下,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最低能量消耗。基础代谢率(BMR)受到年龄、性别、体重和身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男性的基础代谢率高于女性,儿童和青少年的基础代谢率较高,年龄的增长,基础代谢率逐渐降低。体力活动是指人体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所消耗的能量。体力活动能量消耗与活动强度、持续时间、频率和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根据活动强度,可将体力活动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活动。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是指人体在消化、吸收、转运和储存食物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不同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程度不同,一般占总能量消耗的10%左右。2.2不同人群的能量需求不同人群的能量需求受到年龄、性别、体重、身高、生理状态和活动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以下为几类主要人群的能量需求:(1)婴儿和儿童:婴儿和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能量需求相对较高。06个月婴儿的能量需求约为100kcal/kg体重,612个月婴儿约为80kcal/kg体重,13岁儿童约为70kcal/kg体重。(2)青少年: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能量需求较高。男性青少年的能量需求约为25003000kcal/天,女性青少年约为20002500kcal/天。(3)成年人:成年人的能量需求受到性别、体重和活动水平的影响。一般而言,成年男性的能量需求约为22002800kcal/天,成年女性的能量需求约为16002200kcal/天。(4)老年人:老年人的能量需求相对较低,约为16002000kcal/天。但需注意,老年人的营养需求并不减少,应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2.3能量摄入与体重管理能量摄入与体重管理是营养健康的重要环节。当能量摄入与能量消耗平衡时,体重保持稳定;当能量摄入大于能量消耗时,体重增加;当能量摄入小于能量消耗时,体重减少。为保持健康体重,应根据个体的能量需求合理调整饮食结构,控制总能量的摄入。同时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能量消耗,有助于维持能量平衡。在体重管理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合理分配三餐能量,早餐占总能量的20%30%,午餐占30%40%,晚餐占30%40%。(2)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有助于控制食欲,降低能量摄入。(3)适量摄入优质脂肪和蛋白质,提高食物的饱腹感。(4)减少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避免能量过剩。(5)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避免暴饮暴食。通过合理的能量摄入与体重管理,有助于维护身体健康,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第三章蛋白质营养3.1蛋白质的分类与功能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基础物质,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蛋白质的来源和性质,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动物性蛋白质:主要来源于动物肌肉、奶、蛋等,含有全部必需氨基酸,生物学价值较高。(2)植物性蛋白质:主要来源于豆类、谷类、蔬菜等,含有部分必需氨基酸,生物学价值相对较低。蛋白质的主要功能包括:(1)构成和修复组织: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组织和器官的主要成分,对于生长发育、损伤修复等具有重要意义。(2)调节生理功能:蛋白质参与体内多种酶、激素、抗体的合成,调节生理功能。(3)提供能量:蛋白质在体内氧化分解时,可以提供一定的能量。3.2蛋白质的推荐摄入量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成年人每日蛋白质的推荐摄入量如下:(1)成年男性:每日65克左右。(2)成年女性:每日55克左右。需要注意的是,蛋白质摄入过多可能导致肾脏负担加重,因此应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合理摄入。3.3高质量蛋白质的食物来源高质量蛋白质主要来源于以下食物:(1)动物性食品:如瘦肉、鱼类、禽类、奶制品、蛋类等。这些食品富含全部必需氨基酸,生物学价值较高。(2)豆类:如大豆、黑豆、绿豆等。豆类蛋白质含量较高,且含有较多必需氨基酸,是优质的植物性蛋白质来源。(3)坚果:如核桃、杏仁、腰果等。坚果富含优质蛋白质,同时还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矿物质。(4)奶制品:如牛奶、羊奶、酸奶等。奶制品是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同时含有丰富的钙、磷等矿物质。(5)蛋类:如鸡蛋、鸭蛋、鹅蛋等。蛋类蛋白质含量丰富,且含有全部必需氨基酸,是优质的蛋白质来源。通过合理搭配食物,保证蛋白质摄入的多样性和均衡性,有助于满足人体对蛋白质的需求。第四章脂肪营养4.1脂肪的分类与功能脂肪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之一,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脂肪可分为以下几类:4.1.1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品,如肉类、奶制品等。饱和脂肪酸的分子结构中不含双键,具有较高的熔点。过多摄入饱和脂肪酸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4.1.2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来源于植物性食品,如植物油、坚果等。不饱和脂肪酸的分子结构中含有双键,可分为以下两种:(1)单不饱和脂肪酸:如橄榄油、花生油等。单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2)多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α亚麻酸等。多不饱和脂肪酸在人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如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参与细胞信号传导等。4.1.3功能脂肪在人体内具有以下几种功能:(1)供给能量:脂肪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每克脂肪可提供约9千卡能量。(2)维持体温:脂肪具有很好的保温作用,有助于维持体温。(3)保护内脏:脂肪可以减少内脏器官之间的摩擦,保护内脏器官。(4)参与激素合成:脂肪是激素合成的重要原料,如雌激素、睾酮等。4.2脂肪的摄入量与比例4.2.1摄入量脂肪的摄入量应占总能量摄入的20%至35%。根据我国居民膳食指南,成年人每日脂肪摄入量约为50克。4.2.2比例脂肪的摄入比例应遵循以下原则:(1)饱和脂肪酸:不超过总能量的10%。(2)单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能量的10%至20%。(3)多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能量的6%至10%。4.3健康脂肪的食物来源以下是一些富含健康脂肪的食物来源:(1)植物油:橄榄油、花生油、亚麻籽油等。(2)坚果:核桃、杏仁、腰果等。(3)鱼类:三文鱼、鲭鱼、鳕鱼等。(4)种子:亚麻籽、南瓜籽、芝麻等。(5)蔬菜:菠菜、西兰花、胡萝卜等。通过合理搭配这些食物,可以为人体提供丰富的健康脂肪,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第五章碳水化合物营养5.1碳水化合物的分类与功能碳水化合物是人体重要的供能物质,根据其分子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三类。单糖是指由单个糖分子组成的碳水化合物,如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等。双糖是由两个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碳水化合物,常见的双糖有蔗糖、乳糖和麦芽糖等。多糖是由多个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碳水化合物,如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等。碳水化合物的主要功能包括:供给能量、构成机体组织、节约蛋白质、抗生酮作用和促进肠道健康等。5.2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与比例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占总能量摄入的比例,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为50%65%。我国膳食指南推荐,成年人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应占总能量摄入的55%65%。具体摄入量应根据个人年龄、性别、体重、活动强度等因素进行调整。一般来说,成年人每日摄入的碳水化合物量应控制在300500克之间。5.3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来源碳水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各种食物中,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碳水化合物食物来源:(1)谷物类:大米、面粉、玉米、燕麦等。(2)蔬菜类:土豆、红薯、山药、莲藕等。(3)水果类:香蕉、苹果、橙子、葡萄等。(4)豆类:绿豆、红豆、黑豆、黄豆等。(5)糖类:白糖、红糖、冰糖、蜂蜜等。(6)乳制品:牛奶、酸奶、奶酪等。(7)其他:糖果、糕点、饮料等。为保证膳食中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均衡,应注重食物的多样性,合理搭配各类食物。同时注意选择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食物,以降低慢性疾病的风险。第六章维生素与矿物质6.1维生素的分类与功能维生素是人体生长、发育和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一类有机化合物。根据溶解性质,维生素可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大类。6.1.1脂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这类维生素在脂肪中溶解,不易通过尿液排出,容易在体内积累。(1)维生素A:维生素A具有维持皮肤、黏膜完整性,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视力等功能。(2)维生素D:维生素D有助于钙、磷的吸收和利用,维持骨骼的正常生长发育,预防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症。(3)维生素E: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保护细胞膜免受氧化损伤,调节免疫功能和激素分泌。(4)维生素K:维生素K参与凝血过程,维持骨骼正常生长,调节细胞生长和分化。6.1.2水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包括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这类维生素在水中溶解,不易在体内积累。(1)B族维生素:B族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等。它们参与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的代谢,维持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2)维生素C: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促进铁的吸收,提高免疫力,维持结缔组织的正常生长。6.2矿物质的分类与功能矿物质是人体生长发育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无机物质。根据生理功能,矿物质可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6.2.1常量元素常量元素包括钙、磷、钾、钠、镁、硫、氯等。这类元素在人体内含量较多,参与骨骼、牙齿的构成,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调节神经肌肉功能等。(1)钙:钙是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参与神经传导、肌肉收缩、血液凝固等生理过程。(2)磷:磷参与骨骼和牙齿的构成,能量代谢,维持酸碱平衡等。(3)钾:钾参与神经传导、肌肉收缩、细胞生长等生理过程。(4)钠:钠参与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调节血压,维持神经肌肉功能。(5)镁:镁参与蛋白质合成、能量代谢、神经传导等生理过程。(6)硫:硫是蛋白质的组成成分,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代谢。(7)氯:氯参与胃酸分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6.2.2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包括铁、锌、铜、锰、硒、碘、钼等。这类元素在人体内含量较少,但对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1)铁:铁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参与氧气的运输和储存。(2)锌:锌参与酶的活性,促进生长发育,提高免疫力。(3)铜:铜参与铁的吸收和利用,维持骨骼和结缔组织的正常生长。(4)锰:锰参与酶的活性,调节血糖和血压。(5)硒:硒具有抗氧化作用,提高免疫力,预防心血管疾病。(6)碘:碘是甲状腺激素的组成成分,参与能量代谢和生长发育。(7)钼:钼参与酶的活性,维持骨骼和牙齿的正常生长。6.3维生素与矿物质的食物来源6.3.1维生素的食物来源(1)维生素A:动物肝脏、鱼肝油、奶制品、蛋类、胡萝卜、菠菜等。(2)维生素D:鱼肝油、蛋黄、奶制品、日晒皮肤合成等。(3)维生素E:植物油、坚果、种子、绿叶蔬菜等。(4)维生素K:绿叶蔬菜、动物肝脏、奶制品等。(5)B族维生素:全谷类、豆类、瘦肉、奶制品、绿叶蔬菜等。(6)维生素C:新鲜水果、蔬菜、果汁等。6.3.2矿物质的食物来源(1)钙:奶制品、绿叶蔬菜、坚果、小鱼等。(2)磷:瘦肉、奶制品、豆类、坚果等。(3)钾:水果、蔬菜、坚果、全谷类等。(4)钠:食盐、腌制食品、加工食品等。(5)镁:绿叶蔬菜、坚果、全谷类、豆类等。(6)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肉类、鱼类、蛋类等。(7)氯:食盐、腌制食品、加工食品等。(8)铁:红肉、猪肝、鸡蛋、豆类、绿叶蔬菜等。(9)锌:瘦肉、海鲜、坚果、全谷类等。(10)铜:贝类、坚果、全谷类、绿叶蔬菜等。(11)锰:坚果、全谷类、绿叶蔬菜等。(12)硒:海鲜、肉类、坚果、全谷类等。(13)碘:海产品、加碘食盐等。(14)钼:豆类、全谷类、绿叶蔬菜等。第七章水分与膳食纤维7.1水分的重要性与摄入量水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体重的60%左右。水分在人体中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如维持细胞内外渗透压平衡、参与物质代谢、调节体温、润滑关节等。因此,水分的摄入对身体健康。根据我国营养学会的建议,成年人每日水分摄入量应保持在20002500毫升左右。水分摄入过多或过少都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适量饮水可以促进新陈代谢,维持生理功能的正常进行,但过量饮水可能导致水中毒,而过少饮水则可能导致脱水。7.2膳食纤维的分类与功能膳食纤维是指存在于食物中,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成分。膳食纤维根据其溶解性可分为可溶性膳食纤维和不可溶性膳食纤维。7.2.1可溶性膳食纤维可溶性膳食纤维主要包括果胶、阿拉伯胶、半乳甘露聚糖等。这类纤维在水中可形成凝胶状物质,具有以下功能:(1)降低血糖:可溶性膳食纤维可以减缓食物在胃肠道中的消化吸收速度,降低餐后血糖上升速度。(2)降低胆固醇:可溶性膳食纤维可降低血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预防动脉粥样硬化。(3)预防便秘:可溶性膳食纤维在肠道中吸收水分,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7.2.2不可溶性膳食纤维不可溶性膳食纤维主要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这类纤维在水中不溶解,具有以下功能:(1)促进肠道蠕动: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可以增加肠道内容物的体积,刺激肠道蠕动,预防便秘。(2)预防肠道疾病: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可以降低肠道内有害物质的浓度,预防肠道疾病。7.3膳食纤维的食物来源膳食纤维广泛存在于各种食物中,以下是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来源:(1)蔬菜:如菠菜、白菜、胡萝卜、番茄等。(2)水果:如苹果、橙子、香蕉、梨等。(3)豆类:如红豆、绿豆、黑豆、黄豆等。(4)全谷类:如燕麦、糙米、小麦等。(5)坚果:如核桃、杏仁、腰果等。通过合理搭配食物,保证膳食纤维的摄入,有助于维护人体健康。第八章饮食与健康8.1健康饮食原则健康饮食原则是保障人体健康的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食物多样化:食物种类繁多,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畜禽鱼蛋、奶类和大豆及坚果等,各类食物均具有不同的营养成分,多样化饮食有利于摄取全面的营养。(2)合理搭配:在饮食中,要注重主食、蔬菜、水果、肉类、蛋类、奶类等食物的搭配,使之相互补充,达到营养均衡。(3)控制热量摄入:根据个人身体活动和生理需求,合理控制热量摄入,避免过多热量摄入导致的肥胖、糖尿病等疾病。(4)低盐低油:减少食盐和食用油的摄入,有助于降低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5)定时定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按时进食,控制食量,避免暴饮暴食。8.2平衡膳食搭配平衡膳食搭配是指在饮食中,各类食物所占比例合理,营养成分齐全,能满足人体生理需求。以下是一些建议:(1)主食:以全谷物、薯类为主,占总热量的50%左右。(2)蔬菜:每天摄入500克以上,其中深色蔬菜占一半以上。(3)水果:每天摄入200350克,以新鲜水果为主。(4)肉类:每天摄入4075克,以瘦肉为主,少吃肥肉。(5)蛋类:每天摄入1个鸡蛋,可适量增加。(6)奶类:每天摄入300克左右的牛奶或奶制品。(7)大豆及坚果:每天摄入大豆及其制品3050克,坚果适量。8.3饮食习惯与健康饮食习惯直接影响人体健康,以下是一些有益于健康的饮食习惯:(1)定时进食:每天按时进食,有利于维持胃肠道功能。(2)细嚼慢咽:吃饭时细嚼慢咽,有助于消化吸收,减轻胃肠道负担。(3)饮食清淡:低盐低油,减少辛辣、油腻食物的摄入。(4)适量饮水:每天保证足够的饮水量,有利于维持身体水分平衡。(5)适量运动:合理安排饮食与运动,保持能量摄入与消耗的平衡。(6)戒烟限酒:戒烟限酒,降低慢性疾病的风险。(7)心理健康: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身体健康。第九章食品安全与营养9.1食品安全常识食品安全是保障人体健康的重要环节,以下为一些食品安全常识:9.1.1食品原料的选择在选择食品原料时,应优先选择新鲜、无污染、无病虫害的食材。避免使用过期、变质、污染的食材,以保证食品的卫生安全。9.1.2食品加工过程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证食品不受污染。加工工具、设备要保持清洁,避免交叉污染。加工过程中要控制好火候、温度,保证食品的营养成分不受损失。9.1.3食品储存食品储存是保证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应根据食品的特性和储存条件,选择合适的储存方法。如冷藏、冷冻、干燥等。同时要注意食品的储存期限,定期检查,防止食品变质。9.1.4食品卫生在食品卫生方面,要保持食品的清洁、新鲜,防止食品污染。餐厨具要定期清洗、消毒,避免细菌滋生。要注重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防止病从口入。9.2食品添加剂与营养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的色泽、口感、保质期等特性,而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添加的一类物质。以下为食品添加剂与营养的相关内容:9.2.1食品添加剂的分类食品添加剂可分为天然食品添加剂和合成食品添加剂。天然食品添加剂主要来源于动植物和微生物,如食用色素、食用香精等;合成食品添加剂则是指人工合成的化合物,如防腐剂、抗氧化剂等。9.2.2食品添加剂的作用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具有多种作用,如改善食品色泽、增加食品口感、延长食品保质期等。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可以保证食品的安全、营养和卫生。9.2.3食品添加剂与营养的关系食品添加剂在改善食品口感、延长保质期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但过量使用或滥用食品添加剂可能导致营养成分的损失,甚至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保证食品安全和营养。9.3食品选购与储存食品选购与储存是保障食品安全和营养的重要环节,以下为食品选购与储存的相关内容:9.3.1食品选购在选购食品时,要关注食品的来源、质量、生产日期等信息。选择新鲜、无污染、无病虫害的食材,避免购买过期、变质、污染的食品。要了解食品的营养成分,合理搭配膳食。9.3.2食品储存食品储存应根据食品的特性和储存条件,选择合适的储存方法。如冷藏、冷冻、干燥等。储存过程中要注意食品的保质期,定期检查,防止食品变质。同时要注重食品的储存卫生,避免细菌滋生。9.3.3食品搭配与营养在食品搭配过程中,要注重营养均衡,合理搭配各类食材。根据个人口味、营养需求等因素,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保证身体健康。同时要关注食品的烹饪方法,避免营养成分的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