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中语文第八单元第15课子夜吴老太爷进城讲义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_第1页
2025版高中语文第八单元第15课子夜吴老太爷进城讲义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_第2页
2025版高中语文第八单元第15课子夜吴老太爷进城讲义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_第3页
2025版高中语文第八单元第15课子夜吴老太爷进城讲义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_第4页
2025版高中语文第八单元第15课子夜吴老太爷进城讲义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4-《半夜》吴老太爷进城《半夜》1933年1月出版,它标记着茅盾创作的成熟,是“五四”以来新文学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小说以民族资本家吴荪甫由振兴民族工业到最终破产的悲剧命运为轴心,以吴荪甫与买办金融资本家赵伯韬的冲突冲突为焦点,展示了1930年5月到7月的社会生活,通过这两个月的历史横断面充分表现了当时的时代风貌。全书共分九章,主要地点是上海。从纵的方面看,是吴荪甫发展民族工业而做的种种努力,写他如何苦心孤诣经营他的浩大企业,如何吞并小企业,如何用残酷的手段剥削工人,如何收买工贼、破坏罢工,最终却被外国资本支持的买办资本家赵伯韬击败。从横的方面来说,有内地乡镇土豪劣绅的没落,农夫的暴动,工人的罢工,交际花的活动,青年男女的恋爱……作品牵涉了从城市到农村的众多头绪。可以说,小说的构思是浩大的,它围绕中心事务,把困难万端的人物、情节等浓缩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呈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生活的广袤画卷。课文节选自小说第一章。吴老太爷始终住在家乡双桥镇,30年前,他也曾经是新党。不幸的是25年前骑马跌伤了腿,后来又半身不遂:他就再没有迈出书斋半步。25年来,除了《太上感应篇》,他就不曾看过任何报纸,不曾经验过书斋以外的人生。“父与子的冲突”在他与儿子吴荪甫之间发生了!十几年来,他始终拒绝与儿子和解。《半夜》1933年1月出版,它标记着茅盾创作的成熟,是“五四”以来新文学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小说以民族资本家吴荪甫由振兴民族工业到最终破产的悲剧命运为轴心,以吴荪甫与买办金融资本家赵伯韬的冲突冲突为焦点,展示了1930年5月到7月的社会生活,通过这两个月的历史横断面充分表现了当时的时代风貌。全书共分九章,主要地点是上海。从纵的方面看,是吴荪甫发展民族工业而做的种种努力,写他如何苦心孤诣经营他的浩大企业,如何吞并小企业,如何用残酷的手段剥削工人,如何收买工贼、破坏罢工,最终却被外国资本支持的买办资本家赵伯韬击败。从横的方面来说,有内地乡镇土豪劣绅的没落,农夫的暴动,工人的罢工,交际花的活动,青年男女的恋爱……作品牵涉了从城市到农村的众多头绪。可以说,小说的构思是浩大的,它围绕中心事务,把困难万端的人物、情节等浓缩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呈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生活的广袤画卷。课文节选自小说第一章。吴老太爷始终住在家乡双桥镇,30年前,他也曾经是新党。不幸的是25年前骑马跌伤了腿,后来又半身不遂:他就再没有迈出书斋半步。25年来,除了《太上感应篇》,他就不曾看过任何报纸,不曾经验过书斋以外的人生。“父与子的冲突”在他与儿子吴荪甫之间发生了!十几年来,他始终拒绝与儿子和解。本文主要写吴老太爷来上海时的经验。然而,思想守旧的吴老太爷与身为新式企业家的儿子吴荪甫格格不入。一到上海,他就受到剧烈的刺激。机械的噪音,刺眼的霓虹,薰人的香气,时髦的男女,都令他神经发疼。一进吴府大门,他就因脑出血而一命呜呼。此后,吴府为吴老太爷实行了盛大的葬礼,人们纷纷前去吊唁。小说中的各色人物得以集中露面,为下文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一、读准字音(一)单音字1.魔窟(kū)2.目眩(xuàn)3.巡捕(bǔ)4.时髦(máo)5.迷惘(wǎnɡ)6.鼓槌(chuí)7.霓虹灯(ní)8.梦魇(yǎn)9.怜悯(mǐn)10.掳掠(lǔ)11.蓦地(mò)12.贪欲(lán)(二)多音字1.颈eq\b\lc\{\rc\(\a\vs4\al\co1(瓶颈jǐnɡ,脖颈儿ɡěnɡ)) 2.臂eq\b\lc\{\rc\(\a\vs4\al\co1(臂弯bì,胳臂bei))3.柏eq\b\lc\{\rc\(\a\vs4\al\co1(柏油bǎi,柏林bó,黄柏bò)) 4.扎eq\b\lc\{\rc\(\a\vs4\al\co1(扎营zhā,扎染zā,挣扎zhá))5.翘eq\b\lc\{\rc\(\a\vs4\al\co1(翘首qiáo,翘尾巴qiào)) 6.刹eq\b\lc\{\rc\(\a\vs4\al\co1(刹那chà,刹车shā))二、写准字形1.eq\b\lc\{\rc\(\a\vs4\al\co1(xiāo宵旰,xiāo霄汉)) 2.eq\b\lc\{\rc\(\a\vs4\al\co1(hōng哄堂大笑,hōng烘云托月))3.eq\b\lc\{\rc\(\a\vs4\al\co1(梦yǎn魇,笑yè靥,yàn餍足)) 4.eq\b\lc\{\rc\(\a\vs4\al\co1(bào爆裂,bào曝光,bào暴虎冯河))5.eq\b\lc\{\rc\(\a\vs4\al\co1(niè孽障,萌niè蘖)) 6.eq\b\lc\{\rc\(\a\vs4\al\co1(闪shuò烁,lì砾石))三、用对词语1.时髦时尚例句①“拉环热”异样火爆,这是王老吉创建的世界杯营销新时尚,王老吉成为了巴西世界杯营销战中最大的一匹黑马。②舞会上,多数穿戴时髦的青年男女在跳华尔兹。辨析时髦:形容人的装饰衣着或其他事物入时。时尚:当时的风尚。2.况且何况例句①从巴西前几场竞赛表现出的状态看,对阵德国队,有内马尔尚且困难,更何况没有内马尔。②现在的小本投资门槛低,况且二线城市竞争不激烈,很多行业的市场有空白,是投资开店的好选择。辨析况且:有“而且”“再说”的意思,表示进一步说明理由;常常和“也”“还”“又”协作运用。何况:也有补充说明理由的意思,这一点和“况且”大体相像,但略有不同;还有一点,是表示进一层,带前后对比意味,有反问语气。四、积累成语1.移山倒海:比方力气强,声势大。2.跌跌撞撞:形容走路不稳的样子。3.九流三教:也说“三教九流”。泛指宗教、学术中各种流派或社会上各种行业。也用来泛称江湖上各种各样的人。4.毛骨悚然:形容很胆怯 的样子。5.神出鬼没:比方变更奇妙快速,或一会儿出现,一会儿隐没,不简单捉摸。6.斑斑驳驳:颜色中杂有别种颜色,花花搭搭的。(对应学生用书P78)中国革命文艺奠基人——茅盾简介: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嘉兴桐乡人。1913年考入北京高校预科,毕业后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1920年起先文学活动,曾与郑振铎、叶圣陶等人一起组织文学探讨会。1921年接编《小说月报》,提倡现实主义,翻译介绍外国文艺。1948年被选为中国文联主席、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主席。新中国成立后出任第一任文化部长。1981年3月27日辞世。作品:长篇小说《半夜》,短篇小说《林家铺子》和“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散文《白杨礼赞》《风景谈》等。评价:中国现代闻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我国革命文艺奠基人之一。民族资本家的悲剧命运1930年,南京国民党政府和阎锡山、冯玉祥之间爆发了“中原大战”,上海的工业产品因而无法顺当销到内地。中心政府只知在上海搜刮金钱以作斗争经费,对于受帝国主义压迫而奄奄一息的民族工业,拒绝赐予实质性的支持,甚至落井下石,借机扩充官僚资本。《半夜》正是以此为背景,描绘出都市上海的剖面图。民族资本家吴荪甫进退维艰,既得不到政府和银行的支持,又拒绝外国资本的收买,不得不借投机公债来筹措资金。在公债市场中,他又遭到买办赵伯韬的阻击,亲信的出卖更使他陷入了彻底的无望。“魁梧刚毅”的吴荪甫曾游历欧美,归国后既欲充当“20世纪机械工业时代的英雄、骑士和王子”,又试图把家乡建设成“规范镇”,最终却陷入了破产的境地。茅盾试图借吴荪甫这个典型人物的典型遭受,说明民族资本家根本无力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反帝反封建仍是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本文从吴老太爷进城的角度,记录了他从家乡到上海,特殊是坐汽车回公馆一路上的所见所闻,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封建遗老对光怪陆离的现代化大都市的极度不适应。小说用象征手法表现了吴老太爷不过是一具“古老的僵尸”,一和太阳空气接触便“风化”了,上海是特地“风化”像吴老太爷这样的人的地方,暗喻着封建体制的解体与新兴力气的强大。赏情节1.请以吴老太爷的感受为依次,简要剖析其感受的变更。[明确]起先起先,吴老太爷面对都市的摩天大楼、路灯杆和奔驰而过的汽车,被繁华、喧嚣、快节奏吓得全身颤抖,进而头晕目眩、耳鸣心跳。后来后来路过十字路口时,吴老太爷面对衣着时髦的少妇,特殊是她“翘起了赤裸裸的一只白腿”时,他联想到了“万恶淫为首”!最不能容忍的是珍宝儿子竟然痴迷地观赏时髦少妇,吴老太爷受到莫大的刺激,心似乎要爆裂,心跳几乎要停止,简直要了他的老命。最终吴老太爷达到了顶峰的感受是精神恍惚,占据他意识的是儿子的眼光和女儿的声浪。赏人物2.小说写吴老太爷,意在说明什么?试作分析。[明确]小说写吴老太爷看到都市风光,“吴老太爷闭了眼睛,全身都抖了”,“可不是。乡下女人的装束也是时髦得很呢,但是父亲不许我——”一句话“像一枝尖针刺入吴老太爷迷惘的神经,他心跳了”,“袖口缩在臂弯以上,露出洁白的半只臂膊。一种说不出的厌恶,突然塞满了吴老太爷的心胸”等,说明吴老太爷这位封建遗老已难以适应现代文明,象征封建社会的吴老太爷,是“古老社会的僵尸”,与社会进步是格格不入的。赏环境3.“四妹,上海也不太平呀!……都写满了共产党的标语……”联系课本中的背景资料,分析此段文字揭示了当时怎样的一个社会现实。[明确]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经济危机,为了摆脱自身危机,各帝国主义加紧对外侵略扩张,在这种状况下,中国便加速了殖民地化,成为被榨取、掠夺的对象。同时,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和阎锡山、冯玉祥之间爆发了“中原大战”,上海工业产品因而无法行销到内地,这对正在发展的民族资产阶级无疑是雪上加霜。一些民族资产阶级经营的工厂效益跌落,中国产品在巴黎、纽约被日本排挤,他们不得不把损失转嫁给工人,从而引起工人的抗拒,某些工厂的工人无法生存,纷纷罢工,进一步引发了工人阶级的经济和政治斗争。赏语言4.“汽车发疯似的向前飞跑”“吴老太爷的车子便又向前进。冲开了各色各样车辆的海……”“汽车是旋风般向前进”。课文多次写到汽车的速度飞速,应如何理解?[明确]作品中几次写到了30年头的“汽车”,“旋风般向前进”,强调一种速度和节奏,这是现代人的感受,这种感受又是和内心的焦虑交织在一起的。从古典的意义上来说,美肯定是田园式的、牧歌式的,以静为主的。我们看图画,图画里没有一个人是奔跑的,人多是在钓鱼、喝酒,特别安静,这种场合才能构成一种美的境界,这是中国式古典的审美传统。但是到了19世纪以后,由于工业文明的发展,就使人似乎处于一种被鞭打的环境,整个人都被卷到一种社会制度里去,就是匆忙忙忙的动感。这样一种剧烈的动感,跟汽车,跟30年头最现代化的场景结合起来,从一个侧面体现了30年头现代人的感受。赏技巧5.本文的心理描写特别丰富、细腻,试结合所选文段作简要分析。[明确]描写方式示例用动作示意人物心理他觉得他的头颅仿佛是在颈颈项上旋转;老太爷的心卜地一下狂跳,就像爆裂了似的再也不动……用景物描写刻画人物心理长蛇阵似的一串黑怪物,头上都有一对大眼睛放射出叫人目眩的强光,啵——啵——地吼着,闪电似的冲将过来……用幻觉刻画人物心理但是紧抓住了这位老太爷的觉醒意识的第一刹那却不是别的,而是刚才停车在“抛球场”时七少爷阿萱贪欲地看着那位半裸体似的妖艳少妇的那种邪魔的眼光……6.本文的叙述视角很有特色,采纳了“生疏化”的手法,试结合文本分析。[明确]作者利用“生疏化”的手法,即依据人们第一次见到某物的眼光来描写它。通过第一次到上海的吴老太爷的眼光,都市景观就显得特别光怪陆离、摄人心魄:汽车成了“小箱子”“长蛇阵似的”怪物,突然,“怪物们”“静静地一动也不动”,横在前面的却像河水一样流淌,男男女女则仿佛被鬼追着似的飞跑——其实不过是红绿灯指挥下的结果。文中描写都市风光的文字,多运用短促的句式,既符合都市生活的惊慌节拍,也生动地反映了被声、光、色包围着的吴老太爷的眩晕感,使我们仿佛能听见他狂乱的心跳声和急速的喘息声。有人认为小说中的吴老太爷是一个面对光怪陆离的现代大都市时具有剧烈不适感的封建遗老,也有人说他是一具一见到空气就风化了的封建的僵尸,你怎么看?观点一:他是一个典型的封建遗老。面对光怪陆离的现代大都市时的剧烈不适感,那光怪陆离的大都会景象,红红绿绿耀着光的“怪物”和“肉的海”,都使他耳鸣目眩,“神经像要爆裂似的发痛”,心脏也“狂跳不歇”。而他教养多年的“金童玉女”(他的一对小儿女)也是一到上海就立刻受了诱惑。更使他在头晕目眩之外,增加了道德的反感,结果一到家就断了气。观点二:他是一具一见到空气就风化了的封建僵尸。十几年来,吴老太爷坚决拒绝和儿子妥协,他认为“与其目击儿子那样的离经叛道的生活,倒不如死了好”!因此他肯定不愿到上海来。但乡间土匪猖獗,他不得不屈从儿子的支配,身不由己地来到上海。结果到了就受不得刺激,一命呜呼。作者这样写,其用意就在于告知读者,吴老太爷不过是一具封建的僵尸,一见到空气就风化了,上海是特地“风化”像吴老太爷这样的人的地方,暗喻着封建体制的解体与新兴力气的强大。(对应学生用书P80)1.冯雪峰评《半夜》《半夜》一方面是普罗革命文学里面的一部重要著作,另一方面就是“五四”后的先进的、社会的、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之产物与发展。《半夜》似的巨著……不但证明白茅盾个人的努力,不但证明白这个富有中国十几年来的文学战斗阅历的作者已为普罗革命文学所获得;《半夜》并且是把鲁迅先驱英勇地所开拓的中国现代的战斗的文学的路,现实主义的创作的路,接引到普罗革命文学上来的“里程碑”之一。(《〈半夜〉与革命的现实主义的文学》)2.瞿秋白评《半夜》“这是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胜利的长篇小说。……应用真正的社会科学,在文艺上表现中国的社会关系和阶级关系,在《半夜》不能够不说是很大的成果。”《半夜》的出现是“中国文艺界的大事务”,“1933年在将来的文学史上,没有疑问地要记录《半夜》的出版……”(《〈半夜〉和国货年》)《半夜》中的人物吴荪甫——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典型代表1.做事坚决,敢于冒险他具有民族企业家的头脑和雄才大略,具有铁的手腕和硬干的胆识。他兼并朱吟秋的工厂不择手段,镇压工人冷酷无情。吴荪甫受过典型的欧洲资本主义教化,精通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他做事坚决,具有振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雄心。他卖掉家乡的土地,投资办厂,希望中国人生产的商品占据中国的城市和乡村;他敢于冒险,敢于在中国资本主义工业不景气的状况下,卖地办厂,冒险与赵伯韬合作,甚至为了与赵决一雌雄,抵押工厂,是个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铁腕人物。2.具有两面性从个体性格来说,他刚毅、坚决,但一旦遇到挫折就显示出脆弱、懊丧的一面;他平素生活看法矜持、严谨,但一旦失败就流露出平凡腐朽的一面。从社会性格来说,更是呈现出两面性:发展民族工业的勃勃雄心和民族主义的豪情与对帝国主义和国民党政府的某种程度的妥协、依靠;果敢、专断的特性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先天的懦弱性;“实业救国”的志向与对工人的压榨;盘剥工人的行动与胆怯 工农、仇恨革命运动的心理;资产阶级的思想教养与残存的封建意识等等。赵伯韬——中国买办资本家的典型在小说中赵伯韬是作为与吴荪甫对立的形象出现的,这是美帝国主义豢养的为其服务的掮客。作者着重刻画了他在投资市场的活动。1.诡诈他给人最深刻的印象是诡诈,他设置圈套诱引吴荪甫加入“多头”的隐私组织,合伙经营公债投机生意,然而又勾结国民党政府、军阀操纵股市,使吴血本无归。2.荒淫他在私生活方面更加荒淫无耻。聪慧、无知、年仅17岁的冯媚卿,稳健、有谋略的年轻寡妇刘玉英,轻佻放荡又有姿色的交际花徐曼丽等都是他玩弄的对象。总之,这是一个坏得连他自己都没有感觉的买办资本家。顽固不化的僵尸——吴老太爷他是一个满脑子封建伦理、纲常,顽固不化的地主。他长年生活在“双桥王国”里面,成天捧读着一本《太上感应篇》。他不仅自己顽固不化,还不准他的“金童玉女”沾染半点时代风潮和新的生活时尚。吴老太爷如同一具封建僵尸,来到“十里洋场”的大上海,必定风化灭亡。在吴老太爷眼里,上海的一切都是难以接受的怪物。汽车让他觉得不行思议,霓虹灯让他目眩,香水味让他窒息,太太小姐们潮流的衣着让他感到恶心。他只有手捧《太上感应篇》才会感觉心安,他的内在如《太上感应篇》般古老与落后。他在自己黑暗的小空间里封闭了太久,以致到了光亮的大空间“见光就死”。他的去世完全没有影响到其他人的生活,相反,人们包括他的儿子、女儿以及媳妇等都在他的祭礼上谈笑自若。他的逝去让人怜悯、惋惜,而更多的是让人替他觉得悲伤。(时间:40分钟满分:55分)一、基础巩固(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两项是()A.原来藏在叶底下的那盏路灯特别光明,公路豁然开朗,像拓宽了几尺。B.洪水般的泥石滑坡哗哗声,飕飕夜风的咆哮声,时时常出现的余震晃动,令人毛骨悚然。C.他仍是教练眼中一个遵守纪律的队员,是山东高校老师眼中一个不耻下问的学生。D.近日,北京、大连激励和引导高校生到基层就业,到广袤的中西部就业,两地学生已蠢蠢欲动。E.很多在外务工人员,与其在他乡跌跌撞撞,不如在家乡安放自己的幻想。解析:A项,豁然开朗:由狭窄幽暗变为宽敞光明。也形容原来不明白,一下子领悟了。在句中与主语“公路”不搭配,不合语境。B项,毛骨悚然:形容很胆怯 的样子。C项,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耻。句中用以形容老师眼中的学生,适用对象不当。D项,蠢蠢欲动:指敌人准备进行攻击或坏人策划破坏活动。句中用以形容“两地学生”,感情色调不当。E项,跌跌撞撞:形容走路不稳的样子。答案:BE2.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日前,全国网络主管部门、公安机关等联合开展了打击网络有组织制造谣言,查处了一批网络造谣典型案件,抓捕了一批恶意造谣的“网络大V”。B.在中国复兴的沧桑巨变中,一条主线特别显明,那就是“变”——变动、变更、变革,或猛烈迅疾,或平和舒缓,或深层激荡,或涟漪久远。C.日益狭窄的个人活动空间和社会交往范围,越来越激烈的职场竞争和工作压力,使现在的上班族很难享受到生活的情趣和工作的乐趣。D.刚起先,他们靠从家乡动身带来的食品和矿泉水、便利面、袋装牛肉等填肚子,后来因水土不服,很多队员出现拉肚子、感冒等发烧症状。解析:A项,成分残缺,“开展”缺乏宾语,可在“有组织制造谣言”后加“的专项活动”;C项,搭配不当,“越来越激烈”与“工作压力”搭配不当;D项,并列不当,“食品和矿泉水、便利面、袋装牛肉等”不能并列。答案:B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获悉伯父身体抱恙,甚为惦念,望您安心养病,敬祝痊安。B.借重我的力气,小王最终在规定期限内完成了这次毕业设计。C.打搅您了!我想垂询一下如何在本校图书馆借阅图书。D.我们公司现缺产品运营总监一名,您是否有意高就?解析:B项,“借重”是对对方的尊称,不能用在自己身上;C项,“垂询”只能用来欢迎别人来询问,不能用于自己;D项,“高就”询问对方在哪里工作。答案:A4.下面一段话的句子打乱了依次,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中国小说历来受到“史传”传统和“诗骚”传统的深刻影响与渗透②一方面,茅盾为意识形态化的历史观念供应显明的、形象化的历史图景③深化地说明白20世纪30年头国内经济斗争、阶级斗争的现实,得出的是符合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历史结论④茅盾的《半夜》依旧处在这两大传统互动的框架之中⑤另一方面,茅盾也没有遗忘“言志抒情”的“诗”的功能⑥他将个人的、感性的历史阅历编织在对详细人物的塑造中⑦他在作品中寄予了人文反思、人道指责A.②③④⑤⑥⑦① B.①④②③⑤⑥⑦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③②④⑤⑥⑦解析:第①句是总说,第④句中有“这两大传统”一词,可见应紧承①句,第②句是对第④句的分说的一个方面,应紧承④句,第③句是对第②句的分析,第⑤句是对第④句的分析的另一方面,第⑥⑦句是对第⑤句的阐释,应在⑤句后,第⑥句的内容比第⑦句的内容更详细,应在⑦句前。答案:B二、阅读鉴赏(33分)(一)课内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汽车发疯似的向前飞跑。吴老太爷向前看。天哪!几百个亮着灯光的窗洞像几百只怪眼睛,高耸碧霄的摩天建筑,移山倒海般地扑到吴老太爷眼前,忽地又没有了;光秃秃的平地拔立的路灯杆,无穷无尽地,一杆接一杆地,向吴老太爷脸前打来,忽地又没有了;长蛇阵似的一串黑怪物,头上都有一对大眼睛放射出叫人目眩的强光,啵——啵——地吼着,闪电似的冲将过来,准对着吴老太爷坐的小箱子冲将过来!近了!近了!吴老太爷闭了眼睛,全身都抖了。他觉得他的头颅仿佛是在颈颈项上旋转;他眼前是红的,黄的,绿的,黑的,发光的,立方体的,圆锥形的,——混杂的一团,在那里跳,在那里转;他耳朵里灌满了轰,轰,轰!轧,轧,轧!啵,啵,啵!猛烈嘈杂的声浪会叫人心跳出腔子似的。5.“发疯似的汽车”“几百个亮着灯的窗洞”“摩天建筑”等说明白什么?(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通过写吴老太爷的感受,呈现了上海建筑高耸雄伟,以及在夜幕下灯光闪耀的繁华景象。6.“长蛇阵似的一串黑怪物,头上都有一对大眼睛放射出叫人目眩的强光,啵——啵——地吼着,闪电似的冲将过来”,这里描写的是一种什么现象?(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运用比方、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街上车辆众多,行驶快速、嘈杂喧嚣的喧闹景象。7.繁华、喧闹的都市极大地刺激了吴老太爷这一“封建僵尸”的神经,这说明吴老太爷是个怎样的人?(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吴老太爷是一个保守、落后的人。8.概括本段文字所写的内容。(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吴老太爷面对繁华喧闹的都市感到胆战心惊。(二)课外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林家铺子(节选)茅盾天又索索地下起冻雨来了。一条街上冷清清地简直没有人行。自有这条街以来,从没见过这样萧索的腊尾岁尽。朔风吹着那些招牌,嚓嚓地响。慢慢地冻雨又变成雪花的模样。沿街店铺里的店员们靠在柜台上仰起了脸发怔。林先生和那位收账客人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谈着。林小姐突然走出蝴蝶门来站在街边看那索索的冻雨。从蝴蝶门后送来的林大娘的呃呃的声音又慢慢儿加勤。林先生嘴里应酬着,一边看看女儿,又听听老婆的打呃,心里一阵一阵酸上来,想起他的一生简直毫没华蜜,然而又不知道坑害他到这地步的,原委是谁。那位上海客人似乎气平了一些了,突然很恳切地说:“林老板,你是个好人。一点嗜好都没有,做生意很巴结仔细。放在二十年前,你怕不发财么?可是现今时势不同,捐税重,开销大,生意又清,混得过也还是你的本领。”林先生叹一口气苦笑着,算是谦逊。上海客人顿了一顿,又接着说下去:“贵镇上的市面今年又比上年差些,是不是?内地全靠乡庄生意,乡下人太穷,真是没有法子呀,九点钟了!怎么你们的收账店员还没来呢?这个人靠得住么?”林先生心里一跳,短暂回答不出来。虽然是七八年的老店员,一向没有出过岔子,但谁能保究竟呢!而况又是过期不见回来。上海客人看着林先生那迟疑的神气,就笑;那笑声有几分异样。突然那边林小姐转脸对林先生急促地叫道:“爸爸,寿生回来了!一身泥!”明显林小姐的叫声也是异样的。林先生跳起来,又惊又喜,焦急地想跑到柜台前去看,可是心慌了,两腿发软。这时寿生已经跑了进来,当真是一身泥,气喘喘地坐下了,说不出话来。林先生估量那情形不对,吓得没有办法,也不开口。上海客人在旁边皱眉头。过了一会儿,寿生方才喘着气说:“好险呀!差一些儿被他们抓住了。”“究竟是强盗抢了快班船么?”林先生惊极,心一横,倒逼出话来了。“不是强盗。是兵队拉夫呀!昨天下午赶不上趁快班。今日一早趁航船,哪里知道航船听得这里要捉船,就停在东栅外了。我上岸走不到半里路,就遇到拉夫。西面宝祥衣庄的阿毛被他们拉去了。我跑得快,抄小路逃了回来。他妈的,性命交关!”寿生一面说,一面撩起衣服,从肚兜里掏出一个手巾包来递给了林先生,又说道:“都在这里了。栗市的那家黄茂记很可恶,这种户头,我们明年要留心!——我去洗一个脸,换件衣服再来。”林先生接了那手巾包,捏一把,脸上有些笑容了。他到账台里打开那手巾包来。先看一看那张“清单”,打了一会儿算盘,然后点检银钱数目:是大洋十一元,小洋二百角,钞票四百二十元,这全部付给上海客人,照账算也还差一百多元。林先生凝神想了半晌,斜眼偷看了坐在那里吸烟的上海客人几次,方才叹一口气,割肉似的捧到上海客人跟前,又说了很多好话,方才得到上海客人点一下头,叹口气:“再加一点吧,我也熬不过这个年关呀。”林先生几乎想哭出来,没有话回答,只是叹气。除了央求那上海客人再通融,还有什么别的方法?林先生忍痛又把这几天内卖得的现款凑成了五十元,这才把那位叫人头痛的上海收账客人送走了。此时已有十一点了,天还是飘飘扬扬落着雪。买客没有半个。林先生纳闷了一会儿,和寿生商议本街的账头怎样去收讨。两个人的眉头都皱紧了,都觉得本镇的六百多元账头收起来真没有把握。寿生挨着林先生的耳朵静静地说道:“听说南栅的聚隆,西栅的和源,都不稳呢!这两处欠我们的,就有三百光景,这两笔倒账要预先防着,吃下了,可不是玩的!”林先生脸色变了,嘴唇有点抖。“不过,师傅,随他们去造谣罢,你不要发急。荒年传乱话,听说是镇上的店铺十家有九家没法过年关。时势不好,市面清得不成话。素来硬朗的铺子今年都打饥荒,也不是我们一家困难!天塌压大家,商会里总得议个方法出来,总不能大家一齐拖倒,弄得市面更加不像市面。”望见林先生急苦了,寿生姑且劝慰着,忍不住也叹了一口气。雪是愈下愈密了,街上已经见白。间或有一条狗垂着尾巴走过,抖一抖身体,摇落了厚积在毛上的那些雪,就又静静地夹着尾巴走了。自从有这条街以来,从没见过这样冷落凄凉的年关!此时,远在上海,日本军的重炮正在发狂地轰毁那边繁盛的市廛。9.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本文讲解并描述了年关发生的“收账”的故事,描写的人物不多,却在有限的篇幅中展示了众多的时代场景,能够让读者窥见广袤的社会生活。B.上海客人先是“很恳切地”赞扬林先生是好人,有本领,后来面对林先生的请求却又要求“再加一点吧”,这些细微环节表现了他世故、伪善的性格特点。C.寿生骂黄茂记“很可恶”,提示林先生预防南栅聚隆和西栅和源的欠款,信任“商会里总得议个方法出来”,可见寿生虽然自私,但遇事自信,有主见,有方法。D.本文结尾写到日本军重炮轰毁上海市廛这一情节,示意日军侵华是林家铺子面临倒闭的干脆缘由,与其次段“然而又不知道坑害他到这地步的,原委是谁”形成呼应。解析:B项,小说围绕“收账”绽开,无论是林先生派寿生收别人的账还是上海客人收林先生的账,所反映的都是在内忧外患之下民族工商业举步维艰,全部的商人都难以为继的情形,选项说其伪善世故没有依据。C项,说寿生自私及有主见有方法同样缺乏依据,无论是骂黄茂记还是把希望寄予于商会,无非是在困难情形之下一个学徒出于回护东家的自然反应。D项,“日军侵华是林家铺子面临倒闭的干脆缘由”在选文中缺少依据。答案:A10.林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看清单,准备盘,点检银钱数目,是个精明能干的人;②关切妻女,担忧收账,忧虑时局,是个本分怕事的人;③想方设法还账,毫不隐瞒收入,是个诚信厚道的人。11.选文情节支配奇妙,围绕“收账”多条线索交织在一起。请将线索逐一理出并简要分析这样支配情节的好处。(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