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01T 74-2024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工作规范_第1页
DB2201T 74-2024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工作规范_第2页
DB2201T 74-2024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工作规范_第3页
DB2201T 74-2024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工作规范_第4页
DB2201T 74-2024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工作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03.140CCSA002201Specificationforpeople'smediationofintellectualpropertydisputesI前言 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基本要求 24.1公平公正 24.2依法合规 24.3平等自愿 24.4公开透明 24.5保守保密 25机构建设 25.1机构 25.2人员 26案件受理 36.1受理范围 36.2受理途径 36.3调解管辖 36.4受理条件 46.5案件材料的接收与审查 46.6调解期限 46.7调解台账登记 47调解前准备 47.1调解员选定 47.2调查核实 57.3拟定方案 57.4专家咨询 57.5鉴定意见 57.6发出通知 58调解实施 58.1调解告知 58.2调解方式 58.3帮助达成协议 68.4调解终止 69调解终结 69.1调解成功达成调解协议 69.2调解未成功终结调解 8DB2201/T74—2024结案反馈 810案件回访 811卷宗归档 8调解卷宗形式 8调解卷宗内容 8卷宗保管期限 8附录A(资料性)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格式文本 10A.1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申请表 A.2接受调解确认书 A.3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受理登记表 A.4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受理通知书 A.5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不予受理通知书 A.6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调查记录 A.7当事人权利义务告知书 A.8人民调解协议 A.9人民调解口头调解协议登记表 A.10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申请书 A.11人民调解协议仲裁确认申请书 A.12调解工作确认书 A.13委托/委派调解案件结案登记表 A.14人民调解回访记录 DB2201/T74—2024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长春市知识产权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长春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长春市标准研究院(长春市WTO/TBT咨询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谷杰、王金玲、邓贺、刘吉娜、张春芝、侯美含、任宗悦。DB2201/T74—20241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工作规范本文件规定了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的基本要求、机构建设、案件受理、调解前准备、调解实施、调解终结、案件回访、卷宗归档。本文件适用于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SF/T0083全国人民调解工作规范3术语和定义SF/T008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知识产权纠纷intellectualpropertydisputes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因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财产、人身权益产生纠纷的民事纠纷。知识产权纠纷案件intellectualpropertydisputecases经审查,符合调解机构受理纠纷的条件且已经被其受理的知识产权案件。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people'smediationofintellectualpropertydisputes通过说服、疏导、教育等方法,促使当事人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解决知识产权纠纷的活动。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机构people'smediationorganizationforintellectualpropertydisputes由知识产权公益性组织申请,经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审核、司法行政部门指导设立的,通过受理当事人申请,接受有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仲裁机构等机关移送、委托,主动排查纠纷等方式开展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3.3)的机构。包括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组织、人民调解委员会、人民调解中心、调解服务机构等具有相关职责的调解机构。注: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本文件中“知识产2规定的,可参照行业习惯和商业惯例,并遵循社5.1机构f)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5.2.1.1调解机构应清晰设置工作岗位及岗位职责,调解机构的调解员通常不少于3名。5.2.1.2按案件难度和数量进行配置。3a)事实清楚、情形简单的纠纷,可由1名调解员组织调解。b)对于重大、疑难、复杂或当事人要求的,由2名及以上调解员共同调解的,也可适当增加人c)多名调解员进行调解的,应确定1名调解主持人。b)宣传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c)接受调解机构指派,调解知识产权纠纷,并记录调解情况;g)根据当事人情况或案件具体情形,明显无调解必要或无法达成调解协议的;a)依申请受理:纠纷当事人可通过线上或者线下方式向调解机构申请调解,填写《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申请书》(见A.1);b)依委托受理:调解机构可受理有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或仲裁机构等机关委托调解的纠纷案件,填写《接受调解确认书》(见A.2);c)主动调解受理:经调解机构排查发现,主动开展调解的纠纷案件,填写《接受调解确认书》4b)依委托受理的,调解应征得当事人同意;a)符合的应予受理,调解机构应向申请人或委托方出具《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受理通知书》(见A.4),调解员应填写《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受理登记表》(见A.3);b)不符合的不予受理,调解机构应及时通知申请人或委托方,并出具《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不予受理通知书》(见A.5)。6.6.2当事人未约定且调解员亦未与当事人确定调解期限的,调解员应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调解。6.6.5法院、行政机关、仲裁机构等机关委托调解的案件,应在5应在《当事人权利义务告知书》(见A.7)上签字盖章,对于当事人不便签字盖章的情况,由调解员口头告知并记录在《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调查记录》(见A.6)中。a)调解员与一方当事人单独会见或联络,但单DB2201/T74—20246d)调解员可要求当事人提出书面或口头的解决纠纷的建议或方案;e)经当事人同意,调解员可聘请有关专家就专业性问题提供咨询或鉴定意见;f)经当事人同意,调解员可邀请对达成调解协议有帮助的人员参与调解;g)调解员可向当事人提出解决纠纷的建议和意见;h)调解员应努力协助当事人之间进行沟通,发现双方的共同利益,并在此基础上促使当事人找到解决方案。帮助达成协议调解员应在引导当事人平等协商、互谅互让、消除隔阂、自愿的基础上,适时提出合法、公平、合理和可行的纠纷解决方案,帮助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调解协议。调解终止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调解程序终止:a)当事人已自行和解的;b)当事人无法达成调解协议的;c)撤回调解请求、无法联系当事人或当事人明确表示不接受调解的;d)调解期限届满且一方当事人不同意延期的;e)当事人未达成调解协议,但在调解过程中书面同意通过其他方式来解决纠纷的;f)发现当事人之间存在虚假参与调解的;g)其他应终止调解的。9调解终结调解成功达成调解协议9.1.1调解协议形式调解协议的形式如下:a)经调解机构调解达成调解协议且即时履行的,应制作《人民调解协议》(见A.8),内容应符合9.1.2要求;b)调解协议有给付内容且非即时履行的,应制作《人民调解协议》(见A.8)及《人民调解回访记录》(见A.14);c)当事人认为无需制作调解协议的,采取口头协议形式,由调解员填写《人民调解口头调解协议登记表》(见A.9)。9.1.2调解协议内容调解协议应载明的事项包括:a)当事人的基本情况;b)纠纷的主要事实、纠纷事项;c)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的内容,履行的方式、期限;d)当事人未履行调解协议时的纠纷解决方式;e)其他相关事项。9.1.3调解协议生效DB2201/T74—20247调解协议自当事人、调解员签名、盖章或按手印并加盖调解机构印章之日起生效。调解协议由当事人各执一份,调解机构、委托方各留存一份。9.1.4调解协议效力9.1.4.1有效调解协议同时满足下列要件的,调解协议有效:a)当事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b)意思表示真实;c)不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d)不违背公序良俗。9.1.4.2无效调解协议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调解协议无效:a)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社会公共利益;b)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c)违反法律或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d)违背公序良俗。9.1.5申请公证在签署调解协议的过程中,当事人可共同申请公证机构对以给付为内容并载明债务人愿意接受强制执行承诺的调解协议进行公证,赋予调解协议强制执行效力。9.1.6申请司法确认当事人认为调解协议需要司法确认的,可填写《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申请书》(见A.10),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30日内共同向法院申请,由人民法院决定是否对调解协议进行确认。9.1.7申请仲裁确认当事人认为调解协议需要仲裁确认的,可填写《人民调解协议仲裁确认申请书》(见A.11),自调解协议确定的履行期限届满前共同向仲裁机构申请,由仲裁机构指定仲裁员依法予以确认。9.1.8调解协议履行依法达成的调解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遵照诚实信用的原则,自觉、全面、及时履行调解协议。9.1.9不履行调解协议的处理当事人不履行调解协议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反悔的,调解机构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a)当事人无正当理由不履行协议或履行不适当的,应督促其履行;b)当事人提出协议内容不当,或者调解机构发现协议内容不当的,应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经再次调解变更原协议内容;或者撤销原协议,达成新的调解协议;c)对经督促仍不履行调解协议的,应告知当事人可就调解协议的履行、变更或撤销向人民法院起诉,对于人民法院委派委托调解的案件,应告知当事人也可就原诉讼请求向人民法院起诉;8d)调解协议经公证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应告知当事人直接向公证机构申请出具执行证书后向f)调解协议经仲裁确认的,应告知当事人直接向被申请人住所地或主要财产所在地的中级人民调解出现8.4规定的调解终止事由的,终结调解程序,填写《调解工作确认书》(见A.12),并并向调解机构反馈案件材料及调解结果,调解机构应将《委托/委派调解机构应对调解协议的履行情况适时进行回访,并填写《人民调解回访记录》(见A.14)。DB2201/T74—20249调解卷宗保管期限分为短期、长期和永久三种,短期保管期限为5年,长期保管期限为10年。调解机构根据纠纷内容、协议内容和当事人实际情况等综合确定卷宗保管期限。DB2201/T74—2024(资料性)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格式文本A.1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申请表表A.1给出了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申请表的式样。表A.1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申请表DB2201/T74—2024A.2接受调解确认书表A.2给出了接受调解确认书的式样。表A.2接受调解确认书我自愿接受XXX调解机构的调解工作,承诺在调解工作进行期间内,配合调解工作并信守):DB2201/T74—2024A.3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受理登记表表A.3给出了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受理登记表的式样。表A.3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受理登记表DB2201/T74—2024A.4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受理通知书表A.4给出了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受理通知书的式样。表A.4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受理通知书 :一、在调解过程中,当事人必须依法行使各项权利,有权行使《中华人二、如需委托代理人参加调解,应向本调解机构递交有委托人签名或者A.5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不予受理通知书表A.5给出了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不予受理通知书的式样。表A.5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不予受理通知书 :你申请/委托调解知识产权纠纷一案的人民调解申请表/调解材料已收悉。经审查,因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XX条/《人民调解工作若A.6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调查记录表A.6给出了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记录的式样。表A.6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记录A.7当事人权利义务告知书表A.7给出了当事人权利义务告知书的式样。表A.7当事人权利义务告知书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现将本调解机构的调解原则和法律效力,以及在一、经XXX调解机构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协议。经XXX调解机构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双方当事人认为有必要的,可自调解(一)当事人自愿原则。调解程序的启动、调解的进行、调解协议的达成均应在当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二)合法原则。调解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不得(三)灵活简便原则。调解应遵循高效、便捷的原则,):A.8人民调解协议表A.8给出了人民调解协议的式样。表A.8人民调解协议委托代理人写明姓名、身份证号码、工作单位、职务、联系方式等)委托代理人写明姓名、身份证号码、工作单位、职务、联系方式等)本协议自当事人在协议上签字、盖章或按指印及调解机构盖章之日起生效。当事人3、双方当事人可约定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依据调解协议书的内容依法4、告知当事人直接向公证机构对以给付为内容并载明债务人愿意接受强制执行承诺的调解协议申请出具执行证书DB2201/T74—2024A.9人民调解口头调解协议登记表表A.9给出了人民调解口头调解协议登记表的式样。表A.9人民调解口头调解协议登记表调解申请人写明姓名/名称、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组织机构代码、法定代表人、联系方式、住址等)委托代理人写明姓名、身份证号码、工作单位、职务、联系方式等)调解被申请人:写明姓名/名称、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组织机构代码、法定代表人委托代理人:_(写明姓名、身份证号码、工作单位、职务履行方式、时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