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3 耳和听觉讲义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_第1页
2 3 耳和听觉讲义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_第2页
2 3 耳和听觉讲义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节耳和听觉第一课时耳的结构和听觉的形成1、了解耳的结构;知道耳的各部分结构的功能。2、能说出听觉的形成过程。3、了解耳的保健知识。知识点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1.耳的结构:耳是人的听觉器官,由外耳、中耳和内耳构成。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内含听小骨)和咽鼓管,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2.听觉的形成过程:声波→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传导声波的通道)→鼓膜(接收声波,产生振动)→听小骨(振动放大)→耳蜗(感受振动,产生神经冲动)→听神经(把神经冲动传给大脑)→大脑皮层听觉中枢→产生听觉。听觉的损伤有传导性耳聋和神经性耳聋。3.耳有保持身体平衡的作用,内耳中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感受器过于敏感的人受到过长或过强的刺激时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出汗、流涎等症状,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晕车、晕船和航空病。4.为保护耳朵,遇到巨大声响时,应迅速捂紧双耳或张嘴。类型一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1.人的听觉产生于 ()A.听觉感受器 B.耳廓C.鼓膜 D.听觉中枢2.下列关于耳的各部分功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鼓膜的振动是为了产生声波,使声波撞击鼓室内的听小骨而引起振动B.耳廓的作用是收集空气中的声波C.听小骨的振动把声音放大后再传入耳蜗D.声波传入内耳,使耳蜗内的液体产生振动,听觉感受器把这种信息沿神经传入脑部第二课时声音的特性和噪声污染1、了解音色、响度、音调是声音的三个特征。2、了解音调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响度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3、认识噪声的危害和防治噪声的几个途径。知识点一声音的特性1.音调、响度、音色是声音的三要素。2.音调: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的振动频率,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1)频率是指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它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物体振动得越快,频率就越大。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2)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为20~20000赫,把高于20000赫的声音叫做超声。低于20赫的声音叫做次声。超声可以用于粉碎人体内结石、B超检查、超声波金属探伤仪等。3.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响度与声源的振动幅度、距离声源的远近和不同的人对声音的感觉有关。声音的强弱常用分贝作为单位来计量。分贝的符号为dB。30~40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大于100dB的声音会对耳的听力造成损伤。4.音色: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叫做音色,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其音色是不同的。我们可以根据音色来辨认人和物。知识点二噪声污染1.使人感觉轻松愉快的声音是乐音;使人感觉烦躁不安的声音是噪音。2.噪音的危害:影响人们正常工作、生活和休息,有害健康,被列为国际公害。3.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如城市禁止鸣笛。(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如在马路和居民楼之间设立屏障。(3)在人耳处减弱,如个人带上耳塞、耳罩之类的防护用具。4.我国颁布的噪声污染标准:工厂、工地的噪声不能超过85~90dB;居民居住区的噪声,白天不能超过50dB,夜间不能超过40dB。类型一声音的特性1.有一种新型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锁。这种声纹锁辨别主人声音的依据是 ()A.音调 B.音色C.响度 D.声速2.二胡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弦乐器。演奏前,演员经常需要调节弦的松紧程度,其目的是调节弦发声时的 ()A.响度 B.音调C.音色 D.振幅3.超声波探测仪发出的超声波无法为人耳所听见,原因是超声波的 ()A.速度太快 B.响度太小C.频率太高 D.频率太低类型二噪声污染1.城市高架道路的部分路段,两侧设有3m左右高的透明板墙,安装这些板墙的目的是 ()A.保护车辆行驶安全B.减小车辆噪声污染C.增加高架道路美观D.阻止车辆废气外泄2.从环境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