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高考生物解密之发酵工程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能引起家禽和家畜的肠道疾病。暹罗芽抱杆菌代谢物具有广谱抗菌性,为检测其
对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能力进行图示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暹罗芽抱杆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
接种于接种于接种于
LBg养基
LB培养基LB培养基
在适宜条件在适宜条件在适宜条件
下培养12h下培养12h下培养12h
I均均
接匀
8000转/min接
种涂种1涂
离心
lOmin满、,满
取X分别
添加至2组平板一►
的小孔中
37。(:培养24h,比较和测量抑菌圈直径
A.制备图示培养基需要在灭菌前调节pH
B.该抑菌实验还需要设计等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
C.图示X为离心后得到的下层沉淀,含有暹罗芽抱杆菌代谢物
D.从抑菌圈边缘挑取菌落涂布平板重复实验,抑菌圈直径变大
2.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酱油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的酱油制作工艺采用面粉、黄豆做成酱饼,通
过蒸熟、发酵、摊晒,然后将酱饼捣碎同盐汤加入缸中,主要利用黑曲霉发酵,经5〜6个月日晒夜露,
不断搅动酱缸里的酱,进行“捣缸”,待酱料完全熟化,再进行压榨过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黄豆中的蛋白质可为黑曲霉提供碳源和氮源
B.“蒸熟”可使大豆蛋白质变性,以利于黑曲霉正常生长繁殖
C.发酵中添加的盐汤既可调节酱油的风味,又可抑制杂菌的生长
D.黑曲霉通过无氧发酵将原料中的蛋白质水解为肽和氨基酸,增加酱油的鲜味
3.民间的各种美食制作离不开传统的发酵技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酸菜腌制时间越长,口感越好,营养价值越高
B.苹果醋的制作过程中要严格控制通气,并保持无氧和低温
C.苗族红酸汤以番茄和辣椒为原料密封发酵,该过程用到的是醋酸菌
D.长沙的“臭豆腐”闻着臭吃着香,其在发酵时少不了霉菌的参与
4.下列关于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待测样品中的活菌数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样品的稀释度不会直接影响平板上菌落数目
B.通过此方法统计得出的结果通常比实际数量偏小
C.使用涂布器时需要将涂布器放在火焰上灼烧,待涂布器上酒精燃尽后立即进行涂布
D.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为20-200的平板进行计数
5.发酵工程是指利用微生物的特定功能,通过现代工程技术,规模化生产对人类有用的产品.目前在许
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发酵工程大多使用单一菌种,可以从自然界中筛选也可以通过诱变育种或基因工程育种获得
B.发酵工程的中心环节是分离、提纯产物,如果产品是微生物细胞本身,可采用过滤、沉淀等方法分
离
C.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谷氨酸棒状杆菌积累的代谢产物不同,发酵过程需严格控制pH值
D.发酵工程可用于生产微生物农药,主要是利用微生物或其代谢物来防治病虫害
6.使用时间过长的玩具表面可能会有细菌,可能会导致儿童患接触性皮炎。为了检测某玩具表面是否存
在大肠杆菌,某团队进行了相关实验(如图所示),该团队使用伊红一亚甲蓝染液(用于鉴别大肠杆菌,
能使其菌落呈深紫色,并带有金属光泽)对培养基C进行染色,初步统计大肠杆菌的数量,图中1〜6
表示不同菌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对菌液进行系列梯度稀释,菌落数为30〜300时适合进行计数
B.配制平板A时只需要加入碳源、氮源、水、无机盐这几类物质即可
C.图中平板B的接种方法为稀释涂布平板法,初步判断3是大肠杆菌的菌落
D.为保护儿童健康,平时可用75%的酒精对玩具进行擦拭消毒
7.如表为某培养基的配方,下列叙述正确的有()项
成分蛋白陈葡萄糖K2HPO4伊红美蓝蒸储水琼脂
含量10g10g2g0.4g0.065g1000ml20g
①物理性质看该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从用途看该培养基属于鉴别培养基
②培养基中属于碳源的物质主要是葡萄糖,属于氮源的物质是蛋白陈
③该培养基调节合适的pH和消毒后就可以接种使用
④该培养基可以用于培养HIV病毒
A.1项B.2项C.3项D.4项
8.我国古代最早酿造葡萄酒采用的是将葡萄破碎成浆的自然发酵酿酒法,后来出现了向葡萄汁中加入“曲
菜”的酿造方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于自然发酵酿酒法的葡萄可先去皮,有利于破碎成浆
B.葡萄汁中加入的“曲廉”含有酵母菌,可加快酒精发酵
C.酿造葡萄酒需使用密闭性较好的容器,定期打开盖子放气
D.若发酵产物变酸,可能是容器密闭不严,酵母菌进行了有氧呼吸
9.生长图形法是一种测定微生物营养需求的简便方法,为探究某嗜热菌所需生长因子的种类,研究小组
把该菌的悬浮液与不含任何生长因子但含有其他必需营养物质的培养基混合后倒成平板,然后在平板上
划分数区,将甲、乙、丙三种生长因子分别添加到不同区域,培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微生物培养所需的碳源、氮源不一定由培养基提供
B.倒平板后一段时间出现菌落,说明培养基有杂菌污染
C.图示结果表明该菌需要的生长因子为乙或丙
D.这种生长图形法可用于某些菌种的筛选
10.在发酵技术中,主要是利用优良微生物的代谢过程,获得人类需要的产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以淀粉或纤维素的水解液为原料,可以生产微生物分泌的单细胞蛋白
B.以红薯粉为原料经黑曲霉发酵生产柠檬酸需要振荡培养,故黑曲霉与生产果醋和腐乳时所用主要微
生物的代谢类型相同
C.选育优良的产酒酵母菌是发酵工程的中心环节,决定了酒的产量和口味
D.在氧气和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可以将乙醇转化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乙酸
11.AM真菌能促进根瘤菌(Rh)刺激根的局部膨大形成根瘤。为研究AM真菌促进Rh形成根瘤的机制,
研究人员分别取经AM++Rh,AM>Rh+和AM++Rh+处理的大豆根系分泌物(+代表有,-代表无),
灭菌后装满毛细管,将毛细管束放入含有根瘤菌菌液的试管中(毛细管下端管口不封闭,与根瘤菌菌液
连通),实验装置如图1(此培养条件下根瘤菌能生存但并不增殖)。每隔两天取出毛细管,用无菌水冲
洗其外壁,打碎研磨冲洗定容后进行活菌计数,结果如图2。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B.可采用高压蒸汽灭菌锅对大豆根系分泌物进行灭菌处理
C.取一定量的毛细管研磨液用平板划线法在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计数
D.AM真菌与根瘤菌共同存在时,根系分泌物对根瘤菌的吸引作用更强
12.DHA被称为“脑黄金”,是人体所必需的一种不饱和脂肪酸,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DHA
性质活泼,极易与氧气反应,温度过高易分解。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利用单细胞真菌裂壶藻发酵
法生产DHA,成本低而且品质好,常用作营养剂添加到婴儿乳品中。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培养时,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计算的裂壶藻数量往往多于实际活菌数
B.接种注意全程无菌操作,实验结束后的培养基不能直接丢弃
C.提取DHA前需要对裂壶藻进行干燥处理,恒温箱烘烤效果优于低温真空干燥
D.提纯后的DHA在室温下常呈液态
13.江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史上不仅名人辈出,美食也是数不胜数,如湖口酒糟鱼、都昌豆豉、鄱
阳腐乳、南昌啤酒等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酒糟是以糯米为原料,经蒸煮后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发酵而成的
B.参与腐乳形成的主要微生物和醋酸菌类似,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豆豉制作过程中,多种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将豆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肽和氨基酸
D.工业生产啤酒过程中,最核心的步骤是发酵罐内的发酵,发酵完毕后需要对啤酒灭菌处理
14.为获得纯化的酵母菌菌落,进行如图所示的平板划线操作,划线的顺序为①一②一③一④一⑤。下列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马铃薯琼脂培养基可采用湿热灭菌的方法
B.进行划线操作时,培养皿盖不能完全打开,且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C.完成划线操作后,将平板正立放入28℃左右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D.在区域①〜⑤中,最有可能在区域⑤中得到酵母菌的纯培养物
15.啤酒工业化生产的原料为大麦,其工业化生产流程包括8个环节:发芽一焙烤一碾磨一糖化一蒸煮一
发酵一消毒一终止,其中发酵过程分为主发酵和后发酵两个阶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腐乳、果醋和啤酒都是在厌氧条件下发酵产生的食品
B.后发酵阶段指将发酵产物置于高温、通风环境下储存一段时间
C.酒精的产生和积累主要在后发酵阶段完成
D.蒸煮的目的是终止酶的进一步作用和杀灭杂菌
16.某生物活动小组为探究当地农田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数量,进行了取样、系列梯度稀释、涂布平
板、培养、计数等步骤,实验操作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90mL9mL9mL9mL
无菌水无菌水无菌水无菌水
A.制备土壤悬液时,先将10g土壤进行高温灭菌,再倒入90mL无菌水中
B.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上长出的一定是尿素分解菌
C.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尿素分解菌计数时,结果往往比实际值高
D.以未接种的培养基为对照组,可判断培养基灭菌是否合格
17.油炸臭豆腐闻着臭吃着香,是有名的风味小吃。臭豆腐制作时需要将豆腐浸入含乳酸菌、毛霉菌等微
生物的卤汁中发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制作臭豆腐时,豆腐相当于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
B.乳酸菌发酵产生了乳酸和二氧化碳,需定期排气
C.豆腐发酵时需要密封处理,有利于毛霉菌的生长
D.豆腐发酵时不会有杂菌的繁殖,故无需严格灭菌
18.粪肠球菌是一种栖息于人体肠道的益生菌,当肠黏膜被破坏时,肠道内的粪肠球菌及其代谢产生的毒
素可能进入人体内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科研人员进行了青霉素和某种噬菌体对粪肠球菌杀灭效果的相
关研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粪肠球菌寄生于人体肠道,利用肠黏膜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菌体蛋白
B.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培养菌落数量达到30〜300时进行计数
C.长期使用青霉素治疗粪肠球菌感染性疾病,可能会诱导耐药菌产生
D.用噬菌体治疗粪肠球菌导致的疾病,对机体内正常菌群的影响较小
19.将两种氨基酸营养缺陷型大肠杆菌(菌株a和b)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培养24h菌株a口、,““口菌株b
;目完全培养基■目
无菌落少质菌落无菌落
A.实验中接种至基本培养基方法是平板划线法
B.基本培养基上出现的少量菌落一定是单菌落
C.基本培养基中包含菌株a和b的特殊营养物质
D.菌株a和b需要的特殊营养物质有所不同
20.小曲白酒香醇柔和,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如图为接种小曲(含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好氧性霉
菌等),采用传统发酵方法酿造小曲白酒的工艺流程,图中泡粮水必须用热水,以减少自然酶活性和杂
菌对淀粉的消耗。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__冲体用于一叶白酒]
「泡粮D,粮卜~»口^^一》|‘曲精花卜A|装坛发司一
L►[固体为修
A.泡粮:其目的是提高种子自由水含量,提高发芽率
B.撒曲糖化:接种发酵菌促使淀粉分解形成糖浆
C.装坛发酵:主要利用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D.蒸储:加热使蒸汽中酒精含量增加,提高白酒的酒精度
二.解答题(共5小题)
21.紫茎泽兰根、茎、种子皆可繁殖且能产生多种化感物质抑制其他生物生长,是我国危害最严重的入侵
植物。在防除过程中,紫茎泽兰残体亟待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5-
-
一
A12vr
2
9自
圜
60LZ如
!ft
30-c
ff朵i
05101520253035404550
时间(d)时间(d)
图1
对照组UA组CA组
外生菌根真菌
白腐真菌
白腐真菌
图2
(1)紫茎泽兰入侵会造成降低或丧失,影响当地生态系统的性。
(2)以紫茎泽兰为原料,野外就近接种可降解化感物质的高温纤维梭菌(最适温度60〜65℃)进行堆
肥发酵,检测堆肥温度和堆肥基质中两种主要化感物质含量变化,如图1。据图推测5〜10天化感物质
含量下降速率最快的原因:一方面,另一方面,有利于
化感物质的快速分解。
(3)将未经堆肥(UA)和经过堆肥(CA)的紫茎泽兰浸提液加入灭菌土壤中,接种三种土壤真菌后
检测生长情况,如图2。结果表明0将UA组、CA组紫茎泽兰风干粉碎后加
入到种植有玉米幼苗的土壤中,60天后检测发现UA组玉米的生物量显著低于对照,而CA组则显著高
于对照。
(4)与上述研究相关叙述,正确的有o(多选)
A.堆肥过程中堆肥基质的有机物总量增加,肥力增强
B.发酵初期堆肥温度升高有利于堆肥中杂菌的消毒和灭菌
C.发酵初期堆肥温度升高有利于高温纤维梭菌占据竞争优势
D.堆肥发酵可分解紫茎泽兰的根、茎、种子,降低其扩散的风险
E.堆肥发酵可减弱化感物质对农田生物群落其他生物的危害
F.无害化的紫茎泽兰还田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
22.产脂肪酶酵母可用于处理含油废水,同时可获得蛋白质。有研究人员尝试从餐馆厨房污水排放沟取样,
筛选产脂肪酶酵母菌株,初步流程如图1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RK因
|冏源■组*按
匕普大.未抗性.因已1
PC质粒
乳号型
启动手
[导入PCJJWS-Cm"因
hifox
(注:CrdW可特异性识别k>x序列并敲除目标基因)
图2
引物1引物2引物3
引物4引物5引物6
图3
(1)I号培养基中应选择作为唯一的碳源。
(2)过程③的接种方式为o要判断所制备的培养基是否具有筛选作用,同时还需将样
本接种到牛肉膏和蛋白豚的完全培养基上,若,说明具有筛选作用。
(3)酵母菌絮凝是指菌体细胞间通过细胞壁相互粘附、聚集成团的现象。适当提高酵母菌的絮凝能力,
有助于发酵结束时细胞和产物的分离,可大幅节约生产成本。科研人员发现酵母菌的R基因对絮凝能
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图2表示科研人员利用同源重组(在两个DNA分子的同源序列之间直接交换的
一种重组)基因敲除技术敲除R基因的过程。
①研究人员将整合了lox序列的庆大霉素抗性基因导入酵母菌,lox-庆大霉素抗性基因通过同源重组的
方式整合到酵母菌基因组中,重组片段上庆大霉素抗性基因的作用是o利用
PCR技术检测lox-庆大霉素抗性基因是否替换R基因,扩增时引物应选择图3中的o
在PCR延伸阶段中催化脱氧核昔酸连接到引物上。
②将导入PC质粒的酵母菌,接种于添加的马铃薯琼脂培养基中,获得敲除R基因且无庆大
霉素抗性基因标记的酵母菌。Cre酶与基因工程中(工具酶)作用类似,上述过程中其发
挥作用时需断裂个磷酸二酯键。
23.我国科学家利用如图所示的液态厌氧发酵工艺,实现了利用乙醇梭菌高效产出乙醇和单细胞蛋白。回
答以下问题:
脱硫脱氧
预处理
工业尾气
蒸锚
除乙醇_乙醇极菌
**发酵液单细胞蛋白
培养基(仅含无机盐)
(1)据图分析可知,该培养基的碳源是,乙醇梭菌属于(自养型/异养型)
细菌。
(2)乙醇梭菌在发酵罐中的发酵过程属于厌氧发酵,其发酵过程(需要/不需要)搅拌,目
的是o
(3)发酵工程的中心环节是,在该环节中需要严格控制温度、pH等发酵条件,原
因是O
(4)通过该工艺高效生产清洁能源乙醇,可降低生态足迹,同时还可以获得单细胞蛋白,该过程获得
的单细胞蛋白是指,可通过等方法从发酵液中获得单细胞蛋白。
24.大肠杆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一定数量的大肠杆菌有利于胃肠蠕动,过量的大肠杆菌则容易引发腹痛、
腹泻等症状。某同学喝了自酿葡萄酒后出现腹痛、腹泻现象。他怀疑酒中大肠杆菌含量超标,于是开展
了葡萄酒的检测实验。实验的部分步骤如下:
①配制培养基
②灭菌、冷却
③接种
④培养与观察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大肠杆菌培养过程中,除考虑营养条件外,还要考虑、和渗透压等条件。
由于该细菌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变异类型容易选择、、等优点,因此常作
为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
(2)在大肠杆菌培养操作过程中,为防止杂菌污染,静止空气中的细菌可用紫外线杀灭,其原因是紫
外线能(答出两点)。
(3)酵母菌和大肠杆菌的代谢类型都是异养兼性厌氧型,但一般认为如果控制好发酵条件,葡萄酒是
不易被大肠杆菌污染的,原因是o
(4)将接种后的平板和一个空白平板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适宜的时间,设置空白平板对照的目的
是o通常,对获得的纯菌种还可以依据(写出两点)等菌落特
征对细菌进行初步的鉴定分类。
(5)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大肠杆菌活菌的个数,要想使估计值更接近实际值,除应严格操作、多
次重复外,还应保证待测样品稀释的o
25.乳链菌肽是由乳酸乳球菌分泌的一种由34个氨基酸组成的小肽,对许多革兰氏阳性菌,尤其是对引
起食品腐败的细菌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是一种高效无毒的天然食品防腐剂。研究人员从新鲜牛奶中获
得多株产乳链菌肽的菌株,进行了如下实验:
(1)筛选菌株:将革兰氏阳性菌均匀涂布于平板上,将已经灭菌的大小相同的滤纸片均匀地摆放在培
养基表面,在其上分别滴加等量备选菌株培养液的上清液,对比观察,选取抑制作用最
强的菌株,图1所示为培养的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o
含抗生素的纸片
1.对照组活菌数
2.核酸含量
3.加入乳链菌肽后的活菌数
图
1图2
A.有些未形成抑菌圈可能是病原菌对该抗生素很敏感
B.有些抑菌圈很小可能与该抗生素扩散速度太慢有关
C.若抑菌圈内出现一个菌落,则该菌落可能由抗药性变异菌体形成
D.从抑菌圈边缘挑取病原菌继续培养,连续选择几代后抑菌圈的直径会变小
(2)纯化菌株:
A.制备培养基一B.灭菌一C.4T大培养一》D.划线分离和薪ITE.菌种临时保存
A过程配制时除了加入特定的营养物质以外,还要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钠,目的是=
B过程常用的方法是oD过程与C过程相比,培养基中增加的物质是oE
过程需将纯化的菌株用(填工具)将纯化的菌株接种于培养基中4。C保存。
(3)为了解乳链菌肽对革兰氏阳性菌的作用方式是抑制细菌生长、溶菌性杀死细菌(细胞破裂)还是
非溶菌性杀死细菌,科研人员活将乳链菌肽加入革兰氏阳性菌菌液中,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检测革兰
氏阳性菌的活菌数、除去菌体的上清液中核酸含量,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对革兰氏阳性菌活菌的计数方法为o以上实验表明乳链菌肽对革兰氏阳性菌的作用方
式为,理由是»
(4)人们一直都试图将乳链菌肽当作一种抗生素用于医疗方面,由于,溶解
度不高,以及在其它方面存在着一些缺陷,目前还不适合作为口服药使用。据题推测乳链菌肽在食品生
产中的应用价值是o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能引起家禽和家畜的肠道疾病。暹罗芽抱杆菌代谢物具有广谱抗菌性,为检测其
对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能力进行图示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暹罗芽胞杆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
接种于接种于接种于
LB矗基
LB培养基LB培养基
在适宜条件在适宜条件在适宜条件
下培养12h下培养12h下培养12h
I均均
接匀
8000转/min接
种涂种1涂
离心lOmin满、,满
取X分别
添加至2组平板一►
的小孔中
37。<:培养24h,比较和测量抑菌圈直径
A.制备图示培养基需要在灭菌前调节pH
B.该抑菌实验还需要设计等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
C.图示X为离心后得到的下层沉淀,含有暹罗芽抱杆菌代谢物
D.从抑菌圈边缘挑取菌落涂布平板重复实验,抑菌圈直径变大
【考点】微生物的选择培养(稀释涂布平板法);培养基的配制.
【专题】模式图;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和应用.
【答案】A
【分析】本实验的思路为:将含暹罗芽抱杆菌代谢物的滤纸片放到接种了大肠杆菌或者沙门氏菌的平板
培养基上,滤纸片周围会出现抑菌圈,在抑菌圈边缘生长的细菌可能是耐药菌;若抗生素对细菌起选择
作用,则随着培养次数增多,耐药菌的比例增大,在连续培养几代后,抑菌圈的平均直径变小。
【解答】解:A、制备图示培养基需要在灭菌前调节pH,否则会引起杂菌污染,A正确;
B、该抑菌实验为检测暹罗芽抱杆菌代谢物对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能力,互为对照,因此进行图
示实验不需设计等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B错误;
C、图示X为离心后得到的下层沉淀,含有暹罗芽抱杆菌,上清液中含有代谢物,C错误;
D、在抑菌圈边缘生长的细菌可能是耐药菌,从抑菌圈边缘挑取菌落涂布平板重复实验,抑菌圈平均直
径变小,D错误。
故选:Ao
【点评】本题考查微生物实验室培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具备运用所学
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酱油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的酱油制作工艺采用面粉、黄豆做成酱饼,通
过蒸熟、发酵、摊晒,然后将酱饼捣碎同盐汤加入缸中,主要利用黑曲霉发酵,经5〜6个月日晒夜露,
不断搅动酱缸里的酱,进行“捣缸”,待酱料完全熟化,再进行压榨过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黄豆中的蛋白质可为黑曲霉提供碳源和氮源
B.“蒸熟”可使大豆蛋白质变性,以利于黑曲霉正常生长繁殖
C.发酵中添加的盐汤既可调节酱油的风味,又可抑制杂菌的生长
D.黑曲霉通过无氧发酵将原料中的蛋白质水解为肽和氨基酸,增加酱油的鲜味
【考点】发酵工程在食品、医药、农牧业等工业上的应用.
【专题】正推法;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和应用;果酒、果醋、腐乳和泡菜的制作.
【答案】D
【分析】发酵罐内的发酵是发酵工程的中心环节,要随时检测培养液中的微生物数量、产物浓度等,以
了解发酵进程。还要及时添加必需的营养组分,要严格控制温度、pH和溶解氧等发酵条件。环境条件
不仅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而且会影响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形成。
【解答】解:A、黄豆蛋白质中含有C、H、O、N等元素,故黄豆中的蛋白质可为黑曲霉提供碳源和氮
源,A正确;
B、“蒸熟”使黄豆蛋白质变性,有利于后期发酵,同时起到杀灭附着在原料上的微生物的作用,以利
于黑曲霉正常生长繁殖,B正确;
C、发酵中添加的盐汤的目的主要是抑制杂菌的生长,同时也能调节酱油的风味,C正确;
D、黑曲霉是一种好氧菌,“捣缸”的目的是通风供氧,降低温度,混合均匀以利于黑曲霉进行有氧发
酵,黑曲霉有复杂的酶系统,主要是蛋白水解酶等,可水解原料中的蛋白质为肽和氨基酸,增加酱油的
鲜味,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传统发酵技术和发酵工程的相关知识,比较基础,只要考生识记传统发酵原理、发酵
工程的基本环节即可正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3.民间的各种美食制作离不开传统的发酵技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酸菜腌制时间越长,口感越好,营养价值越高
B.苹果醋的制作过程中要严格控制通气,并保持无氧和低温
C.苗族红酸汤以番茄和辣椒为原料密封发酵,该过程用到的是醋酸菌
D.长沙的“臭豆腐”闻着臭吃着香,其在发酵时少不了霉菌的参与
【考点】果酒、果醋的制作;发酵与传统发酵技术;制作泡菜.
【专题】正推法;果酒、果醋、腐乳和泡菜的制作.
【答案】D
【分析】果酒制作菌种是酵母菌,代谢类型是兼性厌氧型真菌,属于真核细胞,条件是18〜30℃、前
期需氧,后期不需氧;果醋制作的菌种是醋酸菌,代谢类型是需氧型细菌,属于原核细胞,条件是30〜
35℃、一直需氧;红酸汤制作需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是一种厌氧菌,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
生乳酸,使得菜品有一股特别的风味提升菜品的口感;腐乳的制作主要是利用了微生物发酵的原理,主
要参与的微生物是青霉、毛霉,豆腐上生长的白毛是毛霉的白色菌丝,严格地说是直立菌丝,豆腐中还
有匍菌丝,豆腐中的蛋白质和脂肪经微生物分解为小分子肽,氨基酸和甘油、脂肪酸等,再经加工制成
为腐乳。
【解答】解:A、酸菜制作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因此并不是腌制时间越长,口感越好,营养价值越
iW],A错误;
B、果醋制作的菌种是醋酸菌,代谢类型是需氧型细菌,属于原核细胞,条件是30〜35℃、一直需氧,
B错误;
C、红酸汤制作需要用到乳酸菌而不是醋酸菌,C错误;
D、长沙的“臭豆腐”闻着臭吃着香,其在发酵时少不了霉菌的参与,如青霉、毛霉等,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发酵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
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下列关于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待测样品中的活菌数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样品的稀释度不会直接影响平板上菌落数目
B.通过此方法统计得出的结果通常比实际数量偏小
C.使用涂布器时需要将涂布器放在火焰上灼烧,待涂布器上酒精燃尽后立即进行涂布
D.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为20-200的平板进行计数
【考点】微生物的选择培养(稀释涂布平板法);微生物的数量测定.
【专题】正推法;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和应用.
【答案】B
【分析】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
单个菌落。
【解答】解:A、样品的稀释度会直接影响平板上菌落数目,稀释度越高,菌落数目越少,A错误;
B、由于两个或多个细菌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所以通过此方法统计得出的结果
通常比实际数量偏小,B正确;
C、使用涂布器时需要将涂布器放在火焰上灼烧,待涂布器上酒精燃尽后冷却到室温再进行涂布,C错
误;
D、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为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D错误。
故选:Bo
【点评】本题考查微生物计数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
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发酵工程是指利用微生物的特定功能,通过现代工程技术,规模化生产对人类有用的产品.目前在许
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发酵工程大多使用单一菌种,可以从自然界中筛选也可以通过诱变育种或基因工程育种获得
B.发酵工程的中心环节是分离、提纯产物,如果产品是微生物细胞本身,可采用过滤、沉淀等方法分
离
C.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谷氨酸棒状杆菌积累的代谢产物不同,发酵过程需严格控制pH值
D.发酵工程可用于生产微生物农药,主要是利用微生物或其代谢物来防治病虫害
【考点】发酵工程在食品、医药、农牧业等工业上的应用;发酵工程的基本环节.
【专题】正推法;果酒、果醋、腐乳和泡菜的制作.
【答案】B
【分析】发酵工程一般包括菌种的选育,扩大培养,培养基的配制、灭菌,接种,发酵,产品分离、提
纯等方面。
【解答】解:A、发酵工程中所用的菌种大多是单一菌种,一旦有杂菌污染,可能导致产量大大下降,
因此,培养基和发酵设备都必须经过严格灭菌;发酵所用菌种可以从自然界中筛选也可以通过诱变育种
或基因工程育种获得,A正确;
B、发酵工程的中心环节是发酵,如果产品是微生物细胞本身,可采用过滤、沉淀等方法分离,B错误;
C、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谷氨酸棒状杆菌积累的代谢产物不同,发酵过程需严格控制pH值,C正确;
D、发酵工程可用于生产微生物农药,主要是利用微生物或其代谢物来防治病虫害,D正确。
故选:Bo
【点评】本题考查发酵过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分析题意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6.使用时间过长的玩具表面可能会有细菌,可能会导致儿童患接触性皮炎。为了检测某玩具表面是否存
在大肠杆菌,某团队进行了相关实验(如图所示),该团队使用伊红一亚甲蓝染液(用于鉴别大肠杆菌,
能使其菌落呈深紫色,并带有金属光泽)对培养基C进行染色,初步统计大肠杆菌的数量,图中1〜6
表示不同菌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对菌液进行系列梯度稀释,菌落数为30〜300时适合进行计数
B.配制平板A时只需要加入碳源、氮源、水、无机盐这几类物质即可
C.图中平板B的接种方法为稀释涂布平板法,初步判断3是大肠杆菌的菌落
D.为保护儿童健康,平时可用75%的酒精对玩具进行擦拭消毒
【考点】微生物的选择培养(稀释涂布平板法).
【专题】实验材料与实验步骤;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和应用.
【答案】B
【分析】1、微生物常见的接种方法: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可用于微生物计
数。
2、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菌落数的原理:当样品的稀释倍数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自
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可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来推测样品中的活菌。
【解答】解:A、对菌液进行系列梯度稀释,培养出的菌落数计数要在30〜300的范围内,否则导致结
果误差大,A正确;
B、平板A为固体培养基,配制时还需要加入琼脂作为凝固剂,B错误;
C、用伊红一亚甲蓝染液对培养基C进行染色,根据平板D的结果,可判断平板B中3是大肠杆菌菌
落,C正确;
D、可用75%的酒精对玩具进行擦拭消毒,从而达到保护儿童健康的目的,D正确。
故选:Bo
【点评】本题考查微生物培养与分离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理解识记有关技术的原理及操作步骤,掌握
各操作步骤中需要注意的细节,能将教材中的知识结合题中信息进行迁移应用。
7.如表为某培养基的配方,下列叙述正确的有()项
成分蛋白陈葡萄糖K2HPO4伊红美蓝蒸储水琼脂
含量10g10g2g0.4g0.065g1000ml20g
①物理性质看该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从用途看该培养基属于鉴别培养基
②培养基中属于碳源的物质主要是葡萄糖,属于氮源的物质是蛋白陈
③该培养基调节合适的pH和消毒后就可以接种使用
④该培养基可以用于培养HIV病毒
A.1项B.2项C.3项D.4项
【考点】无菌技术常用的消毒和灭菌方法.
【专题】正推法;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和应用.
【答案】B
【分析】1、培养基的营养构成: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
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
2、培养基的种类:
(1)按物理性质分:
名称特征功能
固体培养基外观显固体状态的培养基主要用于微生物的分离、鉴定
液体培养基呈液体状态的培养基主要用于工业生产
(2)按化学性质分:
名称特征功能
天然培养基用于化学成分不明确的天然主要用于工业生产
物质配成
合成培养基用化学成分已知的化学物质主要用于微生物的分类、鉴定
配成
(3)按功能分:
种类制备方法特征用途
选择培养基培养基中加入某根据某种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其加入青霉素分离得到
种化学成分对某化学、物理因素的抗性而设计的培酵母菌和霉菌
养基使混合菌样中的劣势菌变成优势
菌,从而提高该菌的筛选率
鉴别培养基加入某种试剂或依据微生物产生的某种代谢产物与培鉴别和区分菌落相似
化学药品养基中特定试剂或化学药品反应,产生的微生物,如伊红和美
明显的特征变化而设计蓝培养基可以鉴别大
肠杆菌
【解答】解:①该培养基中含有凝固剂(琼脂),因此从物理性质看该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该培养
基中含有指示剂(伊红美蓝),因此从用途看该培养基属于鉴别培养基,①正确;
②培养基中属于碳源的物质主要是葡萄糖,属于氮源的物质是蛋白陈,②正确;
③该培养基调节合适的pH和灭菌后才可以接种使用,③错误;
④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因此不能用培养基直接培养病毒,④错误。
故选:Bo
【点评】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重点考查培养基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培养基的组成成分、
种类及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8.我国古代最早酿造葡萄酒采用的是将葡萄破碎成浆的自然发酵酿酒法,后来出现了向葡萄汁中加入“曲
菜”的酿造方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于自然发酵酿酒法的葡萄可先去皮,有利于破碎成浆
B.葡萄汁中加入的“曲廉”含有酵母菌,可加快酒精发酵
C.酿造葡萄酒需使用密闭性较好的容器,定期打开盖子放气
D.若发酵产物变酸,可能是容器密闭不严,酵母菌进行了有氧呼吸
【考点】果酒、果醋的制作.
【专题】正推法;果酒、果醋、腐乳和泡菜的制作.
【答案】B
【分析】果酒制作过程中的相关实验操作:
(1)材料的选择与处理:选择新鲜的葡萄,榨汁前先将葡萄进行冲洗,除去枝梗。
(2)灭菌:①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②发酵装置要清洗干净,并用70%的酒精消毒。
(3)榨汁:将冲洗除枝梗的葡萄放入榨汁机榨取葡萄汁。
(4)发酵:将葡萄汁装入发酵瓶,要留要大约1/3的空间,并封闭充气口。制葡萄酒的过程中,将温
度严格控制在18℃~30℃,时间控制在10〜12d左右,可通过出料口对发酵的情况进行及时的监测。
【解答】解:A、用于自然发酵酿酒法的葡萄不能去皮,因为皮上有野生型酵母菌,A错误;
B、葡萄汁中加入的“曲廉”含有酵母菌,可加快酒精发酵,B正确;
C、酿造葡萄酒需使用密闭性较好的容器,但不能打开盖子放气,防止杂菌污染,C错误;
D、酒变酸,可能是容器密闭不严醋酸菌进行了有氧呼吸,D错误。
故选:Bo
【点评】本题考查果酒制作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
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9.生长图形法是一种测定微生物营养需求的简便方法,为探究某嗜热菌所需生长因子的种类,研究小组
把该菌的悬浮液与不含任何生长因子但含有其他必需营养物质的培养基混合后倒成平板,然后在平板上
划分数区,将甲、乙、丙三种生长因子分别添加到不同区域,培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微生物培养所需的碳源、氮源不一定由培养基提供
B.倒平板后一段时间出现菌落,说明培养基有杂菌污染
C.图示结果表明该菌需要的生长因子为乙或丙
D.这种生长图形法可用于某些菌种的筛选
【考点】微生物的选择培养(稀释涂布平板法).
【专题】模式图;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和应用.
【答案】C
【分析】1、微生物的营养物质主要包括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等,有的还需要添加维生素等特殊的
营养物质;自养型微生物培养基中可以不添加碳源,固氮微生物培养基中可以不添加氮源;
2、据图分析,菌落主要分布于添加了乙和丙的区域的交界处,说明该嗜热菌所需生长因子为丙和乙。
【解答】解:A、培养自养微生物时一般不需要添加碳源,微生物可以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培养固
氮微生物时一般不需要添加氮源,微生物可以利用空气中的氮气,A正确;
B、若倒成平板后直接培养,出现菌落说明已被杂菌感染,B正确;
C、图中菌落生活在乙丙区域之间,说明同时需要乙和丙,C错误;
D、不同菌种所需生长因子不同,可利用生长图形法筛选菌种,D正确。
故选:C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微生物的选择培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
适中。
10.在发酵技术中,主要是利用优良微生物的代谢过程,获得人类需要的产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以淀粉或纤维素的水解液为原料,可以生产微生物分泌的单细胞蛋白
B.以红薯粉为原料经黑曲霉发酵生产柠檬酸需要振荡培养,故黑曲霉与生产果醋和腐乳时所用主要微
生物的代谢类型相同
C.选育优良的产酒酵母菌是发酵工程的中心环节,决定了酒的产量和口味
D.在氧气和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可以将乙醇转化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乙酸
【考点】果酒、果醋的制作;发酵工程在食品、医药、农牧业等工业上的应用.
【专题】正推法;果酒、果醋、腐乳和泡菜的制作.
【答案】B
【分析】酵母菌是一类单细胞真菌,能以多种糖类作为营养物质和能量的来源,因此在一些含糖量较高
的水果、蔬菜表面经常可以发现酵母菌的存在。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能进行酒精发
酵,可用于酿酒、制作馒头和面包等。温度是影响酵母菌生长的重要因素,酿酒酵母的最适生长温度约
为28℃。
【解答】解:A、微生物菌体本身属于单细胞蛋白,单细胞蛋白不是微生物的分泌物,A错误;
B、黑曲霉发酵生产柠檬酸需要振荡培养,故黑曲霉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故黑曲霉与生产果醋(醋
酸菌需氧型)和腐乳(毛霉需氧型)时所用主要微生物的代谢类型相同,B正确;
C、发酵过程的中心环节是发酵过程,控制各种条件等,C错误;
D、在氧气和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可以将糖分解成乙酸,糖源不充足时,将乙醇转化为乙醛,再将乙
醛变为乙酸,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发酵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
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AM真菌能促进根瘤菌(Rh)刺激根的局部膨大形成根瘤。为研究AM真菌促进Rh形成根瘤的机制,
研究人员分别取经AM++Rh,AM「+Rh+和AM++Rh+处理的大豆根系分泌物(+代表有,-代表无),
灭菌后装满毛细管,将毛细管束放入含有根瘤菌菌液的试管中(毛细管下端管口不封闭,与根瘤菌菌液
连通),实验装置如图1(此培养条件下根瘤菌能生存但并不增殖)。每隔两天取出毛细管,用无菌水冲
洗其外壁,打碎研磨冲洗定容后进行活菌计数,结果如图2。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B.可采用高压蒸汽灭菌锅对大豆根系分泌物进行灭菌处理
C.取一定量的毛细管研磨液用平板划线法在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计数
D.AM真菌与根瘤菌共同存在时,根系分泌物对根瘤菌的吸引作用更强
【考点】微生物的纯培养;微生物的数量测定.
【专题】坐标曲线图;对比分析法;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和应用.
【答案】C
【分析】1、两种纯化细菌的方法的比较:
优点缺点适用范围
平板划可以观察菌落特征,对混不能计数适用于好氧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心血管疾病基础知识课件
- 第一说课课件
- 心理技能全套课件下载
- 出境旅行搭车协议书范本
- 2025年计算机系统配套零、部件合作协议书
- 订购辣椒苗协议书范本
- 2025年圆柱型锌空气电池合作协议书
- 汽车托管风险协议书范本
- 竖版课件图片儿童
- 心理健康课情绪课件
- 食管癌放疗病人的护理查房
- 2025-2030中国1,6-己二醇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沉淀池斜管安装施工方案
- 老人躺卧后的安全检查
- 三菱燃气轮机培训手册
- 《基因与出生缺陷》课件
- 面向I3型卓越人才培养的嵌入式人工智能实验教学探索
- 酒类代理合同范本
- 2025年中国航空航天新材料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 《癌前病变》课件
- DB3308T 137-2023 全域白蚁防治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