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遗传的基本规律(讲义)_第1页
2025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遗传的基本规律(讲义)_第2页
2025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遗传的基本规律(讲义)_第3页
2025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遗传的基本规律(讲义)_第4页
2025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遗传的基本规律(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解密11遗传的基本规律

W解密高考

高考考点考查内容三年高考探源考查频率

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及遗传1.掌握孟德尔遗传实验

★★★★☆

学基本概念的方法,理解遗传学基本

概念2020全国n卷・10

2020全国I卷・5

2.理解基因分离定律的

2019新课标III10

分离定律的实质与分离比异常分析实质,能够正确计算分离★★★★☆

2019新课标1-5

2018天津卷-6

3.利用基因的分离定律

2018浙江卷-5

分离定律的推导计算类问题的解题判断显隐性

2018江苏卷-6★★★★☆

方法规律4.利用遗传定律的分离

2019浙江卷・31

比能够分析分离比异常

2019新课标II卷・10

或致死

性状显隐性判断与纯合子、杂合子判

2019新课标I卷。0

★★★★☆

5.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

定的实验探究设计

2019江苏卷・32

律的实质

2018全国I卷・32

6.能够运用自由组合定2018全国III卷・31

律计算问题的方法★★★★☆

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及与分

7.通过基因的自由组合

离定律的比较推断亲子代的基因型及

其概率★★★★☆

★★★★☆

,访对点解密

核心考点一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及遗传学基本概念

一、假说一演绎法分析

1.假说一演绎法: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

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

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这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叫作假说一演

绎法。

2.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假说一演绎法”分析

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艮全为高茎,

现象一Fi自交后代高茎和矮茎的比例为3:1,其他

6对相对性状均如此。

二、常见遗传类概念辨析

1.性状类

(1)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2)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种亲本杂交,杂种Fi表现出来的亲本的性状。

(3)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种亲本杂交,杂种Fi未表现出来的亲本的性状。

(4)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2.基因类

(1)等位基因

①存在:杂合子的所有体细胞中。

②位置: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如图中的B和b、C和c。

③特点:能控制一对相对性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④分离的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⑤遗传行为: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相同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同性状的基因,如上图中的A和A。

(3)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

(4)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

3.个体类

(1)表现型: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2)基因型:指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如豌豆子叶的颜色对应三种基因型,分别为YY、Yy、

yy,黄色子叶的基因型是YY、Yy,绿色子叶的基因型为yy。

(3)纯合子:由两个基因型相同的配子结合成合子,再由此合子发育而成的新个体。如基因型为

AAbb、XBXB>XBY的个体都是纯合子。纯合子的基因组成中无等位基因。

(4)杂合子:由两个基因型不同的配子结合成合子,再由此合子发育而成的新个体。如基因型为

AaBB、AaBb的个体。杂合子的基因组成中至少有一对等位基因。

4.交配方式类

含义作用

①探索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的传递规律;

②将不同优良性状集中到一起,得到新品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同种生物体之间相互交配

种;

③显隐性性状判断

①植物的自花(或同株异花)授粉①可不断提高种群中纯合子的比例;

自交

②基因型相同的动物个体间的交配②可用于植物纯合子、杂合子的鉴定

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相交,是一种特殊方①验证遗传基本规律理论解释的正确性;

测交

式的杂交②可用于高等动物纯合子、杂合子的鉴定

是相对而言的,正交中父方和母方分别是①检验是细胞核遗传还是细胞质遗传;

正交与反交

反交中母方和父方②检验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性染色体遗传

【特别提醒】

遗传实验中常用的实验材料

(1)豌豆一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自然条件下一般都是纯种,相对性状明显且多种。

(2)果蝇——易饲养、繁殖快,10多天就繁殖一代,一只雌蝇一生能产生几百个后代。

(3)玉米一雌雄同株异花,易种植,杂交操作简便,籽粒多、相对性状多而明显。

(4)糯稻、粳稻——花粉粒(雄配子)不仅有长形、圆形之分,且用碘液着色后有蓝色、棕色之

分,减数分裂产生的花粉就可直接验证基因的分离现象和自由组合现象。另外,拟南芥、

小鼠、家兔、家鸽等都是常用的生物。

Jn【考法解密】

考法一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2015•江苏高考真题)下列关于研究材料、方法及结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A.孟德尔以豌豆为研究材料,采用人工杂交的方法,发现了基因分离与自由组合定律

B.摩尔根等人以果蝇为研究材料,通过统计后代雌雄个体眼色性状分离比,认同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

C.赫尔希与蔡斯以噬菌体和细菌为研究材料,通过同位素示踪技术区分蛋白质与DNA,证明了DNA是遗

传物质

D.沃森和克里克以DNA大分子为研究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的方法,破译了全部密码子

【答案】D

【详解】

A、孟德尔以豌豆作为实验材料,采用人工杂交的方法,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

A正确;

B、摩尔根等人以果蝇作为材料,通过研究其眼色的遗传,认同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B正确;

C、赫尔希和蔡斯以噬菌体和细菌为实验材料,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C正确;

D、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尼伦伯格破译了第一个密码子,后来科学家陆续破译了全

部密码子,D错误。

故选D。

考法二豌豆杂交实验

(2018•浙江高考真题)下列关于紫花豌豆与白花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豌豆花瓣开放时需对母本去雄以防自花授粉

B.完成人工授粉后仍需套上纸袋以防自花授粉

C.Fi自交,其F2中出现白花的原因是性状分离

D.Fi全部为紫花是由于紫花基因对白花基因为显性

【答案】D

【分析】

1、豌豆是一种严格的自花授粉植物,而且是闭花授粉,授粉时无外来花粉的干扰,便于形成纯种。

2、杂交实验的过程:去雄T套袋T授粉一套袋

【详解】

豌豆花瓣开放时,豌豆已经完成授粉,所以应在花粉尚未成熟时对母本去雄以防自花授粉,A错误;完成

人工授粉后仍需套上纸袋以防异花授粉,B错误;F1自交,其F2中同时出现白花和紫花,这种现象是性状

分离。出现性状分离的原因是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C错误;紫花和白花杂交,Fi全部为

紫花,说明紫花为显性性状,白花为隐性性状,则紫花基因对白花基因为显性,D正确。故选D。

变式解密】

1.对孟德尔关于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其解释,叙述正确的是

A.在杂交实验中,需在花蕾期同时对父本和母本去雄

B.依据假说推断,F,能产生数量比例为1:1的雌雄配子

C.假说能解释Fi自交出现3:1分离比的原因,所以假说成立

D.假说的主要内容是Fi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答案】D

【分析】

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提出问题一作出假说一演绎推理-实验验证一得出结论。

①提出问题(在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

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

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i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

数量相等的类型);

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⑤得出结论(基因分离定律)。

【详解】

在杂交实验中,需在花蕾期对母本去雄,A错误;Fi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不等,雄配子数量远多于雌配子

数量,B错误;假说能解释Fi测交出现1:1分离比的原因,且在测交实验中得到了验证,所以假说成立,

C错误;假说的主要内容是Fi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D正确。

故选D。

2.下列各项实验中应采取的最佳交配方法分别是

①鉴别一只白兔是否为纯合子

②鉴别一株长穗小麦是否为纯合子

③不断提高水稻品种的纯合度

④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

A.杂交、测交、自交、测交B.测交、自交、自交、杂交

C.杂交、自交、测交、杂交D.测交、测交、自交、杂交

【答案】B

【解析】

【分析】

杂交是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个体之间相互交配的方式,可以是同种生物个体杂交,也可以是不同种生物个体

杂交。自交是指植物中自花受粉和同株异花受粉,可以是纯合子(显性纯合子或隐性纯合子)自交、杂合

子自交。测交是指杂种子一代个体与隐性类型之间的交配,主要用于测定Fi的基因型,也可以用来判断另

一个个体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鉴定生物是否是纯种,对于植物来说可以用测交、自交的方法,其中测交

是最简单的方法;对于动物来讲则只能用测交的方法.采用自交法,若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此个体为杂

合子;若后代中没有性状分离,则此个体为纯合子。采用测交法,若后代中只有显性性状,则被鉴定的个

体为纯合子;若后代中既有显性性状又有隐性性状出现,则被鉴定的个体为杂合子。明确知识点,梳理相

关知识,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详解】

①由于兔子是动物,所以鉴别一只白兔是否是纯合子适宜用测交的方法;②鉴别一株长穗小麦是否为纯合

子,适宜用自交的方法,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为杂合子,没有出现性状分离为纯合子;③不断提高水稻品

种的纯合度,最简单的方法是自交,淘汰性状分离的个体;④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适宜用杂

交的方法,后代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是隐性性状;所以各项试验中应采用的

最佳交配方法分别是测交、自交、自交、杂交,故选B。

3.下列与孟德尔遗传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用豌豆做实验时必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雄蕊

B.孟德尔通过演绎推理证明了他所提出的假说的正确性

C.若以玉米为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所选的亲本必须是纯合子

D.孟德尔根据亲本和隐性纯合子测交产生的子代的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

【答案】D

【解析】

【分析】

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一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交实

验)一得出结论。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1)选材:豌豆.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的植物,

自然状态下为纯种;品系丰富,具多个可区分的性状,且杂交后代可育,易追踪后代的分离情况,总结遗

传规律;(2)由单因子到多因子的科学思路(即先研究1对相对性状,再研究多对相对性状);(3)利用统

计学方法;(4)科学的实验程序和方法;(5)具有热爱科学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测交的定义是孟德尔在验

证自己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时提出的,为了确定子一代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让子一代与隐性

纯合子杂交,这就叫测交;在实践中,测交往往用来鉴定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和它形成的配子类型及其

比例。

【详解】

孟德尔用豌豆做实验时,在自交实验的过程中不需要对母本进行去雄处理,A错误;孟德尔通过测交实验

证明了他所提出的假说的正确性,B错误;若以玉米为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所选的亲本可以是杂合子,

C错误;孟德尔根据亲本和隐性纯合子测交产生的子代的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D正确。

4.下列关于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兔的白毛和黑毛,狗的长毛和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②纯合子杂交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XAY.XaY属于纯合子

③不同环境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④A和A、b和b不属于等位基因,C和c属于等位基因

⑤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作性状分离,两个双眼皮的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属

于性状分离

⑥检测某雄兔是否是纯合子,可以用测交的方法

A.2项B.3项C.4项D.5项

【答案】B

【分析】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各个体间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性状分离:指让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i全部个体都表现显性性状,Fi自交,F2个体大部分表现

显性性状,小部分表现隐性性状的现象。

测交: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杂交,是杂交子一代个体(Fi)再与其隐性或双隐性亲本的交配,是用以测验子一代个

体基因型的一种回交。

【详解】

①兔的白毛和黑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狗的长毛和卷毛不是一对相对性状,①错误;

②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纯合子杂交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②错误;

③性状的表现是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基因型相同,环境不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③正确;

④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是等位基因,如C和c,④正确;

⑤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⑤错误;

⑥动物纯合子的检测,可用测交法,⑥正确。

有③④⑥,3项正确;

故选B。

5.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物体能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不能表现的是隐性性状

B.基因型相同的生物表现型一定相同,表现型相同的生物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C.AABBCcDdEE的个体能产生4种配子,自交后代有4种表现型9种基因型

D.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

【答案】C

【分析】

1.相对性状分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2.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详解】

在孟德尔杂交实验中,Fi中显现出来的性状,叫显性性状,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隐性性状,自然界的生物,

隐性性状也是可以表现出来的,如豌豆的矮茎,A错误。基因型相同的生物,表现型不一定相同,与环境

有关,表现型相同的生物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如豌豆的高茎的基因型有DD和Dd,B错误。AABBCcDdEE

的个体能产生ABCDE、ABCdE、ABcDE、ABcdE四种配子,按着自由组合定律,自交后代有4种表现型9

种基因型,C正确。等位基因是指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D错误。

核心考点二分离定律的实质与分离比异常分析

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分离,等位基因随之分离。

2.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特殊情况

(1)不完全显性:Fi的性状表现介于显性和隐性的亲本之间的显性表现形式,如紫茉莉的花色遗传中,

红色花(RR)与白色花(rr)杂交产生的Fi为粉红花(Rr),Fi自交后代有3种表现型:红花、粉

红花、白花,性状分离比为1:2:lo

(2)致死现象

AaXAa

(显性纯合致死:2:1

1AA:2Aa:laa-《

,—、—I隐性纯合致死:全为显性

3:1

(3)从性遗传

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但性状表现与性别有关的现象,如绵羊的有角和无角受常染色

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有角基因H为显性,无角基因h为隐性,在杂合子(Hh)中,公羊表现

为有角,母羊则表现为无角。

3.果皮、种皮、胚、胚乳的基因型分析

(1)果皮(包括豆荚)、种皮分别由子房壁、珠被(母本体细胞)发育而来,基因型都与母本相同。

(2)胚(由胚轴、胚根、胚芽、子叶组成)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基因型与子代相同。

(3)胚乳由受精极核发育而来,基因组成为两倍的雌配子基因加上雄配子的基因。

4.基因分离定律指导杂交育种

第一步:按照育种的目标,选择亲本进行杂交;

第二步:根据性状的表现选择符合需要的杂种类型;

第三步:有目的地选育,培育出稳定遗传的新品种:如果优良性状是隐性的,可直接在F2中选种培育;

如果优良性状是显性的,则必须从F2起连续自交,选择若干代(一般5〜6代),直至不再发生性状分离

为止,如果优良性状是杂合子,则需要每年都配种。

【易混易错】

(1)符合基因分离定律并不一定就会出现特定性状分离比(针对完全显性)。

①F2中3:1的结果必须在统计大量子代后才能得到;子代数目较少,不一定符合预期的分离比。

②某些致死基因可能导致遗传分离比变化,如隐性致死、纯合致死、显性致死等。

(2)误将“从性遗传”视作“伴性遗传”

在涉及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中,有时会出现某一基因型个体在雌、雄(或男、

女)个体中表现型不同的现象,即从性遗传现象(这表明生物性状不仅与基因组成有关,也受环

境等其他因素影响),然而,该类基因在传递时并不与性别相联系,这与位于性染色体上基因的

传递有本质区别。

(3)误认为“复等位基因”违背了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原则

事实上“复等位基因”在体细胞中仍然是成对存在的,例如人类ABO血型的决定方式:IAIA、IAi—A

型血;IBIB、IBi1B型血;lAIB—AB型血(共显性);ii1O型血。

考法解密】

考法一

(2020•全国高考真题)已知果蝇的长翅和截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多只长翅果蝇进行单对交配(每个瓶中

有1只雌果蝇和1只雄果蝇),子代果蝇中长翅:截翅=3:1。据此无法判断的是()

A.长翅是显性性状还是隐性性状

B.亲代雌蝇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

C.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

D.该等位基因在雌蝇体细胞中是否成对存在

【答案】C

【分析】

由题意可知,长翅与长翅果蝇杂交的后代中出现截翅果蝇,说明截翅是隐性性状,长翅是显性性状。

【详解】

A、根据截翅为无中生有可知,截翅为隐性性状,长翅为显性性状,A不符合题意;

B、根据杂交的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可知,亲本雌蝇一定为杂合子,B不符合题意;

C、无论控制翅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后代中均会出现长翅:截翅=3:1的分离比,C符

合题意;

D、根据后代中长翅:截翅=3:1可知,控制翅形的基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故可推测该等位基因在雌蝇体

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考法二

(2019•上海高考真题)小鼠有黑、黄、棕等多种毛色,复等位基因A^、A、a参与毛色控制,下表列举

了基因型与毛色的对应关系,则2、A、a从显性到隐性的正确排序是()

基因型AVYAVY,AVYA,AVYaAA,Aaaa

毛色黄棕黑

VYVYVY

A.A,A,aB.A,人丫丫,ac.A,a,AD.a,A,A

【答案】A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小鼠有黑、黄、棕等多种毛色,复等位基因AVY、A、a参与毛色控制,结合表中情况可知,

黄色小鼠的基因型为:22、AVYA>AVYa>说明基因控制黄色性状;棕色小鼠的基因型为:AA、

Aa,说明基因A控制棕色性状;黑色小鼠的基因型为aa,说明a控制黑色性状,且黑色为隐性纯合子。

【详解】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复等位基因AVY、A、a分别控制毛色中黄色、棕色和黑色的性状。且黄色小鼠的基因

型为:AVYAVY>AVYA>AVYa,由于AVYA为黄色,则说明基因AVY对A为显性,由AVYa为黄色,说明基

因As对a为显性,棕色小鼠的基因型为:AA、Aa;由于Aa为棕色,说明基因A对a为显性,则显隐性

关系为:>A>ao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

故选Ao

父二【变式解密】

6.下列实验及结果中,能作为直接证据说明“核糖核酸是遗传物质”的是()

A.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Fi为红花,F2中红花:白花=3:1

B.病毒甲的RNA与病毒乙的蛋白质混合后感染烟草只能得到病毒甲

C.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与R型活菌混合培养后可分离出S型活菌

D.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T2噬菌体外壳蛋白,在子代噬菌体中检测不到放射性

【答案】B

【分析】

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的结论:DNA是遗传物质,其他物质不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结论:DNA是

遗传物质。

DNA的全称是脱氧核糖核酸,RNA的全称是核糖核酸。

【详解】

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Fi为红花,F2中红花:白花=3:1,属于性状分离现象,不能说明RNA是遗传物

质,A错误;病毒甲的RNA与病毒乙的蛋白质混合后感染烟草只能得到病毒甲,说明病毒甲的RNA是遗

传物质,B正确;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与R型活菌混合培养后可分离出S型活菌,只能说明加入杀

死的S型菌存在转化因子,不能说明RNA是遗传物质,C错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T2噬菌体外壳蛋白,

在子代噬菌体中检测不到放射性,说明蛋白质未进入大肠杆菌,不能证明RNA是遗传物质,D错误。故选

Bo

7.下图表示科研人员在培育转基因抗虫棉时,将两个抗虫基因随机整合在染色体上得到三种植株,其体细

胞中染色体情况如下,图中黑点表示抗虫基因,若不考虑交叉互换和突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用回国

甲乙丙

A.三种植株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抗虫基因的染色体都是4条

B.三种植株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都可能含有两个抗虫基因

C.植株乙与丙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抗虫:不抗虫=8:1

D.植株乙自交与植株丙测交,其子代抗虫性状的表现型及比例相同

【答案】D

【分析】

本题以“抗虫基因整合到染色体上的位置示意图”为情境,综合考查学生对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基因的分离

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详解】

A、甲细胞中的2个抗虫基因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乙细胞中的2个抗虫基因位于一条染

色体上,丙细胞中的2个抗虫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在有丝分裂间期,抗虫基因随着染色体的

复制而复制,导致抗虫基因由2增至4,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此时甲、丙含抗虫

基因的染色体都是4条,但乙是2条,A错误;

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抗虫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复制而复制,导致抗虫基因由2增至4,在减数

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没有

同源染色体,所以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中,甲和丙可能含有2个抗虫基因,乙可能含有4个抗

虫基因,B错误;

C、植株乙产生的配子中有1/2不含抗虫基因,植株丙产生的配子中有1/4不含抗虫基因,二者杂交,子代

表现型及比例为抗虫:不抗虫=(1-1/2X1/4):(1/2X1/4)=7:1,C错误;

D、植株乙产生的配子中有1/2不含抗虫基因,乙自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抗虫:不抗虫=(1—1/2X1/2):

(1/2X1/2)=3:1,植株丙产生的配子中有1/4不含抗虫基因,丙与不含抗虫基因的植株(产生的配子不含

抗虫基因的概率是1)测交,测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抗虫:不抗虫=(1-1/4X1):(1/4x1)=3:1,D

正确。

故选D

8.某随机交配植物有白色、浅红色、粉色、红色和深红色五种花色,科研工作者进行了如下实验,据表分

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组别亲本F1表现型及比例

1浅红色X浅红色浅红色:白色=3:1

2红色X深红色深红色:红色:白色=2:1:1

3浅红色X红色红色:粉色=1:1

A.五种花色的显隐关系为深红色〉红色)粉色)浅红色》白色

B.三组实验的六个亲本都为杂合子

C.让F1中浅红色个体随机交配,后代浅红色个体中纯合子和杂合子所占比例相等

D.若该植物花色受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则实验结果与上表不符

【答案】B

【详解】

A、依题意和分析表中信息可知:某种植物的花呈现出白色、浅红色、粉色、红色和深红色五种,受一组彼

此间具有完全显隐关系的复等位基因控制(bl-白色、b2-浅红色、b3-粉色、b4-红色、b5-深红色)。杂交组

合1:两个浅红色的亲本杂交,F1表现型及比例为浅红色:白色=3:1,说明显隐关系为浅红色,白色,

亲本的基因型为blb2,Fl的基因型为b2b2和blb2(浅红色)、blbl(白色);杂交组合2:红色与深红色

亲本杂交,F1表现型及比例深红色:红色:白色=2:1:1,说明显隐关系为深红色〉红色〉白色,亲本的

基因型为blb4(红色)、blb5(深红色),F1的基因型为blb5和b4b5(深红色)、blb4(红色)、blbl(白

色);杂交组合3:浅红色与红色亲本杂交,F1表现型及比例红色:粉色=1:1,说明显隐关系为红色>粉

色>浅红色,亲本的基因型为b3b4(红色)、b2b2(浅红色),F1的基因型为b2b4(红色)、b2b3(粉色)。

综上分析,五种花色的显隐关系为深红色〉红色〉粉色)浅红色>白色,A正确;

B、三组实验的六个亲本中,杂交组合3的浅红色亲本为纯合子,B错误;

C、F1中浅红色个体的基因型为l/3b2b2、2/3blb2,产生的配子为2/3b2、l/3bl,让Fl中浅红色个体随机

交配,后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b2b2(浅红色):blb2(浅红色):blbl(白色)=4:4:1,因此后代浅

红色个体中纯合子和杂合子所占比例相等,C正确;

D、若该植物花色受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则实验结果与上表不符,D正确。

故选B

9.人的卷舌和不卷舌是由一对等位基因(R和r)控制的。某人不能卷舌,其父母都能卷舌,其父母的基

因型是()

A.RR、RRB.RR、RrC.Rr、RrD.Rr、rr

【答案】C

【解析】

根据父母都能卷舌而后代不能卷舌,说明发生了性状分离,可判断能卷舌对不能卷舌为显性.因此,不能

卷舌的基因型为rr,其父母都能卷舌的基因型都为Rr。

【考点定位】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10.下列概念与实例的相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相对性状——豌豆的高茎与矮茎B.纯合子——基因型为AA和aa的个体

C.等位基因——基因A和aD.杂合子——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

【答案】D

【分析】

本题是对遗传学基本概念的考查,需要学生掌握相对性状、纯合子、杂合子、等位基因等基本概念。

【详解】

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相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豌豆的高茎与矮茎符合“同种生物”与“同一性状”,属于

相对性状,A正确;纯合子是指由相同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其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

基因型为AA和aa的个体都是纯合子,B正确;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控制一对相对性

状的基因,基因A和a属于等位基因,C正确;杂合子是指由不同基因型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

体,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是纯合子,D错误。

核心考点三分离定律的推导计算类问题的解题方法规律

一、推断个体基因型与表现型的一般方法

1.由亲代推断子代的基因型与表现型(正推型)

亲本子代基因型子代表现型

AAxAAAA全为显性

AAxAaAA:Aa=l:1全为显性

AAxaaAa全为显性

AA:Aa:aa=1:2:

AaxAa显性:隐性=3:1

1

aa'AaAa:aa=l:1显性:隐性=1:1

aaxaaaa全为隐性

2.由子代推断亲代的基因型(逆推型)

(1)隐性纯合突破法:若子代出现隐性性状,则基因型一定是aa,其中一个a来自父本,另一个a

来自母本。

(2)后代分离比推断法

后代表现型亲本基因型组合亲本表现型

亲本中一定有一个是显性

全显AAxAA(或Aa或aa)

纯合子

全隐aaxaa双亲均为隐性纯合子

亲本一方为显性杂合子,

显:隐=1:1Aaxaa

一方为隐性纯合子

显:隐=3:1AaxAa双亲均为显性杂合子

二、分离定律的概率计算方法

1.用经典公式计算

概率=(某性状或遗传因子组合数/总组合数)xlOO%

2.根据分离比推理计算

如Aa°»1AA:2Aa:laa

----v---'

3显性性状:1隐性性状

AA、aa出现的概率都是1/4,Aa出现的概率是1/2;显性性状出现的概率是3/4,隐性性状出现的

概率是l/4o

3.根据配子的概率计算

先计算出亲本产生每种配子的概率,再根据题目要求用相关的两种配子的概率相乘,即可得出某一

遗传因子组成个体的概率;计算表现型概率时,再将相同表现型个体的概率相加即可。

【易混易错】

C1)杂合子Aa(亲代)连续自交,第"代的比例分析

根据上表比例,杂合子、纯合子所占比例坐标曲线图为:

隐性纯显性性

F〃杂合子纯合子显性纯合子隐性性状个体

合子状个体

1/2-1/2+l/2-l/2n+1

所占比例1/2〃1—1/2〃1/2—l/2"+i

l/2〃+il/2〃+i

杂纯

瑟公合子

8例0.5-.X,-.....'虚性(隐性)纯合子

01234564代数

(2)自交与自由交配不同

①自交:自交是相同基因型个体之间的交配。

②自由交配:自由交配是群体中所有个体进行随机交配。计算后代某基因型比例一般利用基

因频率。如群体中基因型情况为?AA、­Aa,不难得出A、a的基因频率分别为汜,根据遗

3366

传平衡定律,后代中:AA=02=空,Aa=2x-xi=—,gia=(j6)2=—o

36663636

【考法解密】

考法一

(2019・海南高考真题)人苯丙酮尿症由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m控制,在人群中的发病极低。理论上,下

列推测正确的是()

A.人群中M和m的基因频率均为1/2

B.人群中男性和女性患苯丙酮尿症的概率相等

C.苯丙酮尿症患者母亲的基因型为Mm和mm的概率相等

D.苯丙酮尿症患者与正常人婚配所生儿子患苯丙酮尿症的概率为1/2

【答案】B

【分析】

人苯丙酮尿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男女发病率相同。正常人的基因型为:MM或Mm,患者的基因型

为mnio

【详解】

各种基因型的比例未知,人群中M和m的基因频率无法计算,A错误;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人群

中男性和女性患苯丙酮尿症的概率相等,B正确;苯丙酮尿症患者(基因型为mm)母亲基因型可能为Mm

或mm,概率无法计算,C错误;苯丙酮尿症患者即mm与正常人婚配(MM或Mm)所生儿子患苯丙酮尿

症即mm的概率为0或1/2,D错误。故选B。

考法二

(2019•全国高考真题)假设在特定环境中,某种动物基因型为BB和Bb的受精卵均可发育成个体,基因

型为bb的受精卵全部死亡。现有基因型均为Bb的该动物1000对(每对含有1个父本和1个母本),在这

种环境中,若每对亲本只形成一个受精卵,则理论上该群体的子一代中BB、Bb、bb个体的数目依次为

A.250、500、0

B.250、500>250

C.500、250、0

D.750、250、0

【答案】A

【分析】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

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

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据此答题。

【详解】

双亲的基因型均为Bb,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可知:Bb'Bb-1/4BB、l/2Bb、l/4bb,由于每对亲本只能形成

1个受精卵,1000对动物理论上产生的受精卵是1000个,且产生基因型为BB、Bb、bb的个体的概率符合

基因的分离定律,即产生基因型为BB的个体数目为1/4x1000=250个,产生基因型为Bb的个体数目为

1/2x1000=500个,由于基因型为bb的受精卵全部致死,因此获得基因型为bb的个体数目为0。综上所述,

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

【变式解密】

11.玉米的宽叶(A)对窄叶(a)为显性,宽叶杂种(Aa)玉米表现为高产,比纯合显性和隐性品种的产量分

别高12%和20%;玉米有茸毛(D)对无茸毛(d)为显性,有茸毛玉米植株表面密生茸毛,具有显著的抗病

能力,该显性基因纯合时植株幼苗期就不能存活。上述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规律。高产有茸毛玉

米自交产生Fi,则Fi的成熟植株中高产抗病类型占比例为

A.1/2B.1/3C.1/4D.1/6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有茸毛玉米植株表面密生茸毛,具有显著的抗病能力,该显性基因纯合时植株幼苗期就不

能存活,说明有茸毛玉米植株的基因型只有Dd一种。因此,高产有茸毛玉米的基因型为AaDd。高产有茸

毛玉米AaDd自交产生的Fi中,高产抗病类型为AaDd。两对基因分开考虑:只考虑A、a这对等位基因时,

Aa自交产生的Fi中Aa占1/2;只考虑D、d这对等位基因,Dd自交产生的Fi中DD:Dd:dd=l:2:1,

由于DD个体幼苗期就不能存活,所以B的成熟植株中Dd占2/3。综合考虑两对等位基因,则Fi的成熟

植株中高产抗病类型(AaDd)占比例为1/2><2/3=1/3,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

12.已知某一动物种群中仅有Aa和AA两种类型的个体(aa的个体在胚胎期致死),Aa:AA=1:1,且该

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1,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成活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

体所占比例是()

A.5/8B.3/5C.1/4D.3/4

【答案】B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该群体有两种基因型,并且比例相等,同时雌雄个体数量也相等,由于该群体自由交配,

因此利用配子法进行计算。

【详解】

亲本是Aabb和AAbb,只要考虑A与a这一对相对性状个体间的自由交配(因为两个亲本都是bb)。无论雌

性或雄性,都有Aa和AA两种类型,Aa:AA=l:l,这样亲本Aa占1/2,它所产生的配子A占1/4,a占1/4;

AA占1/2,它所产生的配子占1/2o这样亲本产生的配子中A占3/4,a占1/4。无论雌、雄均有这两种,均

为这样的比例。后代AA的概率为3/4x3/4=9/16,aa的概率为l/4x1/4=1/16,Aa的概率2x3/4x1/4=6/16,

但因为aa的个体在胚胎期致死,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即AA所占比例是9/15,即3/5。综上所述,B正确,

ACD错误。故选B。

13.许多生物体的隐性等位基因很不稳定,以较高的频率逆转为野生型。玉米的一个基因A,决定果实中

产生红色色素:等位基因ai或az不会产生红色素。ai在玉米果实发育中较晚发生逆转,且逆转频率高:a?

较早发生逆转,但逆转频率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ai自交后代成熟果实红色和无色比例为3:1

B.aiai自交后代成熟果实表现为有数量较少的小红斑

C.a2a2自交后代成熟果实表现为有数量较多的大红斑

D.aiaz自交后代成熟果实一半既有小红斑又有大红斑,且小红斑数量更多

【答案】D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A_表现为红色,没有A则表现为无色,但是ai在玉米果实发育中较晚发生逆转,且逆

转频率高,会出现较多的小红斑;a2较早发生逆转,但逆转频率低,会出现较少的大红斑。

【详解】

Aai自交后AA:Aai:aiai=l:2:l,由于ai在玉米果实发育中较晚发生逆转,且逆转频率高,因此代成熟果

实红色和无色比例不为(大于)3:1,A错误;由于ai在玉米果实发育中较晚发生逆转,且逆转频率高,

因此aiai自交后代成熟果实表现为有数量较多的小红斑,B错误;由于a2较早发生逆转,但逆转频率低,

因此a2a2自交后代成熟果实表现为有数量较少的大红斑,C错误;aia2自交后代为aiai:aia2:a2a2=121,

因此后代成熟果实一半既有小红斑又有大红斑,且小红斑数量更多,D正确。

14.某昆虫刚毛和截毛分别由基因B、b控制,其中一个基因具有纯合致死效应(基因型为BB、XBY等均

视为纯合子)。现用一对刚毛雌性个体和截毛雄性个体杂交,Fi中刚毛雌:截毛雌:截毛雄=1:1:1,则Fi

中B的基因频率是

A.1/2B.1/3C.1/5D.1/6

【答案】C

【解析】依题意可知:一对刚毛雌性个体和截毛雄性个体杂交,Fi中刚毛雌:截毛雌:截毛雄=1:1:1,即

Fi中没有刚毛雄性个体,说明该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XBY纯合致死,双亲的基因型为XBXb和XbY,

进而推知Fi中刚毛雌性、截毛雌性、截毛雄性的基因型分别为XBXb、XbX\XbY,所以Fi中B的基因频

率是1+(2+2+1)=1/50综上分析,A、B、D三项均错误,C项正确。

15.在一个随机交配的规模较大的二倍体动物种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40%,Aa的基因型频率为40%,

有50%含a基因的雄配子致死,那么随机交配繁殖一代后,aa个体占

A.1/5B.1/10

C.1/16D.1/20

【答案】B

【解析】

由题可得,AA基因型的频率为40%,Aa基因型的频率为40%,则种群中aa基因型的频率为20%,所以A

的基因频率为40%+1/2义40%=60%,a的基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