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密★启用前
2025届3月第一次模拟考试
化学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
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42分。
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时,玻璃棒下端应在容量瓶刻度线以下
B.用棕色细口试剂瓶水封保存液澳
C.金属钠着火,可用细沙覆盖灭火,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D.Na比Cu活泼,Na投入C11SO4溶液中,可置换出铜
2.下列化学用语表述不正确的是
A.3He和4He互为同位素
H+
-河
•一
的电子式:•N
B.NH4clH
C.TCP-和18。2一的结构示意图都可表示为
D.31号钱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第mA族
3.下列操作或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1I>NH,
Vr0
酚猷
•:r溶液w
myL_r
A.定容B.蒸干硫酸铝溶液制备A%(SOjc.喷泉实验D.提纯苯甲酸
A.AB.BC.CD.D
4.下列陈述I与陈述II均正确,且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陈述I陈述n
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C02,析出白色晶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氢
A
体钠
将S02通入滴有酚献的NaOH溶液中,红色
B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
褪去
CNO,能与H2O反应生成HNO3二氧化氮是酸性氧化物
D将浓硫酸滴入浓盐酸中,有大量HC1放出硫酸的酸性强于盐酸
A.AB.BC.CD.D
5.在指定的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无色透明溶液中:H+、K?、「、MnO;
B.强酸性溶液:K+>Mg2+、cr>HCO;
C.pH=10的溶液中:Na+、K+、SO,、CO:
D.强碱性溶液中:Mg2+、Na+、SOj、Cl
6.下列关于物质结构与性质,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Mg有强还原性,可用于钢铁的电化学防护
B.H—N的键能强于H-P,NH3(g)的热稳定性比PHs(g)的高
HOOC—CH2CH—COOH
C.|分子中既有氨基又有竣基,是一种两性化合物
NH2
D.NH4NO3通过引入有机基团转化为低熔点、易挥发的CH3cH2NH3NO3
7.X、Y、Z、Q、T、W为前36号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仅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分
占三个周期。基态丫元素原子价层p轨道上的电子数比s轨道多,且第一电离能小于同周期的相邻元素;
在同周期元素中,Z的电负性最大;基态W元素原子的4P轨道半充满;Q和T既处于同一周期又位于同
一族,且原子序数T比Q多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基态丫原子核外电子有8种空间运动状态
B.WZ3为非极性分子
C.与X形成的简单化合物沸点:Y<W
D.T?+有2个未成对电子
8.下列实验装置使用正确的是
蘸有稀硫酸的脱酯棉(玻璃
“搅拌器
温度计•
L杯盖
内筒
隔热层•
,饱和食盐水
、外壳
冷却水
CD
A.配制氢氧化钠溶液B.蒸发氯化铁溶液制备氯化铁晶体
C.制取碳酸氢钠D.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
9.劳动最光荣,勤劳出智慧。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选项劳动项目化学知识
A试剂运输:常用铁罐车运输浓硫酸常温下,铁遇浓硫酸钝化
B家庭卫生:用管道通(含烧碱和铝粉)清通管道使用过程中产生大量气体
C泳池消毒:用漂粉精作游泳池的消毒剂Ca(C10)2具有氧化性
D帮厨活动:加入小苏打做膨松剂NaHCO3固体溶于水吸热
A.AB.BC.CD.D
10.实验室制备2,6一二澳毗咤的操作主要包括:①将2,6一二氯毗咤溶于冰醋酸;②维持反应温度
110℃,缓慢通入澳化氢气体;③分离乙酸和产品。其制备装置如图所示(加热和夹持装置已略去)。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为使2,6-二氯毗咤溶液顺利滴入,应打开恒压滴液漏斗上方玻璃塞
B,可利用HBr易挥发的性质,用浓硫酸和NaBr固体混合加热制备HBr
C.为使受热更均匀,可采用油浴加热
D.若观察到烧杯有沉淀生成,则证明产物中有HC1
II.下列实验(图中部分夹持装置略)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D.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
C.证明非金属性:S>C>Si
酸
A.AB.BC.CD.D
12.下列事实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84消毒液”起杀菌消毒作用的原理:ClCr+CO2+H2O=HClO+HCO,
B.向H?"。中投入Na?。?固体:2H「O+ZNa2。?=4Na++4Otr+i8O2T
C.向NaHSC>3溶液中滴入过量Fe(NC>3)3溶液:2Fe'++HSO;+凡0=2Fe?++S0:+3丁
2+3+
D.向Feb的溶液中通入等物质的量的Cl2:2Fe+2I-+2Cl2=2Fe+I2+4C1-
13.沸石是一类分子架构奇特的含水矿物的总称。其中的天然沸石是一类含水铝硅酸盐晶体的总称,它们会
因释放水而呈沸腾状,故而得名沸石,又称分子筛(严格说,沸石和分子筛两个术语的内涵是不同的,但
经常被不加区别地混用)。它们往往具有复杂的结构,可以灵活地吸水和脱水。以下给出了几种沸石的结构
图:
0.734nml-374nm
。-Al或P
其中一种A型沸石的分子式可表示为Na64(H2O)32671Si96A196O384]。用氢氧化钠、铝酸钠和偏硅酸钠在
室温下混合后在99。(2结晶,111TC干燥即可得到A型沸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沸石具有广泛的用途,可作为吸附剂、干燥剂、催化剂等,并可用于防止溶液暴沸
B.相比较一些传统干燥剂如P2O5等,沸石具备优异的再生性能,可反复使用
C.用氢氧化钠、铝酸钾和偏硅酸钠在室温下混合后在99。(2结晶,110。(2干燥一定可以得到纯净的A型沸
石
D.由上图给出的沸石笼孔道的结构示意可以推测分子筛的得名可能来源于沸石具有“只要客体分子能够通
过连接沸石笼的孔道,就可以进出沸石”的特殊性质
14.科研人员以间硝基甲苯为原料,采用间接成对电解方法合成间氨基苯甲酸。两极材料分别采用Pb、
PbO2,电解质溶液为H?SO4溶液。反应的原理示意图如下。
一
一
AB
电CnOf
电
极
极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电极为电解池阴极
3++
B.B电极反应为:2Cr+7H2O-6e=Cr2O^+14H
C.Imol间硝基甲苯氧化为Imol间硝基苯甲酸时,转移8moi片
COOH
D.产品人,
既可以与酸反应,也可以与碱反应
tQ-NH2
第n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8分。)
15.乙烯是石油化工中常用的基础原料,随着化石燃料资源的日益减少,科研工作者正在探寻和研发具有工
业价值的制备方法。
(1)二氧化碳氧化乙烷制乙烯反应:
C2H6(g)+CO2(g)C2H4(g)+CO(g)+H2O(g)AH=+177.6kJ•mo「
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为O
(2)甲烷催化脱氢制乙烯
物质氢气甲烷乙烯
燃烧热1411.
285.8890.3
/(kJ-mol1)0
①已知相关物质的燃烧热如上表,写出甲烷制备乙烯的热化学方程式o
②反应在恒温恒压密闭容器中进行。若向该反应器中通入水蒸气(不参与反应),可提高乙烯的产率,理由是
(3)电解二氧化碳强酸性溶液制乙烯其原理如图所示。
——
乙烯通△CO202
离子交换膜
①该装置中使用的是(填“阳”或“阴”)离子交换膜。
②b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16.雾霾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开发稳定高效的脱硫脱硝工艺技术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研究表
明,氮氧化物(NO工)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其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H2O
NO—>N2O5-^-^HNO3NH4NO3无
气
/机
,体
颗
物NH
粒
燃3
质
物
料
燃
烧
*颗粒物雾霾
溶液中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顺序是
(1)(NH4)2SO4
(2)①已知:SO2生成SO3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sO2(g)+C)2(g)U2so3(g)
△口=—196.6kJ-moL,此反应可通过如下两步完成:2N0(g)+02(g)2NO2(g)
AH]=—113kJ-mori;NO2(g)+SO2(g)SO3(g)+NO(g)A%则/=
②一定温度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NO?和SO?各Imol,5min达到平衡,此时容器中NO2和NO
的浓度之比为1:3,则NO2的平衡转化率是
(3)SO2属于酸性氧化物,将其通入NaOH溶液中,得到NaHSOs溶液。
①NaHSOs溶液呈酸性,其原因是
②向pH=5的NaHSOs溶液中滴加一定浓度的CaC1溶液,溶液中出现浑浊,pH降为2,用化学平衡移
动原理解释溶液pH降低的原因:
(4)通过NO,传感器可监测NO,的含量,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
①NiO电极上发生的是..(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②写出Pt电极的电极反应式:
17.某校学习小组利用下图装置研究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及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回答下列问
(1)向图1装置试管甲中加入Fe片和稀硫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U形管中红墨水液面
的变化情况是,由该现象可判断铁与稀硫酸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填“>”或“〈”或“=”)生
成物的总能量。
(2)用纯铁片、纯铜片、500mL0.2moi硫酸溶液、导线和500mL量筒设计实验,证明形成原电
池可以改变反应速率,所用装置如图2所示(夹持仪器已省略)。
①若a、b极不用导线相连,则b极材料为(填,纯铁片”或,纯铜片”)。当收集到448mL(已折算为标
准状况,且溶液体积不变)气体时,用时2min,则0〜2min内,用H2sO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
速率为mol-L-1-min-1。
②若。极为'纯铁片”,b极为,纯铜片”且用导线相连,则电子在导线上的流动方向为(填'。极->b
极”或“b极—a极,,);此时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当收集到448mL(已折算为标准状况)气体时,
用时Imino
③根据上述实验所得结论为o
18.半湿法处理铜阳极泥回收贵金属银、粕、金的工艺如下图:
已知:①“焙烧除硒”过程中硒、铜和银转化为相应的氧化物;②“分银”工艺中银转化为[Ag(NH3)2]+。
回答下列问题:
(1)CuAgSe中铜的化合价为;Cu的价层电子轨道表达式为,位于周期表
___________区。
(2)“脱铜”工艺中,与银元素相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o
(3)“分银”得到滤渣的主要成分有Pt和。
(4)“沉银”过程中朋<N2HQ的作用是o
(5)经上述工艺得到的粗银还需进行电解精炼:纯银作阴极,电解液为硝酸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硝酸
浓度不能过大,可能的原因是(用化学语言解释)。
(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Ag与Fe3+的反应,按图装置进行实验(盐桥中的物质不参与反应)。
①K闭合时,电流表指针偏转,石墨作(填“正极”或“负极”)。
②当指针归零后,向U形管左侧滴加几滴Fe(NC)3)2浓溶液,发现指针向反方向偏转,写出此时银电极的
反应式:。
③结合上述实验分析,写出Fe3+和Ag反应的离子方程式:o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42分。
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时,玻璃棒下端应在容量瓶刻度线以下
B用棕色细口试剂瓶水封保存液澳
C.金属钠着火,可用细沙覆盖灭火,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D.Na比Cu活泼,Na投入C11SO4溶液中,可置换出铜
【答案】D
【解析】
【详解】A.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时,为防止溶质在容量瓶刻度线之上残留,玻璃棒下端应在容量瓶刻度线
以下,故A正确;
B.液澳易挥发,光照会加速其挥发,因此应将液澳储存在避光的容器中,液体试剂应该用细口试剂瓶储存,
最好使用棕色细口试剂瓶,使用水封法,故B正确;
C.金属钠着火时产生过氧化钠,过氧化钠能和二氧化碳、水反应放出氧气,因此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应该用沙土灭火,故C正确;
D.Na投入CuS。,溶液中,钠先与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
故D错误;
故选:D。
2.下列化学用语表述不正确的是
A.3He和4He互为同位素
H+
-河
•1一
B.NH4cl的电子式:•N:
H』
C.*。2-和*。2一的结构示意图都可表示为
D.31号钱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第niA族
【答案】B
【解析】
【详解】A.3He和“He两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A正确;
H
+
--臼r••
错
KC1B误
B.NH4cl为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L-1
IH.:-HN・
C.16。2一和18。2一两者原子核都带有8个正电荷,核外有10个电子,结构示意图都可表示为
C正确;
D.钱原子核外有31个电子,和铝属于同一主族且位于铝元素的下一周期,所以该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
IHA族,D正确;
故答案为:Bo
3.下列操作或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t
r)-NH,
-H2O
=a
_酚酰
区全溶液
\lQ0n]^/
A.定容B.蒸干硫酸铝溶液制备A12(SC)4)3C.喷泉实验D.提纯苯甲酸
A.AB.BC.CD.D
【答案】D
【解析】
【详解】A.加水至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加,图中操作合理,A正确;
B.加热时虽然铝离子水解,但生成的硫酸是难挥发性酸,蒸干硫酸铝溶液最终可以得到A12(SO4)3,B正
确;
C.挤压胶头滴管,使少量水进入烧瓶,氨气极易溶于水导致烧瓶中气体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强作用
下,滴有酚麟的水会沿导气管进入烧瓶,酚醐溶液遇碱变为红色,因此会看到产生红色喷泉,c正确;
D.提纯粗苯甲酸用重结晶法,主要步骤为:加热溶解,趁热过滤,冷却结晶,过滤,洗涤,不使用蒸储
装置,D错误;
故选D。
4.下列陈述I与陈述II均正确,且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陈述I陈述n
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CO2,析出白色晶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氢
A
体钠
将SO2通入滴有酚酉太的NaOH溶液中,红色
B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
褪去
CNO2能与H2O反应生成HNO3二氧化氮是酸性氧化物
D将浓硫酸滴入浓盐酸中,有大量HC1放出硫酸的酸性强于盐酸
A.AB.BC.CD.D
【答案】A
【解析】
【详解】A.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氢钠,当CO?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时,发生反应:
Na2CO3+CO2+H2O=2NaHCO3^,生成的碳酸氢钠因溶解度低而析出,A正确;
B.红色褪去是因SO?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生成亚硫酸钠,而非漂白性,SO2的漂白性需通过品红溶液
验证,B错误;
C.NO?能与丛0反应生成HNC>3,反应为:3NO2+H2O=2HNO3+NO,产物含NO,说明NO?不是酸性氧
化物,c错误;
D.浓硫酸滴入浓盐酸中,有大量HC1放出,是因浓硫酸的吸水性(物理性质)导致浓盐酸中HC1挥发,
与酸性强弱无关,D错误;
故选Ao
5.在指定的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无色透明溶液中:H+、K?、「、MnO;
B.强酸性溶液:K+、Mg2+、cr>HCO;
C.pH=10的溶液中:Na+、K+、SO;、CO;
D.强碱性溶液中:Mg2+、Na+、SO:、CP
【答案】c
【解析】
【详解】A.无色溶液中不能存在有色离子,而高铳酸根在溶液中呈紫色,不能大量存在,A不符合题意;
B.强酸性溶液中,碳酸氢根与H+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碳酸氢根在该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B不符合
题意;
C.强碱性溶液中,四种离子相互间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C符合题意;
D.强碱性溶液中,镁离子与由一会形成氢氧化镁沉淀,不能大量存在,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下列关于物质结构与性质,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Mg有强还原性,可用于钢铁的电化学防护
B.H-N的键能强于H-P,NH3(g)的热稳定性比PHs(g)的高
HOOC—CH2cH—COOH
C.|分子中既有氨基又有竣基,是一种两性化合物
NH2
D.NH4NO3通过引入有机基团转化为低熔点、易挥发的CH3cHzNHsNOs
【答案】D
【解析】
【详解】A.Mg的还原性强于Fe,当Mg与Fe连接形成原电池,Mg作负极被腐蚀,钢铁被保护,即牺
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A正确;
B.己知化学键的键能越大,含有该化学键的物质化学性质越稳定,故由于H-N的键能大于H-P,导致
NH3的热稳定性大于PH3,B正确;
HOOC—CH2CH—COOH
C.I分子中既有氨基又有竣基,既可与酸反应又可与碱反应,是一种两性化
NH2
合物,c正确;
D.乙基(C2H5-)作为一个有机基团被引入到硝酸镂中,从而降低了其熔点,但并不一定会使其变得易
挥发,“易挥发”这一性质通常与物质的沸点有关,而不是熔点,D错误;
故选D。
7.X、Y、Z、Q、T、W为前36号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仅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分
占三个周期。基态丫元素原子价层p轨道上的电子数比s轨道多,且第一电离能小于同周期的相邻元素;
在同周期元素中,Z的电负性最大;基态W元素原子的4P轨道半充满;Q和T既处于同一周期又位于同
一族,且原子序数T比Q多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基态丫原子核外电子有8种空间运动状态
B.WZ3为非极性分子
C.与X形成的简单化合物沸点:Y<W
D.12+有2个未成对电子
【答案】D
【解析】
【分析】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分占三个周期,则X是H,Y在第二周期,Z
在第三周期。基态丫元素原子价层p轨道上的电子数比s轨道多,且第一电离能小于同周期的相邻元素,
则丫在第VIA族,丫是0。Z是第三周期电负性最大的元素,Z是C1;基态W元素原子的4P轨道半充满,W
是As;Q和T既处于同一周期又位于同一族,且原子序数T比Q多2,则Q、T在第四周期VIII族,是Fe
和Ni。综上,X、Y、Z、Q、T、W分别为H、O、CKFe、Ni、As„
Is2s2p
【详解】A.基态0原子核外电子轨道表示式为面向则氧原子的空间运动状态有5
种,故A错误;
B.WZ3为AsCb,中心原子As有一个孤电子对,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为极性分子,故B错误;
C.丫与X形成的简单化合物是H2O,W与X形成的简单化合物是AsE,水分子间有氢键,沸点高于
ASH3,故C错误;
3d
D.Ni2+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WTWTTt,有2个未成对电子,故D正确;
答案选D。
8.下列实验装置使用正确的是
A.配制氢氧化钠溶液B.蒸发氯化铁溶液制备氯化铁晶体
C.制取碳酸氢钠D.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
【答案】D
【解析】
【详解】A.应该在烧杯中溶解氢氧化钠固体,A错误;
B.蒸发时促进铁离子水解,且生成盐酸易挥发,得到氢氧化铁固体,灼烧得到氧化铁,应在HC1气流中
蒸发得到氯化铁晶体,B错误;
C.氨气极易溶于氯化钠溶液,容易产生倒吸,应对调氨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通入位置,C错误;
D.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的实验关键是防止热量散失,利用杯盖、隔热层、环形玻璃搅拌器等装置可以
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散失,D正确;
故选D。
9.劳动最光荣,勤劳出智慧。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选项劳动项目化学知识
A试剂运输:常用铁罐车运输浓硫酸常温下,铁遇浓硫酸钝化
B家庭卫生:用管道通(含烧碱和铝粉)清通管道使用过程中产生大量气体
C泳池消毒:用漂粉精作游泳池的消毒剂Ca(C10)2具有氧化性
D帮厨活动:加入小苏打做膨松剂NaHCOs固体溶于水吸热
A.AB.BC.CD.D
【答案】D
【解析】
【详解】A.常温下,铁遇浓硫酸钝化,可防止内部的铁继续反应,因此可用铁罐车运输浓硫酸,故A不
选;
B.烧碱和铝粉可以发生反应:2^/+2^<9H+6H2O=2^[^/(OH)4]+3H2T,利用产生的氢气清
通管道,故B不选;
C.漂粉精主要成分是Ca(C10)2,其中的具有强氧化性,可以作游泳池的消毒剂,故C不选;
D.小苏打做膨松剂是利用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的原理,方程式为:
INaHCO,=Na2CO3+H.O+C(92T,和碳酸氢钠固体溶于水吸热无关,故D选;
A一一
答案选D。
10.实验室制备2,6一二澳□比咤的操作主要包括:①将2,6一二氯毗咤溶于冰醋酸;②维持反应温度
110℃,缓慢通入澳化氢气体;③分离乙酸和产品。其制备装置如图所示(加热和夹持装置已略去)。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2,6-二氯口比咤\
冰醋酸、
|^^/AgNO(aq)
磁力搅拌器3
A.为使2,6-二氯毗陡溶液顺利滴入,应打开恒压滴液漏斗上方玻璃塞
B,可利用HBr易挥发的性质,用浓硫酸和NaBr固体混合加热制备HBr
C.为使受热更均匀,可采用油浴加热
D.若观察到烧杯有沉淀生成,则证明产物中有HC1
【答案】C
【解析】
【分析】将2,6一二氯毗咤溶于冰醋酸,维持反应温度110℃,缓慢通入澳化氢气体,反应生成2,6一二
澳毗咤,尾气使用硝酸银溶液吸收;
【详解】A.恒压滴液漏斗的支管起到平衡气压的作用,故无需打开恒压滴液漏斗上方玻璃塞,A错误;
B.澳离子具有还原性,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会将HBr氧化,故应用浓磷酸代替浓硫酸,B错误;
C.加热温度为110℃,故应用油浴,C正确;
D,三颈烧瓶中发生的是取代反应,会有HC1生成,且HBr会和硝酸银生成澳化银沉淀,故有沉淀生成不
能说明产物中有HC1,D错误;
故选C。
11.下列实验(图中部分夹持装置略)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c
NO2-―二n食盐水浸润
的铁丝网
NaOH溶液
A.AB.BC.CD.D
【答案】D
【解析】
【详解】A.NO?密度大于空气,收集NO2导管长进短出,NO?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钠、亚硝
酸钠和水,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的NO2,防止污染环境,A正确;
B.食盐水浸润的铁丝网发生吸氧腐蚀,上部压强变小,玻璃管中红墨水液面上升,B正确;
C.将稀硫酸滴入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说明酸性:硫酸〉碳酸;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硅酸钠溶液
反应生成硅酸,说明酸性:碳酸,硅酸,故酸性:硫酸〉碳酸〉硅酸;根据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
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非金属性:S>C>Si,c正确;
D.乙醇与乙酸在浓硫酸做催化剂发生的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该反应是可逆反应,不鞫保证所加药品
完全反应,不能达到除杂的目的,同时引入新的杂质,D错误;
故答案为:D。
12.下列事实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84消毒液”起杀菌消毒作用的原理:C1GT+CO2+H2O=HC1O+HCO:
B,向Hz*。中投入Na?。?固体:2HJO+ZNa?。?=4Na++4OH-+i8c)2T
C.向NaHSC)3溶液中滴入过量Fe(NC>3)3溶液:2Fe3++HSO:+凡0=2Fe?++SOj+3JT
2+3+
D.向Fel2的溶液中通入等物质的量的Cl2:2Fe+2I-+2Cl2=2Fe+I2+4C1-
【答案】A
【解析】
【详解】A.“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NaClO,与CO?反应生成次氯酸,A正确;
B.Na2。?中的O作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生成。2,Na2。?中O作为氧化剂被还原,生成NaOH,则
18+18
2Na2O2+2H2O=4Na+O2T+2OH'+2OH',B错误;
C.NaHSCh溶液呈酸性,NO;在酸性环境中的氧化性比Fe3+强,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
2NO;+3HSO;=2NOT+3SO^+H2O+H,C错误;
D.还原性:1>Fe2+,氯气先与1-反应,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等物质的量的氯气刚好氧化1-,Fe2+不被氧
化,2I+C12=2CF+I2,D错误;
故答案为:Ao
13.沸石是一类分子架构奇特的含水矿物的总称。其中的天然沸石是一类含水铝硅酸盐晶体的总称,它们会
因释放水而呈沸腾状,故而得名沸石,又称分子筛(严格说,沸石和分子筛两个术语的内涵是不同的,但
经常被不加区别地混用)。它们往往具有复杂的结构,可以灵活地吸水和脱水。以下给出了几种沸石的结构
图:
其中一种A型沸石的分子式可表示为Na64(H2O)32671[Si96Al96O384]。用氢氧化钠、铝酸钠和偏硅酸钠在
室温下混合后在99。(2结晶,11(TC干燥即可得到A型沸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沸石具有广泛的用途,可作为吸附剂、干燥剂、催化剂等,并可用于防止溶液暴沸
B,相比较一些传统干燥剂如P2O5等,沸石具备优异的再生性能,可反复使用
C.用氢氧化钠、铝酸钾和偏硅酸钠在室温下混合后在99(结晶,110。(2干燥一定可以得到纯净的A型沸
石
D.由上图给出的沸石笼孔道的结构示意可以推测分子筛的得名可能来源于沸石具有“只要客体分子能够通
过连接沸石笼的孔道,就可以进出沸石”的特殊性质
【答案】C
【解析】
【详解】A.沸石具有复杂的结构,有许多笼状空穴和通道,常用于分离、提纯气体或液体混合物,还可
作干燥剂、离子交换剂、催化剂及催化剂载体等,并且沸石有多孔结构,可用于防止溶液暴沸,故A正
确;
B.沸石可以灵活地吸水和脱水,具备优异的再生性能,可反复使用,故B正确;
C.由题给信息可知,一种A型沸石的分子式可表示为Na64(H2O)3267/Si96A196O384],A型沸石是由多
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故C错误;
D.沸石是一种具有多孔结构的铝硅酸盐,有许多笼状孔穴和通道能让直径比孔穴小的分子通过而将大的
分子留在外面,故又称“分子筛”,故D正确;
故选C。
14.科研人员以间硝基甲苯为原料,采用间接成对电解方法合成间氨基苯甲酸。两极材料分别采用Pb、
PbO2,电解质溶液为H2S04溶液。反应的原理示意图如下。
一
一
AB
电
电
极
极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电极为电解池阴极
3+-+
B.B电极反应为:2Cr+7H2O-6e-=Cr2O;+14H
C.Imol间硝基甲苯氧化为Imol间硝基苯甲酸时,转移8mole-
D.产品既可以与酸反应,也可以与碱反应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A为电解池的阴极,TiO2+离子在阴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
成宣+离子,电极反应式为TiC)2++e-+2H+=Ti3++H2O,阴极区中管+离子与间硝基苯甲酸酸性条件下反
3+
应生成间氨基苯甲酸、TiO2+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谬、+6Ti+4H2O->
葭儿⑶电
C:
+6TQ2++6H+,电极B为阳极,水分子作用下铭离子在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重铭酸
"忆幽:
+
根离子和氢离子,电极反应式为2c产-6e+7H2O=Cr2O^+14H,阳极槽外中重铭酸根离子与间硝基甲苯
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间硝基苯甲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r,C^+8H+=+2Cr3++5氏0,
电解时,氢离子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由阳极区加入阴极区,据此作答。
【详解】A.由分析可知,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A为电解池的阴极,故A正确;
B.由分析可知,电解时B电极反应为:2Cr3+-6e—7H2(3=Cr2O;+14H+,故B正确;
C.阳极槽外中重铭酸根离子与间硝基甲苯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间硝基苯甲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皆早喊
+3+
+Cr2O^+8H=A+2Cr+5H2O,根据B电极反应2(2产-6片+7H,0=50;一+1包+,
可知生成ImolCr2。夕转移电子为6mol,则Imol间硝基甲苯氧化为Imol间硝基苯甲酸时,转移电子为
6moiel故C错误;
D.J'」中的氨基呈碱性,可与酸反应,竣基呈酸性,可以与碱反应,故D正确;
故答案选C。
第n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8分。)
15.乙烯是石油化工中常用的基础原料,随着化石燃料资源的日益减少,科研工作者正在探寻和研发具有工
业价值的制备方法。
(1)二氧化碳氧化乙烷制乙烯反应:
1
C2H6(g)+CO2(g)C2H4(g)+CO(g)+H2O(g)AH=+177.6kJmor
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为O
(2)甲烷催化脱氢制乙烯
物质氢气甲烷乙烯
燃烧热1411.
285.8890.3
/(kJ-mol1)0
①已知相关物质的燃烧热如上表,写出甲烷制备乙烯的热化学方程式o
②反应在恒温恒压密闭容器中进行。若向该反应器中通入水蒸气(不参与反应),可提高乙烯的产率,理由是
(3)电解二氧化碳强酸性溶液制乙烯其原理如图所示o
——
乙烯通个CC>2°2
离子交换膜
①该装置中使用的是(填“阳”或“阴”)离子交换膜。
②b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o
(2)
【答案】⑴高温0.2CH4(g)^=±C2H4(g)+2H2(g)AH=+202.0kJ-mor'②.
恒压容器中通入水蒸气,相当于减小了反应体系压强,反应向气体分子数增大的方向移动,提高了乙烯的
产率
(3)+
①.阳②.2CO2+12H+12e=C2H4+4H2O
【解析】
【小问1详解】
反应C2H6(g)+CO2(g)c2H4(g)+CO(g)+H2O(g)的AS>0,AH>0,要使AG=AH-TAS<0,
需要高温条件;
【小问2详解】
①根据表格的数据可得已知方程式:
(T)H2(g)+yO2(g)=H2O(l)AHi=-285.8kJ/mol;
②CH4(g)+2O2(g)=CO2(g)+2H2O(l)AH2=-890.3kJ/mol;③C2H4(g)+3C>2®=2co2(g)+2H2O(l)AH3=-
141IkJ/mol;
甲烷制备乙烯的化学方程式为:2CHKg)=C2H,g)+2H2(g),反应可由②x2-③-①义2得到,根据盖斯定律,
反应的焰变为AH=2AH2-AH3-2AH1=[2x(-890.3)+1411+2x285.8kJ/mol]=+202.0kJ/mol;
②反应在恒温恒压密闭容器中进行。若向该反应器中通入水蒸气(不参与反应),容器的体积会扩大,相当
于减小了反应体系压强,反应向气体分子数增大的方向移动,提高了乙烯的产率;
【小问3详解】
由图可知,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b为阴极,阴极上二氧化碳在酸性条件下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乙
+
烯和水,电极反应式为:2CO2+12e+12H=C2H4+4H2O,a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2H2O-4e=4H++C)2T;
①由上述分析可知,阴极反应式为2co2+12e-+12H+=C2H4+4比0,阳极反应式为2H2O-4e=4H++C>2T,根
据两边的电荷守恒,应该是H+发生迁移,故采用阳离子交换膜;
②由上述分析可知,b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2co2+12H++12F=C2H4+4H2。»
16.雾霾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开发稳定高效的脱硫脱硝工艺技术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研究表
明,氮氧化物(N0工)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其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H,O
NO—>N2O5>HNO3NH4NO3
气
,体/
NH、
物3
燃\HO(/
质
料
燃so2fSO3立丛H2SO4(NH4\so4
烧
fI颗粒物雾霾
(I)(NH4)2S04溶液中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顺序是o
(2)①已知:SC>2生成SO?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so2(g)+O2(g)U2so3(g)
△H=—196,6kJ-molT,此反应可通过如下两步完成:2N0(g)+02(g)2NO2(g)
=-113kJ-mol';NO2(g)+SO2(g)SO3(g)+NO(g)八比。则4^=。
②一定温度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NO?和SO?各Imol,5min达到平衡,此时容器中N。?和NO
的浓度之比为1:3,则NO2的平衡转化率是。
(3)SO2属于酸性氧化物,将其通入NaOH溶液中,得到NaHSC)3溶液。
①NaHSOs溶液呈酸性,其原因是=
②向pH=5的NaHSOs溶液中滴加一定浓度的CaC"溶液,溶液中出现浑浊,pH降为2,用化学平衡移
动原理解释溶液pH降低的原因:.
(4)通过NO,传感器可监测NO工的含量,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
NO、/*NO.
W2/NiO电极
1。"迁移调体电解质
'/—、pt电极
。2〃
①NiO电极上发生的是(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②写出Pt电极的电极反应式:O
+
【答案】(1)c(NH:)>c(SOt)>c(H)>c(OH-)
(2)①.^l.SkJ-mol175%
(3)①.HSO;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HSO;=SO^+H+,存在水解平衡:
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架子拆除协议书
- 标养委托协议书
- 2025年ict售前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医病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单招试题及答案广西
- 2025年汽车芯片短缺对汽车行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与应对策略报告
- 柴油购油协议书
- 校园奴隶协议书
- 校墙维修协议书
- 样品收费协议书
- GB/T 44823-2024绿色矿山评价通则
- 离婚协议书范本两个小孩
- 人工智能 多算法管理技术要求 编制说明
- 小学五年级奥数题库100道及答案(完整版)
- (必会)物业管理师(三级)近年考试真题题库(含答案)
- 监理项目部工作手册
- (完整版)智能交通课件
- 2024年中考二轮物质的转化专项训练
- 《共情的力量》课件
- 消防水箱更换施工方案
- 水利工程中的水利工程案例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