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化学考点复习之氧化还原反应_第1页
2025年高考化学考点复习之氧化还原反应_第2页
2025年高考化学考点复习之氧化还原反应_第3页
2025年高考化学考点复习之氧化还原反应_第4页
2025年高考化学考点复习之氧化还原反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高考化学解密之氧化还原反应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2024秋•南昌县校级月考)已知S2-、sog-、I\Fe2+的还原性依次减弱。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

能发生的是()

2

A.S^+I2=SI+21

B.2Fe2++S=2Fe3++S2-

C.gQ2_+l2+H2O=S0:""+2I+2H+

2+

D.SQ2-+2S>6H=3S;+3H2O

2.(2024秋•皇姑区校级月考)已知①2Mn0[+16H++lOC「=2Mn2++5C”t+8H2O

2+3+

(2)Cl2+2Fe=2Fe+2Cr

③2Fe3++2「=k+2Fe2+

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性:I>Fe2+>Cr>Mn2+

B.把一定量C12通入Feb溶液中时,发生C12+2Fe2+=2Fe3++2C「

C.将盐酸酸化的KMnO4溶液加入FeSCU溶液中,KMnC)4溶液的紫色褪去,证明含有Fe?+

D.某溶液含有Fe?+、Cl\I,要氧化「不氧化Fe?+和C「,可加入FeCb溶液

3.(2024秋•芙蓉区校级月考)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

Ce4++Fe2+=Fe3++Ce3+,Sn2++2Fe3+=2Fe2++Sn4+

由此推断Fe2+、Ce3\Si?+的还原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

A.Sn2+<Fe2+<Ce3+B.Fe2+<Ce3+<Sn2+

C.Fe2+<Sn2+<Ce3+D.Ce3+<Fe2+<Sn2+

4.(2024秋•香坊区校级月考)为了实现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必须加氧化剂才的实现的是()

A.KC103f。2B.CO2^CO

C.Fe-FeChD.NH;fNH3

5.(2024秋•香坊区校级月考)某温度下,将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NaClO、NaC103

的混合溶液(已知氯气和NaOH在一定温度下能发生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

3cl2+6NaOH=5NaCl+NaClO3+3H2O),经测定CUT与d的数目之比为1:3,则氯气与氢氧化钠反

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和被氧化的氯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A.4:1B.11:3C.3:1D.21:5

6.(2024秋•米东区校级月考)关于反应Na2s2O3+H2sO4=Na2SO4+SJ+SO2t+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H2s04没有参与氧化还原反应

B.Na2s2。3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D.1molNa2s2O3发生反应,转移4mol电子

7.(2024秋•皇姑区校级月考)如图横坐标、纵坐标分别表示一定条件下氧化剂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

性由弱到强的变化,1、2、3点表示了横纵坐标对应微粒在水溶液中反应的产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原«SO32-/I-

性1;

--•L/Fe?—

2;

1

F

e--t-------tFe3+/a

3•

LFe^CI2氧化性

A.反应1中soj为氧化产物

3+2+

B.反应2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r—2Fe+I2

由图可知:3+2+

C.SO2+2Fe—2Fe+SQ2-

D.从图可推得CI2能氧化「、SO2

8.(2024秋•邢台月考)炼铁工业中高炉煤气的一种新的处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反应①②③④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B.第一电离能:N>O>H>C

C.干冰中,每个CO2分子周围有12个紧邻的分子

D.可用电子气理论来解释铁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和延展性

9.(2024秋•海淀区校级月考)实验:

①向2mLimokL^NaBr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溶液变为黄色;

②取①所得溶液滴加到淀粉KI试纸上,试纸变蓝;

③向①所得溶液继续通入氯气,溶液由黄色变成橙色。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根据实验①能说明还原性:Br>cr

B.根据实验②能说明氧化性:Br2>I2

C.上述实验验证了C12、B&、12的氧化性相对强弱

D.向实验③所得溶液中加CC14,充分振荡,下层为橙红色

10.(2024秋•重庆月考)已知有如下反应:①2Br(U+C12=2ciog+Br2、②cio£+5c「+6H+=3H2O+3Cb

t、③2FeCb+C12=2FeC13根据上述反应,判断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Cb在反应②中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B.C12在反应①③中均是氧化剂

3+

C.氧化性强弱顺序为:grQ->(;^Q->C12>Fe

D.溶液中可发生:ci0g+6Fe2++6H+=C「+6Fe3++3H2。

11.(2024秋•重庆月考)过氧化钙(CaO2)在食品加工方面可用作面粉处理剂、氧化剂,能与水缓慢反

应:2CaO2+2H2O=2Ca(OH)2+O2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氧化钙属于碱性氧化物

B.还原剂为H2O

得到4e-

II

2CaO2+2H2O=2Ca(OH)2+O2f

C.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可表示为:失去4/

D.参加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个数之比为1:1

12.(2024秋•龙凤区校级月考)氢化钠(NaH)可在野外用作生氢剂,其中氢元素为-1价。其反应原理

为NaH+H2O=NaOH+H2tH2t。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H2O是氧化剂

D.NaH中的氢元素被还原

13.(2024秋•海曙区校级月考)氢化钠(NaH)可在野外用作生氢剂,其中氢元素显-1价,氢化钠与水

反应的方程式:NaH+H2O=H2t+NaOH。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NaH与H2O反应时,H2O做氧化剂

C.NaH体现了氧化性

D.反应中每生成1分子H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个

14.(2024秋•南岗区校级月考)C12与70℃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生成NaCl、NaClO和NaCK)3三种

盐。单位体积内,CIO与cio£的离子数目之比为5:2,则溶液中C「与C1CT的离子数目之比为()

A.9:4B.3:1C.11:2D.1:1

15.(2024秋•东湖区校级月考)水热法制备Fe3O4纳米颗粒的反应如下(反应条件忽略):

2+__+2Ho

3Fe+2S203+02+x0H=Fe304+S406~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中O2作氧化剂

B.该反应中Fe2+和s20字都是还原剂

C.3个Fe?+参加反应时有1个02被氧化

D.离子方程式中x=4

16.(2024秋♦顺德区月考)三效催化剂是最为常见的汽车尾气催化剂,其催化剂表面物质转化的关系如图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转化过程中,氮元素均被还原

B.依据图示判断催化剂不参与储存和还原过程

C.还原过程中生成0.1molN2,转移电子数为0.5NA

D.三效催化剂能有效实现汽车尾气中CO、CxHy、NOx三种成分的净化

17.(2024秋•武昌区校级月考)田径运动会上使用的发令枪所用“火药”成分是氯酸钾和红磷,经撞击发

出响声,同时产生白烟。撞击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C1O3+P-P2O5+KC1(未配平),则下列有关

叙述错误的是()

A.上述反应中C1元素被还原

B.P2O5是P被还原后所得的产物

C.该反应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个数之比为3:5

D.上述反应中每消耗3个P原子时,转移15个电子

18.(2024秋•武昌区校级月考)白磷(P4)有毒,实验时若皮肤接触到白磷,应立即用稀CuSO4溶液清

洗,发生两个反应:①P4和CuSO4反应的主要生成物为Cu、H3P04和H2so4;②P4+CUSO4+H2O-

CU3P+H3PO4+H2SO4(未配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反应①和②中,P4均只作还原剂

B.反应①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个数之比为5:2

C.皮肤接触到白磷;用稀CuSO4溶液清洗后,应再使用NaOH溶液清洗

D.反应②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个数比为6:5

19.(2024秋•武昌区校级月考)在常温下,发生下列几种反应:①1OZ+2X=2X5-+5Z2;②2A2++B2=

2A3++2B-;③2B-+Z2=B2+2Z\根据上述反应,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溶液中不可发生:Z2+A2+=2A3++2Z-

B.Z2在①③反应中为还原剂

3+

C.氧化性强弱的顺序为:X>Z2>B2>A

D.X5一是X的氧化产物

20.(2024秋•重庆月考)根据如图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转化过程中,pt2。;发生还原反应

+

B.转化过程中,氧化产物有CO2、pt2o

C.转化过程中,N2O是氧化剂

D.该转化实现了CO、N2O的无害化处理

21.(2024秋•辽宁月考)关于黑火药的制备反应方程式为S+2KNO3+3C=K2S+N2t+3CO2t,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是()

A.S和KNO3都是氧化剂

B.生成1个N2转移10个电子

C.CO2是氧化产物

D.K2s和N2都是还原产物

22.(2024秋•浙江月考)已知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02+,且CO2O3、C12、FeCb、I2的氧化性

依次减弱。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C12通入FeC12溶液中,可发生反应C12+2FeC12=2FeC13

B.每个Co2O3在酸性溶液中被还原成Co?+时转移2个电子

C.12可以将Ct?+氧化成CO2O3

D.FeCl3溶液能使淀粉-KI试纸变蓝

23.(2024秋•宿迁月考)实验室利用固体PbCh进行如图实验,已知Pb3()4中Pb为+2、+4价。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是()

PbO2足量浓盐酸

(含歌:、嗽。)川步上g3

v------------------1

02酸性PbCl2溶液

A.Pb3O4可表示为PbO2・2PbO

B.氧化性强弱:PbO2>PbO>Cl2

C.受热分解过程中,超过2的PbO2表现氧化

3

D.步骤II中浓盐酸表现酸性和还原性

24.(2024秋•辽宁月考)纳米级Fe3C>4可用于以太阳能为热源分解水制H2,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

A.过程I中02是还原产物

B.过程H的反应:3FeO+H2O=^=Fe3O4+H2f

C.反应II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个数之比为3:1

D.过程I中Fe3O4分解时,每消耗1个Fe3O4转移1个电子

25.(2024秋•河南月考)黄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是工业上生产硫酸的原料,FeS2的缓慢氧化过程如

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34+

FeS2+O2+H2OSO^Fe+HFe43H2O^4^Fe(OH)3+3H

FeS2

A.上述反应的条件下,氧化性:O2>Fe3+>FeS2

B.在稀溶液中,随着反应的进行,FeS2被氧化的速率会不断加快

C.FeS2被氧化时,会产生H+使体系pH增大

D.过程d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025高考化学解密之氧化还原反应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选择题(共25小题)

1.(2024秋•南昌县校级月考)已知S2-、SO,、「、Fe2+的还原性依次减弱。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

能发生的是()

2

A.S^+I2=SI+2f

B.2Fe2++S=2Fe3++S2-

C-SOj+l2+H2O=SOj+2I+2广

2+

D.SQ2-+2S>6H=3S;+3H2O

【答案】B

【分析】根据s2-、so2-,I\Fe2+的还原性依次减弱,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

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进行分析。

【解答】解:A.由反应s2-+12=SJ+2广可知,还原剂硫离子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碘离子的还原

性,符合题意,可以发生,故A错误;

B.由反应2Fe2++S=2Fe3++s2-可知,还原剂亚铁离子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S?一的还原性,不符合题

意,不可以发生,故B正确;

C.由反应sog+i2+电0=$0j+2I-+2H+可知,还原剂so/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厂的还原性,

符合题意,可以发生,故c错误;

D.由反应$0§一+2s2-+6H+=3SJ+3H-Q可知,硫离子与S0『存在中间价态°,可以发生归中反应,

符合题意,可以发生,故D错误;

故选:B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

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2.(2024秋•皇姑区校级月考)已知①2Mn0-+16H++10C「=2Mn2++5C12t+8H2O

②Cb+2Fe2+=2Fe3++2Cr

2+

③2Fe3++21=I2+2Fe

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性:r>Fe2+>Cr>Mn2+

B.把一定量CI2通入Feb溶液中时,发生C12+2Fe2+=2Fe3++2C「

C.将盐酸酸化的KMnCU溶液加入FeSC)4溶液中,KMnC)4溶液的紫色褪去,证明含有Fe?+

D.某溶液含有Fe?+、Cl、I,要氧化「不氧化Fe2+和C「,可加入FeCb溶液

【答案】D

【分析】A.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进行分析;

B.根据还原性:T>Fe2+,先发生反应C12+2I-=I.,+2C1-,「被氧化完全后,Fe?+才开始被氧化,

进行分析;

C.根据在酸性溶液中,C「能还原KMnCU,Fe?+也能还原KM11O4进行分析;

D.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进行分析。

【解答】解:A.由反应①可得出还原性C1>Mn2+,由反应②可得出还原性Fe2+>C「,由反应③可

得出还原性「>Fe2+,则还原性:r>Fe2+>C->Mn2+,故A错误;

B.把一定量Cb通入Fek溶液中,由于还原性厂>Fe2+,所以首先发生反应ci2+2I-=l2+2Cl.-,1

一被氧化完全后,Fe2+才开始被氧化,故B错误;

C.在酸性溶液中,C「能还原KMn€)4,Fe2+也能还原KM11O4,则KM11O4溶液的紫色褪去,不能证明

溶液中含有Fe?+,故C错误;

D.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由已知反应可得出氧化性:①

MnO->Cl2>②C12>Fe3+,③Fe3+>k,某溶液含有Fe?+、Cl\T,要氧化I一而不氧化Fe?+和C「,

可加入FeCh溶液,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及规律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

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3.(2024秋•芙蓉区校级月考)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

Ce4++Fe2+=Fe3++Ce3+,Sn2++2Fe3+=2Fe2++Sn4+

由此推断Fe2+、Ce3\Si?+的还原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

A.Sn2+<Fe2+<Ce3+B.Fe2+<Ce3+<Sn2+

C.Fe2+<Sn2+<Ce3+D.Ce3+<Fe2+<Sn2+

【答案】D

【分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

的还原性,进行分析。

【解答】解:由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可知,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

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反应Ce4++Fe2+=Fe3++Ce3+中,Fe2+为还原剂J,还原性Fe2+>Ce3+,

反应Sn2++2Fe3+=2Fe2++Sn4+中,Si?+为还原剂,还原性Sn2+>Fe2+,故还原性Sn2+>Fe2+>Ce3+,故

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

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4.(2024秋•香坊区校级月考)为了实现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必须加氧化剂才的实现的是()

A.KC1O3f。2B.CO2—CO

C.Fe—FeCbD.

【答案】C

【分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一般规律: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必须加氧化剂才能实现

的过程是被氧化的过程,元素化合价升高,但必须主要自身氧化还原反应,据此分析作答。

【解答】解:A.KC1O3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KC1和02,属于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不需要加入

氧化剂或还原剂,故A错误;

B.CO2-CO的过程中C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需要加入还原剂,故B错误;

C.FefFeC13的过程中,Fe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需要加入氧化剂,故C正确;

D.NH;-NH3的过程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不需要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故D错误;

故选:C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属于基本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

5.(2024秋•香坊区校级月考)某温度下,将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NaClO、NaClO3

的混合溶液(已知氯气和NaOH在一定温度下能发生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

3cl2+6NaOH=5NaCl+NaClO3+3H2O),经测定CUT与仃的数目之比为1:3,则氯气与氢氧化钠反

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和被氧化的氯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A.4:1B.11:3C.3:1D.21:5

【答案】A

【分析】C12生成CKT与ciog是被氧化的过程,C12生成NaCl是被还原的过程,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

剂和还原剂之间得失电子数目相等,根据CIO一与ciOg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可计算失去电子的总物质的

量,进而可计算得到电子的总物质的量,可计算被还原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以此计算被还原的氯元素

和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

[解答W:C12生成CIO-与C10;是被氧化的过程,化合价分别由0价升高为+1价和+5价,C1O-与C1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则可设C1CT为Imol,CIO占为3mol,被氧化的Cl共为4mol,失去电子的总

物质的量为ImolX(1-0)+3molX(5-0)=16moL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得失电子

数目相等,C12生成NaCl是被还原的过程,化合价由。价降低为-1价,则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也应为

16moL则被还原的Cl的物质的量为16mo1,所以被还原的氯元素和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6mol:4moi=4:1,

故选:Ao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为高频考点,把握元素化合价变化、电子守恒为解答的关键,

侧重分析与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守恒法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6.(2024秋•米东区校级月考)关于反应Na2S2O3+H2SO4=Na2SO4+SJ+SO2f+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H2sO4没有参与氧化还原反应

B.Na2s2。3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D.1molNa2s2O3发生反应,转移4mol电子

【答案】D

【分析】Na2S2O3+H2SO4=Na2SO4+SI+S02t+H2O,该反应的本质是硫代硫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发

生歧化反应生成硫和二氧化硫,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只有S元素一种,硫酸的作用是提供酸性环境。

【解答】解:A.H2s04转化为硫酸钠和水,其中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均未发生变化,故其没有发生还原

反应,故A正确;

B.Na2s2。3中的S的化合价为+2,其发生歧化反应生成S(0价)和SO2(+4价),故其既是氧化剂又

是还原剂,故B正确;

C.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SO2,还原产物为S,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故C正确;

D.根据其中S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情况可知,ImolNa2s2O3发生反应,要转移2moi电子,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及规律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

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7.(2024秋•皇姑区校级月考)如图横坐标、纵坐标分别表示一定条件下氧化剂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

性由弱到强的变化,1、2、3点表示了横纵坐标对应微粒在水溶液中反应的产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还S6

原-

性1:

卜---♦L/Fe?—

2;

F2+

e-t-------tFe^/a

3।

LFe3+Cl2氧化性

A.反应1中soj为氧化产物

B.反应2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2「-2Fe?++l2

C.由图可知:SO+2Fe3+—2Fe2++

2SQ2-

D.从图可推得C12能氧化:T、SO2

【答案】C

【分析】A.根据SO2的S元素化合价由+4价升高到+6价,发生氧化反应进行分析;

B.根据碘离子和铁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碘单质和亚铁离子进行分析;

C.根据还原性so2〉:T〉Fe2+,进行分析;

D.根据氧化剂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进行分析。

【解答】解:A.反应1中SO2的s元素化合价由+4价升高到+6价,失去2个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得

到氧化产物硫酸根离子,故A正确;

B.反应2中碘离子和铁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碘单质和亚铁离子,根据电荷守恒、原子守恒可得

3+2+

反应2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r=2Fe+I2,故B正确;

C.由图可知,还原性sc)2〉I->Fe2+,贝I反应为SC>2+2FeK+2H20=2Fe'+S0j+4H+,故C

错误;

D.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发生反应产生具有

3+

较弱氧化性和较弱还原性的物质,从图可推得氧化性:Cl2>Fe>I2,所以CI2能氧化「、SO2,故D

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及规律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

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8.(2024秋•邢台月考)炼铁工业中高炉煤气的一种新的处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高炉煤气:

Je4O,

H八COCO

CO八N2

A.反应①②③④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B.第一电离能:N>O>H>C

C.干冰中,每个CO2分子周围有12个紧邻的分子

D.可用电子气理论来解释铁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和延展性

【答案】A

【分析】A.根据②③无化合价改变,为非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分析;

B.根据同一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呈增大的趋势,但第nA族和第VA族元素

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元素,进行分析;

C.根据二氧化碳属于面心立方进行分析;

D.根据金属晶体中充满了带负电的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的条件下,自由电子会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进行分析。

【解答】解:A.②③无化合价改变,为非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①H2fH2。,④C02fCO有化合价改变

为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

B.同一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呈增大的趋势,但第nA族和第VA族元素的第

一电离能大于相邻元素,H的第一电离能大于C,故第一电离能:N>O>H>C,故B正确;

C.二氧化碳属于面心立方,,每个CO2分子周围有12个紧邻的分子,故C

正确;

D.金属晶体中充满了带负电的“电子气”,在外加电场的条件下,自由电子会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因

此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这些自由电子在运动时会与金属离子频繁碰撞,引起能量的交换,使得金属

具有良好的导热性,故D正确;

故选:A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及规律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

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9.(2024秋•海淀区校级月考)实验:

①向2mLimokL^NaBr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溶液变为黄色;

②取①所得溶液滴加到淀粉KI试纸上,试纸变蓝;

③向①所得溶液继续通入氯气,溶液由黄色变成橙色。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根据实验①能说明还原性:Br>cr

B.根据实验②能说明氧化性:Br2>I2

C.上述实验验证了C12、B&、12的氧化性相对强弱

D.向实验③所得溶液中加CC14,充分振荡,下层为橙红色

【答案】B

【分析】A.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

产物的还原性,进行分析;

B.根据不能确定单质碘是氯水,还是澳单质氧化进行分析;

C.根据实验①C12+2B/=Br2+2Cr,能说明还原性:Br>Cl,②③共同说明氧化性:Br2>I2>进

行分析;

D.根据澳被萃取到四氯化碳里,经充分振荡,下层为溶解了漠的四氯化碳层进行分析。

【解答】解:A.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根据实验①Cb+2Br一=

Br2+2Cr,能说明还原性:Br>cr,故A正确;

B.实验②生成了单质碘,但不能确定单质碘是氯水,还是漠单质氧化,因此不能说明氧化性:Br2>I2,

只能②③共同说明氧化性:Br2>l2,故B错误;

C.实验①C12+2B/=Br2+2C1,能说明还原性:Br>Cf,②③共同说明氧化性:Br2>I2,实验验

证了C12、Bn、12的氧化性相对强弱,故C正确;

D.向实验③所得溶液中加CC14,漠被萃取到四氯化碳里,经充分振荡,下层为溶解了澳的四氯化碳层,

为橙红色,故D正确;

故选:Bo

【点评】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来分析氧化性、还原性强弱,但要注意过量对后续反应的影响。

10.(2024秋•重庆月考)已知有如下反应:®2Bro"+C12=2C1o-+Br2>②cio£+5C「+6H+=3H2O+3Cb

t、③2FeC12+C12=2FeC13根据上述反应,判断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Cb在反应②中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B.CI2在反应①③中均是氧化剂

C.氧化性强弱顺序为:Br0g>C10;>C12>Fe3+

D.溶液中可发生:ci0』+6Fe2++6H+=C「+6Fe3++3H2O

【答案】B

【分析】A.根据②C10+5c「+6H+—3C12t+3H2O反应中C1CT中Cl元素化合价由+5降低到0价的

Cb,C「中C1元素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0价的C12判断;

B.得电子的物质是氧化剂,失电子的物质是还原剂;

C.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判断;

D.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判断反应是否能发生。

【解答】解:A.②C1CT+5c「+6H+—3cl2+3H2O反应中CRT中Cl元素化合价由+5降低至U0价的Cl2,

C「中Cl元素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0价的C12,所以C12是在反应②中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故

A正确;

B.反应①中C12失电子是还原剂,反应③中C12得电子是氧化剂,故B错误;

C®2Br0-+C12=Br2+2C1Q-^,氧化性:Br0;>C10?②C10W+5C1+6H+-3c12t+3H20中,氧

3+

化性:C10/C12;③2FeC12+C12-2FeCB中,氧化性:Cl2>Fe,所以氧化性强弱的顺序为:BrQ->

ClQ->C12>Fe3+,故C正确;

D.氧化性:ciO1>C12>Fe3+,反应cio£+6Fe2++6H+=C「+6Fe3++3H2。能发生,故D正确,

故选:Bo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强弱的判断知识,属于综合知识的考查,难度中

等,抓住化合价变化即可解题。

11.(2024秋•重庆月考)过氧化钙(CaO2)在食品加工方面可用作面粉处理剂、氧化剂,能与水缓慢反

应:2CaO2+2H2O=2Ca(OH)2+O2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氧化钙属于碱性氧化物

B.还原剂为H2O

得到4e-

II

2CaO2+2H0=2Ca(OH)2+02t

C.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可表示为:失去4/

D.参加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个数之比为1:1

【答案】D

【分析】反应2CaO2+2H2O—2Ca(OH)2+O2t中CaO2中-1价的氧一部分降低为-2价,一部分升

高为0价,则Ca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a(OH)2是还原产物,。2是氧化产物,每生成Imol

O2,转移2moi电子,据此分析。

【解答】解:A.过氧化钙是过氧化物,故A错误;

B.过氧化钙与水反应时,过氧化钙既作氧化剂,也作还原剂,故B错误;

C.由2CaO2+2CO2=2CaCO3+O2可知,生成ImolO2转移电子为lmolX2X[0-(-1)]=2mol,反

得到2e・

II

2CaO,+2H,O=2Ca(OH),+OJ

~i'r

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可表示为:失去2e,,故c错误;

D.CaCh中-1价的氧一部分降低为-2价,一部分升高为0价,则Ca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根据电子守恒,参加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个数比为1:1,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把握过氧化物中的化学键及与水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注意与过氧化

钠性质的相似之处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12.(2024秋•龙凤区校级月考)氢化钠(NaH)可在野外用作生氢剂,其中氢元素为-1价。其反应原理

为NaH+H2O=NaOH+H2tH2t。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H2O是氧化剂

D.NaH中的氢元素被还原

【答案】C

【分析】NaH+H2O—NaOH+H2t中,NaH中-1价H变为0价,H2O中+1价H变为0价,NaH是还

原剂,H2O为氧化剂,以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该反应生成物是两种,不是化合反应,故A错误;

B.NaH+H2O—NaOH+H2t反应物都是化合物,不是置换反应,故B错误;

C.反应中水中的氢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故C正确;

D.反应中NaH中-1价氢化合价升高,所以NaH中H元素被氧化,故D错误,

故选:Co

【点评】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准确判断反应中各元素化合价变化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

不大。

13.(2024秋•海曙区校级月考)氢化钠(NaH)可在野外用作生氢剂,其中氢元素显-1价,氢化钠与水

反应的方程式:NaH+H2O=H2t+NaOH„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NaH与H2。反应时,H2。做氧化剂

C.NaH体现了氧化性

D.反应中每生成1分子H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个

【答案】B

【分析】反应NaH+H2O=NaOH+H2t中,NaH中H元素化合价从-1变为0价,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作还原剂,水分子中H元素从+1变为0,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水作氧化剂,以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而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

B.水分子中H元素从+1变为0,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水作氧化剂,故B正确;

C.NaH中H元素化合价从-1变为0价,化合价升高被氧化,作还原剂,体现还原性,故C错误;

D.NaH为还原剂,出。为氧化剂,反应NaH+H2O—NaOH+H2t中,被还原氢原子与被氧化氢原子个

数比为1:1,则氢气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转移Imol电子,生成Imol氢气,故D错误,

故选:Bo

【点评】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中概念的判断以及电子转移数的计算,难度不大,应注意基础知识的

掌握和应用。

14.(2024秋•南岗区校级月考)C12与70℃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生成NaCl、NaClO和NaCK)3三种

盐。单位体积内,CIO与ci0£的离子数目之比为5:2,则溶液中C「与C1CT的离子数目之比为()

A.9:4B.3:1C.11:2D.1:1

【答案】B

【分析】Cl(y与C10;的离子数目之比为5:2,设CRT与Clog的物质的量分别为5mol、2mol,则该

反应中失去电子为5molX(1-0)+2molX(5-0)=15moL结合得失电子守恒计算。

【解答】解:CIO一与C10]的离子数目之比为5:2,设CIO一与C10』的物质的量分别为5m。1、2moL

则该反应中失去电子为5molX(1-0)+2molX(5-0)=15moL由得失电子守恒可知,生成NaCl

为15mo1,则溶液中C「与CIO一的离子数目之比为15mo1:5mol=3:1,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为高频考点,把握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得失电子守恒为解答的

关键,侧重分析与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守恒法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15.(2024秋•东湖区校级月考)水热法制备Fe3O4纳米颗粒的反应如下(反应条件忽略):

2+__+2Ho

3Fe+2S203+02+x0H~=Fe304+S406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中02作氧化剂

B.该反应中Fe?+和s20字都是还原剂

C.3个Fe?+参加反应时有1个02被氧化

D.离子方程式中x=4

【答案】C

【分析】A.根据元素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进行分析;

B.根据该反应中Fe?+的铁元素化合价升高,s00字中硫元素化合价升高,进行分析;

C.根据每有3个Fe?+参加反应,消耗一个02,进行分析;

D.根据电荷守恒进行分析。

【解答】解:A.该反应02中。元素化合价降低,所以02作氧化剂,故A正确;

B.该反应中为0宗中S元素平均化合价为+2价,$40,中S元素的平均化合价为+2$价,即S元素

化合价升高,Fe2+的铁元素化合价升高,所以Fe2+和S2()|•都是还原剂,故B正确;

C.该反应中每有3个Fe2+参加反应,消耗一个02,但反应时。2中氧元素化合价降低,。2作氧化剂被

还原,故C错误;

D.由电荷守恒可知,3X(+2)+2X(-2)+xX(-1)=1X(-2),解得x=4,故D正确;

故选:C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及规律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

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16.(2024秋•顺德区月考)三效催化剂是最为常见的汽车尾气催化剂,其催化剂表面物质转化的关系如图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转化过程中,氮元素均被还原

B.依据图示判断催化剂不参与储存和还原过程

C.还原过程中生成0.1H1O1N2,转移电子数为0.5NA

D.三效催化剂能有效实现汽车尾气中CO、CxHy、NOx三种成分的净化

【答案】D

【分析】A.NOx与BaO、O2转化成Ba(NO3)2时,N元素被氧化;

B.该反应中的催化剂为BaO,BaO参与存储N元素的过程;

C.Ba(NO3)2转化成氮气时,N元素化合价降低5价,生成O.lmol氮气转移了Imol电子;

D.三效催化剂能将汽车尾气中CO、CxHy、NOx转化成无毒的氮气、水和二氧化碳。

【解答】解:A.NOx与BaO、O2转化成Ba(NC)3)2的过程中,N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故A错误;

B.根据图示可知,BaO为催化剂,NOx与BaO、O2转化成Ba(NO3)2时,BaO参与储存N元素,

故B错误;

C.还原过程中生成O.lmolN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O.lmolX(5-0)X2=lmol,转移电子数为

NA,故C错误;

D.整个过程中,一氧化碳、CxHy、NOx转化成二氧化碳、水、氮气,说明三效催化剂能有效实现汽车

尾气中CO、CxHy、NOx三种成分的净化,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题目难度不大,明确图示转化关系的实质即可解答,注意掌握氧化还

原反应实质,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

17.(2024秋•武昌区校级月考)田径运动会上使用的发令枪所用“火药”成分是氯酸钾和红磷,经撞击发

出响声,同时产生白烟。撞击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C1O3+P-P2O5+KC1(未配平),则下列有关

叙述错误的是()

A.上述反应中C1元素被还原

B.P2O5是P被还原后所得的产物

C.该反应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个数之比为3:5

D.上述反应中每消耗3个P原子时,转移15个电子

【答案】B

【分析】反应中磷元素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5价,氯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到-1价;根据电子守

恒可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KC1O3+6P-3P2O5+5KC1。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所含元素化合价

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得到还原产物;还原剂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

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得到氧化产物。

【解答】解:A.KC1O3中K为+1价,O为-2价,所以C1为+5价,产物KC1中C1为-1价,所以上

述反应中C1的化合价由+5价变为-1价,C1元素被还原,故A正确;

B.反应物中P元素为0价,产物P2O5中P元素为+5价,化合价升高,所以P2O5为P被氧化后所得

产物,故B错误;

C.反应5KC1O3+6P—3P2O5+5KCI中磷元素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5价,则氧化产物为3P2O5,氯元素

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到-1价,则还原产物为KC1,则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

的量之比为3:5,故C正确;

D.该反应中只有P元素化合价升高,所以P为唯一还原剂,化合价升高5价,所以消耗3molP时,

转移电子物质的量=3molX(+5-0)=15mol,故D正确;

故选:Bo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