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题03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
’标遁.
[类型一热化学与电化学
1类型二热化学与化学平衡
;类型三化学平衡与电解质溶液
I类型四电化学与电解质溶液
1类型五电化学与化学平衡
1.(24-25高三上•上海•期中)通过电化学、热化学等方法,将C0:转化为HCOOH等化学品,是实现"双碳"
目标的途径之一,完成下列小题:
(1)某研究小组采用电化学方法将C0:转化为HCOOH,装置如下图。电极B上的电极反应式是o
该研究小组改用热化学方法,相关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I:C|s|+O.(g|=CO.(g|=-393.5kJ-mol-1
1
II:C|s)+H,(g)+O2(g)=HCOOH(g)Aff.=-378.'kJ-mor
HI:COJgj+Hjg)^HCOOH|g)AH,
(2)计算:\H;kJ-mol-1o
A.+14.8B.-14.8C.-772.2D.+772.2
(3)反应III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CO:和H:的投料浓度均为:LOmobL1平衡常数K=2,4x10
下列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CO:和H:的浓度相等B.c;HCOOHI=10'mol-L-1
C.容器中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D.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
1/49
(4)用氨水吸收HCOOH,得到LOOmoir氨水和0.18mohLT甲酸镂的混合溶液,298K时该混合溶液的
PH。(写出计算过程)
[已知:298K时,电离常数KJNH/Hqi=1.8x107、^.(HCOOH)=1.8x104]
【答案】⑴CO,+2e+2H=HCOOH(2)A(3)D(4)10
【解析】1.由图,为电解池装置,B极上二氧化碳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甲酸,反应为:
CO,+2e+2H-HCOOH;
(2)由盖斯定律,反应n-I得COjg}+H/g)=HCOOH(g)
AH,=(-378.7U/moi)-(-393.5kJ/mol)=+14.8kJ/mol,故选A;
(3)A.CO:和H?的投料比等于反应中系数比,其浓度一直相等,不能说明正逆反应相等,不能说明反应
平衡,A错误;
B.由三段式:
CO;(g)+H,(g)^HCOOH(g)
起始(mol/L)II0
转化(mol/L)10*10*10*
平衡(mol/L)1-10*1-10"10*
S10h*^=2-4x,°')则没有达到平衡状态'B错误;
C.容器体积和气体质量始终不变,则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因此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C错误;
D.反应为气体分子数改变的反应,当压强不变,说明平衡不再移动,达到平衡状态,D正确;
故选Do
(4)甲酸铉为盐,完全电离出甲酸根离子和钱根离子,)=0.18tnol/L,氨水为弱碱,一水合氨浓度
C(NH4
CNHHK
,c(NH4)c(0H),/nu\IJ2°)»==_1IN-.
近似L00mol/L,根据K,=-^————则c(°H=/----|x°4mol/L,p0H=4
018
*c(NH,H:O)c|NH/
pH=10o
2.Q024•黑龙江哈尔滨•模拟预测)CO:不仅是一种温室气体,也是一种来源广泛且廉价易得的碳资源,可
通过热化学、电化学等方法再利用。
(I)科学家通过如下反应利用co:合成甲醇:CO2(g)+3H2(g)CH,OH(g)+H,O(g)
2/49
已知:HJg)+-°2(g)=A//,=-245kJmor'
CHJOH(g)+1o,(g)=CO,(g)+2H,O(g)A//,=-681kJmor'
回答下列问题:
⑴计算上述合成甲醇反应的焰变=klmol'c
(2)科学研究中常用产物的时空收率(单位物质的量催化剂表面产物分子的平均生成速率)来衡量催化效果,在
3MPa,”(。0/:川&)=1:2时,不同Ni、Ga配比的\rGa§0催化剂下,测定甲醇时空收率随温度的变
化曲线如图所示,甲醇时空收率随温度变化先增大后减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o催化剂的最佳配比和反应
(3)将等量CO:和H:充入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合成甲醇,已知该温度下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A'=0.01,
下列事实说明该反应已达平衡的是o
A.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B.H?Q(g)与CCMg)的生成速率相等
C.某时刻容器中,(COJ=O.SmolL',c(HJ=0.5molL'^(CHjOH)=c(H,O)=O.lmol-L'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n)甲烷干重整反应可以将两类重要的温室气体和cH4进行重整,涉及主要反应如下:
反应I:CO:(g)+CH,(g)『=i2CO(g)+2H;;(g)=+247kJ-mor'
反应II:CO,(g)+H,(g)CO(gyt-H,0(g)AH=+41kJ/mol
⑷恒温恒容2L密闭容器中,®CO,|=n|CHJ=w(Ar)=初始总压3MPa,达到平衡状态时测
得CO:转化率为60%,平衡总压为3.8MPa。计算该温度下反应I的浓度平衡常数K
:
mol''Lo
(5)某研究小组为了评估甲烷干重整反应中不同催化剂的性能差异,在常压、催化剂作用下,按
川COJ川CH/=1:1投料,不同温度下反应相同时间,测得CH.的转化率(柱形图)和产物”(H,”(CO)
3/49
(—)如图所示。请分析产物川H/"(CO)随温度变化的原因(不考虑催化剂失活).
A
H
y
A
c
o
)
温度/℃
【答案】⑴-54
(2)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故随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Ni5G»1ANiGa催化下甲醇时空收率曲线
上升;催化剂需要一定的活性催化温度,温度过高,催化剂活性下降,甲醇时空收率下降催化剂
Ni,Ga,、温度为210℃左右
(3)BD
(4)0.375
(5)温度升高,反应I的正向进行程度大于反应H,且高温阶段以反应I为主,所以随着温度升高,
«(HJ/”(CO)逐渐增加并趋近于1
【解析】(1)已知H式g)+;O式g)=&O(g)AM=-245kJ-mo『;
1
CH}OH(g)+|o,(g)=CO,(g)+2H,O(g)AW,=-681kJmol,由盖斯定律可知,由3①-②可得
C0,(g)+3H:(g)CH,OH(g)+H,O(g)AH=3x(-245kJmor')-(-68IUmorjs^kJmor';
(2)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故随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Ni5Ga3,NiGa催化下甲醇时空收率曲线上升;
催化剂需要一定的活性催化温度,温度过高,催化剂活性下降,甲醇时空收率下降;由图示可知,反应最
佳条件为催化剂的最佳配比5:3、使用催化剂在210℃左右下进行反应,该条件下甲醇时空收率最高;
(3)A.容器体积和气体总质量始终不变,则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因此气体密度保持不变不能说明
反应已达平衡,A错误;B.反应速率比等于系数比,H?O(g)与CO式g)的生成速率相等,则说明正逆反应
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B正确;C.某时刻容器中某时刻容器中
c(CO:)=0.8molL',c(HJ=0.5molL',<?|CHJOH)=c(H,O)=0.1molL则()=°•口叫=0.1>K=0.01,
U.ox0.5
反应未平衡,C错误;D.气体总质量不变,但是气体的总物质的量随反应进行而改变,所以混合气体的平
均相对分子质量会发生改变,当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D正确;
4/49
(4)恒温恒容2L密闭容器中,按"(COj="(CH,)="(Ar)=lmol投料,初始总压3MPa,达到平衡状态时
测得CO:转化率为60%,平衡总压为3.8MPa,由三段式
CO,(g)+CH4(g)「—2CO(g)+2H,(g)
起始/mol1100
变化/molXX2x2x
平衡/mol1-x1-x2x2x
CO2(g)+H,(g)T—士CO(g)+H,O(g)
起始/mol1-x2x2x
得——:100%=60%,
变化/molyyyy1
平衡/moll-x-y2x-y2x+yy
(1+1-x-y+1-x+2x-y+2x+V-v)mol3.8MPa、0.4mol..,,,
------1--------i-----——=-----------,解x=0.4,y=0.2,则c(COJ=-------=0.2mol/L、
3mol3MPa'2L
c(CH.)=0-6mt)1=0.3mol/L,c(CO)==0.5mol/L>c(H0,6mo1=0.3mol/L,反应I的浓度平衡
2L2L*2L
也跖”(0.3mol/L)1x(O.Smol/L):„,,,,
常数K,=------------------------=0.375(mol/L)*
0.3mol/Lx0.2mol/L
(5)由图知,温度升高,反应I的正向进行程度大于反应II,且高温阶段以反应I为主,所以随着温度升
高,"|HJ/"(CO)逐渐增加并趋近于1,
3.(2024•浙江•高考真题)通过电化学、热化学等方法,将C0:转化为HCOOH等化学品,是实现“双碳"目
标的途径之一。请回答:
(1)某研究小组采用电化学方法将C0:转化为HC00H,装置如图。电极B上的电极反应式是。
(2)该研究小组改用热化学方法,相关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C(s)+O2(g)=CO,(g)AH,=-393.5kJmol'
II:C(s)+H,(g)+O,(g)-HCOOH(g)AH;=-378,7kJmol'
III:CO,(g)+H,(g)^=±HCOOH(g)AH,
①H-kJ-mol'°
5/49
②反应III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CO:和的投料浓度均为LQmol”,平衡常数K-2.4x10',
则C0:的平衡转化率为。
③用氨水吸收HCOOH,得到LQOmoLL氨水和0」Xmol-L'甲酸镂的混合溶液,298K时该混合溶液的
pH-o[已知:298K时,电离常数K/NHjHq『iaiO'、K.(HCOOH>1.8xl04]
⑶为提高效率,该研究小组参考文献优化热化学方法,在如图密闭装置中充分搅拌催化剂M的DMSO(有
机溶剂)溶液,CO1和II2在溶液中反应制备HCOOH,反应过程中保持CO?(g)和H⑶的压强不变,总反应
CO:+H:=THCOOH的反应速率为v,反应机理如下列三个基元反应,各反应的活化能ET-1(不考
虑催化剂活性降低或丧失)。
IV:M+CO,———QE।
V:Q+H?=iLE,
①催化剂M足量条件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v与CO式g)的压强无关B.v与溶液中溶解的浓度无关
C.温度升高,v不一定增大D.在溶液中加入N(CH£H],可提高CO:转化率
②实验测得:298K,p(CO/-p|H」-2MPa下,v随催化剂M浓度c变化如图。c47时,v随c增大而
增大:c>c,时,v不再显著增大。请解释原因o
6/49
0c()c/mol'L'
【答案】(l)CO2+2e+2H'=HCOOH
(2)+14.82.4x10-810.00
(3)CD当cVco时,v随c增大而增大,因M是基元反应IV的反应物(直接影响基元反应VI中反应
物L的生成);0co时,v不再显著增加,因受限于C02(g)和d(g)在溶液中的溶解速度(或浓度)
【解析】(1)①电极B是阴极,则电极反应式是CO2+2e+2H=HCOOH;
(2)①AH3=A”2-A”/=-378.7kJ/mol+393.5kJ/mol=+14.8kJ/mol;
②根据三段式,设转化的C02为x,则:
CO2(g)+H:(g)HCOOH(g)
起始
(mol/L)0'则K•后——则转化率
转化(mol/L)XX
平衡(mol/L)1-X
2.4x10^-r
-------x|00%=2.4x10"(l;
③用氨水吸收HCOOH,得到1.00mol七1氨水和0.18mol•一甲酸镂的混合溶液,得出aNH4)=0.18mol/L,根
c(NH.H:O)・a1x1.8x10,
据代喘爵’明。"=104molL,pOH-4,pH=14-4=10;
c(NH;)0.18
(3)①A.v与C02(g)的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溶液中CO2的浓度越大,v越大,A错误;
B.V与溶液中溶解出的浓度有关,氢气浓度越大,速率越快,B错误;
C.温度升高,v不一定增大,反应IV和V是快反应,而VI是慢反应(决速步骤),W和V可以快速建立平衡
状态,随着温度升高气体在溶液中溶解度减小,气体浓度减小、L的浓度减小,若L的浓度减小对反应速率
的影响大于温度升高对总反应速率的影响,则总反应速率减小,故总反应的速率不一定增大,C错误;
D.在溶液中加入的N(CH2cH3)3会与HCOOH反应,使得三个平衡正向移动,可提高CCh转化率,D正确;
故选CDo
②各反应的活化能E,<E/<E,,反应IV为绝速步骤,但L的浓度取决于反应V和VI,所以速率与催化剂M
7/49
的浓度和反应物C02、H2的浓度有关。当C4C0时,催化剂M的活性位点数量不够,速率取决于催化剂M的
浓度,即v随c增大而增大,因M是基元反应IV的反应物(直接影响基元反应VI中反应物L的生成);c
>c。时,催化剂M的活性位点数量足够,速率取决于反应物C02和出的浓度,即v不再显著增加,因受限于
C02(g)和H2(g)在溶液中的溶解速度(或浓度)。
4.(2024•浙江•二模)C0:不仅是一种温室气体,也是一种来源广泛且廉价易得的碳资源,可通过热化学、
电化学等方法再利用。其中甲烷干重整反应可以将两类重要的温室气体C0:和CH.进行重整,涉及主要反
应如下:
1
反应I:COdsrCHjti#2C0isir2H=+24?kJmol
反应II:C0.1gH:i:g'COig)-H.O(gU//=*4lkJmol
(1)若恒温、恒压的密闭容器中只发生反应I,下列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B.C0:和CO的物质的量之和不变
C.化学反应速率r/CH,1=
D.断裂4moicH键的同时生成2moiH-H键
(2)恒温刚性密闭容器中,按"(COJ=川CH"=〃(Ar|=lmol投料,初始总压3MPa,达到平衡状态时测得
(。和CH,转化率分别为60%、40%o计算该温度下反应I的压强平衡常数£,=(用各物质的
分压代替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分压=总压x物质的量分数)。
⑶某研究小组为了评估甲烷干重整反应中不同催化剂的性能差异,在常压、催化剂作用下,按
川投料,不同温度下反应相同时间,测得CH,的转化率(柱形图)和产物
«(H2)/n(CO)(•)如图所示。请分析产物。H</"(CO)随温度变化的原因(不考虑催化剂失
活)O
8/49
0o匚INi型口Ni-Ir复合型■k型
-
8o68
%-
N
、-
榔(
H
36o-662
-)
歆X
-C
H=4o64O
o-)
-
2o
-62
o0
600650700750800
温度/°C
⑷该研究小组发现长时间反应后催化剂活性下降,主要存在以下积碳副反应:(a)
CH4(g)=C(s)+2H;(g)AWa=+75kJmor';
(b)2CO(g)=C(s)+CO2(g)A//b=-172kJ-mol'o因此该小组借助X射线衍射(如图)定性评估催化剂的
积碳情况。已知积碳会在28=26。出现衍射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附着在催化剂表面,使得活性位点与反应物之间的接触受阻,所以催化活性受到抑制
B.一般甲烷干重整的反应温度都很高,因此副反应a很可能是实际过程中产生积碳的主要原因
C.对比三种催化剂的X射线衍射结果可发现lr型催化剂没有明显积碳,能在甲烷干重整过程中保持高稳定
性
D.该小组进一步评估新型金属复合催化剂(H型和M型)的积碳情况,将反应后的催化剂加热至恒重后,
发现H型和M型催化剂的重量损失分别为16.7%和10.2%,这表明H型催化剂能在甲烷干重整过程中保持
更高的稳定性
⑸该研究小组查阅资料发现还可利用电解还原CO:,电解过程中常需要调控溶液pH以实现有效转化。现有
l.OL"molLCH,COOH溶液,在298K下加入醋酸钾固体将c|田)调至6Jx1Q'mol-L,忽略溶液体积变
化,所加醋酸钾固体的质量为go[已知:298K时,KJCH^OOHI-1.8x10']
9/49
【答案】⑴AB
(2)1.5
⑶温度升高,反应I的正向进行程度大于反应H,且高温阶段以反应I为主,所以随着温度升高,
/”(C0)逐渐增加并趋近于1
(4)ABC
(5)5.6
【解析】(1)A.恒温、恒压的密闭容器中只发生反应I,根据质量守恒,混合气体的质量始终不变,而容
器体积为变量,则气体的密度为变量,密度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A正确;
B.反应物中还有甲烷,根据质量守恒守恒,CO,和CO的物质的量之和为变量,其之和不变,则反应达到
平衡,故B正确;
C.反应速率比等于系数比,化学反应速率.(CH则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反应没有达到平
衡状态,故C错误;
D.断裂4moic-H键的同时生成2moiH-H键,描述的都是正反应,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D错
误;
故选AB;
(2)恒温刚性密闭容器中,按CH=lmol投料,初始总压3MPa,达到平衡状态时测
得CO:和CH,转化率分别为60%、40%,则反应0.6mol二氧化碳、0.4mol甲烷;
CO2(g)+CH4(g)^=i2CO(g)+2H,(g)
起始(mol)1100
转化(mol)0.40.40.80.8
平衡(mol)
CO,(g)+H式g)=^CO(g)+H,O(g)
起始(mol)
转化(mol)0.604=0.20.20.20.2
平衡(mol)
二氧化碳、甲烷、CO、氢气、水、氨气分另IJ为0.4mol、0.6moK0.8+0.2=1mol、0.8-0.2=0.6mol、0.2moklmol,
总的物质的量为3.8mol,则此时压强为3MPax空粤=3.8MPa,则二氧化碳、甲烷、CO、氢气分压分别为
3mol
0.4MPa>0.6MPa>lMPa>0.6MPa,该温度下反应|的压强平衡常数K产"’.5VPa:;
0.6x0,4
(3)反应I中生成氢气和CO的物质的量比为1:1,而反应n消耗氢气生成CO,随着温度升高,反应I的
10/49
正向进行程度大于反应n,且高温阶段以反应I为主,所以随着温度升高,〃(%)/川(:0)逐渐增加并趋近
于1;
(4)A.生成的积碳附着在催化剂表面,使得活性位点与反应物之间的接触受阻,所以催化活性受到抑制,
A正确;
B.副反应a为吸热反应、而b为放热反应,一般甲烷干重整的反应温度都很高,高温利于a反应正向进行,
因此副反应a很可能是实际过程中产生积碳的主要原因,B正确;
C.X射线衍射结果可发现lr型催化剂在28=26。出没有出现衍射峰,则说明lr型催化剂没有明显积碳,能
在甲烷干重整过程中保持高稳定性,C正确;
D.反应后的催化剂加热至恒重后,H型和M型催化剂的重量损失分别为16.7%和10.2%,则H型催化剂出
现的积碳更多,表明H型催化剂在甲烷干重整过程中不如M型能保持更高的稳定性,D错误;
故选ABC;
c(CH,COO)c(HjclCH,COO)6.3xl05
(5)KJCH,COOH|=--------------=-----;--------------=1.8x10
c(CH,COOH)
cfCH.COOI-0-x1.8x10mol/L-0.057moUL,则所加醋酸钾固体的质量为0.057mol/Lxl.0Lx98g/mol=5.6g。
6,3x10
类型二热化学与化学平衡
5.(24-25高三上•四川成都•期中)甲烷的催化重整是制备氢气的重要方法,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I.甲烷一水催化重整
反应a:CHJg)+H;O|g)=CO(g)+3H,|gjAH
反应b:CO|g|+H;O|g|=CO:(g)+H2(g)AH2=^1.2kJmor'
(1)研究表明,反应b在Fe3C>4催化下进行,反应分两步进行如下:
1
第一步:Fe3O4(s)+4CO(g)=3Fe(s)+4CO,(g)AHj—MkJ-mol
第二步:3Fe(s)+4H2O(g)=Fe3O4(s)+4H2(g)△乂=。
(2)气体分子可与金属表面之间形成共价键,据此可利用铜-锌氧化物选择性催化氧化除去也中少量CO,机
理如下图所示。
11/49
3
)
oO
m
^
m
Q
o
□空位
—:
载体
催化剂
。
因是
的原
可能
。2,
而非
CO
吸附
优先
附位
属吸
①金
c
式是
结构
子的
物分
的产
CO
除去
,则
反应
参加
替5
1802代
果用
②如
整
催化重
氧化碳
烷一二
II.甲
AH
O(g)
g)+2C
^2H,(
,(g)
)+CO
H|g
:C
反应c
发生
可以
用下
剂作
催化
碳在
氧化
和二
甲烷
4
物质
烷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山西省临汾市襄汾中学物理高二下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冬春季节传染病防治课件
- 宣传培训的课件模板
- 北京市海淀区北京57中2025年物理高一下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版智慧城市暗股投资合作合同样本
- 2025年度高端酒店管理合同(含客房服务及餐饮管理)
- 2025版叉车装卸搬运与环保处理一体化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不锈钢屋顶材料供应与施工承包合同
- 2025版大型企业仓储物流外包合作合同范本
- 2025版展览展示场地租赁合同补充协议规范
- 2025年浙江金华义乌市水利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解读全文
- 2025年云南新华印刷五厂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浙江金华市义乌市双江湖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DB65-T8024-2024 建筑用室外气象参数标准J17664-2024
- 霍尔果斯人才集团招聘笔试冲刺题2025
- FMEA在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 2024年中级咖啡师技能认证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新课标(水平三)体育与健康《篮球》大单元教学计划及配套教案(18课时)
- GB/T 44910-2024琥珀分级
- 应急文化守护万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