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难点04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
<1
命题趋势
考点高考三年考情梳理
2024年2023年2022年
1.河北•新石器时代遗址
1.辽宁•仰韶文化
2.浙江♦龙山文化成就
2.全国新课标•阶级分化
3.湖南•中华文明起源
3.甘肃•新石器时代中期部落
4.浙江•良渚古城遗址
组织变化1.天津•龙山文化
5.全国•战国时期的经济变化
4.浙江•新石器时代文明成就2.北京•多元一体
6.重庆•百家争鸣代表的阶层
中国古5.北京•商朝史学研究3.浙江•孔子从"周”
利益
代的优6.北京•春秋战国儒家思想4.全国■老子思想
7.浙江•孔子思想
秀传统7.全国•春秋战国道家思想5.重庆•宋代朱熹主张
8.全国甲卷•孔子思想主张的
文化8.浙江•老子思想6.广东•宋代理学
目的
9.辽宁•北魏对儒家文化的推7.浙江•顾炎武思想
9.全国卷•百家争鸣的共同点
广8.浙江•黄宗羲思想
10.辽宁・史记的史学研究
10.全国甲•明朝士大夫思想的
11.江苏•宋代理学
世俗化
12.山东,北宋张载主张
13.全国甲•明朝思想
1.浙江•西汉造纸术
中国古1.浙江•汉唐时期天文学成就
2.浙江•汉代指南仪
代科技2.浙江•隋唐宋元天文学成就
3.浙江•元朝郭守敬科技成就
1.江苏,唐代书法的形成特点
中国古1.安徽•唐朝文化特点1.全国乙•唐中后期诗歌2.全国乙•盛唐楷书
代的文2.全国甲•清朝小说2.海南•琼剧的发展历史3.湖南•南宋绘画
学艺术3.北京•明朝文化3.广东•明代小说4.河北•明朝山水画
5.浙江•清朝文化
2025年高考预测:
(1)古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2)关注儒家思想发展历程:宋明理学、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潮;
(3)百家争鸣各派思想主张;
(4)中国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
(5)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及特点;
(6)中国古代文学成就所反映的时代特色。
重难诠释
【一图看懂】
・
秋
春形成儒、道、法等诸家
国四大发明一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
战儒学的创
中
时
春秋:孔子创立中
立和发展
国
国
传
战国:荀子、孟子发展儒学元杂剧昆曲京剧形成古
统
代
一
书
的
文确立正统
画
科
化地位山水画风俗画文人画
一
技
主
与
流
甲
-一
一
文
小
思
发展到理汉
隶
骨
一
学
想
字
学新阶段书楷书、行书、草书
文
一
艺
的
了
11»丁|
术
演
一
变
」
一1
《
V诗
一A
文
批判继承纪m
学
——s
》
时期一
一
商朝西周春秋战国秦朝汉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清
【专题线索】
一、中国古代的优秀传统文化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演变
阶段时期主要表现
远古中原华夏族率先成为核心,推动着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形成
①内迁的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初步形成了共同的血缘认同、文化认同(同源共祖
勃兴与观念发展);
春秋
奠基②春秋时孔子:主张“仁”和“礼”,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阐述,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形成;
战国
③春秋时老子:核心:“道”,提倡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④战国时“百家争鸣”局面出现,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
汉朝董仲舒创立新儒学;汉武帝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形成与
魏晋道教与佛教广泛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呈现出儒、道、佛交汇融通的景象,魏晋玄学盛行。
繁盛
唐朝佛教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同时也促进了儒学的创新发展,中华传统文化辉煌灿烂。
宋代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形成理学,科技、史学、文艺高度繁荣。
①明朝中后期以心为本的心学得到发展,突破了理学的藩篱成为文化主流,人的主体意
识逐渐觉醒
传承与
明清②提倡个性自由的思想出现,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等批判理学,抨击封建专制,倡
转折
导经世致用
③康雍乾时期,文字狱愈演愈烈,思想受到钳制,也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①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逐渐成为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
衰落与近代
②新文化运动中,抨击封建思想,科学与民主成为中华文化追求的价值目标。
复兴以来
③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推动了中华文化的进步。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人生观以人为本周公:“敬天保民”、礼乐制度;孔子:“仁者爱人”
管子:君主治理国家要顺应民意;孔子: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孟子:“仁
政治观民本思想
政”
天人合一
自然观老子:“道”;荀子:“制天命而用之”
道法自然
提倡爱国家
国家观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国情怀
崇德尚贤周公:“明德”“敬德”;孔子:“为政以德”;墨子:“夫尚贤者,政之本也”;孟子:
价值观
天下为公“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自强不息
生活观《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厚德载物
太史伯:“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孔子、孟子:“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
处世观和而不同
而不和”
(三)先秦时期百家争鸣各派主张与影响
学派代表人物代表立场救世根据治国理念
没落贵族立场,认为是社会秩序出现推崇“人治”,强调道德感化,实行仁政,
孔子
代表的是文士了问题,主张通过提高带有民本思想。即所谓的“王道”
儒家孟子
个人道德修养来恢复
荀子
西周礼乐秩序
小农阶级立场,认为不能人为制定秩主张“无为而治”,要顺应时势和民心,休
老子
道家代表的是隐土序,主张顺从自然规律养生息,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即所谓的“帝
庄子
道”
平民立场,代表认为是社会秩序有问“兼爱”“非攻尚贤"
墨家墨子的是武士题,主张建立平等、“兼
爱”的社会
新兴地主立场,认为旧秩序已经被淘提倡“法治”,主张用严刑峻法来统一人们
法家韩非子代表的是谋士汰,主张通过改革建立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
新秩序国家。即所谓的“霸道''
影响: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
化的基本精神。
儒家:有利于培养当今公民的道德规范;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有利于当今民主政治建设的借鉴;有利于
和谐社会的构建等;有利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
道家:强调顺应自然,对于增强环保意识,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法家:对当今中国的法治建设具有借鉴意义;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墨家:成为今天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尊重人才等观念的重要思想来源。
(四)儒家思想的演变
时期地位内容原因
孔子提出“仁''和"礼''的学说;孟子将孔子的政治“仁政”“德治”等主张虽然有利于缓和
春秋创立发展主张发展为“仁政”,提出“民贵君轻”,主张“性善社会矛盾,但在诸侯争霸、战乱不断
战国(冷落)论”;荀子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的年代,这些主张不能适应当时激烈
儒学的体系更加完整的社会变革
秦统一后,依遵守旧的主张,非议郡
秦朝打击压制焚书坑儒县制,站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对立
面,不能为统治者服务
董仲舒吸收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形
董仲舒提出“大一统”“天人感应”等新
完善独尊成新的儒学体系,提出“春秋大一统”“天人感
汉朝内容,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适应
(正统)应”“君权神授”等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了当时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魏晋儒、佛、道纷争与融合,儒家思想体现出极大的
吸收改造佛道兴盛;三教并存
隋唐包容性,进一步为官方所接受
程朱理学(天理、心性、修养)出现,提出“存天儒学更加理论化和思辨化,体现了唯
理,灭人欲”,进一步形成封建伦理精神体系;陆、心主义的内容,逐渐束缚了人们的思
转型成熟
宋明王主张“心”就是“理”,提出“心外无物”“致良想;儒家思想发生了转型,理学产生
(理学)
知”“知行合一”,心学的形成标志着理学由客观唯并发展为心学,更加适应统治者的需
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要
黄宗羲揭露批判君主专制,主张“天下为主,君为
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封建统治的腐
明清批判继承客”“工商皆本”;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王夫之
朽
唯物论。
近现代的儒家思想的演变
(1)维新变法时期:儒家思想出“新意”
康有为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合理性,为维新变法制造历史依据,减小变法阻力。
(2)新文化运动:受到猛烈抨击,正统地位动摇
①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推行尊孔复古逆流;
②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把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以宣扬资产阶级新文化,
解放人们的思想。
(3)“文革”时期:开展“批林批孔”运动
对儒家文化进行全民的、规模最大的破坏,儒家思想在我国的影响进一步减弱
(4)文革结束至今:儒学焕发新春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提倡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儒家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儒家文化焕
发出新的生机。
(五)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
官学:汉朝设立的太学、西晋设立的国子监,是古代中国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机构。汉朝
学校教育
开始设立地方官学
私学:春秋时期产生,孔子“有教无类”。唐朝以后,学塾、村学和蒙学构成基层社会教育的
重要形式。宋代是书院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中国早期的书籍是简策和帛书,盛行于春秋战国乃至秦汉时期
印刷书籍公元前2世纪,中国已出现植物纤维制成的纸。105年,东汉蔡伦改进制成“蔡侯纸”
唐朝已有雕版印刷品。北宋时的毕昇发明用胶泥制的活字
官府藏书:朝廷设有专门掌管典籍的史官,并建“府”“阁”“堂”“室”等藏书之所
图书馆私家藏书:伴随私学的出现也得到发展,明清两代尤其突出,出现了一批著名的藏书家和藏
书楼,如明朝中期建造的天一阁
二、古代中国科学技术
(一)历代成就
时间地位科技成就
先秦奠基天文历法:《夏小正》、《殷历》;中医:扁鹊四诊法
《黄帝内经》等,《九章算术》等;西汉发明造纸术、蔡伦改进;张衡的地动仪;《伤
秦汉发展
寒杂病论》;《汜胜之书》;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著作《神农本草经》等
(1)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南朝祖冲之将圆周
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西晋裴秀绘制《禹贡地域图》
魏晋南
繁荣(2)隋唐时期发明雕版印刷术;唐末,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孙思邈的《千金方》唐
北朝至
外传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僧一行测算地球子午线长度。
宋元
(3)宋代:活字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等发明完善和西传;沈括著《梦溪笔谈》
(4)元代:郭守敬制成“简仪”,编制《授时历》;王祯编撰《农书》
出现总结性科技著作: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光启的《农
总结
明清政全书》,徐弘祖的《徐霞客游记》;利玛窦与徐光启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利玛
提升
窦在中国刊印了《坤舆万国全图》
(二)四大发明
科技项目发明、改进西传影响
①前2世纪,已出现用植物纤维制成8世纪以后,①纸成为主要书写材料,大大促进了
的纸;②105年,蔡伦制成“蔡侯纸”逐渐传入中中国和世界文化的传播和发展。②对
造纸术
亚、西亚及欧欧洲的教育、政治及商业等活动的发
洲展,起了重要作用。
①北宋用人工磁化的方法造出指南12世纪末13促进了远洋航行,推动了大航海时代
针。②罗盘,最早文献记载是在南宋,世纪初,经阿的到来
指南针
当时称为“地螺”,即“地罗”,源自地盘,拉伯人传入欧
其作用是分度列向定北。洲
①唐中期的书籍记载了火药的配方。13世纪经阿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封建
②唐末,火药开始用于战争,火箭是拉伯人传入欧城堡不堪一击,靠冷兵器耀武扬威的
火药最早的火药武器。③火药被大量制造洲1骑士阶层日渐衰落
并用于军事,由燃烧型火器逐步发展
为爆炸型火器和管形射击火器
①唐朝已经有雕版印刷品;②北宋雕15世纪传入大大促进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
印刷术版印刷已经相当普及;③北宋的毕昇欧洲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发明用胶泥制的活字;
三、古代中国文学艺术
时期地位主要成就
先秦①汉字:商代甲骨文出现,中国文字成熟。
奠基
时期②文学:孔子编订整理《诗经》为德行教化文本;屈原创作《离骚》抒发爱国情怀。
秦汉①文学:汉代的汉赋和乐府诗。汉赋以华丽的词藻表现恢宏大气的时代特征
发展
时期②史学:司马迁《史记》和班固《汉书》。
①文学:魏晋时期:建安文学、田园诗民歌;隋唐时期:诗歌的发展进人黄金时代;宋元时
魏晋期:宋词主要有豪放派和婉约派;元曲繁盛,元杂剧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
南北全面②书法:魏晋时期,书法进人自觉阶段;唐宋风格多样,楷书(颜筋柳骨)、草书流行。
朝至繁荣③绘画:东晋出现专职画家,以顾恺之为代表;隋唐绘画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宋元以山水
宋元画最为突出,追求个性,不拘法度,强调意境。
④石窟艺术: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
①小说:创作进人繁荣时期,著名的长篇小说有《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
明清承古
记》《红楼梦》等。
时期萌新
②戏曲:长篇化的传奇;昆曲,清朝道光时期的京剧,并逐渐成为全国最流行的剧种。
限时提升练
一、单选题
1.(2024・河北•高考真题)据考古发掘,距今约9000年前的浙江上山、河南贾湖等遗址,出土了中国特有
的制作样卯结构工具石凿;距今8000至7000年前的浙江跨湖桥、河姆渡等遗址,发现了柳卯木结构建筑。
之后,此类建筑在中华大地广泛分布、成为中国最典型的建筑形式之一。这主要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
A.本土性和包容性B.多样性和连续性
C.本土性和连续性D.多样性和包容性
【答案】C
【知识点】新石器时代的文明
【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远古时期(中国)。
根据材料“今约9000年前的浙江上山、河南贾湖等遗址,出土了中国特有的制作樟卯结构工具石凿;距今
8000至7000年前的浙江跨湖桥、河姆渡等遗址,发现了柳卯木结构建筑。之后,此类建筑在中华大地广泛
分布、成为中国最典型的建筑形式之一”可知,这主要体现了中华文明具有本土性和连续性,C项正确;材
料中没有体现包容性,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多样性,排除B项、D项。故选C项。
2.(2024•福建・高考真题)考古发现,二里头的宫城遗址中,二号宫庙与一号宫殿呈东西分布,二者各有
一条南北向的轴线;偃师商城的宫城遗址也有“左庙右宫”及“双轴线”。这可以说明我国早期国家()
A.血缘关系与权力中心相互维系B.祭祀制度日趋完备
C.内服王畿与外服方国相互对立D.都城布局已成定式
【答案】A
【知识点】夏朝的建立与统治
【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早期国家时期(中
国)。二里头和偃师商城的宫城遗址都有宫庙与宫殿,且二者的分布(东西分布、“左庙右宫”)体现了其地
位并重。宫庙主要用于祭祀和纪念祖先,体现了夏商统治者利用血缘关系来强化自身的统治。宫殿是处理
政务的地点,体现的是世俗政治权力,宫庙与宫殿东西(左右)分布,说明我国早期国家“血缘关系与权力
中心相互维系”,A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祭祀制度本身的相关内容,不能推断出祭祀制度日趋完备,排除
B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宫城遗址的布局,无法说明内服与外服联系更为紧密,排除C项;材料并未体现
后世王朝宫城的布局样式,无法确定都城布局是否已成定式,排除D项。故选A项。
3.(2024•山东威海•一模)北京琉璃河遗址西周墓地中,墓葬分为大、中、小三类,部分大、中型墓树葬
有车马坑。墓葬间没有明确界标,分为6个组群,组群中以大墓为中心,布局有一定规则,很少相互打破。
这反映了西周时期()
A.伦理道德观念加强B.宗法制度等级森严
C.儒家思想影响深远D.神权与族权相契合
【答案】B
【知识点】宗法制
【解析】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中国)。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西周时期墓葬分为大中小三类,且布局有一定规则,说明西周时期墓葬受到宗法制等
级观念的影响,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B项正确;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宗法制度等级森严,说明血缘
关系主导墓葬规则,与伦理道德观念无直接关联,排除A项;西周时期并未出现儒家思想,排除C项;神
权与族权相契合指的是神权对族权的影响,而材料中的墓葬体现的宗法血缘等级观念,并未反映出神权与
族权的关联,排除D项。故选B项。
4.(2024・广西・高考真题)学者劳思光将自我境界划分为四种,分别是形躯我,强调生理欲求;认知我,
以知觉推理为要;情意我,重视生命感受;德性我,以价值自觉为主。以下先秦诸子格言中,体现最后一
种境界的是()
A.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B.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C.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D.可在乐生,可在逸身
【答案】B
【知识点】孔子的主张、活动、百家争鸣的意义及影响
【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中国)。据
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这句话强调的是信用的重要性,即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就不
知道他还能做什么。这明显涉及到了道德和价值层面的自觉和追求,与“德性我”的境界相吻合,B项正确;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这句话表达的是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与道德和价值自觉无直接关联,因此不符
合“德性我”的境界,排除A项;“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这句话表达的是一种超脱于世俗情感的境界,
更偏向于道家的无为和超脱,与“德性我”强调的道德和价值自觉不完全一致,排除C项;“可在乐生,可在
逸身”这句话的意思是可以在生活中寻找快乐,也可以在安逸中度过一生,它主要描述的是一种生活态度,
与道德和价值自觉无直接联系,排除D项。故选B项。
5.(2024•江西景德镇•一模)战国时期,孟子提出了“定于一”的思想;《吕氏春秋》中也记载:“乱莫大于
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划,不得休息。”这说明了当时()
A.统一逐渐成为人们共识B.实行与民休息政策
C.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确立D.宗法观念荡然无存
【答案】A
【知识点】孟子、荀子及儒家思想
【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
题干中提到孟子的“定于一”思想和《吕氏春秋》关于无天子导致混乱的记载,反映了战国时期人们对统一的
渴望和对无序状态的不满,这说明在当时,统一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统一,没
有涉及与民休息的政策,排除B项;汉武帝时期,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排除C项;据所学知识可
知,虽然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逐渐瓦解,但宗法观念仍然影响后世,排除D项。故选A项。
6.(2024•河北石家庄•模拟预测)《九章算术》由西汉官员增补删订,历经发展,唐宋时期被定为官方教
科书。其中载有很多与生产、生活实践有联系的应用问题。如“方田”讲田亩面积计算,“衰分”讨论按比例分
配赋税与徭役,“商功”解决筑城、开渠等土木工程中所遇到的各种计算问题。这表明《九章算术》()
A.服务于基层社会教育的发展B.体现了社会治理的现实需求
C.是研究政治史的第一手史料D.总结了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
【答案】B
【知识点】两汉的文化
【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中国)。根
据本题材料信息“包括‘方田'讲田亩面积计算;‘衰分'讨论按比例分配赋税与徭役;'商功'解决筑城、开渠等
土木工程所遇到的各种体积计算问题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九章算术》均是研究方田、赋
税与土木工程等均是和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的事情,体现了适应国家治理的需要的特点,B项正确;本题主旨
为“数学与基层治理”,“服务于基层社会教育的发展”不符合主旨,排除A项;《九章算术》主要是一部数
学著作,而非直接反映政治制度、政治事件等政治方面的内容,不能作为研究政治史的第一手史料,排除C
项;题干重点强调的是《九章算术》的内容与社会治理的联系,而非单纯总结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排除D
项。故选B项。
7.(2024・江苏・高考真题)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统儒学受到佛教、道教的挑战,但世家大族依然尊奉儒家
思想,并以儒家经学为家学的核心内容,形成了以南朝会稽贺氏、北朝范阳卢氏为代表的经学世家。这一
时期经学世家的形成()
A.源于北方土族南迁B.影响南北方政权频繁更替
C.有利于儒学的复兴D.导致“三教合归儒”的局面
【答案】C
【知识点】儒学、道教、佛教的发展
【解析】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原因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
朝时期(中国)。儒学世家以儒家经学为家学核心,坚守并传承儒家文化,这有利于儒学复兴,C项正确;
北方土族南迁只是南朝会稽贺氏形成的一个原因,并不是所有经学世家形成的原因,排除A项;经学世家
的形成与南北政权的频繁更替无关,排除B项;“三教合归儒”的局面出现在隋唐以后,排除D项。故选C
项。
8.(2024・安徽・高考真题)唐朝文学家段成式《酉阳杂俎》所记植物近二百种,包括唐代传入的龙胆香、
安息香、波斯枣、巴旦杏、无花果等。其子段公路《北户录》则主要记载了岭南地区的动植物,其中写道:
茉莉花“本出外国,大同二年(536),始来中土,今番禺土女,多以彩缕贯花卖之”。这反映了()
A.唐朝文化兼收并蓄B.大唐风俗远播异域
C.市民生活悠闲雅致D.文学体裁多种多样
【答案】A
【知识点】中外文化交流
【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材
料反映了大量物种传入唐朝,并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作用,在唐朝的文学作品中呈现,故体现出唐朝文化
兼收并蓄,A项正确;材料不涉大唐风俗外传,排除B项;从材料中无法判断龙胆香等是否为市民所享用,
材料也无法体现生活悠闲雅致,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段成式父子文学作品是何种体裁,排除D项。故
选A项。
9.(2024•四川绵阳•一模)有学者认为:“魏晋玄学回到儒经原典,又综合老庄等学说,追寻作为名教本原
的天道由来及意蕴,阐发名教所蕴的圣人本意或名教体系的合理状态,实际上与董仲舒当年以笼罩宇宙的
天道来统一人间秩序一样重要而急迫。”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玄学()
A.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B.承袭了老庄的思想精粹
C.形成了严密的思辨体系D.拓展了儒学的发展空间
【答案】D
【知识点】儒学、道教、佛教的发展
【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时期(中国)。
据题干“魏晋玄学回到儒经原典,又综合老庄等学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玄学不仅回归儒经原典,还综
合了老庄等学说,对名教体系进行了深入的阐发,这种综合与创新为儒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拓展了
儒学的发展空间,D项正确;玄学是对儒经原典的回归和对名教体系的阐发,发展了儒学,排除A项;玄
学不仅承袭了老庄的思想,还将其与儒经原典相结合,排除B项;据材料信息无法推断玄学是否形成了严
密的思辨体系,排除C项。故选D项。
10.(2024・海南•高考真题)下图是《东坡笠屐图》。其文本故事最早的叙事是东坡在僧耳一观闵客草舍-
偶得一箸笠戴归T女小儿皆笑,邑犬皆吠,此后陆续增加了“遇雨”“从农家借筹笠穿屐而回”“东坡向海南友
人黎子云借阅柳宗元文集”“东坡看过其笠屐像后自为题咏”等情节。《东坡笠屐图》的故事不断演绎的主要
原因是()
▲Y
儿
"一飞・一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意向性合作协议书范本
- 2025-2030中国金属板折弯机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通信外包解决方案(COS)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路易体痴呆症治疗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超声波面部美容仪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装卸码头设备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下学期个人学习计划
- 2025-2030中国蒸汽灭菌指示带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芳纶纱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航空部附件维修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语法专题 非谓语动词重难点分类强化及练习答案 -2022届高考英语总复习
- 《种树郭橐驼传》说课稿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 (完整版)手机维修单
- UV真空镀膜涂料漆膜性能参考介绍
- 浙江省消防技术规范难点问题操作技术指南(2020版)
- 曳引驱动电梯安装施工方案
- 单基因遗传病的分子生物学检验-医学院课件
- 公务摄影拍摄技巧分享课件
- 2022-2023学年北京市大兴区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考道德与法治一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 职工人事档案目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