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7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考情分析
考纲解读三年高考分析
常见非金属元素(如H、C、N、0、Si、S、Cl等)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在高考中常作为考查基本
①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
概念、基本理论的载体,化学试验、化工流程中常涉
方法,驾驭其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及,是每年必考内容之一。
②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
的影响。
1.(2024江苏)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NH&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作化肥
B.稀硫酸具有酸性,可用于除去铁锈
C.SO,具有氧化性,可用于纸浆漂白
D.AI2O3具有两性,可用于电解冶炼铝
【答案】B
【解析】A.NH,HCO,受热易分解和用作化肥无关,可以用作化肥是因为含有氮元素;B.铁锈的主要成分为
Fe。,硫酸具有酸性可以和金属氧化物反应,具有对应关系;C.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是二氧化硫与有色物
质化合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不涉及氧化还原,故和二氧化硫的氧化性关;
D.电解冶炼铝,只能说明熔融氧化铝能导电,是离子晶体,无法说明是否具有两性,和酸、碱都反应可以
体现AI2O3具有两性。
2.(2024天津)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应用不畲理的是
A.将废铁屑加入FeC"溶液中,可用于除去工业废气中的C"
B.铝中添加适量锂,制得低密度、高强度的铝合金,可用于航空工业
C.盐碱地(含较多Na2cO3等)不利于作物生长,可施加熟石灰进行改良
D.无水CoCL呈蓝色,吸水会变为粉红色,可用于推断变色硅胶是否吸水
【答案】C
[O]H・O
NO,NQr•一HNO)'hNOg
'
*NHI
£(QIU^Q^
怦SO、—S0)二~一HjSOa(NHa^04
馍
Q
「、------.〉♦物J--------------马
A.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
B.雾霾中含有硝酸镀和硫酸镂
C.NL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
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
【答案】C
【解析】A.雾的分散剂是空气,分散质是水。霾的分散剂是空气,分散质固体颗粒。因此雾和霾的分散剂
相同,A正确;B.由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转化为镂盐形成无机颗粒物,因此雾霾中含有硝酸镂和硫酸镂,
B正确;C.NL作为反应物参与反应转化为钱盐,因此氨气不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C错误;D.氮氧
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由于氮肥会释放出氨气,因此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
肥有关,D正确。
6.(2024海南)分别将足量下列气体通入稀NazS溶液中,可以使溶液变浑浊的是
A.COB.S02C.HC1D.CO.
【答案】B
【解析】A、CO不与Na2s发生反应,因此没有沉淀产生,故A错误;B、S0?具有弱氧化性,与Na£发生氧
化还原反应,即S0Z+2S2-+4H+^=3S3+2H2,故B正确;C、利用酸性强的制取酸性弱的,即发生2小
2
+S-^=H2S,没有沉淀产生,故C错误;D、不产生沉淀,故D错误。
7.(2024江苏)下列制取SO”验证其漂白性、收集并进行尾气处理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试验目的的是
【答案】B
【解析】A.铜和稀硫酸不反应,A错误;B.二氧化硫可使品红溶液褪色,B正确;C.二氧化硫密度比空
气大,应将进气管伸到瓶底,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错误;D.二氧化硫在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中溶解度
很小,不行用于汲取尾气,D错误。
8.(2024北京)依据SO?通入不同溶液中试验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溶液现象结论
A含HC1、BaCL的Fe。溶液产生白色沉淀SO,有还原性
BH2s溶液产生黄色沉淀so2有氧化性
C酸性KMn(h溶液紫色溶液褪色so?有漂白性
DNazSiOs溶液产生胶状沉淀酸性:H2SO3>H2SiO3
【答案】C
【解析】A、混合溶液中SO2被FeCL氧化生成S05,再与BaCL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体现了SO2的还原性,A
正确;B、SOz与HzS在溶液发生反应S0z+2H2s^=3S1+2H2,体现了SOz的氧化性,B正确;C、S0?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这是SO2在酸性溶液中还原KMn(X生成Mn",体现了SO?的还原性,C错误;D、S0?与Na/SiOs
溶液产生胶状沉淀,依据较强酸制较弱酸,可得结论酸性:H2SO3>H2SiO3,D正确。答案选C。
2年模拟
1.(江苏省南京师范高校附属中学2025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明研和芒硝均具有净水作用
B.氯水久置后,漂白性和酸性均增加
C.SO2通入Ba(N03)2溶液中有沉淀产生
D.NHs通入A1CL溶液至过量先沉淀后沉淀溶解
【答案】C
【解析】A.明矶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具有吸附性,可以用来净水;芒硝的主要成分为Na2so_101W,没有
净水作用,不能用来净水,故A错误;B.新制氯水久置后为盐酸溶液,所以氯水久置后漂白性减弱、酸性
增加,故B错误;C.N0「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SO?通入Ba(NC92溶液中,溶液中硝酸根离子在酸溶
液中能氧化二氧化硫为硫酸,硫酸根离子结合银离子生成硫酸钢沉淀,故C正确;D.N&通入A1CL溶液反
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氨水是弱碱,不能溶解生成的氢氧化铝沉淀,氨气过量后沉淀不溶解,故D错误。
2.(安徽省蚌埠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质量监测考试)依据已学的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推断,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
A.“雷雨发庄稼”是自然固氮
B.Na?。?可用作潜水艇供氧剂
C.明矶是净水剂,可用于饮用水的杀菌消毒
D.工业上生产玻璃和水泥运用到的共同原料有CaCOs
【答案】C
【解析】A.雷电使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反应生成NO,NO与氧气反应生成NO2,NO?再与水反应生成硝酸,进
入土壤后最终为植物生长供应少量的氮肥,”雷电发庄稼”属于自然固氮,A项正确;B.过氧化钠能与C0?
反应并生成氧气:2Na202+2C02=2Na£03+02,Na?。?可用作潜水艇供氧剂,B项正确;C.明祖溶于水后,铝离子
水解形成氢氧化铝胶体,可用于净水,以除去水中的悬浮物,明矶并不能杀死水中的细菌和病毒,C项错误;
D.生产一般玻璃的原料是石英砂、纯碱和石灰石,生产水泥的原料是黏土、石灰石和石膏,工业上生产一
般玻璃和水泥的共同原料是CaCO”所以D项正确。
3.(山东省试验中学、淄博试验中学、烟台一中、莱芜一中四校2025届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化学与
生产、生活休戚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燃料电池中运用的储氢材料,如稀土类LaNis等合金材料是纯净物
B.硅胶可作瓶装药品的干燥剂及催化剂载体,是因为Si。,是酸性氧化物
C.油脂水解都得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D.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所以漂粉精可用于游泳池消毒
【答案】D
【解析】A.合金材料是混合物,故错误;B.硅胶无毒,可吸水,且具有疏松多孔结构,则硅胶可作瓶装药
品的干燥剂及催化剂载体,与SiOz是酸性氧化物无关,故错误;C.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都得高级脂肪酸
和甘油,但在碱性条件下得到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故错误;D.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漂粉精溶液汲取空
气中的二氧化碳后可以生成次氯酸,所以可用于游泳池消毒,故正确。
4.(全国名校大联考2025届高三上学期其次次联考)有下列两种转化途径,某些反应条件和产物已省略。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途径①S,)酬
途径②So,S026SO31VoH2SO4
A.途径①反应中体现了浓硝酸的强氧化性和酸性
B.途径②的其次步反应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增大浓度来降低成本
C.由途径①和②分别制取1molH2S04,理论上各消耗1molS,各转移6mol葭
D.途径②与途径①相比更能体现“绿色化学”的理念是因为途径②比途径①污染相对小且原子利用率高
【答案】A
【解析】A.途径①反应中只体现了浓硝酸的强氧化性,错误;B.途径②的其次步反应是可逆反应,在实
际生产中可以通过增大廉价易得的“浓度使化学平衡正向移动,来降低成本,正确;C.依据电子转移数目
相等,可知由途径①和②分别制取1molH2SO4,理论上各消耗1molS,各转移6mole「,正确;D.途径
②与途径①相比不产生大气污染物质,因此更能体现“绿色化学”的理念是因为途径②比途径①污染相对
小且原子利用率高,正确。
5.(全国名校大联考2025届高三上学期其次次联考)下列由相关试验现象所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NH4C1和NH4HCO3受热都能分解,说明可以用加热NH4C1和NH4HCO3固体的方法制氨气
B.向溶液中滴加酸化的Ba(N0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肯定有SOF
C.Fe与稀HNO3、稀H2SO4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Fe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
D.NL遇到浓盐酸产生白烟,说明二者发生反应生成白色固体
【答案】D
【解析】A、氯化镂受热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冷却后二者又重新结合生成氯化镂,不能制备氨气,选项
A错误;B、向溶液中滴加酸化的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在酸性条件下H*、N03-具有强的氧化性,会
把S0广氧化产生S0广,不能说明该溶液肯定有SOr,选项B错误;C、Fe与稀HNOs、稀HBO」反应均有气泡
产生,前者是由于硝酸的强氧化性,后者是由于Fe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选项C错误;D、NH3遇到浓盐
酸产生白烟,说明二者发生反应生成白色固体氯化镀,选项D正确。
6.(江苏省南京师范高校附属中学2025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用下列试验装置或操作进行相应试验,能达
到试验目的的是()
A.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少量纯净的CO2气体
B.用图2所示装置灼烧碎海带
C.用图3所示装置汲取尾气中的SO?
D.用图4所示装置检验澳乙烷与NaOH醇溶液共热产生的乙烯
【答案】B
【解析】A.纯碱为碳酸钠,易溶于水,不能放置在多孔隔板上,且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生成的二氧化碳
中含有HC1,故A错误;B.灼烧海带在川埸中进行,图中装置合理,故B正确;C.二氧化硫与饱和的亚硫
酸氢钠溶液不反应,二氧化硫不能被饱和NaHSOs溶液汲取,不能达到试验目的,故C错误;D.乙醇易挥发,
挥发出来的乙醇也能使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褪色,不能达到试验目的,故D错误。
7.(2025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探讨铜和铁与浓硫酸的反应,试验如下:
①②
”或帙丝F
IMUB—1
酊浓畸侵
铜丝表面无明显现象铜丝或铁丝渐渐溶解,产生大量气体,
铁丝表面快速变黑,之后无明显现象品红溶液褪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不能用铁制容器盛放浓硫酸,可用铜制容器盛放浓硫酸
B.②中铜丝或铁丝均有剩余时,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
C.依据②,可推断出铜和铁与浓硫酸反应可生成SO?
D.①②中现象的差异仅是由于温度变更了化学反应速率
【答案】C
【解析】A.常温下铁遇冷浓硫酸发生钝化,则可以用铁制容器盛放浓硫酸,故A错误;B.随着反应的进
行浓硫酸的浓度渐渐降低,Cu与稀硫酸不反应,而Fe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则②中铜丝或铁丝均有剩
余时,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不行能相等,故B错误;C.②中在加热条件下,铜丝或铁丝渐渐溶解,产生大
量气体,品红溶液褪色,说明反应中生成SO”故C正确;D.温度上升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同时浓硫酸
的氧化性随温度上升而上升,故D错误。
8.(天津市南开区2025届高三下学期其次次模拟考试)下列试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
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试验现象结论
A将铜粉加入1.Omol•LFe2(S03溶液中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金属铁比铜活泼
将金属钠在燃烧匙中点燃,快速伸入集满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瓶
BCOz具有氧化性
COz的集气瓶内有黑色颗粒产生
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
C有气体生成,溶液呈红色稀硝酸将Fe氧化为Fe;i+
加KSCN溶液
用用烟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细致打磨过
D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金属铝的熔点较低
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
【答案】B
【解析】A.Cu与硫酸铁反应生成硫酸铜、硫酸亚铁,现象不合理,故A错误;B.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
碳酸钠和C,由现象可知二氧化碳具有氧化性,故B正确;C.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生成硝酸亚铁,则
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现象不合理,故C错误;D.氧化铝的熔点高,包袱在A1的外面,
则熔化后的液态铝不会滴落下来,现象不合理,故D错误。
9.(天津市红桥区2025届高三上学期一模考试)下列对有关试验操作及现象的结论或说明正确的是
选项试验操作试验现象结论或说明
A向压。2溶液中滴加FeCk溶液产生大量气泡FeCk催化民。2的分解
B将酸性KMnO,溶液滴入丙烯醛中溶液的紫红色褪去丙烯醛中含有碳碳双键
C向某溶液中滴加稀H2s04溶液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味原溶液中肯定含有SOF
向某溶液中滴加几滴NaOH稀溶
D液,用潮湿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纸不变蓝原溶液中肯定不含有NH:
试管口检验
【答案】A
【解析】A.H。溶液中没有加FeCk溶液前几乎无气泡产生,加入后产生大量气泡,说明FeCL对玲。?的分
解起催化作用,A正确;B.醛基、碳碳双键都可以被酸性高镒酸钾溶液氧化,因此不能依据溶液的紫红色褪
去来确定丙烯醛中含有碳碳双键,B错误;
C.向某溶液中滴加稀H2s溶液,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原溶液可能含有S0Z,也可能含有HSOs-或%0广
等离子,C错误;D.若溶液中含有NHJ,由于溶液稀,反应产生附3/0,也不能放出氨气,因此不能看到潮
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为蓝色,D错误。
10.(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5届中学毕业班阶段性测试四)下列有关试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试验操作
A除去NaHCOs固体中混有的NH4C1干脆将固体加热
B试验室收集Cu与稀硝酸反应成的N0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C检验乙酸具有酸性配制乙酸溶液,滴加NaHCO3溶液有气泡产生
取20.00ml该稀硫酸于干净的锥形瓶中,用
D测定某稀硫酸的浓度
0.1000mol/L的NaOH标准液进行滴定
【答案】C
【解析】A、加热NaHCOs和NH£1均分解,故A错误;B、N0能与小反应,不能用排空集气法收集,故B错
误;C、NaHC03+CH3C00H=CH3C00Na+H20+C02f,故C正确;D、稀硫酸与NaOH溶液的反应没有明显现象,
须要滴入指示剂,否则无法完成试验,故D错误。
11.(山东省济南市2025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理)Na2s2O5是常用的防腐剂和漂白剂。可利用烟道气中的S0?
生产Na2s其流程如下:
SO/Na:8M件so.
pl1-4.1p"=7~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制备过程所涉及的物质中只有一种酸性氧化物
B.Na2s2O5作防腐剂和S02作漂白剂时,均表现还原性
C.上述流程中的回⑩饱和溶液和Na2c固体不行互换
D.试验室模拟“结晶脱水”时用到的仪器只有蒸发皿、玻璃棒、烧杯、漏斗
【答案】C
【解析】A.上述制备过程所涉及的物质中有2种酸性氧化物一一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故A错误;B.S02
作漂白剂时,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没有表现还原性,故B错误;
C.依据上述分析,上述流程中的Na2c。3饱和溶液和Na£03固体不行互换,否则得不到过饱和的NaHSOs溶液,
故C正确;D.“结晶脱水”是加热固体分解,应当在甜烟中进行,故D错误。
12.(山东省潍坊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二模)用下列试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去)进行相应的
试验,能达到试验目的的是
A.加热装置I中的烧杯分别L和高锦酸钾固体
B.用装置n验证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C.用装置III制备氢氧化亚铁沉淀
D.用装置IV检验氯化镂受热分解生成的两种气体
【答案】D
【解析】A项:加热时混合物中的碘升华、碘蒸气遇冷凝华,但高锦酸钾固体会分解,故装置I不能分别
L和高铳酸钾固体,A项错误;B项:装置II中锥形瓶内生成的二氧化硫能使烧杯内滨水褪色,这是二氧化
硫的还原性而不是漂白性,B项错误;C项:装置III中,右边试管内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氢气排出装
置,硫酸亚铁溶液与左边试管内氢氧化钠溶液不能自动混合,不能制备氢氧化亚铁沉淀,C项错误;D项:
装置W中,氯化钱受热分解生成氨气、氯化氢的混合气体,P2O5汲取氨气,潮湿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氯化氢。
碱石灰汲取氯化氢,潮湿的酚酉太试纸检验氨气,D项正确。
13.(北京市西城区2024年高三其次次模拟考试)某小组利用下面的装置进行试验,②、③中溶液均足量,
操作和现象如下表。
CuSO.油消操作现象
1DCtC*
试验
②中产生黑色沉淀,溶液的pH
向盛有Naf溶液的①中持降低;
I
续通入CO,至过量③中产生白色浑浊,该浑浊遇酸
冒气泡
向盛有NaHCOs溶液的①中
II现象同试验I
持续通入H2s气体至过量
资料:CaS遇水完全水解
由上述试验得出的结论不亚做的是
A.③中白色浑浊是CaCOs
2++
B.②中溶液pH降低的缘由是:H2S+CU==CuSI+2H
2
C.试验I①中CO,过量发生的反应是:C02+H20+S==C0/+H2S
D.由试验I和II不能比较H2CO3和H2S酸性的强弱
【答案】C
【解析】A.依据上述分析,③中白色浑浊是CaCOs,不行能是CaS,因为CaS遇水完全水解,故A正确;B.
②中反应生成的硫化氢与硫酸铜反应:HzS+Cu2+=CuSJ+2H,,使得溶液的pH降低,故B正确;C.CO?过
2
量反应生成HCCV,发生的反应是:2C02+2H20+S=2HCO3+H,S,故C错误;D.依据试验I、II中现象:I
中通二氧化碳有IS生成,II中通H2s有二氧化碳生成,不能比较H2CO3和H2s酸性的强弱,D正确。
14.(宁夏银川一中2025届高三其次次模拟考试)为了验证浓硫酸和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产生的气体产物,
某同学选用了如图所示的试验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装置用来检验产物中是否有水蒸气
B.拆除E装置也能达到试验目的
C.F装置中出现白色浑浊证明产物中肯定有CO2生成
D.C装置用来检验产物中是否有S0?生成
【答案】C
【解析】A、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B装置中无水硫酸铜用来检验产物中是否有水蒸气,故A正确;B、气体
通过滨水除去了SO?,所以拆除E装置也能达到试验目的,故B正确;C、E中品红溶液不褪色、F中澄清石
灰水变浑浊,才能证明产物中肯定有C0?生成,故C错误;D、SO,能使品红褪色,所以C装置用来检验产物
中是否有SO?生成,故D正确。
15.(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5届中学毕业班阶段性测试四)NizOs主要用作陶瓷、搪瓷和玻璃的着色剂,也
可用于银粉的制造。以银粉废料为原料制备Ni。的工艺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Ni?03中Ni的化合价为o
(2)提高“酸浸”、“酸溶”速率时,温度不宜过高,其缘由是。
(3)加入H。“氧化”的离子方程式为;滤渣A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
(4)工艺中分步加入Na2c的作用是;为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应限制加入NaClO与NaOH的物质的
量之比为o
(5)工业上,用镁为阳极,电解0.Imol/LNiCk溶液与肯定量NH4cl组成的混合溶液,可得高纯度的球形
超细保粉。当其他条件肯定时,NH£1的浓度对阴极电流效率(电流效率是指电解时,在电极上实际沉积的
物质的量与理论析出量之比)及保的成粉率的影响如图所示:
,>7fc>e
s
S所
1
W
、HJ.昨收,it•I
①为获得图纯度的球形超细镶粉,NH4C1溶液的浓度最好限制为mol/L
②当NH£1溶液的浓度大于15g/L时,阴极有气体生成,导致阴极电流效率降低,请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说明
其缘由:o
2++3+
【答案】+3温度高,HC1挥发加快2Fe+2H+H2O2=2Fe+2H2OFe(0H)3将Fe"和Ni"分别沉淀
出来1:40.2随着NH;浓度增大,水解平衡NHj+HQy=NHs•压0+H+向右移动,H+浓度增大,
导致阴极析出压
【解析】镁废料用盐酸酸浸后得酸浸后的酸性溶液中含有Ni,CF,另含有少量Fe,Fe"、A产等,加入过
氧化氢氧化亚铁离子为铁离子,加入碳酸钠溶液调整溶液的pH,使铝离子、铁离子全部沉淀,过滤后的滤
液中再加入碳酸钠沉淀银离子得NiCOs,滤液A中含有NaCl等物质,将Nit%再溶于盐酸,得氯化银溶液,
向其中加入次氯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可得Nig则。
(1)氧元素是一2价,依据正负价代数和为0可知NizOs中Ni的化合价为+3价。
(2)由于浓盐酸易挥发,所以温度过高,导致HC1挥发加快,因此温度不能太高。
(3)依据以上分析可知加入HQ氧化亚铁离子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H,+HQ2=2Fe"+2H20;通过限制pH使铁
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所以滤渣A的主要成分是Fe(OH)30
(4)依据以上分析可知工艺中分步加入Na2c的作用是将Fe"和Ni?+分别沉淀出来;在碱性溶液中次氯酸
钠氧化镁离子的方程式为2Ni2++Cl(T+40H三Ni。(+C「+2Ha,所以为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应限制加入NaClO
与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o
(5)①依据图可知,NH4cl的浓度为10.7g・L时,银的成粉率最高,10.7g氯化钱是0.2mol,所以NH£1
的浓度最好限制为0.2mol/Lo
②当NH£1浓度大于15g•!?时,阴极有氢气生成,导致阴极电流效率降低。这是由于随着NH;浓度增大,
水解平衡加4*+40^^阿3叩20+11+向右移动,浓度增大,导致阴极析出压。
16.(天津市红桥区2025届高三上学期一模考试)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和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1)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氨态氮肥是常用的肥料。
哈伯法合成氨技术的相关反应为:N2(g)+3HMg)-2NL(g)AH=-93kJ/mol,实际生产中,常用工艺条件:
Fe作催化剂,限制温度773K、压强3.0X10‘Pa,原料气中N?和乂物质的量之比为1:2.8。
①合成氨技术是氮的固定的一种,属于(选填“大气固氮”、“生物固氮”“人工固氮”)。
②合成氨反应常用铁触媒催化剂,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以加快反应速率B.可以变更反应热
C.可以削减反应中的能耗D.可以增加活化分子的数目
③关于合成氨工艺的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原料气中N,过量,是因N?相对易得,适度过量有利于提高压的转化率
B.限制温度(773K)远高于室温,是为了保证尽可能高的平衡转化率和快的反应速率
C.当温度、压强肯定时,在原料气⑹和小的比例不变)中添加少量惰性气体,有利于提高平衡转化率
D.分别空气可得用,通过自然气和水蒸气转化可得比,原料气须经过净化处理,以防止催化剂中毒和平安
事故发生
(2)月井(NzHj是氮的氢化物之一,其制备方法可用次氯酸钠氧化过量的氨气。
①次氯酸钠溶液显碱性,表示原理的离子方程式是o
②常温下,该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1.0X10%ol/L,则LOmol/LNaClO溶液的pH=。
③股与N2O4氧化反应生成N?和水蒸气。
已知:N2(g)+2O2(g)=N204(1)AH=-19.5kJ/mol
N2H&(1)+O2(g)=Nz(g)+2H20(g)AH=-534.2kJ/mol
请写出朋和N204反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o
+-
⑶在NH&HC03溶液中,反应NH4+HC03+H20^^NH3-H20+H2C03的平衡常数K=。(已知常温下NH3-H20的
5
电离平衡常数Kb=2X10',H2cO3的电离平衡常数Kai=4X10/)。
-
【答案】人工固氮BCADC10+H20^^HC10+0H112N2H4(1)+N204(g)=3N2(g)+4H20(g)
△H=-1048.9kJ/mol1.25X103
【解析】(1)①N?与H?在催化剂存在时,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反应产生NH”该反应属于氮的固定,是
人工固氮;
②A.铁触媒是合成氨气的催化剂,由于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使更多的分子变为活化分子,活化分子数增
加,反应速率加快,A正确;
B.催化剂可以变更反应途径,但不能变更物质的始态和终态,因此不行以变更反应热,B错误;
C.由于催化剂不能变更物质的始态和终态,因此不能变更反应过程的能量变更,所以不能削减反应中的能
耗,C错误;
D.由于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更多的一般分子变为活化分子,所以可以增加活化分子的数目,D正
确;
故合理选项是BC;
③A.合成氨气中N?、上反应的物质的量的比是1:3,加入的原料气中N2和田物质的量之比为1:2.8,N?过
量,是因N,相对易得,适度过量可以加快反应速率,由于增大了一种反应物的浓度,可以使化学平衡正向
移动,从而可以使其它反应物的转化率提高,从而可提高出的转化率,A正确;
B.限制温度(773K)远高于室温,主要是因为在此温度下催化剂的活性最大,由于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
应,所以上升温度,化学平衡逆向移动,反应物平衡转化率降低,B错误;
C.当温度、压强肯定时,在原料气⑹和压的比例不变)中添加少量惰性气体,由于不能变更任何一种反应
物的浓度,因此对物质平衡转化率无影响,C错误;
D.空气的主要成分是凡、O2,分别空气可得弗,通过自然气和水蒸气转化可得上,原料气N2、H,必需经过净
化处理,以防止催化剂中毒导致失去催化活性及发生平安事故发生,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AD;
(2)①次氯酸钠是强碱弱酸盐,在溶液中C10「会发生水解反应:CIJ+H2O-HC10+0H,最终达到平衡时,
溶液中c(OH)>c(H+),所以溶液显碱性;
c(HClO^c(OH')C2(OH'\
②C10「的水解平衡常数K==1.0X10-6mol/L,
clClO)c(C!O-\
c2(OHO=1.Omol/LX1.0X10-6mol/L=l.0XlOmoP/L2,所以c(Olf)=l.OX103mol/L,则
KMl.OxlO-14
历寸<°义1。%]儿所以溶液的
@(i)N2(g)+20.(g)=N204(1)AH=-19.5kJ/mol
(ii)N2H4(1)+02(g)=N2(g)+2H20(g)△H=-534.2kJ/mol
(ii)X2-(i),整理可得2N2H4(l)+N2()4(g)=3N2(g)+4H2O(g)AH=-1048.9kJ/mol
(3)反应岫++103-+比0=阳3・H2O+H2CO3的平衡常数
XIO'%
17.(山东师范高校附属中学2025届高考考前模拟)无水四氯化锡(SnCL)常用作有机合成的氯化催化剂。
试验室可用熔融的锡与CL反应制备SnCL。拟利用图中的仪器,设计组装一套试验装置制备SnCL(每个装
置最多运用一次)。
已知:①有关物理性质如下表
物质颜色、状态熔点/℃沸点/℃
Sn银白色固体231.92260SnCl?易水解,SnCi易水解生成固态二氧
化锡,锡与CL反应过程放出大量的热
SnCl4无色液体-33114
SnCl2无色晶体246652
2+2+4+2-+3+3+
②Fe"+Sn—Fe+SnFe"+Cr207+H—Fe+Cr+H20(未配平)
回答下列问题:
(1)“冷凝管”的名称是,装置II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用玻管(未画出)连接上述装置,正确的依次是(填各接口的代码字母)o
(3)如何检验装置的气密性,试验起先时的操作为o
(4)假如将制取的四氯化锡少许暴露于空气中,预期可看到的现象是出现白色烟雾,化学方程式为o
(5)可用重铭酸钾滴定法测定产品中的SnCL的含量,精确称取该样品mg放于烧杯中,用少量浓盐酸溶解,
加入过量的氯化铁溶液,再加水稀释,配制成250mL溶液,取25.00mL于锥形瓶中,用0.lOOOmol•I?重铭
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液15.00mL,则产品中SnCk的含量为—%(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在
测定过程中,测定结果随时间延长渐渐变小的缘由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答案】直形冷凝管2Mn0「+16H++10Cr=2Mn2++5C12t+8H2BIHEFNACDJK或BIHEFNACDKJ关闭滴
液漏斗活塞,将装置最终端的导气管插入水中,微热烧瓶,在导管末端有气泡产生,冷却烧瓶,在导管内
形成一段高于液面的水柱,一段时间不发生变更,说明气密性良好先打开H中的活塞,待I中烧瓶充
2+4+
溢黄绿色气体后,点燃I中的酒精灯SnCl4+2H20=SnO2+4HCl855/m2Sn+02+4H=2Sn+2H20
【解析】
(1)“冷凝管”的名称是直形冷凝管;装置H中是KMnO”和HC1制备氯气的反应,高锦酸钾中的锦元素由
+7价降低到+2价生成Mn。HC1中的氯元素由价上升到0价生成氯气,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2+
2Mn0f+16H+10Cl=2Mn+5C12f+8H20o本小题答案为:直形冷凝管;2Mn0J+16H++10C1=2Mn”+5C12f+8H20o
(2)装置H为制备氯气的装置,产生的氯气中会混有HC1和水蒸气等杂质气体,将气体通过V装置,V装
置中的饱和食盐水可除去HCL再将气体通过IV装置,W装置中的浓硫酸可除去水蒸气,可得到干燥、纯净
的氯气。将氯气通入I装置,氯气与Sn反应可制得SnCL蒸气,将SnCL蒸气经装置III冷却,可得到SnCl4
液体。由于SnCL易水解,为防止外界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III以及汲取多余Ck防污染大气,可在装置
III后连接VI装置。依据上述分析该装置的连接依次是BIHEFNACDJK或BIHEFNACDKJ。本小题答案为:
BIHEFNACDJK或BIHEFNACDKJ。
(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用加热法,操作为:关闭滴液漏斗活塞,将装置最终端的导气管插入水中,微热烧
瓶,在导管末端有气泡产生,冷却烧瓶,在导管内形成一段高于液面的水柱,一段时间不发生变更,说明
气密性良好;防止Sn与反应以及防止生成的SnCL水解,试验起先应先通CL排尽装置中空气,故试验起
先时的操作为:先打开n中的活塞,待I中烧瓶充溢黄绿色气体后,点燃I中的酒精灯。本小题答案为:
关闭滴液漏斗活塞,将装置最终端的导气管插入水中,微热烧瓶,在导管末端有气泡产生,冷却烧瓶,在
导管内形成一段高于液面的水柱,一段时间不发生变更,说明气密性良好;先打开n中的活塞,待I中烧
瓶充溢黄绿色气体后,点燃I中的酒精灯。
(4)依据表格所给信息,SnCL易水解生成固态二氧化锡,将四氯化锡少许暴露于空气中,还可看到白色烟
雾,说明水解产物中还有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盐酸小液滴,现象为白雾,化学方程式为SnCl4+2H20
=Sn02+4HClo本小题答案为:SnCl4+2H20=SnO2+4HCl.
(5)用重铭酸钾滴定法测定SnCk时,发生的反应为2Fe"+Sn2*=2Fe2++Sn'+、6Fe2++Cn。/
+3+3t
+14H=6Fe+2Cr+7H20,可得关系式3Sn"~Cr2。产(或依据得失电子守恒推断),试验中消耗的门(&*。7)=
-l
0.lOOOmol-LX0.015L=0.0015mol,则25.OOmLSnCb溶液中n(SnCl2)=0.0015molX3=0.0045mol,则
250.OOmLSnClz溶液中n(SnCl2)=0.045mol,m(SnCl2)=0.045molX190g/mol=8.55g,则mg产品中SnCL的含
量为8.55g/mgX100%=——%;依据反应"FeaSn^ZFe'Sn""得出Sr?*的还原性强于Fe。Sr?*在空气中
m
易被氧化,测定结果随时间延长渐渐变小是因为SnCk被氧气氧化,发生25小+02+41=2$/+2压0反应,滴
定时消耗的重铭酸钾的量削减,由此计算出的SnCl?量减小,测量结果变小。本小题答案为:855/m;
2+4+
2Sn+02+4H=2Sn+2H20o
18.(武汉市武昌区2025届高三五月调研考试)亚硝酰氯(C1N0)是有机物合成中的重要试剂,其沸点为一
5.5℃,易水解。已知:AgNOz微溶于水,能溶于硝酸,AgN02+HN03=AgN03+HNO2,某学习小组在试验室用CL
和NO制备C1N0并测定其纯度,相关试验装置如图所示。
(1)制备Cl2的发生装置可以选用(填字母代号)装置,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氯气,选择合适的装置,其连接依次为a-(按气流方向,用小写
字母表示)。
(3)试验室可用图示装置制备亚硝酰氯:
①试验室也可用B装置制备NO,X装置的优点为。
②检验装置气密性并装入药品,打开K”然后再打开鼠,通入一段时间气体,其目的是,然
后进行其他操作,当Z中有肯定量液体生成时,停止试验。
(4)已知:C1NO与HQ反应生成HNO?和HCE
①设计试验证明HNO,是弱酸:»(仅供应的试剂:盐酸、lmol・LHN02溶液、NaN02
溶液、红色石蕊试纸、蓝色石蕊试纸)。
②通过以下试验测定C1NO样品的纯度。取Z中所得液体mg溶于水,配制成250mL溶液;取出25.00mL
样品溶于锥形瓶中,以KzCrO4溶液为指示剂,用cAgNOs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的体
积为20.00mL。滴定终点的现象是,亚硝酰氯(C1N0)的质量分数为。(已知:Ag2CrO4
12
为砖红色固体;L(AgCl)=1.56X10-Ksp(Ag2Cr04)=lX10')
A
+2+++
【答案】A(或B)MnO2+4H+2Cr=Mn+Cl2t+2H202Mn0f+10Cr+16H=2Mn+5Cl2t+8H20)
f-gfcfb-d-e-j-h随开随用,随关随停排干净三颈烧瓶中的空气用玻璃棒蘸取NaNOz
溶液,点在红色石蕊试纸中心,若试纸变蓝,说明HNOz是弱酸滴入最终一滴标准液,生成砖红色沉淀,
且半分钟内无变更空出%
m
【解析】(1)可以用二氧化锦和浓盐酸加热下制备氯气,发生装置属于固液加热型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A
=+=2+
为MnO2+4HCl(浓)MnCl2+Cl2t+2H20,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UMn+Cl2t+2H=0,(或用KMrA与浓
盐酸常温下制备CL,发生装置属于固液不加热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
2++2+
2MnO4+10Cr+16H=2Mn+5Cl2t+8H20)故答案为:A(或B);MnO2+4H+2Cr=Mn+Cl2f+2H20(或
+2+
2MnO4+10Cr+16H=2Mn+5C12f+8H20)«
(2)制得的氯气中会混有水蒸气和氯化氢,用饱和食盐水除氯化氢,浓硫酸汲取水分,用向上排空气法收
集氯气,最终进行尾气处理,故其连接依次为f-gfc-b-d-e-jfh;故答案为:
(3)①试验室也可用B装置制备NO,X装置的优点为随开随用,随关随停,故答案为:随开随用,随关
随停。
②检验装置气密性并装入药品,打开心,然后再打开通入一段时间气体,其目的是把三颈烧瓶中的空
气排尽,防止NO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故答案为:排干净三颈烧瓶中的空气;
(4)①要证明HNOz是弱酸可证明HNO?中存在电离平衡或证明NaNO,能发生水解,依据题目供应的试剂,应
证明NaNO?溶液呈碱性;故设计的试验方案为:用玻璃棒蘸取NaNO,溶液,点在红色石蕊试纸中心,若试纸
变蓝,说明HNO?是弱酸,故答案为:用玻璃棒蘸取NaNOz溶液,点在红色石蕊试纸中心,若试纸变蓝,说明
HNO?是弱酸。
②以K£rO&溶液为指示剂,用cmol・LAgNC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滴定终点的现象是:滴入最终一滴标
准液,生成砖红色沉淀,且半分钟内无变更;取Z中所得液体mg溶于水,配制成250mL溶液;取出25.00
mL中满意:n(CINO)=n(Cr)=n(Ag+)-cX0.02L=0.02cmol,则250mL溶液中n(CINO)=0.2cmol,m(CINO)
=nXM=0.2cmolX65.5g/mol=13.leg,亚硝醐氯(CINO)的质量分数为(13.leg+mg)XlOO%」.。。%,故
m
答案为:滴入最终一滴标准液,生成砖红色沉淀,且半分钟内无变更;里曳%。
m
19.(江苏省盐城市2025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某校同学设计下列试验,探究CaS脱除烟气中的SO?并回
收S。试验步骤如下:
步骤L称取肯定量的CaS放入三口烧瓶中并加入甲醇作溶剂(如下图所示)。
步骤2.向CaS的甲醇悬浊液中缓缓通入肯定量的S02„
步骤3.过滤,得滤液和滤渣。
步骤4.从滤液中回收甲醇(沸点为64.7°C),所得残渣与步骤3的滤渣合并。
步骤5.用CSz从滤渣中萃取回收单质So
(1)图中用仪器X代替一般分液漏斗的突出优点是。
(2)三口烧瓶中生成硫和亚硫酸钙的化学方程式为,三口烧瓶中最终残留固体中含肯定
量的CaSO4,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量产喷墨轮转印刷机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酸奶油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过程量规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轮式棒球袋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超薄灯箱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裸色连裤袜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葡萄干市场调研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药物筛选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 小学德育个人工作总结
- 2025-2030中国自动变速器油(ATF)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大车司机劳务协议书
- 中医把脉入门培训课件
- 学生军训教官合同协议
- 期刊编辑的学术期刊内容审核标准考核试卷
- 知识产权监管培训课件
- 油田节能降耗技术-全面剖析
-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2025年初三第二学期第一次区模拟化学试题含解析
- 技术信息收集与分析方法考核试卷
- 妇科护理标准化管理
- 小学2025年国防教育课程开发计划
- 防溺水家长测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