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专题五主攻点之(二)一、选择题1.(2024·海南高考)假设在某岛屿上多年来总是存在一个约由m只狼组成的狼群、一个约由n只狼组成的狼群和若干只单独生活的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岛上的狼能够依据猎物留下的气味信息追捕猎物B.狼从猎物获得的能量大于猎物从生产者获得的能量C.岛上狼的总数可能已接近该岛允许狼生存的最大数量D.从岛上狼的数量相对稳定可推想岛上环境条件相对稳定解析:选B猎物的气味信息属于化学信息,可以为狼追捕猎物供应依据;由于相邻两个养分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只占10%~20%,能量流淌逐级递减,因此猎物从生产者获得的能量大于狼从猎物获得的能量;由于岛上狼的数量长期稳定在m+n+若干只,说明岛上狼的总数可能已接近该岛允许狼生存的最大数量即环境容纳量;从岛上狼的数量多年来保持相对稳定,可推想岛上环境条件相对稳定,若环境条件变更较大,则狼的数量会出现较大变更。2.(2024·镇江一模)在生态环境的探讨、爱护过程中,下列方法与目的不相符的是()A.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昆虫,可降低有害昆虫的种群密度B.建立盐城丹顶鹤自然爱护区,主要是防止滩涂被破坏C.建立濒危动物精子库,有利于爱护濒危动物的基因多样性D.建立缓冲带,削减人类干扰,使被破坏的湿地依靠自然复原解析:选B建立盐城丹顶鹤自然爱护区,主要是对丹顶鹤和它们所生存的生态系统进行就地爱护,以实现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爱护。3.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相识和阅历,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依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学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淌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B.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C.“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D.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解析:选B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淌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人类只能相识并利用其运行规律,不能变更它。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可多级利用,但不能反复利用。“退耕还林、还草”可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避开过度消耗,破坏生态环境。4.如图为一草原食物链能量流淌简图,植物、食草动物、食肉动物同化的能量分别用B1、B2、B3表示。下列对能量大小关系的推断正确的是()①A2=B2 ②(B1-B2)>(A2-E2)③B1=C1+D1+B2 ④B1>(B2+B3)A.①③ B.②③C.②④ D.①④解析:选CA2表示食草动物的摄入量,B2为食草动物的同化量,A2>B2,①错误;B1-B2表示能量从植物流向食草动物中除去同化量之外的能量,E2为食草动物的粪便中的能量,A2-E2为食草动物的同化量,故(B1-B2)>(A2-E2),②正确;B1表示植物的同化量,B1>C1+D1+B2,③错误;B1表示植物的同化量,流入下一养分级能量大约只有上一养分级同化量的10%~20%,故B1>(B2+B3),④正确。5.气候变更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亲密相关。下表为甲、乙两个不同时期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环境的碳交换状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时期碳汲取量(kgC·a-1)碳释放量(kgC·a-1)甲1.20×10141.20×1014乙1.20×10141.26×1014A.生态系统中碳的汲取主要通过光合作用实现,碳的释放主要通过生物的呼吸作用实现B.假如碳释放量远远大于碳汲取量,会引起温室效应C.乙时期属于增长阶段,甲时期属于稳定阶段D.乙时期大量植树造林可以使碳的汲取量和释放量趋于平衡解析:选C由表中数据可知,甲时期碳汲取量与碳释放量处于平衡状态,生态系统比较稳定;乙时期碳汲取量小于碳释放量,生态系统处于衰退阶段。碳释放量远远大于碳汲取量会引起温室效应,可通过植树造林进行改善。6.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五点取样法适合调查灌木类行道树上蜘蛛的种群密度B.就食性而言,杂食性鸟类的数量波动小于其他食性的鸟类C.就生态系统结构而言,生态瓶的稳定性取决于物种数D.变色龙变更体色,主要是向同类传递行为信息解析:选B五点取样法适用于圆形或矩形地块上某些双子叶植物或者活动范围较小的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对于灌木类行道树上蜘蛛种群密度的调查,应采纳等距取样法。杂食性鸟类的食物种类较多,某种食物类型数量的变动对其数量的影响较小。生态瓶的稳定性取决于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及系统内不同养分级生物之间的比例。变色龙擅长随环境的变更而变更自己的体色,既利于躲避敌害,又利于捕获猎物,属于物理信息,并不是在同类生物之间进行信息传递。7.科研人员探讨了某种定居型蜘蛛(肉食性动物)的能量流淌过程,并构建了如图所示模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蜘蛛在生态系统中至少属于其次养分级B.流经蜘蛛的总能量是477.4kJ·m-2·a-1C.排粪能和遗体残骸中的能量都属于蜘蛛同化能的一部分D.下一个养分级的同化量可能会大于87.7kJ·m-2·a-1解析:选B蜘蛛是肉食性动物,在生态系统中至少属于第三养分级;流经蜘蛛的总能量(其所同化的能量)=摄食能-排粪能=2119.5-1642.1=477.4(kJ·m-2·a-1);排粪能属于上一养分级所同化能量中的一部分,不属于蜘蛛的同化能;能量流淌逐级递减,上一养分级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生长能)一部分会流入下一个养分级,故下一个养分级的同化量肯定不会大于87.7kJ·m-2·a-1。8.(2024·江苏高考)我国生物多样性较低的西部沙漠地区生长着一种叶退化的药用植物锁阳,该植物依附在另一种植物小果白刺的根部生长,从其根部获得养分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锁阳与小果白刺的种间关系为捕食B.该地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整实力较强,复原力稳定性较高C.种植小果白刺等沙生植物固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锁阳因长期干旱定向产生了适应环境的突变,并被保留下来解析:选C锁阳与小果白刺的种间关系为寄生。沙漠地区生物种类少,自我调整实力较弱,复原力稳定性较低。小果白刺等沙生植物能防风固沙,这属于生态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长期干旱对不定向的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9.在人工鱼塘养殖中,须要不断地清除肉食性的“黑鱼”,从生态学的观点看,这是为了()A.保持生态平衡B.保持生物群落的单一性C.调整生态系统内能量流淌的方向D.增加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解析:选C在人工鱼塘养殖中,养殖工人要定期清除肉食性鱼类,是为了使能量尽可能多地流向人工养殖的鱼类;用生态学的观点看,这是为了调整能量流淌关系,使之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10.(2024·苏锡常镇四市调研)如图表示某湖泊生态系统食物关系的一部分,调查发觉该湖泊中部分鱼类数量在逐年下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养分级相同的生物间竞争最激烈B.该系统中鲇鱼与乌鳢因食物来源丰富而产量最高C.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D.严格限制鲇鱼与乌鳢的数量可有效提高该湖泊鱼类的产量解析:选D养分级相同的生物间不肯定有竞争关系,如图中的草鱼和青鳉;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淌是逐级递减的,因此养分级越高的生物,获得的能量越少,产量越低;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以及碎屑中含有的化学能;严格限制鲇鱼与乌鳢的数量可有效提高该湖泊鱼类的产量。11.(多选)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代表3种不同生物物种,物种a处于其次养分级,物种b处于其次养分级和第三养分级,而物种c捕食物种a和物种b。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碳在甲、乙、丙、丁之间的循环形式为CO2B.图中种间关系为竞争和捕食的有物种a和b、b和cC.在肯定时间内,丙中物种a的种群数量增长模型最可能符合“J”型增长模型D.图中a和b之间信息传递的种类可能有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解析:选BCD图中甲为大气中的CO2库,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丁为分解者,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形式为CO2,在群落内部的传递形式为含碳有机物;由题意可得食物网,说明a和b、b和c之间有捕食和竞争关系;由图可以看出,丙中物种a的种群实际数量远远小于环境容纳量,在肯定时间内,其增长最可能符合“J”型增长曲线;生态系统中信息种类有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均可以在种群之间传递。12.(2024·江苏高考,多选)下图为一富养分化河流生态修复工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曝气可增加厌氧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实力B.吸附基质增加了微生物附着的表面积,提高了净化效果C.植物浮床有汲取水体氮、磷的实力,可削减富养分化D.增加水体透亮度,复原水草生长是该修复工程的目标之一解析:选BCD曝气增加了水体中的氧气含量,抑制了厌氧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实力。吸附基质增加了微生物附着的表面积,使微生物数量增多,提高了净化效果。氮、磷是植物进行生命活动须要的元素,植物浮床能汲取水体中的含氮的、含磷的无机盐,从而削减富养分化。修复水体富养分化的最终目的是增加水体透亮度,复原水草生长。二、非选择题13.(2024·苏州调研)微藻是一类体型微小、能进行光合作用的低等生物总称。图1是以微藻为核心的水体生态系统模型,图2是生态系统能量流淌和物质循环模型,虚线方框内的A、B、C表示生物成分,箭头表示能量流淌和物质循环的方向。请据图回答:(1)在图1所示的水体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有________条,属于初级消费者的生物除了牡蛎和虾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2)图2中的A可以表示图1中的____________(填图1的生物名称)。图2中C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图2表示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模型,则④、⑤、⑥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是④________⑤+⑥(填“>”“=”或“<”)。(4)若图2表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淌模型,则________(填选项)释放的能量不能作为①的能量来源。A.② B.⑤C.⑦ D.⑧解析:(1)在图1所示的水体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有6条,分别为微藻→牡蛎→人,微藻→牡蛎幼体→鱼→人,微藻→桡足类→鱼→人,微藻→桡足类→虾→人,微藻→虾幼体→鱼→人,微藻→虾→人。属于初级消费者的生物除了牡蛎和虾外,还有桡足类。(2)图2中的A表示生产者,可以表示图1中的微藻;图2中C表示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主要是把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3)若图2表示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模型,则④表示B(消费者)的摄食作用,⑤表示呼吸消耗,⑥为流向分解者的物质,因此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是④>⑤+⑥。(4)若图2表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淌模型,则①表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因能量流淌是单向的,从由A(生产者)、B(消费者)和C(分解者)构成的生物群落中,通过②⑤⑦⑧途径释放到无机环境中的能量(以热能散失)不能被生产者利用,所以②⑤⑦⑧释放的能量不能作为①的能量来源。答案:(1)6桡足类(2)微藻把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3)>(4)ABCD14.(2024·全国卷Ⅱ)回答下列与生态系统相关的问题。(1)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能量来自于______,生产者的能量可以干脆流向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2)通常,对于一个水生生态系统来说,可依据水体中含氧量的变更计算诞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的总初级生产量(生产者所制造的有机物总量)。若要测定某一水生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的总初级生产量,可在该水生生态系统中的某一水深处取水样,将水样分成三等份,一份干脆测定O2含量(A);另两份分别装入不透光(甲)和透光(乙)的两个玻璃瓶中,密闭后放回取样处,若干小时后测定甲瓶中的O2含量(B)和乙瓶中的O2含量(C)。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在甲、乙瓶中生产者呼吸作用相同且瓶中只有生产者的条件下,本试验中C与A的差值表示这段时间内________________;C与B的差值表示这段时间内________________;A与B的差值表示这段时间内________________。解析:(1)生态系统中生产者进行光合作用所固定的能量来自光能,生产者固定的能量的去路是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大部分)、一部分流向了初级消费者、一部分通过残枝败叶等形式流向了分解者,所以生产者的能量可以干脆流向初级消费者和分解者。(2)单位时间生产者制造有机物的量等于生产者积累有机物的量与呼吸量的总和。题述测量的三份水样中A为比照,B为生产者进行呼吸作用后剩余的氧气量,C为生产者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后玻璃瓶中的氧气量。C与A的差值(C-A)表示该段时间内生产者净光合作用的放氧量(或积累有机物的量),A与B的差值(A-B)表示该段时间内生产者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的量(或消耗有机物的量)。所以该段时间内生产者光合作用的总放氧量(或制造有机物的量)为:(C-A)+(A-B)=C-B。答案:(1)太阳能初级消费者、分解者(2)生产者净光合作用的放氧量生产者光合作用的总放氧量生产者呼吸作用的耗氧量15.“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了实行党的十九大精神,某探讨所开展了“探究太湖流域寒冷冬季条件下水生植物净化水质的实力”的项目探讨。科研人员在人工模拟条件下利用两种不同水生植物进行试验,获得试验结果如下图(TN、TP分别表示水体中的总氮、总磷的含量)。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探讨人员常釆用________法调查不同地区的河道中两种植物的种群密度,并将其从原产地取来后,先置于模拟环境条件下培育10d,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经过上述处理的每种植物中选取等量植株,均分为三组,置于等量的不同浓度氮、磷的模拟污染水中起先培育,定期检测每组水体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等离子含量,同时还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比照组,并测定其中的相应数据。(3)试验表明,________(填“石菖蒲”或“水芹菜”)对富含____________的污染水体耐受性更强。利用这两种植物修复被污染水体时,须要严格限制水体中NOeq\o\al(-,3)的浓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某种植食性昆虫以石菖蒲、水芹菜为食物。科研小组又对太湖流域的该植食性昆虫种群的能量流淌状况进行分析,结果如表[数字为能量值,单位是kJ/(cm2·a)]。石菖蒲、水芹菜同化的能量昆虫摄入石菖蒲、水芹菜中的能量昆虫尸体残骸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分解利用昆虫未被下一养分级利用的能量昆虫被下一养分级同化的能量昆虫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185.647.82.43.73.520.8据表分析,从石菖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急救护理中的生命体征监测标准
- 2025年广东省税务系统遴选面试真题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度七年级地理下册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一)
- 差班家长会课件
- 工笔画介绍教学课件
- 工程项目管理第三版课件
- 工程质量标准化管理课件
- 2025版酒店行业临时客房服务员派遣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定制化班车租赁合同模板
- 采购合同详细事项条款
- 研发分布式光伏智慧运维全过程管控平台
- 胆管恶性肿瘤
- 2024财务共享发展趋势洞察报告
- 青少年健康饮食推广活动方案
- 略阳县金子山尾矿库闭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DB34∕T 3251-2018 芜湖铁画锻制技术规程
- ISO5001能源管理体系法律法规标准清单
- 《胃癌腹膜转移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
- 2024年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理论试题库(含答案)
- 适老化改造项目施工方案
- 电解水制氢工艺讲解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