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细胞代谢_第1页
2025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细胞代谢_第2页
2025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细胞代谢_第3页
2025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细胞代谢_第4页
2025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细胞代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细胞代谢

一、选择题

1.细胞可运用不同的方式跨膜转运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物质自由扩散进出细胞的速度既与浓度梯度有关,也与分子大小有关

B.小肠上皮细胞摄入和运出葡萄糖与细胞质中各种溶质分子的浓度有关

C.神经细胞膜上运入I的载体蛋白和运出IC的通道蛋白都具有特异性

D.肾小管上皮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重汲取氨基酸

【答案】B

【解析】A.物质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的速度与浓度梯度有关,也与分子大小有关,

A正确;B.小肠上皮细胞摄入和运出葡萄糖与细胞质中葡萄糖分子的浓度有关,与细胞质

中其他溶质分子的浓度无关,B错误;C.膜转运蛋白包括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二者都具

有特异性,载体蛋白只允许与自身结合部位相适应的分子或离子通过,通道蛋白只允许与自

身通道的直径和形态相适配、大小和电荷相相宜的分子或离子通过,C正确;D.肾小管上

皮细胞重汲取氨基酸的方式是主动运输,D正确。故选B。

2.采纳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进行质壁分别试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摄子撕取的外表皮,若带有少量的叶肉细胞仍可用于试验

B.将外表皮平铺在干净的载玻片上,干脆用高倍镜视察细胞状态

C.为尽快视察到质壁分别现象,应在盖玻片四周匀称滴加蔗糖溶液

D.试验视察到很多无色细胞,说明紫色外表皮中有大量细胞含无色液泡

【答案】A

【解析】A.叶肉细胞有原生质层和大液泡,所以可以发生质壁分别,且细胞质中还含有叶

绿体,而洋葱外表皮细胞呈紫色,所以即使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上带有叶肉细胞,也不影响试

验结果,A正确;B.显微镜的运用方法是先用低倍镜视察,再用高倍镜视察,B错误;C.为

尽快视察到质壁分别现象,应在盖玻片一侧滴加蔗糖溶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重复几次,

洋葱细胞就浸泡在蔗糖溶液中,C错误;D.紫色外表皮细胞中有一个紫色大液泡,那些无

色的细胞应当是鳞茎细胞,不是鳞片叶外表皮,D错误。故选A。

3.10月4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2024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美国旧金山

加州高校(UCSF)的教授DavidJulius和Scripps探讨所的ArdemPatapoutian,以嘉奖

他们对感知温度与触觉受体的发觉。现探讨发觉,TRPs通道蛋白可被胞内的脂质PIP2激活,

引起C『内流(见下图),进而促进神经递质释放,最终产生痛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a2

PIP?

A.Ca"通过TRPs通道内流的运输方式属于帮助扩散

B.TRPs通道的形成须要核糖体和线粒体的参加

C.TRPs通道蛋白介导的难受产生过程属于非条件反射

D.降低胞内PIB含量为研发止痛药物供应了新思路

【答案】C

【解析】A.Ca>通过TRPs通道跨膜运输,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的扩散,不消耗能量,属于

帮助扩散,A正确;B.TRPs通道是蛋白质,在核糖体合成,须要线粒体供应能量,TRPs通

道的形成须要核糖体和线粒体的参加,B正确;C.TRPs通道蛋白介导的难受产生过程不属

于反射,因为没有通过完整的反射弧,C错误;D.降低胞内PIP,含量会降低TRPs通道的活

性,从而削减Ca2+内流,降低感觉神经元产生的兴奋,起到缓解难受感受的作用,D正确。

故选C。

4.TMC01是内质网上的一种膜蛋白,当内质网腔中钙离子浓度过高时,TMC01可形成钙离子

通道将钙离子排出。一旦内质网腔中钙离子浓度降低到正常水平,TMC01形成的钙离子通道

就会随之解体消逝。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钙离子通过钙离子通道运出内质网需消耗ATP

B.钙离子运出内质网的速率与钙离子通道数量呈正相关

C.内质网内钙离子浓度的调整可能存在反馈调整机制

D.若敲除TMC01基因,则内质网腔中钙离子浓度可能过高

【答案】A

【解析】A.“当内质网腔中钙离子浓度过高时,TMC01可形成钙离子通道将钙离子排出”,

说明钙离子通过钙离子通道运出内质网是帮助扩散,不消耗ATP,A错误;B.钙离子通道数

量越多,钙离子运出内质网的速率就越大,B正确;C.内质网内钙离子浓度的调整存在反

馈调整机制,C正确;D.若敲除TMC01基因,则不能合成TMC01跨膜蛋白,不能将内质网

中过多的钙离子排出,这会导致内质网中钙离子浓度上升,D正确。故选A。

5.骨骼肌线粒体Ca"-ATP酶能催化ATP水解,并将细胞质基质中的Ca分转运到线粒体基质

中。中等强度运动后,C/-ATP酶活性显著下降。以下推想不正确的是()

A.Ca2+-ATP酶催化ATP水解可以为Ca?+主动运输供应能量

B.线粒体基质中Ca"的含量在中等强度运动后会增加

C.骨骼肌细胞生命活动所须要的能量不只来自线粒体

D.骨骼肌的酸痛是细胞无氧呼吸导致乳酸积累的结果

【答案】B

【解析】A.Ca2=ATP酶催化ATP水解可以为Ca"主动运输供应能量,即转运钙离子的载体蛋

白同时起到了催化ATP水解的功能,A正确;B.题意显示,线粒体基质中Ca?+的含量在中等

强度运动后下降,B错误;C.骨骼肌细胞生命活动所须要的能量主要来自线粒体,还可以

来自细胞质基质,C正确;D.人体肌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因此,骨骼肌的酸痛是

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积累的结果,D正确。故选B。

6.马铃薯块茎储存不当时会出现酸味,苹果储存不当时会出现酒味。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

是()

A.酸味和酒味的出现均是因为储存过程中缺氧

B.产生酸味和酒味的物质由同一种物质转化而来

C.产生酸味和酒味的过程中不产生ATP

D.两种细胞的线粒体中均可能产生CO?

【答案】C

【解析】A.在无氧呼吸其次阶段中,马铃薯块茎细胞中的丙酮酸分解成乳酸;苹果细胞中

的丙酮酸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酸味和酒味的出现均是因为储存过程中缺氧,A正确;B.产

生酸味和酒味的物质由葡萄糖转化而来的,B正确;C.酸味和酒味的出现均是因为储存过

程中缺氧,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会产生ATP,C错误;D.马铃薯块茎和苹果有氧呼吸的过程

中线粒体内均可产生CO”D正确。故选C。

7.苹果、香蕉等果实成熟到肯定程度时,其呼吸速率会突然上升,然后又突然下降,这种

现象称为呼吸跃变,是成熟果实起先进入苍老阶段的标记。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呼吸跃变过程中,果实内的乳酸含量先增加后削减

B.呼吸跃变后,果实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增加

C.果实贮存在低温条件下,利于延缓呼吸跃变现象的出现

D.应用肯定量的呼吸抑制剂,不利于水果的保鲜和储存

【答案】C

【解析】A.果实的无氧呼吸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不是乳酸,A错误;B.呼吸跃变是成

熟果实起先进入苍老阶段的标记,苍老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下降,B错误;C.果

实贮存在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比较低,细胞呼吸速率较低,不简单苍老,因此能延缓呼吸

跃变现象的出现,C正确;D.细胞呼吸要消耗有机物,用肯定量的呼吸抑制剂可以降低细

胞呼吸速率,利于水果的保鲜和储存,D错误。故选C。

8.将玉米种子置于25℃、黑暗、水分相宜的条件下萌发,每天定时取相同数量的萌发种子,

一半干脆烘干称重,另一半切取胚乳烘干称重,计算每粒的平均干重,结果如图所示。若只

考虑种子萌发所需的养分物质来源于胚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萌发过程胚乳中的淀粉水解成葡萄糖,主要通过在线粒体内氧化分解为种子萌发供能

B.萌发过程中在96-120小时之间种子的呼吸速率最大

C.萌发过程中胚乳的部分养分物质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最大转化速率为27mg•粒一1•『

D.若自120小时后赐予相宜的光照,则萌发种子的干重将接着增加

【答案】D

【解析】A.种子萌发过程中,淀粉可水解为葡萄糖,葡萄糖通过氧化分解即呼吸作用为生

命活动的供能,但葡萄糖的水解是在细胞质基质中,线粒体中不能干脆利用葡萄糖,A错误;

B.呼吸速率最大的阶段为胚乳干重的削减量最大时刻,即72〜96h,B错误;C.由呼吸作

用所消耗的有机物量=胚乳削减的干重量一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可计算出:96〜120小

时为(118.1—91.1)—(177.7-172.7)=27—5=22mg•粒^•『,最大转化速率为22mg•粒

一二『,C错误;D.若自120小时后赐予相宜的光照,萌发种子将进行光合作用,会导致种

子的干重将会增加,D正确。故选D。

9.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玉米长期水淹,根会腐烂,其主要缘由是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根产生了毒害作用

B.选用透气性好的“创可贴”是为了保证人体细胞的有氧呼吸

C.皮肤破损较深的患者,应刚好到医院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

D.零上低温低氧、肯定湿度环境储存蔬菜水果,低温、干燥、低氧环境储存粮食

【答案】B

【解析】A.玉米长期被水淹,根细胞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毒害细胞,可造成根腐烂,

A正确;B.包扎伤口时,选用透气性好的“创可贴”,主要是为了抑制厌氧菌的繁殖,B错

误;C.皮肤破损较深的患者,应刚好到医院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以避开感染破伤风芽抱

杆菌而引起破伤风,C正确;D.零上低温低氧、肯定湿度环境储存蔬菜水果,低温、干燥、

低氧环境储存粮食,以降低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延长保存时间,D正确。故选B。

10.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内进行的一系列能量和物质转化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

是()

A.弱光条件下植物没有G的释放,说明未进行光合作用

B.在暗反应阶段,CO?不能干脆被还原

C.在禾谷类作物开花期剪掉部分花穗,叶片的光合速率会短暂下降

D.合理密植和增施有机肥能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强度

【答案】A

【解析】A.弱光条件下植物没有氧气的释放,有可能是光合作用强度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

强度,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被呼吸作用消耗完,此时植物虽然进行了光合作用,但是没有氧

气的释放,A错误;B.二氧化碳性质不活泼,在暗反应阶段,一个二氧化碳分子被一个Cs

分子固定以后,很快形成两个Cs分子,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C,接受ATP释放的能量并且

被[H]还原,因此二氧化碳不能干脆被还原,B正确;C.在禾谷类作物开花期减掉部分花穗,

光合作用产物输出受阻,叶片的光合速率会短暂下降,C正确;D.合理密植可以充分利用

光照,增施有机肥可以为植物供应矿质元素和二氧化碳,这些措施均能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

用强度,D正确;故选A。

11.我国科研人员首次在试验室中实现了从C02到淀粉的全人工合成,且人工合成淀粉与自

然淀粉的分子结构组成一样。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人工合成淀粉与自然淀粉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

B.植物产生自然淀粉的过程伴随着能量形式的转换

C.该人工淀粉经人体消化汲取后不能转化为肝糖原

D.该项探讨将有利于解决粮食平安和生态环境问题

【答案】C

【解析】A.据题意可知,人工合成淀粉与自然淀粉的分子结构组成一样,故两者都是由葡

萄糖经过脱水缩合形成的多聚体,A正确;B.植物产生自然淀粉的过程是光合作用的暗反

应过程,该过程伴随着能量形式的转换,即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

能,B正确;C.该人工淀粉经人体消化汲取后会分解为葡萄糖,葡萄糖可在肝脏中转化为

肝糖原,C错误;D.淀粉中储存有大量的能量,可以解决资源短缺,同时削减了二氧化碳

的排放,有利于解决粮食平安和生态环境问题,D正确。故选C。

12.将某种植物置于高温环境(HT)下生长肯定时间后,测定HT植株和生长在正常温度(CT)

下的植株在不同温度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图。由图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4

G

爵S3

UQ

曼3I

|.2

1UO

<I

8L1

)U

01020304050

叶片温度(。。

A.两组植株的CO,汲取速率最大值接近

B.35℃时,两组植株的真正(总)光合速率相等

C.50℃时,HT植株能积累有机物而CT植株不能

D.HT植株表现出对高温环境的适应性

【答案】B

【解析】A.由图可知,CT植株和HT植株的CO?汲取速率最大值基本一样,都接近于

3nmol•cm-•s\A正确;B.CO,汲取速率代表净光合速率,而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

吸速率。由图可知35℃时两组植株的净光合速率相等,但呼吸速率未知,故35℃时两组植

株的真正(总)光合速率无法比较,B错误;C.由图可知,50℃时HT植株的净光合速率大

于零,说明能积累有机物,而CT植株的净光合速率不大于零,说明不能积累有机物,C正

确;D.由图可知,在较高的温度下HT植株的净光合速率仍大于零,能积累有机物进行生长

发育,体现了HT植株对高温环境较适应,D正确。故选B。

二、非选择题

13.植物的根细胞可以通过不同方式汲取外界溶液中的I。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外的t可以跨膜进入植物的根细胞。细胞膜和核膜等共同构成了细胞的生物膜系

统,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o

(2)细胞外的K,能够通过离子通道进入植物的根细胞。离子通道是由复合物构成的,

其运输的特点是(答出1点即可)。

(3)细胞外的K*可以通过载体蛋白逆浓度梯度进入植物的根细胞。在有呼吸抑制剂的条件

下,根细胞对t的汲取速率降低,缘由是o

【答案】(1)具有肯定的流淌性

(2)蛋白质顺浓度梯度运输或不消耗能量

(3)细胞逆浓度梯度汲取I是主动运输过程,须要能量,呼吸抑制剂会影响细胞呼吸供能,

故使细胞主动运输速率降低

【解析】(1)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肯定的流淌性。

(2)离子通道是由蛋白质复合物构成的,通过离子通道的运输相当于帮助扩散,其运输特

点是顺浓度梯度运输或不消耗能量。

(3)细胞外的K*可以通过载体蛋白逆浓度梯度进入植物的根细胞。可知是主动运输过程,

主动运输须要消耗能量,而细胞中的能量由细胞呼吸供应,因此呼吸抑制剂会影响细胞对

K’的汲取速率。

14.嗅觉感受器细胞能接受气味分子的刺激产生兴奋,下图表示该类细胞的细胞结构和产生

兴奋的原理。请回答下列问题:

气味分子腺苜酸环化酶Na旗道

阴磷酸腺音)

(1)据图分析可知,细胞膜中的蛋白质具有等三种生理功能。

(2)嗅觉感受器细胞接受气味分子刺激后,G蛋白使腺甘酸环化酶活化。在ATP快速转化

成cAMP的反应过程中,腺甘酸环化酶的作用是o

(3)据图推想cAMP生成后,嗅觉感受器细胞能够产生兴奋的缘由是o

(4)探讨表明,不同个体对不同气味分子的嗅觉灵敏性存在差异。据图分析。造成这种差

异最可能的缘由是。

【答案】(1)信息传递、催化化学反应和运输物质

(2)显著降低ATP生成cAMP时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3)cAMP导致Na,通道打开,Na,内流使膜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4)气味分子受体的种类和数量存在差异

【解析】依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为嗅觉感受器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过程示意图。

气味分子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通过G蛋白激活腺昔酸环化酶,腺甘酸环化酶使ATP分子

转化为环磷酸腺昔(cAMP),cAMP分子可开启细胞膜上的Na,通道,引起大量的Na,内流,产

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传导到嗅觉中枢形成嗅觉。

(1)分析题图可知,气味分子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细胞内代谢过程发生变更,

G蛋白激活了腺甘酸环化酶,腺甘酸环化酶催化ATP分子转化为环磷酸腺甘(cAMP),cAMP

分子可开启细胞膜上的Na,通道,引起大量的Na,内流,腺昔酸环化酶在ATP分子转化为环磷

酸腺背的过程中起催化作用;气味分子与受体结合后,引起细胞内的代谢过程发生变更,该

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沟通功能,钠离子通道起运输作用;综上分析可知,细胞膜中的蛋

白质具有信息传递、催化化学反应和运输物质等三种生理功能。

(2)腺甘酸环化酶的作用机理是显著降低ATP生成cAMP时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化学反

应速率。

(3)由于cAMP导致N£通道打开,而Na,内流使膜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因此

cAMP生成后,嗅觉感受器细胞能够产生兴奋。

(4)据图可知,嗅觉感受器细胞上的受体能接受气味分子的刺激进而产生兴奋,由于不同

个体的气味分子受体的种类和数量存在差异,因此不同个体对不同气味分子的嗅觉灵敏性存

在差异。

15.图甲表示生物体中两个重要的细胞代谢过程模拟图,1〜9表示物质,I〜V表示场所;

图乙表示线粒体中某种酶活性随温度变更的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

(1)图甲中,COz产生和消耗的场所分别为、(用“I〜V”作答);

(填数字)可作为活泼的还原剂参加到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中去。

(2)正常生长的该种绿色植物,照光培育一段时间后,用黑布快速罩上,此后该植物叶肉

细胞的叶绿体内不行能发生的现象是。

A.ATP/ADP比值下降B.NADPH/NADP*比值下降

C.CO?的固定加快D.的产生停止

(3)若图乙中的酶参加水的生成,则该酶最可能分布在_______±o(用图甲中的“I〜V”

作答)

(4)图乙中,在0℃左右A点不与横轴相交的缘由是o

【答案】(1)VII2

(2)C

(3)IV

(4)低温抑制酶的活性,但不变更酶的空间结构,所以低温条件下酶仍旧有活性不会失活

【解析】图甲中1是氧气,2是[田,3是ATP,4是ADP,5是C3,6是C$,7是(%,8是丙

酮酸,9是水,图乙是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曲线。

(1)图甲中,CO2产生的场所在V线粒体基质,为有氧呼吸其次阶段,消耗的场所在H叶绿

体基质,参加暗反应;参加到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活泼的还原剂是2[H]。

(2)AB.用黑布快速将培育瓶罩上,即突然停止光照,光反应停止,还原氢NADPH和ATP

的合成受阻,NADPH和ATP的含量减小,ATP与ADP比值和NADPH/NADP,比值均下降,AB错

误;C.用黑布快速将培育瓶罩上,即突然停止光照,光反应停止,还原氢和ATP的合成受

阻,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受阻,进而导致CO2的固定应减慢,C正确;D.用黑布快速将培育瓶

罩上,即突然停止光照,光反应停止,的产生停止,D错误。故选C。

(3)水的生成是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场所在线粒体基质中,因此该酶最可能分布在IV。

(4)有氧低温抑制酶的活性,但不变更酶的空间结构,所以低温条件下酶仍旧有活性不会

失活,所以在0℃左右A点不与横轴相交。

16.我国拥有几千年的农业文明,很多地方农作物栽培讲究精耕细作。但是近年来,“免耕

法”渐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松土是一项常用的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的措施。一方面,松土能增加土壤的透气性,

;另一方面,松土可以去除杂草,,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农作物。

(2)土壤中一般含较多的有机质,松土后土壤微生物,可能加重温室效应,

在全球气候变暖方面带来肯定程度的不利影响。

(3)“免耕法”在种植过程中不翻动土壤,保留农作物收割后的残茬和落叶。免耕栽培可以

有效地节约肥料,缘由是o在运用免耕法的区域,土壤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往

往更多,缘由是。

【答案】(1)促进作物根细胞有氧呼吸,有利于根系汲取矿质元素削减作物的竞争者/

削减杂草与作物争夺水、肥等资源

(2)有氧呼吸增加,促进土壤有机质分解和CO?的排放

(3)作物残茬和落叶经分解者分解后产生的无机盐被作物汲取利用作物残茬和落叶为

土壤小动物供应了良好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解析】(1)根系汲取矿质元素的方式为主动运输,须要能量,一方面,松土能增加土壤的

透气性,促进作物根细胞有氧呼吸,有利于根系汲取矿质元素;另一方面,松土可以去除杂

草,削减杂草与作物争夺水、肥等资源,使能量更多流向农作物。

(2)松土也会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有氧呼吸(呼吸作用),将土壤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为农作物的生长供应无机盐和C02,但也简单加剧温室效应。

(3)由于作物残茬和落叶经分解者分解后产生的无机盐被作物汲取利用,可以有效地节约

肥料;止匕外,作物残茬和落叶为土壤小动物供应了良好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故在运用“免

耕法”的区域,土壤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往往更多。

17.小麦是北方的主要农作物,探讨环境条件变更对其产量的影响对农业生产很重要。

(1)科研人员测定小麦一昼夜净光合速率(Pn)的变更,发觉小麦与其他植物一样出现了

“午睡”现象。一般认为,午后温度较高,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使叶片降温,同时,植物体也

会叶片气孔开度来避开过度失水对细胞造成的损伤。

(2)科研人员测定了同一株小麦两种不同向光角度的叶片(接收直射光照面积不同)午后

部分指标,结果如表。

净光合速率(Pn)叶片温度(TO胞间COz浓度(Ci)

直立叶12.937.5250

平展叶8.837.7264

由表中的数据可见,气孔开闭引起的胞间CO?浓度不足不是引起“午睡”现象的唯一因素,

请从净光合速率和胞间CO2浓度角度分析缘由:o

40

20

^

D1蛋白期

80

Tubulin^

(微管蛋白&

0

CKW24

0

2

0

CK:适宜光照强度照射2h

W2:强光照强度照射2h

CKW2

图102

(3)科研人员推想,午间强光照可能会导致由色素和蛋白质组成的光系统II发生损伤,导

致速率下降,进而抑制叶片的光合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