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句式变换与修辞全真模拟试卷九十九_第1页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句式变换与修辞全真模拟试卷九十九_第2页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句式变换与修辞全真模拟试卷九十九_第3页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句式变换与修辞全真模拟试卷九十九_第4页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句式变换与修辞全真模拟试卷九十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句式变换与修辞全真模拟试卷九十九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句式变换(每小题2分,共10分)1.把下面的句子改为陈述句。a.假如明天不下雨,我们就去公园玩。b.我不希望再听到这样的噪音了。c.你难道没有看到那本书吗?d.小明一定会把这道题做出来。e.我相信你一定能完成这个任务。2.把下面的句子改为疑问句。a.我们已经到达了学校。b.他是一个热爱学习的好学生。c.这本书很厚。d.你每天都坚持锻炼身体吗?e.小华的舞蹈跳得真好。3.把下面的句子改为感叹句。a.她的歌声真好听。b.这片风景真美啊。c.你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d.我们终于毕业了。e.你的成绩真是太棒了。4.把下面的句子改为双重否定句。a.你不可能是那个偷东西的人。b.他不可能不懂得这个道理。c.我不认为你不会游泳。d.她不可能不喜欢吃糖。e.他们不可能不知道这个消息。5.把下面的句子改为拟人句。a.树上的鸟儿在歌唱。b.河水在轻轻地流淌。c.太阳在天空中照耀。d.风儿在窗外呼啸。e.花儿在风中摇曳。6.把下面的句子改为排比句。a.他努力学习,积极向上,团结同学。b.山清、水秀、林茂,美丽的大自然。c.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百花齐放。d.雨来了,滋润大地,万物生长。e.日出东方,霞光万丈,大地一片生机。二、修辞手法(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山舞银蛇,原驰蜡象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C.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D.雪里已知春信至,雁飞始见梅花香2.下列各句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风吹草低见牛羊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C.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D.风卷残云,雨打梨花3.下列各句中,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春风又绿江南岸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C.山青、水秀、林茂,美丽的大自然D.树上小鸟在唱歌4.下列各句中,运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朝霞映照,湖面一片金黄B.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C.树上小鸟在唱歌D.风卷残云,雨打梨花5.下列各句中,运用了对偶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青山绿水,白草红叶B.风吹草低见牛羊C.山青、水秀、林茂,美丽的大自然D.树上小鸟在唱歌6.下列各句中,运用了借代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春风又绿江南岸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C.山青、水秀、林茂,美丽的大自然D.风卷残云,雨打梨花四、诗歌鉴赏(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关于《静夜思》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B.“床前明月光”中的“床”指的是床铺。C.“疑是地上霜”形象地描绘了月光下的景象。D.诗人通过“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抒发了对家乡的怀念。2.下列关于《春晓》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B.“春眠不觉晓”反映了春天人们爱睡懒觉的特点。C.“处处闻啼鸟”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D.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3.下列关于《望庐山瀑布》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C.诗人通过描绘瀑布的景象,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D.“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香炉”指的是庐山的香炉峰。4.下列关于《夜泊牛渚怀古》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英雄的怀念之情。B.“牛渚西江夜泊船”描绘了夜晚停泊的景象。C.诗人通过怀古之情,抒发了对英雄的敬仰。D.“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表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5.下列关于《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以古原草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离别之情。B.“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反映了自然的循环规律。C.诗人通过描绘草原的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D.“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描绘了草原的辽阔和荒凉。6.下列关于《江雪》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描绘了江边雪景的宁静和美丽。B.“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表现了冬天的寂静。C.诗人通过描绘江雪的景象,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D.“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展现了诗人的孤独和坚韧。五、古诗文默写(每小题2分,共10分)1.《登鹳雀楼》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下一句是:______。2.《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的下一句是:______。3.《春晓》中,“春眠不觉晓”的下一句是:______。4.《望庐山瀑布》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的下一句是:______。5.《夜泊牛渚怀古》中,“潮平两岸阔”的下一句是:______。6.《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离离原上草”的下一句是:______。六、阅读理解(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对《庐山谣》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B.诗人通过描绘庐山,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C.“白云深处有人家”表现了庐山的幽静。D.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2.下列对《江雪》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描绘了江边雪景的宁静和美丽。B.“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表现了冬天的寂静。C.诗人通过描绘江雪的景象,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D.“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展现了诗人的孤独和坚韧。3.下列对《登高》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B.“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C.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抒发了对人生的思考。D.“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表现了诗人的孤独。4.下列对《望岳》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描绘了泰山的雄伟景色。B.诗人通过描绘泰山,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D.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攀登人生高峰的渴望。5.下列对《春望》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B.诗人通过描绘春天,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C.“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反映了战争的残酷。D.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6.下列对《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描绘了早春的景象。B.诗人通过描绘早春,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C.“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D.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句式变换1.a.假设明天不下雨,我们就去公园玩。改为陈述句:如果明天不下雨,我们就去公园玩。b.我不希望再听到这样的噪音了。改为陈述句:我希望不再听到这样的噪音了。c.你难道没有看到那本书吗?改为陈述句:你应该看到了那本书。d.小明一定会把这道题做出来。改为陈述句:小明会做出来这道题。e.我相信你一定能完成这个任务。改为陈述句:我相信你能完成这个任务。2.a.我们已经到达了学校。改为疑问句:我们已经到达学校了吗?b.他是一个热爱学习的好学生。改为疑问句:他不是一个热爱学习的好学生吗?c.这本书很厚。改为疑问句:这本书不厚吗?d.你每天都坚持锻炼身体吗?改为疑问句:你不是每天都坚持锻炼身体吗?e.小华的舞蹈跳得真好。改为疑问句:小华的舞蹈不跳得真好吗?3.a.她的歌声真好听。改为感叹句:她的歌声真好听啊!b.这片风景真美啊。改为感叹句:这片风景真美啊!c.你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改为感叹句:你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啊!d.我们终于毕业了。改为感叹句:我们终于毕业了啊!e.你的成绩真是太棒了。改为感叹句:你的成绩真是太棒了啊!4.a.你不可能是那个偷东西的人。改为双重否定句:你不可能不是那个偷东西的人。b.他不可能不懂得这个道理。改为双重否定句:他不可能不懂得这个道理。c.我不认为你不会游泳。改为双重否定句:我不认为你不会游泳。d.她不可能不喜欢吃糖。改为双重否定句:她不可能不喜欢吃糖。e.他们不可能不知道这个消息。改为双重否定句:他们不可能不知道这个消息。5.a.树上的鸟儿在歌唱。改为拟人句:树上的鸟儿在欢快地歌唱。b.河水在轻轻地流淌。改为拟人句:河水在轻轻地吟唱。c.太阳在天空中照耀。改为拟人句:太阳在天空中热情地照耀。d.风儿在窗外呼啸。改为拟人句:风儿在窗外愤怒地呼啸。e.花儿在风中摇曳。改为拟人句:花儿在风中优雅地摇曳。6.a.他努力学习,积极向上,团结同学。改为排比句:他努力学习,积极向上,团结同学,全面发展。b.山清、水秀、林茂,美丽的大自然。改为排比句:山青、水秀、林茂,大自然美丽无比。c.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百花齐放。改为排比句: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百花齐放,生机勃勃。d.雨来了,滋润大地,万物生长。改为排比句:雨来了,滋润大地,万物生长,一片生机。e.日出东方,霞光万丈,大地一片生机。改为排比句:日出东方,霞光万丈,大地一片生机,充满活力。二、修辞手法1.C解析:选项A、B、D都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而选项C没有使用修辞手法。2.A解析:选项B、C、D都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而选项A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3.D解析:选项A、B、C都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而选项D使用了借代修辞手法。4.D解析:选项A、B、C都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而选项D使用了借代修辞手法。5.C解析:选项A、B、D都使用了对偶修辞手法,而选项C没有使用修辞手法。6.D解析:选项A、B、C都使用了借代修辞手法,而选项D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四、诗歌鉴赏1.B解析:选项A、C、D都是对《静夜思》的正确理解,而选项B中的“床”指的是窗户,不是床铺。2.B解析:选项A、C、D都是对《春晓》的正确理解,而选项B中的“春眠不觉晓”反映了春天人们爱睡懒觉的特点,与题意不符。3.D解析:选项A、B、C都是对《望庐山瀑布》的正确理解,而选项D中的“香炉”指的是庐山的香炉峰,不是香炉。4.D解析:选项A、B、C都是对《夜泊牛渚怀古》的正确理解,而选项D中的“潮平两岸阔”表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与题意不符。5.C解析:选项A、B、D都是对《赋得古原草送别》的正确理解,而选项C中的“离离原上草”反映了自然的循环规律,与题意不符。6.D解析:选项A、B、C都是对《江雪》的正确理解,而选项D中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展现了诗人的孤独和坚韧,与题意不符。五、古诗文默写1.更上一层楼2.地上霜3.春眠不觉晓4.疑是银河落九天5.潮平两岸阔6.一岁一枯荣六、阅读理解1.B解析:选项A、C、D都是对《庐山谣》的正确理解,而选项B中的“白云深处有人家”表现了庐山的幽静,与题意不符。2.D解析:选项A、B、C都是对《江雪》的正确理解,而选项D中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展现了诗人的孤独和坚韧,与题意不符。3.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