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语言表达与运用能力提升试题卷_第1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语言表达与运用能力提升试题卷_第2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语言表达与运用能力提升试题卷_第3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语言表达与运用能力提升试题卷_第4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语言表达与运用能力提升试题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语言表达与运用能力提升试题卷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现代文阅读要求:阅读下面的文章,然后回答问题。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书籍始终伴随着人类的成长。从古代的竹简、丝绸到现代的纸张、电子屏幕,书籍的载体虽然发生了变化,但其承载的知识和智慧却一直延续下来。如今,互联网的普及让信息传播变得更加便捷,但书籍的魅力依然不减。阅读书籍,不仅能拓宽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知识,更能陶冶我们的情操,提升我们的审美能力。1.文章中提到书籍的载体发生了哪些变化?A.竹简、丝绸B.纸张、电子屏幕C.竹简、丝绸、纸张、电子屏幕D.以上都不是2.文章认为阅读书籍有哪些好处?A.拓宽视野,丰富知识B.陶冶情操,提升审美能力C.以上都是D.以上都不是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文章提到的书籍的载体?A.竹简B.丝绸C.电话D.纸张4.文章认为互联网的普及对书籍的传播产生了什么影响?A.使信息传播更加便捷B.使书籍的传播速度变慢C.对书籍的传播没有影响D.以上都不是5.下列哪一项不是文章中提到的书籍的作用?A.承载知识B.传承智慧C.陶冶情操D.增加体重6.文章认为在互联网时代,书籍的魅力是否减弱?A.减弱B.增强了C.没有变化D.无法判断7.文章认为阅读书籍对人的成长有哪些帮助?A.拓宽视野B.丰富知识C.提升审美能力D.以上都是8.文章中提到书籍的载体有哪些?A.竹简、丝绸B.纸张、电子屏幕C.竹简、丝绸、纸张、电子屏幕D.以上都不是9.文章认为在互联网时代,书籍的传播速度如何?A.变慢B.变快C.没有变化D.无法判断10.文章认为阅读书籍对人的审美能力有哪些影响?A.提升审美能力B.降低审美能力C.对审美能力没有影响D.无法判断二、古诗文阅读要求:阅读下面的古诗文,然后回答问题。《登高》李白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A.杜甫B.白居易C.李白D.王之涣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这首诗中的意象?A.猿啸B.鸟飞C.落木D.春水3.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A.咏物抒情B.怀古伤今C.借景抒情D.赏景抒情4.下列哪一项不是这首诗的表现手法?A.比喻B.对比C.设问D.反问5.这首诗中的“猿啸”表现了怎样的情感?A.愉快B.悲伤C.喜悦D.平静6.这首诗中的“渚清沙白”描绘了怎样的景象?A.水清沙白B.水浑沙黑C.水浑沙白D.水清沙黑7.这首诗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表现了怎样的季节?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8.这首诗中的“不尽长江滚滚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A.长江之水滚滚而来B.长江之水缓缓而来C.长江之水停滞不前D.长江之水断流9.这首诗中的“落木”象征着什么?A.生命的凋零B.生命的旺盛C.生命的永恒D.生命的短暂10.这首诗中的“滚滚来”表现了怎样的气势?A.壮观B.平淡C.悲凉D.喜悦四、文言文阅读要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论语·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学而不思则罔”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A.学习而不思考就会一无所获B.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入危险C.学习和思考都很重要,不能偏废D.学习和思考没有先后之分2.“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A.思考而不学习就会一无所获B.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入危险C.学习和思考都很重要,不能偏废D.学习和思考没有先后之分3.这句话强调了学习过程中哪个方面的重要性?A.学习的方法B.思考的重要性C.学习和思考的结合D.学习的勤奋程度4.这句话在《论语》中的地位如何?A.是《论语》的开篇B.是《论语》的结尾C.是《论语》中最为著名的章节D.是《论语》中较为普通的一章5.这句话对后世有何影响?A.培养了人们的思考习惯B.促进了学习方法的研究C.丰富了《论语》的内容D.以上都是6.下列哪项不是这句话所表达的观点?A.学习和思考同等重要B.学习需要思考C.思考需要学习D.学习和思考可以互相替代7.这句话在现代社会有何现实意义?A.倡导人们勤于思考B.强调学习的重要性C.提醒人们结合学习和思考D.以上都是8.这句话中的“学”指的是什么?A.学习知识B.学习技能C.学习做人D.以上都是9.这句话中的“思”指的是什么?A.思考问题B.思考人生C.思考学问D.以上都是10.这句话对人们的启示是什么?A.学习和思考不可分割B.学习要注重方法C.思考要结合实际D.以上都是五、作文要求: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在现代社会,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不断改变。有人认为,科技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便利,提高了生活质量;也有人认为,科技的发展让人们变得越来越依赖,削弱了人们的独立思考能力。请以“科技与生活”为话题,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感悟,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六、语言运用要求:请根据以下要求完成语言表达。1.请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述一次你印象深刻的旅行经历。2.请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列举三个你认为对青少年成长有益的活动。3.请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述一场春雨对大地的影响。4.请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你对某个现象的质疑。5.请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提出一个你认为值得思考的问题。6.请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描述一次你参加的活动或比赛。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现代文阅读1.C.竹简、丝绸、纸张、电子屏幕解析:文章第一段提到书籍的载体经历了从竹简、丝绸到纸张、电子屏幕的变化。2.C.以上都是解析:文章第二段提到阅读书籍可以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同时也能陶冶情操、提升审美能力。3.C.竹简、丝绸、纸张、电子屏幕解析:文章中提到的书籍载体包括竹简、丝绸、纸张和电子屏幕,电话不属于书籍的载体。4.A.使信息传播更加便捷解析:文章第二段提到互联网的普及让信息传播变得更加便捷。5.D.以上都不是解析:文章中提到书籍承载的知识和智慧,并没有涉及增加体重的作用。6.B.增强了解析:文章最后一句提到书籍的魅力依然不减,说明在互联网时代,书籍的魅力有所增强。7.D.以上都是解析:文章第二段提到阅读书籍可以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同时也能陶冶情操、提升审美能力。8.C.竹简、丝绸、纸张、电子屏幕解析:文章中提到的书籍载体包括竹简、丝绸、纸张和电子屏幕。9.A.变慢解析:文章第二段提到互联网的普及让信息传播变得更加便捷,但并没有提到书籍的传播速度变慢。10.A.提升审美能力解析:文章第二段提到阅读书籍可以提升审美能力。二、古诗文阅读1.C.李白解析: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2.D.春水解析:诗中提到的意象有猿啸、鸟飞、落木和长江,没有春水。3.C.借景抒情解析: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来表达诗人的情感。4.C.设问解析:这首诗中没有使用设问的表现手法。5.B.悲伤解析:诗中的“猿啸哀”和“无边落木萧萧下”都表现了悲伤的情感。6.A.水清沙白解析:诗中的“渚清沙白”描绘了水清沙白的景象。7.C.秋季解析:诗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表现了秋季的景象。8.A.长江之水滚滚而来解析:诗中的“不尽长江滚滚来”描绘了长江之水滚滚而来的景象。9.A.生命的凋零解析:诗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象征着生命的凋零。10.A.壮观解析:诗中的“不尽长江滚滚来”表现了壮观的气势。四、文言文阅读1.A.学习而不思考则一无所获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只是学习而不进行思考,那么就会一无所获。2.B.思考而不学习则陷入危险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只是思考而不进行学习,那么就会陷入危险。3.C.学习和思考的结合解析:这句话强调了学习和思考的结合的重要性。4.C.是《论语》中最为著名的章节解析:这句话在《论语》中是非常著名的一句话。5.D.以上都是解析:这句话对后世的影响包括培养思考习惯、促进学习方法的研究和丰富《论语》的内容。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