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基础夯实版)-诗歌鉴赏与创作能力训练实战_第1页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基础夯实版)-诗歌鉴赏与创作能力训练实战_第2页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基础夯实版)-诗歌鉴赏与创作能力训练实战_第3页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基础夯实版)-诗歌鉴赏与创作能力训练实战_第4页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基础夯实版)-诗歌鉴赏与创作能力训练实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基础夯实版)——诗歌鉴赏与创作能力训练实战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诗歌默写要求:请根据课文内容,正确填写下列诗句的缺失部分。1.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___________。2.两情若是久长时,___________。3.窗含西岭千秋雪,___________。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___________。5.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_。6.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___________。8.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___________。9.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10.竹杖芒鞋轻胜马,___________。二、诗歌鉴赏要求:阅读下列诗歌,完成下列各题。(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通过描绘雪中江山的宁静,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B.诗人通过描绘江上孤舟,表现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C.诗人通过描绘江上老人独钓寒江雪,表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D.诗人通过描绘江上景色,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前两句描绘了山高、雪深、人少的景象,表现了诗人的孤独。B.诗歌后两句描绘了江上孤舟老人独钓寒江雪,表现了诗人的坚韧。C.诗歌通过描绘江上景色,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D.诗歌通过描绘江上景色,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通过描绘泰山的高大、雄伟,表现了诗人对泰山的敬仰。B.诗人通过描绘泰山日出,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C.诗人通过描绘泰山景色,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D.诗人通过描绘泰山景色,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前两句描绘了泰山的高大、雄伟,表现了诗人的敬仰。B.诗歌后两句描绘了泰山日出,表现了诗人的向往。C.诗歌通过描绘泰山景色,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D.诗歌通过描绘泰山景色,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三、诗歌创作要求:根据下列要求,创作一首诗歌。1.诗歌主题:赞美家乡的美丽景色。2.诗歌格式:五言绝句。3.诗歌内容:要求表现家乡的美丽景色,抒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示例:山青水秀美家乡,四季如春景色长。春风拂面花盛开,家乡美景醉人心。四、古诗文理解与翻译要求:阅读下列古诗文,完成下列各题。(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通过描绘瓜洲和钟山的景色,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B.诗人通过描绘春风和明月,表达了对归乡的期盼。C.诗歌前两句描绘了瓜洲和钟山的地理位置,表现了诗人对地理的熟悉。D.诗歌后两句描绘了春风和明月,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2.下列对这首诗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JingkouGuazhouisseparatedbyariver,withZhongshanjustafewmountainsaway.B.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ThespringbreezehasonceagainturnedtheJiangnanshoregreen,whenwillthebrightmoonshineonmeagain?C.诗人通过描绘瓜洲和钟山的景色,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D.诗人通过描绘春风和明月,表达了对归乡的期盼。(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通过描绘登高远望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B.诗人通过描绘黄河入海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C.诗歌前两句描绘了白日依山尽和黄河入海流,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D.诗歌后两句描绘了登高远望的愿望,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4.下列对这首诗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Thesunsetsbehindthemountains,theYellowRiverflowsintothesea.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Iwishtoseeathousandmiles,Imustclimbtoahigherlevel.C.诗人通过描绘登高远望的景象,表达了对远方的向往。D.诗人通过描绘黄河入海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五、现代文阅读要求: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回答问题。《背影》作者:朱自清我与父亲不相见已有两年余了,这次回家见了他,真是我生平第一件乐事。去年秋天,我在南京读书。有一天,我接到家里一封信,说父亲病了,叫我回家。我立刻买了一张车票。到南京车站时,已近黄昏。我找不着父亲,心里有些焦急。过了许久,只见一个戴黑布小帽的人,手里提着一个大皮包,向车站走来。那是我父亲。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色的布裤,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停了下来,说道:“我进去吧,里面没人。”我再向外看时,他已不见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5.下列对这篇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通过描写父亲送儿子上车的场景,表达了父子情深。B.文章通过描写父亲的形象,展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C.文章通过描写父亲的动作,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不舍。D.文章通过描写父亲的背影,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思念。六、作文要求:根据下列要求,写一篇作文。题目:我的成长之路作文要求:1.不少于500字;2.叙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克服困难;3.表达自己对未来的期望和决心。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诗歌默写1.学童归家早2.千古情长在3.千里江陵一日还4.春风又绿江南岸5.寄居他乡思故乡6.天涯若比邻7.留取丹心照汗青8.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9.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0.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解析思路: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和默写能力。学生需要准确无误地背诵和书写出相应的诗句。在复习时,学生应多加练习,确保对诗句的记忆和书写。二、诗歌鉴赏(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1.B解析思路:选项A、C、D都正确地表达了诗歌的主题和情感。选项B错误,因为诗歌并未直接表现诗人的孤独寂寞,而是通过描绘江上孤舟老人独钓寒江雪的景象,间接地表达了诗人的孤独。2.B解析思路:选项A、C、D都正确地分析了诗歌的主题和情感。选项B错误,因为诗歌并未直接表现诗人的坚韧,而是通过描绘江上老人独钓寒江雪的景象,间接地表达了诗人的坚韧。(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3.B解析思路:选项A、C、D都正确地表达了诗歌的主题和情感。选项B错误,因为诗歌并未直接表现诗人对泰山的敬仰,而是通过描绘泰山的雄伟景象,间接地表达了诗人对泰山的敬仰。4.B解析思路:选项A、C、D都正确地分析了诗歌的主题和情感。选项B错误,因为诗歌并未直接表现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是通过描绘泰山的壮丽景色,间接地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三、诗歌创作1.山青水秀美家乡,2.四季如春景色长,3.春风拂面花盛开,4.家乡美景醉人心。解析思路:此题考查学生的诗歌创作能力。学生需要根据题目要求,创作一首五言绝句,赞美家乡的美丽景色。学生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感受,运用形象的语言,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四、古诗文理解与翻译(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1.D解析思路:选项A、B、C都正确地表达了诗歌的主题和情感。选项D错误,因为诗歌并未直接表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而是通过描绘瓜洲和钟山的景色,间接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2.B解析思路:选项A、C、D都正确地翻译了诗句。选项B错误,因为“何时照我还”并非表达对归乡的期盼,而是表达了对明月何时能照见自己的思念。(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3.B解析思路:选项A、C、D都正确地表达了诗歌的主题和情感。选项B错误,因为诗歌并未直接表现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而是通过描绘黄河入海的景象,间接地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4.B解析思路:选项A、C、D都正确地翻译了诗句。选项B错误,因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并非表达对远方的向往,而是表达了对更高境界的追求。五、现代文阅读《背影》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