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质量守恒定律-【知识探究】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_第1页
5.1质量守恒定律-【知识探究】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_第2页
5.1质量守恒定律-【知识探究】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_第3页
5.1质量守恒定律-【知识探究】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_第4页
5.1质量守恒定律-【知识探究】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1质量守恒定律第五单元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2024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精做课件】授课教师:********班级:********时间:********(一)趣味导入(3分钟)​展示现象:教师演示“白纸显字”的小魔术,将预先用酚酞试液写好字的白纸,喷上氢氧化钠溶液,纸上立即显示出红色的字迹。​提出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物质发生了变化,那么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会发生改变呢?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质量守恒定律。​(二)实验探究(15分钟)​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相等?​作出假设: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教师给出硫酸铜溶液与铁钉反应、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白磷燃烧等实验药品和仪器,引导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巡视各小组,参与讨论,对学生的设计进行指导和完善。​进行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分析结果: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讨论。对于有误差的实验结果,组织学生分析原因,如装置气密性不好、称量误差等。​(三)得出结论(5分钟)​总结定律: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引导学生总结出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强调要点:强调“参加化学反应”“质量总和”等关键词,让学生准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四)微观解释(8分钟)​展示动画:利用多媒体播放水电解、氢气燃烧等化学反应的微观动画,展示化学反应过程中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分析原因: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是否发生改变,从而得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守恒的原因: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五)应用与练习(12分钟)​解释现象:给出一些生活中的化学反应实例,如蜡烛燃烧、铁生锈等,让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变化情况。​计算应用:通过一些简单的化学计算题,如已知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计算其他物质的质量,让学生学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计算。​拓展讨论:提出一些拓展性问题,如“在开放体系中进行的化学反应,如何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在生产生活中有哪些应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拓宽学生的思维。​(六)课堂小结(3分钟)​回顾内容: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包括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微观解释以及应用。​强调重点:强调整确理解和运用质量守恒定律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思考和探索相关问题。​(七)布置作业(4分钟)​书面作业:布置课后相关练习题,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如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现象、进行计算等。​实践作业: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史,并撰写一篇小论文,介绍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过程和重要意义。​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讨论分析等活动,主动获取知识。关注学生在实验操作和分析问题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同时,要注重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实用性,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对于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反思和改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5课堂检测4新知讲解6变式训练7考试考法8小结梳理学习目录1复习引入2新知讲解3典例讲解1.认识化学反应中的各物质间存在定量关系,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2.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能从微观的角度对质量守恒定律作出解释。

学习目标课堂导入2.为什么铁刀放置较长时间生锈后质量增加?1.为什么蜡烛燃烧后质量变小?新知探究知识点

质量守恒定律18世纪,拉瓦锡借助天平,将45.0份质量的氧化汞加热分解,恰好得到41.5份质量的汞和3.5份质量的氧气。

45.0=41.5+3.5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时,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请注意观察以下实验中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及其他变化现象,记录并比较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让我们用实验和智慧来求证吧实验方案铜粉和氧气反应实验现象反应前后天平状态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固体由红色逐渐变为黑色;玻璃管上端的小气球先胀大,后缩小平衡相等反应前反应后铜+氧气氧化铜加热参加反应的氧气参加反应的铜粉生成的氧化铜实验方案铁丝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实验现象反应前后天平状态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平衡铁丝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相等反应前反应后通过上面两个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1.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的化学反应,不适用于物理变化。2.研究的量:是质量的守恒,不包括体积等其他方面的守恒。3.研究对象:“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即实际反应掉的那一部分物质,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不计算在内。4.各物质:是指所有参加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包括固态、液态、气态的所有的物质。5.总质量:指物质的总质量守恒,而非某一种或几种物质的质量守恒。100g水和100g酒精混合,质量等于200g,这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呢?×质量守恒定律不适用于物理变化实验方案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反应实验现象反应前后天平是否平衡分析反应原理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扩散到了空气中反应前天平平衡,反应后天平不平衡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天平指针右偏碳酸钠+盐酸

氯化钠+二氧化碳+水Na2CO3HClNaClCO2H2O实验方案镁在空气中燃烧实验现象反应前后天平是否平衡分析反应原理参加反应的氧气没有计算在内,使反应前后质量不相等反应前天平平衡,反应后天平不平衡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的固体

镁+氧气点燃氧化镁MgO2MgO设计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注意两点:(1)实验中必须发生化学变化,而非物理变化;(2)若反应中有气体参加或生成,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实验。天平是否平衡与反应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没有必然联系,无论天平是否平衡,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的实质: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过程可表示如下:分子原子新分子新物质分裂重新组合聚集质量守恒的原因宏观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质量没有改变微观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没有改变化学反应前后的变和不变元素的种类元素的质量物质的总质量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物质的种类分子的种类元素的化合价分子的总数宏观微观不变改变可能改变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1.解释化学变化中的有关现象。2.推断物质的元素组成或化学式。3.求反应中某物质的质量。4.求反应中某元素的质量。5.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6.推断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典例1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的质量大于铁丝的质量B.50g酒精与50g水混合后总质量为100gC.10g蔗糖溶解在90g水中,形成100g蔗糖溶液D.汽油挥发后质量变小A物理变化物理变化典例2下列各项中,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④原子质量;⑤物质种类;⑥原子种类;⑦分子种类(

)A.①③④⑥

B.①⑤⑥⑦C.①③⑤⑦

D.②③⑤⑦A1.下列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石蜡熔化前后,其质量不变B.铁丝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C.木材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原木材的质量小D.铜粉在空气中加热,生成物的质量比原铜粉的质量大【点拨】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石蜡熔化属于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A符合题意;其他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B、C、D不符合题意。【答案】A

1234567891011121314返回152. 某小组同学通过加热铜粉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铜粉加热后由红色变为黑色B.气球可防止加热时橡胶塞弹出C.铜粉加热结束后,应冷却至室温再将锥形瓶放在天平上称量D.反应前锥形瓶内铜粉和氧气的总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的氧化铜的质量【点拨】无法确定反应物是否完全反应,所以不能得出反应前锥形瓶内铜粉和氧气的总质量一定等于生成氧化铜的质量的结论,D错误。【答案】D

1234567891011121314返回153.[2023·吉林改编]化学兴趣小组用气密性良好的不同装置进行下列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实验一:称量装置(铜粉平铺于锥形瓶的底部)的质量为m1。再将锥形瓶置于陶土网上,用酒精灯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待装置冷却后再次称量装置的质量为m

2,m

1与m

2

的大小关系是:m1______m

2。=【点拨】实验一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故化学反应前后装置的质量相等,即m1=m2。(2)实验二:将气球中的碳酸钠粉末倒入锥形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气泡,气球膨胀,电子天平的示数减小【点拨】实验二中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气球膨胀,电子天平的示数减小。(3)实验二中为克服气球受空气浮力的影响,在实验三中利用硬塑料瓶改进实验装置,用电子天平称量装置和药品的总质量,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待反应结束后,再次称量装置和药品的总质量,电子天平的示数不变。倾斜硬塑料瓶,使稀盐酸和碳酸钠混合(4)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其微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不变【点易错】设计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对于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1234567891011121314返回154.(双选)除了元素种类、原子种类不变外,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A.原子数目B.分子数目C.物质种类D.物质的总质量A、D1234567891011121314返回155.《天工开物》中记载了用黏土烧制砖的过程,如图所示为该过程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和“○”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微粒X中()A.只含有“●”B.一定含有“●”和“○”C.一定含有“●”和“●”D.一定含有“●”“●”和“○”【点拨】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在生成物中有“●”“●”和“○”三种原子,所以微粒X中一定含有“●”和“○”,可能含有“●”。【答案】B

1234567891011121314返回156.下列物质均可用作燃料,在O2中充分燃烧时,不会产生CO2

的是()A.CH4B.NH3C.木炭D.COB【点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NH3

中不含碳元素,燃烧不会产生CO2。1234567891011121314返回157.现有8gA和足量B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22gC和18g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A.4∶11B.1∶2C.1∶4D.11∶9C【点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22g+18g-8g=32g,故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为8g∶32g=1∶4。1234567891011121314返回158.[2024·成都金牛区期末]某同学为了探究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将其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高温加热一段时间,检测其中部分物质的质量,并与加热前比较(如下表所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