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综合素质评价试题_第1页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综合素质评价试题_第2页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综合素质评价试题_第3页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综合素质评价试题_第4页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综合素质评价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限时:15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和运用(共7小题,计24分)

在语文的世界里,我们领略文字的美妙,感悟世间的真情。学校开展“奔赴

语文之旅,畅游语文世界”专题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书写感悟】

下面是李雯结合本单元的几篇课文写的一段随笔,请你帮她解决其中的语言文字

问题。

家国情怀,意味着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热爱家乡的土地和人民,愿意为保

家卫国奉献自己的一切,就像在家国存亡的关头,诗人光未然站在高山之diGn向

黄河母亲唱出的豪迈纱歌,就像红军战士翻越老山界的qido壁时展现出的革命乐

观主义精神,就像魏巍笔下那群“最可爱的人”奔赴朝鲜战场时的义无反顾...

1.请你给随笔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⑴赳歌(2)奔心________

2.请你根据随笔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1)高山之dian(2)qido________壁

【诵读诗歌】

从优秀的古代诗歌中,我们往往可以读到古人真挚的情怀,感受到他们的人格魅

力。

3.下面是小语整理制作的诗歌表格,请你将表格内容补充完整。(11分)

出处诗歌名句批注

(1)_________________,

《木兰诗》北方寒气的侵袭之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2)_________________,

《竹里馆》竹林抚琴的清幽之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3)_________________,

《春夜洛城闻笛》夜闻笛声的思乡之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逢入京使》(4)故园东望路漫漫,思乡念亲的悲苦之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5)_________________,

《晚春》万紫千红的暮春之味

百般红紫斗芳菲。

感慨:不同的味道出自不同的人生,让我们沉浸在古代诗歌中,尽情感受

百味人生吧!

【品味书香】

[2024渭南临渭区期中改编]下面是小文围绕“书斋”写的一段文字,请你帮他修改

完善。

①书斋,也就是书房,是古代文人工作、生活的重要场所。②可以说,大部

分文人都会拥有一间书斋。③他们在书斋里读书、写作,思想的火花在这里迸发,

灵感的溪流在这里交汇,事业的辉煌在这里铸就。④有书斋,自然也就会有对

联□且少不了斋名。⑤文人将书斋看成一种精神的寄托,为书斋命的名、题写的

对联,往往用来表明志向,抒发情怀。⑥书斋对联,因其特有的禀赋的原因而氤

氢着浓浓的文化韵味,存储着深深的精神蕴意。

4.请提取第①句的主干,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5.第④句的方框内缺少标点符号,请你帮小文补充完整。(2分)

6.第⑥句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阅读经典】

名著阅读是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如同耀眼的星辰,照亮我们求知的

道路,引领我

们走进丰富多彩的文化世界。

7.仿照选段【甲】的示例,选出选段【乙】中画线句的关键词并作批注。(3分)

加点的词技巧总结

【甲】他痛快得要喊叫出来。摸了摸示例:

脸上那块平滑的疤,摸了摸袋中的钱,又关键词:插、跨、拨落、随浪欢跃。

看了一眼角楼上的阳光,他硬把病忘了,批注:祥子劫后余生,重整旗鼓,

把一切都忘了祥子的大脚东插一步,连步伐都轻盈起来了。

西跨一步,两手左右地拨落,像条瘦长的

大鱼,随浪欢跃那样,挤进了城。

(有改动)

【乙】一直坐到太阳平西,湖上的蒲

关键词:⑴_____________________

苇与柳树都挂上些金红的光闪,祥子才立

力匕注:(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起来,顺着城根往西走。骗钱,他已作惯;

出卖人命,这是头一遭。何况他听阮明所

说的还十分有理呢!城根的空旷,与城墙

的高峻,教他越走越怕。

二、阅读(共14小题,计46分)

现代文阅读(共8小题,计30分)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8〜10题。(9分)

材料一:

①茶,别名茗,一般包括茶树的叶子和芽,泛指可用于泡茶的茶树的叶子,

以及用这些叶子泡制的饮料,后来引申为所有用植物的花、叶、种子、根等泡的

草本茶。

②茶叶源于中国,茶叶饮品被誉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据说,茶叶最早是

被作为祭品使用的,但从春秋后期就被人们当菜吃,在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西

汉后期才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普及至民间作为普通饮料则是西晋以后的事。目

前发现的我国最早人工种植茶叶的遗迹是浙江余姚的田螺山遗址,已有6000多

年的历史。

③茶叶叶片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茶叶根据品种和加工方式以及产品外形,

可分为绿茶、黄茶、红茶、黑茶、白茶、青茶;根据采制季节,可分为春茶、夏

茶、秋茶、冬茶。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叶再加工,可制成再加工茶,包括花茶、

紧压茶、萃取茶、药用保健茶、含茶饮料等。茶叶中含有儿茶素、咖啡碱、叶酸

等成分,可以增进人体健康。

材料二:

①和而不同的豁达大度,是“中国茶”的鲜明特征。一茶多品,一茶多技,一

3

茶多用。制茶师根据当地风土,使用炒锅、竹匾、烘笼等工具,运用杀青、闷黄、

渥堆、萎凋、做青、发酵、害制等核心技艺,发展出绿茶、黄茶、红茶、黑茶、

白茶、青茶六大茶类,以及花茶等再加工茶共计2000多种茶品,以不同的色香

味形满足人们的多种需求。一片小小的茶叶,制茶师因地制宜,因茶而宜,充分

发挥聪明才智,使茶叶精彩纷呈,各具特色,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放眼祖国大

地,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大江南北、西南边陲、华南沿海,一方水土

养一方茶,各地都有引以为荣的地方茶,在祖国大茶园里争奇斗妍,香飘人间。

不同地区的人们相互欣赏,在一斟一饮中显示出豁达大度。

②谦和礼敬的处世哲学,是“中国茶”的文化内核。在社交以及婚庆、拜师、

祭祀等重栗场合,喝茶作为一种重要的礼仪传承至今,影响持久而深远。合作伙

伴以茶会友、以茶待客,在谦和中达成双赢;师徒结对以茶见证、以茶敬师,在

崇敬中升华情感;婚庆大典以茶祝福、以茶敬上,在和睦中见证幸福。谦和礼敬

的处世哲学在茶中表达得淋漓尽致,充分展示出中国茶文化独特的魅力,以此为

载体也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③交融互鉴的文明共享,是“中国茶”的价值追求。早在唐宋时期,源自中国

的茶以及茶文化就通过各种途径翻山越岭、漂洋过海,为世界所共享,从而实现

了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互动交融。现在,中国茶已然成为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

和平使者。

(有删改)

材料三:

你觉得哪种饮品容易对人的肠胃造成不适?

材料四:

①随着社交平台的进一步破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用更接地气的方式来

品味茶文化,通过茶与年轻人对话,以求重新唤醒古老而传统的茶文化,于是“围

炉煮茶”这一新兴的喝茶方式逐渐风靡,成为年轻人社交的新宠。

②“围炉煮茶''火热兴起,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很长一段时间内,喝茶

似乎是中老年人的专利,而“围炉煮茶''的多为年轻人,这形成了某种违和感。人

们不禁联想到之前在年轻人群体中流行的露营、驯■行、飞盘等活动,正是因为这

些活动契合了年轻人亲近大自然的诉求,而在冬季,“围炉煮茶”似乎能满足年轻

人宅在家里暖洋洋过冬的心境。

③可以说,“围炉煮茶”是持续火热的传统文化回归生活的又一例证,也是当

代年轻人赋予传统文化新内涵、新玩法的生动体现。

(选自《中国旅游报》,有删改)

8.材料一介绍了关于茶叶的哪些方面的知识?(2分)

9.〈情境题〉西安某中学准备开展“品味中国茶”的交流活动,小陕同学认为喝茶是

中老年人的生活习惯,不能体现年轻人的特点,因此拒绝参加活动。请你结合

以上材料给小陕讲讲本次活动的意义,并邀请他参加活动。(4分)

10.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茶叶与茶饮都源于中国,有6000多年的历史,茶叶饮品被誉为“世界三大

饮料”之一。

B.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意蕴深厚的体现。“中

国茶”的文化

内核是谦和礼敬的处世哲学。

C.更多人认为喝茶比喝咖啡更有利于人的肠胃健康。

D.“围炉煮茶”已成为年轻人的社交新宠,这是持续火热的传统文化回归生活

的又一例证。

5

(二)〈革命文化>[2024杭州翠苑中学期中]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5题。(21

分)

小翠为校报“红色中国,,板块选出了下面的文章,请你协助她完成下列任务。

红旗飞舞(节选)

魏巍

①7月12日上午,师政治部派人来授予担任突击任务的三连一面红旗,要

他们把它插上黑云岭的主峰。三连战士的战斗情绪顿时达到沸腾状态,全连战士

都在红旗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黄昏时分,突击营向前开进。

②“小钢炮”在前面高高地举着红旗,战士们一个个挺着胸脯,步伐越发显得

威武雄壮了。敌我阵地之间,横隔着一道宽阔的金城川。为了在攻击时避免敌人

炮火的拦阻射击,同时为了迅速而突然地攻上敌人的阵地,指挥员们费了许多心

思,这才想出了一个新奇的办法,就是事先在山脚下秘密地挖一些屯兵洞,使部

队在攻击之前偷偷地潜伏在这里。郭祥的突击营于当晚午夜时分越过那道宽阔的

大川,在山脚下的林莽之中潜伏下来。

③终于,天又黑下来了。总攻时间一秒钟一秒钟地迫近了。通信员小牛两只

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我方阵地。当秒针刚刚指向晚上九点钟时,只听小牛尖声尖

气地欢叫了一声:“看,信号弹飞起来啦!”话音未落,人们就觉得身子猛地一震,

炮火便轰鸣起来。数百门大炮炮口外的火光像连续不断的闪电,把半面天空照得

通红。尤其是成批的火箭弹,拖着长长的火尾巴从天空穿过,像赤红的钢板一样

石匝到敌人的阵地上。

④这场炮火急袭,整整进行了20分钟。突然天空又腾起三颗信号弹,郭祥

立即跃出洞口,举起驳壳枪高喊了一声:“同志们冲啊!"部队在激越的冲锋号声

中,向着黑云岭的主峰冲去。在火光与硝烟中,可以看到三连突击排的前面有一

面鲜艳的红旗,火团似的在向前滚动。

⑤冲在最前面的是乔大夯率领的爆破组。他们拿着爆破筒,挟着炸药包,向

前飞快地跑着。山坡上共有七道铁丝网,已被炮火摧毁了五道,第六道也被他们

迅速炸开,只剩下最后一道了。一个战士接着扑上去爆破。哪知冲到跟前,才发

现这道屋脊形的铁丝网只被炸开了一道小口,人仍然不能通过。乔大夯立刻塞进

一根爆破筒准备拉火,后面一片冲杀声,他回头一看,火光里闪着一面红旗,突

击排已经冲了上来,只有几步远近,爆破已经来不及了。地堡里的敌人已经清醒

过来,重机枪正“嗒嗒嗒”地射击着。如果让红旗退回去,同志们就会遭受更大的

伤亡。

⑥乔大夯心里一急,登时出了一身大汗。他立刻对爆破组大声喊道:“同志

们!爆破来不及啦!我们不能让红旗老等在这里。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到啦!”

说着,他把手里的爆破筒往旁边一扔,就趴到了铁丝网上。爆破组的其他几个同

志也纷纷丢掉了炸药包和爆破筒,挨着乔大夯那魁伟的身躯在铁丝网上趴成了一

排。乔大夯还一个劲儿地挥动着他的手臂,大声地喊:“同志们!快过去呀!快过

去呀!”其他几个组员也跟着喊:“不栗犹豫了!为了胜利,快过去吧!”

⑦突击排的同志停下来了,他们怎么忍心从自己同志的身上踩过去呢!这时,

郭祥和小牛已经赶了上来。他们见到这种情景,真是看在眼里痛在心上。乔大夯

用哀求的声调对郭祥说:“营长!你就快下命令吧!为了胜利,你就让大家快踩过

去吧!“郭祥回头一看,红旗已经停止前进,后面还拥挤着数百名战士,队伍里正

在不断地增加着伤亡。于是,他把牙一咬,把驳壳枪果断地一挥,说:“同志们!

踩过去!”

⑧这一声号令,响彻云霄,震人心魂。在中国大地上,这一支战胜了千难万

险、冲过雪山草地的铁军,今天不得不踏着自己同志的肉身前进了。他们仿佛在

一刹那间变成了生着羽翼的天兵飞上了主峰,那面在主峰上飘扬的红旗,在硝烟

与火光中也显得更加鲜红了。

(节选自《东方》,有删改)

11.请以“红旗”为主线梳理本文情节,补全表格。(4分)

情节主要内容

接红旗战士们在红旗上签名,并做好突击的准备

红旗冲锋战斗打响,突击队员在红旗的指引下向敌人发起进攻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旗停滞

红旗飘扬战士们冲上主峰,插上了红旗

我的思考:“红旗”在行文中起到了(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12.阅读要学会把握关键语句,请你说说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的作用。(4分)

7

13.请你结合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文字,分析细节描写的妙处。(4分)

郭祥回头一看,红旗已经停止前进,后面还拥挤着数百名战士,队伍里

正在不断地增加着伤亡。于是,他把牙一咚,把驳壳枪果断地一殍,说:"回

志们!踩过去!’’

14.〈回归教材〉本文的叙述视角与《谁是最可爱的人》有所不同,请你参考示例

和分析,从下面的选段中选一个,分析其叙述视角的特点与作用。(4分)

示例:朋友,当你听到这段事迹的时候,你的感觉又是如何呢?你不觉得我

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吗?

分析:采用第二人称的叙述视角,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有利于与读者进行

情感交流,引发读者对战士“可爱”的情感共鸣。

选段一■:有一■次,我见到一■个战士,在防空洞里,吃一■口炒面,就一■口雪。

我问他:“你不觉得苦吗?”他把正送往嘴里的一勺雪收回来,笑了

笑……

选段二:郭祥立即跃出洞口,举起驳壳枪高喊了一声:“同志们冲啊!”部队

在激越的冲锋号声中,向着黑云岭的主峰冲去。

15.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请结合全文谈谈本文标题《红旗飞舞》的深刻内涵。(5分)

古诗文阅读(共6小题,计16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9题。(12分)

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①,长而季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

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②。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干鞍马,代

父从军。溯黄河,摩黑山,转战驱驰③,凡十有二年,藜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

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有改动)

【注释】①习骑:练习骑马。②当行:在征发之列。③驱驰:策马疾驰。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⑴长而至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巾鞍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摩黑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数建奇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长而益精(精湛)

B.基父名在军书(人称代词,她的)

C.木兰乃易男装(于是)

D.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宾语前置的标志)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其父以老病不能行。(2分)

(2)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2分)

19.〈回归教材〉课文《木兰诗》与本文分别侧重于塑造木兰哪方面的形象?请简

要概括。(2分)

(四升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20、21题。(4分)

9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20.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杨花榆荚“漫天作雪飞”的情景。(2分)

21.小秦认为本诗的主旨是劝人珍惜光阴,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2分)

三'作文(50分)

22.[2024西安未央区期末]假如你能穿越到《木兰诗》描绘的场景中,与其中的

人物共处,想一想将会有怎样的故事发生?你会有怎样的收获?(50分)

要求:(1)题目自拟,文体自选;(2)不要套作,不得抄袭;(3)不得透露

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个人相关信息;(4)不少于500字。

答案

一\积累和运用

1.(l)sbng(2)fu

2.⑴巅⑵峭

3.(1)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2)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3)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4)双袖龙钟泪不干(5)草树知春不久归

4.书斋是场所。

5.,

6.删去“的原因”。

7.示例:(1)空旷、高峻、越走越怕。

(2)祥子为了钱出卖了阮明,内心不安,看着四周的景象感到害怕。

二、阅读

(-)8.材料一介绍了茶叶的名称、起源、历史、分类、成分等方面的知识。

9.示例:小陕,你好!首先,喝茶具有止渴、提神、解腻等功效,也有舒缓压力、

调理身心的作用。其次,在制茶、泡茶、品茶的过程中,可以培养我们平和包

容的心态,形成含蓄内敛的品格,提升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再次,学习以茶

待客等与茶相关的礼仪,可以彰显谦和礼敬的人文精神,增进人际和谐,增强

文化认同和社会凝聚力。让我们一起来参加“品味中国茶”的交流活动,好吗?

10.A【解析】A项,根据材料一第②段中的“茶叶源于中国,茶叶饮品被誉为,世

界三大饮料'之一”“西汉后期才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已有6000多年的历

史”可知,茶叶的种植有6000多年的历史,但茶叶饮品普及至民间却是西晋以

后的事,没有6000多年的历史。

(二)11.(1)进攻受阻,为了不让红旗后退,爆破组的战士趴成一排,让战士们从他

们的身上踩过去

(2)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情节概括。(1)根据第⑤段中的“如果让红旗退回去,同志们

就会遭受更大的伤亡”和第⑦段中的“突击排的同志停下来了……真是看在眼

11

里痛在心上”可概括为:进攻受阻,为了不让红旗后退,爆破组的战士趴成一

排,让战士们从他们的身上踩过去。

(2)根据表格中的“接红旗”“红旗冲锋”“红旗停滞”“红旗飘扬”可知,文章的

情节都是围绕“红旗”展开的,“红旗”是贯串全文的线索,起到了推动故事情

节发展的作用。据此概括即可。

12.画线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大炮炮口外的火光比作“闪电”,将火箭弹比

作“赤红的钢板”,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军炮火进攻的迅速和猛烈,渲染了壮

烈的战斗场面,展示了我军坚定的战斗意志,引出了下文战士们发起进攻的

内容。

13.加点文字是对人物进行的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突出了郭祥在面临抉择时的

果断、坚决,体现了他顾全大局的指挥员风采。

14.示例一:选段一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我”既是故事的叙述者,也是故

事的见证者,这样能使文章显得更加真实,更有利于作者抒发情感。

示例二:选段二采用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能够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在

叙述的过程中能随时关注志愿军战士的言行,更加灵活自如地描写战斗场面。

15.“红旗飞舞”是本次战斗的任务,全连战士都在红旗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鼓舞

了军心;“红旗飞舞”暗示了战斗胜利的结果,呼应结尾,使文章结构严谨;“红

旗飞舞”象征着志愿军一路向前,永不退缩,表现了志愿军的英勇无畏;“红

旗飞舞”抒发了作者对志愿军保家卫国的高度敬意和赞美。

(三)16.⑴更加(2)买(3)越过(4)多次,屡次

17.D【解析】D项,“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中的“之”是结构助词,的。

18.(1)她的父亲因为年老多病不能前往。

(2)男子可以做的事情女子未必不可以做。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注意重点词语要翻译准确。句(1)重点词语:

以:因为。句(2)重点词语:为:做。

19.《木兰诗》侧重于塑造木兰淡泊名利、珍惜亲情的女儿形象;本文侧重于塑

造木兰代父从军、驰骋沙场、建功立业的英雄形象。

【参考译文】

木兰,是古时候的一位民间女子。她从小练习骑马,随着年龄的增长技

术更加精湛。当时正遇到可汗征兵,她的父亲也在征兵的名册上,和同村的

许多年轻人都在此次征发之列。她的父亲因为年老多病不能前往。木兰于是

改穿男装,买了马和马具,代替父亲从军。她逆黄河而上,越过黑山,策马

疾驰四处征战,共十二年,多次建立特殊的功绩。嘻!男子可以做的事情女

子未必不可以做。我看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