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第2课时 严重的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 2024-2025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_第1页
6.3 第2课时 严重的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 2024-2025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_第2页
6.3 第2课时 严重的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 2024-2025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_第3页
6.3 第2课时 严重的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 2024-2025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_第4页
6.3 第2课时 严重的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 2024-2025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北方地区第2课时严重的水土流失水土保持目录CONTENTS知识精梳理分层达标练

1.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

最严重的地区之一。2.

水土流失的原因(1)自然原因:黄土土质

,多孔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地

表裸露,缺乏

保护;夏季降水集中,且多

;地形破

碎,多陡坡。(2)人为原因:人多地少,开发历史悠久,长期的

⁠导致

生态环境恶化;修路、

等活动破坏地表。水土流失

疏松

植被

暴雨

过垦过牧

采矿

12343.

水土流失的影响(1)带走肥沃的

,破坏农田和村庄,加剧

,生

态环境恶化。(2)导致河流

剧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

⁠及

河道整治造成了巨大困难。土壤

自然灾害

含沙量

防洪

12344.

水土保持(1)采取

等生物措施与建

⁠等工

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填写下图)①

,②

,③

⁠。(2)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

,过度放牧的

地方

放牧的牲畜数量等。植树种草

梯田

修挡土坝

缓坡

陡坡

坡脚

退耕还林、还草

减少

1234

基础夯实《山海经》中称黄河为“河水”;西汉称其为“浊河”或“黄

河”;唐宋时期,“黄河”这一名称才被广泛使用。结合秦汉时期和明

清时期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类型对比图,完成1~2题。1.

与秦汉时期相比,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类型显著的变化有

C

)①森林面积缩小②草地面积扩大③农业用地增加④沙漠面积缩小A.

①②B.

②④C.

①③D.

③④C1234567892.

黄河名称的变化,反映出黄土高原(

B

)A.

农业生产越来越发达B.

水土流失逐渐加剧C.

水稻逐渐成为主要作物D.

居民多为黄色人种B1234567893.

读黄土高原苹果优势区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黄土高原苹果优势区主要覆盖了豫、陕、

(填简称)四个省级行政区域。晋

甘(陇)

123456789(2)黄土高原地区发展苹果种植,其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中比重减少最

大的是

,可以缓解当地

的生态问题,当地河流水

文特征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3)与山东省苹果种植相比,黄土高原地区发展苹果种植的优势气候

条件有

⁠。耕地

水土流失

含沙量减少

光照充足

昼夜温差大

123456789能力提升(2024·广东韶关期末)鱼鳞坑是黄土高原治理水土流失的一种工

程措施。它是在15°~45°的坡面上挖掘半月形坑穴,下雨时可拦蓄坡

面径流,在坑中植树造林可达到涵养水源、固定表土等目的。如图示意

鱼鳞坑景观及黄土高原地区气候资料。据此完成4~5题。1234567894.

黄土高原修建鱼鳞坑一般会避开7~9月,原因是该时段(

B

)A.

气温高B.

多暴雨C.

多风沙D.

温差大5.

黄土高原修建鱼鳞坑的生态效益体现在(

B

)①防止水土流失

②增加植被覆盖率③增加降水量

④提高土壤肥力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BB123456789(2024·陕西延安模拟)西安某校学生开展地理实验,如图所示,

让水槽与水平面保持15°左右的夹角,快速抽去挡板,让水流冲击砝

码,测量砝码被水流冲出的距离,并做记录。据此完成6~8题。6.

要想让砝码被水流冲出的距离更远,下列对实验装置的调整正确的

是(

A

)A.

调大夹角的度数B.

换为更重的砝码C.

减少容器中的水量D.

增加水槽的宽度A1234567897.

该地理实验探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C

)A.

地表植被与水土流失的关系B.

土壤质地与水土流失的关系C.

水量、流速与河流水能的关系D.

河流水量与河流流速的关系C8.

某学生用如图所示有植被覆盖的水槽替换原有水槽,其他装置保持

不变,实验发现砝码被水流冲出的距离变短了,该学生的实验设计模拟

的植被功能是(

D

)A.

净化水质B.

防风固沙C.

调节气候D.

减缓流速D123456789创新探究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山西省临县群众积极行动,不断改善生态环境。为节约土地,

集中建设光伏电站,并在光伏板下种植知母、白芨等中药材。下图为黄

土高原示意图和山西临县光伏扶贫特色产业景观图。123456789材料二

山西省某地区综合治理前后土地利用结构对比。项目农耕用地非生产用地人工牧草地林(果)地综合治理前56%26%4%14%综合治理后28%25%20%27%(1)山西省大部分位于

(地形区),其地表形态的突出

特征是

⁠。黄土高原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123456789(2)山西省位于黄河的

(填“上游”“中游”或“下游”)

河段,结合地理位置分析临县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从自然方面简析其原因:

⁠。中游

水土流失严

地表裸露,缺少植被保护;夏季降水

集中且多暴雨;黄土土质疏松,多孔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地表破碎

且多陡坡

123456789(3)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临县人民为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摆

脱贫困所采取的办法。植树种草,修筑梯田,退耕还林、还草;建设光伏电站;种植中药材,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等。(4)根据材料二总结该地区综合治理后土地利用结构发生的重要变

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