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对财险公司偿付能力影响实证研究》20000字(论文)_第1页
《投资对财险公司偿付能力影响实证研究》20000字(论文)_第2页
《投资对财险公司偿付能力影响实证研究》20000字(论文)_第3页
《投资对财险公司偿付能力影响实证研究》20000字(论文)_第4页
《投资对财险公司偿付能力影响实证研究》20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投资对财险公司偿付能力影响实证研究目录TOC\o"1-2"\h\u29825导论 119669一、投资对财险公司偿付能力影响的理论分析 629827(一)保险投资及其意义 627050(二)偿付能力及其影响因素 72831(三)投资影响财险公司偿付能力的机制分析 105125二、财险公司投资及偿付能力的现实分析 128861(一)财险公司投资总体情况 1226522(二)财险公司偿付能力总体情况 1516071三、投资对财险公司偿付能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177550(一)样本选取和变量说明 174239(二)模型构建 205613(三)实证结果分析 201427结论和建议 2525375主要参考文献 27导论(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1.保险投资监管政策不断调整2021年12月17日银保监会集中修订了保险投资领域的有关文件,从总体上看,监管机构扩大了保险资金可投资对象的范围,减少了在投资比例和投资规模上等方面的硬性约束,并且在监管运作流程上继续简政放权、简化流程。实际上近年来,银保监会不断对保险资金运用领域的有关规定进行调整,不断丰富投资标的类型,允许保险资金投资证券出借业务、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REITs)、债转股投资计划、金融衍生品、银行资本补充债等投资标的,简化资金运用所需办理手续,这从多方面拓展了保险公司资产配置的可操作空间,提升资金运用的灵活度和自主性。与此同时,监管机构在2019年和2021年相继出台了《资产负债管理规定》和《偿付能力监管规则2》,要求保险公司健全完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加强偿付能力风险管理制度的建设,留存更多的资本金以应对投资风险。综上所述,现阶段监管机构实际上放松了保险资金运用的诸多限制、扩大了可投资标的的范围、赋予了保险公司更多的自主操作空间,但是要求保险公司承担更多的主体责任,具备与投资风险相适应的风险防范和管理能力。2.财险资金运用总规模不断增加、投资业务发挥更重要作用伴随着我国财险行业的不断发展,财险资金运用总规模也不断攀升,保持高速增长态势。自2013年起财险行业保费收入从6400亿快速增长至2021年的13000亿,在强劲的保费收入增长的带动下,财险行业的资金运用总规模从2013年的1万亿攀升至如今的2.5万亿,增速和增量均具有亮眼的表现。在我国经济继续向好发展、社会财产规模不断增加、人们风险防控意识不断强化的背景下,我国财险行业仍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为我国财险行业保费收入继续稳步增长、资金运用规模不断增加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在过去十年,我国财险公司数量增加了近30家,大型财险公司的市场集中度不断下降,财险公司之间面临着全方面的激烈竞争,各家公司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不断下调保费,造成了财险公司总体理赔情况不容乐观。根据本文统计,自2015年起至今财产保险行业每年的综合成本率均超过100%数据来源:各家财险公司年报数据汇总,这意味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财险公司总体而言面临着承保端不断亏损,承保业务面临着较大的偿付能力危机。在这一背景下,投资业务在财险公司的经营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监管机构对资金运用领域的不断放开,财险公司的投资业务占比呈现着上升趋势,自2011年的4%左右上升至如今的6.5%数据来源:各家财险公司年报数据汇总数据来源:保险资产管理委员会官网3.研究意义一方面是资财险公司金运用的范围和渠道不断拓宽、投资业务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是监管机构要求保险公司不断强化风险防范能力,财险公司在具备了广阔的资金运用发挥空间同时承担了更多风险防范责任,这对财险公司的投资策略制定和投资风险防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背景下,本论题的研究将在理论上更加清晰的分析投资对财险公司偿付能力风险的影响路径,丰富相关论题的研究;通过选取多个解释变量从多角度刻画保险公司的投资实际情况,全方位展示了投资对偿付能力的影响情况;在现实上将厘清财险公司投资对偿付能力的实际作用效果,为指导财险公司进行投资决策、防范偿付能力风险提供现实依据;同时也将为保险行业的总体资产配置策略和稳健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二)国内外研究综述对于该论题的研究文献最早源于学者们思考造成保险公司经营风险的诸多因素和保险公司的破产理论之中。Babbel、Klock(1988)研究了影响保险公司系统性风险的因素,研究发现利率不仅会对保险公司承保风险造成影响,还会影响保险公司的投资风险,为了消除利率对保险公司的经营不利影响,保险公司应当采用资产负债管理的方法来应对利率风险。沿着这一研究思路,我国的田军(2005)、胡宏兵(2009)、陈婧(2013)、殷松(2017)、廖朴(2021)等人都对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进行过一些研究,提出保险公司投资风险和承保风险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紧密联系的,而利率在其中扮演了重要作用。与此不同,一些学者开始利用经济学理论的方法来定量和定性研究影响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各类因素,如AMBROSE(1988)通过构建包含承保业务、再保险业务、赔付情况等指标的模型来验证赔付率、再保率对偿付能力的作用机制。KPMG(2002)通过对欧洲国家偿付能力和有关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得出社会公众对于保险公司的信赖度和品牌认可度会对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有影响。BROWN(2015)研究了保险公司内部经营情况对偿付能力的作用机制,得出了投资收益情况、公司资产规模大小、保费变动情况会对偿付能力有显著影响的结论。WANG,K.(2021)通过构建保险公司现金流差分模型,得出了保险公司资本现金流会对偿付能力有影响的结论。而对于小型寿险公司来说,投资业务占比会对其偿付能力造成不利影响。我国的王丽珍(2021)、童鹏程(2021)、孔月红(2021)等人则利用回归模型、灰色关联分析法等方式通过收集数据来对影响财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得出了再保率、赔付率、投资收益率等因素都会对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造成影响。另外的研究方向是保险公司的破产理论,这一研究假定保费的收取和赔款的支付都符合一定的分布,并在一定保险期间内随时发生,通过构造数学模型并将各种变量加入模型中来分析何种因素会对保险公司的破产概率造成影响,Schmidl(2002),孙宗岐(2011),林祥(2011),奚晓军(2013),吕晓珍(2019)等人对此方向进行了相关研究,得出了控制投资集中度、优化投资组合等方式对降低保险公司的破产概率具有显著影响的结论。在这一研究过程中,也逐渐有学者开始研究与本论题直接相关的保险资金运用和投资业务开展对保险公司经营风险的影响。黄升(2020)研究了我国寿险公司万能险业务对偿付能力的影响,其得出的结论是无论是对大型寿险公司还是小型寿险公司来说,万能险都会显著降低寿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李晓妍(2019)利用投资业务占比来代表财险公司投资业务并研究发现财险公司资金运用可以显著提升偿付能力,且两者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吕美伦(2018)利用DEA模型通过研究发现资金的运用效率会显著正向影响偿付能力,且该影响程度在不同资本性质的保险公司之间存在差异,但该研究并未区分人身险公司和财财险公司。边文龙(2017)将投资收益占比作为关键解释变量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财险公司高投资收益占比会提高其偿付能力,且对与流动性风险和破产风险并没有负面影响。但是寿险公司的高投资收益占比却会显著提高破产概率,对偿付能力有负面影响。肖欣(2014)研究了投资对寿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的影响,其实证分析得出投资对寿险公司偿付能力影响方向在不同类型的公司之间存在差异,不同投资结构的寿险公司对城府能力影响存在不同,但是该论文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结论。张强(2008)研究得出投资收益总额的提升会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起到增进作用的结论,但其并未对投资收益率和投资结构等其他情况进行考虑。从过往研究来看,学者们最开始通过构建破产概率最小的数学模型或者通过定量研究方法来分析可能对保险公司破产风险和经营风险造成影响的各类因素,随着保险公司数据的增多,学者开始利用保险公司的过往数据来进行实证研究,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更精确的分析。在偿付能力的概念提出后,学者们的研究重点开始放在了影响偿付能力的各类因素上,通过回归模型、关联分析、效率模型等研究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更为全面的实证分析,在这一过程中开始有学者单独研究投资这一因素对偿付能力的的影响制并给出了一些结论,但是在实证研究中这些研究文献往往仅考虑投资收益占比这一解释变量,无法在实证模型中对保险公司的投资结构和投资情况进行一个更加细致表示,实证研究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不全面性。结合该论题的现实背景和理论意义,很有必要更全面的研究财财险公司的投资情况对偿付能力的影响,得出一个更为明确的结论并给出相关建议。(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1.研究方法本文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实证分析法和规范分析法。文献研究法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方向。在进行具体研究前,本文搜集了相关资料、回顾了过往学者对该论题的研究,归纳总结过往文献中关于偿付能力的各类影响因素和投资影响财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研究进展和成果,为本文接下来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指明了方向。实证分析法给出了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在给出影响财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各类因素和投资对财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影响机制之后,本文收集财产保险公司相关数据和借鉴其他学者所使用的计量模型,通过构建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根据回归分析结果得出了本文的主要结论。规范分析法给出了本文研究后的相关建议。根据实证分析结果给出的结论,本文从现实角度出发为财险公司的投资策略和决策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更好地减少财险公司偿付能力风险,提升财险公司的资产配置管理能力。2.研究思路本文的研究思路如下:首先在导论部分本文将对本选题的研究背景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选题具有的理论和现实研究意义;接着本文整理归纳了过往学者对该选题的有关研究文献,总结了该论题的研究进展和成果,为本文接下来的研究提供了支撑。正文第一部分对保险资金运用和偿付能力的基本概念进行阐述,具体包括保险投资资金的概念、投资对财险公司的影响、偿付能力的基本概念;接着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本文总结并分析得出影响财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各种内外部因素,并探讨了投资对财险公司偿付能力影响机制,这为本文的实证分析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本文通过收集各类数据对近年来财险公司的资金运用及其偿付能力的总体变动情况进行分析,并简单总结了近年来有关财险公司资金运用和偿付能力的监管动态和监管趋势;第三部分,本文将收集2011至2020年36家财产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投资情况、偿付能力影响因素的各类数据,通过选取变量和使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的方法对投资对财险公司偿付能力影响这一核心论题进行计量分析,并进一步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和异质性分析,根据以上的计量分析结果给出该论题的研究结论;最后,本文依据实证分析结果为财险公司的投资决策和战略规划提出相关建议。本文的研究框架如下:结论和建议结论和建议导论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理论分析保险资金运用、偿付能力的理论分析投资对偿付能力影响机制影响偿付能力的各类因素现实分析财险公司资金运用的现实分析财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现实分析实证分析固定效应模型回归分析异质性分析稳健性检验

一、投资对财险公司偿付能力影响的理论分析(一)保险投资及其意义1.保险投资的概念保险投资是指保险公司将各类短期或长期保险资金通过各种形式运用于投资以实现保值增值的一种经营活动。这一经营活动产生的基础是保险行业连续、平稳的现金流入和集中的现金流出这一经营特点,即投保的保单往往较多且具有不间断的投保特点,因此保费收入带来的现金流入在时间分布上是连续且较平稳的;而保险赔付事件的发生则远少于保单数量,因此保险赔付带来的现金流出在时间分布上则相对于集中且相对于离散,保费收入的连续性和赔付的离散性使得保费收入和保险赔付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异,这一段的时间差异使得保险公司利用规模巨大的保费收入进行投资成为了可能。在保险资金中,保费收入占据着决定比例,因此保险投资必须以服务保险业务、增强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首要前提,在此基础上通过保险资金运用为保险公司获得超额收益。保险公司在综合考虑保险业务特点和结构的基础上,应当根据保险资金的成本和期限将保险资金配置在风险收益特征、流动性和期限与保险业务相匹配的各类资产上,实时监测保险投资的潜在风险、调整资产组合和投资策略、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2.投资对财险公司的意义在产品定价过程中,财险公司会考虑到保费收入进行资金运用预期收益和潜在的风险,出色的历史投资表现和积极的投资预期使得财险公司可以通过降低保险产品的价格,利用投资利润来弥补承保利润的减少或者承保端的亏损、这将提升财险公司保险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有助于扩大保险公司的总规模,降低单位保险产品的边际成本,实现规模效益;另外,财险公司的投资表现将对投资型保险产品的开发和销售起到决定性作用,稳健、高收益的投资表现将促进投资型保险产品的开发和销售,这将增强投资型保险产品的竞争优势。因此,优秀的投资表现可以通过降低保险产品价格和推动投资型产品的开发、销售来增强财险公司承保业务的总体市场竞争力。一方面,投资带来的利润将增强财产保险公司总体资金实力,这意味着财险公司可以拥有更多的资金来应对可能面临的风险,这为财险公司拓展保险和投资业务提供资金保障的同时,也削弱了风险的发生给财险公司带来的负面影响程度,从整体上增强了财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另一方面,金融市场上各类金融衍生品可以为财险公司进行风险分散提供支持,财险公司根据现实情况变化调整资产配置的结构并利用各类金融工具来分散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各类风险,为稳健经营提供保障。因此,财险公司的资金运用可以通过增强自身资金实力和借助金融工具的帮助来增强应对风险的能力。(二)偿付能力及其影响因素1.偿付能力的概念偿付能力是指保险公司对被保险人履行赔付义务的能力。保险公司的经营活动面临着内部和外部的诸多风险,不仅承保业务本身存在赔付金额的极大不确定性,投资业务带来的市场风险也有可能使得保险公司蒙受亏损。当保险公司的实际赔偿金额大幅超过利用经验数据计算的保费收入时,保险公司的收取的保费则无法覆盖赔偿成本;当保险投资收益不及预期或者产生投资端的亏损,保险公司的资金同样无法充分满足索赔请求,这些风险的存在最后都会体现在保险公司是否能及时有效地满足被保险人的索赔请求上,并在赔付之后不会对保险公司自身财务状况和经营的稳定性造成巨大冲击。因此,偿付能力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其从整体上对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进行综合评估,既要考虑保险公司保险产品定价是否合理,能否应对保险风险;又要考虑保险资金运用是否稳健高效,能否在短期内保障充足的流动性及时进行赔付、以及长期内具有持续盈利能力以增强保险公司的资金实力;与此同时,还对保险公司的风控制度、投资管理能力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要求保险公司的经营活动处在一定的风险区间内,在对潜在风险进行及时预判并积极调整策略以化解风险、将风险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2.影响财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因素偿付能力综合反映了一家财险公司的资金实力、风险状况和管理能力,财险公司的自身经营情况和外部环境都会通过影响保险公司的实际资本金额、各类风险最低资本的金额、管理制度的完善程度、操作流程的规范程度来影响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接下来在综合总结各类文献和监管政策的基础上,本文对影响财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各因素和作用机制进行系统分析。(1)内部因素一是保费增长。保费增长反映了保险公司在未来需要承担的保险风险变动情况。如果保费增长过快,意味着保险公司将在未来期间承担更多的承保端的保险责任,保险公司需要准备更多的资金来应对承保业务增长带来的保险风险,当保险公司无法同比例的增加资本金时,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将会受到较大不利影响。二是保费自留情况。保费自留情况可用于衡量保险公司的总保费收入中有多少比例用于自留,保险公司在全部的保费收入中需要承担多大比例的风险。一般而言,保险公司分出的比例越多意味着保险公司自身需要承担更少的保险风险,对保险公司最低资本的要求会有所降低。但是,分保的同时保险公司也需要额外计算再保险的信用风险最低资本,这会一定程度上增加保险公司的最低资本数额,过高的分保比例也意味着保险公司在展业上将付出更多的手续费和佣金,这会增加保险公司的综合成本,对保险公司的利润率造成负面影响,进而影响保险公司的实际资本数额和偿付能力充足率。三是赔付情况。赔付情况包括了赔付率的高低和赔付率的历年变动大小,可以用来评价保险公司的展业质量。赔付率变动情况可以直接反映保险公司面临的承保端的理赔风险,当赔付率的变动过高,意味着保险公司的赔付过程中的风险过大,保费的定价无法合理反映客观风险状况,保险公司相应需要计提更多的最低资本来应对保险风险。赔付率可以反映承保端的业务选择质量和市场竞争程度,当赔付率数额过高时,意味着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有更多用于赔付,保险公司的利润率和利润总额会相应被压缩甚至产生承保上的亏损,这会通过减少保险公司的资本金数额来削弱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同时,赔付率越高对保险公司的流动性方面的压力越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保险公司的流动性风险。四是费用率。费用包括了管理费和销售费用,费用率高低会对保险公司的保险业务利润率造成影响,高费用率会压缩保险公司的利润空间,并通过降低资本金数额来影响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五是股利分配情况。股利分配情况会直接影响保险公司的实际资本数额。一般而言,保险公司赚取的当年利润并不会全部分配,而是在计提各类法定保险风险准备金、公积金之后,对剩余的利润对股东进行一定比例的分配,并将剩余利润留存于公司用于拓宽市场规模、应对未来的风险,分配比例大小将会直接影响保险公司的实际资本,因此保险公司的股利分配率和股利分配政策会影响保险公司的实际资本从而影响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六是业务杠杆率。指保险公司每一单位资本金所对应的保费收入,可以用于评价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所受到的保险公司资本金的保障程度。业务杠杆率越高,意味着同一单位的所有者权益需要保障的保费收入越多,每单位资本金需要为保险公司承担更多的风险,保险公司则可能面临风险保障不足、偿付能力下降。七是资产总额。一般而言,保险公司的资产规模越大,保险公司的资本金数额也就越多,规模效应使得单位保险业务所对应的费用水平也就越低,保险公司的利润率也就越高,保险公司所对应的偿付能力也会相应更强。另外,资产规模大的保险公司承保的保单数量更多,保险公司拥有的历史赔付数据相应更加丰富和全面,在保险定价过程中保险公司可以对风险进行更加精确的计算,减少定价与客观风险状况的偏差带来的保险风险,增强保险公司经营的稳定性和偿付能力。八是保险资金运用。保险资金运用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造成影响。一方面,保险公司运用巨大规模的保费集中进行投资可以获得可观的投资利润,增强保险公司的资金实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通过各类金融工具的使用还能转移保险公司的风险,减少经营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保险资金运用本身也具有较大的风险,市场利率和价格波动、交易方的违约都会使保险公司蒙受投资亏损,引发流动性危机、削弱资金实力,最终对偿付能力造成不利影响。九是风险偏好。保险公司的风险偏好影响了保险业务的承保选择和保险资产的配置策略,通过采取相应的风险容忍度来影响偿付能力。高风险偏好高的公司倾向于接受风险更高的保险业务、采取更激进的投资策略,对于承保风险和投资风险具有更高的容忍度,该类公司往往具有更高的偿付能力风险。(2)外部因素一是利率水平和通货膨胀率。由于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方式以债券为主,因此市场利率水平和通货膨胀率水平会直接作用于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影响保险公司保费和准备金的计算:保险公司计算保费时会对未来的资金运用收益情况做出合理估计,当市场总体利率水平高于保险公司的预计利率水平时,保险公司可以通过投资资产的高收益率来增加保险利润和资本金额,增强对偿付能力风险的抵抗力;当市场总体利率水平低于保险公司预计利率水平时,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率可能无法覆盖保费成本,遭受承保亏损,减少资本金额,削弱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二是宏观经济环境。宏观经济环境从多方面会对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发挥作用:当宏观经济景气时,居民人均收入提升、工业生产繁荣、资本市场投资旺盛,人们有足够的收入和动力来购买保险,同时保险公司能够通过多种方式以较低的资金成本来吸引投资或者借款,这都会一定程度上增加整个保险行业的保费收入、保险利润和资本金数额,从而增强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当宏观经济环境萎靡时,资本市场疲软、社会消费能力下降、保险公司总资产会发生萎缩、投资收益惨淡,保险业总体资本金规模会下滑,风险最低资本计算金额更高、这会增加保险行业总体的偿付能力风险。三是监管政策和法律环境。监管政策和法律环境会直接作用于所有的保险公司,对保险公司的经营行为起到约束和导向作用。其中偿付能力监管政策的具体内容调整会直接对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相关指标的计量造成影响,此外监管政策的具体内容会通过约束和导向机制影响保险公司的经营决策,并通过影响保险公司的经营决策从总体上控制保险业的偿付能力,达到控制保险业偿付能力风险的监管目的。表1财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内外部影响因素表类别因素效果预测类别因素效果预测内部因素保费增长-外部因素利率水平和通货膨胀率+保费自留情况+/-宏观经济环境+费用率-监管政策和法律环境-/+股利分配情况-业务杠杆率-资产总额+保险资金运用。-/+风险偏好。-(三)投资影响财险公司偿付能力的机制分析投资是财险公司经营活动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作用于财险公司投资收益、承保业务和市场风险等多个方面对偿付能力产生影响,既是财险公司偿付能力的保障、又可能引发偿付能力不足,接下来将综合分析投资影响财险公司偿付能力的作用机制。1.投资增强资金实力和偿付能力稳健的投资可以通过增加投资收益、增加保费收入、降低融资成本来增加财险公司的利润和资本金额,从而增强偿付能力。(1)投资增加投资收益财险公司进行资金运用可以直接通过提高投资收益、增加营业利润的方式来增强财险公司的资金实力。正是由于财险公司保险业务资金流入的连续性和赔付带来的资金流出的集中性特点为财险公司运用无成本的保险资金进行投资提供了可能,通过将社会上金额众多且分散的风险资金集中起来,财险公司运用专业知识进行市场化投资运作,大幅提高了资金运用的效率和收益、分散了投资风险、降低资金运用的单位运营成本,这将增加财险公司资金运用的边际收益,为财险公司带来更多的经营利润和资本金额。(2)投资增加保费收入一方面,财险公司的预期投资收益率是保费厘定时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投资收益率越高意味着保险公司可以降低单位保单的保费,利用投资利润弥补承保利润的下降,从而使保险产品更加有竞争力并以此扩大市场份额。另一方面,财险公司的投资表现将对投资型保险产品的开发和销售起到决定性作用,收益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投资型保险产品将增加保单的销售从而增加保费收入。因此,更高的投资收益率可以通过降低保险价格和增强投资型产品的竞争力来增加保单销售、降低单位保险产品的边际成本,为保险公司取得规模效益,从长远来看这将增加保险公司的利润和资本,增强偿付能力。(3)投资降低融资成本良好的资金运用状况、稳健高效的投资策略有助于财险公司扩大市场规模、增加盈利预期,这将增强资本市场对保险公司的信心,减少获得外部资金的风险溢价,通过降低保险公司的借款成本、增加股东注资、提高股票市场价格来增加保险公司的利润和资本金额,增强偿付能力。2.投资可能带来偿付能力风险投资通过各种方式增强财险公司资金实力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风险,市场利率和价格波动、交易方的违约、交易亏损事件的外部负面评价都会使保险公司蒙受投资亏损,引发流动性危机、削弱资金实力,最终对偿付能力造成不利影响。(1)市场风险投资标的价格的波动或者是市场利率水平的下跌将使得财险公司用于投资的资金面临市场风险:当财险公司投资标的市场价格下跌时,投资标的的出售价值将下降,这将引发投资亏损和未来现金流入的减少;当市场平均利率水平下降时,投资的资产带来的收益和稳定现金流入也会下降,财险公司将面临收益率下降和固定现金流入不足,短期将造成无法及时进行赔付、长期则会造成利润萎缩和资本金减少,这将从长短期削弱财险公司的偿付能力。(2)信用风险财险公司投资在面临市场不利变动的同时也面临着投资交易方违约的风险:当投资资产的实际收益低于交易方的约定收益时,财险公司投资资产的投资收益率将下降,财险公司面临着资产收益情况和现金流入不及预期的风险;当投资资产的交易方因经营困境无法履约时,财险公司面临资产无法收回、无法获得预期现金流、收益大幅减少的风险,这将大幅减少利润和资本金,对财险公司的短期赔付和长期赔付偿付能力都将造成不利影响。(3)流动性风险保险资金的资产配置结构会影响财险公司的资产现金流和资产变现速度,进而影响对被保险人进行赔付的及时性。现金充足、资产变现能力强意味着在大额赔付发生时财险公司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及时、充足的进行赔付,减少因为流动性不足引发的赔付期间过长、赔付资金成本过高的偿付能力风险。当财险公司现金不足或者资产变现能力弱,未预期的大额损失发生将会引发流动性危机、破坏正常的经营规划和经营的稳定性。(4)投资亏损带来的声誉风险和退保风险投资亏损将会引发投保人和利益关联方对财险公司综合管理能力、风控能力和投资战略产生负面看法,从而增加财险公司的融资成本、造成投资者资金回撤以及股价下跌、引发集中退保风险,短期内财险公司将面临流动性不足的偿付能力危机,长期内将增加运营成本、削弱资金实力、造成业务萎缩,对偿付能力造成巨大负面危害。投资对投资对财险公司偿付能力影响机制投资增强资金实力和偿付能力投资可能带来偿付能力风险增加投资收益降低融资成本增加保费收入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声誉风险、退保风险图1投资对财险公司偿付能力影响机制二、财险公司投资及偿付能力的现实分析(一)财险公司投资总体情况1.财产保险公司投资规模不断上升财险公司投资规模取决于财产保险行业的资产规模和保费收入,在2013年到2017年之间,在保费收入的拉动下财产保险公司资产规模迅速攀升、增速达到了年均13%以上,受此影响,财险公司投资规模也迅速上升,由2013年的1万亿增长至2017年的2.2万亿。2017年至2019年间,受到以前年度风险责任准备金释放的影响,财险公司的总资产规模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滑,但在此期间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仍然处于增长势头,保险公司的资产规模也在2019年之后继续增长,由资产规模增长带来的财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也在此之后再次增长。展望未来,在我国经济向好发展、生产总值不断增长、风险防范意识不断强化的背景下,我国财险行业仍有较大的增长潜力和发展空间,保险资金运用规模也将不断增长。图2财险公司资金运用和资产规模变动2.财险公司投资结构优化从财险公司资金的投向来看,自2013年以来,财险公司投资于银行存款的数额相对稳定并且占比呈不断下降趋势;投资于股票、证券基金的金额缓慢增加,但是变动幅度不大、且占比较为固定,稳定在13%左右;债券投资总额增长迅速,占比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以债券、股权、信托资产等为代表的其他投资的投资规模增长最为迅速,占比从2013年的20%快速增长到2017年的接近50%,2017年以后占比则有所下降,目前占比接近40%左右数据来源:银保监会官网数据来源:银保监会官网图3财险公司资金运用大类资产余额图图4财险公司资金运用大类资产占比变动图3.财险公司投资收益率波动上升从投资收益率来看,自2011至2020年财险公司总体投资收益率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从2011年投资收益率3.3%不断上升至2015年的6.2%,而后逐渐回落并稳定在5%至6%之间。得益于监管机构不断拓宽保险资金运用的渠道、丰富投资标的总类,财险公司的投资结构不断多元和优化,满足了财险公司多样化的投资需求,提升了财险公司投资管理能力和财险资金的投资收益率。图5财险公司历年投资收益率(%)4.投资方式以专业化资管为主一般而言,财险公司可以将资金进行自主投资和委托专业管理机构进行投资,随着越来越多的专业化资管机构的设立、监管机构相关法规逐渐完善,越来越多的财险公司选择通过委托保险资管机构的方式进行资金运用,以最大程度提高专业化水平和投资收益率。具体来看,在2020年财险公司77%的资金通过委托专业资管机构的方式进行管理,自住投资的比例仅占23%,随着资管新规的推出,预计委托投资的占比将进一步增加,这将提升保险资金运用的集中化和专业化程度,提高资金运用效率。图62020年末财险公司投资方式构成(二)财险公司偿付能力总体情况1.偿二代下财险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总体来看,自2016年偿二代实施以来财险公司的平均偿付能力充足率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除了2017年第四季度外,偿付能力充足率都稳定在260%以上,这意味着财险公司总体上有足够多的资本金来应对保险公司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偿付能力总体处于健康状态。图7偿二代下财险公司平均偿付能力充足率(%)变动2.偿二代下财险公司风险评级情况而从财险公司风险评级的占比来看,A类评级的保险公司占比从2017年起呈现波动下降趋势,而B类评级的保险公司则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这体现了财险行业总体偿付能力风险呈现上升态势,结合财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波动上升的变动趋势来看,财险公司可能在操作风险等无法量化的风险上存在风险控制上的不足,从而降低了整体A类风险评级的占比,财险公司应当在留存充足的资本金应对量化风险的同时,注重不可量化风险的防控,提高总体偿付能力和A类风险评级占比。图8偿二代下财险公司A、B类风险评级占比变动情况图3.财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评分自2016年以来,银保监会开始按照监管要求对财险公司的风险管理状况进行综合评分,以考察财险公司风控制度的完善性及其执行力度。从分数上看,财险公司的平均分在73分左右,历年分数变动较为稳定但是呈现走高趋势,总体而言,财险公司的偿付能力风控体系正不断健全完善、风控能力和意识正不断强化,这将从管理层面将财险公司的总体风险控制在一定区间内,提升保险公司的风险防范能力,但是财险公司在风控制度的建立和执行上仍然有较大的进步空间。年份财险公司平均偿付能力管理评分202174.6202071.22019未公布2018未公布201772.8201670.7图9财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评分4.财险公司历年偿付能力充足率变动从更长的时间区间来看,本文统计了市场规模最大的36家财产保险公司在2011年至2020年间的平均偿付能力充足率,以此来更好地考察财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总体变动趋势和偿二代实施的影响。这36家财险公司的保费收入占到了财险公司总保费收入的92%,因此具有很好地代表性。总体来看,财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以2016年为节点呈现出了显著地差距:在2016年之前财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远高于2016年之后,且各年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变动巨大;而2016年之后,财险公司的平均偿付能力充足率迅速下降,并稳定在250%到270%之间,各年的变动幅度较小,呈现略微上升的趋势。这足以看出2016年偿付能力新规的实施对财险公司的实际资本和各类风险最低资本计量更为准确,新规下偿付能力充足率更能体现保险公司的实际风险状况,这对财险公司增强资本实力、调整业务规划和投资策略具有导向作用,能够更好的从整体上控制了财险公司的偿付能力风险。图102011年以来财险公司平均偿付能力充足率(%)变动总体而言,我国财险公司的资金运用规模不断上升、投资结构逐渐多元化、投资收益率呈现稳步上升趋势、投资方式逐步专业化规范化,这从侧面反映我国财险行业的资金运作能力不断增强、管理水平有所提高;就偿付能力而言,财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但是A类风险评级占比则呈现下滑趋势,财险公司在无法量化的风险上需要加强风险防控;财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管理体系正不断完善、风控制度不断健全,但是仍然有较大的进步和改进的空间。三、投资对财险公司偿付能力影响的实证分析理论分析部分探讨了财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影响因素和投资影响财险公司偿付能力的机制,发现多种因素都会对财险公司偿付能力造成影响,投资既有可能增强财险公司偿付能力也有可能引发偿付能力风险,接下来本文将以财险公司投资情况为关键解释变量,偿付能力为被解释变量、其他影响因素为控制变量,利用财险公司历年经营数据来实证分析投资对财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影响,并据此给出可能的解释和结论建议。(一)样本选取和变量说明1.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本文样本为2012年至2020年资产规模排名靠前的36家财产保险公司,选取的原因是这36家财产保险公司在过去8年的平均资产规模占到了全部财产保险公司的81%,平均保费收入占比达到了94%,样本涵盖了大型和中小型财险公司,因此所选取数据可以很好地代表财产保险行业的总体情况。此外,所选取的样本利用的是最近期间的数据,期间跨度达到了9年,因此数据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和时效性,可以充分的反映投资情况的变化以及偿付能力的变化,进而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本文数据来源于保险行业协会中各公司的年报以及季度偿付能力报表,可以最大程度的反映财产保险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2.变量选取(1)被解释变量本文的被解释变量是财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状况。由于在样本期间财险公司每年公布的偿付能力数据有且仅有偿付能力充足率,且大多数学者均采用该指标来衡量财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情况,为了保证数据的连续性和可比性,本文选取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这一被解释变量来表示财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状况。表2被解释变量说明被解释变量计算含义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按照监管规则计算的实际资本数额/各类风险最低资本汇总财险公司实际资本对各类风险要求的最低资本的保障程度(2)解释变量本文的解释变量为财产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情况,为了更好的反映保险公司的投资情况,本文选取了三个变量来分别衡量保险公司的高风险资产投资情况、投资收益率情况、投资收入在保险公司总业务中的占比。表3解释变量说明解释变量计算公式含义高风险投资情况(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投资资产总值反映出财险公司资产配置中高风险资产的占比情况,可用于描述投资配置的风险偏好;投资收益率投资收益/投资总额评价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效率高低投资业务占比投资收益/营业收入评价投资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反映财险公司投资业务在总业务中贡献大小(3)控制变量控制变量为影响财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其他内外部因素,根据上文理论分析部分的结论,现选取以下变量来作为控制变量。表4控制变量说明控制变量计算公式含义保费增长率(本年保费-上年保费)/上年保费评价财险公司保险业务增长速度保费自留率分出保费/保险业务收入反映财险公司的保费收入中的自留比率赔付率赔付支出/已赚保费保单的赔付情况费用率(手续费佣金+业务及管理费)/保险业务收入保险业务收入的展业和管理费用支出情况股利分配率股利分配/综合收益总额保险公司利润的分配和留存情况业务杠杆率保险业务收入/所有者权益每一单位所有者权益为保险业务提供保障的数量资产的对数Ln总资产财险公司总资产规模3.变量描述性统计下表展示了所选取的变量总体情况。在偿付能力上,保险公司在平均水平上都显示出较为健康的状态,大幅超过了100%的监管要求;但是标准差和极值反映各家财财险公司之间存在极大的差异,个别财险公司存在偿付能力严重不达标的状况,这将极大地危害被保险人的权益;也有个别公司偿付能力过于充足,说明个别财险公司的资本金数量与业务开展情况存在较大的不匹配现象,保险业务和投资业务发展程度不足,资金存在使用效率低下的情况。从控制变量来看,各家财险公司在各变量之间均存在着巨大差别,这足以体现各家财险公司在实际经营过程中所采取的经营战略和业务规划均存在着较大差异。在赔付率和费用率这两项与成本有关的指标上,保险公司之间的均值之和达到了103%,这体现财产保险公司的综合成本超过了保费收入,保险公司的总体利润水平不容乐观。个别公司相关变量的极值上存在明显异常,这说明个别财险公司在保险经营管理方面可能面临较大的困境,甚至有违规违法经营的可能。在保险资金运用的相关指标上,各家财险公司的之间同样存在较大的差别,综合反映了各家财险公司之间在资产配置战略和风险偏好上存在这极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可能会导致财险公司之间存在偿付能力的不同。综上所述,各家财险公司的实际经营战略和总体规划、风险状况、经营情况均存在着巨大差异,接下来本文将实证分析各家财险公司在资金运用上的差异对财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的差异的影响。表5变量描述性统计变量均值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样本数偿付能力充足率3221483565-346360保费增长率0.140.135.08-0.45360保费自留比例0.170.120.8750.00360赔付率0.700.198.50.00360费用率0.330.080.580.10360股利分配率0.210.417.1-10360业务杠杆率2.361.0212.2-3360Ln资产4.411,138.71.85360高风险资产占比0.390.190.910360投资收益率0.040.010.26-0.0360投资业务占比0.060.020.39-0.0360(二)模型构建在借鉴黄升(2020)、李晓研(2019)等人的实证分析模型和思路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固定效应回归模型来对本论题进行实证研究,并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对参数进行估计:solvencyit其中,solvencyit表示第i家财险公司在第t年的偿付能力指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α0表示该模型的截距项,investmentit表示第i家财险公司在第t年的投资情况指标(高风险资产占比、投资收益率、投资收益占比),Xit表示第i家财险公司在第t年的控制变量累加,β1、βi为被解释变量和各控制变量的待估参数,μi(三)实证结果分析1.全样本回归下表给出了利用收集到的2012年至2020年36家财险公司的数据进行回归之后的实证结果。图表中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被解释变量,分别用高风险投资占比、投资收益率和投资业务占比作为关键解释变量,其他解释变量作为控制变量,以考察在其他因素固定不变时各家财险公司投资情况的不同对财险公司偿付能力之间差异的影响。从解释变量回归结果来看,仅有投资业务占比的参数估计结果是显著的,参数估计值为5543,表示投资业务占比每增加1%,平均将增加55.43%的偿付能力充足率,该结果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而对于较高风险投资占比和投资收益率而言,参数估计结果并不显著,表示较高风险投资占比和投资收益率变动并不能很好地解释各家财险公司之间偿付能力充足率存在的差异。从控制变量回归结果来看,保费自留比率、费用率、业务杠杆规模、资产规模在前两次回归中参数估计结果是显著的,其中保费自留比率、费用率、资产规模的参数估计结果为正,业务杠杆率的参数估计结果为负,保费自留比率和费用率的参数估计结果与预测结果并不一致,可能的解释为:更高的保费自留比率可以减少单位保费收入的展业费用从而增加保险公司的利润和实际资本价值来增强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更高的费用率意味着保险公司在高质量业务选择和风险控制上投入更多,进而通过从总体上控制风险,提高了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注意到,全样本回归的回归拟合效果并不理想,R2数值较小,这说明该回归结果的被解释变量的解释程度并不充分,考虑到该样本存在较大的个体间差异,接下来本文将对样本进行分类进行异质性分析。表6全样本回归结果表被解释变量:偿付能力充足率(%)解释变量123截距项c-593.77-664.94*-419.85390.39394.6291348.73保费增长率30.81537.2024.5146.8646.9741.76保费自留比例689.99***699.87***37.38206.79207.61200.2赔付率1.80-4.12-5.4033.9033.8330.09费用率955.91***1002.093***897.94***367.1135368.41327.36股利分配率-0.93-2.30-8.0911.067111.119.89业务杠杆率-56.79***-52.90***-11.3817.7417.6216.42ln资产146.62**134.09*20.9879.8679.7472.18较高风险投资占比-187.46121.24投资收益率644.251031.162投资业务占比5543.662***653.30R20.3550.3500.48其中***表示在99%的显著性水平下参数估计值显著;**表示在95%的显著性水平下参数估计值显著;*表示在90%的显著性水平下参数估计值显著,下表相同;2.异质性分析由于本文选取的财险公司样本在资产规模上存在着巨大差异,各不同规模的财险公司在资本规模、资产配置战略、业务规划和风险偏好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异,为了更好地研究投资对偿付能力影响在不同资产规模的财险公司之间的差异,提高回归的拟合效果和解释变量的解释程度,接下来本文将样本数据按照资产规模进行分类并分别回归。根据样本数据的特点,本文对于平均资产规模在100亿以上的财险公司分类为大公司,反之为小公司,以下为分别进行回归的结果。从回归结果来看,大公司高风险投资占比会显著地对偿付能力产生负面影响,高风险投资占比每增加1%,偿付能力平均下降3.6%,该回归的拟合效果为66%,优于全样本回归,而投资收益率和投资收益占比的参数估计结果并不显著;小公司的投资收益占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会显著地对偿付能力产生正面影响,占比每增加1%,偿付能力平均会增长104%,该回归的拟合效果为66%,同样显著优于全样本回归,而高风险投资占比和投资收益率的参数估计结果并不显著。这足以说明资金运用情况对财险偿付能力影响在大公司和小公司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从控制变量来看,保费自留比率、业务杠杆率、资产规模在多次回归结果中较为显著,且参数估计值与理论分析的预测结果一致。表7异质性分析回归结果表被解释变量:偿付能力充足率(%)分类大公司小公司解释变量123123截距项c5.0153.766.1-981.1-1072.7-681.1190.8220.2217.8684.2678.9499.6保费增长率-32.8-11.9-11.365.374.032.334.839.239.573.373.253.9保费自留比例385.5**508.6***514.6***974.7***938.5**-446.1154.6174.3176.9365.7364.3302.7赔付率-9.3-60.5-50.64.22.510.16588**61.168.669.849.748.936.1费用率292.320.081.51266.988*1156.91160.9182.4205.5204.6733.1716.0522.7股利分配率-2.4-3.0-3.00.0-0.9-6.43.53.94.058.1913957.942.8业务杠杆率-98.3***-91.1***-90.8***-51.49781*-56.74978**2.014.216.216.828.028.121.1ln资产101.2966***64.9*73.5**234.6233.821.731.835.636.6177.5176.0131.7较高风险投资占比-360.66***-24.655.8243.6投资收益率-658.7813734.4405.83229.0投资业务占比-362.310310484.3***405.41036.3R20.660.570.560.370.370.663.稳健性检验由于在2016年偿二代实施以后财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计算规则显著地不同于之前,偿付能力充足率在此前后显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此本文接下将将截取2016年至2020年的样本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从解释变量的回归结果来看,对于大公司,高风险投资占比会显著地对偿付能力充足率产生负面影响,这与原回归结果一致;投资收益率则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对偿付能力充足率有负面影响,这在原回归结果中并不显著,可能的解释是:投资收益率越高意味着财险公司在资产配置上倾向于投资高风险资产,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高风险投资占比会更高,进而对偿付能力产生负面影响。对于小公司,回归结果则完全一致,投资业务占比会显著地增强财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对于全样本而言,回归结果与上文完全一致。表8稳健性检验回归结果表被解释变量:偿付能力充足率(%)分类大公司小公司全样本解释变量123123123截距项c-318.073.0-12.8540.7493.0415.948.735.2111.3214.9181.3198.0380.1384.2363.0191.1192.1187.9保费增长率131.9**-35.9-13.1162.0173.4**170.7**98.1**100.5**100.7**64.047.447.577.077.673.044.244.543.1保费自留比例116.5488.1***476***-74.3**-125.9-256.59.0-12.6-98.6135.5116.0122.8167.8164.2159.996.493.496.2赔付率-42.7-122.0**-115**17.521.6*20.013.615.314.357.748.851.612.912.812.110.09.99.65费用率186.8-13.2114.580.6-79.4-181.194.2128.770.5138.2144.8133.1320.3330.7308.3142.8146.7138.7股利分配率2.2-1.7-1.3-6.4-5.3-8.01.01.10.32.62.52.616.016.215.23.43.43.3业务杠杆率-64***-46.4**-45.7**10.42.86.63.42.73.619.116.617.29.211.48.86.97.16.7ln资产139***66.34**68.36*-109.9-78.6-56.026.529.810.338.130.034.597.096.291.038.137.9537.6较高风险投资占比-214***114.743.076.877.750.2投资收益率-811.5**1437.3220.2384.91372.6469.2投资业务占比-382.91736.5***1016.6***444.4602.1370.5R20.770.720.690.640.630.670.590.590.61结论和建议综合以上的实证分析,本文给出了以下结论,并据此对财险公司资金运用提出相关建议。(一)结论1.总体而言,财险公司投资业务占比与偿付能力呈现正相关关系对于全样本,不管是选取过去9年的数据还是选取2016年偿二代实施以来的数据,回归结果均显示投资业务占比会显著地提高财险公司的偿付能力,而高风险投资和投资收益率对财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影响则并不显著,可能的解释为:投资业务占比越高,保险公司的总体资金越能得到有效地利用,进而通过增加投资收益和综合收益的方式来增加保险公司的实际资本金额,从而增强财险公司应对各类风险的能力。2.对于大型财险公司,高风险投资与偿付能力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对于大公司的样本,通过选取不同时间区间进行回归的回归结果都显示高风险投资会显著地对财险公司的偿付能力造成负面影响,投资业务占比则对偿付能力的影响并不显著,可能的解释为:对于大型保险公司,高风险投资占比高的财险公司具有更高的投资风险偏好,资产价格和市场利率将会具有更大的波动、交易方违约的风险也会越高;而且由于大型财险公司的资金运用规模巨大,资产价格的波动、市场利率下降和交易方的违约将会对财险公司的投资利润和资金流动产生显著地负面影响,这些负面影响最终会体现在财险公司偿付能力的下降上面。3.对于小型财险公司,投资业务占比与偿付能力呈现正相关关系对于小公司的样本,通过选取不同时间区间进行回归的回归结果都显示投资业务占比会显著地对财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产生积极效果,而高风险投资和投资收益率对偿付能力的影响则并不显著,可能的解释为:各家小公司之间由于资金运用规模较小,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策略带来的投资风险影响有限,无法显著影响财险公司的总体财务状况,或者是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策略对各家小型财险公司之间的偿付能力之间的差异的解释程度有限;而投资业务占比则可以通过提高资金利用收益来增加财险公司的总体利润,进而通过增加财险公司的资本金的方式来增强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二)对财产保险公司投资的建议在我国财险公司资金运用规模不断增加、投资业务占据越来越重要地位、监管机构放松投资范围的约束的背景下,为了更好的防范财险公司总体偿付能力风险、指导财险公司的资金运用策略,本文结合实证分析结果给出了以下建议:1.适当增加投资业务占比、提高保险资金利用率对于全样本和小公司的样本,回归结果都显示投资业务占比会对偿付能力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这意味着高效、稳健的资金运用可以增加保险公司的总利润和资本金额进而增强保险公司应对偿付能力风险的资金实力;良好的投资表现还将通过降低保险产品的价格、提升投资性产品的竞争力来扩大财险公司保险业务市场规模,增加保险业务的总利润来增强公司的资金实力和偿付能力。因此,财产保险公司在既定的风险管理目标可以积极开展投资业务、提高对保险资金的利用率、充分利用各种金融工具来进行风险转移、适当扩大投资业务的占比,利用保险资金运用带来的收益增加保险公司利润和资本金的金额、扩大保险公司的总规模,实现规模效应,增强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2.大公司应控制高风险投资的比例对大公司的回归结果显示高风险投资占比会对其偿付能力造成负面影响。由于大型财险公司资金运用规模巨大,资产价格、市场利率下跌和交易方的违约这类投资风险造成的亏损将迅速对财险公司的财务状况造成巨大破坏,大型公司在面临数量众多的保单索赔请求时将更可能出现偿付危机;此外,大公司高风险投资引发的亏损将会直接侵蚀保险公司的资本金,进一步削弱公司的偿付能力,使得保险公司陷入偿付能力危机。投资亏损带来的声誉风险还会挫伤市场投资者和投保人的信心,引发挤兑风险,造成大量资金流出,进一步加剧了偿付能力不足的风险。因此,大型保险公司应该将高风险的投资比例控制在合适的范围之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