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GB/T××××—202×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符号 35DUS测试基本要求 36DUS测试性状 47特异性判定方法 48一致性判定方法 69稳定性判定方法 810测试指南的构成 8(资料性) 9技术问卷格式 9 12(资料性) 植物品种DUS测试记载内容及报告格式 B1测试记载 12B2测试报告 12试验名称: 表B3××品种DUS测试气候参数观测记录表 GB/T××××—2003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是GB/T19557《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的第1部分。GB/T19557已发布了以下部分:——GB/T19557.1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总则;——GB/T19557.2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普通小麦;——GB/T19557.3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硬粒小麦;——GB/T19557.4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大豆;——GB/T19557.5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大白菜;——GB/T19557.6植物品种特异性(可区别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苎麻;——GB/T19557.7植物品种特异性(可区别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水稻;——GB/T19557.8植物新品种特异性(可区别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李;——GB/T19557.9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芥菜;——GB/T19557.10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百合属;——GB/T19557.11植物品种特异性(可区别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猕猴桃属;——GB/T19557.12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大蒜;——GB/T19557.13植物品种特异性(可区别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番茄;——GB/T19557.14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甘蓝型油菜;——GB/T19557.15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高粱;——GB/T19557.16植物品种特异性(可区别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花生;——GB/T19557.17植物品种特异性(可区别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辣椒;——GB/T19557.18植物品种特异性(可区别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棉花;——GB/T19557.19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菊花;——GB/T19557.20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茄子;——GB/T19557.21植物品种特异性(可区别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甜瓜;——GB/T19557.22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豌豆;——GB/T19557.23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香石竹;——GB/T19557.24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玉米;——GB/T19557.25植物品种特异性(可区别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黄瓜;——GB/T19557.26植物品种特异性(可区别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苹果;——GB/T19557.27植物品种特异性(可区别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西瓜;——GB/T19557.28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马铃薯;——GB/T19557.29植物品种特异性(可区别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结球甘蓝;——GB/T19557.30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梨;——GB/T19557.31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大麦;——GB/T19557.32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甘薯;——GB/T19557.33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花椰菜。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代替GB/T19557.1-2004《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总则》。GB/T××××—202×本文件与GB/T19557.1-2004相对,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增加了实质性派生品种、繁殖材料、选测性状、目测性状、测量性状的定义;——删除了变异度的定义;——增加了符号DUS;调整了……的定义——调整了技术问卷格式、目测性状记录表、测量性状记录表及测试报告格式。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提出。本文件由全国植物新品种测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77)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华南农业大学、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学研究所、岳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山西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唐浩、邓超、张凯淅、徐振江、高玲、张晗、饶得花、褚云霞、单飞彪、刘琪龙、焦雄飞、白文钦IGB/T××××—202×为了保护植物新品种权,激励育种创新和使用新品种,促进农业、林业的发展,我国于1997年发布《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1999年,我国加入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成为第39个成员。特异性(可区别性)、一致性和稳定性(以下简称DUS)是品种的基本属性,DUS测试是授予品种权的重要依据。为规范种子市场秩序,2015年《种子法》修订时,将DUS测试作为品种审定和登记的前置条件。植物品种DUS测试通常是以植物属、种、亚种或变种为单元研制测试指南。由于植物分类广泛,不同植物属种间表型差异较大,难以构建一个适用于所有品种DUS测试的标准。因此将GB/T19557《植物新品种特异性(可区别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分为若干部分,每个部分规范一种植物的测试性状和要点,拟由33个部分构成:——GB/T19557.1植物新品种特异性(可区别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总则。目的在于确定各类植物测试指南的总体原则,进行测试的总体技术要求、测试结果的判定方法以及技术报告的内容和格式。——GB/T19557.2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普通小麦。目的在于确定进行普通小麦测试的技术要求、测试结果的判定方法。——GB/T19557.3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硬粒小麦。目的在于确定进行硬粒小麦测试的技术要求、测试结果的判定方法。——GB/T19557.4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大豆。目的在于确定进行大豆测试的技术要求、测试结果的判定方法。——GB/T19557.5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大白菜。目的在于确定进行大白菜测试的技术要求、测试结果的判定方法。——GB/T19557.6植物品种特异性(可区别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苎麻。目的在于确定进行苎麻测试的技术要求、测试结果的判定方法。——GB/T19557.7植物品种特异性(可区别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水稻。目的在于确定进行水稻测试的技术要求、测试结果的判定方法。——GB/T19557.8植物新品种特异性(可区别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李。目的在于确定进行李测试的技术要求、测试结果的判定方法。——GB/T19557.9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芥菜。目的在于确定进行芥菜测试的技术要求、测试结果的判定方法。——GB/T19557.10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百合属。目的在于确定进行百合属测试的技术要求、测试结果的判定方法。——GB/T19557.11植物品种特异性(可区别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猕猴桃属。目的在于确定进行猕猴桃属测试的技术要求、测试结果的判定方法。——GB/T19557.12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大蒜。目的在于确定进行大蒜测试的技术要求、测试结果的判定方法。——GB/T19557.13植物品种特异性(可区别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番茄。目的在于确定进行番茄测试的技术要求、测试结果的判定方法。GB/T××××—2003——GB/T19557.14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甘蓝型油菜。目的在于确定进行甘蓝型油菜测试的技术要求、测试结果的判定方法。——GB/T19557.15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高粱。目的在于确定进行高粱测试的技术要求、测试结果的判定方法。——GB/T19557.16植物品种特异性(可区别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花生。目的在于确定进行花生测试的技术要求、测试结果的判定方法。——GB/T19557.17植物品种特异性(可区别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辣椒。目的在于确定进行辣椒测试的技术要求、测试结果的判定方法。——GB/T19557.18植物品种特异性(可区别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棉花。目的在于确定进行棉花测试的技术要求、测试结果的判定方法。——GB/T19557.19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菊花。目的在于确定进行菊花测试的技术要求、测试结果的判定方法。——GB/T19557.20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茄子。目的在于确定进行茄子测试的技术要求、测试结果的判定方法。——GB/T19557.21植物品种特异性(可区别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甜瓜。目的在于确定进行甜瓜测试的技术要求、测试结果的判定方法。——GB/T19557.22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豌豆。目的在于确定进行豌豆测试的技术要求、测试结果的判定方法。——GB/T19557.23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香石竹。目的在于确定进行香石竹测试的技术要求、测试结果的判定方法。——GB/T19557.24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玉米。目的在于确定进行玉米测试的技术要求、测试结果的判定方法。——GB/T19557.25植物品种特异性(可区别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黄瓜。目的在于确定进行黄瓜测试的技术要求、测试结果的判定方法。——GB/T19557.26植物品种特异性(可区别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苹果。目的在于确定进行普通小麦测试的技术要求、测试结果的判定方法。——GB/T19557.27植物品种特异性(可区别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西瓜。目的在于确定进行苹果测试的技术要求、测试结果的判定方法。——GB/T19557.28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马铃薯。目的在于确定进行马铃薯测试的技术要求、测试结果的判定方法。——GB/T19557.29植物品种特异性(可区别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甘蓝。目的在于确定进行甘蓝测试的技术要求、测试结果的判定方法。——GB/T19557.30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梨。目的在于确定进行梨测试的技术要求、测试结果的判定方法。——GB/T19557.31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大麦。目的在于确定进行大麦测试的技术要求、测试结果的判定方法。——GB/T19557.32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甘薯。目的在于确定进行甘薯测试的技术要求、测试结果的判定方法。——GB/T19557.33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花椰菜。目的在于确定进行花椰菜测试的技术要求、测试结果的判定方法。1GB/T××××—202×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总则本文件规定了植物品种特异性(可区别性)(Distinctness)、一致性(Uniformity)和稳定性(Stability)测试的总体原则、进行测试的总体技术要求、测试结果的判定方法以及技术报告的内容和格式。使用本文件结合相关植物品种DUS测试指南,对植物品种进行描述,判定植物品种的特异性(可区别性)、一致性和稳定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3543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品种variety已知最低一级植物分类单位中的一个类群,该类群:——能通过由某一特定的基因型或基因型组合决定的性状表达进行定义;——能通过1个及以上上述性状的表达,与任何其它植物类群相区别;——具备繁殖后整体特征特性保持不变的特点。3.2植物新品种newvarietyofplant经过人工选育或者对发现的野生植物加以改良,具备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并有适当命名的植物品种。3.3实质性派生品种essentiallyderivedvariety指由原始品种实质性派生,或者由该原始品种的实质性派生品种派生出来的品种,与原始品种有明显区别,并且除派生引起的性状差异外,在表达由原始品种基因型或者基因型组合产生的基本性状方面与原始品种相同。3.4待测品种candidatevariety需要进行特异性(可区别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的品种。3.5已知品种varietyofcommonknowledge指已受理申请或者已通过品种审定、品种登记、新品种保护,或者已经销售、推广的植物品种。3.62GB/T××××—2003近似品种similarvariety相关特征或者特性与待测品种最为相似的已知品种。3.7标准品种examplevariety在植物品种DUS测试中,用于确定相关性状的不同表达状态和校正环境因素引起的差异的品种。3.8特异性(可区别性)distinctness指一个植物品种有一个以上性状明显区别于已知品种。3.9一致性uniformity指一个植物品种的特性除可预期的自然变异外,群体内个体间相关的特征或者特性表现一致。3.10稳定性stability指一个植物品种经过反复繁殖后或者在特定繁殖周期结束时,其主要性状保持不变。3.11DUS测试DUStesting依据相应植物的DUS测试技术标准或规范,通过田间种植试验或室内分析对待测品种的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进行评价的过程。3.12DUS测试指南DUStestguidelines既是测试人员开展DUS测试工作的技术规范,同时还是审批机关审查品种特异性(可区别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的技术依据。3.13性状characteristics指可遗传表达的能明确识别、区分和描述的植物特征或特性。3.14质量性状qualitativecharacteristics以不连续状态表达的性状[如植物性别:雌雄异株的雌性植株(1雌雄异株的雄性植株(2雌雄同株的单性株(3),雌雄同株的两性株(4)]。3.15数量性状quantitativecharacteristics表达状态覆盖了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之间的整个变异范围的性状[如茎长:极短(1极短到短(2),短(3),短到中(4),中(5),中到长(6),长(7),长到极长(8),极长(9)]。3.16假质量性状pseudo-qualitativecharacteristics表达至少有部分是连续的,但在一个以上方向或维度上存在变异的性状[如形状:卵形(1)、3.17目测性状visuallyassessedcharacteristics通过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官进行观测的性状。3.18测量性状measuredcharacteristics通过线性刻度工具如直尺、秤、色差计或计数器等进行客观记录的性状。3GB/T××××—202×3.19基本性状basiccharacteristic列入测试指南基本性状表中,用于品种描述和DUS测试的最为基本的性状,是DUS测试的必测性状。3.20选测性状optionalcharacteristic列入测试指南选测性状表中,可选择用于品种描述和DUS测试的性状。3.21补充性状additionalcharacteristic符合DUS测试性状选择的要求,可用于DUS测试,但尚未纳入到测试指南的其他测试性状,如:水稻落粒性。3.22星号性状asteriskedcharacteristic对品种描述的国际统一起重要作用,除因性状表中前一性状的表达状态或地域环境条件使其不适于DUS测试和品种描述之外所有UPOV成员都应当用于DUS测试和品种描述的性状。在UPOV测试指南中以*标注。3.23分组性状groupingcharacteristic用于DUS测试分组种植或排除特异性测试中不需要种植的已知品种的性状。3.24异型株off-type同一品种群体内处于正常生长状态的、但其整体或部分性状与绝大多数典型植株存在明显差异的植株。3.25繁殖材料propagationmaterial具备繁殖能力,用于种植以开展DUS测试的植物活体材料。如籽粒、种苗,用作繁殖的根、枝、芽,食用菌菌种等。4符号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DUS: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UPOV: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5DUS测试基本要求5.1DUS测试的依据DUS测试应按照本文件所提出的基本原则和要求,结合相关植物品种DUS测试指南进行。5.2DUS测试设计DUS测试前应进行种植试验或其他相关内容的设计,包括:生长周期、试验布置、测试植物的数量、重复次数、观测方法等。具体可参见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关于DUS测试试验设计和技术的文件(TGP/8)。5.3繁殖材料的要求5.3.1繁殖材料的形式4GB/T××××—2003有性繁殖材料通常以种子的形式提交,如果是杂交种,必要时可提出对亲本材料的提交要求。无性繁殖材料需确定是以何种形式提交,如以种苗、种球、鳞茎、块茎、块根、枝条、接穗等形式提交。若某种植物存在上述2种繁殖方式,必要时可对不同繁殖方式提出不同的提交要求。5.3.2繁殖材料数量和质量递交的繁殖材料应符合所规定的数量和质量要求。对需要入境的繁殖材料,需符合我国海关的相关规定。5.3.3繁殖材料代表性递交的繁殖材料应是待测品种的代表性材料。特定繁殖周期的品种,如杂交种和综合种,应包括繁殖周期的最后世代。5.3.4材料健康要求递交的繁殖材料应健康、活力高且未受任何病虫侵害。种子质量应符合的规定。5.3.5材料处理植物繁殖材料一般不进行任何影响品种性状正常表达的处理;必须处理时,须经审批机关批准,并详细说明处理方法和过程。5.4DUS测试记载及报告要求使用统一的表格(见附录B)记录观测的时期、地点、方法、生育阶段及观测结果、计算过程等原始资料,并将最终计算结果转换为代码按规定格式报出。6DUS测试性状6.1性状的选择DUS测试性状选择的要求如下:a)是特定的基因型或基因型组合的表达结果;b)在特定环境下充分一致,且可重复;c)在品种间表现出足够的差异,从而能用于确定品种的特异性;d)能够被准确定义和识别;e)满足一致性要求;f)满足稳定性要求。注:对性状固有的商业价值或优势不做要求,但如果某些经济性状满足上述要求6.2性状的表达状态为更好地测试和描述品种,将测试指南中的性状分为不同表达状态,并为各表达状态赋予一个代码。必要时,对一些性状,尤其是数量性状,设置标准品种,为该性状的客观描述提供参照。6.3性状的表达类型为更好地测试和描述品种,测试指南中的性状按照表达方式分为质量性状、数量性状和假质量性状三种类型。6.4性状的观测测试指南中应对性状的观测时期、观测方法、观测数量作出明确规定,以便对性状进行准确观测和7特异性判定方法5GB/T××××—202×7.1品种区分7.1.1品种比较特异性测试时,应考虑将待测品种与所有已知品种进行比较。然而,实际操作中不一定需要与所有已知品种进行逐一比较。例如,某待测水稻品种为籼稻,就没有必要与品种类型为粳稻的品种进行逐一如能通过比较品种的性状描述将待测品种与所有已知品种明确区分开,则没有必要开展种植试验来判定待测品种的特异性。反之,则应通过种植试验来判定待测品种的特异性。7.1.2特异性判定当某待测品种在一个或一个以上性状上与其最近似的品种具有明显的、可重现的变异时,即可判定该待测品种具备特异性。差异可重现性为保证种植试验中观测到的品种间性状差异是可重现的,通常需要至少两个独立生长周期的试验来观测该性状。对于一年生或多年生品种,可通过两个不同季节的种植试验观测,或者对有些多年生品种,可通过一次种植后分别在两个不同的生长季节观测。受环境影响较小的性状,或者种植的环境条件对品种间性状差异没有明显影响,例如在可控制温度和光照的温室里种植,就没有必要观察两个生长周期。DUS测试指南中应规定性状差异可重现性所需要的生长周期数量。差异明显判断两个品种之间的差异是否明显取决于许多因素,尤其要考虑测试性状的表达类型,即是否是质量性状、数量性状或假质量性状。.1质量性状如果两个品种在一个或多个质量性状上表达状态不同,则认为这两个品种间存在明显差异;如果两个品种在某个质量性状上表达状态相同,则认为这两个品种在该性状上的差异不明显。.2数量性状在利用数量性状判定特异性时,需考虑品种的繁殖方式和观测方法,详见本文件7.2和7.3中相关规定。.3假质量性状对于假质量性状,用不同级别来确定特异性可能是不充分的。特定情况下,性状的描述在同一表达状态的品种可能是有明显区别的。7.2对不使用统计方法进行特异性评价观测的解释若品种自身变异极小,则对特异性的判定是通过目测而非统计方法。若两个品种的一个或多个“质量性状”的表达状态为测试指南中的两个不同代码,则可以认为这两个品种具有明显差异。对于数量性状,两个代码的差异通常表示具有明显差异,但这不是判定特异性的绝对标准。由于品种受测试地点、年份、环境差异或表达程度等因素的影响,明显差异可能大于或小于两个代码。不同植物的具体判定方法由该植物新品种DUS测试指南加以规定。7.3对使用统计方法进行特异性评价观测的解释用测量或目测方法观测的性状可以使用统计方法进行特异性评价。对于观测结果的解释应选择适当的方法。6GB/T××××—2003不仅组成组合的分性状满足一致性标准,而且组合性状本身也满足一致性标准,那么该组合性状才可被用作特异性状。7.3.1目测性状质量性状对于目测的质量性状进行特异性评价,可直接比较性状表达状态的不同代码,在大多数情况下没有必要用统计方法分析结果从而进行判定。数量性状除用测量和计数外,还可用目测方法对数量性状进行评价。由于直接的成对比较是最可靠的,建议进行待测品种与近似品种的直接比较。在成对比较时如果两个品种之间差异明显(例如对于某性状的表达,品种A总是高于品种B且在以后的试验中能够重现,并有足够重复数量,则说明特异性存在。假质量性状对假质量性状的评价是否使用统计方法视具体情况而定。7.3.2测量性状自花授粉和无性繁殖品种在适当阶段和指定的概率水平下,如果两个品种之间的差异大于或等于最小显著差(LSD),即使性状表达状态为同一代码,也被认为是具有明显差异的。异花授粉品种异花授粉品种包括开放授粉品种的特异性判定应采用方差分析方法,具体可参见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推荐的“特异性多年综合分析方法”(COYD),此方法考虑了年份间的变异。杂交种单交种可参考自花授粉品种进行判定,其他杂交种可参考异花授粉品种进行判定。8一致性判定方法8.1相关性状任何明显的性状包括用于DUS测试的所有性状和授权时品种描述所用性状都被认为是相关的。8.2一致性判定对品种一致性的要求应考虑其繁殖特点。如果一个品种内遗传变异较小,尤其对于无性繁殖品种和自花授粉品种,可以通过所产生的明显的不相似的植株(异型株)的数目估测一致性。反之,通过考虑总的变异范围,将待测品种与近似品种的所有植株进行对比,以判断其是否相似,从而估测一致性。8.2.1自花授粉和无性繁殖品种通过目测方法判断异型株在DUS测试中,某植株整体或者部分性状的表达与该品种的性状表达有明显区别,则该植株为异型株。在评估一致性时,异型株和待测品种之间的差异与待测品种和其它品种之间的差异的判定标准是一样的(见6.3.1)。使用测量方法判断异型株自花授粉品种和无性繁殖品种的大多数性状都是目测观察,或者通过一组植株的一次测量获得。但是,为估测无性繁殖、自花授粉和常异花授粉品种的异型株,各个植株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可参见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关于一致性测试的文件(TGP/10)。确定异型株数目根据群体标准和可接受概率,确定不同样本大小异型株的最大允许值。如果能够观测一个品种的所有植株,则群体标准为可接受的异型株的百分数。指定样本大小范围内异型株的最大允许值应在相关植物新品种DUS测试指南中作出明确规定。确定异型株数目的具体方法可参见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关于一致性测试的文件(TGP/10)。7GB/T××××—202×.1无性繁殖和严格自花授粉品种对于无性繁殖和严格自花授粉的品种,通常采用1%的群体标准和至少95%的接受概率,异型株的最大允许值见表2。不同群体标准和接受概率条件下异型株的最大允许值可参见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关于DUS测试试验设计和技术的文件(TGP/8)。表1样本大小和异型株的最大允许值关系表样本大小异型株的最大允许值6~3536~82199~26201234.2常异花授粉品种和杂交种的亲本自交系在DUS测试中,常异花授粉品种可当作自花授粉品种对待。相对于严格自花授粉和无性繁殖品种而言,常异花授粉品种和杂交种的亲本自交系异型株的最大允许值可适当放宽。8.2.2异花授粉品种异花授粉品种包括综合种通常比无性繁殖品种、自花授粉品种和杂交种的亲本自交系在品种内表现出更大的变异,而且更难判断异型株。通过与已知的近似品种或类型的比较来判断待测品种的相对变异程度,进而判定一致性,即待测品种的一致程度不能显著低于近似品种。目测性状通过目测记录的单株性状,待测品种可接受的变异程度不能明显超过其近似品种的变异程度。测量性状待测品种可接受的变异程度不能显著超过其近似品种的变异程度。具体可参见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推荐的“一致性多年综合分析方法”(COYU)。8.2.3杂交种杂交种一致性的判定取决于杂交种的类型,即单交种或者其它类型,以及是否来自亲本自交系或者来自异花授粉亲本的杂交种。通过测试杂交种本身,或者在特定条件下测试其亲代和杂交种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以判定杂交种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来自自交系的单交种判定方法同常异花授粉品种,允许有一定数量的自交苗,但自交苗的百分比不能高到影响种植试验。相关植物新品种DUS测试指南应规定自交苗最大允许值。其它种类的单交种对于至少有一个亲本是异花授粉品种的杂交种,只要没有任何其他的证据,一致性判定方法应与异花授粉品种或者综合种的判定方法相同。其他杂交种对于非单交种(例如,三交种和双交种某些性状会产生分离,分离性状可接受的程度应符合该品种繁殖规律,非单交种的一致性判定方法如下:a)如果了解某个分离明显的性状的遗传特征,则应按其已知遗传规律进行判定;b)如果不清楚该分离性状的遗传特征,则应按异花授粉品种的其他性状的判定方法进行判定,即该品种应与其近似品种或类型进行相对变异程度的比较。c)确定自交苗的最大允许值,参见单交种判定方法。8.3不相关的和完全不同的植株8GB/T××××—2003测试材料中可能含有与测试品种完全不同或不相关的植株,既不能将其视为异型株,也不能将其视为该品种。如果这些植株的存在不影响测试所需植株数量或测试进程,则可忽略。反之,则不应忽略。9稳定性判定方法9.1相关或主要性状应包括用于DUS测试的所有性状和对品种描述所用的性状,不论这些性状是否已列入测试指南。9.2稳定性判定如果待测品种符合一致性要求,可认为该品种具备稳定性。一般不对稳定性进行测试。必要时,该品种可再种植一个生长周期或种植新提交的种子,与先前提交的材料相比,若性状表达无明显变化,可判定其具备稳定性。具体可参见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关于稳定性测试的文件(TGP/11)。杂交种稳定性的判定除测试自身的稳定性外,还可通过鉴定其亲本的一致性和稳定性进行判定。10测试指南的构成10.1相关植物品种DUS测试指南的范围确定以植物属或种为基本单位分类制定。如果植物属内各个种之间的差异较小,则以整个属作为基本单位。反之,若差异较大,则应以各个种作为基本单位。特殊情况下,如果植物种内各亚种间的差异极为明显,还可考虑以亚种作为基本单位。10.2测试指南的内容a)测试总体技术要求;b)性状表;c)性状表的解释;d)技术问卷。GB/T××××—202×(资料性)技术问卷格式XX【植物中文常用名】技术问卷(申请人或代理机构签章)一、品种暂定名称:二、申请人信息电话:传真:手机:邮箱地址:育种者姓名(如果与申请人不同三、植物学分类中文名:拉丁名:四、品种类型、来源及适宜生长区域1.品种类型2.品种来源3.品种适宜生长区域五、待测品种的具有代表性彩色照片{品种照片粘贴处}(如果照片较多,可另附页提供)GB/T××××—2003六、品种的选育背景、育种过程和育种方法(包括系谱、培育过程和所使用的亲本或其他繁殖材料来源与名称的详细说明)七、适于生长的区域或环境以及栽培技术的说明八、其它有助于辨别待测品种的信息(如品种用途、品质抗性,请提供详细资料)九、品种种植或测试是否需要特殊条件(如果回答是,请提供详细资料)十、品种繁殖材料保存是否需要特殊条件(如果回答是,请提供详细资料)十一、待测品种需要指出的性状在下表中相符的代码后[]中打√,若有测量值,请填写。表C.1待测品种需要指出的性状序号表达状态代码测量值GB/T××××—202×申请人员承诺:技术问卷所填写的信息真实!签名:GB/T××××—2003(资料性)植物品种DUS测试记载内容及报告格式B1测试记载品种DUS测试栽培管理记录表、辅助记录表、环境参数观测记录表、目测性状记录表、测量性状记录表格式见表B1、表B2、表B3、表B4和表B5。表B1主要用来记载试验地的土质、肥力、前茬及小区设计等情况、并按日期顺序记录各项田间管理基本情况栏中“管理内容”记录农事管理的名称,如播种、中耕除草以及某植物属或种所特有的掐顶、整枝等其他管理,如果同一次管理未能一天完成,需加以备注;施肥情况栏中“种类及施量”记录肥料的种类、有效成份含量、亩施量,“备注”记录施肥目的和施肥前后雨水等内容;施药情况栏中“种类及施量”记录药品名称、有效成份含量、亩施量,“备注”记录防治对象及施前危害等情况;灌溉情况栏中“灌溉水量”记录灌溉方式、亩灌水量,“备注”记录灌前天气及土壤情况、田间灌溉顺序等内容。测试过程遇不正常气候、病虫害、旱涝等情况栏记录灾害发生时间、持续时间、危害程度、应急措施等内容。表B2主要用来记录测试的辅助数据,辅助数据是指品种性状以外的有用数据。竖向为同一区组的品种列表,横向辅助数据项目,不同的植物类型有不同的辅助数据项目,表中列举了一般植物可能包括的出苗期、定植株数、开花期、收获期、收获株数及备注。表B3用来记录与性状表达相关的固定时间间隔的环境参数数据,环境参数视不同的试验环境而有所不同,表中仅列举一般大田环境下的环境参数项,而温室环境、水生环境记录项目有所不同。表B4记录目测性状数据,代码及描述项记载与标准品种相比最接近的代码及描述,如目测结果没有对应的代码与描述,则由测试员另外给出合适的描述。数据项记载通过一定工具或方法测得的性状参数,如用比色卡测得的颜色号。同一组测试(一个待测品种及其一个或多个近似品种)的结果记录在一页纸上。表B5记录测量性状数据,同一组测试(一个待测品种及其一个或多个近似品种)的结果记录在一页纸上。B2测试报告B2.1测试报告内容测试报告是对品种测试资料数据的分析评价,形成测试的最终结果。测试报告应包括测试编号、委托单位、品种暂定名称、测试技术标准、测试地点、测试时期、报告完成日期、材料来源、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评价、结论等,并附上测试性状及测试结果。测试报告由测试员和审核人签字,注明日期,并盖有测试单位的公章。B2.2测试报告格式测试报告格式、测试结果表格式见表B6和表B7。GB/T××××—202×试验名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会计记账原理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师证书考试大纲的详细解读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项目管理专业考试亮点试题及答案
- 项目决策中的定量与定性分析比较试题及答案
- 项目管理中的考核标准试题及答案
- 项目续签与合同管理的试题及答案
- 走廊花坛改造方案范本
- 证券产品设计与投放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项目管理实践应用试题及答案
- 2024年花艺流行趋势考试题目及答案
- 初级会计师考试历年真题试题及答案
- 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真题2024
- 甘肃省2025年甘肃高三月考试卷(四4月)(甘肃二诊)(英语试题+答案)
- 2025年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9-2024历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企业交叉作业协议书
- 《航空工程技术英语》课件-Chapter 12 Flight Control教学课件:Flight Control + Auto Flight Control
- 湖南省衡东县新塘小学-山水一程三生有幸-六年级最后一次家长会【课件】
- 防雷知识培训课件
- 2024年美容师考试要关注的法规与行业标准指导试题及答案
- 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第27届WMO小学二年级上学期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复赛试卷
- 汽车热泵空调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