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考试说明考查角度备考指导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1)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2)国民革命运动。(2024·江苏单科,T8)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命题重点:以新材料,从新视角考查主干学问,选择题侧重微观现象的考查,主观题侧重宏观线索的考查。2.从详细内容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阶段性特征、国共关系等都须要联系现实重点复习。(2015·江苏单科,T9)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及其影响2.国共政权的对峙(1)南昌起义。(2)井冈山革命依据地的建立和土地革命。(3)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3.解放斗争(1)内战的爆发。(2)战略反攻与三大战役。(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及其历史意义。(2024·江苏单科,T10)战略决战考点一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学问点一五四运动1.背景: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2.经过(1)第一阶段:中心在北京,以学生为主力。(2)其次阶段:中心在上海,以工人为主力。3.结果: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卖国贼职务;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4.性质:广阔人民干脆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5.影响:标记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近代社会转型的新起点五四运动的倾向几乎确定了以后几十年中国的思想、社会和政治的发展。在这场思想骚动中起先形成的深刻的社会和民族意识始终长盛不衰。五四以后,新学问分子接着和更剧烈地要求现代“科学文化”,要求有一个有效力的政府以保证多民族国家大家庭中各民族的独立和同等。——周策纵《五四运动史》学问点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条件(1)五四运动的实践和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广泛流传,并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2.标记: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3.中共“二大”:1922年,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这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中共“一大”“二大”的奋斗目标(1)中共“一大”提出党的奋斗目标之一是“推翻资产阶级”,这表明中共当时尚未充分相识中国国情。(2)中共“二大”精确分析了中国社会性质,修改了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符合中国革命的实际状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的结合。考法1五四运动爆发的缘由和特点[史料研读]史料一沪埠自青岛问题发生后,学生二万余人全体罢课,以抵制日货、取消密约为名义,开会演说,发布传单,纷扰业已多日……本日因北京学生被捕消息传沪,晨间学生结团动身,先在南市要求商号罢闭……于是顷刻之间,南市一律罢闭……(10日)有火车、轮船机工及钱业大司务均罢工之事,人心大慌。——上海交通银行1919年6月5日、10日电函史料二1.史料一中“青岛问题”指巴黎和会上,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力转交给日本。“全体罢课”“商号罢闭”“罢工之事”说明五四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也彰显了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巨大力气。2.史料二中“誓死力争,还我青岛”体现了五四运动的革命性、爱国性与彻底性。依据史料一、二和所学学问,归纳五四运动的基本特点,并指出这场运动体现了一种怎样的革命精神?提示:特点:革命性:反帝反封建;群众性:多阶层参与,联合斗争;爱国性:维护主权、反对侵略。成功性:斗争目标基本实现。精神:爱国主义。【变式训练】(2024·泰州中学质检)教化家蒋梦麟说,五四事务使中国人第一次真正懂得了,“他们的力气在于组织起来”。由此可见()A.五四运动宣扬了民主与科学思想B.五四运动是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C.广阔群众在五四运动中团结救国D.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中发挥了先锋作用解析依据“他们的力气在于组织起来”可知其突出的意义不在于民主科学,故A项错误;“中国人第一次懂得”没有特指是无产阶级,故B项错误;力气在于组织起来,可见团结的重要性,故C项正确;题中的“中国人”包含青年学生,但并没有特指他们的作用,故D项错误。答案C[史论归纳]五四运动的特点(1)革命性:近代史上最早由学生、工人、商人掀起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2)群众性:学生、工人、商人多阶层参与,联合斗争。(3)爱国性:维护山东主权、青岛主权,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4)成功性:运动斗争的目标基本实现。考法2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及影响『典例』(2015·江苏单科,9)下图中带★处反映了20世纪初期某类组织的分布状况。它们的历史作用是()A.促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B.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基础C.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深化发展D.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解析材料图片中“上海”“北京”“长沙”“法国巴黎”的信息说明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基础,故B项正确;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主要是同盟会,其在日本建立,故A项错误;新文化运动主要是在北京和上海,与图中多数城市无关,故C项错误;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指北伐,从广州起先到武汉,和法国巴黎没有关系,故D项错误。答案B【方法突破】★明考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抓关键图中带★处与共产主义小组的分布一样。★定方法图文信息类试题:首先,从地图中最大限度地获得有效信息,不仅包括图片本身,也包括题干对图片的文字说明以及图片名称、来源等,尽量做到图文互补,提炼出完整的考查信息;然后,把获得的信息与所学学问相结合,形成完整的相识,再分析推断选项。【变式训练】(2024·江苏泰州质检)下图是某探讨性学习小组学习中国近代史过程中依据学者观点绘制的结构图。按此理解属于“组织反应”的是()A.兴办开平煤矿 B.提出三民主义C.宣扬民主与科学 D.共产党成立解析依据所学学问,开矿办厂属于技术层面,故A项错误;三民主义的目的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属于制度层面的内容,故B项错误;民主与科学属于意识形态层面的内容,故C项错误;共产党的成立属于政党组织形式,故属于组织层面的内容,故D项正确。答案D【史论链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1)中共的成立,使中国有了真正的无产阶级政党,变更了自辛亥革命以来资产阶级政党林立却无一能真正担负起领导人民革命的状况。(2)中共制定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从理论上解决了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使中国的民主革命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3)中共成立后,放手发动工农群众,为中国革命找到了真正的力气源泉。(4)中共成立后,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把中国革命引向了社会主义方向,开拓了中国革命的新时期。考点二国民大革命1.条件(1)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被镇压使共产党相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2)孙中山同意以“党内合作”的方式和中国共产党合作。2.标记: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标记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国民革命运动正式起先。3.高潮:北伐斗争。(1)起先:1926年7月。(2)成果eq\b\lc\{(\a\vs4\al\co1(①攻克武昌、九江、南昌。,②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③1927年直捣南京、上海。))4.失败(1)标记:1927年“四一二”政变、“七一五”政变。(2)缘由eq\b\lc\{(\a\vs4\al\co1(①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②中共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5.意义: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考法国民大革命的爆发『典例』(2024·盐城调研)农会是国民革命时期中共领导建立的农村基层民主政权。1927年中共提出了“一切权力归农会”的口号,这是对传统乡村社会政治关系的有力冲击。它推翻了地主阶级政府,成为新的政权形式。这说明当时()A.国内形势变更导致革命性质变更B.土地革命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C.乡村民众政治追求高于经济诉求D.中共留意政权建构动员农夫革命解析依据题干时间“1927年”可知,当时处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题干“一切权力归农会”“推翻了地主阶级政府,成为新的政权形式”说明中共留意政权建构动员农夫革命,故D项正确。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革命任务仍旧是反帝反封建,故A项错误。土地革命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C项在材料中没有涉及,应解除。答案D【方法突破】★明考点国民革命运动★抓关键“一切权力归农会”的口号。★定方法表明类历史选择题以考查推理实力为主的、兼有考查记忆、提取信息、比较等实力的综合性选择题,其题干的提问项一般是说明、反映、表明或证明等字眼。解题时,需透过现象,相识本质。【变式训练】(2024·湖南十校协作体调研)1926年2月,广州国民政府“统一两广特殊委员会”会议议定,将广东、广西两省的军政、民政、财政统一,均受国民政府之指挥监督。这一举措()A.利于土地改革顺当开展B.推动革命统一战线建立C.实质是军阀的相互勾结D.为北伐斗争供应了条件解析据题干“将广东、广西两省的军政、民政、财政统一,均受国民政府之指挥监督”信息,可将这一地区的人力、物力、财力统一调配,保障当时国民政府将要进行的北伐斗争,故D项正确。答案D【史论链接】国民革命运动的特点(1)革命任务:“打倒列强,除军阀”说明当时中国的革命任务是反帝反封建。(2)群众基础:以两党合作为核心,形成四个阶级的统一战线。(3)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和新三民主义两大革命指导思想并存,其中新三民主义占主导地位。(4)革命军队:组建国民革命军,并进行北伐斗争,基本歼灭了封建军阀,打击了列强的侵华势力。考点三中共对民主革命道路的探究学问点一“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拓1.背景(1)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打响了武装抗拒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2)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抗拒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确定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2.开拓: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创建井冈山革命依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3.依据地斗争(1)土地革命:在依据地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的土地革命。(2)政权建设: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江西瑞金成立。(3)反“围剿”斗争:从1930年到1933年,红军粉碎了敌人的前四次“围剿”。4.红军长征(1)缘由: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2)起先:1934年10月,中共中心和中心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3)转折:遵义会议①内容: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心的统治,确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见,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心的正确领导。②意义: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途、方针和政策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从无趣走向成熟的标记。(4)成功: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5)意义:为中国革命熬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也为中国革命留下了珍贵的精神遗产。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四个转移信息提取:从工作重心到党的决策,从革命中心到全面抗日,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从国情动身,实事求是的革命精神,标记中国共产党从无趣走向成熟。学问点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宏大成功1.抗日斗争:经过艰苦卓绝的14年抗战,中华民族取得了近代以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完全成功。2.解放斗争(1)背景:抗日斗争成功后,蒋介石坚持独裁与内战的方针,在美国的支持下,阴谋发动内战。(2)过程eq\b\lc\{(\a\vs4\al\co1(①1946年夏,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②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战略反攻起先。,③1948年9月至1949年初,人民解放军连续发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歼敌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歼灭。,④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占据南京,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1)依据: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2)标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3)意义eq\b\lc\{(\a\vs4\al\co1(①国内:从根本上变更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②国际:扫荡了帝国主义势力,变更了世界政治力气的对比。))(4)历史阅历:走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定,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考法1中共对民主革命道路的探究历程[史料研读]史料一1927年8月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同时选择了两条道路:一条是仿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进行城市武装暴动,如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等;另一条是仿中国的历史传统,在边远的农村进行武装暴动。史料二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依据地的,有安排地建设政权的,深化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途……无疑义地是正确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史料三中国仍属于以农业生产方式为主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和交通极端落后,各地区发展又极不平衡,那种在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国家主要依靠工人阶级利用危机时刻在反动统治力气强大的城市进行革命的理念,不符合中国国情。1.史料一信息“同时选择了两条道路”“城市武装暴动”“农村武装暴动”说明当时中国共产党内在革命道路上出现重大分歧,党内存在着走城市为中心和农村为中心的两条革命道路。2.史料二信息“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指“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建设政权”“土地革命”“扩大人民武装”成为“工农武装割据”的重要内容,说明毛泽东等人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3.史料三指出革命道路的选择取决于国情。中俄两国的不同国情确定了中国不适合走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应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1.结合史料一和所学学问,在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究上毛泽东做了哪些贡献?提示:发动秋收起义,创建井冈山革命依据地;写了文章《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2.依据上述史料和所学学问,归纳影响我国民主革命道路选择的详细因素有哪些?提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各地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落后、薄弱;资本主义发展薄弱,工人阶级力气弱小。【变式训练】《苏维埃乡村追求》一文中说:“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苏维埃运动在中国农村的开展以及农夫对这个运动的理解,示意了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以及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其中“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主要体现在()A.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B.红军长征的成功C.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D.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解析依据材料时间可知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究出中国的革命道路——工农武装割据的井冈山道路,故C项正确。答案C[史论归纳]中国共产党从无趣走向成熟的历程1.探究期:中国共产党成立至国民革命运动失败(1)从中国的国情相识到民主革命纲领的重要性。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的提出,标记着中国共产党起先相识中国的社会现实。(2)从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受挫相识到统一战线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在斗争中相识到必需联合农夫阶级和其他阶级,组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才能取得革命的成功,于是进行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3)从国民革命运动失败中相识到革命领导权和武装斗争的重要性。国民革命运动后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中心犯了右倾错误,国民党右派窃取革命成果。为此,中共领导了南昌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创建了人民军队;召开了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抗拒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2.成熟期:土地革命时期(1)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究出了一条夺取全国成功的正确道路。在创建井冈山等革命依据地的斗争实践中,毛泽东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探究出了中国式的革命道路。(2)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自己的路途、方针和政策问题。遵义会议是在没有共产国际参与的状况下召开的,中共独立自主地解决了自己的组织、路途问题,是中共从无趣走向成熟的标记。考法2国共关系的演化及影响因素『典例』(2024·江苏单科,10)下图是解放斗争时期国共两党兵力对比图。由此可知,人民军队兵力总数占据优势始于()A.全面内战爆发时 B.战略反攻起先前C.三大战役进行中 D.渡江战役结束后解析解题的关键在于留意图中国共双方兵力的对比变更。由第三组数据可知,1948年11月共产党兵力第一次超过国民党兵力,结合所学学问可知这一变更应发生在三大战役进行过程中,C项正确。图中第一组数据对应A项内容,其次组数据对应B项内容,这两个阶段国民党兵力远远超过共产党兵力,解除A、B两项;渡江战役发生于1949年4月,解除D项。答案C【方法突破】★明考点三大战役★抓关键“1947年6月”“1948年11月”。★定方法表述型选择题:题干中常见的提示语有“是”“表现在”“内容是”,主要考查对基础学问的再认再现实力。解题时,首先,找出时空限制项;其次,抓住题干中的主语和限定词;最终,看限定项的内容。结合所学学问,用解除法解答。【变式训练】(2024·常州模拟)下图是辽沈战役的示意图,关于此战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战术上分割包围东北敌军B.攻占沈阳后东北全境解放C.长春的被困守敌全部倒戈D.三大战役中歼敌数量最多答案B【史论链接】影响国共两党关系的基本因素(1)两党的阶级性质。1927年之后的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共产党代表工农群众的利益,阶级性质不同是国共关系冲突斗争直至分裂的根本缘由。(2)社会主要冲突的变更。当民族冲突上升为主要冲突时,两党就有结束对抗走向合作的可能;当阶级冲突上升时,两党合作关系就有可能裂开,走向对抗。(3)国际环境。进步的国际政治势力的看法与有利的国际环境就能促成两党之间的合作,反之,反动的国际政治势力插手,就会加速两党关系的裂开。随堂·演练预料考点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1.(2024·泰州中学质检)1919年,北洋政府外交总长陆徵祥致电政府称:“此事于我国领土完全及前途安固,关系至巨……,不料大会专横至此。”“大会专横”表现在列强()A.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B.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C.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D.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解析依据题干中所说时间“1919年”以及“大会”可以推断是巴黎和会,故此题正确答案为D。A选项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时间在19世纪末;B、C两个选项都出自于《辛丑条约》,时间为1901年。答案D2.(2024·江苏省一般中学学业水平测试)陈潭秋曾回忆:七月底的大会“以实现无产阶级专政为党的基本任务……确定建立严密的战斗的工人政党”。这次大会是()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解析大会中的政党是“以实现无产阶级专政”为目标的,中共一大确定了党的最高目标是实现无产阶级专政,故A项正确;八七会议确定武装抗拒国民党反动派,故B项错误;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心的统治,故C项错误;中共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故D项错误。答案A考点二国共政权的对峙3.(2024·南京、盐城模拟)开国上将李天佑在《把敌人挡在湘江岸边》中记载:“两个团的团长、政治委员都已牺牲或负伤了,营连指导员也剩的不多了。……在脚山铺阻击时战士们喊出了‘一切为了苏维埃新中国’,与敌人进行数次白刃格斗”。以上叙述反映了()A.中共起先独立领导武装斗争B.中共正处于生死攸关关键时期C.井冈山革命依据地不断发展D.工农红军主力摆脱了围追堵截解析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起先长征,长征初期由于“左”倾思想的错误指挥,红军处于生死攸关的关键时期,故B项正确。答案B考点三解放斗争4.(2024·泰州中学质检)解放斗争时期,一国民党高级将领在被俘后说:“这一战非雄才大略之人是作不出来的,锦州好比一条扁担,一头挑东北,一头挑华北,现在是中间折断了。”这位国民党高级将领由衷赞美的是人民解放军哪一战役超群的指挥艺术()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解析依据题干可知,人民解放军在该战役中攻占了锦州,使东北和华北从“中间折断了”;结合所学学问,1948年9月,中共中心军委吩咐林彪、罗荣桓发起辽沈战役,东北人民解放军快速攻占锦州,截断了东北敌人向关内的退路,选项中的A项符合题干所述。B、C、D不符合题意,解除。答案A5.(2024·苏锡常镇四市模拟)对五四运动的定性进行历史解读,有助于加深理解五四运动,也有助于加深理解20世纪的中国思想史。阅读材料:材料1919年5月4日,狭义上的五四运动,即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学生爱国运动,由于“巴黎和会”上中国山东权益的丢失而爆发,延至1919年6月28日结束。它的爱国性质是特别明显的。1936年,某学者提出将五四运动定性为启蒙运动,并号召一切爱国分子发动一场新启蒙运动,以唤醒民众的抗战与民办法识。胡适曾用“中国文艺复兴”定性“五四”……而胡适为在欧洲文艺复兴和中国五四运动之间“求同存异”而回避的两者的诸多差异,也在以后凸现出来,造成一些逻辑难题。比如,欧洲文艺复兴是一个复古运动,而中国五四运动则建基于革新反复辟。——摘编自李少兵《爱国、启蒙和文艺复兴》完成下列要求:(1)学术界把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合二为一,称之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依据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关系,指出这种提法的合理性。(2)结合材料和所学学问,就五四运动性质的多种提法,分别加以论证并形成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50字左右。)解析第(1)问,首先,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有着相同的社会背景。辛亥革命后,中国进入到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袁世凯称帝,随后军阀割据,连年混战,国家衰败,列强侵略,中国先进的学问分子为变更这种局面找寻新的出路。思想界出现的尊孔复古逆流和早已深化人心的民主共和观念形成激烈的碰撞。在这样动荡的社会背景下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爆发了,从思想领域发展到政治及社会领域,规模巨大,影响深远。其次,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做了思想打算;再次,五四运动是新文化运动发展到1919年的高潮体现。第(2)问,结合材料,五四运动性质有三种提法,结合史实进行论证;第一种提法,五四运动是一场爱国运动,结合史实进行论证,五四运动是反对巴黎和会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对军阀的卖国行为进行毫不妥协的斗争。其次种提法,五四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结合史实进行论证,五四运动使得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广泛传播,同时马克思主义思想也得到广泛传播,使得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第三种提法,五四运动称作中国的文艺复兴,此种提法并不合理,因为欧洲文艺复兴是一个复古运动,而中国五四运动则建基于革新反复辟。答案(1)合理性: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有着相同的社会背景;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做了思想打算;五四运动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新发展。(2)(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提法史实五四运动是一场爱国运动。学生对列强损害中国利益和军阀政府的卖国行为进行了不妥协斗争;爱国主义是五四运动的主旋律。五四运动是一场启蒙运动。五四运动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推动了新文化运动进一步发展;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从今学问分子起先走上同工人相结合的道路。五四运动称作中国的文艺复兴,并不合理。欧洲文艺复兴是一个复古运动,而中国五四运动则建基于革新反复辟。课后·巩固检测(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5分,共75分)考向一五四运动1.(2024·常熟高级中学质检)对漫画《呜呼鲁民,呜呼圣地》(但杜宇1919年)的解读,最符合作者创作意图的是()A.“山东披上枷锁”B.“鲁民圣地蒙羞”C.“列强为虎作伥”D.“日本狼子野心”解析据材料中1919年及图中山东被套上日本国旗样枷锁,可知材料反映了巴黎和会上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反映了日本的侵略意图,故D项正确;A、B项未指明日本的侵略,故错误;C项指出了该事务中列强牺牲中国权益事务,但未突出日本侵略之意,故C项错误。答案D2.(2024·南通、扬州、泰州三市模拟)下面框内所叙内容是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中某一历史事务的评论,这一事务()评论一:中国人民抗日史的第一步——尽管是以和平的形式进行的反抗。评论二:是由中国的工人阶级、学生群众和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等在内的不同“社会势力”组成的一个统一战线领导和参与的革命运动。A.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B.促进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C.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D.开启了十四年抗战的历程解析题干关键信息是文本框中的“评论二”信息,据此大体推断为五四运动,如没有把握的话,可进一步以“评论一”为佐证,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主要矛头是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A项所述史实起先于《马关条约》签订后的19世纪末,可解除;C项是国民革命运动的主要成果;“十四年抗战”起先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故解除D项。答案为B。答案B3.(2024·南京、盐城模拟)胡兰成《山河岁月》评述:“五四时代是个分水岭,从今军阀要过时,国会的花要谢,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幕府以来的士,从袁世凯训练下来的新兵,都要让给新的学问分子与北伐革命军了。”这表明五四运动()A.变更了国家政权的性质B.促使社会主导力气发生了变更C.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D.冲击辛亥革命以来的民主秩序解析五四运动时期,国家政权仍旧驾驭在北洋军阀手中,仍是封建性质,故A项错误;材料“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幕府以来的士,从袁世凯训练下来的新兵,都要让给新的学问分子与北伐革命军了”说明五四运动后学问分子和北伐革命军成为社会的主要领导力气,即社会主导力气发生了变更,故B项正确;五四运动并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故C项错误;辛亥革命以来的民主秩序是被北洋军阀的统治所破坏,不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与辛亥革命的革命目标是一样的,故D项错误。答案B4.许倬云在《历史大脉络》中说:五四运动与国民党的号召,并无彼此参与的关系,却有相互呼应的效果,为北伐铺设了民意基础。作者认为二者相互呼应是基于共同的()A.指导思想 B.斗争策略C.实践方式 D.革命任务解析五四运动和北伐斗争的革命任务相同,都是反帝反封建,故D项正确。答案D考向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5.一首赞歌中写道:“一声惊雷震九天,南湖八十九年前,唤起工农千百万,风雷滚滚来天半,同心干,红旗漫卷映河山……”这首赞歌所纪念的历史事务是()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B.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提出C.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声惊雷震九天,南湖八十九年前”指的是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B是中共“二大”的影响,C是国民党“一大”的影响,D的标记是1937年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答案A6.1922年10月,中共党员杨匏安曾指出:“中国是一个资本主义发达(展)最落后的国家,国家的政权驾驭在军阀官僚手里,目前革命第一步,就是打倒封建特权。为增大革命势力起见,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都应联合作战,这是毫无疑义的。”下列对杨匏安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成为了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B.揭开了国民大革命的序幕C.富有创见的探讨了革命战略和策略D.第一次提出民主革命纲领解析题中的关键信息是“1922年10月”。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是新三民主义,它是孙中山1924年在国民党一大上提出来的,故A项错误;揭开国民大革命序幕的也是国民党一大,故B项错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都应联合作战”“打倒封建特权”反映了当时中国民主革命的对象和动力,故C项正确;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民主革命纲领是在1922年7月的中共二大上,故D项错误。答案C考向三国民革命运动7.(2024·常州期末)下图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时期的一幅斗争示意图,据图中信息推断在这次斗争的进程中()A.歼灭了全部的反动军阀 B.国共两党达成密切合作C.建立了农村革命依据地 D.出现了革命的高潮阶段解析北伐斗争只是摧毁了孙传芳、吴佩孚的势力,北洋军阀的中心政权张作霖势力还存在,另还有地方军阀势力,故A项错误;国共第一次合作推动了北伐的顺当进军,逻辑关系刚好搞反了,且国民党右派破坏两党关系始终存在,如中山舰事务、整理党务案,“密切合作”一词不妥,故B项错误;农村革命依据地是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故C项错误;北伐斗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收回了汉口、九江的英租界,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故D项正确。答案D8.(2024·扬州调研)下表列出了中共中心文献探讨室编写的《周恩来传》的部分书目。依据所学学问推断,其中序号“九”的内容是()书目序号内容三南开学校八黄埔军校九十二南昌起义二十六坚持在重庆(上)A.五四风暴B.从统一广东到北伐C.长征路上D.抗战成功和双十公告解析黄埔军校成立在1925年,南昌起义是1927年,因此序号“九”的时间是1926年。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从统一广东到北伐是在1926年,长征是1934年到1936年,抗战成功和双十公告是在1945年。答案B9.(2024·苏北四市模拟)下侧为民国十七年上海世界书局出版的小学《三民主义课本》插图。图中上方自左向右文字为“垄断事业”“政治捣乱”和“侵占利益”,下方船头有“中华”两字。为消退这三大障碍,使“中华”这艘航船顺当航行,革命志士()A.领导辛亥革命 B.掀起五四运动C.发动国民革命 D.开展土地革命解析依据材料“垄断事业”“政治捣乱”主要指官僚军阀,“侵占利益”指帝国主义,依据所学辛亥革命主要反对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未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故A项错误;五四运动,不以三民主义为指导,它是由巴黎和会外交失败而引发的学生反帝爱国运动,故B项错误;依据所学,国民革命斗争矛头直指北洋军阀和帝国主义,与材料“垄断事业”“政治捣乱”和“侵占利益”相符,故C项正确;依据所学,开展土地革命时北洋军阀基本被歼灭,故D项错误。答案C考向四国共政权的对峙10.(2024·盐城质检)1927年11月后,诸如“暴动割据”、“农村割据”、“割据局面”、“割据地带”等词语频繁在中共文献中出现,这说明当时的中共()A.完全放弃了城市革命中心论B.起先看重农夫革命的力气C.出现了“左”倾的错误思想D.对斗争方式有了新的相识解析材料中的关键词“暴动割据”、“农村割据”、“割据局面”、“割据地带”说明白中共对于革命道路的相识发生了变更,故D项正确。A项“完全放弃”说法错误。B项“农夫革命的力气”、C项“左”倾的错误思想材料中没有体现。答案D11.(2024·扬州调研)近年来,史学界有学者认为南昌起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你认为最有可能的理由是()A.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B.无产阶级政党的诞生C.中国共产党驾驭了革命领导权D.新型人民军队的创建解析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事务指五四运动,故A项错误;无产阶级政党的诞生于1921年,故B项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南昌起义是无产阶级第一次独立地驾驭自己的武装,故C项正确;新型人民军队建立于秋收起义后至井冈山依据地建设的过程中,故D项错误。答案C12.(2024·镇江模拟)美国军事史学家塞缪尔·格里菲斯曾指出:“他们(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忍耐难以言状的艰难困苦……边行军边打仗;同样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同样生存下来了。”材料所述的历史事务是()A.工农红军的战略转移 B.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C.东北抗日联军艰苦抗战 D.八路军开拓敌后战场解析红军长征的成功,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长征一结束,革命新局面就起先了,与材料中“中国共产党人能够战胜途中大自然……的一切挑战;……边行军边打仗;同样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同样生存下来了”相符,故A项正确;千里跃进大别山,与材料中“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不符,故B项错误;东北抗日联军与材料中“同样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同样生存下来了”不符,故C项错误;开拓敌后战场的艰辛与材料中“能够战胜途中大自然似乎决意要阻挠他们前进而向他们提出的一切挑战……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畜产品加工市场分析考核试卷
- 放射性矿物选矿的放射性物质在线监测考核试卷
- 2025年注会复习计划的重要性试题及答案
- 广艺艺考模拟试题及答案
- 2023年中国铁塔夏季校园招聘70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空调施工组织方案范本
- 塑胶场地在使用中的清洁与保养考核试卷
- 证券从业资格证突破点试题及答案
- 疫情防控期间的施工方案
- 2025年证券从业资格证实施计划试题及答案
- 分析余华《活着》中的人性与生存
- 24春国家开放大学《教育法学》终结性考试(大作业)参考答案
- 小米汽车发布会
- 《神笔马良》课本剧剧本
- 2024年大学试题(宗教学)-道教文化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
- 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冀少版下册期末测试卷(一)
- 标准预防及分级防护
- 2024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题及答案
- TL-PMM180超低烟尘使用及维护培训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药物治疗与查房护理
- 初中音乐八年级下册(简谱) 划船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