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中政治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课时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讲义+优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2024高中政治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课时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讲义+优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2024高中政治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课时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讲义+优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2024高中政治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课时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讲义+优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2024高中政治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课时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讲义+优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5-课时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了解古老中华文化走过的辉煌历程及其作用。2.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及其重要见证。3.了解中华文化衰微的缘由,探究如何创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1.政治认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再创中华文化新辉煌。2.科学精神:科学分析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及其见证。问题导学《二十四史》总共3249卷,约有4000万字。它记叙的时间,从第一部《史记》记叙传闻中的黄帝起,到最终一部《明史》记叙到明崇祯17年(公元1644年)止,前后历时4000多年,用统一的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二十四史的内容特别丰富,记载了历代经济、政治、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等各方面的事迹。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为重要的载体之一,自成一个史书文系,堪称世界文化奇观。请在学习新学问之前,思索以下问题:问题1:古老的中华文化走过了怎样的辉煌历程?问题2:如何理解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有何见证?问题3:如何创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学问梳理1.古代辉煌的历程时期主要成就作用殷周时期eq\o(□,\s\up1(01))天命神权思想、“eq\o(□,\s\up1(02))敬德保民”思想对早期中华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渐渐形成了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eq\o(□,\s\up1(03))雏形秦促进了统一的民族文化的发展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eq\o(□,\s\up1(04))划时代的意义汉代eq\o(□,\s\up1(05))儒家学说确立了至尊地位儒家思想渐渐成为正统隋唐时期古代中华文化高度发展,并以博大的胸襟广泛汲取外域文化古代中华文化进入了气度恢弘的eq\o(□,\s\up1(06))全盛时代宋元明时期在史学、文学艺术和科技等方面都有巨大的成就,同时也产生了影响后期封建社会发展的eq\o(□,\s\up1(07))宋明理学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其中宋明理学对后期封建社会影响较大明清时期西方近代思想文化传入中国传统文化起先面临eq\o(□,\s\up1(08))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记一记巧记古代文化的辉煌历程:殷周影响,春战雏形;秦划时代,汉儒至尊;隋唐全盛,宋明持续;明清衰微,再创辉煌。2.薪火相传、一脉相承(1)eq\o(□,\s\up1(01))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2)eq\o(□,\s\up1(02))汉字和eq\o(□,\s\up1(03))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①文字的作用:文字,是文化的eq\o(□,\s\up1(04))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eq\o(□,\s\up1(05))文字的独创,使人类文明得以eq\o(□,\s\up1(06))传承,标记着人类进入eq\o(□,\s\up1(07))文明时代。②汉字a.地位:是中华文明的eq\o(□,\s\up1(08))重要标记。b.作用:为eq\o(□,\s\up1(09))书写中华文化,eq\o(□,\s\up1(10))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c.特点:eq\o(□,\s\up1(11))内涵丰富,至今仍为eq\o(□,\s\up1(12))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③史书典籍a.地位:中华文化eq\o(□,\s\up1(13))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b.特点:规模之大、eq\o(□,\s\up1(14))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c.缘由: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保存历史资料。相传在eq\o(□,\s\up1(15))夏商时期就有了史官,以后的历朝历代都设置eq\o(□,\s\up1(16))史官,史官将大量史实记载下来,将丰富的史料积累起来。想一想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完全得益于汉字和史书典籍吗?提示:汉字为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汉字文化内涵丰富,在今日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记。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但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能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缘由仅仅归结为汉字和史书典籍的传承,它们是重要见证,但不是唯一见证。3.创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1)中华文化在近代经验了一个衰微的过程①内因:eq\o(□,\s\up1(01))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②外因:eq\o(□,\s\up1(02))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2)创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的途径①坚持eq\o(□,\s\up1(03))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eq\o(□,\s\up1(04))马克思主义的指引。②要全面相识祖国传统文化,eq\o(□,\s\up1(05))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与eq\o(□,\s\up1(06))当代社会相适应、与eq\o(□,\s\up1(07))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eq\o(□,\s\up1(08))民族性,又体现eq\o(□,\s\up1(09))时代性。想一想只要全面弘扬传统文化就肯定能实现中华文化新的辉煌。这种观点正确吗?为什么?提示:不正确。创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要全面把握传统文化,但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同时,也须要面对世界,博采众长,借鉴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探究活动一: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情景:材料一汉字起源于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中华民族创建了绚丽的文化,大部分都是用汉字记录下来、流传后世的。然而,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更情愿借助各种输入法软件来完成工作和沟通,汉字书写面临着严峻的发展危机。书写潦草、没有章法,手写汉字渐渐失去了原有的神韵。材料二本着以史为鉴的看法,我国历代统治者都极为重视修史工作,各朝代一般都会特地设立史官,商殷时期就已设有太史令。传闻中造字的仓颉就是黄帝的史官。由于这些史官的记录,中国的史书典籍规模之大、存量之丰,世所罕见。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有几千年不间断历史记录的国家。问题探究:(1)结合材料一,谈谈汉字对中华文化的传承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我们为什么要重视汉字的传承?提示:数千年来,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汉字文化内涵丰富,今日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记。重视汉字的传承,是爱护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必定要求。(2)结合材料二,谈谈中国古代史官的设置有什么作用?史书典籍对中华文化的传承起到什么作用?提示:中国古代史官的设置,能将大量的史实记载下来,将丰富的史料积累下来。这些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3)上述两则材料共同说明白什么问题?提示: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1.从两方面看中华文化源远流长(1)源远流长的历程①相对于两河流域文化、古埃及和古印度文化的中断或湮灭而言,中华文化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并持续至今的古老文明。②古老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讲的是一种文化传承的时间跨度,更是强调一种文化的持续性。(2)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史书典籍作用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数千年来,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意义文字的独创,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记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记能够将大量的史实记载下来,将丰富的史料积累起来特点汉字文化内涵丰富,在今日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2.正确理解源远流长的特征(1)源远流长是从纵向角度说的,是指中华文化历史悠久,一脉相承,没有中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2)汉字与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统一的汉字成为中华民族代代传承、绵延不绝的重要文明标记。史书典籍传承了中华文明。误区示警文字与汉字(1)文字的独创,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记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文字是包括了汉字、拉丁字母等在内的记录语言的符号的统称。(2)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记,它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很多电视台设置汉字文化节目,如中心电视台的《汉字听写大会》《中国书法五千年》,河南电视台的《汉字英雄》《成语英雄》等,提倡大众书写汉字,弘扬中华文化理念。之所以重视汉字传承,因为()①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记②任何一种语言都要拒绝外来词汇③文字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④文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明晰:(1)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记是什么?(2)任何一种语言对外来词汇都要实行拒绝的看法吗?(3)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是什么?提示:(1)汉字。(2)不是。(3)史书典籍。[答案]D探究活动二:创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情景:在古代社会,中华文化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对世界其他地区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文化,以及科举制度、四大独创、航海造船等等,是欧洲近代启蒙运动的重要思想源泉。但近代,中华文化却走向衰微。今日,我国正在扎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旺盛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宏大复兴。问题探究:(1)运用所学学问,分析中华文化近代衰微的主要缘由。提示:内部缘由: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外部缘由: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2)今日,我们应当如何创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提示:①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创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②要全面相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③面对世界,博采众长,借鉴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④要立足社会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对美妙生活的要求,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主动性和创建性。1.中华文化经验衰微的缘由eq\x(自身缘由)→eq\x(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根本缘由)eq\x(外部缘由)→eq\x(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2.正确理解创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1)中国共产党担负着创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的使命。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才能创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宏大复兴。(2)全面把握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3)借鉴外来文化。面对世界,博采众长,借鉴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实现中华文化的宏大复兴。(4)立足社会实践,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主动性和创建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可以深切感受到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在加强,文化产品市场在旺盛,文化消费支出比例在提高,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中外文化沟通日益活跃。这说明()A.中华文化始终走在世界前列B.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创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C.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严峻的挑战D.坚持改革开放是创建中华文化辉煌的根本缘由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明晰:(1)中华文化始终走在世界前列吗?(2)材料涉及中华文化受到严峻的挑战吗?(3)创建中华文化辉煌的根本缘由是什么?提示:(1)不是,在近代,中华文化也经验了衰微的过程。(2)没有。(3)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是创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的根本缘由。[答案]B传承中华文化,书写时代新声2024年11月11日下午,由山西师高校生社团联合会组织筹办的2024年“汉动你心”汉字听写大会初赛环节在12号教学楼正式拉开帷幕。活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学高为师育新人”为宗旨,通过录制抖音、微信推文及展板海报等多种形式主动宣扬,共吸引了来自师大各学院的近千名本科生报名参与。汉字是中华文明的载体,是中华民族才智的结晶,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和文化魅力。要弘扬祖国的传统文化,培育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酷爱,提高学习素养,提倡正确书写、运用汉字。近年来,随着各种汉字竞赛节目的热播,引发了学术界对汉字的现状与将来走势的思索。思索:(1)结合材料,分析汉字的现状与将来走势为什么会引起学术界的思索?(2)结合材料,说明中华文化的特点。[解读]“汉字听写大会”是一项意义深远的文化传承活动,通过这种特殊的竞赛方式,不仅能够提升大家的汉字书写实力,增加大家书写汉字、爱护汉字的意识,也能起到提倡当代青年爱汉字、爱汉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动作用。[答案](1)①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着重要作用,传承汉字是中华儿女的历史责任。②汉字书写有利于愉悦身心、培育人的审美情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电脑时代,人们的汉字书写实力退化,因此汉字的现状与将来走势值得关注和重视。(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传。汉字由4300年前黄帝的史官仓颉所独创,历经演化流传至今,就说明白这一点。学问点一古代辉煌的历程1.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是()A.诸子蜂起,百家争鸣B.秦的统一,促进了统一的民族文化的发展C.在隋唐时期进入全盛时代D.宋明理学的产生答案B解析秦的统一,促进了统一的民族文化的发展,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B符合题意;A、C、D均不符合题意,解除。2.在隋唐时期,中华文化()①以博大的胸襟广泛汲取外域文化②确立了儒家学说的至尊地位③进入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④产生了影响封建社会发展的理学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答案C解析隋唐时期,古代中华文化高度发展,并以博大的胸襟广泛汲取外域文化,进入了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①③当选。学问点二薪火相传,一脉相承3.钱伟长先生曾经说过:“天下没有别的国家的文字3000多年以后还能看得懂,汉字可以。”这说明()A.汉字是世界文化的基本载体B.汉字的独创标记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C.汉字文化内涵丰富D.汉字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见证答案D解析材料体现了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D当选,C不符合题意;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文字的独创标记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因此A、B说法错误。4.2024年11月22日,“册府千华——2025江苏省藏国家珍贵古籍特展”在南京图书馆开幕。此次特展共展出包括宋元古椠、明清佳刻、碑帖印谱、精写旧抄等200部珍贵古籍,颇具看点。下列有关史书典籍的说法正确的是()A.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B.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C.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记D.史书典籍的出现标记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答案B解析史书典籍记载了中华文化的历史,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B说法正确;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A说法错误;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记,C说法错误;文字的出现标记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D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学问点三创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5.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曲阜考察时表示,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肯定能创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为此我们应()①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吸取各种外来文化②敬重中华民族文化的同时,认同其他民族文化③全面相识中华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④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D解析创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应吸取外来文化的有益部分,①错误。我们要认同本民族文化,敬重其他民族文化,②表述错误。③④符合题意。6.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全部那些衰落的民族没有一个能够复兴的,全部那些中断的文明没有一种能够涅槃重生的。但是,宏大的中华民族和古老的中华文明正在成为人类史上唯一的例外,只有中国敢于做民族复兴的梦。要实现复兴梦必需()A.全面抛弃古代传统文化B.充分发挥先进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确定作用C.在党的领导下,创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D.复兴中国古代衰落和中断的一切文化答案C解析A项中“全面抛弃”说法错误;B项“确定作用”说法错误;D项“一切文化”说法错误。7.“今日,你还会写字吗?”汉字书写问题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引发了人们对汉字命运的忧虑。数字化时代,文字记录方式发生革命性变革,传统手写文字的习惯已被静静颠覆,键盘上“敲字如飞”经常代替了一笔一画的汉字书写。提笔忘字、写不好字、不会写字的“汉字危机”,已成为普遍现象,难怪有读者感叹“汉字走远了”,汉字俨然成了“熟识的生疏人”。有专家呼吁,挽救“汉字危机”,应刚好打响保卫战。运用文化生活的学问,说明掀起汉字保卫战的理由。答案①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之一,它独具特色,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②汉字承载着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和文化内涵,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记,是中华民族才智的结晶,是传承中华文化的工具。③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具有重要作用。汉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必需爱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解析本题可从汉字在中华文明中所占的地位及作用,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记,保卫汉字对社会发展与个人成长的促进作用等方面回答缘由。一、选择题1.孔子一生集古今之大成,他所创立的儒家学说,深刻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社会历史进程,并且成为世界上影响最大、影响最深的古代文化之一。儒家学说被确立为至尊地位的时期是()A.秦朝B.汉代C.隋唐时期D.春秋战国时期答案B解析儒家学说确立为至尊地位是在汉代,B项正确;其他选项错误。2.苏轼曾说:“君子之于学,百工之于技,自三代历汉至唐而备矣!故诗之于子美,文之于韩退之,书之于颜鲁公,画之于吴道子,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苏轼这句话说明()A.中华文化止于唐代B.隋唐时期,古代中国文化进入气概恢弘的全盛时代C.隋唐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顶峰D.隋唐文化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答案B解析A观点错误,中华文化始终发展到现在,源远流长;“苏轼曾说:‘君子之于学,百工之于技,自三代历汉至唐而备矣!’”说明隋唐时期,古代中国文化进入气概恢弘的全盛时代,故B观点正确;C观点错误,隋唐文化不是中华文化的顶峰;D观点错误,秦的统一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故答案应选B。3.汉字记录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是迄今为止连续运用时间最长的文字,在几千年的演化过程中形成了“汉字七体”,即: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由此可见()①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②汉字对传承中华文明起重要作用③汉字是世界进入文明时代的标记④汉字所蕴含的内容将会亘古不变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答案A解析汉字记录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这表明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对传承中华文明起重要作用,故①②正确;③错误,文字是世界进入文明时代的标记;④错误,汉字所蕴含的内容不会亘古不变。故本题答案为A。4.舞台剧《汉字时间》把汉字的故事和其隐藏的才智搬上舞台,再现了上古“仓颉造字”,通过“人言”为“信”、“止戈”为“武”,诠释了中华民族对和平与信义的人文追求,映射着中国人的生活图景和价值观。《汉字时间》可以使观众感受到()①汉字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②汉字才智确定着中国人的追求③中华汉字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④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D解析文字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故①错误;②夸大了汉字才智的作用,解除;《汉字时间》把汉字的故事和其隐藏的才智搬上舞台,再现了上古“仓颉造字”,诠释了中华民族对和平与信义的人文追求,映射着中国人的生活图景和价值观,可见,《汉字时间》可以使观众感受到中华汉字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故③④正确。5.《四库全书》系统地有条理地将中华五千年的重要典籍汇合成一部浩大的丛书,其内容涵盖甚广,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法律、军事、医学、天文、地理、艺术、科技、农业等,具有珍贵的文化价值。其文化价值表现在()①见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②从中能够透视到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③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唯一见证④从中能够看到历史和现实的全部文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四库全书》将中华五千年的重要典籍汇合成一部浩大的丛书,其内容涵盖甚广,见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从中能够透视到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①②说法正确。史书典籍并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唯一见证,而是重要见证,故③说法错误。我们透过史书典籍可以看到历史和现实中的文化,但并不能看到全部文化,④说法错误。6.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曾引用了《后汉书》中“简除烦苛,禁察非法”的句子,来表明政府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决心。正是因为有文字和书籍的记载,历经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才能绵延至今。这说明()①史书典籍能将大量的史实记载下来②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③史书典籍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记④中华民族的文化史册掀开了崭新的一页A.①③B.③④C.①②D.①④答案C解析③表述错误,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记。④错误,其表述与题意不符。题目中“正是因为有文字和书籍的记载,历经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才能绵延至今”这说明史书典籍能将大量的史实记载下来,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故①②入选。选C。7.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在评价中国古代文明时说,在世界四大文明中,其他三大文明都已经中断或衰落,唯有中华文明傲立世界五千载而绵延不绝。这说明()A.中华文化能够借鉴其他文明的特长B.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C.中华文化历经沧桑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答案D解析中华文明傲立世界五千载而绵延不绝说明白D。A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各民族文化一律同等,B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中华文化历经沧桑,C解除。8.五台山是佛教圣地,是持续1600余年的佛教文化信仰中心。同样是几千年的文明古国,印度的佛教大都失传了,中国的佛教却旺盛昌盛,甚至连佛教礼仪服装等细枝末节的元素都保留得特别完整。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A.源远流长B.一成不变C.特性显明D.博采众长答案A解析“持续1600余年……保留得特别完整”说明时间久远,体现源远流长,故选A。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9.作为东亚文化的中心,中国史学曾对日本、韩国和越南等周边国家史学的创立和发展起到过特别重要的作用。自古以来,中国史籍在周边国家始终广泛流传,《史记》始终被这些国家视为编写史书的范本。中国的史馆制度也不同程度促进了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对官方修史的重视。中国古代史书的主要体裁如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等,也在中华文明圈内被广泛仿照。这些文献典籍()①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财宝和精神家园②是中华文明得以传播的重要手段③是中华文明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④标记着人类起先进入文明时代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国的文献典籍为我国中华文明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可见,这些文献典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财宝和精神家园,故①正确;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故②错误;中国史籍在周边国家始终广泛流传,中国古代史书也在中华文明圈内被广泛仿照,这说明我国的文献典籍是中华文明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故③正确;文字的独创标记着人类起先进入文明时代,故④错误。故选B。10.在古代社会,中华文化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种种缘由,中华文化在近代也经验了衰微的过程,以下属于其衰微的外在缘由的是()A.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冲击B.生产力落后使文化丢失了发展的动力C.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D.闭关锁国答案A解析设问的角度是“衰微的外在缘由”,故选A。B、C、D三项都是内在缘由,故解除。11.有人指出,北宋以后,中华文化渐渐被昏庸的以封建皇帝为代表的统治者“阉割”,及至清末,中华文化积重难返,萎靡至极。该观点认为中华文化积重难返,萎靡至极的缘由是()A.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B.日趋没落的封建统治C.中国文人的集体无意识D.中国农夫阶级的小农意识答案B解析随着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中华文化也经验了衰微的过程,但材料只强调了封建统治的弊端,故选B,不选A。C、D是中国封建专制统治下的详细体现。12.今日,我们要创建中华文化的新辉煌,就要()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②既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又要体现时代性③全面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思想④把博采众长作为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A解析题目中,今日,我们要创建中华文化的新辉煌,就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既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又要体现时代性,故①②入选。③错误,对待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④错误,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故答案为A。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汉字书写艺术,从甲骨文、金文、石刻文、简帛演化为大篆、小篆、隶书,最终定型为草书、楷书、行书。被誉为“无言之诗,无形之舞;无图之画,无声之乐”,千百年来始终散发着艺术的魅力。当今,随着汉字书写工具的改变,特殊是键盘输入汉字的普及,加之应试教化的功利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的书法教化面临巨大冲击。有人建议,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珍宝,要光大书法艺术就应将汉字书法作为初中学升学考试成果的一部分进行考核。(1)你是否赞成将汉字书法作为初中学升学考试成果的一部分进行考核?试运用“文化生活”学问加以说明。(2)在汉字书法受到冲击的今日,试就如何光大中国书法艺术提出两条合理的建议。答案(1)(示例一)赞成。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珍宝,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也是全人类共同的珍贵财宝。将汉字书法作为初中学升学考试成果的一部分进行考核,能引起学生对汉字书法的重视,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深对汉字文化内涵的理解。书法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能增加学生的审美情趣,丰富精神世界。但将汉字书法作为初中学升学考试成果的一部分进行考核并不是光大中国书法艺术的唯一途径。(示例二)不赞成。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珍宝,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也是全人类共同的珍贵财宝,中小学应重视传承汉字书法艺术。但是,中国书法艺术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特色和风格,在书写方式上存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