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学年第二学期徐汇区学习能力诊断卷高三语文试卷2025.4【考生注意】1.本场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试卷共7页,答题纸共2页。2.所有作答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区域,不得错位。一积累运用10分1.按要求填空。(5分)(1),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2)齐人未尝赂秦,,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苏洵《六国论》)(3)《<论语>十二章》中“,”两句阐释了“文”与“质”的关系。2.按要求选择。(5分)(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最连贯的一项是()。(3分)提示词是我们输入给人工智能(AI)的指令或问题,。,。,,从而给出更贴合需求的回答。①能够让Al迅速理解我们的意图②提示词的清晰性与可操作性是关键③可以帮助它更好地定位角色与知识领域④提示词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模型输出的质量⑤向AI提供必要的背景信息A.②①③④⑤B.④②①⑤③C.④⑤③②①D.①⑤④②③(2)小徐同学想用人工智能助力自己阅读《乡土中国》,请参考第(1)题语段中提示语的标准,帮他判断以下哪一项是最合格的提示词。()(2分)A.请告诉我高中生应该怎样阅读费孝通的《乡土中国》?B.如何分析《乡土中国》中十四个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C.请提示《乡土中国》重点章节,以便高中生初读时把握整本书框架。D.请提炼《乡土中国》主要内容,并且制定一个通读全书的阅读计划。第1页共13页二阅读70分(一)阅读以下材料,完成第3——7题。(17分)材料一甲:《哪吒》这个动画系列最核心的东西就是反抗精神,但哪吒的反抗精神不完全是动画改编的时候赋予的。哪吒在原著以及历年来的各个版本动画或影视剧里,原本就有反抗属性,这种反抗性可以说达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一切叛逆者无法企及的巅峰。现在饺子导演拍的《哪吒》和之前这些版本中哪吒的反叛形象区别是很大的。乙:在不同的哪吒故事版本里,反抗的表现形式也并不一样。我见过抗争最激烈的是1979年版的动画电影《哪吒闹海》。面对龙王水淹陈塘关的胁迫,李靖一味懦弱退让,哪吒却只身迎战,勇斗暴虐的龙王,以拔剑自刎换取百姓生存的机会。电影画面风雨交加、雷电轰鸣,哪吒对天指剑,英雄末路,显得悲壮而崇高。甲:其实早期电影中的哪吒形象大多还是遵循原著表达的,但新时期的创作者们显然更乐于选择颠覆式的改写。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不再遵循天命的规范,发出了“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呐喊,李靖被刻画成非常注重亲子关系的父亲,选择和儿子一起对抗天命。这显示了“哪吒”电影改编中“弑父”母题的新走向。乙:《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的反抗属性被定义为打破成见,做自己的英雄,“我命由我不由天”,也就是改变命运。但最核心的剔除骨肉还给父母,变成了舐犊情深,父慈子孝。非但不反,还表达了最大的爱。作为一部春节档合家欢的电影,这样改编的用心也是可以理解的。甲:我想到了饺子导演之前接受澎湃新闻的采访,说哪吒剔骨还父削肉还母是糟粕,一定要去掉。他说如果把这样一个未成年人自残自杀的场面拍出来,就是反人类。我对他这个观念不敢苟同。我能接受他说合家欢电影太残忍的画面不能用,但文学也好,艺术也好,不是只有合家欢一个标准的。(选自某音频谈话节目文字版)材料二①“弑父”母题在文艺作品中常常出现。这里的“父亲”不仅是生理学意义上的个体,也是社会文化学意义上的形象。他们是家庭和社会中的精神领导者、权力掌握者、制度维护者和命运决定者。不同时代的创作者通过对父亲形象的塑造,将其作为重要的能指符号,记录着文化心理的共振与嬗变。②关于哪吒“弑父”的原因,《封神演义》和《西游记》给出了不同的解释。《西游记》第2页共13页中描述道:“天王知道,恐生后患,欲杀之。哪吒奋怒,将刀在手,割肉还母,剔骨还父。”所以,死而复生的哪吒要杀李靖是报剔骨之仇。相比之下,《封神演义》给了哪吒“弑父”更充分的理由。哪吒为救父母免于天庭责难,主动承担过错,析肉剔骨。但他的父亲李靖却对哪吒的过失耿耿于怀,他毁其塑像,烧其行宫,差点断送了哪吒的再生之愿,这才激起哪吒对李靖的恨,意欲杀之。事实上,无论哪一种原因,哪吒“弑父”的行为都发自于主体内心的恨意。在儒家伦理主导的传统语境下,哪吒这一少年形象以反叛礼法秩序、挑战神权体系的行为,展现出迥异于主流价值观的独特性。这种通过自我毁灭挣脱伦理枷锁的极端叙事,反映了明代中后期市民阶层对传统伦理思想的质疑。③在“弑父”的结局上,《封神演义》也与《西游记》明显不同。《西游记》是“以和为尚”,伦常问题让位给佛教义理,《封神演义》则不然。当哪吒死而复生之后,他与李靖在血缘关系上的父子关系正式结束,太乙真人及其背后的天庭名正言顺地成了哪吒象征意义上的“父”。但耐人寻味的是,天庭并未彻底剥夺李靖的世俗权威,反而赐予他玲珑宝塔降服哪吒。在这场情理与伦理的生死博弈中,哪吒最终成为一个在武力胁迫下失败的英雄。这种对父权的终极妥协,暴露出在宗法网络中个体反抗的困境。3.以下对材料二中“能指符号”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文艺作品中的父亲形象往往是一些典型人物。B.文艺作品中的父亲形象都有很高的社会地位。C.文艺作品中的父亲形象绝大部分都一成不变。D.文艺作品中的父亲形象往往具有特殊的意义。4.小徐同学梳理了材料一的谈话内容,以下结论符合原意的一项是()。(3分)A.从历代版本的哪吒故事中可以看出反抗精神的传承与演变。B.1979年版动画电影塑造了有史以来最打动人心的哪吒形象。C.创作者对哪吒故事颠覆式的改写,提升了作品的艺术水准。D.从对原著的遵循到删改,体现了创作者对突破成见的追求。5.能够依据上述两则材料做出的一项推断是()。(3分)A.文艺作品的生命力与其是否体现反抗精神有关。B.儒家伦理主导下的社会就会产生极端的叛逆者。C.对经典作品的改编与迭代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D.社会思潮的变迁催生了创作者对经典作品的改编。6.请结合材料二,对材料一提到的“‘弑父’母题的新走向”加以阐释。(4分)第3页共13页7.材料一中,两位对话者对饺子导演的改编看法不一。请你结合对两则材料的理解,写一条听众评论,表明你的观点。(5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16分)铁锤徐迅①有的人一生能做很多事。有的人一生只能做一件事。有的人一生一事无成。有的人做了很多事,结果仍然一事无成。这不是在说绕口令。我是试图通过父亲的嘴,说出一些真理。②父亲说真理是铁锤锤出来的。我的父亲是个铁匠,乡村里的手艺人。手艺人说是老天赏了一碗饭,不仅能够养家糊口,还使他们能获得一个巨大的、意外的荣誉。比如我父亲离世多年,但他打造的散落人间的诸如菜刀、镰刀、草刀、锅铲、斧头、锄头…很多家用或农用的铁器,乡亲们仍然还在使用。铁器比人的寿命要长。③但父亲的手艺也仅能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计。④地道的庄稼人离不开手艺人,但感情上却又怪怪的。都是庄稼人,凭什么你不面朝黄土背朝天,却学了一门吃百家饭的讨巧手艺?集体大生产年代,乡亲们对挣工分抱有极大的兴趣。他们起早摸黑,早出晚归,拔秧、犁田、插田、拔草……拼命地挣着工分。但父亲不,他一天到晚都喜欢在铁匠铺里。叮当叮当的铁匠铺,火星四溅,煤烟熏天。他打铁,他挥汗如雨,他在用心地赚钱交给生产队,然后折算工分。通常,他交给生产队一块一毛钱,记上一个工。遇到年成不好时,一块三四毛记一个工的情形也是常有的。但到年底决算时,这些钱却大大地贬值。一个工只能拿回五毛或者六毛,最多七毛五分,像是变戏法一般。后来我才知道,这种折算工分的方式叫“碰工”,在当年很普遍——“碰”,也就是碰巧、碰碰看。⑤我参加过几回生产队的所谓集体劳动。我参加的劳动,夏天一般都是下午的三四点左右出工,那时太阳已不是很强烈。但干了一会儿大家就昏昏欲睡,就有人央求队长:歇一会儿吧!歇一会儿吧!队长看看天,又看看人。哨子一吹,就歇一会儿。大家立即放下手中的锄头、粪箕、扁担什么的,欢呼雀跃……有小孩的女人急匆匆地跑回家,给孩子喂奶。还有女人要回家如厕,或者就地纳起鞋底......男人就围在一起抽烟、闲聊、下棋、打扑克......没离开的人便变成围观者,这里一群,那里一堆,都在田头闹着。田野寂静。大地沉潜。围观的人比下棋打牌的往往多得多……估摸半小时过去,喂奶的女人回来了,如厕的女人也回来了,队长又是哨子一吹,纳鞋底的女人麻利地卷起针线。下棋打牌的人虽然在兴头上,但也不得不懒洋洋地抄起干活的家伙……第4页共13页⑥而父亲却要独自面对一盘火炉。火烤烟熏,一下一下地拉着风箱,一件一件地锤打着铁器。打铁,是一件多么枯燥和艰辛的事啊!但父亲只能打铁,他苦在其中,也乐在其中。当然,除了打铁,他也思考和做过别的一些什么,实际上也做了。比如他栽过泡桐,看过母猪,种过西瓜和黄烟叶……有一年,他还兴致勃勃地种了西瓜。他先是求人购西瓜种子,后来和弟弟平整土地,很快就栽上瓜苗。但就在快看到丰收的希望时,偏偏发生一场著名的洪水。洪水退去,他见西瓜田里被水浸泡的瓜,藤藤叶叶在阳光下慢慢地萎缩、枯死,西瓜像是一只只泄气的皮球,坏死的更是爆裂着红瓤,朝着他龇牙咧嘴……⑦父亲还种过茶。但种茶似乎也不是想增加收入,而是童心偶发,有些给家庭生活增添一点内容的意思。我喝过父亲的茶。一大碗绿茶,阳光晃在碗里,碗里也绿茵茵地晃动着阳光。⑧这些年来,我当然会时常地想到父亲,后悔在他生前没有问他,他打铁的技艺是否炉火纯青,他是否真的找到了真理?喜欢打铁的父亲,在这方面应该有着更大的才华与发展空间。不然,他怎么就那么自信地训斥我:生铁我都锤扁了,还锤扁不了你?……⑨但现在,除了一把铁锤,父亲所有的痕迹和证据,都让一种叫时间的东西销毁了。8.请从构思的角度赏析本文第①段。(4分)9.第④⑥段两次描写父亲打铁的场景,请分析其作用。(4分)10.小徐同学在别处看到这篇作品,将上文第③段作为第②段的结尾。他认为这样表达更好,你对此有何见解?(3分)②父亲说真理是铁锤锤出来的。…。铁器比人的寿命要长。但父亲的手艺也仅能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计。11.小徐同学认为这篇作品是在写“我的父亲”,他对作者以“铁锤”为题感到困惑。请结合你对文章的理解,为他消除困惑。(5分)(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3题。(7分)卢溪别人①过分水岭②[唐]王昌龄[唐]温庭筠武陵溪口驻扁舟,溪水随君向北流。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行到荆门上三峡,莫将孤月对猿愁。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注]①此诗是王昌龄在卢溪送友人入蜀之作。卢溪位于湖南西部,王昌龄贬为龙标尉期间多次在卢溪住留。②此诗是温庭筠由秦入蜀途中,经汉中府略阳县东南分水岭时所作。第5页共13页12.下列对两首诗赏析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卢》诗并没有直写送别,而是独辟蹊径,以对友人行程的想象来表达自己的关切。B《卢》诗末句“孤月”“猿愁”寄寓了满怀离索之人的感受,写尽友人羁旅的悲戚。C.《过》诗以溪水的“无情”与“有情”写出旅途的新鲜体验,语言精美,构思巧妙。D.《过》诗次句以“得同行”巧妙写出深山空寂无人,诗人只能与溪水结伴的无奈。13.两首诗均以“溪水”寄情,但写法各具其妙,请结合画线诗句加以赏析。(5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4——20题。(19分)①李愬谋袭蔡州。每得降卒,必亲引问委曲,由是贼中险易远近虚实尽知之。……生擒祐①以归,释缚,待以客礼。李祐言于李愬曰:“蔡之精兵皆在洄曲及四境拒守,守州城者皆羸老之卒,可以乘虚直抵其城。”愬然之。辛未,李愬命李祐、李忠义帅突将三千为前驱,自将三千人为中军,命李进诚将三千人殿其后。军出,不知所之。愬曰:“但东行。”行六十里,夜至张柴村,尽杀其戍卒,据其栅。命士少休,食干糒,整羁靮。留五百人镇之,断洄曲及诸道桥梁,复夜引兵出门。诸将请所之,愬曰:“入蔡州取吴元济。”诸将皆失色。时大风雪,旌旗裂,人马冻死者相望。天阴黑自张柴村以东道路皆官军所未尝行人人自以为必死然畏愬莫敢违。夜半雪愈甚。行七十里,至州城。近城有鹅鸭池,愬令击之以混军声。②四鼓,愬至城下,无一人知者。李祐、李忠义钁其城为坎以先登,壮士从之。守门卒方熟寐,尽杀之,而留击柝者,使击柝如故。遂开门纳众。及里城,城中亦皆不之觉。鸡鸣,雪止,愬入居元济外宅。或告元济曰:“官军至矣!”元济尚寝,笑曰:“俘囚为盗耳,晓当尽戮之。”又有告者曰:“城陷矣!”元济曰:“此□洄曲子弟就吾求寒衣也。”起,听于廷,闻愬军号令,应者近万人,始惧。帅左右登牙城拒战。愬遣李进诚攻牙城,毁其外门,得甲库,取器械。烧其南门,民争负薪刍助之。城上矢如猬毛。晡时,门坏。元济于城上请罪,进诚梯而下之。(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五十六》)[注]①李祐:淮西牙将,骁勇善战。淮西之乱时,李祐助吴元济拒抗官军。②吴元济:淮西节度使吴少阳之子,早年担任试协律郎、兼监察御史、摄蔡州刺史。他在父亲死后匿不发丧,伪造少阳表,称病,请以吴元济为留后,朝廷不许。于是举兵叛乱。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1)由是贼中险易远近虚实尽知之(2)但东行15.结合文意,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第6页共8页
(1)必亲引问委曲()A.道路延折B.隐晦曲折C.底细原委D.折节曲身(2)愬令击之以混军声()A.冒充B.胡乱C.浑浊D.混淆16.以下最合适填入第②段方框处的一项是()。(1分)A.当B.必C.乃D.固17.第①段画线部分有四处需加句读,请用“/”标识出来。(4分)天阴黑自张柴村以东道路皆官军所未尝行人人自以为必死然畏愬莫敢违。18.把第②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4分)守门卒方熟寐,尽杀之,而留击柝者,使击柝如故。19.以下诗句中,无法与上文内容互为印证的一项是()。(2分)A.雪中行师等儿戏,夜取蔡州藏袖底。(惠洪《题李愬画像》))B.相公从容来镇抚,常侍郊迎负文弩。(刘禹锡《平蔡州三首》)C.老人收泣前致辞,官军入城人不知。(刘禹锡《平蔡州三首》)D.遥看火号连营赤,知是先锋已上城。(王建《赠李愬仆射二首》)20.简析李愬袭蔡州成功的主要原因。(4分)(五)阅读甲乙两文,完成第21—23题。(11分)甲故善画者,师物不师人;善学者,师心不师道;善为诗者,师森罗万象,不师先辈。法李唐者,岂谓其机格与字句哉?法其不为汉,不为魏,不为六朝之心而已。是真法者也。是故减灶背水①之法,迹而败,未若反而胜也。夫反所以迹也。今之作者,见人一语肖物,目为新诗,取古人一二浮滥之语,句规而字矩之,谬谓复古。是迹其法,不迹其胜者也,败之道也。([明]袁宏道《竹林集叙》)①文之不能不古而今也,时使之也。妍媸之质,不逐目而逐时。是故草木之无情也,而鞓红鹤翎,不能不改观于左紫溪绯⑫。唯识时之士,为能堤其溃而通其所必变。夫古有古之时,今有今之时,袭古人语言之迹而冒以为古,是处严冬而袭夏之葛③者也。②近代文人,始为复古之说以胜之。夫复古是已,然至以剿袭为复古,句比字拟,务为牵合,弃目前之景,摭腐滥之辞。有才者诎于法,而不敢自伸其才;无才者拾一二浮泛之语,第7页共8页帮凑成诗。智者牵于习,而愚者乐其易,一倡亿和,优人驺从③,共谈雅道。吁!诗至此,抑可羞哉!夫即诗而文之为弊,盖可知矣。([明]袁宏道《雪涛阁集序》)[注]①减灶背水:两个典故,“减灶”指战国孙膑利用减灶计诱使魏军主帅庞滑轻敌追击,最终大败。“背水”指汉将韩信在井陉之战中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②鞋红鹤翎、左紫溪绯:指牡丹花中鞋红、鹤翎、左紫、溪绯等不同品种。③葛:夏衣。④驺从:骑马的侍从。21.对乙文第①段的论述,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借“牡丹之变”说明创作者必须迎合读者喜好。B.作者以“冬袭夏葛”强调文学创作应该大胆求变。C.作者以古今的对比,阐明参照前人经验的重要性。D.作者从时代发展的角度,指出文学变化的必然性。22.以下哪一项符合作者在甲乙两文所表达的文学主张?()(3分)A.创作要明道致用。B.创作要不拘一格。C.创作要任性而发。D.创作要雅俗共赏。23.两文都对“复古之说”提出批评,但批评的角度和策略不同,请结合甲文和乙文第②段对此加以辨析,完成表格。(5分)批评的角度批评的策略甲文创作的方法(2)乙文第②段(1)先解剖复古派的创作特点,再从正反两方面呈现拟古之害,最后表达对不良文风的痛切感慨。既有理性批判,又能激发读者的情感共鸣。写作70分24.我们常会感受到他人的期待带来的压力。那么,我们是否不该被他人的期待所影响?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此的认识和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第8页共8页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徐汇区学习能力诊断卷高三语文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一、积累运用10分1.(5分,每空1分)(1)映阶碧草自春色蜀相(2)终继五国迁灭(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2.(1)B(3分,选C得1分)(2)C(2分)二、阅读70分(一)17分3.D(2分)4.A(3分)5.D(3分)6.在之前的各版故事中,哪吒的弑父行为是与父权的对抗,是对儒家礼法秩序的激烈反叛。(2分)在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李靖从“压制者”变为“守护者”,传统“弑父”母题中父子间的对立被合作取代,父子对抗转化为对抗“天命”。(2分)7.(5分)答案要点:有明确的态度(1分);能运用材料中的相关陈述(艺术创作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作为支撑性的理由(4分)。【答案示例一】艺术创作者以作品诠释社会文化与时代精神,回应现实世界。《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改编以温情取代传统“弑父”母题中的暴力性,既符合合家欢电影的消费逻辑,也折射出当代社会中个体(在结构性压迫中)的现实困境。【答案示例二】艺术创作者始终要平衡好艺术表达与大众文化心理之间的平衡(艺术创作与大众文化心理之间是能动关系)。《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改编固然通过弱化反抗的尖锐性对消费市场做出让步,但它也是反抗叙事在当代语境下的必然演化,让我们看到传统文化如何在与现实的对话中重获新生。【答案示例三】艺术创作者应以作品传达其对社会文化的观察与反思,推动社会进步。《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改编使哪吒丧失了以自我毁灭挣脱伦理枷锁的悲剧力量,其作为(挑战礼法秩序的)文化符号的价值被削弱,是艺术表达向商业逻辑(大众文化心理)妥协的表现。(二)16分8.借父亲的嘴说出真理,突出“一生专注做好一事”的价值,为全篇确立主脑,自然引出下文关于父亲人生故事的叙述,具有总领作用。(2分)通过有对照关系的一系列短句,激发第9页共8页/)读者对“真理”的思考,引发他们的阅读期待。(2分)9.第④段中从听觉、视觉、嗅觉多角度写出父亲劳作环境的艰苦,以忙碌的状态突出他劳作的兢兢业业;第⑥段以动作细节凸显父亲打铁的艰辛与枯燥,表现父亲“苦乐其中”的专注。(2分)两处描写都在与集体劳动的对比中展开,充分表现了父亲朴素坚韧的劳动态度,突出父亲对手艺的坚守,也暗含了对劳动价值的反思。(2分)10.(3分)答案要点:有明确的态度与理由;解释画线句内容与第②段的关系(1分),分析表达效果(2分)。【答案示例一】画线句独立成段更好。更能强调出父亲“仅能勉强维持生计”的现实困境,与第②段写到的“手艺人的巨大荣誉”构成更鲜明的反差。(2分)单句成段造成叙述节奏的停顿,能更好引发读者对“手艺的价值”的思考。(1分)【答案示例二】画线句并入第②段更好。可以更连贯地呈现手艺人的荣誉与现实的对比,表达更集中紧凑。(2分)11.以“铁锤”为题较之“我的父亲”更富有意味。“铁锤”的意象(或显或隐)贯穿在全文叙述之中,是展现父亲毕生劳动和成果的重要载体。(1分)铁锤也是父亲精神的具象化,代表父对手艺的专注与热爱,代表父亲几十年如一日辛勤劳作的朴素与坚韧,也代表平凡劳动中蕴含的永恒价值。(2分)铁锤也承载了我对父亲的追忆,表达了我对父亲离世的无限怅惘。(2分)(三)7分12.A(2分)13.(5分)【答案示例】两首诗均将溪水想象成有情的旅伴。(1分)《卢》诗以溪水北流的方向暗合友人旅程的踪迹,使水流成为自己情感的具象化延伸,将离别之思拓展为绵延千里的视觉意象,自然引出了后面汇入三峡的描写。(2分)《过》诗则写溪水与自己的一路相伴,最后一句巧妙地以溪水的惜别来写自己的惜别,并用“潺爱”将情感转化为绵延的听觉意象,回应了首句的“似有情”。(2分)(四)19分14.(1)地势平坦(1分)(2)只管,尽管(1分)15.(1)C(1分)(2)D(1分)16.B(1分)17.天阴黑/自张柴村以东道路皆官军所未尝行/人人自以为必死/然畏愬/莫敢违。(4分)18.看守城门的士兵正在熟睡,全部被杀死,只留下打更的人,让他照常打更。(4分,方、第10页共8页熟寐、尽、如故)19.B(2分)20.相对吴的怠慢轻敌,李知己知彼,准确了解对方地形、军队实力等情况;善于用兵,利用恶劣天气发起突袭,谋兵布局有条不紊,思虑细致周到。相对吴的不得民心,李胸襟开阔,善于用人,察纳雅言(将对方将卒纳入阵营,为己方助力)。(4分,答对一点得2分)【参考译文】李愬谋划袭击蔡州。每次俘获投降的士兵,李愬必定亲自召来询问敌方详细情况,因此叛军驻地地形的险峻或平坦、距离的远近、兵力的虚实都被他掌握。……李祐被活捉带回后,李愬解开捆绑他的绳索,以宾客之礼相待。李祐对李愬建议道:“蔡州的精锐部队都在洄曲和边境防守,留守州城的全是老弱残兵,可乘虚直取州城。”李愬采纳他的建议。辛未日,李愬命李祐、李忠义率三千精锐为先锋,自己领三千人为中军,命李进诚率三千人殿后。军队出发时,无人知晓目的地。李愬下令:“只管向东行进。”行军六十里,夜间抵达张柴村,将守军全部歼灭,占据营寨。令士兵稍作休整,进食干粮,整理马具。李愬留五百人驻守,破坏洄曲及各道路桥梁,连夜率军出寨。众将请示去向,李愬宣布:“直入蔡州擒拿吴元济!”将领们都大惊失色。当时风雪大作,旌旗撕裂,随处可见冻死的人马。天色昏暗,自张柴村以东的道路官军从未走过,众人自认必死,但因畏惧李愬,无人敢违抗。半夜雪势更猛,行军七十里抵达蔡州城。临近城墙处有养鹅鸭的池塘,李愬命士兵驱赶鹅鸭掩盖行军声响。四更时分,李愬军队抵达蔡州城下,守军没有一人察觉。李祐、李忠义用铁锹在城墙上凿出坑洞率先登城,勇士紧随其后。守门士兵正熟睡,被全部斩杀,仅留打更人,让他像先前一样继续敲梆。随即打开城门迎大军入城。等到了内城,守军仍未发觉。鸡鸣时分,雪停了,李愬进驻吴元济外宅。有人报告吴元济:“官军来了!”吴元济还在睡觉,笑道:“俘虏作乱罢了,天亮后将他们全数处决。”又有人报告:“城已失守!”吴元济说:“这一定是洄曲守军来索要冬衣。”他起身到庭院听到李愬军号令,应答声近万人,这才惊恐。率亲卫登牙城抵抗。李愬派李进诚攻打牙城,摧毁外门,夺取兵器库,焚烧南门。百姓争相搬运柴草助战,城头箭矢密如猬毛。下午申时,城门损毁。吴元济在城上请罪,李进诚架梯押其下城。(五)11分21.D(3分)22.B(3分)23.(1)创作的现状(创作的生态)(1分)(2)先以跨界类比揭示效法的真谛(师法自然,师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信息分享与反馈机制试题及答案
- 微生物防治措施与技巧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项目管理全面复习指南试题及答案
- 注册会计师考试成功故事的启示试题及答案
- 高校辅导员在促进学生成功中的作用试题及答案
- 项目管理认证考试挑战与应对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项目管理考试中的高效学习模式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项目管理变化趋势题目及答案
- 证券从业资格证考试的全局理解试题及答案
- 2024年行政管理师考试内容解析的试题及答案
- 《S水利工程总干渠吉利沟排水倒虹吸设计》15000字【论文】
- 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理想和信念》作业设计
- 皮肤科专项管理制度
- 2025年广东广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音乐教育市场细分与拓展-洞察分析
- 开挖作业安全培训课件
- 产房静脉留置针护理
- 2024-2030年中国硅酸钠行业发展策略分析与投资风险评估报告
- 春天的故事课文课件
- 糖尿病足科普
- 妊娠合并结缔组织病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