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2849.7-2025 防雷技术规范 第7部分:露天煤矿_第1页
DB15-T 2849.7-2025 防雷技术规范 第7部分:露天煤矿_第2页
DB15-T 2849.7-2025 防雷技术规范 第7部分:露天煤矿_第3页
DB15-T 2849.7-2025 防雷技术规范 第7部分:露天煤矿_第4页
DB15-T 2849.7-2025 防雷技术规范 第7部分:露天煤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部分:露天煤矿Technicalspecificationoflightning2025-03-28发布2025-04-28实施I前言 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基本规定 25雷电防护装置设计要求 26雷电防护装置施工要求 4参考文献 6——第1部分:电梯;——第2部分:玻璃幕墙;——第3部分: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第4部分:旅游景区蒙古包;——第5部分:白酒生产设施;——第6部分:民用机场;——第7部分:露天煤矿;——第8部分:电动汽车充电站(桩)。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M/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多样,造就了众多行业。不同行业的建(构)筑物、设备、场所以及附属设施所遭受雷电灾害的影响也因其自身的特点而有所不同。《防雷技术规范》分别针对这些不同需求,规定具体的防雷技术要求,拟由以下部分组成:——第1部分:电梯。目的在于为电梯设备及其配电、控制系统的防雷装置设计与施工提供技术指南。——第2部分:玻璃幕墙。目的在于为玻璃幕墙的防雷装置设计与施工提供技术指南。——第3部分: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目的在于为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的防雷装置设计与施工提供技术指南。——第4部分:旅游景区蒙古包。目的在于为旅游景区蒙古包的防雷装置设计与施工提供技术指——第5部分:白酒生产设施。目的在于为白酒生产设施的防雷装置设计与施工提供技术指南。——第6部分:民用机场。目的在于为民用机场的防雷装置设计、施工提供技术指南。——第7部分:露天煤矿。目的在于为新建、改建和扩建的露天煤矿防雷装置设计、施工提供技——第8部分:电动汽车充电站(桩)。目的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站(桩)雷电防护装置的设计、施工、管理与维护提供技术指南。——第9部分:大型游乐场所。目的在于为大型游乐场所的防雷装置设计与施工提供技术指南。——第10部分:设施农业智能温室。目的在于为农业设施智能温室的防雷装置设计与施工提供技术指南。1DB15/T284第7部分:露天煤矿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GB/T32937—2016爆炸和火GB50197—2015煤炭工业露天矿设计规范GB50343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689—2011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GB55024—2022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2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localequipotentia4.1露天煤矿的雷电防护装置的设计、施工,应在认真调查地理、地质、土壤、气象、环境、雷电规4.2露天煤矿防雷设计应根据被保护物的重要性、使用害风险评估情况,按照GB50057和GB50343划分建筑物及其设施的防雷类别和雷电防护等级。4.3露天煤矿的雷电预警要求应按照GB50197—2015中3.7.6的规定执行。4.4露天煤矿的防雷设计应根据建构筑物的特点、被保护设备的重要性和对电5.2.1外部防雷装置设计应符合GB50057-2010中4.2.1的规定。5.2.2应设防闪电感应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9,其与独立接闪装置的接地装置之间的间隔距离不应小于3m。5.2.3库房的金属门窗、钢构架等其他金属装置应与防闪电感应接地装置进行等电位连接。5.2.4爆破器材库静电泄放装置应符合本文件5.7.6的规定。5.3.1加油站罩棚及附属建筑物、油库的外部防雷装置设计应符合GB50057-2010中4.3的规定。5.3.2储罐内的各金属构件(搅拌器、升降器、仪表管道、金属浮体等)应与罐体进行等电位连接。5.3.6平行敷设的管道、构架和电缆金属外皮等长金属物之间的平行净距<100mm或交叉净距<1005.3.7当长金属物的弯头、阀门、法兰盘等连接处的过渡电阻>0.03Q时,连接处应用金属线跨接。对有不少于5根螺栓连接的法兰盘,在非腐蚀环境下可不做跨接。5.3.8加油站、油库静电泄放装置应符合本文件5.7.6条的规定。5.4.1露天储煤堆场的直击雷防护措施应符合GB50057-2010中4.5.5的规定,防雷接地阻值不大于35.4.2露天储煤场防风抑尘罩金属支架应做接地。5.4.4立筒式储煤仓内电梯机房应在直击雷防护范围内,应远离接闪杆和引下线。电梯井内所有金属轨道、支架、构架应焊接成闭合导通状态,底部应不少于2处于储煤仓等电位连接带进行电气连接。电梯电源柜、控制柜等金属外壳应接地。5.5低压配电系统5.5.1露天煤矿场区低压配电宜选用TN-S或TN-C-S系统。5.5.2低压供配电系统的防闪电电涌侵入及高电位反击等措施应符合GB50057的规定。5.5.3户外可移动式变电站的接地应符合GB/T17467—2020中6.4的规定。5.5.4进入建筑物的线缆宜采用屏蔽线缆埋地引入,电缆屏蔽层两端在建筑物内外分别做等电位连接并接地。若采用非屏蔽电缆时,应穿钢管埋地引入,埋地长度按照公式(1)计算,但不小于15m,金属管道应在入口处就近连接到等电位端子板上,在LPZ1入口处应分别设置适配的电源电涌保护器。l——线缆或穿电缆的钢管埋地直接与土壤接触的长度(m);p.埋电缆处的土壤电阻率(Q·m)。5.6.1通信与监控系统机房宜设置在建筑物的低层中心位置,监控设备距外墙、结构柱及梁的距离宜不小于1m。5.6.2通信与监控系统机房内应设置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应与建筑物楼层钢筋、均压环、竖井内垂直接地干线连接。不应从接闪带、铁塔、防雷引下线直接引入。5.6.3通信与监控系统机房应设等电位连接网络,并应与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连接。等电位连接网络的结构形式应采用S型、M型或它们的组合。机房内设备金属外壳、防静电地板支架、电子屏幕支架、金属线槽等均应与等电位连接网络连接。5.6.4通信与控制线缆的防护措施按照本文件5.5.4的规定执行。5.6.5采用光缆传输数据时,光缆的所有金属接头、金属护层、金属挡潮层、金属加强芯等,应在进入建筑物处接地。5.6.6通信与监控系统供电线路的电源端应安装与设备耐压水平相适应的电源电涌保护器。5.6.7通信与监控系统的信号控制线输出、输入端口应设置信号电涌保护器;在线路进出通信与监控系统机房所在建筑物处应装设与电子器件耐压水平相适应的信号电涌保护器。5.6.8通信基站的雷电防护应符合GB50689-2011中第7章的规定。5.6.9通信基站直流远供电源系统应设计雷击电涌保护,电涌保护设计及安装位置和参数应符合GB50689-2011中第9章的规定。5.6.10移动通信基站直流远供电源系统的防雷与接地应符合GB50689-2011中6.5的规定。5.6.11边坡监测雷达基础和金属外壳应接地。5.6.12当边坡监测雷达采用UPS供电时,UPS金属外壳和电池柜应接地。5.7其他雷电防护装置设计要求5.7.1装车站外部防雷装置设计应符合GB50057-2010中4.4的规定。站内电气和电子设备的金属外4壳、机柜、机架、金属管、槽、屏蔽线缆金属外层、电子设备防静电接地、安全保护接地、功能性接地、电涌保护器接地端等均应以最短的距离与S型结构的接地基准点或M型结构的网格等电位连接。机房等电位连接网络应与共用接地系统连接。5.7.2装车站控制室雷电防护措施应符合本文件5.6的规定。5.7.3沿带式传输机系统栈桥、破碎机、驱动站、胶带机、斗轮堆取料机、输岩排土设施等应接地,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0Ω。5.7.4火灾报警装置、户外摄像头和照明灯杆的金属支撑杆可作为引下线。宜优先利用混凝土基础内钢筋作为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09。5.7.5疏干排水站、污水处理站的直击雷防护措施应符合GB50057-2010中4.4的规定。站内应设置等电位连接端子,站内设备应与等电位连接端子进行电气连接。5.7.6爆破器材库、加油站、油库应设置静电泄放装置,专设的静电泄放装置的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6雷电防护装置施工要求6.1接闪器要求6.1.1接闪器的材料规格、安装工艺应符合GB/T32937—2016附录E中E.1的要求。6.1.2接闪带在转角处按建筑物造型弯曲夹角应大于90°。接闪带通过建筑物伸缩沉降缝处,应将接闪带向侧面弯曲成半径为100mm弧形。6.1.3明敷接闪导体固定支架的间距不宜大于表1的规定。固定支架的高度不宜小于150mm,承受的垂直拉力应不小于49N。表1明敷接闪导体和引下线固定支架的间距单根圆形导体固定安装在高于20m垂直面上的6.2引下线要求6.2.1引下线的材料规格、安装工艺应符合GB/T32937—2016附录E中E.2的要求。6.2.2引下线宜优先利用混凝土内钢筋、柱主筋作为专用引下线。当采用建筑物基础作为接地体时,可不设断接卡,但应在室内外合适的位置设置连接板。当采用埋地的人工接地体时,应在每根引下线距地面不低于0.3m处设接地体连接板,并设置断接卡,断接卡上端与连接板或钢柱焊接。6.2.3专设引下线应沿建筑物外墙表面敷设,应在各引下线上距地面0.3m~1.8m处装设断接卡,并应经最短路径接地。引下线固定支架间距不宜大于表1的规定。6.2.4建筑物外墙的引下线防跨步电压、接触电压和旁侧闪络电压对人员造成伤害的措施应符合GB55024—2022中7.1.8的规定。56.3接地装置要求6.3.1接地装置的材料规格、安装工艺应符合GB/T32937—2016附录E中E.4的要求。6.3.2接地装置宜优先利用建筑物基础内钢筋作为专用接地体。接地电阻达不到要求应增设人工接地6.3.3人工接地体宜在建筑物四周散水坡外大于1m处埋设,在土壤中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5m,并宜敷设在当地冻土层以下。6.3.4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宜采用换土法、长效降阻剂法或其他新技术、新材料降低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6.4防雷击电磁脉冲装置要求6.4.1防雷击电磁脉冲装置的材料规格、安装工艺应符合GB/T32937—2016附录E中E.3的要求。6.4.2接地装置应在不同位置至少引出两根连接导体与室内总等电位接地端子板相连接,连接处应焊接或热熔焊,并采取防腐措施。各等电位接地端子板最小截面积应符合表2的要求。表2各类等电位接地端子板最小截面积最小截面积总等电位接地端子板机房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排)6.4.3等电位接地端子板之间应采用截面积应符合GB/T32937—2016附录E中E.3要求的多股铜芯导线连接,等电位端子板与连接导体之间宜采用螺栓连接或压接。采用螺栓连接时,应连接可靠,连接处应有防松动和防腐措施。6.4.4电涌保护器各接线端应在本级开关、熔断器的下桩头分别与配电箱内线路的同名端相线连接,电涌保护器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