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课件 项目二 常见形体三视图的绘制_第1页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课件 项目二 常见形体三视图的绘制_第2页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课件 项目二 常见形体三视图的绘制_第3页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课件 项目二 常见形体三视图的绘制_第4页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课件 项目二 常见形体三视图的绘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任务一圆环三视图的绘制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项目二|

常见形体三视图的绘制目录CONTENT任务引入任务相关知识任务实施任务总结任务检测任务引入PART01任一复杂零件都可以看成由基本体按照一定的连接方式组合而成,基本体三视图的绘制是后续绘制复杂零件图的基础,是机械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基本功。图2-1-1所示为一圆环的直观图,图2-1-2所示为圆环的三视图,已知该圆环内环直径为60,外环直径为80,环面上点M的正面投影m′,试绘制该圆环的三面投影,并求作点M的其他两面投影m、m″。2-1-1圆环的直观图图2-1-2圆环的三视图掌握投影法的概念及分类掌握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掌握各种位置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特性及作图方法掌握基本体的投影及其表面取点或直线的作图方法能正确理解投影法及三视图的投影规律能正确运用投影规律绘制圆环的三视图(1)知识目标(2)能力目标(3)素养目标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培养团队合作与交流能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任务相关知识PART02投射线通过物体,向给定的平面进行投射得到图形的方法称为投影法。

光源(点S)称为投射中心,光线(SA、SB、SC)称为投射线(或称投影线),地面、墙壁或其他物体表面(平面P)称为投影面,影子(△abc)称为物体(△ABC)在投影面上的投影。投射线、物体、投影面是形成投影的三要素。

投影法一、投影法图2-1-3投影法1.投影法的概念2.投影法的分类(1)中心投影法投射线汇交于一点(投射中心)的投影法,称为中心投影法;所得的投影称为中心投影。缺点:中心投影不能真实地反映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不适用于绘制机械图样。优点:有立体感,工程上常用这种方法绘制建筑物的透视图。图2-1-3投影法一、投影法 投影法2.投影法的分类(2)平行投影法投射线相互平行的投影法,称为平行投影法。根据投射线与投影面的相互位置关系,平行投影法又分为:斜投影法——投射线倾斜于投影面。由斜投影法得到的投影称为斜投影。正投影法——投射线垂直于投影面。由正投影法得到的投影称为正投影。图2-1-4

斜投影图2-1-5

正投影一、投影法

投影法1.三投影面体系三投影面体系由三个相互垂直相交的投影面组成,三个平面将空间分成8个分角,如图2-1-6所示。根据我国国家标准《机械制图》的规定,机械图样是将物体放在第Ⅰ分角进行投射所得的图形。规定如下:正立投影面,用字母V标记,简称正面。水平投影面,用字母H标记,简称水平面。侧立投影面,用字母W标记,简称侧面。

三个投影面的交线OX、OY、OZ称为投影轴。三个投影轴互相垂直相交于一点O,称为原点。

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二、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图2-1-6三投影面体系二、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2.三视图的形成从物体的前方向后投射,在V面上得到的视图称为主视图。从物体的上方向下投射,在H面上得到的视图称为俯视图。从物体的左侧向右投射,在W面上得到的视图称为左视图。图2-1-7三视图的形成 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V面不动

向右转90°向下转90°

3.三视图之间的对应关系及投影规律

二、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图2-1-7三视图的形成

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位置关系左视图在主视图的右方俯视图在主视图的下方

投影规律主、俯长对正主、左高平齐左、俯宽相等方位关系主视图反映左、右和上、下俯视图反映左、右和前、后左视图反映上、下和前、后三等规律

左、俯视图远离主视图的一边,表示物体的前面;靠近主视图的一边,表示物体的后面

1.点的投影

(1)点的三面投影

点A的三面投影:

V面上的投影称为正面投影(V面投影),记为a′;

H面上的投影称为水平投影(H面投影),记为a;

W面上的投影称为侧面投影(W面投影),记为

a″。三、点、直线与平面的投影图2-1-8点的三面投影

点、直线与平面的投影

1.点的投影(2)点的直角坐标点A(XA、YA、ZA)的坐标与投影a、a′、a″的关系如下:

点A的XA

坐标,XA=aXO=Aa″,为点A到W面的距离。点A的YA

坐标,YA=aYHO=aYWO=Aa′,为点A到V面的距离。点A的ZA

坐标,ZA=aZO=Aa,为点A到H面的距离。水平投影a由aXO、aYHO,即点A的XA、YA

两坐标决定。正面投影a′由aXO、aZO,即点A的XA、ZA

两坐标决定。侧面投影a″由aYWO、aZO,即点A的YA、ZA两坐标决定。三、点、直线与平面的投影

点、直线与平面的投影图2-1-8点的三面投影

1.点的投影

(3)点的投影规律点A的H面、V面投影连线垂直于OX轴,即aa′⊥OX(长对正)。点A的V面、W面投影连线垂直于OZ轴,即a′a″⊥OZ(高平齐)。点A的H面投影到OX轴的距离等于点A的W面投影到OZ轴的距离,即aaX=a″aZ(宽相等)。为了作图方便,一般在点O作45°

辅助线,以确定aaX=a″aZ的关系。三、

点、直线与平面的投影 点、直线与平面的投影图2-1-8点的三面投影1.点的投影

(4)两点间的相对位置两点间的相对位置是指空间两点的左右、前后、上下位置关系。判别方法:X

坐标值大者在左侧Y坐标值大者在前方Z坐标值大者在上方三、

点、直线与平面的投影 点、直线与平面的投影图2-1-9两点间的相对位置

1.点的投影(5)重影点及可见性若空间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点在某一投影面上的投影重合,则称这些点为对该投影面的重影点。两点A、B为对H面的重影点两点C、D为对V面的重影点

两点重影,有一点被遮挡,按照“前遮后,上遮下,左遮右”来判断,被遮挡的点不可见,其投影应加圆括号“()”表示。三、点、直线与平面的投影图2-1-10重影点及可见性 点、直线与平面的投影

2.直线的投影根据直线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相对位置不同,可将直线分为三类:投影面倾斜线(一般位置直线)、投影面平行线、投影面垂直线。后两类直线又称为特殊位置直线。

(1)投影面倾斜线(一般位置直线)与三个投影面都倾斜的直线称为一般位置直线。

投影特性:一般位置直线的三面投影均小于其实际长度,并倾斜于投影轴,不反映实长。三面投影与投影轴的夹角亦不反映空间直线对投影面的真实倾角。三、点、直线与平面的投影图2-1-12一般位置直线投影 点、直线与平面的投影正平线水平线侧平线平行线的投影特性:在平行于投影面上的投影:反映直线实长(具有实形性);与投影轴的夹角,分别反映直线对另两个投影面的真实倾角。

在另两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平行于相应的投影轴;长度缩短(具有类似性)。b

a''b''a

abABb

a''a

abABb

a''a

abABb''b''

2.直线的投影(2)投影面平行线

三、点、直线与平面的投影 点、直线与平面的投影a

(b)a''b''aba(b)b''a

b

a

b

aba''a''(b'')正垂线铅垂线侧垂线垂直线的投影特性:在垂直于投影面上的投影,积聚成一点(具有积聚性)。在另两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垂直于相应的投影轴,反映直线实长(具有实形性)。

2.直线的投影

(3)投影面垂直线 点、直线与平面的投影三、点、直线与平面的投影 点、直线与平面的投影

3.平面的投影(1)平面的几何表示法(2)各种位置平面根据平面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相对位置不同,可将平面分为三类:一般位置平面、投影面平行面、投影面垂直面。后两类平面又称为特殊位置平面。三、点、直线与平面的投影图2-1-15平面的几何表示法 点、直线与平面的投影

3.平面的投影

(2)各种位置平面

1)一般位置平面:对三个投影面都倾斜的平面。

投影特性:三面投影都是缩小的类似形;投影都不反映平面对投影面的真实倾角。三、点、直线与平面的投影图2-1-16一般位置平面 点、直线与平面的投影a

b

abcca''b''c''ABCa

b

abcca''b''c''ABCa

b

abcca''b''ABCc''平行面的投影特性:在平行于投影面上的投影反映平面实形(具有实形性)。在另两个投影面上的投影积聚成直线且平行于相应的投影轴(具有积聚性)。正平面水平面侧平面

3.平面的投影

(2)各种位置平面

2)投影面平行面三、点、直线与平面的投影 点、直线与平面的投影正垂面铅垂面侧垂面a

b

abca''c''b''ABCa

b

abca''c''b''ABCca

b

bca''c''b''ABCc垂直面的投影特性:在垂直于投影面上的投影积聚成直线(具有积聚性);与投影轴的夹角反映该平面对另两个投影面的倾角。

在另两个投影面上的投影为两个与空间图形类似的平面(具有类似性,面积减小)。

3.平面的投影

3)投影面垂直面三、点、直线与平面的投影 点、直线与平面的投影棱柱

棱柱是由棱面和上、下底面围成的,相邻棱面的交线称为棱线。棱柱的棱线相互平行。

基本体四、基本体图2-1-19棱柱1.棱柱(1)棱柱的投影

正六棱柱三面投影的形成,其上、下底面均为水平面,它们的H面投影重合并反映实形,为正六边形,V面及W面投影积聚成直线;6个棱面中,前、后两个为正平面,它们的V面投影重合并反映实形,为一矩形,H面及W面投影积聚成直线;其他4个棱面均为铅垂面,其H面投影积聚成直线,V面及W面投影仍为矩形,但小于实形。四、基本体图2-1-20正六棱柱的投影

基本体1.棱柱(2)棱柱表面取点

已知棱柱表面上点Ⅰ的V面投影1′,求作点Ⅰ的其他两面投影1、1″。因为1′可见,,再由1′和1根据“高平齐,宽相等”的规律作出W面投影1″。求体表面上点的投影,应依据在平面上取点的方法作图

基本体四、基本体图2-1-21正六棱柱表面取点点的可见性规定若点所在表面的投影可见,则点的同面投影也可见;反之为不可见。对不可见的点的投影,需加圆括号表示2.棱锥

棱锥是由一个多边形底面和多个有公共顶点(锥顶)的三角形侧面围成的。(1)棱锥的投影

底面△ABC为水平面棱面△SAB为侧垂面棱面△SAC和△SBC为一般位置平面四、基本体图2-1-23正三棱锥的投影图2-1-22棱锥

基本体提示:正三棱锥的侧面投影不是等腰三角形2.棱锥(2)棱锥表面取点

已知点M的V面投影m′,求点M的其他两面投影m、m″。

特殊位置平面上的点的投影,可利用该平面投影的积聚性直接作图。

一般位置平面上点的投影,可通过在平面上作辅助线的方法求得。四、基本体图2-1-24正三棱锥表面取点

基本体3. 圆柱圆柱是由圆柱面、顶圆和底圆围成的。

圆柱面是由一条直母线绕与之平行的轴线回转一周形成的。圆柱面上任意位置的母线称为圆柱面的素线。

H面投影是一个圆V面和W面投影都是矩形四、基本体图2-1-26圆柱的投影图2-1-25圆柱

基本体3. 圆柱(2)圆柱表面取点

已知圆柱表面上点M的V面投影m′,求作点M的其他两面投影m、m″。

分析:m′

可见,m必定在H面投影圆的前半圆周上,由m′作出

m,再由m、m′根据“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规律作出

m″,由于点M在左半圆柱面上,故m″可见。四、基本体图2-1-27圆柱表面取点

基本体利用投影的积聚性4.圆锥

圆锥是由圆锥面和底圆围成的。

圆锥面是由一条直母线绕与它相交的轴线回转一周形成的。圆锥面上任意位置的母线称为圆锥面的素线。四、基本体图2-1-28圆锥

基本体分析:圆锥的H面投影是一个圆,圆的中心线的交点是轴线的积聚性投影,也是锥顶的投影。其

V面和W面投影是形状、大小相同的等腰三角形,再分别画出轴线的投影。图2-1-29圆锥的投影4.圆锥(2)圆锥表面取点已知圆锥表面上点M的V面投影m′,求作点M的其他两面投影m、m″。因为m′可见,所以点M在前半圆锥面上,具体作图可采用下列两种方法:素线法和辅助圆法。四、基本体图2-1-30圆锥表面取点

基本体如何在圆锥面上作直线?过锥顶作一条素线圆的半径?5.圆球

圆球是由球面围成的,球面是由一条圆母线绕通过其圆心且在同一平面上的轴线回转360°

形成的。四、基本体图2-1-31圆球

基本体(1)圆球的投影投影特征是:三面投影均为圆,中心线的交点是球心的投影,投影圆的直径均相等,分别是球面三面投影的转向轮廓线。图2-1-32圆球的投影5.圆球(2)圆球的表面取点

已知球面上点M的H面投影m,求作点M的其他两面投影m′、m″。过点M作一平行于V面的辅助圆,即过点m作OX轴平行线,交轮廓线于e、f,直线ef就是辅助圆的H面投影,它的V面投影是直径等于ef的圆,m′在该圆周上。因为m可见,所以点M在上半球面上,可作出m′,再由m、m′按点的投影规律作出m″。四、基本体图2-1-33圆球的表面取点

基本体辅助圆法辅助圆的半径?任务实施PART03绘图前应准备好绘图工具和用品,擦拭干净图板、丁字尺和三角板,按表1-1-7选用并磨削好铅芯,整理好工作地点,复习圆柱、圆锥及圆球三面投影的形成过程,并复习曲面(圆球表面)取点的方法。一、绘图准备二、图形分析圆环由环面围成,一条圆母线绕其所在平面内距离其圆心大于半径值的任一直轴线回转即可得到圆环。圆环投影中的轮廓线都是环面相应转向轮廓线的投影H面投影中最大、最小圆是上、下两个半环面的转向轮廓线V面投影中左、右两个圆是环面上平行于V面的两个圆的投影W面投影中前、后两个圆是环面上平行于W面的两个圆的投影。圆环表面点的投影,可以参考球表面点的投影,利用辅助圆法,根据点的可见性,确定辅助圆的位置,再利用辅助圆及点的投影规律,确定点的另外两面投影。圆环的三面投影绘制圆环的三面投影:根据图形尺寸,确定绘图位置绘制中心线根据圆环内环、外环直径,绘制圆环H面投影确定平行于V面两个圆的V面投影的圆心位置分别连接两个圆母线的最高、最低点根据圆环的V面、H面投影,绘制其W面投影图2-1-34圆环的三面投影三、图形绘制2.圆环表面取点绘制圆环表面点的投影:因为

m′可见,所以该点在前半外环面上,过m′作一水平线与轮廓线交于两点a、b在

H面投影上,以ab为直径绘制辅助圆根据“长对正”,找到点M的H面投影

m根据点M的V面、H面投影,绘制其W面投影m″图2-1-35圆环表面取点三、图形绘制任务总结PART04

通过绘制圆环三面投影及其表面取点,学习投影法、三面投影的形成及投影规律、常见基本体及其投影等,从而熟练掌握绘制三视图的原则。在绘制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国家标准。任务检测PART05已知圆台表面上点M的H面投影m,求作点M其他两面投影m′、m″。图2-1-36圆台表面取点任务评价标准序号评价内容分数自评互评教师评分1图形分析15

2图形质量25

3图面整洁15

4图形布局15

5任务检测20

6课堂表现10

总分100

综合评价(自评分×20%+互评分×30%+教师评分×50%)

THANKS感谢观看高等教育出版社任务一轴承座三视图的绘制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项目二|

常见形体三视图的绘制目录CONTENT任务引入任务相关知识任务实施任务总结任务检测任务引入PART01轴承座是机器上常见的零件,该零件由底板、支承板、圆筒和肋板组成,属于综合型组合体。对该轴承座进行形体分析,并绘制其三视图,尺寸自估。图2-2-1轴承座图2-2-2轴承座的爆炸图掌握截交线、相贯线的类型及画法。掌握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及相邻表面间的连接关系。掌握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及其尺寸标注。

能绘制圆柱截交线、相贯线。能通过形体分析,将复杂形体简单化。能准确快速地绘制组合体三视图。(1)知识目标(2)能力目标(3)素养目标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养成严谨、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任务相关知识PART02

任何复杂的机械零件,从形体角度分析,都可抽象地看成是由基本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圆球等)经叠加或切割组合而成。这种由若干个基本体按一定组合方式组成的物体,称为组合体。1.组合体的组成方式

叠加型、切割型和综合型

为了便于画图,通过分析,将组合体分解成若干个基本形体,并搞清它们之间相对位置和组合形式的方法,称为形体分析法。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一、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图2-2-3组合体的组成方式

2.截交线在切割型组合体中,用来截切物体的平面称为截平面,截平面与立体表面的交线称为截交线。(1)平面立体截交线

正垂面截切正五棱柱、正垂面截切正四棱锥一、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2.截交线(2)曲面立体截交线平面截切圆柱截平面平行于圆柱轴线截平面垂直于圆柱轴线截平面倾斜于圆柱轴线一、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图2-2-5平面截切圆柱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2.截交线(2)曲面立体截交线平面截切圆锥截平面与圆锥相交且过锥顶截平面平行于圆锥底面截切截平面与圆锥相交且θ>α截平面与圆锥相交且θ=α截平面与圆锥相交且平行于轴线一、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图2-2-6平面截切圆锥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2.截交线(2)曲面立体截交线平面截切圆球截平面为投影面平行面截平面为投影面垂直面一、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图2-2-7平面截切圆球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一、组合体的组合形式3.相贯线两回转体相交时,其表面产生的交线称为相贯线。表面取点法(积聚性法)图2-2-8两正交圆柱的相贯线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3.相贯线(1)表面取点法(积聚性法)两正交圆柱直径发生变化相贯线一、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图2-2-9两正交圆柱相贯线的常见情况图2-2-10相贯线的简化画法工程实际中,相贯线通常采用简化画法,即用一段圆弧代替相贯线的投影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3.相贯线(2)辅助平面法一、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图2-2-11辅助平面法求作相贯线(一)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3.相贯线(2)辅助平面法一、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图2-2-11辅助平面法求作相贯线(二)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3.相贯线(3)相贯线的一些特殊情况同轴回转体相贯轴线平行的两圆柱相贯一、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图2-2-12同轴回转体相贯图2-2-13轴线平行的两圆柱相贯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基本体的相邻表面可分为平行、相切、相交等情况。1.平行两基本体的表面平齐两基本体的表面不平齐

组合体相邻表面之间的连接关系二、组合体相邻表面之间的连接关系图2-2-14表面平齐图2-2-15表面不平齐

2.相切两基本体的表面相切两曲面相切公切面垂直于投影面公切面不垂直于投影面。二、组合体相邻表面之间的连接关系图2-2-16表面相切图2-2-17曲面相切

组合体相邻表面之间的连接关系

3.相交两相邻基本体表面相交二、组合体相邻表面之间的连接关系图2-2-18表面相交

组合体相邻表面之间的连接关系

1.形体分析切割型组合体,作图时应该由一个基础形体的投影开始,按切割的顺序逐次画出全图。

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三、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图2-2-19切割型组合体及其形成过程形体分析要弄清以下问题:组合体可分成几个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如何?组合形式是什么样的?2.选择视图首先选择主视图的投射方向,使主视图能较多地表达切割型组合体各部分的形状特征及相对位置,同时还应考虑安装位置,一般选取大平面作为底面,以保证放置稳定。其次确定其他视图,俯视图主要表达主要切割面的形状,左视图主要表达次要切割面的形状,可见需用三个视图才能表达清楚该组合体的形状。3.选择幅面和比例根据切割型组合体的复杂程度和形体大小,选择国家标准规定的图幅和比例,在选择时应充分考虑到视图、尺寸及标题栏的大小和位置等。4.布置视图,画作图基准线根据切割型组合体的总体尺寸,通过简单计算,将各视图均匀地布置在图框内,视图间预留尺寸标注位置。三、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

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三、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选择比例,确定图幅布置视图绘制底稿检查描深

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三、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图2-2-20切割型组合体作图步骤(一)

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三、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图2-2-20切割型组合体作图步骤(二)

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三、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图2-2-20切割型组合体作图步骤(三)

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1.基本要求尺寸标注应做到正确、完整、清晰。2.尺寸基准尺寸基准是标注尺寸的起始位置,或者说是度量尺寸的起点。3.尺寸种类定形尺寸定位尺寸总体尺寸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四、组合体的尺寸标注4.尺寸布置尽量集中标注在一个或两个视图上,便于看图。标注在表达形体特征最明显的视图上。对称结构的尺寸,一般应对称标注。尺寸应尽量标注在视图外边,布置在两个视图之间。圆直径一般标注在投影为非圆的视图上,圆弧的半径则应标注在投影为圆弧的视图上。避免尺寸线与尺寸界线交叉。内形尺寸与外形尺寸最好分别标注在视图的两侧。

5.基本体尺寸标注标注平面立体的尺寸,要定出长、宽、高三个方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