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_第1页
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_第2页
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_第3页
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_第4页
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节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Na)

考点z钠的性质及应用

、必清•知识扫描

1.物理性质

颜色熔点硬度密度导电性、导热性

比水的小;

银白色低小良好

比煤油的大

2.化学性质

从原子结构认识钠的化学性质:

(1)主要化学性质:

常温:4Na+O2^=2Na2O

与非金属<O2I占燃

〔点燃:2Na+O2^sNa2o2

单质反应

占燃

Cb:2Na+Cb^^2NaCl

钠R

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t

与盐溶液(如C11SO4溶液)反应:

2Na+2H2O=2NaOH+H2t,

<2NaOH+CuSO4=Na2SO4+Cu(OH)2I

(2)钠与水(含酚醐)反应的实验现象及解释:

密度比水生

熔点低,反应放热

生成气体,使钠受力不均衡

反应剧烈,产生气体

生成了碱(NaOH)

3.钠的制取及保存

⑴制取:化学方程式为2NaCl(熔融)遽型2Na+Cbt。

(2)保存:密封保存,通常保存在煤油中。

4.钠的用途

(1)制取Na2。?等化合物。

(2)钠、钾合金(液态)可用于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3)用作电光源,制作高压钠灯。

(4)冶炼某些金属。金属钠具有强的还原性,熔融状态下可以用于制取金属,如4Na+

TiCl4^^=4NaCl+Ti„

[说明]

850℃

工业上在850℃,钠与熔融状态的KC1反应可以制取金属钾:Na(l)+KC1(1)==NaCl(l)

+K(g),反应发生是因为在反应温度下,体系中只有钾是气体,能从体系中逸出,利于反应

正向进行,即在反应温度下,为精增反应,该反应不能说明金属钠的还原性强于金属钾。

5.焰色反应

(1)概念:很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颜色的现象。属于元素

的物理性质。

(2)操作步骤:

一一酒精灯下2蘸取在明酒精灯。支I,“—用盐酸酬”酒精灯+2

伯丝ww无色—*待测物防窿观察火焰颜色洗漆伯丝而森无色。

(3)常见元素焰色反应的颜色:

钠元素:黄色;钾元素:紫色(透过蓝色钻玻璃);铜元素:绿色。

、必研•重点突破

问题1钠与水、醇、酸的反应

将钠投入到下列溶液中,反应的剧烈程度由强到弱的顺序是o

①水②NaOH溶液③O.lmollT盐酸

④0.1mollT硫酸铜⑤乙醇

解析:Na与水、酸、盐溶液反应的实质是与H+的反应,Cu2,水解显酸性,四种溶液中

c(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③④①②⑤,c(H,)越大,反应越快。

答案:③④①②⑤

|归纳总结|

钠与水、乙醇、乙酸的反应比较

钠与水、乙醇、乙酸的反应,其实质是与三种物质电离出的H+反应,电离出H+的能力:

乙酸>水>乙醇,所以钠与水、乙醇、乙酸的反应剧烈程度为:乙酸>水>乙醇。

问题2钠与盐溶液反应的实质

♦1立。减少--•■对溶剂质量的影响

盐溶液I

I加入Na-生成NaOHf与原溶质是否反应

Na先与

“O反应|,生成“2——>对装置的要求

*放热-------►对实验环境的影响或对原溶

质的溶解度的影响

(1)钠投入到饱和NaCl溶液中,有H2放出,同时溶液变浑浊,因为水减少,NaCl析出。

2Na+2H2O=2NaOH+H23

(2)钠投入到C11SO4溶液中,有H2放出,产生蓝色沉淀。

2Na+2H2O=2NaOH+H2t

2NaOH+CUSO4=CU(OH)23+Na2SO4

(3)钠投入到镂盐(如NRCl)溶液中,有H,和NH3逸出。

2Na+2H2O==2NaOH+H2t,

NH4CI+NaOH==NaCl+NH3t+H2OO

(4)钠投入到FeCb溶液中,有H2逸出,产生红褐色沉淀。

2Na+2H2O=2NaOH+H2t,

FeCl3+3NaOH=3NaCl+Fe(OH)3I。

[对点练]将少量金属钠放入下列盛有足量溶液的小烧杯中,既有气体生成,又有白色

沉淀产生的是.O

①MgSC>4溶液②NaCl溶液③Na2s。4溶液

④Ca(HCO3)2溶液⑤Ab(SC)4)3溶液⑥FeCb溶液

解析:钠与各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都能产生H2,即2Na+2H2。=2NaOH+氏t。①

2+2+

中Mg+2OH==Mg(OH)2;;④中Ca+HCO3+OH=CaCO31+H2O;⑤中生成

A1(OH)3沉淀;⑥生成的白色Fe(OH)2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答案:①④⑤⑥

一必做•题组巩固

角度一Na与。2的反应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l)Na与足量。2反应生成Na?。,随着温度的升高,生成Na2。的速率逐渐加快。()

(2)lmolNa被完全氧化生成Na2O2,失去2必个电子。()

(3)Na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够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

「,•••2—

Na+:O:O:Na+

(4)Na在O2中完全燃烧所得产物的电子式为:1••••」式)

答案:⑴X(2)X(3)X(4)V

2.取一小块金属Na,放在燃烧匙里加热,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①金属先熔化②在空气中燃烧,放出黄色火花③燃烧后得白色固体④燃烧时火焰

为黄色⑤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物质

A.②⑤B.①②③C.①④⑤D.④⑤

解析:选C金属Na在燃烧匙里加热时首先熔化成小球,然后燃烧,燃烧时产生黄色

火焰,最后得到淡黄色的过氧化钠。

角度二Na与水及电解质溶液的反应

3.取一支大试管,加入20mL饱和澄清石灰水S=1.6g-crrT3),再加入5mL苯(p=0.87

g-cuT3),静置后缓慢加入黄豆粒大小的钠块S=0.97g-cmT)。下列实验现象中,能观察到的

有()

①钠在饱和澄清石灰水层反应并四处游动②有气体产生

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④钠在石灰水与苯的界面处反应并上下跳动⑤钠停留在苯层不

反应⑥钠块最后消失

A.①②⑥B.②③④⑥

C.⑤D.①②③⑥

解析:选B根据题意,金属钠的密度小于水,但大于苯,故将金属钠投入盛有水和苯

的大试管中,钠会处于二者的界面处;同时由于钠与水反应生成H2,%对金属钠产生推动

作用,故金属钠在界面处可能做上下跳动。由于有NaOH生成,并放出热量,Ca(OH)2的溶

解度减小,故饱和澄清石灰水中有Ca(OH)2析出,溶液变浑浊。

4.金属钠与水的反应是中学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反应。该反应的演示方法分别如图甲、乙

所示:

(1)现按图甲所示的方法,在室温时,向盛有饱和NaOH溶液的水槽中,加入一小块金属

钠。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填字母,下同)。

a.钠浮在液面上,并四处游动,最后消失

b.钠熔化成一个光亮的小球

c.恢复到室温时,NaOH溶液的浓度增大

d.恢复到室温时,溶液中Na+数目减少

(2)按图乙所示方法来收集产生的气体,需将钠包好,再放入水中。取相同质量的钠按下

列两种情况收集产生的气体在相同条件下体积的关系是o

①用铝箔包住钠②用铜箔包住钠

a.二者收集气体一样多

b.①收集气体体积较大

c.②收集气体体积较大

解析:⑴钠投入饱和NaOH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2Na+2H2O=2NaOH+H2t,其现

象与钠在水中的反应现象相同;又因为原溶液是饱和的,反应消耗水,溶液恢复至室温时,

析出NaOH固体,则NaOH溶液浓度不变,但溶液体积减小,故Na,数目减少。(2)Na和H?。

反应产生里的同时产生NaOH,NaOH可以和Al发生反应2A1+2NaOH+2H2O=2NaAlO2

+3H2t,故用铝箔包住Na时产生的H2的体积较大。

答案:(l)a、b、d(2)b

角度三焰色反应

5.用光洁的钳丝蘸取某无色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直接观察到火焰呈黄色,下列各判

断正确的是()

A.只含有Na+

B.一定含有Na+,可能含有K+

C.既含有Na+,又含有K+

D.可能含有Na+,可能还含有K+

解析:选BNa’的焰色为黄色,而K’的焰色为紫色,但是黄色会干扰紫色,所以溶液

中一定含有Na+,但无法判断是否含有K\

6.下列有关焰色反应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钾的火焰颜色要透过蓝色钻玻璃观察

②先将钳丝灼烧到与原来火焰的颜色相同,再蘸取被检验的物质

③每次实验后,要将伯丝用盐酸洗净

④实验时最好选择本身颜色较浅的火焰

⑤没有钳丝时,也可以用光洁无锈的铁丝代替

A.仅有③不正确B.仅有④不正确

C.仅有⑤不正确D.全对

解析:选D观察钾的火焰颜色时要透过蓝色钻玻璃,目的是滤去黄光,避免钠的干扰;

由于焰色反应是通过观察火焰颜色来检验离子是否存在的方法,所以实验时所用火焰和所用

金属丝在灼烧时都不应该有很明显的颜色,否则将无法观察到被检验离子的真实焰色反应情

况。

|规律总结|

常见碱金属的考查角度

(1)碱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的现象。

(2)碱金属单质的保存(注意碱金属的密度)。

(3)碱金属单质与。2反应产物的判断,碱金属氧化物与H2O、CO2反应及计算。

(4)碱金属对应的氢氧化物碱性强弱的比较。

(5)碱金属的碳酸盐性质的比较及鉴别。

(6)与最新的科学技术相关的碱金属的应用。

■考点2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必清•知识扫描

化学式Na2ONa2O2

r..12一r,,.."12-

电子式Na+:0:Na+Na+:O:O:Na+

氧元素化合价一2~1

颜色、状态白色固体淡黄色固体

阴、阳离子个数比1:21:2

是否为碱性氧化物星不是

卜。=

与水反应的Na2O4-H2O2Na2O22H2

化学方程式=2NaOH4NaC)II+O2f

与CC)2反应的Na2O4-CO22Na2Oz4-2CO2-

化学方程式—Na2CO32Na2CO34-O2

与盐酸反应Na2O+2HCl2Na2O24-4HCl^^

的化学方程式2NaCHII2C)4NaC14-2H2O+O2f

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

是否有强氧化性无

Fe2+、SC^-、S2—等

、必研•重点突破

问题1Na2。2的物质类别及其强氧化性

(l)Na2O2的物质类别

①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碱性氧化物,Naz。2与酸反应除了生成盐和水外,

还生成。2,故Na2C)2不是碱性氧化物。

②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酸性氧化物,如CO?、SO2>SO3、N2O5等,但

NO2不是酸性氧化物,因为NO?与NaOH反应,除了生成NaNCh外,还生成NO。

(2)Na2()2表现强氧化性的5个实例

Na2O2中O元素的化合价为一1价,易得到一个电子形成一2价,故表现为强氧化性。

①Na2()2与SO2的反应:Na2O2+SO2^=Na2SO4o

②Na?。2与FeCE溶液的反应:能将Fe?+氧化成Fe?+,得到Fe(OH)工沉淀。

③Naz。2与H2S的反应:能将H2S氧化成单质S。

④Na?。?与Na2sCh溶液的反应:能将S07氧化成SOFo

⑤Na?。?与品红溶液的反应: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问题2Naz。2与H2O、C02的反应关系

(1)物质的量的关系

无论是CO2或比0值)的单一物质还是二者的混合物,通过足量的Na2O2时,CO2或H2O(g)

与放出02的物质的量之比均为2:1,即气体减小的体积等于生成的O2的体积。

(2)先后顺序关系

由于CO?能够与NaOH反应,所以一定量的Naz。?与一定量的印。®和CO2的混合物

反应,可视为Na?。?先与CO?反应,乘馀的Na?。?再与H?。®反应。

(3)转移电子关系

当Na2O2与CO2>H2O反应时,每产生1molO2,转移2mol电子。如:

得到2e-

-I

2co2+2Na25-2Na2co3+"f

I________________f

失去2e-

o

(4)固体质量关系

凡分子组成符合(CO)-%)”的物质,"7g该物质在。2中完全燃烧,将其产物[CC>2和H2O(g)]

通过足量Na2()2后,固体增重必为"7g。或者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只要C、

0原子个数比为1:1,即可满足上述条件。中学阶段符合这一关系的常见的物质有:

①无机化合物:印、CO及H2和CO的混合气体。

②有机化合物:CH30H(甲醇)、HCHO(甲醛)、CH3co0H(乙酸)、HCOOCH3(甲酸甲酯)、

C6Hl2。6(葡萄糖)等。

[对点练]取“g某物质在。2中完全燃烧,将生成物与足量Na2。?固体完全反应,反应

后,固体质量恰好也增加了。g,下列物质不能满足上述结果的是()

A.H2B.COC.C6Hl2。6D.Ci2H22O11

占燃一

解析:选D2co+C)24^2CC)2①

2Na2O2+2co2=2Na2cCh+。2②

①+②得:Naz。?+CO=Na2CC)3(虚拟的反应)

即可看作CO能被NazCh完全吸收;

占燃…

同理,2H2+。2242H2。③

2Na2O2+2H2O=4NaOH+02t®

③+④得:Na2O2+H2==2NaOH(虚拟的反应)

即可看作H2能被Na?。?完全吸收;C项可变形为(CO)6(H2)6;D项变为C(CO)u(H2)u,

因而反应后质量增加大于ago

、必做•题组巩固

角度一过氧化钠的性质及应用

1.在含有Fe?+、Fe3\Al3\NH: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固体,再加入过量的稀盐

酸,完全反应后,离子数目几乎没有改变的是()

A.Fe2+B.Fe3+C.Al3+D.NH:

解析:选CFe?,被Na?。?氧化成Fe3+,Fe?’数目减少,Fe'+数目增多;NH;与NaOH

反应放出氨气,NH;数目减少;AF+-A1(OH)3fAlO£fA「+,数目几乎没有改变。

2.比较下列四组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一组:①Na2G>2+CC)2②Na2O2+SC>2

二组:③Na2O2+FeCb(溶液)④NazOz+FeCM溶液)

三组:⑤SO2通入品红溶液中,加热⑥Na?。2加入到品红溶液中,加热

四组:⑦NaOH溶液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⑧Na2。?固体加入到紫色石蕊试液中

(1)写出①、②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判断③、④反应中可能发生的现象,为什么?

(3)判断⑤、⑥反应中可能发生的现象,为什么?

(4)判断⑦、⑧反应中可能发生的现象,为什么?

答案:⑴①2Na2O2+2CC)2=2Na2co3+O2

②Na?。2+SO2==Na2SO4

(2)③、④反应均会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并有气体放出。④中气体明显少于③中气体,FeCb

与NaOH反应生成Fe(OH)3,Fe(OH)3是不溶性的红褐色沉淀;④中Fe?+具有强还原性,易

被Na?。2氧化并生成Fe(OH)3,Naz。2与溶液中的水剧烈反应会有。2产生

(3)⑤溶液红色褪去,加热后又恢复红色;⑥溶液红色褪去,加热后不能恢复红色。原因

是S02的漂白性不稳定,Na2O2的漂白性是因其具有强氧化性

(4)⑦溶液变蓝,⑧溶液先变蓝后褪色。原因是Na?。?与H2O反应生成NaOH,呈碱性,

同时Naz。2又具有漂白性

角度二Naz。2与H?。、CO?反应的定量分析

3.200℃时,lL6gCO2和H2O(g)的混合气体与足量的Na2O2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

了3.6g,则原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是()

A.0.125molB.0.25mol

C.0.5molD.1mol

解析:选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2的质量为11.6g-3.6g=8g,〃(。2)=

Og

Tl

32to1=025mol,根据Na2O2与H2O(g),CO2反应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可知CO2和H2O(g)

的物质的量之和为0.25molX2=0.5moL

4.[双选]过氧化钠可作为氧气的来源。常温常压下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后,若固体

质量增加了28g,反应中有关物质的物理量填写正确的一组是0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X)

选项二氧化碳碳酸钠转移的电子

A1molNA

B22.4L1mol

C106g1mol

D106g2NA

解析:选A、C设有xgCC>2参加反应,贝I:

2Na2O24-2CO2-=2Na2CO3+O2△6

1568821232212-156=56

工g28g

OOY

77=^,解得:x=44,即有1molCO2参力口反应,生成1molNa2co3。根据上述计算可

JOZO

知,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为NA,生成了106gNa2co3,A、C正确,D错误;常温常压

下1molCO2的体积不是22.4L,B错误。

角度三有关Naz。2的性质实验

5.为了探究过氧化钠的强氧化性,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入药品并连接仪器。

②缓慢通入一定量的Nz后,将装置D连接好(导管末端未伸入集气瓶中),再向圆底烧瓶

中缓慢滴加浓盐酸,剧烈反应,产生黄绿色气体。

③一段时间后,将导管末端伸入集气瓶中收集气体,装置D中收集到能使带火星的木条

复燃的无色气体。

④反应结束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再通入一定量的N2,至装置中气体无色。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中湿润的红色纸条褪色,证明A中反应有(填化学式)生成。若B中改

放湿润的淀粉-KI试纸,仅凭试纸变蓝的现象不能证明上述结论,请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原因

(2)装置C的作用是o

(3)甲同学认为。2是Na?。?被盐酸中的HC1还原所得。乙同学认为此结论不正确,他可

能的理由为①;②o

(4)实验证明,Na?。?与干燥的HC1能反应,完成并配平该化学方程式。

□小202+口K1=□。2+口他1+口______

该反应(填“能”或“不能”)用于实验室快速制取纯净的Cl2,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答出两点)。

解析:(1)B中湿润的红色纸条褪色,说明A中反应有Cb生成;若B中是湿润的淀粉-KI

+

试纸,试纸变蓝,不能说明一定有Cb生成,因为。2也可把「氧化成k:4H+4F+02=212

+2H2O,从而使试纸变蓝。(2)装置C中盛放的是NaOH溶液,其作用是吸收HC1和CE,防

止污染空气并使D中收集到较纯净的(3)Na2()2被还原时氧元素的化合价应该降低,不能

得到。2;。2可能是Na2C>2与盐酸中的H2。反应得到的。(4)由原子守恒可知,生成物中所缺

物质为H2O,再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可配平该化学方程式。该反应不能用于实验室

快速制取纯净的CE,一是因为实验室没有可直接使用的干燥HC1气体,且气体与固体反应

较慢;二是因为HC1易混入Cb中,生成的H2O及H?。与Na?。?反应生成的。2也易混入Cb

中,使Cb不纯。

+

答案:(1)C124H+4r+O2=2I2+2H2O

(2)吸收HC1和过量的Cl2,防止污染空气,使D中能收集到较为纯净的氧气(3)①Na2。?

被还原时氧元素的化合价应该降低,不可能得到。2②。2有可能是Na?。?与盐酸中的H2O

反应所得(4)14122H2O不能①Naz。2与生成的HzO反应有。2生成;HC1混

在Cb中;H2O混在Cb中(答出任何一点即可)②实验室没有可直接使用的干燥HC1气体;

固体与气体反应较慢(答出任何一点即可,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高考真题5年全国,2年地方

[全国卷]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2015•新课标全国卷I)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O2转移的电子数为。.2M。

()

(2)(2015•新课标全国卷II)钠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多种氧化物。23g钠充分燃烧时转移

电子数为INA。()

(3)(2015•新课标全国卷II)CC)2通过NazCh粉末后固体物质增重。()

(4)(2013•新课标全国卷II)钠与CuSC>4溶液反应:2Na+Cu2+=Cu3+2Na+。()

(5)(2011・新课标全国卷)1.00molNaCl中含有6.02X1()23个NaCl分子。()

23

(6)(2011•新课标全国卷)1.00molNaCl中,所有Na卡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X6.02X10o

()

(7)(2011•新课标全国卷)电解58.5g熔融的NaCl,能产生22.4LCb(标准状况)、23.0g

金属钠。()

答案:

(1)V(2)V⑶J(4)X(5)X(6)V⑺X

[地方卷]

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2015•福建高考)称取2.0gNaOH固体,先在托盘上各放一张滤纸,然后在右盘上添加

2g祛码,左盘上添加NaOH固体。()

(2)(2015•广东高考)23gNa与足量HzO反应完全后可生成/个H2分子。()

(3)(2015・山东高考)金属钠着火时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4)(2015•天津高考)灼烧白色粉末,火焰成黄色,证明原粉末中有Na+,无K+。()

(5)(2015•上海高考)溶解度:小苏打(苏打。()

NaOONa

(6)(2014•江苏高考)过氧化钠的电子式为■■■'o()

(7)(2014•江苏高考)在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中,每生成0.1mol氧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0.耽。()

+

(8)(2013•江苏高考)Na2C>2溶于水产生。2的离子方程式为:Na2O2+H2O==2Na+2OH-

+O2to()

答案:(1)X(2)X(3)X(4)X(5)X(6)X(7)X(8)X

3.(2014•上海高考)下列反应与Na2O2+SO2=Na2SO4相比较,冲2。2的作用相同的是

()

A.2Na2O2+2CO2=2Na2CO3+O2

B.2Na2O2+2SO3=2Na2SO4+O2

C.Na2O2+H2SO4=Na2SO4+H2O2

D.3Na2O2+Cr2O3^=2Na2CrO4+Na2O

解析:选D在反应Na2O2+SO2=Na2SO4中SO2作还原剂,Na2O2作氧化剂。A项,

在反应2Na2C>2+2CC)2=2Na2co3+。2中Na2。?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B项,在反应

2Na2O2+2SO3=2Na2SO4+O2中NazCh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C项,在反应Na2O2+

H2SC)4=Na2SC)4+H2O2中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项,在反

+

应3Na2()2+Cr2O3^=2Na2CrO4Na2O中,Na2O2作氧化剂。

果下限时集训(1)命题热点巩固,查漏补缺提能

(限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2016・唐山模拟)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NazCh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B.NaHCO3的热稳定性强于Na2cCh

C.乙醇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H?

D.金属钠着火时,用细沙覆盖灭火

解析:选BNaHCO3受热分解而Na2co3受热不分解,故Na2CO3的热稳定性强于

NaHCO3.

2.(2016•山东师大附中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2O.NazOz的组成元素相同,二者分别与CO?反应的产物也相同

B.在反应2Na2C)2+2H2O=4NaOH+O2t中,Naz。?是氧化剂,是还原剂

+-

C.。2。2溶于水产生。2的离子方程式为Na2O2+H2O=2Na+2OH+O2t

D.NazOz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时,一部分氧元素被氧化,另一部分氧元素被还原

解析:选DNa2O与CO2反应的产物为Na2c。3,Na?。?与CO?反应的产物为Na2CO3

和。2,A项错误;在反应2Na2O2+2H2O=4NaOH+O?t中,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项错误;选项C所给离子方程式中的氧元素不守恒,得失电子不守恒,C项错误。

3.下列各反应中,生成物不随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的用量变化而变化的是()

A.Na和。2B.NaOH和CO2

C.NaHCCh和NaOHD.Na2cO3和HC1

解析:选CA项反应条件不同,生成物不同;B项CO?的用量不同,生成物不同;D

项,Na2cCh溶液与盐酸的加入顺序不同,生成物不同。

4.观察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一种基本方法。某同学将一小块金属钠露置于空气中,观察到

下列现象:银白色⑨*变灰暗盘*变白色出现液滴⑨*白色固体,则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了Na2。?

B.④只发生物理变化

C.③是Na2c。3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了溶液

D.②变白色主要是因为生成了NaOH

解析:选D金属钠露置于空气中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为:

Na京挈多•NazoQ^^NaOH吸呆潮解NaOH溶液2c。3对照选项分析判

断,D项正确。

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切开的金属Na暴露在空气中,光亮的表面逐渐变暗,发生的反应为2Na+O2=Na2O2

B.4.6gNa与O2完全反应,生成7g产物时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2mol

++

C.Na与稀H2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Na+H2t

D.将少量Na投入到C11SO4溶液中,既有沉淀生成又有气体放出

解析:选AA项,常温下切开的金属Na暴露在空气中,光亮的表面逐渐变暗是因为

生成Na?。,错误;B项,由题意知虽然生成Na2()2和Na2。的混合物,但是Na的物质的量

为0.2mol,故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仍为0.2mol,正确;C项,Na与稀H2s。4反应的本质是

与H’的反应,H2so4是强酸,正确;D项,Na与水反应放出气体,生成的NaOH与C11SO4

反应生成Cu(OH)2沉淀,正确。

6.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解释不正确的是()

A.滴有酚酸的NaHCCh溶液呈浅红色,微热后红色加深,是因为NaHCCh分解生成了

Na2c。3

B.钠保存在煤油中,是因为煤油不与钠发生反应,钠比煤油密度大,煤油可以使钠隔

绝空气和水蒸气

C.用洁净的玻璃管向包有Na2。2的脱脂棉吹气,脱脂棉燃烧,说明CO2、印0与Na?。?

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D.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产物是Na2co3,原因是钠与氧气生成的Na2。与H2O和CO2

反应

解析:选AA项,对NaHCCh溶液微热,HCOg水解程度增大,溶液碱性增强。

7.(2016,南通模拟)如表所不,对陈述I、II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

都正确的是()

选项陈述I陈述n判断

A碳酸钠溶液可用于治疗胃病Na2cO3可与盐酸反应I对,II对,有

向滴有酚酰:的水溶液中加入

B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I对,II错,无

Na2O2变红色

C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高压钠灯发出透雾性强的黄光I对,n对,有

Na2O2能与CO2和H2O反应生

D过氧化钠可为航天员供氧I对,n对,有

成。2

解析:选DA项中陈述I错误,治疗胃酸过多要用NaHCCh而不是Na2co3;B项中陈

述I错误,酚肽在Na2()2的水溶液中最终呈无色;C项,陈述I与II之间无因果关系。

8.已知A是一种金属单质,B显淡黄色,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则C的以下性质错误

的是()

C

A.溶液呈碱性

B.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C.与足量盐酸反应放出气体

D.受热易分解

解析:选D由题意知A为Na,B为Na2O2,C为Na2CO3,D为NaOH.Na2co3受热

不分解,D项错误。

9.(2016•衡阳联考)一定量Na2。2和NaHCCh均匀混合物分成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份。将

甲投入100mL稀盐酸,固体完全溶解,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干燥气体2.24L。再将生成的气

体全部导入装有乙的干燥管中,充分吸收后,收集到一种单质气体,标准状况下体积为2.016

L。根据以上信息,下列有关推断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两份混合物中均含Naz。?0」6mol

B.甲乙两份混合物中均含NaHCC)30.02mol

C.原混合物中Naz。?与NaHCC>3物质的量之比无法确定

D.盐酸物质的量浓度可能为3.4mol-LT

解析:选B装有乙的干燥管中CO2与NazCh发生反应(设参加反应的CO2的体积为xL,

对应生成的02的体积为yL):

2cO2+2Na2O2=2Na2CO3+O2差值

211

xLyL2.24L-2.016L

=0.224L

由x-y=0.224,x=2y,得x=0.448,>=0.224。由题意可知装有乙的干燥管中CO2完

全反应,但不能确定NazCh是否完全反应,因此不能通过上述反应确定混合物中NazCh的含

量。混合物与盐酸反应时,由于不知道盐酸的浓度,故不能通过盐酸与NaHCCh的反应确定

混合物中NaHCCh的含量,但可以通过NazCh与盐酸反应时生成的。2的量(2m2。2~。2)来确

、。人“口2X(2.016L-0.224L)工,

定混合物中NazCh的含量:»(Na2O2)=2»(02)=-224L-moL——=0.16mol,A项正确,

B项错误,C项正确。若盐酸完全反应,则有:4HC1+2Na2O2=4NaCl+2H2O+O,t,HC1

+NaHCO3^=NaCl+H2O+CO2t,w(HCl)=4n(O2)+n(CO2)=4X0.08mol+0.02mol=0.34

mol,故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可能为=3.4morI/'D项正确。

10.由Naz2、Na2co3、NaHCCh、Na2O>NaCl中的某几种组成的混合物,向其中加入

足量的盐酸,有气体放出。将气体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气体体积减少。将上述混合物在

空气中加热,有气体放出且固体质量增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混合物中一定不含Na2c。3、NaCl

B.混合物中一定有Na2。?、NaHCO3,Na2O

C.无法确定混合物中是否含有NaHCCh

D.混合物中一定不含Na2C)2、NaCl

解析:选B向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盐酸产生气体,气体通入NaOH溶液后,体积减少,

可知气体成分为C02和。2,则混合物中一定有Na2O2且至少有Na2cCh和NaHCO3中的一种;

混合物在空气中加热,有气体放出且固体质量增加,则混合物中一定有NaHCC)3。NaHCO3受

热分解生成C02和H2O,其与Na2O2反应的质量变化如下(假设混合物中有2molNaHCO3):

AflmolCONa。

2molNaHCO——►21molO,

311molH2O2

固体质量减少,而题给信息是固体质量增加,故混合物中一定含有Na2。,而Na2cO3和

NaCl无法确定。

二、非选择题

11.已知A、B、C、D、E、F、G、H8种物质,有如图转化关系。其中A、D为淡黄色

固体,B、G、H为溶液,H呈浅绿色,E为红褐色沉淀。又知A、F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与G反应的现象是-

(2)A、B分别加入滴有酚麟的水中,各有什么现象?

AB。

(3)H和B、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现象为o

(4)将一定物质的量的CH%、。2和A放入一密闭容器中,用电火花不断引燃混合气,使

其充分反应。反应结束后,容器内压强趋于0(在120℃时测定),其残余固体溶于水,无气体

放出。

①CH4、。2和A的物质的量之比是0

②若取0.1molCH4发生上述反应,向残余固体中加入足量的酸,能放出mol气

体,共可消耗molHC1使溶液呈中性。

解析:由题中信息和转化关系可推知A为Na2O2,B为NaOH,C为O2,D为S,E为

Fe(OH)3,F为SO2,G为可溶性硫化物溶液,H为含Fe?’的溶液,由此可得出(1)、(2)、(3)

的答案。

(4)常规解法:

CH4+202=82+2H2O①

2c。2+2Na2O2=2Na2CO3+O2②

2H2。+2Na2O2==4NaOH+O2t®

①X2+②+③*2得:

2cH4+。2+6Na2O2=2Na2CO3+8NaOH

这样问题①②就全部解决了。

巧解:根据(CO),,H,“可与Naz。?完全反应,可知CH与。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进

而求得CH4、。2、Naz。?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6。

答案:(1)有浅黄色沉淀(或溶液变浑浊)

(2)溶液先变红,后褪色溶液变红

2+-

(3)4Fe+8OH+02+2H2O=4Fe(OH)3I

先生成白色沉淀,逐渐变灰绿色,最后转化成红褐色

(4)©2:1:6②0.10.6

12.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如下实验装置,验证''二氧化碳与水接触时才能和过氧化钠反

(1)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填“大于”或“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2)装置I中的试剂是(填字母)。

a.稀盐酸b.稀硫酸

c.小苏打d.石灰石

(3)实验时,应先打开弹簧夹(填“Ki”或“&"),观察到预期现象后,关闭它,再

打开另一个弹簧夹。

(4)实验过程中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a口,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始终不复燃。

①为观察到最终木条复燃,甲建议在III后安装一个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目的是

②乙认为即使采纳甲的建议且最终观察到木条复燃,也不能证明CO?参与了反应,原因

⑸为进一步达到实验目的,应补充的实验是:取最终反应后III中所得固体,

解析:⑴此反应是放热反应;(2)依据实验目的,需要干燥的CO2,所以装置I是制取

CO2装置,故只能选择小苏打,因为盐酸易挥发出HC1,所以应选择稀硫酸;(3)先通干燥CO?,

然后再通湿润CO?进行对比;(5)证明反应后固体中含有CO5\

答案:(1)2Na2O2+2CO2=2Na2CO3+02大于

(2)b、c(3)K2(4)①除去未充分反应的CO2②水与Na?。?反应生成。2(5)加入稀盐

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答案合理即可)

13.钠是活泼的碱金属元素,钠及其化合物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完成下列计算:

(1)叠氮化钠(Na、)受撞击完全分解产生钠和氮气,故可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若产生

40.32L(标准状况下)氮气,至少需要叠氮化钠g»

(2)钠-钾合金可在核反应堆中用作热交换液。5.05g钠-钾合金溶于200mL水生成0.075

mol氢气o

①计算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②计算并确定该钠-钾合金的化学式。

(3)氢氧化钠溶液处理铝土矿并过滤,得到含铝酸钠的溶液。向该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

有下列反应:

2NaAl(OH)4+CO2-*2A1(OH)3I+Na2CO3+H2O已知通入二氧化碳336L(标准状况

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