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车硬件知识(选购、组装技术、各类调节、清洁保养)_第1页
单车硬件知识(选购、组装技术、各类调节、清洁保养)_第2页
单车硬件知识(选购、组装技术、各类调节、清洁保养)_第3页
单车硬件知识(选购、组装技术、各类调节、清洁保养)_第4页
单车硬件知识(选购、组装技术、各类调节、清洁保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注:本文所有材料均收集自网络,本人仅是汇总合集,方便大家查阅

山地自行车新手硬件入门图解...................................................................1

单车选购指南.................................................................................11

自行车知识集粹(含骑行知识和各部位调整)....................................................16

山地车Titusxcarbon组装详细实拍教程!.......................................................70

山地自行车的维护保养........................................................................130

山地车的日常维护............................................................................186

变速系统调整................................................................................188

山地车的清洗................................................................................200

山地车清洗上油全攻略........................................................................208

新车的简单调整..............................................................................217

冬天骑行注意事项............................................................................224

如何锻炼自己体力............................................................................225

山地自行车新手硬件入门图解

山地车主要用于山地越野,可以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行驶,享受颠簸起伏的快感,以及•种野性的征服感。它

通常使用240r27段变速器,26的轮胎,15-18的车架,和带减震器的前叉。

山地车,仅仅是个总称,凡是没有公路弯把的,没有小轮子小坐垫的车,老百姓都叫做山地车。细心的朋

友会发现,山地车也有许多区别,比如:有的前叉是双肩,有的是单肩;有的用碟刹,有的用V刹;有的是硬

车架,有的是全避震车架;再通俗点,有的车看起来很庞大,有的很纤巧……其实,他们都是山地车,只是用

途不同而已。

山地车又分为五类:

1、普通越野XC(CrossCountry)

50%上坡、50%下坡:用于普通的山地越野,也是山地车中最轻便最实用的车型,因强度适中,可以追求轻量

化。

2、双人竞速DS(DualSlalom)

70%上坡、30%下坡:适合竞赛级的高强度越野,但造价过高,都在万元左右

3、自由骑FR(FreeRide)

40%上坡、60%下坡:野地从林里玩,也可以飞台阶,高强度要求,部分装备接近DH。

4、匕跃DJ(DirtJumping)

30%上坡、70%下坡:飞土包的车,腾越空中,需要很重的高强度车架,前叉也不便宜。

5、速降DH(DownHill)

0%上坡、100%下坡:从山顶以60公里/时的速度冲下,拥有巨长的双肩前叉,超高强度要求,一般造价在3-5

万元左右,重心后移,不适合爬坡;又因重量过重,不适合一般的骑行越野。

前四种用于一般的骑行越野很容易,速降车因重量等因素,所以较困难。

这里重点写入门级别的第一种。

XC越野车,是最常见也是最实用的山地车,满大街跑,下面这张图,帮你认识车上的各个部件。随后,将对

各个部件做解释。图一:

1、车架

一部山地车,是否骑的舒适,是否轻巧易控,能承受多高的强度,能用多长的时间,能否升级等,关键就是看

车架了,如同电脑上的主板,攒机高手对主板的要求超过了对CPU的要求。

车架大致分为两种:硬车架、全避震车架。

硬车架:骑起来更省力,更轻巧,价格低廉,500左右的架子就不错了。

全避震车架:更舒适,过颠簸的山路时不用减速,不过骑起来有懈力,不适合长途,价格较高,尤其是选择一

款优秀的后避震器,价格跟车架价格不相上下了。图二:

建议:大猫(B1GCAT)的硬车架很不错,便宜又轻(400元、1485克),强度也行。买全避震车架的朋友可以

先买个普通车架,再换个好点的避震器。

2、前叉

前叉是山地车中科技含量较高的部件,高人曰:“山地车,其实就是车架加个前叉哉〜〜”可见前叉的重要性。

硬前叉的山地车已经不多见了,现在基本都是带避震器的前叉。全世界有几家厂的前叉不错:Suntour(三拓)、

DDN、RockShox,Marzocchi(马祖奇)、Manitou>FOX.......其中前四个厂的叉子有1000元的普及型号叉,而

后两种较少见,且价格太高了,即使普及型的叉也接近2000元,新车友难以承受,买了也难以发挥其功效,

是浪费。图三:

EBACK舵管

下管

外部回弹

下面介绍一下前叉的介质种类:(感谢三脚猫纠正)

⑴、弹簧叉:最低档的叉,没有阻尼。

特点:便宜,300元就能买个不错的。

⑵、阻力胶:以阻力胶为介质,没有阻尼。

特点: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不过阻力胶用三年左右会老化,需要换。

⑶、油簧叉:以弹簧(coil)为回弹介质,以油为阻尼。

特点:最重,但是最结实。弹簧用起来比较润,对小震动反应灵敏,一般半年换一次避震油,怎么拆叉换油可

以参考f杨林一的帖子

http:〃/newbbs/dispbbs.asp?boardID=130&ID=9589

⑷、油气叉:以空气(air)为回弹介质,以油为阻尼。

特点:比油簧叉轻,但结实度有所降低。(也不至于低到哪儿去,普通越野足够了。)半年打一次气,车行都会

提供专门的气筒免费打,单独买也可以,带气压表200元左右。以空气为介质的好处是重量更轻点,可以在高

速越野中保护骑行者的手腕部位,不过对小震动反应不太灵敏。

前叉的工作顺序应该是:遇到障碍物——前叉被压缩——到了极点——被回弹到原来长度(回弹的速度受阻尼

的影响)——弹跳系统工作结束

新车友可能对一些前叉的专业或英文词语不太熟悉,这里大概解释一下。

行程Travel:前叉能够压缩的极限长度。越野用60-80mm就够了。不过要玩玩飞的就该选个长行程的叉

100-125mm,速降的叉就更长了,得要180mm。

弹跳Spring:从遇到障碍物前叉行程收缩到极点,再由介质(阻力胶、弹簧、空气)弹回原来的行程长度为止,

这个过程叫弹跳。

回弹rebound:弹起后收缩到极点之后,由介质(阻力胶、弹簧、空气)弹回原来的行程长度,其实就是弹跳

Spring的后半部分,因为回弹速度要受到油阻尼的影响,所以单独成为一个专业名词。

阻尼Damping:回弹的时候,回弹速度有多快,这个由阻尼来决定。高速行使下,回弹快了,会被弹飞;回弹

慢了,连续障碍物时行程被越压越短,手感跟没有回弹的硬叉-样。(用马祖奇04年的EXR—PRO快速下30

级楼梯就这个感觉,只有换较清的避震油增加回弹速度才可解决,不过有的朋友喜欢阻尼明显,也就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了。)

回弹调节reboundadjustment:这是一个科技卖点,有这个功能的叉要贵儿百元。但是马祖奇的经典叉Z3带这

个功能,要知道Z3不到1000元啊!〜不过现在基本没货了;另外RockShox的叉,只要型号后面跟SL的也带。

顾名思义,是调节回弹速度快慢的。带这个功能的叉,不用换清、浓的油,就能达到调节回弹的目的。回弹调

节在越野中的影响——小石头路、泥路,需要回弹快点的;岩石、大落差的路需要回弹慢点的。

回弹调节旋钮一般在叉脚的左边,看杨林的拆Z3的那个帖子就能看见。原理是转动以后,可以使油孔变小,

而减少单位时间油的通过量,延长出油的时间,达到回弹变慢的目的。跟饭店带孔的塑料盐瓶一个原理。

按中国人的思维习惯,把回弹调节理解为阻尼调节要容易些,因为回弹的快慢是通过油阻尼进出量来控制的。

锁死:RockShox的3000元以上高档叉有这个功能,骑行的时候,通过一个特殊的旋钮,能把前叉锁死,跟硬

叉一样,对任何障碍物都没有减震的反应。这样可以减少懈力,使爬坡变得更容易,骑长途时也可以省力些。

普通玩家用处不明显,建议把金钱用在其它部件上。

避震油:在摩托车店可以买到摩托车前又避震油,与山地车通用,要选清点的,因为自行车可没摩托那么重。

越清的油,阻尼越不明显,回弹速度就越快;反之浓的油,阻尼就明显,回弹速度就慢。(比如:马祖奇04年

的EXR-PRO就是回弹慢的。)

说了这么多,这里着重写的是RockShox和Marzocchi(马祖奇)这两个牌子。

其实大街跑的山地车基本用的是这两牌子的家伙,前者是美国牌子,后者是意大利牌。不过从04年起,所有

1000元左右的普及型叉都改为台湾生产了。有的老鸟说质量有所减退,不过就新手朋友的低强度玩法而言,没

三年是不会用坏的。

下面就这两个牌子的具体型号,照官方网站的内容举例翻译、解释。

RockShox—PilotSL:

/mountain/pilot/sl.asp

Travel:80mmwith100mmconversionincluded行程:80-100mm可变换

Weight:3.87lb.(1.76kg.)重量:1.76KG

Spring:SinglesidedcoilwithAirAssist弹跳系统:单边弹簧和气压援助

Damping:HC2阻尼系统:HC2

Adjust:Externalreboundadjustment回弹调节系统:外部回弹调节

Lowers:Onepiecemagnesium下管:整块镁合金

Crown:Forged6061aluminum,black顶材:铝、黑色

SteererTube:Buttedaluminum舵管:铝

UpperTubes:Chromedsteel28mm上管:铭合金

Colors:Black,Red颜色:黑、红

Upgrade:OverXC:Externalreboundadjustment比较:比PilotXC多了外部回弹调节器。PilotXC也可

以调节回弹速度,不过要拆开叉子调节,比较麻烦。

Marzocchi—EXRPROAir

Dampingsystem:DualOpenbathSSVsystem阻尼系统:双边气压SSV系统

Adjustability:Dualexternalpreloadadjuster适应系统:双边外部预加负荷

Springtype:Air弹跳类型:气压

Travel:85,105,120mm行程:85,105,120mm

Steertube:Steel舵管:钢

Colors:Black,Red颜色:黑、红

两个牌子的风格:美国人设计的RockShox有很多科技卖点,用起来更舒适;而意大利的Ma⑵)cchi更结实,这

要看玩家具体的用途了。经常玩飞坠的朋友,建议用意大利的,而享乐型的中度越野者,适合用美国的。

3、制动系统:刹车、刹把、刹车线

山地车用两种刹车:V刹、碟刹,而普通的吊刹不常见。

V刹:力量很大,因为是靠摩擦轮圈制动,所以轮圈一定要调整到位,且不容易形变。

碟刹:比起V刹,更不容易把轮胎抱死,高速行驶的时候,抱死很危险,会导致侧滑。

价格:碟刹的价格很贵,好点的都在千元左右,V刹400元能买相当好的了。

碟刹又分两种:油压碟刹和线拉碟刹,油压碟刹靠油去压刹车片,获得巨大的刹车力,这种刹车在速降车上很

常见;线拉碟刹靠手指的力量去制动,其实用在XC上绰绰有余了。

卜面推荐一款手感最好的线拉碟刹:AVID碟片直径185mm型,价格800-900元不带刹把,刹把130/X-L图四:

WNW.CHINABIKE.NET

开拓者自行率论坛

推荐V刹:喜马诺XT-739(230元左右)图五:

刹车线:推荐买喜马诺XTR,15元一根,三年不锈。

下面推荐一款手感最好的线拉碟刹:AVIDBB7,价格800-900元

推荐V刹:AVIDSD7刹车(300元左右)

4、传动系统:牙盘、中轴、链条、飞轮

牙盘:这个没什么好说的,3个齿轮,都知道吧,RaceFace的不错,有点贵啊500多。便宜的买个ShimanoAcera,

100多块钱,或者闪电的牙盘,60元,呵呵。图六:

中轴:有梅花孔中轴和方孔中轴两种,长度也有所不同,必须依照梅花孔或方孔的牙盘购买。图七:

链条:这个是个易耗品,断链条是经常的,骑长途的话,一定要带好备用的哟,免得在青藏路上灰溜溜的搭便

车。

飞轮:这个要选择了,有8飞24速的,有9飞27速的。长期以来,老百姓有个误区,认为

档越多,用得也越多。其实车手是不会把所有档用遍的,80%的时间只用一个档,但这个档一定是最适应车手

蹬踏力度和频率的。由此可见,档数越多的变速系统,车手选择适合自己的档位就越精确。27速的比24速的

多3个档,让车手有更多的选择。图八:

WWW.CII1NAB1KE.NET

5、变速系统:变速指拨、前拨、后拨、变速线

变速器呢,国内最常见的两个牌子,一是喜马诺Shimano,二是SRAM。

喜马诺占领中国市场很多年,因为是日本牌子,不少愤青选择了抵制,而购买SRAM,新兴的SRAM在性价比

上的确优越一些,比如SRAM-7.0变速系统就是针对Shimano-XT设计的,但是价格便宜一半,建议朋友们多

参考参考。还有要注意的是,Shimano跟SRAM有的零件不兼容,最好不要混用。

听说SRAM好象被美国公司收购了,这就麻烦了,看愤青们是抵制日货呢,还是抵制美货呢?或者不用变速器

得了。或者用少见的意大利产的,要多付出2-3倍的价钱哟~一爱国难做啊……

讨论SRAM和Shimano,请参阅:

http:〃www.chinabike.net/newbbs/dispbbs.asp?boardID=10&ID=15475

指拨:分两种,•是剪刀变速器,二是转把变速器,转把变速器变档时来得更快,有的人有钟爱剪刀变速器,

因人而异了。Shimano的变速器大多是剪刀的,SRAM的转把变速器很有名。

还有一种是联体手变,把指拨和刹车的闸把做成一体的了,这样的好处是具有极高的兼容性和美观,不足之处

是,万一闸把坏了指拨没坏,还是得全部一起换。图九:

前拨:钱多的往XT上走,钱少的用alivio。SRAM的很不错,比较便宜。图十:

后拨:个人认为比前拨重要些,建议装比前拨高一档次的家伙。比如Shimano的LX、XT系列,SRAM-7.0等,

结实耐用。钱少的就装Shimanoalivio,100块左右。图十一:

变速线:同刹车线。

附:Shimano的级别从高到低依次是XTR,XT,LX,Deroe,Alivio,Acera,Altus,Tourney

SRAM的级别从高到低依次是XO、9.0、7.0

6、车轮:车圈、钢线、前后车轴、外胎、内胎

车圈:山地车应选用双层圈。因为双层圈比单层圈更结实,更能经受恶劣地势对单车性能的考验。车圈又分为:

刀圈和工型圈。

刀圈优点是抗纵向的冲击强,再大的强度也不会发生圆周变形,而横向的变形是很好调整的;刀圈还能减小空气

阻力,适合业余车手和训练使用。缺点是重,不适合爬坡。工型圈抗横向的冲击能力强些。图十二:

钢线:这个没什么好说的,有两种,一种是普通的,横截面是圆形;另种横截面是扁的,能减少正面的风阻。

车轴:又称花鼓。用碟刹的朋友,应该选择碟刹车轴,因为碟刹片是固定在碟刹轴上的:用V刹的朋友,可以

用普通轴,如果以后想升级到碟刹,可先装碟刹轴。

图十三:

车轴分为培林轴和珠档轴。建议买培林轴,滚珠坏了,可以更换。

什么叫培林轴,新手肯定不太懂。

培林是英语BEARING(轴承)的音译,培林轴其实就是轴承轴。还有一种轴,它比陪林轴承受更强的压力,

叫珠档轴,Shimano的多半是珠档轴,这种轴如果珠档坏了的话,更换很麻烦,需要专业人事和专门的材料。

而陪林轴中的轴承滚珠,是全世界统一型号的,到处都能买,用坏了换起来很方便。

培林轴中还有一种叫——滚针陪林,是用圆柱体代替球体作为传动的介质,优点是强度更大,润滑度稍有下降.

一般用在中轴和腕足那里。(感谢llxiang纠正)

图十四:

推荐:狄徐的花鼓是培林的,它的轴承滚珠很容易买到。价格偏贵。图十三的两款都是狄徐的。左边是碟刹轴,

右边是普通轴。

外胎:个人认为很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骑手在特定路面对车的操控。不同的胎纹适应不同的路面。如下图:

左边的胎纹平,右边的凸。

胎纹越平,阻力越小,速度越快,在平地上的摩擦力越强。尤其是最左边光头胎,适合城市里平整的水泥路。

左二的细齿胎适合泥路。

胎纹越凸,阻力越大,速度越慢,在山地上的摩擦力越强。图十五:

内胎:属于易耗品,随便弄一个,正新内胎,12元/根。

单车选购指南

第一步,要决定购买什么类型的车。

要根据自己预期的用途来购买,一般来说1是主要上下班用买菜用带人用,2是主要

象目前论坛主流活动类型一样周末的健康或运动骑行,3是主要玩长途旅游骑行,4是

真正意义上的玩车(追求发烧,都是高手,不在本贴讨论范围)。

用途1:买个大品牌的,有SHIMANO变速系统(骑着轻快),价格丢了不心疼的。

用途2:一会详细讨论。

用途3:买GIANT或MERIDA的旅行车,带蝴蝶把和后货架。如果自己组装,一定

注意车轮的辐条用普通钢条,千万不要用轮组(长途容易断而且不好随地修)。这类车

一般比较重(考虑负载能力),但参加用途2的活动也可以,只是爬坡路段吃点亏。

用途2实际属于休闲运动的范畴,山地车、公路车、折叠车、旅行车四大类型都很适

合。山地车操控性好,结构坚固,骑行姿势比较帅;公路车轮细车轻速度快,在平路

和好路上很站优势,骑行姿势显得专业;折叠车方便携带,外观新颖,骑行起来很时

尚;旅行车朴实无华,能驮能带。

山地车推荐:

l.Giant(捷安特)

Atx6801298元曾经的入门经典车型

Atx7401780元曾经的性价比之王,除了中轴垃圾没有大的缺点。

Atx7552098元新车,超过了2000,但是很值得推荐购买,使用了全套shimano的传

动。

Atx庆典车(v刹版)1998元,除了一个shimano的牙盘,全车没有一个日本零件。

推荐。

Atx庆典车(碟刹版)2598元,超过2千很多,但是性价比超高,没有一个日本零

件。

2.Merida(美利达)

勇士998元,推荐的入门车型,好看,实用。

勇士pro1298元,稍微有米点的推荐入门车型,几乎没啥子要改的。

公爵1598元,性价比超高,米人一步到位的选择,推荐,并且18寸车架更适合高个

子。

挑战者价格2898元,架子也是18的,

第2步:确定自己车的档次

当然,主要是经济能力和爱好程度决定的,有人骑几百的山地一样很舒服,有人骑1、

2万的车子还觉得不得劲。这得看个人情况。但最好是用自己的钱买。但只有人才是

战争胜利之本。体力和技术是关键。拉灯骑的车子不是最贵,也照样夺冠。

山地车零件档次从高至(j低XTR、SAINT、XT、LX、DEORE、ALIVIO>ACERA、

ALTUS、TOURNEY

公路车零件档次从高至Ij低DURA-ACE、ULTEGRA、105>TIAGRA、SORA、2200、

A050

上面的型号指的是套件,整套全部包括上面说的变速、传动、刹车系统,最顶级的套

件比如山地车的xtr套件和公路车的dura,售价都在1万元左右,2000左右及以下的

整车,厂商在山地车上最多用到alivio,公路车最多用到sora,并且不会使用到全部

的套件,都是挑几样关键部件用,最常用的就是使用shiman。的变速系统。比如变速

刹车杆、前变速器和后变速器,因为变速系统技术含量最高,小日本的shiman。基本

处于垄断地位,其他传动系统和刹车系统,比如牙盘、链条等,都可以用台湾产品来

代替。

所以大家一般看看自己的前后变速器,就知道自己的车大概在那个档次了。有人说这

么多英文记不住啊,那你还可以看Shimano零件上面的编号,越大越好,比如dura-ace

的零件编号是78XX,xtr的零件编号是9xx,依次类推。

但说到底,车子档次的决定因素不是变速刹车传动什么的,而是车架。

第3步:选择合适的车架

有这么一种情况,车子很满意,买了骑着总感觉哪里不得劲,不舒服。排除体力的原

因,就要看车架适合不适合你了。

不管是公路车还是山地车,车架是最重要的零件。因为其他所有部件包括人,都是附

着在它上面的。它好比计算机的主板一样。

钢、铝合金、碳纤维、钛合金、镁合金都被选做车架的材料。最常见的还是铝合金的。

设计师设计车架时,大概要考虑三个因素:一是强度,二是轻量,三是美观。

关于车架,除了强度外,最重要的是尺寸要适合自己,骑着要舒服。这方面打字描述

很费事,等大鹏召开技术交流会时大家现场听听吧。

Giant(捷安特)的入门车:

以前硬叉的bora和hunter作为600元左右低端车还是很不错的,可惜这两款车也停

产了。现在感觉捷安特唯一的优势也就是车店较多买起来方便,至于售后服务没有经

历过不太好说。不过还是想比3楼更详细第写一下常见捷安特入门整车的配置和价格:

捷安特近年新出的1000元左右的“城市山地车”五花八门,比如Oyea、Lava、Hunter

1.0/2.0、Hawk等等,价格一般在千元左右,我对这些车不是太了解,如果有人有兴趣

可以认真写一下。总的来说还是不太推荐用这些车作为入门车辆,因为它们的定位本

来就不是运动用车,性价比和ATX系列或者美丽达的勇士相比都有较大的差别。如果

非要买的话可以挑这些系列里面不带任何避震的款式,因为这类车加一个低端避震前

叉的款式往往要加上200-300块钱,非常不值的。另外不推荐买带后避震的Ucan系列,

那个后避震的架子绝对是鸡肋,平地上泻力,拿去玩速降或者飞台阶强度又远远不够。

ATX670:好像已经涨价到1298还是1398了,车架可能强度好一点,套件用的还是

Tourney的后拨和SIS的前拨,其他东西也没什么值得说的了,指拨是EF-29的,飞

轮是6速旋飞,并且没有快拆。

ATX690:涨价之后ATX690已经卖到1500多了,据说有些地方还卖1590,非常无

语……ATX690比670整体高一档,后拨换成了Athis,刹车换成了TEKTRO的,链

条、车圈、坐垫等等也都有提高,而且前后轮都有快拆了。可惜飞轮还在用7速旋飞,

非常鸡肋的地方,应该是最贵的装旋式飞轮的车了吧?另外690和670的架子都可以

安碟刹,当然换的话花鼓也要一起换。

ATX750:居然涨了200块钱,现在要1898了,其实涨价以前和美丽达的公爵还是可

以比较一下的,现在……ATX750比690又高了一个档次,可以算是标准的运动用车

T,8速卡飞,后拨换成了Acera,前拨还是SIS,可以升级到碟刹。

ATX770:其实就是以前的ATX755,后来型号改为7700本来觉得770还不错,Alivio

的前后拨,新款Acera的牙盘,Manitou可调前叉,这个配置卖到1998元还是可以的。

现在涨到了2198,不知该怎么说。

以上提到的是捷安特入门山地车的新系列,车架是梯形管架。另外已经停产的型号有

ATX660、ATX680和ATX740,分别相当于ATX670、690、750换上老式的圆管车

架,可能其他地方也有一些小的改动,没有认真比较过不好说。这些都是曾经的首选

入门山地车,现在应该只剩少量库存了,价格上大概比它们的换代产品便宜100-200,

以前的价格大概是ATX660:998元,ATX680:1298元,ATX740:1698元。

自行车知识集粹(含骑行知识和各部位调整)

目录

(点击标题可链接到内容)

(―)自行车基本知识

对车速影响的性能顺序是什么?

如何挑选自行车

自行乍内胎常识和选购注意事项

认识自行车材料

骑车。玩车。赛车

骑赛车的入门知识

自行车基本知识

穿骑行裤需要穿内裤吗?

何为踏频?以及如何提搞踏频(长)

(二)自行车装备

骑行服的作用

山地车的各部件

头巾知识

碟刹和S刹的区别

对自锁的理解

V刹好?还是碟刹好?你适合哪种刹车?

(三)骑行技巧

爬坡轻快的技巧

自行车基本骑行技巧

山地车下坡技术

摔车时的安全因应之道

山地自行车骑行技巧

变速器的使用方法(适合初学者)

单乍于•必须知道的五个窍门

自行年运动爱好者如何用1小时训练体力

爬坡八要占

如何作,2合格的骑手

完整的骑行姿势你做到了吗?

(四)运动与健康

单车运动与抽筋之关系

单车小常识之疼痛预防

比赛/训练前的饮食

运动+营养=健康

自行车营养饮食知识

自行车运动G理补水

水一生命和运动的保护神

(五)自行车旅行知识

旅行自行车常识介绍

旅行自行车购买新手指南

何谓单车旅行?

骑车旅行攻略

长途骑行“星”得

以务实的态度对待长途骑行的装备选择

自行车旅行FAQ

第一部分自行车基本知识

对车速影响的性能顺序是什么?

撇开人的因素,在自行车的组件中对车速影响最大的几项是什么?车重?自锁?轮组?传动?我的个人感

受,从提高幅度上来讲,而不是重要性上来讲。

1.自锁,起码提高你50%的速度,我不用自锁和别人一起走AVS25就很辛苦了,用了自锁,一般单人AVS35

左右还是可以的,能保持比较长的一段时间,所以用自锁提高的速度最快,而且高速的时候不会踏空,就是解

锁需要练习,新手摔车的非常多

2.车架,其实五通那个地方的硬度很重要,我用过200—套的铝合金架子带叉和碗组,也用过3000多的

TCR的架子,可以明显的感觉到,架子的硬度是有区别的,但是这种感觉是在很快的速度,而且大力摇车或者

快速通过的时候感受到的,在速度很低的情况下感受不大,五通在大力蹬踏的过程中会变形,如果五通很硬的

话,会很少卸力,你的力量可以很好的传递到后面去,而不是部分被五通的弹性所吸收,所以,五通那个地

方做的好,架子会很好骑,就是我们平时说的一蹬就感觉后轮有劲!另外一个好架子的尺寸和工艺也很重要,

用小架子可能会被束缚不好发力,用大架子会导致不好控制甚至发生危险,这些都有一定的关系,所以你的架

子尺寸非常重要,还有,架子的设计,隐藏碗组现在用的越来越多了,并不是说比那种箍式的碗组就好多少,

但是的确你可以感觉到,同个档次,用隐藏碗组的车子就是转动灵活一点,车首那里也简洁好看一些,当然,

有些好的碗组是100左右的隐藏碗组无法代替的!(比如KING的碗组,体会过一次,在我们那么粗暴的使用

和拆解下。仍然完好如初,就是重了点,朋友的那套要200多克,但是的确结实)另外架子的角度和设计,比

如有的偏重平地,有的偏重爬坡,有的2者都有,TT的车子样子更可怕,总之一个好的你该用的车架子,应

该是五通硬度高,车头管和后叉钩耐冲击,尺寸适合你,使用环境适合该架子的设计思想,就是一个好架子!

本来我想把架子放到第三的,因为我认为轮组对于提诉更重要些,但是车架是灵魂的思想还是影响了我,

不过和自锁想比,提高速度车架子还是不如自锁来的快,花的钱少,所以自锁第一,架子第二!

3.我认为是轮组,其实无论是爬山还是平地用还是综合型的,都希望轮子有这样的性质,那就是在一定的

重量内,轴心越轻越好,轮子的重量都尽可能的集中在圈的外侧好,因为只有这样,在同样的速度下,圈的惯

性更好,越不容易降低速度,有的特别轻的轮子,给我的直接感受就是,反映非常灵敏,一发力马上速度就上

来,但是一停止蹬踏,车子就明显速度失去的容易的多,很快就慢下来,这就是为什么有的时候轮组轻的反而

没有重的跑的快和稳当的原因,一套好的轮组,无论是自己编的还是工厂出品的,都喜欢用很轻的中心和重量

适当的外圈,而且风阻小,我用过那种SUN的足有5-6CM厚的铝合金的大刀轮,是训练用的,国内也不是很

好弄到的,重的要命,踩的时候反映也慢慢的,但是速度上来后相当好保持速度,稍微一用力可以跑好久,速

度也可以很好的保持!所以一套好的论组其实很重要,个人推荐,如果是新手,车子又准备花费到4000以上

的话,就买CB的R400好了,具有接近甚至超过工厂轮组的重量和性能,又具有自编的可修复性,爬山很在

行,用稍微重点的轮胎或还是当爬山的用,平地效果也出色的很,当综合型轮组用合适的很!至于那种特别偏

向平地和爬山的轮组,反而适应性不强的!一套好的轮组,根据我的经验,AVS提高个2-3是不成问题的,如

果你一开始用的是非常便宜的自遍系统,换套好点的轮组,AVS提高个5-6也是常有的事情!所以,我把轮组

放到第三位!

4.我认为是轮胎,我用过1945c的所有700c系列的胎,感觉的确是轮子越细,C数越小速度越快,注意,

我说的是AVS的速度,不是最高速度,很奇怪的是,我用过那么多车子,最快的速度都是在60左右,昨天下

午用别人的760—努力,加上一个大下坡,也是到了60左右,和我用公路的车最快速度差不多!而轮子越细,

AVS的确越快,这和轮子的阻力减小也是分不开的!这是说轮子的宽度,我现在就用20c的了,因为19c的

不是很好买,18C的听说过,从来没有看过,而我老爸的郊游车因为要带上阿姨,他还有我弟弟,一共300斤

的重量,所以一般都是用38-45C左右的轮胎,不过平时都是我骑!

但是,并不是说25c的换了20c就更快,这个时候看胎,管胎说不好,就用过一次,体会不深,而且那个

家伙胎粘的也不好,没太好的感受,但是对于冲气的胎,还是感受很深的。胎好不好,先看抓地力,还有减震

性,然后是防刺穿能力!好的胎,会牢牢的抓住地面,哪怕是有水的路面也很老实(这点光头胎不行,但是要

是晴天,光头胎比谁跑的都快,刚买了2条26*1.20的山地光头胎,前天出去玩,“侮辱”了一下一些一般的公

路车)用这种胎的感觉就是,车子压在地面上,风从耳边掠过,只听到轮胎和地面连贯而又细微的摩擦声。用

M1CELINPRORACE的那段时间,我几乎都是在担心高档胎的快速磨损,和别人说M不如V抗扎耐用和M

出色的抓地力中度过的,用了1年,仍然很好,后来卖了公路车,胎留下做个纪念!所以,好胎抓地力一定要

好,一套抓地力好的胎,可以弥补25c和20c的差别,用过50一对的正新20c的胎,和PRORACE一样细,

但是那种感觉和换了车样,手马上开始震的难受,甚至觉得轮子的反映都慢了(这个很好理解,PRORACE

的胎,我的那对是209克/条正新的要在350克/左右)而我用维多利亚的罗马系列的胎做平时使用,尽管只有

23C,但是总是比我以前同样状况下用20c的正新或者是建大胎感觉好的多,速度也相当,甚至更快一点!)

所以,这里我说明了C很重要,但是在C相差不大的时候,抓地更重要。还有就是吸震性,好的橡胶可以

吸收很多震动,我在使用一些便宜的胎的时候,可以明显的感觉到车子的震动增加,而换上好胎后,其实就是

换上PRORACE后感觉震动就小了很多,(不是说只有PRORACE好,而是高档胎中,我拥有的最高档的而且

用了1年的只有PRORACE,其他的一些用的不多,或者都是用别人车子时候感受的不是特别深!)因为震动

的减少,所以可以很舒适,可以跑的更快而不担心震动太大自己受不了

最后是抗穿刺能力,大家都说V做的好,我用M的感觉也不错,一年就扎了2次,这个不好说,用KEVLAR

的胎现在是越来越多了。据说有的高档的用了5层,不过是胎就有扎的时候,一般来说,高档的胎这点做的都

还可以。

最后说重量,胎轻可能就要做的薄,就不耐用,但是反映快,因为轻,体力消耗也小,胎重可能胎冠很厚,

很耐磨,但是反映就慢一点。体力消耗稍微增加•点。折叠贴因为不用象普通胎那样用钢丝边来做固定,所以

轻了不少,但是也不是很容易在边上坏掉!看胎的档次高低了

现在让我最满意的就是PRORACE了,因为我用过的胎中,MAXXIS的不是很耐用,价格偏高,效果也

不是很好,而且好点的胎在国内买不到,KENDA的有好的折叠苔,但是国内不常见,V的东西的确很不错,

耐用,抗扎性能好,抓地力也不错,用过很长时间的维多利亚的罗马系列的胎,100/条,不是很贵,也很轻,

200多克,也很抗扎,而HUTHISON是让我很失望的,因为贵的要命,甚至有600/条的胎,可以买2个PRORACE

了,重量是轻,但是不耐用,很容易磨损,可能就是专门为比赛准备的贵族胎吧,我是消瘦不起了!

所以,一条轮胎在抓地,减震,防穿刺,重量上要求都很高的,好的胎也是在想办法把这4个性横中和在

一起,大家一定还希望价格很便宜,特别耐用,翘胎的时候不用太费劲!可惜,这7点无法共同保证啊!我买

的时候PRORACE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价格很不正常,2条只要了350元,还送了M的胎垫。正常都是要在

240-300/条的。抓地一流,减震很好,一年扎2次,算不错,重量:209克,很轻的了,因为买来价格也还很好,

算便宜,耐用吗,用了I年,跑了10000公里,现在看来再用5K公里估计不回有问题,及格,翘胎很方便,

配合MAVIC的圈,记得那次扎的时候,跑着跑着感觉后轮不对劲了,气放完了,用手一拽,就下来了,装的

时候用手稍微使劲一点,也差不多!

5.说传动系统,和一些其他的提高速度的一些办法,当然很零碎了,什么都有,也分不出主次来,就一起

说了

传动系统,有不少人会说ISIS的硬度比方孔的高,这个正确,你可以这样想,中州就是一个杠杆,越粗当

然越结实,有人说ISIS的比方空的更轻,这个也对,个头越大,可以更好的在中间镂空!也就可以做的更轻,

现在一体中孔也成气候了,价格也开始平易近人了,这个更对,杠杆都和作用端从兄弟关系到一体了,当然更

硬,不过我要说句让人伤心的话就是,当水平不是特别高和不是追求秒的差距的话,他们的表现差距不是太大,

CP现在还没有ISIS系统,但是CP的东西一样很硬,不比■■些ISIS的系统软(这个可能和意规的中州比日规

的粗壮很多有关系,另外CP的轴很窄,103MM的不少,•般SHIMANO的109.5的很多。你可以这样考虑,

杠杆很粗,而且很短,当然不容易折断,强度很高)

另外就是牙盘,有人说曲柄不能软,有人说盘片不能软,道理和中轴和五通一•样,就是在大力气蹬踏的时

候,越不容易变型越好,因为变形就卸力,吸收蹬踏的能量。软不软的事情,其实在你力气很大的时候才能感

觉到,AVS上到40左右的时候再说好了,一般的车子我们还是踩不出软的,当时他们的确对你的速度有一些

影响,但是非常细微了。没有前4个因素影响那么大,对于比赛选手来说,分秒必睁,当然很重要了。但是我

想国内的一些比赛还没有到1秒钟压过儿个人的时候,所以爱好者看钱包提示,不要一味的乱花冤枉钱!

一般来说,CNC的尺盘比冲压的尺盘要硬,你可以这样想,从一个大土豆上片一片土豆下来,比你把一个

小的土豆块用菜刀拍成一片比起来,自然要结实一些,材料好自然也硬,比如7075CNC的东西,显然比普通

的钢冲压的好太多。曲柄硬度和材料也有太大关系了。影响碳曲柄的轻,而且硬度还好,而且还能起到吸震作

用,但是贵的要命!爱好者们根据钱包选择,用过才知道,不要相信别人说怎么软怎么软,比如我最开始用仿

闪电的100元的盘,后来换了SORA的大盘,别人和我说,SORA盘比闪电好太多了,结果是:闪电的盘和SORA

的盘儿乎一样重,都是铝合金曲柄钢齿片,换上后,我几次和别人出去玩,都没有感觉出来和换了闪电有多大

的区别,也的确没什么区别,所以,现在刚入门的,问我选择什么,SORA的要吗,105的要吗,我都和他们

说,SHIMANO的抵挡牙盘就是弱项(UTDA不包括),100买假闪电,高档点的上TV什么的,轻,硬还好。

他们就都叛变了!

至于什么前后拨啊什么的,手变啊,刹车啊什•么的,对车子的速度没有什么影响,重量上有点差别7700425

克重量,SORA450克重,UT的耐用,却要485克的重量,但是这些对于你的车子的速度影响小的很,车子

上一甩多点泥点子,换个好点的胎都可以弥补这点重量的不足,但是花费的钱,可就不是那么点了!SORA的后

拨可以很好的支持7-10速,我都试验过,只要100员,265克,4400的后拨要180,也是265克,只是材料上

有点进步,UT和105的好象是228克,却要300多了,DA的轻啊195克,可是要600的价格,爱好者还是

看钱包为好!

链条上也不说,DA的可以考虑,因为便宜才160/条就用个DA的,满足大家虚荣心,SRAM的也很好,

带魔术快拆的,也才300不到,什么都方便。重量比DA轻一点,而其他的HG系列和IG系列的还有KMC系

列的重量差距不大,强度上差距也不大,爱好者说臼己总能踩断链条的不是乱发力踩车子就是链条装的不好。

在我的升级和使用过程中,没有感觉到一些高档的零件比一些入门的差距有多大,至少没有金钱上价格差

距的那么大,20/套的JAGWIRE的台湾线没有见的比SHIMANO一套大概要50的线在速度上有差距,当然,

更高档一些的变速线管和线的确给我有很深的印象,的确好用的多,但是比赛不是看谁变速快,润,骑在车上

的是人,给自己的力量升级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否则,阿壮下来,车给你,你也是落后。

所以我说,传动系统对你的速度影响不是很大

其他的提高速度的就是一些很零碎的了,

Ao比如车子的各方面尺寸都和自己的身体吻合,使用舒服,自然速度会快,不会把时间浪费在调节身体

和车子适应上

B.车子要非常舒适,比如吸汗减震的把带,碳叉子和硬而不颠架子,碳杆,舒服的座包(意大利的有太多

选择),总之,你要明白一点,舒服的,合适的,才能保证你的快速,而即使不要求高速度,尺寸合适和舒适

也是最重要的,这就是为什么我对2000左右的人门车也建议他们用碳叉子和意大利产的座包和贵一点的把带

的原因,这些可以让你最舒服,舒服才能骑好车

说一下为舒服升级的经验:先是把带,比如GINELLI最近的那种工包的40元的把带,40员买个一线牌子,

简直是馅饼。而且把带投资最少,效果也显著,你的手最先把良好的感受带给你!

然后是坐垫,屁股很重要,前列腺很重要,要宝宝,DD很重要,投资稍微要高一点,比把带贵一点,但

是值得啊。140的VIPER是个不错的选择。不穿骑行裤子,一般100公里左右,PP不会造反的

然后就是碳叉子,半碳全碳在减震效果上是一致的,重量上有点差距而已,没钱也买个CB的280的密纹

叉子(又成CB枪手了,但是那个叉子和铝的价格都差不多,上管是刚的,但是结实),手上的震动马上少了很

多,手很舒适,屁股不疼,胳膊不麻,你还不骑快点啊?

最后是碳座杆,放在最后为什么呢。把带花的小,效果快,换好坐垫的效果又比换碳杆子来的快,用碳叉

子是因为效果也比碳杆子强,至少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在你换了前3样后再换碳的杆子,屁股的感觉区

别不是太大,但是还是有一定效果的,所以有钱还是换了好!

所以,要为车子舒适升级:顺序是:把带-坐垫-碳叉-碳杆

C.就是骑型服装,我的体会是:骑型裤和上衣非常有用,尤其是那种带背带的裤子,有了裤子后,你的屁

股才会很舒服,而且因为那个垫子的造型,你的屁股才会老实的坐在坐垫上,而不会前后的来回动。也因此有

了一个固定的蹬踏位置。而带背带而不是那种半截的卡在腰上的裤子,一个好处是可以让你的腰很舒服,不受

影响,而且呼吸也顺畅。上衣用的专业面料可以让你的汗水迅速的排除体外,保持干爽!而且贴身的设计,可

以降低风阻,有人穿那种大的运动服出来骑车,后背兜风,鼓的和气球一样,能快吗?

D.学会适当的变速,保持一个高速度,其实靠的是一个固定的蹬踏频率,比如你用53带17,因为路矿好,

你的频率有提高的趋势,比你的固定频率有所提高,换53-16,你就会回到了一个固定的频率,而爬坡了,你

用39带15频率有下降,换39带16,不行换17,总之固定到一个你习惯的灯塔频率上,你的速度就会很快,

而且体力消耗不大!专业选手为什么追求10速,还要11-21,一点一点的增加,要的就是细腻的过度,来保证

自己的蹬踏频率是一个固定值!

如果你看到一个人,一看是下坡了,就53-12的狂冲,看到是爬坡了。就马上疯狂的变成39-23,那么你可

以开心了,他不会变速,你就等着他体力透支超过他就可以。我的车子是SORA的8飞系统,前面是52-39,

后面是8飞12-13-14-15-16-17-19-21,有人嘲笑我,不用9飞啊,不用3片大盘啊,我在东北,这里都是平原,

我还没有碰到过39-16上不去的坡。用3片的没有必要,用9飞?

9飞也就是12是3-1445-16-17-19-21-23,我承认,比我多了了23的飞,但是我自己连21的飞都从来不用,

只用39的单小盘后,从来只用到12-16这儿片,后面的都拆了3片。你说9匕比8飞变速细腻,我都用不着,

9飞自然是多余的,但是你说我的车子变速不细腻吗?我可以向你保证,一样细腻,就算是最新的DA7800的

10飞,11-12-13-14-15-16-17-18-19-21-23,去掉开头的11•和后面的23,不是也一样吗?何况我52-11一般

都睬不动,19以上的飞都没有用过,所以我的变速系统一样细腻,但是为什么有的人换的要细腻些呢?这个也

可以理解,比如8飞的,有12-30的

用的是12-14-16-19-21-25-28-30,大致是这么个范围,有一点的差别,这中自然变素不细腻,12-21的空间

内只有5党,而我的12-21的空间内有8挡,自然细腻的多,而且常用的12-17的范围,我有6片,也是一个

齿一个齿的增加,所以我说,我的8飞和那个8飞是不一样的。我的12-21的8飞和9飞的一样细腻,也不比

10飞的差多少!

好了,学会变速就说这么多,所以我还是认为8飞足够用,我的8飞可以当10飞用的!当然,细腻的变

速是关键,12-30的8飞至少对公路是不够细腻的,我们东北用12-218飞非常适合!

如何挑选自行车

在这里,我们抛弃所有的品牌因素,仅以自己的眼光和手感去大致判断一辆自行车是否符合最基本的要求,

本片文章比较适合对自行车不甚了解的朋友们。

首先,我们要有这个思想,所有的工厂都会生产不合格的产品,自行车也一样,不管这辆自行车的品牌有

多么响亮,他在业界处于如何崇高的地位,在决定把她领回家之前还是先仔细欣赏她吓吧。即使找不到什么

毛病也要把她调整到最佳状态!下面开始:

第一:总体检查

品牌整车应该都是配有包装及相关说明书的。

整车装备好后,前后轮中心应该在车架中心面上。

外观方面:各零部件外露表面应没有明显缺陷,商标、贴花图案应完整清晰,应不存在粘贴不良、破损或

错位等现象;油漆件、电镀件外观良好。

焊接件,这类零件主要包括车架,前叉,把立管等,这类部件的焊缝表面应均匀、整齐,千万不能有焊缝、

焊穿、漏焊、虚焊错位等现象,一经发现XX勿论。

自行车各对称件(包括前叉、车架、货架等)应与车架中心平面对称。

第二:检查锐边

这里主要考虑的是在正常骑行、搬运或者维修过程中,骑行者的手、腿可能触及之处,应该都不存在外露

锐边。比较容易出问题的地方有:货架、坐垫底部、车架的消水孔。另外,各个螺栓的外露部分应小于螺栓的

直径。

第三:转动部件

各个转动部件(包括车架前叉、曲柄链轮、车轮、脚蹬等)应该转动灵活,没有松动,阻滞等现象。曲柄

在转动过程中与车架后下叉要有足够间隙,车轮与车架(还有刹车皮)之间也要有足够的间隙(但是刹车皮与

车圈之间的距离也不能过大,保证在2-3mm比较好)

第四:传动部件

各传动部件(包括曲柄链轮、飞轮、链条等)应转动灵活,转动时应无脱链、跳链等现象,曲柄、链轮、

链条均不能与链罩或车架相摩擦。

第五:制动系统

制动系统必须灵活可靠,前后刹车的安装一定要符合自己的使用习惯,刹车手把与车把的距离也要适合自

己手的大小。

第六:变速装置

变速装置在变速范围内变档应清晰可靠,无空档,跳档等现象。

第七:其他方面

•辆合格的自行车,鞍管、车把应有安全标记;操纵线(主要指变速线和刹车线)应有足够的长度,钢绳

在钢绳套中运动应顺畅,钢绳末端应钝化或者有钢绳帽;站架应保证车把在任意位置时车身不翻倒,站架定位、

复位灵活可靠;反射装置,前白后红的广角反射器,同时车轮上最好装有侧面反光器,当然主动式反射器是最

好的。

自行车内胎常识和选购注意事项

在店里经常有车友问我内胎的规格问题,试着简单介绍一下,方便车友,同时也作为以后的骑行者新店员

培训资料。

1、自行车内胎大小规格

大小规格要配合外胎,外胎的胎壁会标明大小,比如26x1.95(26是指配合轮径,山地车一般都是26寸,

儿童用山地车一般24寸,1.95指的是断面宽度),700x23c这样的字样,要根据外胎大小来选择内胎。一般内

胎大小有一个适合范围,比如说标有26x1.95〜2.1的内胎,则说明这个内胎可以配合使用26寸的,宽度在1.95〜

2.1范围内的外胎。

2、自行车内胎气嘴类型和规格

气嘴要配合车圈来选择,车圈上的气嘴孔大小决定你使用美式嘴还是法式嘴,车圈的厚度决定气嘴长短的

选择,我们所说的刀圈就需要使用加长气嘴的内胎。国内常见的气嘴类型有英式嘴、美式嘴、法式嘴。我们原

来日常骑行的26寸、28寸车都是英式嘴(E/V),需要用气门芯橡皮管的的,我小时候用来做弹弓的弹性材料,

大部分都是用英式嘴的气门芯橡皮管做的:)因为橡皮管比较容易老化,造成气密性不佳,并需要经常更换,

目前运动类自行车很少会采用英式嘴。

自行车内胎常识和选购注意事项

2006-12-3021:17

•B樗

卜氯心

■«•»-氟咒理研后

1A

自行车内胎常识和选购注意事项

2006-12-3021:17

法式嘴(F/V)是几种内胎里高压时气密性最好的,公路车胎需要高的气压,所以大都使用法式嘴。法式

嘴很细小,在车圈上的孔也很小,有利于车圈强度,公路车使用法式嘴为多,也可能和这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