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村土地项目实施方案(A册)_第1页
大面村土地项目实施方案(A册)_第2页
大面村土地项目实施方案(A册)_第3页
大面村土地项目实施方案(A册)_第4页
大面村土地项目实施方案(A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目录...............................................................................I

项目区位图..........................................................................II

项目特性表..........................................................................III

1项目概况..........................................................................1

1.1项目背景.....................................................................1

1.2项目概述....................................................................2

L3规划设计目标、原则和依据.....................................................4

1.4项目建设内容与投资预算.....................................................7

1.5项目合法合规性论述..........................................................9

2项目区调查与分析.................................................................9

2.1自然条件.....................................................................9

2.2社会经济条件...............................................................12

2.3基础设施条件...............................................................13

2.4土地利用现状...............................................................19

2.5新增耕地来源分析...........................................................23

2.6旱改水来源分析.............................................................24

2.7恢复地类整治分析...........................................................33

2.8水资源平衡分析.............................................................37

2.9公众参与...................................................................39

3优劣势分析......................................................................40

3.1优势资源分析...............................................................40

3.2限制性因素分析.............................................................41

4工程总体布局....................................................................42

4.1土地平整工程...............................................................42

4.2灌溉与排水工程.............................................................55

4.3田间道路工程...............................................................57

5效益分析........................................................................59

5.1土地利用结构调整...........................................................59

5.2社会效益分析...............................................................63

5.3生态效益分析...............................................................64

5.4经济效益分析...............................................................65

5.5耕地质量分析...............................................................67

6保障措施........................................................................72

6.1土地权属调整...............................................................72

6.2实施管理与后期管护.........................................................74

项目区位图

项目特性表

编号项目单位数值备注

一工程位置

1涉及行政村个1大面村

二土地权属集体

三项目概况

耕地174.0352hm2(其中,旱地

42.9722hm2,水田131.063hm2);农村道

1实施规模hm2242.4017M7.9208hm2;田坎42.32hn?;乔木林地

O.OlOOhm2;果园14.8066hm2;灌木林地

0.4815hm2

2新增耕地指标

(1)新增耕地面积hm221.1610等

(2)新增耕地中水田面积hm213.44510等

(3)新增耕地中旱地面积hm27.71510等

(4)新增耕地率%10.14%

(5)旱地改造为水田面积hm21.3095

(6)新增耕地质量等别一10等

3提质改造指标

(1)提质耕地hm20

(2)改造水田hm21.3095

整治后耕地质量等别提

(3)一0.4

新增粮食产能190440公斤

4新增产能指标kg190440

提升粮食产能785.70公斤

其中,本项目实施193.4153hm2,其他部

5实施土地平整面积hm2208.6449

门实施Ohm2,农民自主实施15.2296hm2

6项目区恢复地类总面积hm241.6845

乔木林地O.OlOOhn?;乔木林地

7恢复类农用地整治面积hm215.2981

14.8066hm2;灌木林地0.4815hm2

8工程设施占用耕地面积hm20.0488

四建设内容

(一)土地平整工程

1旱改水整治hm21.309515-25°面积L3095hm2

(1)机械清杂m213095

(2)表土剥离/回填m33274

(3)土方移动m32456

(4)表土场内转运m3327

(5)犁底层重构hm21.3095

(6)人工细部平整hm21.3095

(7)三次泡田打浆hm21.3095

(8)地力培肥hm21.3095

(9)旱改水田坎m396

编号项目单位数值备注

2台面重构hm248.3877

(1)机械清杂m2338370

(2)土方移动m359014

(3)表土剥离/回填m359014

(4)表土场内转运m35906

(5)砌筑土坎量m312407

(6)人工清理石渣亩144.7

3梯田整治hm2128.4208

(1)机械清杂hm257.7892

(2)土方移动nr3232210

(3)人工细部平整hm2118.1472

3

(3)表土剥离/回填nr118151

(4)表土场内转运nr311813

(5)砌筑土坎量m328536

4恢复地类整治hm215.2981

(1)机械清杂m2106981

(2)土方移动m317929

(3)表土剥离/回填m317929

(4)表土场内转运m31794

(5)砌筑土坎量m33925

(6)人工清理石渣亩45.4

(二)灌溉与排水工程

1水源工程

(1)整治山坪塘座3塘坎长204m

2灌溉工程

(1)新修0.4*04灌溉渠m388

3渠系建筑物工程

(1)田间道农涵座26(p600,104m

(2)新修生产路农涵m4(p300,12m

(三)田间道路工程

1田间道

(1)整治3.5m混凝土田间道m8021现浇20cm厚C25混凝土路面

2田间道路附属工程

(1)新修错车道座8

(2)新修倒车位座4

(3)新修田间道交叉口座3

(4)弯道加宽座7

(5)新修安全警示标志个3

3生产路

(1)整修2.0m生产路m388硬基段307m,软基段81m

(2)整修2.5m生产路m828硬基段497m,软基段331m

五项目预算万元1089.59

编号项目单位数值备注

(一)工程施工费万元923.35占总投资的84.74%

1土地平整工程万元438.34占工程施工费的47.47%

2灌溉与排水工程万元29.33占工程施工费的3.18%

3田间道路工程万元455.68占工程施工费的49.35%

(二)设备购置费万元0

(三)其他费用万元134.50占总投资的12.35%

1前期工作费万元51.98占总投资的4.77%

2工程监理费万元20.47占总投资的1.88%

3竣工验收费万元34.33占总投资的3.15%

4业主管理费万元27.72占总投资的2.54%

(四)不可预见费万元31.74占总投资的2.91%

六综合经济指标

1建设规模投资标准元/亩2997

2新增耕地亩均投资元/亩29667

3年效益万元85.31

4静态投资回收期年13

1项目概况

1.1项目背景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自然资源和耕地保护工作。土地整治是补充耕地、实

现耕地占补平衡,提高耕地质量和生产能力,促进土地集约化利用和保障土地资

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

进占补平衡的意见》(中发12017〕4号)提出,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建立

以数量为基础、产能为核心的占补机制,通过“算大帐''的方式,落实耕地占一补

一、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要求。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开州区耕地保护任务日

趋艰巨。因此,为实现全区耕地总量占补平衡,提供粮食安全保障,加快经济可

持续发展,缓解人地矛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开州区规划和自然资

源局和开州区国土整治中心积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通过补改相结合

方式落实占补平衡任务,大力推进土地整治,形成集中连片、设施配套的农业产

业化发展格局,助推乡村振兴。

开州区处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创建和

“一区两群”协调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开州区围绕区委区政府提出的“三区一地”建

设发展目标,做好渝西高铁、成南达万高铁、开达高速、开云高速等重大交通项

目空间保障,不可避免占用耕地,尤其是优质的耕地及水田。同时,根据我区耕

地现状,存在部分耕地产量低下、质量低下、利用率偏低等情况。为落实耕地占

一补一、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要求和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要求,

我区按照“产业基础好、乡镇高度重视、农民意愿强烈”的原则,优先选择在长沙

镇旅游观光农业公园开展土地整治项目。

本次纳入土地整治项目区涉及长沙镇大面村,属于长沙镇森林产业发展区的

核心区和拓展区。本次土地整治在适应自然资源部对新增耕地上图报备新要求和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进一步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通知》(渝规资

(2020)678号)、《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做好新增耕地核定管理工作

的通知》(渝规资(2020〕995号)、《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进一步加

强新增耕地管理的通知》(渝规资12021)466号)等文件要求,对项目区土地

利用现状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充分征求农民意愿,立足多渠道保护耕地、做

实新增耕地核心目标,充分挖掘田坎及旱地改造为水田等潜力,编制《开州区长

沙镇大面村土地整理项目实施方案》,重点解决耕地“破碎、散乱、坡大、低效”

问题,盘活低效农用地,实现耕地集中连片、耕地坡度降低、水田功能修复、耕

地质量提升,促进项目区农用地布局更优化、良田更生态,田园更美丽。

1.2项目概述

L2.1项目区位置和范围

项目区位于长沙镇境内,土地总面积483.0787111/,涉及长沙镇大面村一社、

二社、四社、五社、六社、七社、十一社、十二社、十三社、十四社、十五社,

1个行政村11个社。项目区距开州城区约47km,距长沙镇约8.6km。项目区介

于东经108。18’45"-108°20'30",北纬30°57'30"-31°00'00"之间。涉及图幅号

H49G025006o

图121-1项目区区位图

L2.2项目类型和性质

区县级土地整理项目。

L2.3项目建设规模

项目区建设规模为242.4017hm2。

L2.4项目建设工期

项目建设工期为12个月,以开工日期为起点计算,具体以与施工单位签订

的施工承包合同中约定的工期为准。

1.2.5项目新增耕地面积和新增耕地率

项目区通过土地整理预计可新增耕地2L16hm2,新增耕地率为10.14%,其

中新增耕地中旱地面积7.715hm2,新增耕地中水田面积13.445hm2;通过旱改水

工程措施,可实现旱改水面积L3095hm2。

1.2.6项目耕地质量等别和粮食产能

项目区新增耕地21.16hm2,平均质量等别10等,新增粮食产能190440公斤。

项目区提质改造耕地面积L3095hm2均为旱地改造为水田面积,提质改造前

耕地平均等别为10.5等,提质改造后耕地平均等别为10.1等,提升粮食产能

785.70公斤。

总计项目区新增产能指标190440公斤(新增耕地增加的产能+提质改造耕地

增加的产能)。

1.2.7土地权属与流转状况

项目区土地所有权为长沙镇大面村集体和村名群众所有,项目区土地权属状

况清晰,权属界线明显,面积准确,不存在土地权属争议。

1.2.8项目区永久基本农田状况

根据开州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提供的开州区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分析可知,

项目区涉及永久基本农田180个图斑,总面积164.578589hm2,其中水田面积

135.132189hm2,旱地面积29.4464hm2,永久基本农田面积占耕地面积的71.52%。

1.3规划设计目标、原则和依据

L3.1项目定位

依托长沙镇良好的区位交通条件、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基础,以土地整治为

抓手,打造以现代化农业为基础,农业观光体验、景观生态为特色的开州区土地

整治示范区、开州区生态田园旅游目的地,助推乡村振兴。

1.3.2规划设计目标

1、总体目标:落实开州区耕地占补平衡,实现全区城镇发展建设用地与耕

地占补平衡的总体目标。以实现新增耕地、水田保护、推行宜机化、发展现代农

业产业为主要思路,通过土地平整工程,配套灌溉与排水及田间道路工程,把项

目区建成高产稳产农田,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推动

农村经济发展。调整土地利用权属,发展规模化经营。项目区农户拥有的耕地分

散,农户日常耕作时,花费的人力较大、时间较多,增加了生产成本。现通过土

地整治,选择耕地集中的冲田、旱地进行权属调整,归并凌乱、不规整的田块,

重新划分权属,使区域内的农户拥有集中成片的耕地,降低生产成本,实现机械

化,推动规模化经营。引进企业和大户,推动项目区产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通过土地平整工程并配套对应的灌排、道路等基础设施,使项目区的土地能够更

大的发挥价值,吸引种植大户和企业,推动项目区产业发展。区域内农户可将土

地流转给种植大户或企业,同时可在产业区内工作,既可提高自身收入同时也可

解决就业问题。

2、具体目标:新增耕地面积21.16hm2,其中新增水田面积13.445hm2,旱

地改造为水田面积L3095hm2,改善和新增灌溉面积15.1815hm2,治理水土流失

面积41.0105hm2,新增粮食产能190440公斤。

1.3.3规划设计原则

(1)坚持“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

(2)坚持规划引导,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为依据,兼顾相

关部门规划,统筹安排,优先在基本农田范围内建设。

(3)坚持因地制宜,实行差别化整治,根据不同区域自然资源特点、社会

经济发展水平、土地利用现状,采取“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措施。

(4)坚持数量、质量、生态并重,促进基本农田数量稳定、质量提升、生

态良好。

(5)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尊重当地百姓种植习惯,维

护土地权利人合法权益,依法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收益权。充分征求当

地农民意见,充分取得当地政府和农民的支持。

(6)坚持技术可行原则。从实际出发,合理确定土地整治工程建设内容与

设计标准,设计方案科学,注重工程技术可靠、安全适用。

(7)坚持经济合理原则。在确保工程功能和质量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当地

建材,注重经济效益,做到工程投资经济合理。

1.3.4规划设计依据

1.3.4.1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年修订2020年1月1日实施);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2021年7月2日中华人民

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43号修订);

(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2012年修订2013年1月1日颁布实施);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16年7月修订);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年12月25日修订);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颁布实施);

(7)《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8年12月27日);

(8)《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年4月29日);

(9)《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2019年1月1日修订版)。

134.2相关政策

(1)《国土资源部关于补足耕地数量与提升耕地质量相结合落实占补平衡

的指导意见》(国土资规(2016)8号);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中发

(2017)4号);

(3)《国土资源部关于改进管理方式切实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的通知》(国

土资规(2017)13号);

(4)《国土资源部关于严格核定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新增耕地

的通知》(国土资发(2018)31号);

(5)《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改进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有关事项的

通知》(自然资办函(2019)2367号);

(6)《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进一步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通知》

(渝规资(2020)678号);

(7)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做好新增耕地核定管理工作的通知(渝

规资(2020)995;

(8)《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增耕地管理的通知》(渝

规资(2021)466号);

(9)《重庆市农村土地整治中心关于印发重庆市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土地权

属调整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渝土整发(2016〕16号);

(10)《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严格耕地用途管制

有关问题的通知》(自然资发(2021)166号);

(11)《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规范新增耕地核定有关事宜的通知》

(渝规资(2022)122号)□

1.3.4.3相关规划

(1)《开州区长沙镇总体规划(2012-2020)》;

1.3.4.4技术标准

(1)《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16);

(2)《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报告编制规程》(TD/T1038-2013);

(3)《土地整治项目工程量计算规则》(TD/T1039-2013);

(4)《土地整治项目制图规范》(TD/T1040-2013);

(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坡耕地治理技术》(GB/T16453.1-2008);

(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小型蓄排引水工程》(GB/T

16453.4-1996);

(7)《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

(8)《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GB50288-2018);

(9)《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标准》(GB50363-2018);

(10)《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18-2004);

(1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1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

(13)《重庆市土地整治工程建设标准》(2007)。

1.3.4.5相关基础资料

(1)开州区2020年度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数据;

(2)开州区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

(3)开州区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遥感影像;

(4)开州区2019年度更新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成果;

(5)开州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数据;

(6)开州区2014-20区年退耕还林数据;

(7)开州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数据;

(8)开州区城市开发边界;

(9)开州区长沙镇经济年报(2020年);

(10)项目区实测正射影像;

(11)项目区1:500地形图。

1.4项目建设内容与投资预算

L4.1项目建设内容

项目区主要建设内容为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和田间道路工程,具

体如下:

1、土地平整工程

(1)旱改水整治(1.3095hm2):

机械清杂13095m2;表土剥离/回填3274m3;土方移动2456m3;表土场内转

运327m3;犁底层重构L3095hm2;人工细部平整1.3095hm2;三次泡田打浆

1.3095hm2;地力培肥1.3095hm2;旱改水田坎396m。

(2)台面重构(48.3877hm2):

机械清杂338370m2;土方移动590141/;表土剥离/回填59014m3;表土场

内转运5906m3;砌筑土坎量12407m3;人工清理石渣144.7亩。

(3)梯田整治(128.4208hm2):

机械清杂57.7892hm2;土方移动23221。!!?;人工细部平整118.1472hm2;表

土剥离/回填U8151m3;表土场内转运11813m3;砌筑土坎量28536m3。

(4)恢复地类整治(15.2981hm2):

机械清杂106981m2;土方移动17929m3;表土剥离/回填17929m3;表土场

内转运1794m3;砌筑土坎量3925m3;人工清理石渣45.4亩。

2、灌溉与排水工程

(1)水源工程:

整治山坪塘3座。

(2)灌溉工程:

新修0.4*0.4灌溉渠388m。

(3)渠系建筑物工程:

新修田间道农涵26座,共计104m;新修生产路农涵4座,共计12m。

3、田间道路工程

(1)田间道:

整治3.5m混凝土田间道8021m;田间道路附属工程;新修错车道8座;新

修倒车位4座;新修田间道交叉口3座;弯道加宽7座;新修安全警示标志3个。

(2)生产路:

整修2.0m生产路硬基段307m,软基段81m;整修2.5m生产路硬基段497m,

软基段331m。

1.4.2项目投资预算及资金筹措

预算总投资为1089.59万元,建设规模亩均投资为2997元/亩,新增耕地亩

均投资为29667元/亩。其中,工程施工费923.35万元,占总投资的84.74%(其

中土地平整工程438.34万元,占工程施工费的47.47%;灌溉与排水工程29.33

万元,占工程施工费的3.18%;田间道路工程455.68万元,占工程施工费的

49.35%);其它费用134.50万元,占总投资的12.35%(其中前期工作费51.98

万元,工程监理费20.47万元,竣工验收费34.33万元,业主管理费27.72万元);

不可预见费31.74万元,占总投资的2.91%。

1.5项目合法合规性论述

L5.1项目选址情况

项目区符合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属于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期内不会在

该区域布设有条件建设区,且未实施市级项目或区级项目。

项目区新增耕地来源区域已扣除地形坡度大于25度、已实施或规划退耕还

林还草区、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核心区和城镇开发边界内等禁止区域。

1.5.2与相关规划的融合衔接

1、与林业规划相衔接

将项目区实施范围红线套合开州区2014-2019年退耕还林数据得出,项目区

实施范围不涉及退耕还林。

2、与生态保护红线相衔接

将项目区实施范围红线套合开州区生态保护红线数据得出,项目区实施范围

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

2项目区调查与分析

2.1自然条件

2.2.1地形地貌

长沙镇境南为铁峰山脉,北为南山山脉,地貌属低山岭谷区,两山之间为浅

丘区,中为浦里河冲平原。南边最高处大堤口山顶,海拔1317米,北边最高处

李胡齐圣村西侧山梁,海拔H50米,最低处桔香村浦里河畔,海拔179.9米。

土壤以紫色土和冲积土为主,山区有黄壤。

项目区位于长沙镇南部,根据重庆市开州区长沙镇大面村的1:2000地形图

可知,海拔在400~900.26m之间,最低海拔400m,位于项目区北部大兴水库附

近;最高海拔900m,位于项目区南部大面山。坡度主要处于6。~25。之间。项目

区内地貌类型以山地为主,区域内耕地数量多,分布集中,是柑橘生态观光区,

獗猴桃、食用菌、有机蔬菜、杂水果等特色农作物种植的优质区域。其中山地独

具特色,即山地缓坡地的地形,山间地势起伏不大,虽然算不上一马平川,但比

高原更为平缓,坡面视野开阔。正是这种平缓的地形,给梯田的建设提供了条件,

是开州区长沙镇适宜梯田整治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这里土壤肥沃、水源较好,

自古就盛产水稻,长沙镇也被誉为是“开州的后花园

图2.2.1-1开州区山体分布图

图2.2.1-2开州区长沙镇方山地示意图

图2.2.1-3项目区地形地貌现状照片

2.2.2气候

长沙镇全年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霜雪稀少,无霜期长,四季分明,是典型

的暖湿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2.2—18.4°,一月均温0.7—6.9。、七月均温

23.1—29.3。。常年降雨量H29—1384mm,无霜期243—305天,旱、涝、风雹

为主要灾害天气。

境内矿产资源储藏比较丰富,主要有天然气、原煤、铁、石灰石等。镇境内

旅游资源有:汉墓群、京城寨、天子殿、大面山、七圣宫、天宫梁、古星亦庙等,

其中黄石村汉墓群被县政府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境内水资源丰富,浦里河

横贯境内,有水库9座(小一型大兴、小二型谭辍、插腊、老黄沟、碗厂沟、爬

石崖、先锋、阳河池、天池壕),山平塘466口,清水堰166条,有效灌溉面积

1500公顷。流经镇域浦里河径流总量6.65亿立方米。镇内主要河流有两条:浦

里河,从永利到桔香,全长10公里,宽度150米;高桥河沟,长度15公里,宽

40米。

2.2.3土壤

项目区土壤肥沃,涉及水稻土和紫色土。其中水稻土分布于水田,水稻土土

层深厚,土质肥沃,所处部位光热条件好,主要以水稻、油菜种植为主;紫色土

主要分布于旱地,紫色土富含钙质(碳酸钙)和磷、钾等营养元素。土壤多呈中

性紫色土亚类,pH在6.5~7.5左右,碳酸钙含量1~3%,有效土层厚度一般60cm

以上,耕作层厚25-30cm。紫色土发育浅,土壤通透性较好,供肥快,但是土壤

保肥能力较弱,且土壤抗旱差,受干旱影响大,有机质含量为7.5~10.5g.kgL全

氮为0.35~0.90g.kg",全磷为0.30~0.75g.kg"之间。紫色土区域主要种植玉米和

红薯等。山顶浑圆,山坡平缓,常呈现孤立的残丘和残岭,沟谷断面多呈“U”字

型,沟底纵坡平缓。经实地踏勘,项目区地质结构较稳定,工程地质条件较好,

无滑坡和泥石流现象,适宜土地整理工程建设。

2.2.4水文与水资源

项目区水资源主要为地表水资源,该项目主要涉及溪沟、天然冲沟和山坪塘。

项目区地表水来源主要为天然降水,区内多年平均降雨量1016毫米,多年平均

径流深735mm。但降雨量时间分布不均,季节分配不均,降水多集中在5—9月,

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5%以上。暴雨和洪水特性:项目区暴雨多以突降形式出现,

降雨量大,季节分布不均出现时间多为5〜8月。

项目区无工矿开采,无其他重金属污染,水质能够达到农业灌溉用水的水质

要求。全村人饮池子共建14口,全村山坪塘共84口,已整治57口。

2.2.5自然灾害

项目区内无重大自然灾害,但伏旱成为影响区内农业生产发展的制约因素。

伏旱危害最大,是项目区发生频率最高的自然灾害;受大范围控制性气候的影响,

项目区存在季节性干旱,伏旱是制约农业生产发展最主要的障碍因素。据统计,

项目区主要自然灾害为干旱和暴雨。项目区受亚热带高压控制时易发生伏旱,发

生频率为30%,春旱常发生在2-4月,发生频率为24%、伏旱常发生在8-9月,

发生频率为38%。一般伏旱天数为20〜30天;造成灾害主要因素是降雨时间、

空间分布不均。暴雨主要在每年的夏季,一般在5-8月份,发生频率为70%,项

目区的暴雨灾害特点是降雨强度较大、持续时间长。项目区年降水量虽大,但空

间分布不均,需修建灌溉措施,解决部分区域灌溉问题。

2.2社会经济条件

2.2.1人口与劳动力状况

据现场踏勘调查可知,本项目涉及1个行政村,户籍总人口3353人,户数

959户,劳动力3300人,其中外出务工劳动力2000人,常年外出务工劳动力850

人,人均年收入约5000-7000元。根据现场踏勘可知项目区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

农业收入,其次为务工收入。农业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传统粮食作物(主要包括

水稻、玉米)和柑桔、土李子、獗猴桃为主。

表2.2.1-1人口及劳动力情况统计表

外出务工常年外出

户籍总人劳动力人均年收

序号村名户数(户)劳动力务工劳动

口(人)(人)入(元)

(人)力(人)

1大面村3353959330020008507000

2.2.2经济概况

1)稻田耕作制度

据现场了解,项目区水田区域主要种植水稻,以一年一熟为主,兼具水稻-

油菜一年两熟水旱轮作。

2)旱地耕作制度

据现场了解,项目区旱地区域主要种植作物为玉米、马铃薯等,大多无灌溉

条件,主要靠降雨对作物进行补充。

现耕地种植品种、产出、成本、收益等情况见下表。

表222-2各种作物投入产出情况统计表

种植面积产量单价毛收益成本净收益总收入

作物

(hm2)(kg/亩)(元/kg)(元/亩)(元/亩)(元/亩)(万元)

水稻68.67895893.52062160046247.6

油菜123.62202160580065015027.8

马铃薯40.780848814883501388.4

玉米35.343365702114090024012.7

合计268.42508——————————96.5

2.2.3产业状况

根据现场踏勘可知,长沙镇自然条件优越,农副产品丰富。有利的气候条件

为该镇生态农业和立体农业奠定了基础,为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提供了得

天独厚的条件。最有特色的是该镇的柑桔,以其产量高、质地优、品种齐全而名

列全国前茅,素有“柑桔之乡”的美誉。

镇域划分为“一心三区”的产业结构,其中:

1、“一心,,—城镇发展核心区

城镇发展核心区由镇区5个功能区组成,作为全镇经济发展的高地和核心。

古跳片区是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结合老镇发展区、五龙片区、陈家片区,

主要发展产地产开发、金融贸易、旅游服务等;天宫返乡创业园区主要发展农副

产品加工业、轻工业、建材业等,驱动全镇经济的发展。

2、三区一桔海生态观光区、杂水果生态农业区、森林产业发展区

桔海生态观光区——海拔300米以下的地区,以柑橘种植为主,并依托“万

亩桔海”景色发展生态观光旅游业。主要分布在:桔香、福城、狮寨、长沙、胡

桥、兴农、永利村。

3、杂水果生态农业区——海拔300—800米的地区,以杂水果种植为主。主

要分布在齐圣、黄山、大面、分水、双河、义学、马鞍、左元、江庙、回龙、天

子村。

4、森林产业发展区一海拔800—1000米的地区,依托大娅口组团的森林

公园景区,发展森林旅游产业。主要分布在兼善、谭银、狮子村。

本项目通过土地整治工程,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完善项目区灌溉及基础设

施,便于规模化种植,发展杂水果生态农业区产业,提高稻油轮作面积,并为长

沙镇打造现代农业为基础的产业发展体系奠定基础条件。

2.3基础设施条件

2.3.1道路交通设施

1、对外交通

项目区对外交通为村主干道,主干道自西北至东南贯穿片区,现状为5m宽

混凝土路,支路自南向北贯穿到社,混凝土路面,路宽4.50m,在项目区内长度

约为5500m。项目区对外田间道道路质量较差,辐射面积小,通行较差,大部分

支路还属于未硬化状态。

从现状可知,项目区对外交通道路路面通达情况一般,但连接性较好,是项

目区通往附近村主要通道,为项目区提供了良好的对外交通条件,满足项目区发

展要求。

2、对内交通

(1)田间道

项目区涉及的田间道主要有17条,总长19593m,其中9条为碎石田间道,长

度为3283m;7条为混凝土田间道,长度为6168m,现状路面宽为3.5~4.0m,下雨

道路泥泞,通行质量较差。项目区涉及田间道现状情况详见表231-1。

项目区涉及的田间道主要承担耕作区的农资与农产品的运输以及村民出行

的主要道路。其中混凝土田间道通行质量较好,但碎石田间道下雨道路泥泞,通

行质量差,不利于产业化发展和土地流转,通行能力有待提高。

项目区田间道现状照片

表2.3.1,项目区主要田间道现状分布情况及相关特性表

宽度

分区编号长度(m)起点止点路面道路现状

(m)

田间道-0149926.0老黄沟白杨湾混凝土现状良好

大面村十二大面村十五

田间道-026043.0土质通行条件较差

社社

大面村十三

田间道-038133.0团石板混凝土现状良好

田间道-0434336.0李家院子对门坡混凝土现状良好

田间道-057365.0李家院子新田屋基土质通行条件较差

西部田间道-0615826.0李家院子顶山梁混凝土现状良好

田间道-076283.0大面村二社大面村二社土质通行条件较差

田间道-087805.0大面村五社大面村二社土质通行条件较差

田间道-092053.0大面村五社大面村五社土质通行条件较差

田间道-1021336.0冉家槽坊谢家沟土质通行条件较差

田间道-114053.0大面村四社大面村四社土质通行条件较差

田间道-122303.0大面村三社大面村三社土质通行条件较差

田间道-132295.0大面村二社大面村二社土质通行条件较差

宽度

分区编号长度(m)起点止点路面道路现状

(m)

田间道-1414733.0大面村六社大面村六社土质通行条件较差

田间道-157595.0大面村五社大面村五社土质通行条件较差

南部田间道-163123.5大面村六社大面村六社土质通行条件较差

北部田间道-172793.0李家院子大面村七社土质通行条件较差

合计19593—————

(2)生产路

经现场踏勘可知,项目区内到耕作区的生产路比较缺乏,基本上是0.6-1.0m

土质生产路和LOm宽混凝土生产路,生产路宽度较窄,只能满足人力耕作和出

行,无法满足规模化农业及机械化操作要求,需将现有生产路提档提升。经统计,

项目区满足生产和出行的主要生产路基本没有满足要求的道路,项目区主要生产

路现状分布情况见表231-2。

项目区主要生产路现状照片

表231-2项目区主要生产路现状分布情况及相关特性表

编号片区位置宽度(m)长度(m)路面情况

生产路-17整治单元-2大面村七社0.6167土质

生产路-30整治单元-2大面村七社0.6369土质

生产路-20整治单元-3大面村五社0.6266土质

生产路-29整治单元-3大面村五社0.6179土质

生产路-19整治单元-3大面村五社0.6175土质

生产路-15整治单元-4大面村七社0.6175土质

生产路-16整治单元-4大面村七社0.6201土质

生产路-18整治单元-4大面村七社0.6325土质

生产路-13整治单元-6大面村六社11153土质

生产路-12整治单元-7大面村十二社1379土质

生产路-7整治单元-80.6112土质

合计一一一3501一

2.3.2灌溉与排水设施

1、水源设施

项目区主要水源有溪沟和山坪塘。溪沟从大面村1社到大面村15社都有径

流,全未修建拦河坝,项目周边集中耕地灌溉的主要灌溉水源稀缺;项目区大部

分区域以山坪塘作为主要灌溉水源。项目区可供灌溉的主要山坪塘有61座,共

计面积2.9572hm2,其中57座山坪塘已由开州区水利部门整治完成,目前蓄水情

况良好,有部分山坪塘淤积严重,蓄水能力较差,需要整治,提升蓄水能力,满

足周边耕地区域补充灌溉。项目区山坪塘现状详见表232-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