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2133-2025切花菊设施生产技术规程_第1页
DB21T 2133-2025切花菊设施生产技术规程_第2页
DB21T 2133-2025切花菊设施生产技术规程_第3页
DB21T 2133-2025切花菊设施生产技术规程_第4页
DB21T 2133-2025切花菊设施生产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20CCSB6221代替DB21/T2133-2013IDB21/T2133—2025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DB21/T2133-2013《切花菊设施生产技术规程》,与DB21/T2133-2013相比,除结构性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增加了母株的选择标准(见4.1);b)更改了栽培基质(见5.2,2013年版的4.3);c)增加了定植时基肥的使用种类(见6.1.2);d)更改了定植时的密度与方法(见6.2,2013年版的5.3.7);e)更改了定植后的肥水管理(见7.3,2013年版的5.4.1);f)增加了摘心抹芽、抹蕾的时间并规范了操作步骤(见7.4.1、7.4.2,2013年版的3.4.3);g)更改了病虫害防治的方法(见8.3,2013年版的6.2)。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沈阳农业大学、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毛洪玉、孙红梅、赵兴华、陈琪、刘迪、张晓波、岳玲、王琳、吴海红、范馨月、梁佳星、冯秀丽、李丹、侯忠。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2013年首次发布为DB21/T2133-2013;——本次为第一次修订。本文件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归口管理部门联系方式: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2号联系电话文件起草单位联系方式:沈阳农业大学(沈阳市沈河区东陵路120号),联系电话DB21/T2133—20251切花菊设施生产技术规程本文件规定了切花菊设施生产的母株培养、扦插繁殖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辽宁地区塑料大棚、温室、冷棚等设施条件下的切花菊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23897切花产品采后处理技术规程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3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母株培养选择选择花茎坚实粗壮、花叶无病无虫、生长状态良好的扦插苗作为扦插母株。母株3a~5a需要进行更新,且第一次使用时需要进行低温驯化。定植时间与数量根据市场需求按照出花时间提前5个月左右进行母株定植,定植母株数量按照所需种苗数的1/8确定。5扦插繁殖苗床准备分畦做床,苗床为梯形,每畦宽90cm,长600cm;每畦上分为三垄,垄与垄之间间隔20cm;每垄上两行,行距10cm,一畦共6行,垄高10cm~15cm。步道宽40cm~50cm。在进行插穗扦插之前,先在插床上充分喷水。旧土扦插,应消毒后再使用。基质选择2DB21/T2133并加强通风进行降温,使温度保持在15℃~25℃,空气湿度达到85%以上,生根后去掉地膜,降低湿度。止后期花杆生长发生弯曲,定植前定植床放置地铺网,网孔为10cm×10cm(8目),随植株生长而调整宜在定植床施用基肥。每667m²施用5m³~8m³腐熟农家肥,与土混合均匀;也可配合施用含芽孢3选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根系生长完好的植株进行开穴定深度以2cm为宜,镇压使根系与土壤充分接触。同一批苗最好同一天定植结束,以保证定植后宜立即浇透水;定植后3d~5d,浇第二次水,用水量为定植水的2/3;定植后10d~20d,如温度宜控制在20℃~30℃,最低不可低于15℃,最高不可超过35℃。定植后一个月内应保证每天光照时间大于12h,如光照不足可以用补光灯进行补光。冬季栽培可在撒施尿素25kg~30kg;在生长发育后期,可第四次追肥,用磷酸二氢钾和水以1:500的比例配成溶液进行喷施或用磷酸二氢钾和水以1:1000的比例配成溶液进行浇灌,7d~10d4现蕾期应及早抹蕾,仅留顶端花蕾,其余侧蕾发育到3mm大小时及时抹掉。需多次作业,操作要仔细,尤其在植株水分充足时更应注意不要碰伤主蕾。如花蕾生长密集,可待花梗稍长大后剥除。追肥和第1次打顶后,结合中耕除草,在根际培土,增强根系,防止倒伏。8主要病虫害防治8.1防治原则实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方法,必要时可采用化学防治措施。采用化学防治时,应遵守GB/T8321和NY/T1276的规定。8.2主要病虫害种类白色锈病、叶斑病、枯萎病、蓟马、蚜虫、红蜘蛛等。8.3防治方法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实施轮作,科学管理肥水,选用抗病品种,及时清理棚室内植株病残体等。8.3.2.1悬挂黄板蓝板在蚜虫、蓟马发生初期,在植株上方10cm~15cm处,每667m²悬挂黄板和蓝板各30张左右,每1周~2周左右更换一次。8.3.2.2悬挂防虫网在棚室的透风口处悬挂防虫网,以40目~60目为宜。8.3.2.3高温焖棚在定植前封闭棚室,使室内温度保持65℃以上,持续7d,可以有效抑制或杀死病原菌和害虫卵及幼体。可释放蚜茧蜂、草蛉、捕食螨等天敌昆虫进行生物防治。采用化学防治时,应选择已登记的农药产品,并按其标签标注的内容进行使用。同时注意交替轮换用药。9.1采收时间5DB21/T2133—2025根据市场需求的花朵开放度,选择在清晨和傍晚温度较低时进行采收。花朵开放指数分为4度(见表A.1),每一度代表花朵开放的一个阶段。不同的客户对花的开放程度要求略有不同,出口时客户一般要求在2度时采收。国内销售时,客户一般要求花开4度时采收。采收方法采收前2d~3d浇一次透水。宜选取花剪进行采收。采摘时应保持手部稳定,将花剪对准花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