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章末质量评估(三)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田间种植的三倍体香蕉某一性状发生了变异,其变异不可能来自()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C.染色体变异 D.环境变化解析:基因重组只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而三倍体香蕉的繁殖属于无性生殖。答案:A2.同一株水毛茛,浸在水中的叶与裸露在空气中的叶形态不同,原因是()A.基因发生了改变B.环境决定生物的性状C.基因未发生改变,性状还受环境的影响D.水中叶片脱落了解析:性状受基因和环境的共同影响。答案:C3.人类血管性假血友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长度180kb。目前已经发现该病有20多种类型,这表明基因突变具有()A.不定向性 B.可逆性C.随机性 D.重复性解析:基因突变由于不定向性会产生很多个等位基因;基因突变没有可逆性、重复性的特点。答案:A4.如图是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请根据图像判定每个细胞发生的变异类型()A.①基因突变②基因突变③基因突变B.①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②基因突变③基因重组C.①基因突变②基因突变③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D.①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②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③基因重组解析:图中①②分别属于有丝分裂的中期和后期;A与a所在的DNA分子都是经过复制而得到的,由于交叉互换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所以图中①②的变异只能属于基因突变;③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可以发生交叉互换,所以不能确定A和a的不同是来自基因突变还是基因重组。答案:C5.图中字母代表正常细胞中所含有的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①可以表示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后四倍体西瓜体细胞的基因组成B.②可以表示果蝇体细胞的基因组成C.③可以表示2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细胞的基因组成D.④可以表示雄性蜜蜂体细胞的基因组成解析:秋水仙素可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其中的基因应为“加倍”结果,不会出现一个“a”的状况。答案:A6.下列关于“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调查时最好选取多基因遗传病B.为保证调查的有效性,调查的患者应足够多C.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某种遗传病的患病人数/某种遗传病的被调查人数)×100%D.若所调查的遗传病发病率较高,则可判定该遗传病为显性遗传病解析: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最好选择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故A项错误;为保证调查的有效性,调查时应随机取样,并且调查人群足够大,而不是调查的患者足够多,故B项错误;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某种遗传病的患病人数/某种遗传病的被调查人数)×100%,故C项正确;发病率较高的遗传病不一定是显性遗传病,故D项错误。答案:C7.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因某些原因使果蝇Ⅱ号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缺失了一个基因,这种变异属于()A.染色体变异 B.基因重组C.基因突变 D.基因重组或基因突变解析:DNA分子缺失了一个基因,涉及基因数目的改变,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而基因突变是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答案:A8.如下图所示,图1、图2表示某种生物的部分染色体发生变异的示意图,其中①和②、③和④互为同源染色体,则两图所示的变异()A.均为染色体结构变异B.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均发生改变C.均使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D.均可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解析:图1所示为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图2所示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故A项错误;基因重组中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没有发生改变,故B项错误;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不一定使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故C项错误;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均可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故D项正确。答案:D9.下列不需要进行遗传咨询的是()A.孕妇孕期接受过放射线照射B.家族中有直系、旁系亲属生过先天畸形的待婚青年C.35岁以上的高龄孕妇D.孕妇婚前得过乙型肝炎解析:遗传咨询是医生对咨询对象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作出诊断,然后向咨询对象提出防治对策和建议,而乙型肝炎是传染病。答案:D10.人体细胞中共有46条染色体,玉米体细胞中共有20条染色体,要测定人类基因组和玉米基因组的核苷酸序列,分别需要测定的染色体条数为()A.46,20 B.23,10C.22(常)+X+Y,10 D.22(常)+X+Y,11解析:人类需测定22条常染色体+X+Y;玉米属于雌雄同株的植物,只需测一个染色体组的即可。答案:C11.如图所示细胞代表四个物种的不同时期细胞,其中含有染色体组数最多的是()解析:在一个染色体组内不存在同源染色体,A选项相同染色体有3条,应分为3个染色体组;B选项6条染色体两两相同,也应分为3个染色体组;C选项无同源染色体,应为1个染色体组;D选项相同染色体有4条,应分为4个染色体组。答案:D12.家系图中最可能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伴Y染色体遗传病、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依次是()A.③①②④ B.②④①③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解析:①中出现“无中生有”且女性患者的父亲表现正常,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②中男性患者的女儿全部为患者,可以判断最可能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③中出现“无中生有”且女性患者后代中男性全部患病、女性正常,女性患者的父亲患病,可以判断最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④中患者全部为男性,最可能为伴Y染色体遗传病。答案:C13.下面是某基因的部分碱基序列,该片段所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为“—异亮氨酸—精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的密码子是AUA)。如果箭头所指碱基对T—A缺失,该片段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为()↓—ATACGGGAGGCGGATGTC——TATGCCCTCCGCCTACAG—↑A.—异亮氨酸—精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B.—异亮氨酸—精氨酸—谷氨酸—丙氨酸—谷氨酸—C.—精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缬氨酸—D.—亮氨酸—精氨酸—谷氨酸—丙氨酸—缬氨酸—解析:由于题干中所给的密码子较少,所以应从原有的题干序列中找寻氨基酸与密码子的对应关系,从左侧“ATA”对应“AUA”密码子开始向右读,缺少“T—A”后,使此处碱基序列变为“GAG”,它对应的密码子与第三个密码子是相同的。答案:B14.人类苯丙酮尿症发生的根本原因是()A.基因突变 B.染色体结构改变C.基因重组 D.染色体数目改变解析:人类苯丙酮尿症是将苯丙氨酸转变成酪氨酸的酶遗传缺陷造成的一种疾病,属于基因突变范畴。答案:A15.(2017·天津卷)基因型为AaBbDd的二倍体生物,其体内某精原细胞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变化示意图如下。叙述正确的是()A.三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均发生在次级精母细胞中B.该细胞能产生AbD、ABD、abd、aBd四种精子C.B(b)与D(d)间发生重组,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D.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导致了染色体结构变异解析:A错: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位于两条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此过程发生在初级精母细胞中。所以,图中三对等位基因的分离不都发生在次级精母细胞中。B对:正常情况下,一个精原细胞能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但图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部分片段发生了交叉互换,故该细胞能产生AbD、ABD、abd、aBd四种精子。C错: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部分片段发生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不属于基因自由组合范畴。D错:图中非姐妹染色单体间部分片段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答案:B16.下图为某一遗传病的家系图,其中Ⅱ2家族中无此病致病基因,Ⅱ6父母正常,但有一个患病的妹妹。此家族中的Ⅲ1与Ⅲ2患病的概率分别为()A.0,1/9 B.1/2,1/12C.1/3,1/6 D.0,1/16解析:由父母正常生出患病的Ⅱ4,可判断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致病基因为a,则Ⅱ1的基因型为aa,Ⅱ2家族中无此病致病基因,Ⅱ2的基因型为AA,则Ⅲ1的基因型肯定为Aa,故患病的概率为0;由系谱图可判断Ⅱ5的基因型为1/3AA、2/3Aa,由Ⅱ6父母正常,但有一个患病的妹妹可判断Ⅱ6的基因型为1/3AA、2/3Aa,故Ⅲ2患病的概率为2/3×2/3×1/4=1/9。答案:A17.下图表示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已知谷氨酸的密码子是GAA,由此分析正确的是()A.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一段基因任意一个碱基发生替换都会引起贫血症B.②过程是以α链作模板,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由ATP供能,在酶的作用下完成的C.运转缬氨酸的tRNA一端裸露的三个碱基可能是CAUD.人发生此贫血症的根本原因在于蛋白质中的一个谷氨酸被缬氨酸取代解析: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一段基因中任意一个碱基发生替换不一定引起贫血症;②过程是以α链作模板,但合成的是mRNA,所以原料是核糖核苷酸;根据缬氨酸的密码子GUA,可知对应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上碱基为CAU;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基因中的碱基对被替换。答案:C18.经人类染色体组型分析发现,有2%~4%的精神病患者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Y,如图所示,有人称多出的Y染色体为“犯罪染色体”。下列关于XYY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患者为男性,可能是由母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所致B.患者为女性,可能是由母方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所致C.患者为男性,可能是由父方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所致D.患者为女性,可能是由父方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所致解析:该患者的染色体组成为XYY,故多了一条Y染色体。Y染色体只能来自父方,而且是由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开后,染色体移向了细胞的同一极。答案:C19.2013年5月30日,河北邯郸发现罕见人类染色体异常核型,为世界首报。46条染色体中有4条变异无法成对,经研究发现,X染色体上有一个片段“搬”到了1号染色体上。而3号染色体的一个片断,插入到13号染色体上,这样的变化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是()A.缺失 B.片段重复C.易位 D.倒位解析: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染色体片段的移接,属于易位。答案:C20.科研工作者将基因型为Bb的某植物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其成为四倍体;再将该四倍体产生的配子离体培养成幼苗后再用秋水仙素处理使之染色体加倍。依据上述材料,你认为正确的判断组合是()①最终获得的后代有2种表现型和3种基因型②上述育种方式包含了多倍体育种和单倍体育种③最终获得的后代都是纯合子④第二次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的植株是可育的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②③④ D.②③④解析:基因型为Bb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其基因型为BBbb,产生基因型为BB、Bb、bb的三种配子,配子离体培养成幼苗后再用秋水仙素处理使之染色体加倍,可得基因型为BBBB、BBbb、bbbb的植株,故最终获得的后代有2种表现型和3种基因型;基因型为Bb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为多倍体育种,配子离体培养成幼苗后再用秋水仙素处理为单倍体育种;最终获得的后代中基因型为BBbb的个体不是纯合子;第二次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的基因型为BBBB、BBbb、bbbb的植株都是可育的。答案:B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7分)一种α链异常的血红蛋白叫作Hbwa,其137位以后的氨基酸序列及对应的密码子与正常血红蛋白(HbA)的差异如下表所示。血红蛋白部分α链血红蛋白的密码子及其氨基酸的顺序137138139140141142143144145HbAACC苏氨酸UCC丝氨酸AAA赖氨酸UAC酪氨酸CGU精氨酸UAA终止HbwaACC苏氨酸UCA丝氨酸AAU天冬酰胺ACC苏氨酸GUU缬氨酸AAG赖氨酸CCU脯氨酸CGU精氨酸UAG终止(1)Hbwa异常的直接原因是α链第____________________位的________(氨基酸)对应的密码子缺失了一个碱基,从而使合成的肽链的氨基酸的顺序发生改变,缺失的碱基是________。(2)异常血红蛋白α链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种变异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一般发生的时期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变异与其他可遗传变异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能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两种血红蛋白在138位的密码子分别为UCC和UCA,与139位相结合,进行比较可知mRNA中缺失了C。(2)从基因层次上分析才是最根本的原因。所以异常血红蛋白α链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控制血红蛋白α链合成的基因中一个碱基对C—G缺失。(3)这种发生在分子水平上的个别碱基对的改变属于基因突变。由于间期DNA会因复制而解旋,使其结构稳定性降低,易发生基因突变。答案:(1)138丝氨酸C(2)控制血红蛋白α链合成的基因中一个碱基对C—G缺失(3)基因突变细胞分裂的间期新基因22.(9分)下图是三倍体无籽西瓜育种原理的流程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用秋水仙素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可诱导多倍体的产生,因为这个部位的某些细胞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秋水仙素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三倍体植株需要授以二倍体的成熟花粉,这一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四倍体母本上结出的三倍体西瓜,其果肉细胞为________倍体,种子中的胚为________倍体。三倍体植株不能进行减数分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上述过程需要的时间周期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育种过程中,三倍体无籽西瓜偶尔有少量籽。请从染色体组的角度解释,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分裂旺盛抑制细胞(分裂前期)形成纺锤体(2)通过授粉来刺激子房发育为无籽果实(3)四三联会紊乱(4)两年(5)一个染色体组的全部染色体正好被纺锤丝拉向细胞的一极,另两个染色体组的全部染色体正好被纺锤丝拉向细胞的另一极,碰巧产生了正常的配子23.(10分)已知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A)控制的;血友病是由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b)控制的。现有两对刚刚结婚的青年夫妻,甲夫妇的男方是抗维生素D佝偻病患者,女方正常,乙夫妇都正常,但女方的弟弟是血友病患者(其父母正常),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1)根据这两对夫妇及其家庭成员各自的遗传病情,写出相应的基因型:甲夫妇:男:________;女:________。乙夫妇:男:________;女:________。(2)医生建议这两对夫妇在生育之前,应进行遗传咨询。①假如你是医生,你认为这两对夫妇的后代患相应遗传病的风险率是:甲夫妇:后代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风险率为________________%。乙夫妇:后代患血友病的风险率为________%。②优生学上认为,有些情况下可通过选择后代的性别来降低遗传病的发病概率。请你就生男生女为这对夫妇提出合理化建议。建议:甲夫妇最好生一个________孩,乙夫妇最好生一个________孩。(3)产前诊断是在胎儿出生前,医生用专门的检测手段,对遗传病进行监测和预防,包括孕妇血细胞检查、基因诊断和________、________。解析:(1)甲夫妇中男方患有抗维生素D佝偻病,含有致病基因,基因型为XAY,女方正常不含有致病基因,基因型为XaXa;乙夫妇中男女双方都正常,所以男方基因型为XBY,女方的弟弟含有致病基因,所以女方也有可能含有致病基因,基因型为XBXB或XBXb。(2)甲夫妇中男方一定会将致病基因传递给女儿,而一定不会传给儿子,所以后代患病率为50%,乙夫妇中女方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2,携带致病基因的情况下与男方生出患病孩子XbY的概率为1/4,所以后代患病的概率为1/8。通过上面叙述,所以建议甲夫妇生男孩,乙夫妇生女孩。(3)产前诊断的手段有羊水检查和孕妇血细胞检查,属于细胞水平,基因诊断属于分子水平上的手段,B超检查属于个体水平上的检查。答案:(1)XAYXaXaXBYXBXB或XBXb(2)①5012.5②男女③羊水检查B超检查24.(9分)人类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某患者家系的系谱图如图①。已知某种方法能够使正常基因A显示一个条带,白化基因a则显示为位置不同的另一个条带。用该方法对图①家系中的每个个体进行分析,条带的有无及其位置表示为图②。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图①图②(1)条带1代表________基因。个体2~5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2)已知图①和图②的实验结果都是正确的,根据遗传规律分析图①和图②,发现该家系中有一个体的条带表现与其父母的不符,该个体与其父母的编号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仅根据图②给出的个体基因型的信息,若不考虑突变因素,则个体9与一个家系外的白化病患者结婚,生出一个白化病子女的概率为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遗传与变异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1)分析两图可知,所有患病个体都有条带2,则条带2代表患病基因(a),条带1代表正常基因(A)。从图②可以看出,个体3、个体4均不含条带2,也就是不含a基因,可确定个体3、个体4的基因型均为AA。个体1和个体2均不患病,但他们的女儿个体5患病,则个体5的基因型为aa,个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