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课件-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_第1页
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课件-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_第2页
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课件-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_第3页
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课件-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_第4页
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课件-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植物体内的物质和能量变化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单元植物的生活第二章植物体内物质与能量变化第四节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第二章植物体内的物质和能量变化

课标概念重要概念植物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可以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并维持碳氧平衡”。4.2.3

植物通过对水的吸收和散失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4.3.4

植物可以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和氧气。4.3.5

植物在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运用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等方面的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相关现象。2.从物质循环与能量变化的角度,阐明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内容要求学业要求从物质循环和能量变化的角度概述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二碳讨论,碳综合相关资料,认同植树造林的意义。三尝试设计绿化校园的方案和参加植树造林活动学习目标1.从物质循环和能量变化的角度概述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2.讨论碳中和相关资料,认同植树造林的意义。3.尝试设计绿化校园的方案和参加植树造林活动。情境导入过去,塞罕坝森林覆盖率仅11.4%,黄沙漫天,土地沙化,生态恶劣。三代塞罕坝人不懈努力,让森林覆盖率提升到82%。如今,茂密森林锁住风沙、涵养水源,空气清新,动植物繁多,塞罕坝重焕生机。植物在自然界中有什么样的作用呢?一、植物可以为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生物名称青蛙牛鸡分类食肉动物食草动物杂食动物食物来源与植物的关系①上述动物的最终食物来源是什么?②塞罕坝地区盛产蘑菇,木耳等真菌,它们生存所需营养来源是什么?③俗话说“万物生长靠太阳”,光能是怎样被生物圈中的生物利用的?植物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复杂关系,以及被细菌、真菌分解利用等,养育了其他生物。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有机物呼吸作用能量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其他生物(有机物)构建“身体”构建植物体呼吸作用吃与被吃细菌、真菌分解利用一、植物可以为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二、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资料二:1962年,塞罕坝机械林场成立,建设者们开启艰苦造林征程。经过不懈努力,如今塞罕坝森林覆盖率从11.4%提升到82%,绿树成荫。生态变好后,降水量增加到约530毫米,河流湖泊水量充盈,农田灌溉不愁,各种野生动物也纷纷回归,处处充满生机。资料一:1962年以前,塞罕坝满是荒凉景象。这里植被稀缺,狂风一年吹过70多天,黄沙被裹挟着肆意翻涌,土地沙化严重,种啥庄稼都难有收成。因为植被无法涵养水分,年均降水量只有约410毫米,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塞罕坝地区降雨量增加与其森林覆盖率有什么关系呢?①生物圈中的水是如何在海洋、陆地和大气循环流动的?②根据本章第一节相关知识,植物是如何吸收水的?水又是通过什么方式进入大气的?③据科学家测算,某热带雨林的降水量是1950毫米/年,蒸腾量是1570毫米/年。请计算蒸腾量占降水量的百分比,这说明热带雨林对促进水循环具有什么意义?④如果没有植物,生物圈的水循环会受到什么影响?讨论大气大气江河湖海森林地表水蒸腾作用降水根吸收下渗蒸发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①生物圈中的水是如何在海洋、陆地和大气循环流动的?讨论②根据本章第一节相关知识,植物是如何吸收水的?水又是通过什么方式进入大气的?土壤中的水分、无机盐根毛细胞

根内导管

茎内导管

叶内导管

气孔大气(水蒸气)讨论③据科学家测算,某热带雨林的降水量是1950毫米/年,蒸腾量是1570毫米/年。请计算蒸腾量占降水量的百分比,这说明热带雨林对促进水循环具有什么意义?讨论热带雨林降水频繁,其中不少雨水是由植物蒸腾作用散失的水蒸气冷凝而成的。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讨论

根据最新估计:森林能把50%~80%的降水转入地下,一公顷林地比裸地可以多储水3000立方米,一万亩森林的蓄水能力相当于一个100万立方米的水库。④如果没有植物,生物圈的水循环会受到什么影响?植物的茎、叶承接雨水,可减缓雨水对地面的冲刷。树林中厚厚的枯枝落叶可吸纳大量的水分。一片森林就是一座绿色水库,我们应该好好保护森林。三、植物参与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什么是“零碳”?在乡村振兴战略和“双碳”目标的引领下,建设“零碳”乡村成为推动农村绿色发展、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的重要举措。各地积极探索实践,涌现出许多成功范例,九华村便是其中之一。

九华村是全国首个获得“零碳乡村”认证的村庄。村里安装了太阳能路灯,使用光伏板发电,田野间有风力发电机,还采用高效节水灌溉系统和智能农业技术,将“零碳”理想付诸实践。“零碳”并不是不排放二氧化碳,而是通过计算二氧化碳排放量,通过设计并实施减少碳排放量、增加碳吸收量的方案,实现碳的零排放,即零碳。三、植物参与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①生物圈中各种生物的哪些生命活动是需要消耗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②哪些生命活动又是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③如何用示意图等方式表示生物圈的碳氧平衡?讨论三、植物参与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大气中的氧气植物动物微生物化石燃料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燃烧燃烧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氧,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都以气体的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就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与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随着工厂、汽车、飞机、轮船等迅速增多,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碳量日益增加。三、植物参与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讨论:教材47页材料1.说出碳排放量、碳吸收量、碳中和的含义。2.如果碳排放量持续增加,而碳吸收量保持不变,会导致什么后果?3.植树造林对实现碳中和有什么作用?4.实现碳中和有什么意义?三、植物参与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三、植物参与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实现碳中和的措施:1.实行节能减排、能源转型;如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2.植树造林,进行生态保护,通过植物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3.通过工程手段手段捕获和封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三、植物参与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讨论: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如何从我做起,助力碳中和?绿色出行植树造林垃圾分类四、从我做起,保护植被四、从我做起,保护植被保护植被的措施对森林和草原实行依法治理和科学化管理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开展全民义务植树,种草活动设计绿化校园尝试校园绿化设计,学习常见的花卉、林木、草皮等的相关知识。内容要求目的要求1.分组,指定组长,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2.仔细调查校园内植物的种类和分布情况。画一张草图,标明位置。3.到图书馆查阅有关园林学和园艺学的书籍,或访问附近环境优美的学校、社区、公园,吸取优点,请园艺师介绍经验。4.小组讨论,打造校园绿化、美化平面图。制成模型或视频,便于交流。内容要求课前准备设计绿化校园内容要求课内活动1.展示各小组设计的校园绿化、美化方案,并讨论哪个方案使校园最美丽,哪个方案最合理、最经济。2.借鉴其他组设计的优点,选定一两个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并送交学校相关部门。也可以将设计方案放在合适的位置展览。设计绿化校园内容要求注意(1)应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尽量不要对校园环境布局做大的改动,最好不要选用名贵的花草树木。(2)对于绿化树种,在形态选择和空间安排上要注意高度、大小和色彩的搭配,做到疏密相间、协调自然。例如,教学楼临窗处不宜种植高大的乔木,避免影响室内的通风和采光。(3)应注意花草树木的生长周期,尽量使校园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4)教学楼大厅及室内应注意盆花和观叶植物的配置。选择植物时,要根据不同植物的生活习性、室内环境特点以及师生活动的需要等。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使雨水更多地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参与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方式:蒸腾作用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为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承接雨水,减缓雨水对地面的冲刷如何实现碳中和从我做起,保护植被对森林和草原实行依法治理和科学化管理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实行节能减排、能源转型植树造林,进行生态保护通过工程技术手段捕获和封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植物光合作用不断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对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起了重要作用课堂小结1、有人认为,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越多,植物能够利用的原料就越多。光合作用就越强。植物生长也越好。因此,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提高对生物圈是有利的。请你分析上述说法是否准确并阐述理由

不准确。

在一定范围内,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随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而加强,制造的有机物就多,释放的氧气增多,二氧化碳的浓度逐渐低,光合作用效率就会降低。但并不是在所有的情况下都是这样的。课堂练习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著名诗句。试从生物圈水循环的角度,对这句诗进行分析。

水蒸气在天空中凝结成云,然后以雨、雪等形式落到地面,一部分被生物利用和被土壤等吸收,其余部分汇成江河。可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奔流到海”是指江河的水也汇入海洋。“不复回”是指地表水只能向海洋中流,而海水不会倒流入江河,回到陆地。但海洋中的水,会以水蒸气的形式到达陆地上空,最终又会以雨、雪等形式成为“天上来”的水。可见,从水循环的角度看,汇入海洋的水也是可以再返回陆地的。

课堂练习1、有人说:“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是‘攀附’着植物的茎蔓才站在这个星球上的。”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能满足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其产生的氧气是生物圈的氧气的来源。2、要实现碳中和,一方面需要减少碳排放量,另一方面需要增加碳吸收量。请针对“在实现碳中和过程中,我们应当怎样做?”设计海报拓展应用1.我国积极统筹推进碳达峰与碳中和。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角度分析,错误的是()A.碳在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传递B.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