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1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第二课时)第4章认识化学反应2024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精做课件】授课教师:********班级:********时间:********播放视频:播放一段有关火灾事故的新闻报道和一段工业生产中燃料燃烧利用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燃烧在生活中的两面性。提问引导:“燃烧既能为我们带来便利,又可能造成灾害,那么什么是燃烧?燃烧需要哪些条件?”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二)知识讲解与实验探究(25分钟)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实验演示:分别点燃两根蜡烛,将其中一根罩在一个倒扣的烧杯中,观察蜡烛的燃烧情况和火焰颜色。现象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没罩烧杯的蜡烛正常燃烧,火焰明亮,是完全燃烧;罩了烧杯的蜡烛火焰逐渐变暗,直至熄灭,燃烧不充分,属于不完全燃烧。概念讲解:给出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的定义,介绍两者的产物差异,如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生活应用:列举生活中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的例子,如天然气灶的燃烧属于完全燃烧,煤炉通风不畅时的燃烧是不完全燃烧,并分析其对环境和能源利用的影响。燃烧的条件实验探究:组织学生进行“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准备三个实验装置,分别为:①将一小片白磷放在热水中,不接触空气;②将一小片白磷放在铜片上,与空气接触;③将一小片红磷放在铜片上,与空气接触。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现象讨论:通过对比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得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防火与灭火原理分析:依据燃烧的条件,推理出灭火的原理,即清除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方法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生活中常见的防火和灭火方法,并结合灭火原理进行解释。(三)案例分析与拓展(10分钟)案例分析:展示一些火灾事故的案例,如居民楼火灾、森林火灾等,让学生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及在火灾发生时应采取的正确应对措施。知识拓展:介绍一些新型的防火材料和灭火技术,如阻燃材料、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四)课堂小结(5分钟)回顾总结: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的概念、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强调重点:强调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对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的重要意义,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五)课堂练习(5分钟)展示一些与完全燃烧、不完全燃烧、防火与灭火相关的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点评,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五、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实验探究、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燃烧与灭火的相关知识。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在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仍存在困难,今后应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设计更多贴近生活的教学活动。5课堂检测4新知讲解6变式训练7考试考法8小结梳理学习目录1复习引入2新知讲解3典例讲解课堂导入五代南唐董源画作
古代字画之所以保存至今仍不变色,正是因为所用墨汁主要含碳。可见,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
。王羲之真迹《丧乱帖》王冕真迹《墨梅图》比较稳定一、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1.碳与氧气的反应C+O2(充足)CO2点燃C+O2(不足)CO点燃完全燃烧不完全燃烧一、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2.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
完全燃烧
不完全燃烧燃烧速率
放出热量
含碳元素的可燃物燃烧产物
燃烧快燃烧慢放热多放热少CO2CO、炭黑颗粒等3.一氧化碳的性质一、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物理性质颜色气味密度(与空气比较)溶解性
无色无臭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思考】用什么方法收集CO?
只能用排水法3.一氧化碳的性质一、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化学性质(1)毒性中毒机理防中毒措施CO极易与人体血液里的
结合,使其丧失输氧功能,导致人体
,甚至窒息死亡。冬天用煤火取暖时,一定要装烟囱,并且注意
,防止CO中毒。血红蛋白缺氧室内通风交流讨论:①煤气厂在家用煤气(含有CO)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②如果发生煤气泄漏应该怎么办?便于人们及时发现煤气泄漏立即关闭燃气阀门,并开窗通风燃烧时现象化学表达式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_____色,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_______的气体。
3.一氧化碳的性质一、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化学性质CO+O2CO2点燃(2)可燃性蓝变浑浊点燃前要验纯!技术设计导烟管
一种充分燃烧型灯具,通常制成人形、动物形或器物形。导烟管清水灯盖灯罩汉代的釭灯烟雾通过溶入人体内的清水让外部空气不断进入灯罩内部灯罩挡风和调风提高燃油的燃烧效率减少烟尘污染使燃油充分燃烧汉代彩绘雁鱼青铜釭灯二、化学爆炸爆炸的原因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在有限的空间内产生急速的燃烧1.爆炸的定义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急速的燃烧,短时间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二、化学爆炸2.易爆物面粉发生爆炸,硬纸板被高高掀起蜡烛的作用:加盖的作用:鼓气的作用:引燃面粉形成有限的空间吹散面粉,增大面粉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爆炸原理:面粉剧烈燃烧,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二、化学爆炸3.粉尘爆炸实验分析现象:为什么加油站、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和煤矿的矿井内,都标有“严禁烟火”字样或图标?这些地方的空气中常混有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它们接触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交流讨论:当心易燃物当心爆炸物禁止烟火禁止带火种禁止燃放鞭炮禁止吸烟二、化学爆炸4.几种消防安全标志定向爆破开山采矿二、化学爆炸5.利用爆炸为人类服务二、化学爆炸1.[2024·辽宁模拟]《辍耕录》中记载,杭人燃烧松木前,将其削成薄纸片状。这样做的目的是(
)A.增加可燃物B.降低松木的着火点C.增大松木与氧气的接触面积D.提高松木周围的氧气浓度C返回C2.下列关于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蜡烛不完全燃烧会产生炭黑B.含碳燃料不完全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而污染环境C.相同质量的碳发生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时,释放的热量一样多D.日常生活中,燃料完全燃烧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都有着积极的意义【点拨】相同质量的碳完全燃烧比不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故C说法错误。返回3.现在很多饭店都出现了柴火灶,其内部结构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从燃烧条件分析,通风口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关于柴火灶中烟囱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A.排走烟气,改善燃烧条件B.若排烟口出现浓厚的黑烟,则证明燃烧不充分C.烟囱建高就可以消除污染通入氧气,使木材与氧气充分接触AB返回C4.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其主要的灭火原理是(
)A.清除可燃物B.升高酒精的着火点C.隔绝空气D.降低温度到酒精的着火点以下返回C5.消防安全是重中之重。下列火灾自救措施错误的是(
)A.身上衣物着火时,可就地打滚灭火B.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前进C.室内起火,立即打开门窗大声呼救D.高层楼房着火,要走安全楼梯逃离【点拨】室内起火,立即打开门窗,会使空气流动加快,燃烧更旺。返回6.世界上第一支城市消防队诞生于宋朝!专用台词——“天干物燥,小心火烛”,消防装备——水袋、水囊、唧筒、麻搭、火钩等。《武经总要前集》中记载:火灾时“水袋,以马、牛杂畜皮浑脱为袋,贮水三四石。若火焚楼棚,则以壮士三五人持袋口,向火蹙水注之。”“麻搭,以八尺杆系散麻二斤,蘸泥浆皆以蹙火。”(1)“向火蹙水注之”的主要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降温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2)麻搭灭火需要蘸泥浆的原因之一是泥浆可以覆盖在可燃物表面达到灭火的目的,其中主要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2024·常州二模]消防人员常采用“以火灭火”法扑灭森林火灾,即人工点燃火头,与相向烧来的山火对接,从而扑灭山火。你认为“以火灭火”的原理是________(填字母)。①两火结合部骤然缺氧②两火间的可燃物被烧光③燃烧放热使可燃物的着火点升高A.①③B.②③C.①②D.①②③隔绝氧气C【点拨】(3)燃烧消耗氧气,人工点燃火头与相向烧来的山火对接,使结合部骤然缺氧,导致山火熄灭,①正确;由于火源与火场之间的可燃物被烧光,导致缺少可燃物而灭火,②正确;着火点为物质的固有属性,一般不能改变,③错误。通过分析,①②合理。返回C7.每年5月12日是我国“防灾减灾日”,了解防灾减灾的相关知识,有利于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坐火车B.图书档案、精密仪器着火,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C.任何物品着火时都可用水来灭火D.发现家中天然气泄漏时,应先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点拨】油、电器线路等着火不能用水灭火,C错误。返回C8.[2024·高邮期中]如图为我国西汉雁鱼青铜釭灯及其示意图。灯油燃烧时,烟气通过鱼身和雁颈导入雁体内的水中,减少对室内空气的污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产生烟尘的主要原因是灯油不完全燃烧B.转动灯罩隔绝空气,可使灯火熄灭C.雁体内的水能吸收烟尘,还能除去一氧化碳D.灯罩的挡风和调风都有利于提高灯油的燃烧效率【点拨】一氧化碳难溶于水,雁体内的水不能除去一氧化碳,C错误。返回9.随着对“火”的认识和使用,人类能够更好地改造自然、改善生活。(1)图1表示“煤球”到“蜂窝煤”的变化,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促进煤燃烧。(2)图2表示钻木取火,从燃烧条件分析,钻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3)图3实验中,镁能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通过该实验,你对燃烧的一个新的认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图4实验中,划燃一根火柴后,火柴梗朝下,火柴头朝上,放置一会儿就熄灭了。从灭火原理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合理即可)火柴梗的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返回10.稀薄燃烧发动机具有高效、经济、环保等优点,和普通汽车发动机的对比如表:
发动机混合气中汽油与空气的质量比发动机运转的温度尾气中CO的含量尾气中NO2的含量普通发动机1:15较高较高较高稀薄燃烧发动机1:40较低较低较低(1)根据如表的数据可知“稀薄”的含义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卫生项目库管理办法
- 村公章使用管理办法
- 民政救灾车管理办法
- 投资性评审管理办法
- 朔州电动车管理办法
- 基金子账户管理办法
- 新疆诚信分管理办法
- 台球房员工管理办法
- 垃圾中转房管理办法
- 因公去港澳管理办法
- 砌块路面施工方案
- 电力系统设备课件
- 脑结构与功能
- 齿轮式攻牙机安全操作规程
- GB/T 21471-2008锤上钢质自由锻件机械加工余量与公差轴类
- GB/T 15168-2013振动与冲击隔离器静、动态性能测试方法
- GB/T 1266-2006化学试剂氯化钠
- 2023年柳州市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DB4401-T 112.1-2021 城市道路占道施工交通组织和安全措施设置+第1部分:交通安全设施设置-(高清现行)
- 跨境电商亚马逊运营实务完整版ppt课件-整套课件-最全教学教程
- DB32-T 3755-2020 U型H型组合钢板桩支护技术规程-(高清现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