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我们生活的大地(第3-4节)习题课件-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_第1页
第4章我们生活的大地(第3-4节)习题课件-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_第2页
第4章我们生活的大地(第3-4节)习题课件-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_第3页
第4章我们生活的大地(第3-4节)习题课件-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_第4页
第4章我们生活的大地(第3-4节)习题课件-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我们常说的“藕断丝连”中的“丝”指的是()A.蛋白质丝 B.纤维素 C.导管 D.丝绸2.根毛细胞与吸水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A.细胞壁厚,液泡很大 B.细胞壁厚,液泡很小C.细胞壁薄,液泡很大 D.细胞壁薄,液泡很小CC3.下列茎中属于缠绕茎的是()A.甘蔗 B.草莓 C.牵牛花 D.葡萄4.以下各项农业生产措施中,有利于保护土壤的是()A.实行秸秆粉碎还田 B.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农田C.将垃圾进行填埋处理 D.灌溉农田采用大水漫灌CA5.小明家菜园里的青菜前段时间叶色发黄,生长缓慢。小明根据所学知识及时给小青菜施加了适量的化肥以后,发黄的叶重新变绿,且生长迅速。小明施加的化肥是()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硼肥6.“笋有多大,竹有多粗”,即竹笋初钻出土面就有了与长成后同样的粗细。这说明竹茎的结构中没有()A.韧皮部 B.形成层 C.木质部 D.髓AB7.某同学在三个地点考察了三株植物的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状况(如图所示),对此所做的下列推测中正确的是()A.三株植物属不同种类型 B.三株植物生长时间长短不一C.三地土壤中水肥分布深浅不同 D.三株植物播种深浅不一(第7题)C8.如图所示为植物根尖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①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B.②处的细胞具有较强的分裂能力C.③处的细胞没有细胞壁 D.④具有保护作用,主要由导管细胞构成(第8题)A9.下列关于破坏土壤资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恣意砍伐森林会导致水土流失 B.草原的过度放牧会引起沙漠化C.焚烧作物秸秆能增强土壤肥力 D.烧山开荒将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C10.为研究植物甲能不能移植到乙地生长,某学习小组设计了一个测定植物甲细胞液浓度的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为保证植物甲移植后能正常生存,乙地土壤溶液的浓度应()细胞液浓度/(g/mL)0.150.200.250.30质壁分离不分离刚分离显著显著A.≤0.2g/mL B.≥0.2g/mL C.<0.2g/mL D.>0.15g/mLC11.如图所示为常见的绿肥植物——紫云英,该植物还可以作为牲畜的饲料。绿肥植物是一种专门用作肥料的栽培植物,作物成熟以后,可以就地翻压,也可以异地施用。在农业上利用绿肥植物的目的是()A.提高土壤中的无机盐成分 B.增加土壤中有机物的含量C.给植物提供食物 D.作为土壤中微生物的分解材料(第11题)B12.下列关于导管的描述中正确的一组是()①运输有机物的通道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通道③由死细胞构成④由活细胞构成⑤两个管道分子之间有筛板⑥中空的管道⑦位于韧皮部⑧位于木质部A.①③⑥⑦ B.②③⑥⑧ C.①④⑤⑦ D.②④⑤⑧B13.无土栽培是使用人工配制的营养液在无土基质中栽培植物的方法,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植物通过根吸收营养液中的水分和有机物B.若种植的植物是菠菜,则应多施适量的磷肥C.营养液中通入氧气主要是为了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D.营养液的配制应根据植物的种类和生长时期进行调整(第13题)D14.果农用斧的钝头在树干上敲打,使树干韧皮部受轻伤,结的果实反而更大,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促使激素更多地运送到果实,刺激果实生长B.刺激树干产生更多的激素,刺激果实生长C.阻断部分有机物向下运输,使有机物更多地输送到果实中D.使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更多地运送到果实中,促进果实的生长发育C15.有消息报道称,科学家们首次利用仪器“听到”并记录下树木“喝水”时发出的声音。下列关于树木“喝水”的讨论中正确的是()A.树木“喝水”的主要部位一定是根尖的伸长区B.“喝”进的水一定会沿着根、茎、叶中的筛管运送到树木各处C.“喝水”时,无机盐一定会“搭便车”,“跑”到树木的各个部分D.树木“喝水”说明其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土壤溶液的浓度C

二、填空题(第19题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32分)16.不同的植物具有不同的根系,如图所示为最典型的两种根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第16题)(1)图甲表示

根系,主要由[①]

和[②]

组成,无胚乳的植物多为这样的根系,如

。(2)图乙表示

根系,主要由[①]

组成,单子叶植物多为这样的根系,如

。直侧根主根大豆须不定根小麦17.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A、B两果实中,不能继续长大的是

,其原因是切断了运输有机物的

。(2)枝条上部的叶片不会因树皮环剥而萎缩,是因为

是通过茎里的

向上运输的。(3)枝条上的①~④处中,会出现明显肿胀的是

处。(第17题)B筛管水分导管①18.如图所示为木本植物茎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①是

,②是

,④是

。(2)用解剖针轻轻扎一下①、③、④三个部位,质地较硬的部位是

(填序号)。(第18题)树皮形成层髓③

根毛区增加坐果量20.如图所示为细胞的两种状态,据图回答下列问题:(第20题)(1)细胞吸收的水分进入细胞的

中,其中阴影部分代表植物细胞的

。(2)由图可知,图甲所示细胞的细胞液的浓度比周围溶液的浓度

,这时细胞

。图乙所示细胞的细胞液的浓度比周围溶液的浓度

,这时细胞

。液泡细胞质大吸水小失水(3)如果我们要观察植物细胞的细胞膜,那么可以选用

状态的细胞。如果要使如图乙所示的细胞恢复到如图甲所示的细胞状态,那么应该将它放入

中。(4)当我们一次施肥过多时,植物的根的根毛区细胞会出现如图

(填“甲”或“乙”)所示的状态,此时植物会出现

现象。失水清水乙烧苗21.为了研究植被对土壤的保护作用,小红做了以下实验:把泥土按30°的坡度分别堆在玻璃箱的两侧,在A坡种上草皮(如图所示),用洒水壶以相同水量、相同速度先后对两个坡面洒水。(第21题)(1)实验过程中,小红观察到A坡汇入引水沟的水量和泥沙量少,B坡的比较多。这说明植被可以减少

流失。(2)我国土地荒漠化现象相当严重,华北、西北地区频繁发生沙尘暴,导致

污染。水土大气(或空气、环境)三、实验与探究题(每空2分,共36分)22.重金属铬因“毒胶囊”引起人们的关注。小明想知道铬对玉米生长是否有影响,他做了如下实验:在装有同样肥沃土壤的甲、乙两个花盆中,同时移入生长同样健壮的玉米幼苗,甲盆正常浇水,乙盆浇等量的、一定浓度的含铬溶液。两周以后,玉米幼苗生长状况如图所示。该实验重复做三次,现象一致。(第22题)(1)这是一组

实验,研究的问题是

。(2)玉米幼苗要求“同时移入”“同样健壮”,是为了控制

。(3)该实验重复做三次,是为了

。(4)实验结论是:该含铬溶液

(填“促进”或“抑制”)玉米幼苗正常生长。对照铬对玉米生长是否有影响变量减少偶然性,提高准确性抑制23.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第23题)(1)根、茎、叶中的导管和筛管在植物体内形成了两个相对独立的管道系统,其中筛管负责运输

。(2)纵切枝条,观察发现红色越往上越浅,是因为

(填字母)。A.上面的水太多了,把红色冲淡了B.下面的红色随水分蒸发了C.水分是从下往上运输的,越往上就越浅D.这是枝条自身的一个特点,不是由水分引起的有机物C(3)如果想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那么下列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填字母)。A.放在黑暗环境中

B.放在阳光下照射,加快植物中水分的运输C.让红墨水的浓度稍大一些

D.放在通风的环境中(4)某些树木树干中空,却依然生机勃勃,这是因为在茎中有

可产生运送水分的新细胞。A形成层24.小明从课外书中得知“叶片中叶绿素的合成需要镁元素”的信息,于是他设计了一个实验,想验证该信息。实验材料:小麦种子若干、完全培养基和缺镁培养基(在教师的指导下配制,完全培养基含小麦胚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缺镁培养基比完全培养基缺少了镁元素)。实验步骤:①去掉小麦种子的胚乳。②将种子的胚分成甲、乙两组,每组20粒,分别种在完全培养基和缺镁培养基上。③将它们放在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两周,然后观察统计。(1)去掉小麦种子胚乳的目的是排除胚乳中

对实验的干扰。(2)培养两周后,观察的对象是

。(3)每组为什么要选用较多数量的胚?镁元素幼苗叶片的颜色减小由于种子死亡或遗传差异带来的误差。(4)小芳认为叶绿素的合成除了需要镁等矿物质元素外,还需要其他的一些环境条件。于是她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方案:组別A组B组小麦种子数20粒20粒培养条件适量的水,有光照,25℃适量的水,黑暗,25℃培养时间2周2周分析小芳的实验设计可知,她要研究的问题:

?叶绿素的合成是否需要光25.刘老师在课堂上展示课本上“植物细胞失水的实验”后,要求同学们再想出其他方法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条件,小红做了如下实验:步骤一:分别取20mL清水和20mL不同浓度(5%、10%)的食盐水依次置于A、B、C三只烧杯中。步骤二:取三块新鲜小萝卜块,分别置于A、B、C三只烧杯中(萝卜块全部被浸没),都静置浸泡5min。步骤三:取出萝卜块,分别测量出三只烧杯中液体的体积。步骤四:记录数据于下表中:

周围溶液的浓度/%清水(A)5%的食盐水(B)10%的食盐水(C)液体体积/mL19.522.624.4请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二中存在明显不足,请帮助指正:

。萝卜块大小应该一样(2)A组清水测出的值略变小(不考虑蒸发、读数误差),原因最可能是

。(3)从A组和B组实验对比得出的结论是(4)从B组和C组实验对比得出的结论是萝卜块吸水

当萝卜块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周围溶液的浓度时,萝卜块吸水;当萝卜块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周围溶液的浓度时,萝卜块失水。

当萝卜块细胞液的浓度与周围溶液的浓度差别越大时,萝卜块失水越快。(5)该实验除了通过定量证明植物细胞的吸水或失水,也可以通过

的变化来定性证明植物细胞的吸水或失水。萝卜块四、综合题(共22分)26.(6分)植物根尖是植物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其部分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植物根毛数量这一性状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1)研究人员得到了基因改变的拟南芥突变体甲和乙。如图所示为基因未改变的拟南芥(野生型)及两种突变体的根毛数量情况,推测三者中

吸收水分与无机盐的能力最强,

吸收水分与无机盐的能力最弱。(第26题)突变体甲突变体乙(2)研究发现,生长在缺磷环境中的拟南芥根毛数量是磷充足时的3倍以上,说明缺磷条件会

(填“促进”或“抑制”)根毛的形成。促进27.(8分)小芳在“五一”期间与爸爸妈妈到杭州西湖游玩时,看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湖边有几棵新移栽的大树,都挂着输液瓶。她问爸爸:“难道是给生病的树木打点滴吗?”爸爸笑着告诉她:“大树移栽时,根部严重受损。为了提高移栽大树的成活率,技术员就给大树‘挂吊瓶’输水和无机盐。”请据图及小芳爸爸的讲解思考并回答问题:(1)导管和筛管是高等植物体的运输通道。植物体运输有机物的结构是图

(填字母),位于茎的

(填“木质部”或“韧皮部”)。(2)技术员给移栽的大树“挂吊瓶”,输液的针头应插入到图[

(方括号内填字母,横线上填名称)中。(第27题)B韧皮部A导管28.(8分)请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土壤污染土壤污染主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