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中考科学一轮复习考点突破课件密度与质量_第1页
浙江省中考科学一轮复习考点突破课件密度与质量_第2页
浙江省中考科学一轮复习考点突破课件密度与质量_第3页
浙江省中考科学一轮复习考点突破课件密度与质量_第4页
浙江省中考科学一轮复习考点突破课件密度与质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质量与密度课标要求1.了解知道:质量、量筒的使用、密度与物态有关、密度与物质鉴别;2.理解应用:天平的使用、密度、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知识要点梳理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用字母

⁠表示性质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物态、位置改变而改变单位基本单位是千克,符号是

⁠;常用单位有:吨(t)、克(g)、毫克(mg);换算关系:1

t=

kg=106

g=109

mg,1

g=

⁠kg测量工

具生活常用:案秤、台秤、电子秤等;实验室常用:托盘天平mkg10310-3

质量测量步骤看观察天平的量程和标尺的分度值放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把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

⁠处调调节天平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

(左偏右

调,右偏左调)称把被测物体放在

中,用镊子向

加减砝码(左物右码,

先大后小),并适当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在

称量过程中不能调节平衡螺母)读被测物体的质量=右盘中砝码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左侧所对应的刻度

值零刻度线中央左盘右盘

质量的测量——天平的使用天平使用口诀:一放平,二调零,三调横梁成水平;哪边高往哪边调;称物体,先估

计,左物右码要牢记。注意事项(1)被测物体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

⁠;(2)加减砝码时用

夹取,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将砝码弄湿、弄

脏;(3)化学药品和潮湿的物体不能直接倒入天平的托盘中称量,应将它们装入

容器中,再进行称量;(4)天平移动位置后,要重新调节使天平平衡量程镊子体积

的单位

及其换

算国际单位:立方米,用字母

⁠表示其他单位:立方分米(dm3)、立方厘米(cm3)、升(L)、毫升(mL)单位换算:1

mL=

cm3=

m3量筒

的使用

及读数看看量程和分度值,图中量筒的分度值为

⁠mL

放放在水平台上读读数时,视线要与

相平,如图中

视线

⁠记记录时,要包括数字和

,如图,液体的体

积为

⁠m311×10-62凹液面最低处B单位24

mL

体积的测量(.测.量.工.具.:.量.筒.).定义在物理学中,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

度,用符号ρ表示单位及换算基本单位:千克每立方米,符号是

⁠常用单位:克每立方厘米(g/cm3)换算关系:1

g/cm3=

kg/m3公式ρ=物理意

义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表示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kg/m31×103

密度【适时总结】1.

物体的密度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有关,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也不同。固

态、液态的物质密度一般变化很小,气态物质的密度随环境变化改变明显。2.

常见物质中,气体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最大,液体次之,固体最小。3.

因为不同的物质密度可能相等,如煤油和酒精,所以还应该根据气味、颜色

等属性判断物质的种类。性质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质量和体积无关;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

同密度的可变性密度在外界因素(如温度、状态、压强等)改变时会发生改变密度与温度:一般来说,同种物质温度越高,密度越

,遵循

的规律;但是水比较特殊,水在4

℃时密度最大。水凝固成冰时,质

,体积变大,密度

⁠小热胀冷

缩不变变小核心考点解读核心考点❶

质量和密度的理解质量是物质的属性,只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与物体的形状、物态和位置

无关;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物态和温度等有关,与物质的质量和

体积无关。

下列关于质量和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B

)❶BA.

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B.

一杯水倒掉一半后,质量减小,密度不变C.

飞机应该用密度大、强度高的材料来制作D.

某物体随飞船进入太空后,它的质量会变小【解析】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质量、体积无关;一杯水倒掉一半后,

所含的物质减少,故质量减小,但种类和状态不变,故密度不变;为减轻飞机受到的

重力,应用密度小、强度高的材料来制作;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不随物体位置的

改变而变化,故选B。1.

(2024·襄阳模拟)柱状橡皮泥在力的作用下被压扁的过程中,它的(

A

)A.

质量不变,密度不变B.

质量变化,密度变化C.

质量不变,密度变化D.

质量变化,密度不变2.

(2024·湖北一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在开采石料时巧妙地利用水作为一

种“工具”,在冬季的白天,先给石头打一个洞,然后往洞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

温度下降,水结成冰后,石头就裂开了,该方法是利用水结成冰后,

不变,

增大。450g水凝固成冰后,其体积变化了

cm3。(ρ冰=0.9g/cm3)3.

(2023·贵州)国产大型客机C919已成功载客飞行,飞机在结构设计、材料选择、

环保理念等方面均有自主知识产权,选用先进的合金材料减小了飞机的质量,这是因

为材料本身的

较小。A质量体积50密度

核心考点

⁠密度的计算❷

一个容积为2.5

L的塑料瓶,装满密度为0.8×103

kg/m3的植物油时,植物油

的质量为

kg,用此瓶一定

(选填“能”或“不能”)装下同质量的水。

2能4.

(2024·恩施模拟)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D

)A.

甲物质的密度随体积增大而增大B.

当甲和乙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时,乙物质的体积较大C.

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4∶1D.

体积为5

cm3的乙物质,质量为10

gD5.

(2023·贵州期末)牛奶是中学生补钙的最佳饮品。如图所示若该牛奶的密度是

1.2×103kg/m3,则一盒纯牛奶的质量为

g(1mL=1cm3)。把一盒牛奶喝掉一

半,剩余牛奶的密度会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300不变核心考点❸

密度与社会生活1.

①密度相同的不一定是同种物质,如煤油和酒精、冰和蜡;②同一种物质在不

同状态时,密度也可能不一样,如水和冰。2.

①一般来说,同种物质温度越高,密度越小,遵循热胀冷缩规律;②特殊的

水,4

℃时密度最大,0~4

℃时,温度越高,水的密度越大,温度高于4

℃时,温度

越高,水的密度越小。❸

图甲为“水的密度在0~10

℃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象,图乙为北方冬天

湖水温度分布示意图,根据图象及水的其他性质,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C

)A.

水在4

℃时密度最小B.4

℃以上的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C.

水在0~4

℃范围内,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D.

示意图中从A到E,湖水的温度逐渐降低C

【解析】由图甲可知,在4℃时水的密度最大,在4~10℃范围内,温度越高,水

的密度越小,体积越大,故在4℃以上,水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在0~4℃范围内,温

度越高,水的密度越大,体积越小,故此范围内,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由图甲、

乙可知,从A到E,湖水温度逐渐升高,故选C。6.

(2024·黄冈开学)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

是(

B

)A.

坚若磐石的机床底座需要用坚固、密度大的材料制成B.

冬天开空调制热时,排风口向上可以使屋子里很快暖和起来C.

冬天,户外水管冻裂,是因为水结冰时,密度变小,体积变大D.

飞船尽可能采用强度高、密度小的新型材料制成B7.

(2024·十堰模拟)物理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丁A.

图甲中,房间里的暖气一般都安装在窗户的下面B.

图乙中,在我国北方,冬天要对自来水管进行包裹保护,是因为冰的密度比水的密

度大C.

图丙中,把风车放在点燃的酒精灯上方,风车能转动起来,是因为空气受热密度变

大D.

图丁中,航空器材常采用高强度、高密度的合金或新型合成材料A8.

(2024·枣庄)密度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D

)A.1kg的铁块比1kg的棉花重B.

可以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因为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C.

航空器材常采用熔点高、密度大的新型材料D.

一旦发生火灾,受困人员常采取弯腰撤离,是因为烟雾温度高、密度小,向上方聚

集D三阶实验突破实验1

测量固体的密度

“三步”参透实验

1.

实验原理:ρ=m/V2.

测量工具:天平和量筒3.

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小石块的质量m;(2)向量筒中注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1;(3)将小石块放入量筒里的水中使其浸没,测出水和小石块的总体积V2;

4.

(1)质量测量引起的误差:如先测体积,再测质量,由于物体上沾了水,使

所测质量偏大,导致所测密度偏大。

(2)体积测量引起的误差:测量体积时物体没有浸没在水中,所测体积偏小,

导致所测密度偏大。(3)若所测物体具有吸水性,则测得物体的密度值

(选填“偏大”“不

变”或“偏小”)。(4)若发现在测量过程中,使用的砝码有磨损,则测得物体的密度值

(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5)某同学带来他在乒乓球比赛中获得的一枚金牌,想测量金牌的密度,发现金

牌无法放入量筒中。同学们共同设计了如下测该金牌密度的实验方案:①用天平测出金牌的质量m;②将金牌浸没到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溢出的水流入质量为m1的空烧杯中;③测得烧杯和溢出水的总质量为m2;

偏大偏大实验2

测量液体的密度

“三步”参透实验

1.

实验原理:ρ=m/V2.

测量工具:天平和量筒3.

实验步骤

(1)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2)倒入一部分盐水于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V;

(3)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下盐水的质量m2;

4.

实验误差分析

(1)先测质量,后测体积:这种方法由于是先测质量,所以在测体积时,会因

为烧杯内的盐水不能全部倒入量筒(会有一部分盐水沾在烧杯壁上),而使所测体积

偏小造成误差;

(2)先测体积,后测质量:这种方法由于是先测体积,所以在测质量时,会因

为量筒内的盐水不能全部倒入烧杯(会有一部分盐水沾在量筒壁上),而使所测质量

偏小造成误差。(3)若实验中发现量筒中盐水液面下的内侧筒壁上有大量的小气泡,这会造成盐

水密度的测量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4)某同学认为不用量筒也能测量出盐水的密度,他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m0;②在烧杯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偏小(5)上述实验结束后,小明利用刚刚测出了密度的盐水和其他一些工具,又想测

量一个木块的密度,请帮他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①用调好的天平测出木块的质量m木;②容器内装有适量的盐水,将木块和一个空瓶叠加在一起漂浮,如图所示;③向瓶中倒入适量的水,直到木块

,用天平测出瓶和水的

总质量m总;④木块密度表达式ρ木=

。(用字母表示,盐水密度用ρ盐表示)刚好浸没在盐水中

返回导航中考最新动向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