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中考科学一轮复习课件第五讲建构分子模型与原子模型_第1页
浙江省中考科学一轮复习课件第五讲建构分子模型与原子模型_第2页
浙江省中考科学一轮复习课件第五讲建构分子模型与原子模型_第3页
浙江省中考科学一轮复习课件第五讲建构分子模型与原子模型_第4页
浙江省中考科学一轮复习课件第五讲建构分子模型与原子模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讲建构分子模型与原子模型

一、模型与符号1.

模型的作用:能使人们所研究的客观对象变得直观、生动,帮

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或复杂的现象。一个模

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一幅计算机图像,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

象或过程。2.

符号的作用: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还可避免由于事物

外形不同和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二、建构分子模型1.

分子: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的种类由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决定。

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注意点:“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

粒”,这句话的前提不能少,没有前提,单独后半句话是错误的,因为并

不是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有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所

以也可以说: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2.

原子: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同种原子构成不同物质时

结构是不一样的,如金刚石和石墨。原子具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原子

半径一般在10-10m数量级,不同种类的原子质量不同,体积也不同。

三、建构原子模型

1.

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过程:1808年道尔顿的“实心原子结构模型”

(又称为“铅球模型”)→1897年汤姆生的“汤姆生模型”(又称为“葡萄干

面包模型”或“西瓜模型”)→1911年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又称为“行

星模型”)→……注意点:第一个提出原子概念的人是道尔顿,第一个发现电子的人

是汤姆生。

4.

原子结构示意图是表示原子质子数(原子序数或核电荷数)和核

外电子分层排布的图示形式。如图所示为镁原子结构示意图。

注意点: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书写时,相对原子质量是不带

单位的,但国际上规定相对原子质量实际上是有单位的,其单位为“1”。

除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保留一位小数为35.5外,其他元素的相对原子质

量一般取整数。6.

离子。(1)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阳离子带正电,阴离子带负电。(2)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离子,如钠原子失去电子后形成带正电的

钠离子,氯原子得到电子后形成带负电的氯离子。(3)阴、阳离子相互吸引,按照一定比例结合得到由离子构成的物

质,如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硫酸铜是由硫酸根离子和铜

离子构成的。易考点:①模型与符号的作用及两者的区别。②分子、原子的关系

及两者的区别。③电解水实验的现象、结论及相关实验分析。④原子结

构模型的建立过程,卢瑟福实验的分析与解释及其模型的特点。⑤相对

原子质量概念的理解及简单计算。⑥原子的内部结构特点,原子内部质

子、中子、电子之间的相互关系,离子的形成过程。

知识点一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分子的模型

通过电解水的实验,我们发现水分子最终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

子,它们不再保持水的化学性质了。若用“

”表示氢原子模型,用“

”表示氧原子模型,则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模型是(

C

)。 CA.

B.

C.

D.

水由水分子构成,所以水的化学性质是由水分子保持的,

而且1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理解分子的结构和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

粒。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该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注意水分子的结构,1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

子构成的。知识点二

构成物质的微粒

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氯化钠是由氯化钠离子构成的B.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C.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D.

分子和原子的区别是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氯化钠是由钠离子与氯离子按一定比例构成的,A错误;与

质子和中子相比,电子的质量很小,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B正确;分子、原子都不显电性,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C错

误;分子和原子的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D错

误。

理解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及其区别与联系。

解答本题时,如果审题不仔细,很容易出错,如氯化

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而不是由氯化钠离子构成的;分子和

原子都是由更微小的粒子——夸克构成的,但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

分,原子不可分。

B知识点三

原子结构模型

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经过了几代科学家的艰辛努力,直到现在

仍在探索中。其中,核式结构模型的提出标志着原子结构的现代模型的

问世,如图所示为锂原子结构的核式结构模型,图中原子核内有3个质

子、4个中子。下列结论中,不能根据原子结构的核式结构模型得出的是

)。A.

原子始终在做无规则的运动B.

原子核的体积只占整个原子体积的很小一部分C.

构成原子核的粒子之间存在一种互相吸引的力D.

电子绕原子核沿一定轨道运动

图示模型展示了锂原子的内部结构和原子核的结构,无法

获得原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结论。

A

原子内部粒子(质子、中子、电子)的运动与整个原子

的无规则运动不能混淆。知识点四

相对原子质量

已知某氧原子的质量为m

g,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6。有一种铕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则铕原子的质量为()。A.

gB.

C.

D.

g

A

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由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可

得出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该原子的质量成正比。

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是“1”,通常省略不

写。

为验证水的组成及探究水在通电时发生的变化,兴趣小组用

如图所示的装置(夹持仪器省略)进行实验:

步骤一:向c中加水(含少量硫酸钠,增强导电性)至充满a管和b

管。关闭活塞,接通电源,a、b两管内分别有气体产生,一段时间后

关闭电源。步骤二:检验管中气体。(1)a管连接电源的

极。(2)电解水时,通常要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目的是

。(3)用燃着的木条分别置于玻璃管尖嘴口,打开活塞,观察到a管

口处

,则证明该气体为

,检验b管中气体的方法

。(4)实验结束后,测得a管与b管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大于2∶1,原因可能是

(答出一点即可)。

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且

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在点燃

条件下,氢气能燃烧,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

(1)负

(2)增强水的导电性

(3)气体燃烧,产

生淡蓝色火焰

氢气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玻璃尖嘴口,打开活塞,观察

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4)相同条件下,氧气比氢气更易溶于水(合理

即可)

熟记电解水实验的有关操作、现象、结论或推论等,

并充分理解所涉及的物质的组成、构成和性质等,根据所给的实验、

问题情景信息或图示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解答。

不知道实验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的目的;对

于“测得a管与b管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大于2∶1”的原因,不知道从哪方

面进行分析。

电解水实验。

1.建立模型和符号是研究和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各图中不属

于模型的是(

B

)。

A.DNA分子B.

触电危险C.

眼球结构D.

光线B2.下列关于原子及原子结构发现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A.

汤姆生发现了电子,证实原子是可分的B.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的表现主要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C.

所有的原子都有质子、中子和电子D.

汤姆生、卢瑟福两位科学家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和想象建

构了原子模型C3.如图所示为电解水的简易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A.

a与电源的正极连接,b与电源的负极连接B.

甲、乙两试管内的气体质量比约为2∶1C.

乙试管中的气体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D.

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C4.如图所示为甲烷分子的模型。通过亲手制作甲烷分子模型的实验,我

们可以体会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A.

甲烷分子中的碳原子和各个氢原子都是排在同一平面上的B.

不同的原子大小不同,所以甲烷分子模型中大、小球是有一

定比例的C.

制作甲烷分子模型时大、小球之间可用牙签互相连接,可以

猜想构成分子的原子间有一定的相互作用力D.

1个甲烷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的A5.

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B)。A.

B.

C.

D.

B6.英国化学家道尔顿在他的《化学哲学新体系》中提出下列有关物质构

成的观点:“一切物质是由大量的、极其微小的微粒(原子)构成,这些

粒子通过引力作用而相互结合成物质。人们不可能创造出新的原子,也

不可能将原子进一步分割。人们所能实现的变化只能是把结合在一起的

原子分开或将分开的原子重新组合起来。”这一学说对化学的发展起到巨

大的推动作用。阿伏伽德罗提出分子概念后,有人对道尔顿的上述观点

做了如下修正,根据你的理解,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

)。A.

“一切物质”应改为“有些物质”B.

“人们所能实现的变化”应限定为化学变化,不包括其他变化C.

“不能创造或分裂原子”应指“用任何方法都不能创造或分裂原子”D.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之一C7.据报道,科学家发现了新型氢微粒,这种氢微粒是由3个氢原子核(只

含质子)和2个电子构成的,这为解释宇宙演化提供了新的参考。对于这

种微粒,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A.

它一定含有三个中子B.

它比一个普通氢分子多一个氢原子核C.

它的内部结构模式图可用右图来表示D.

可以推测它的化学性质与氢气不同A8.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离子等粒子中找出符合

下列条件的粒子并填空:(1)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

(2)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3)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4)一定带正电荷的是

(5)一定带负电荷的是

(6)不显电性的是

(7)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是

分子、原子、离子分子、原子、离子原子原子核、质子电子分子、原子、中子原子核(质子和中子)

10.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后得到一种白色晶体氯化钠。试回答下列问题:(1)钠是一种

色的金属,必须存放在装有

⁠的瓶子

中。氯气是一种

⁠色的气体,有毒。钠在氯气中剧烈燃烧时,产

⁠色的火焰。(2)从微观角度看,钠原子

⁠电子形成带正电荷的钠离子,氯

原子

⁠电子形成带负电荷的氯离子。(3)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有原子、分子和离子。上述实验所涉及的三

种物质中,金属钠是由

构成的,氯气是由

⁠构

成的,氯化钠是由

⁠构成的。银白煤油黄绿黄失去得到钠原子氯气分子氯离子和钠离子11.人们为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经历了漫长的探究过程。100多年来,科

学家借助构建原子结构模型,逐渐揭开了原子构成的神秘面纱,并通过

不断提出新的原子结构模型,逐步形成了今天的原子结构理论。(1)如图甲所示的两种模型是汤姆生和卢瑟福分别于1897年和1911年

提出的,其中

(填字母)是由汤姆生提出的。

A(2)1909年起,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等人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又进

行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他们在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

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时,发现:①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

变原来的运动方向;②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③有极

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请你根据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分析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现象①:

⁠。现象②:

⁠。原子核很小,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原子核带正电,α粒子途经金原子核附近时,受到斥力而改

变了运动方向现象③:

⁠。(3)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理论的学说中,符合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观

点的是

⁠(填字母)。A.

原子是不可分的 B.

原子是可分的C.

原子好像一个大西瓜,在球体内充斥着正电荷,电子镶嵌其中D.

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居于原子的中心E.

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很小,但集中了原子的大部分质量F.

电子在原子核外很大的空间内高速运动金原子核的质量比α粒子大很多,当α粒子正好碰到金原子核

时会被弹回来BDEF

1.【巴中】我国探月工程“嫦娥五号”返回器曾携带1731g月壤样品返回地

球。月壤中含量丰富的氦-3可作为核聚变燃料,其原子核是由2个质子和1

个中子构成的,氦-3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B)。A.

B.

C.

D.

B2.【威海】如图所示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的示意图,其中a、b、c是构成该

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

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bB.

原子中b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C.

原子中a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D.

原子的质量集中在a和c上3.【常州】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1个碳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

kg,某种氢原子1个原子的质量为3.348×10-27kg,则该氢原子的相对原

子质量约为(

B

)。A.

1B.

2C.

3D.

4CB4.【恩施】推理是研究和学习科学的一种重要方法。正电子、负质子都

是反粒子,它们与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

反。科学家已发现反氢原子。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

A

)。A.

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B.

由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C.

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D.

由一个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A5.【威海】科学理论在传承中不断发展,科学家们传承前人的正确观

点,纠正错误观点,形成科学理论。关于原子结构的学说有下列观点:

①在球体内充斥正电荷,电子镶嵌其中;②原子是可分的;③原子呈球

形;④原子中有带负电的电子;⑤原子中有带正电的原子核;⑥原子核

很小,但集中了原子的大部分质量。其中经过卢瑟福传承和发展后形成

的观点是(

A

)。A.

②③④⑤⑥B.

①②③④C.

④⑤⑥D.

⑤⑥A6.“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污染的气体,如

图所示为该化学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颜色的球代表不同种

类的原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A.

该反应前后都只有三种原子B.

该反应发生前只有两种分子C.

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发生了变化D.

该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C7.2019年4月,《自然》杂志发文宣布,科学家首次在太空中检测到氦合

氢离子(HeH+)。HeH+被认为是宇宙中首个化学反应的产物,是宇宙演

化的最重要标记之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

1个HeH+只有1个原子核B.

1个HeH+共有3个质子C.

1个HeH+共有4个电子D.

1个HeH+的相对质量为3B8.(1)人类探月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勘察、获取地球上蕴藏量很小而月球

上却极为丰富的核聚变燃料——“氦-3”,以解决地球能源危机。氦-3原子

核里有2个质子,相对原子质量为3,其原子核内中子数为

⁠。(2)某元素的阳离子X2+核外有28个电子,相对原子质量为65,则X原

子核内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

⁠。159.【金华】人们为了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经历了漫长的探究过程。

1911年,物理学家卢瑟福用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发现:多数α

粒子穿过金箔后仍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极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

偏转。(1)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

⁠。(2)当α粒子轰击金箔时,图中四条运动轨迹不可能出现的是

(填字母)。原子核C10.【衢州】用高能粒子轰击原子核是研究微观粒子的一种方法。

1934年,意大利科学家费米用中子轰击铀原子(质子数为92,元素符

号为U),得到了一种质量增加的原子。他公开宣布发现了93号元素,被

科学界认可,从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38年,德国科学家哈恩在重复费米的实验后,发现费米实验中得

到的是56号钡元素,并用如图所示的模型来定义这一变化。费米知道

后,立即重复哈恩的实验,结果证实自己错了,费米坦率地检讨并纠

正了错误。(1)费米用中子轰击铀原子,不可能增加铀原子的

⁠数,所以

得不到93号元素。

(2)结合材料分析,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

面对前人的观点要敢于质疑B.

科学结论的得出要依据客观事实C.

对科学的认识是一个不断修正、完善的过程质子ABC11.如图所示为电解水的简易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①试管连接电源

极,管内气体对应图乙中的

(填“A”或“B”)气体。(2)用排水法收集氢气和氧气,这是根据气体

的性质。检验②试管中的气体,常用的方法是

⁠。负A难溶于水(或不易

溶于水)将带火星

的木条伸到试管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