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惩戒权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目录TOC\o"1-3"\h\u31716教师惩戒权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1289981.国内关于教师惩戒权的研究 112908(1)教师是否有惩戒权的研究 123816(2)教师惩戒权的合理性与必要性研究 223870(3)教师惩戒权的属性研究 315855(4)教师惩戒权实施的研究 45010(5)教师惩戒权的教育价值研究 76261(6)教师惩戒权的多学科视角研究 7290782.国外关于教师惩戒权的研究 9838(1)教师惩戒权的立法研究 914771(2)教师惩戒权的行使方式研究 1019427(3)教师惩戒权的实施程序研究 1119739(4)中外教师惩戒权的对比及启示作用 12229253.关于实践教育学视角下教师惩戒权的相关文献综述 127574(1)国内研究 122124(2)国外研究 131.国内关于教师惩戒权的研究目前,国内关于对教师惩戒权的理论探讨以及研究成果已有很多。在此基础之上,笔者通过搜集并整理国内文献时发现国内学者对教师惩戒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是否有惩戒权的研究国内学者在对教师是否应持有惩戒权的看法上还存在诸多分歧,一部分人认为教师不能拥有惩戒权,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教师应该拥有惩戒权。有学者不支持教师拥有惩戒权,主要原因是他们认为教师惩戒权的存在以及实施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来说总体上弊大于利。李令清认为惩戒是教师单方面对学生主体的否定,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李令清.惩罚,至少是没有境界的教育[J].人民教育,2004,(22).王鑫则认为教师使用惩戒权,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违法行为,轻则使学生的身心受损,重则会危及学生的生命。王鑫.关于教师惩戒权与人性的思考[J].克山师专学报,2001,(02).叶素贞认为惩戒带来的负面影响会遮蔽学生的主体性,甚至会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这对教育来说是一种失败。叶素贞.错误也是美丽的李令清.惩罚,至少是没有境界的教育[J].人民教育,2004,(22).王鑫.关于教师惩戒权与人性的思考[J].克山师专学报,2001,(02).叶素贞.错误也是美丽的——论教师的赞赏对犯错学生的激励作用[J].全球教育展望,2004,(06).陈淑萍.教育,拒绝惩罚[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3,(04).大多数学者支持教师拥有惩戒权。刘继萍从秩序、自由和教育利益等方面论述了教师惩戒权存在的正当性。刘继萍.论教师惩戒权之正当性及其异化[J].教育学术月刊,2009,(06).李冲锋认为教育中应该为惩罚保留一席之地,不能因为只看到惩罚的消极作用和惩罚技巧的难以掌握性,教师就放弃使用惩罚。李冲锋.教育,别放弃惩罚——与陈淑萍老师商榷[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4,(02).刘继萍.论教师惩戒权之正当性及其异化[J].教育学术月刊,2009,(06).李冲锋.教育,别放弃惩罚——与陈淑萍老师商榷[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4,(02).檀传宝.论惩罚的教育意义及其实现[J].中国教育学刊,2004,(02).(2)教师惩戒权的合理性与必要性研究在对教师是否持有惩戒权的研究基础上,其实学者们也是从侧面在论证教师惩戒权所具有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在教师惩戒权的合理性研究方面,有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他们各自的见解。王辉从教育法学和教育史的角度论证了教师惩戒权存在的合理合法性。王辉.论教师的惩戒权[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1,(02).梁东荣从教育的角度对教师惩戒权进行论证,提出教师惩戒权不仅是实现教育活动和教育目的“必经之路”,更是教育制度化的“产物”;再加上社会现实和教育法律法规也都没有否定教师惩戒权的存在,由此可见教师惩戒权存在的合理性。梁东荣.教师惩戒权存在的合理性及实施初探[J].中国教育学刊王辉.论教师的惩戒权[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1,(02).梁东荣.教师惩戒权存在的合理性及实施初探[J].中国教育学刊,2003,(08).高婷.惩戒权问题研究[D].烟台:烟台大学,2011:24.张丽.教师惩戒权的正当性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14-18.在教师惩戒权的必要性研究方面,施丽红、吴成国从教育和法律角度出发对教师惩戒权存在的必要性进行阐述;从法律上来讲教师使用惩戒权是依法行使权利的体现;从教育上来讲教师行使惩戒权不仅是为了实施更好的学生评价,更是为了实现教书育人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行使惩戒权是贯彻落实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要求。施丽红,吴成国.论教师惩戒权存在的必要性及实施[J].当代教育科学,2006施丽红,吴成国.论教师惩戒权存在的必要性及实施[J].当代教育科学,2006,(04).冯建军.教师惩罚权的合理性及其使用[J].思想·理论·教育,2004,(10).向葵花.重新审视惩戒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4,(02).综上可知,学者们肯定了教师惩戒权存在的价值和作用,从不同视角证明了教师惩戒权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地位,而教师惩戒权的实施也一定是要建立在合理合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师惩戒权的存在不是为了满足教师行使权利的私欲,而是为了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负责,使其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不是变成一个对社会有害的人。(3)教师惩戒权的属性研究关于教师惩戒权的属性,学者们众说纷纭,从总体上看主要形成了以下几种观点;第一种有学者认为教师惩戒权是一种权力。陈胜祥从法理学的角度对教师惩戒权的属性进行了明确界定,得出教师惩戒权是基于教师职业而拥有的职权,教师针对学生不合范行为实施惩戒措施,为的是保护学生和班集体的利益。由此可看出教师惩戒权是一种权力,而不能称其为权利。陈胜祥.“教师惩戒权”的概念辨析[J].教师教育研究,2005陈胜祥.“教师惩戒权”的概念辨析[J].教师教育研究,2005,(01).刘晓巍.论教师惩戒权是一种权力及其实现[J].中国教育学刊,2019,(03).第二种还有学者认为教师惩戒权是一种权利。杨秀朝认为从教育法律关系上来讲,学校根据法律规定享有一定的管理权,同时学校及教师都对学生负有相应的义务。与义务相对是权利而非权力,再加上学校、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一种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基于平等主体的基础上展开,所以教师惩戒权是一种权利的表述更符合现实的境况。杨秀朝.试论教育惩戒权[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杨秀朝.试论教育惩戒权[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12).赵明录,江雪梅.中小学教师惩戒权的正当性分析[J].江西教育科研,2007,(07).第三种另一些学者更对教师惩戒权是一种复合性权利的观点表示赞同。该观点认为教师惩戒权同时兼具两种属性,既是一种公职的“权力”,也是一种个体可操控的“权利”。蔡海龙认为教师惩戒权之所以有公权力的属性,原因在于教师惩戒权的来源是国家教育权的授予,教育是为国家培养人才,教师身份也类似国家公务人员。从国家角度出发,教师惩戒权就带有了公权力意味;但教师惩戒权也不能忽视的一点,即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存在,其所具有的职业化特征决定了教师专业人员的身份和权利,而惩戒作为一种职业手段运用于教育教学中,为的是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进而达到教育目的获取专业收益。从职业角度出发,教师惩戒权也带有了职业性权利的性质。由此得出教师惩戒权是一种复合性权利。蔡海龙.作为复合性权利的教师惩戒权——中小学教师惩戒权的权利性质研究[J].中国教育法制评论蔡海龙.作为复合性权利的教师惩戒权——中小学教师惩戒权的权利性质研究[J].中国教育法制评论,2006,(00).综上可知,教师惩戒权的性质直到现在还未成定论,但本文在这里将教师惩戒权定义为教师惩戒权是一种复合式权利,即承认教师职权的公权力,也认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应当享有的权利。教育是一项特殊的事业,它有不同于经济、政治和文化对社会和国家所产生的作用。一方面它会受到来自各方的影响,另一方面它又有相对的独立性发展。而处于教育中的教师更是不单只是一份职业,除了有对教师职业的外在要求,更有对教师本人行为的内在要求。因此有关教师惩戒权的“权力”与“权利”争议,实际上也是在对教师这一身份归属的综合因素的分析及考察。(4)教师惩戒权实施的研究目前,虽然已有将教师惩戒权应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先例。但是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很多教师对于教师惩戒权的认识还不到位,在行使教师惩戒权时还是会出现诸多问题,这就导致了教师在使用惩戒权的过程中出现滥用与缺失两个极端。为此,有学者从教师惩戒权的实施原则、实施方式、实施程序及实施对策等方面展开相应研究。首先,在教师惩戒权的实施原则方面,有学者认为教师惩戒权主要遵循六大原则;即合法性原则、灵活性原则、教育性原则、尊重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和公正合理原则。王辉.中小学教师惩戒权概述[J].中国教师,2006,(09).缪海娟认为教师惩戒权要注意在实施过程中体现教育性、合法性、公正性、尊重性和灵活性等原则。缪海娟.关于小学教师惩戒问题的研究[D].浙江:苏州大学,2010王辉.中小学教师惩戒权概述[J].中国教师,2006,(09).缪海娟.关于小学教师惩戒问题的研究[D].浙江:苏州大学,2010:26-28.傅维利.论教育中的惩罚[J].教育研究,2007,(10).黄璐.初中艺术性教育惩戒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7:27-28.吴安新,余乐.高校教师惩戒权的法理基础与合理行使[J].现代教育管理,2011,(01).曹辉,赵明星.关于我国“教师惩戒权”立法问题的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2012,(06).综上来看,在教师惩戒权的实施原则方面,学者们所提出的原则主要包括了合法性、教育性、灵活性、尊重性和公平性等内容。可见教师在对违纪学生行使惩戒权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来进行。惩戒的过程也并不是教师想怎样就怎样,更不是体罚学生,而是要在公平合理的基础上对违纪学生进行合理惩戒,以不损害学生和教师的合法权益为基本条件,这样教师惩戒权的行使就有了初步的行使范围和行使的合理限度。其次,在教师惩戒权的实施方式上,有学者按照不同标准对此进行划分,主要有言语责备、隔离措施、剥夺某种特权、没收与学习无关物品、留校察看、警告、记入学生档案的处分以及停学和开除等方式。王辉.对国外中小学学生惩戒的方式探析[J].教学与管理,2001,(23).王辉.对国外中小学学生惩戒的方式探析[J].教学与管理,2001,(23).初云宝.中小学教师惩戒权的法律分析[J].中小学管理,2010,(03).王红霞.我国中小学教师惩戒权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5:8.由此可看出,教师惩戒权的常用且易于操作的方式主要有批评、隔离、没收与学习无关物品、剥夺某种特权、留校和警告等。对于给予违纪学生处分、停学和开除等方式虽然在理论探讨上可行,但实际如果操作不当就会对学生的今后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所以在实施此类惩戒方式时还需教师在慎重考虑后再做定夺。然后,在教师惩戒权实施程序方面,有学者认为要注重明确惩戒程序的正义性和灵活性,这样既可以保证在公平的基础上,师生双方会严格遵守惩戒的程序规定,又可以保证师生双方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另外在惩戒程序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先是对学生违纪行为进行调查取证,然后通知违纪学生及其监护人(并告知违纪学生的被惩事由和所采用的惩戒方式),接着违纪学生或代理人进行申辩,然后教师作出对违纪学生的惩戒决定(再次通知违纪学生及其监护人有关行使惩戒的事项,如有异议可再次申诉),最后教师对违纪学生实施惩戒后还要向学校进行备案或跟相关部门进行报告。初云宝.中小学教师惩戒权的法律分析[J].中小学管理,2010初云宝.中小学教师惩戒权的法律分析[J].中小学管理,2010,(03).陈先法.教师惩戒权行使模式新探[J].中国教师,2007,(02).还有学者提出教师惩戒权的实施程序要做到在教师实施惩戒前期要对学生的违纪行为进行相应的核实与性质界定;在中期的惩戒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确保教育性惩戒的实施得以顺利开展;而在后期,教师对违纪学生还要做好惩戒的“善后”与权利救济等工作。曹辉曹辉,赵明星.关于我国“教师惩戒权”立法问题的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2012,(06).可以看出,很多学者赞成教师惩戒权的实施程序要遵循公平、公正和公开的要求,教师实施惩戒的过程要进行科学、合理的监督,同时在惩戒后还要做好相应的善后及救济工作。但对于教师惩戒权的实施程序研究大多都是学者们提出的建议,关于此方面实证的研究较少,这可能是因为教师惩戒权还未正式被法律赋权,很多在一线工作的教师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对此进行实践。最后,在教师惩戒权实施对策方面,李朝恒分别从政策法律、管理机制和文化教育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在政策法律方面,建议出台相应的规范管理政策、扩大学校的自主管理权;同时要完善教师惩戒权的相关立法,进一步在法律中明确教师惩戒权的概念、主体、行使方式、行使原则及规范其使用限度;在管理机制方面,建议确立一套完整的教师惩戒权实施、监督、申诉和救济机制;在文化教育方面,要更新传统文化理念、提高大众媒体的理性认识;加强校园管理,提高教师素养,加强家校合作。李朝恒.异化与回归:中小学教师惩戒权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李朝恒.异化与回归:中小学教师惩戒权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6:63-72.尹甲民.中小学教师惩戒权立法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0:33-43.于善萌、高维则提出了首先要加强对教师惩戒权的认识和理解,并从社会角度、学校领导角度和教师自身角度分别进行了论述;其次要加快推进教师惩戒权法规体系建设,并从国家和地方分别进行了阐述;然后还提及了应建立起具有可操作性的学校教师惩戒制度细则,最后要健全有效的监督教师惩戒权实施的管理和惩戒的申诉救济机制。于善萌于善萌,高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师惩戒权的变迁、困境与超越[J].上海教育科研,2018,(06).综上可看出,学者们对于教师惩戒权的实施对策研究,大都从立法层面、社会层面、教师层面和学校层面提出相应的建议。现在大多数人对教师惩戒权仍然持一种怀疑态度,这正是因为教师惩戒权在法律上仍然处于空白状态。没有法律的保障,教师惩戒权就没有法律效力,那教师惩戒权的价值会大打折扣。再加上教师惩戒权的概念模糊不清,教师在实施惩戒权时就会处处受限,而一旦教师管不住自己的学生,教师的权威会受到影响而逐渐处于式微。教师正常的教育管理工作效果不佳,进而会阻碍开展和推进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因此想要加强人们对教师惩戒权的认识,就必须加快推进教师惩戒权的立法进程。除此之外,要想扭转人们对教师惩戒权的错误认识,还需要社会的正面宣传,学校的机构监督和教师的行之有度一起形成合力去发挥作用。(5)教师惩戒权的教育价值研究在前文的论述中,有许多学者已经对教师惩戒权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进行了详细的论证。而对于教师惩戒权所具有的教育价值,其实也有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宋晔认为从集体和个人角度来讲,教育惩戒有维持正常的校园秩序、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发展、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等方面起着重要价值。宋晔.教育惩罚的价值及道德阈限[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3).董新良,李玉华指出,在教育中,惩戒有着与奖励同等重要的教育作用,同样也是不可或缺的教育方法。实施科学合理的惩戒是一种对学生健康成长负责的表现,也是学校和教师对学生进行正常管理教育的教育手段。董新良宋晔.教育惩罚的价值及道德阈限[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3).董新良,李玉华.关于基础教育阶段教育惩戒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15).张婷.教师教育惩戒的伦理价值检视及其理性实现[J].当代教育科学,2016,(14).王辉.论学校教育惩戒的价值基础[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3).有国外学者Heitzman详细地分析了惩戒对学生带有的三项积极影响以及七项消极影响。积极方面主要包括:(1)预防学生违纪行为的产生;(2)能够帮助学生区分哪些是不良行为;(3)能够对学生产生相应的威慑作用。消极方面主要包括:(1)容易让学生产生逃避行为;(2)使学生叛逆心理泛化;(3)容易被学生模仿习得;(4)使学生的不良行为转移到其他场所;(5)容易让被惩者受到其他同学排斥;(6)影响学生的价值观;(7)增加学生侵犯行为的出现概率。Heitzman,A.J.DisciplineandtheUseofPunishment[J].Heitzman,A.J.DisciplineandtheUseofPunishment[J].Education.2001,(104).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惩戒在教育中主要有维护秩序、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促进学生认知发展和弘扬校园正义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目前有学者从法学角度对教师惩戒权进行了相应的价值研究,但是单纯从教育学角度对于教师惩戒权所蕴含的教育学意义和价值的研究则鲜有人关注。(6)教师惩戒权的多学科视角研究目前国内有不少学者提倡以不同学科视角来对教师惩戒权进行研究。裴培从伦理学角度出发,提出惩戒在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更从学校理性管理、实现人道的育人目标和受教育者的社会化需求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裴培.伦理学视域下扣小学教育惩罚问题探究[D].裴培.伦理学视域下扣小学教育惩罚问题探究[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2:1.从心理学角度出发,谭亚莉认为惩戒是通过给人呈现出一个负性刺激或剥夺人的一个正性刺激以使人的某种反应减少的程序。教师的惩戒行为对学生的行为模式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会导致以下几种模式出现。首先是顺应模式,学生出于好奇违反规定,教师对学生实施惩戒,学生因教师的惩戒行为感到焦虑,后来为了避免这种焦虑感会再次出现,学生就学着不去做那些会让老师惩戒自己的事情;其次是对抗模式,在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成熟后,他们会有意识对教师的惩戒行为进行自我归因,但如果归因不正确,学生会产生抵触心理。这种模式会导致师生双方的关系紧张,进而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所以教师在实施惩戒后要引导学生对惩戒结果进行正确归因,最终使学生明白惩戒的目的在于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最后是抑制模式,学生受到老师的惩戒后,其心理认知图式处于不协调状态,容易把违纪行为产生的原因全部归因为是自己不好,这样就会损害他们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对这类的学生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谭亚莉.教师的惩罚对学生行为模式的影响及教育对策[J].上海教育科研谭亚莉.教师的惩罚对学生行为模式的影响及教育对策[J].上海教育科研,2000,(06).从人性角度出发,陈刚认为在教育惩戒中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是人性,因为人不是工具,况且教育惩戒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那么就更不能不从人性角度出发审视教育惩戒存在的意义。因此他在文章中提出了教育惩戒的人性假设,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说明了实施教育惩戒的目的和所采取的方式。另外,在教育惩戒中要遵循相应的原则,才能使教育惩戒在更符合人性的同时,保证其实施也更有效。陈刚.人性论视野下的教育惩戒研究[D].陈刚.人性论视野下的教育惩戒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7:1.从法学角度来看,申素平、李瑞玲认为目前学校的惩戒制度在惩戒行为、监督、相应条文和救济权利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对完善学校惩戒制度提出了几点建议。首先是要从法律层面确定惩戒的形式和地位,其次学校的惩戒制度应遵循公平合理、正当性等原则,最后还要明确惩戒不得损害学生的其他合法权益。申素平,李瑞玲.法治视野中的学校惩戒制度[J].中国教育学刊,2005申素平,李瑞玲.法治视野中的学校惩戒制度[J].中国教育学刊,2005,(10).陈庆文.惩罚与体罚的“罚”之辨[J].教学与管理,2014,(33).蒋超.从社会学角度看教育中惩罚的作用[J].江苏教育,2005,(08).综上所述,多位学者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对教师惩戒进行了相应的分析与解释,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对违纪学生实施合理的惩戒是教师在进行教育管理的一种教育方式,而教师对学生进行惩戒的目的是帮助教育学生树立起相应的规则意识和责任意识,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要认识到在对违纪学生实施惩戒时,要注意发挥惩戒的教育作用,不是对违纪学生实施过惩戒就完成了教育任务,而是还要更多的关注学生惩戒后的表现,并且引导学生去正确认识自己所犯过错。所以多学科视角有利于我们从不同方面加深对教师惩戒权的认识,但多视角下对教师惩戒权的理解不同,定义也会不同,易出现教师惩戒权的概念泛化或对教师惩戒权概念认识不清的情况。2.国外关于教师惩戒权的研究从目前整理和搜集到的文献来看,国外对教师惩戒权的研究已经达到了相当成熟的水平,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惩戒权的立法研究国外很多国家都对教师惩戒权相当重视,为此专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保障教师惩戒权的有效实施。英国在教师惩戒权的立法方面可以说是颇有建树,其中间曾经过了允许体罚—废除体罚—为教师惩戒权立法的阶段,尤其是2006年出台了《2006年教育与督学法》,这在法律层面上明确了教师惩戒权的法律效力,但因其内容繁杂,不易实施。在2014年,英国教育部又颁布了《学校中的行为与纪律:给校长和教师的建议》,这一法律的出台不仅细化了教师惩戒权的行使,更是证明了英国教师惩戒权的突破性发展。美国将“零容忍”政策应用到学校管理之中,在赋予教师管理权力的同时,通过严格改进、调整“零容忍”政策的适用范围后,校园里的问题学生逐渐减少。李朝恒,张红.我国教师惩戒权的立法新探李朝恒,张红.我国教师惩戒权的立法新探——基于英美两国教师惩戒权管理新规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5,(11).曹辉,石璐.国内外教师惩戒权立法研究综述[J].山东社会科学,2015,(S2).综上可以看出,国家为教师惩戒权立法的作用在于不仅可以防止教师对学生进行无限度的体罚,而且教师也能借此维持学校内正常的教育活动秩序,并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教师惩戒权有了法律保障,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才能得到正常发展,而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也不会被扰乱,教育的发展就有了相应的保障。从他国的立法经验来看,我国应加快教师惩戒权的立法进程,制定出相应的教师惩戒权细则,为教师惩戒权在学校教育中早日发挥育人作用提供法律支持。(2)教师惩戒权的行使方式研究国外很多国家除了为对教师惩戒权立法,还根据各自国内的学校管理状况,对教师惩戒权的行使方式作出严格规定。韩国的《学校生活规定预示案》规定教师使用的“戒尺”,该戒尺长度不得超过100厘米,厚度不超过1厘米,只能用来打学生的小腿部位,对男生最多不超过10下击打,而对女生不超过5下击打。美国对学生的惩戒分为一般管教和重大违规事件的惩戒。一般惩戒包括对违纪学生进行训诫、剥夺违纪学生的某种特权、让违纪学生放学后留校、没收违纪学生的违纪用品、让违纪学生在课上罚站和违纪学生实施学业制裁等;重大违规事件惩戒包括让违纪学生短期停学、长期停学、惩罚性转学、对违纪学生适当进行体罚等。Roy,Lynn.CorporalPunishmentinAmericanPublicSchoolsandtheRightsoftheChild[J].Roy,Lynn.CorporalPunishmentinAmericanPublicSchoolsandtheRightsoftheChild[J].JournalofLawandEducation.2001,(3).英国的教师惩戒方式包括罚违纪学生写作文,没收违纪学生的违纪物品诸如手机等物品,让违纪学生在室外立正反省,放学后留置违纪学生,将劝说无效的违纪学生移送至学校惩戒室接受德育老师的专门教育,将违纪学生交由校长惩戒,停学等。另外教师有权使用“合理武力”来阻止学生打架。新加坡允许授权校长或训育主任鞭打违纪学生,但前提是只能有节制的鞭打身体状况好的男生。对所使用的戒鞭规定也比较严格,而可以击打的地方只有学生的臀部和手掌,且最多每次能打3下。在德国,教师可以实施的惩戒措施有以下几种:一是暂时对违纪学生进行“冷处理”,像适当改变对违纪学生的交往态度或适当降低对违纪学生的关注度等;二是与违纪学生进行谈话,像与违纪学生进行单独约谈、对违纪学生当面劝诫、当面批评违纪学生的违纪行为和与违纪学生的家长进行约谈,每次谈话后要记录在班级记录簿上;三是向违纪学生发布命令和禁令,对像在地板上打闹、课堂上持续说话、举止失范和不认真完成作业等行为,教师可以命令违纪学生保持安静,将爱讲话的学生分开,让失范学生暂时离开教室,还可以要求学生重做作业;四是撤销或取消某些对违纪学生已经承诺的优惠或好处,像取消他们的某次参观旅行和他们参加游览活动的资格等;五是要求违纪学生履行道歉和补救义务,如让违纪学生对其错误行为进行赔礼道歉、赔偿业已造成的损失,让违纪学生在课后短时留堂、参加调解程序或校内社会训练项目、让违纪学生完成学校或班级的其他社会工作等。HermannAvenarius,&Hans-PeterFluessel.(2010).Schulrecht,8.Auflage,Kronach,CarlLink,S.488ff.HermannAvenarius,&Hans-PeterFluessel.(2010).Schulrecht,8.Auflage,Kronach,CarlLink,S.488ff.由此看出,各国对教师惩戒权的行使方式已经在法律层面上做出了严格规定。教师按照学生违纪的轻重程度,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惩戒,保证其行使的惩戒方式在合法合理的限度内进行。这样既可以保护学生免受变相体罚的伤害,又能规范教师惩戒方式的使用范围和标准,在合情合理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的保证了教师惩戒权所起到的教育性的效果。(3)教师惩戒权的实施程序研究国外很多国家不仅对教师惩戒权的行使方式进行了严格规定,而且对教师惩戒权的实施程序也进行了严格管控。在韩国,实施惩戒之前要向违纪学生讲清他们受惩的理由,要对违纪学生的身体、精神状态进行检查,以确定违纪学生能够接受惩戒,如有必要还可以延期惩戒;其次受惩学生可以用其他方式像校内义务劳动等来代替惩戒;最后实施惩戒的场所要在有校监和生活指导教师在场的情况下进行。杨光富.韩国2002年教育改革的三大热点[J].教育发展研究杨光富.韩国2002年教育改革的三大热点[J].教育发展研究,2003,(03).美国在对违纪学生实施惩戒时也要求:首先,对违纪学生实施惩戒必须有法定理由;其次,关于要确保学生应该清楚自己的违纪行为会受到何种惩戒;最后,对违纪学生实施惩戒必须达到合法的教育性目标。李晓燕.美国学生纪律惩戒制度研究[J].中国教育法制评论,2013,(00).李晓燕.美国学生纪律惩戒制度研究[J].中国教育法制评论,2013,(00).李军,曹莹雯.中小学生惩戒实施状况的中外比较与借鉴[J].当代教育科学,2006,(15).殷沐慧.中小学教师惩戒权的合理范围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9:9.综上可以看出,各国对教师惩戒权的行使程序进行了严格的法律规定。教师惩戒权的行使程序一旦得到法律确立,这样教师惩戒权的具体实施步骤就具有了可操作性,也就能保证教师惩戒权的程序公正。相对于现实中出现的学生违规行为如何处理的问题而言,教师惩戒权的实施不再无章可循,而是有了清晰的行动方案。教师在对学生实施惩戒之时就不会有不知如何处理学生违规行为的无力感,更不用担心在这一过程中自己会侵犯学生的合法权利,也不用为自己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而担惊受怕。由此可看出,我国教师惩戒权的立法可以通过参考各国的教师惩戒权立法经验来进行,具体的惩戒实施方法和惩戒程序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4)中外教师惩戒权的对比及启示作用目前,有学者将我国与其他各国的教师惩戒权研究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期望从中总结出相关的经验,为推动我国教师惩戒权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帮助。李军、曹莹雯通过介绍了英美韩日四国的惩戒类型及其程序,进一步归纳出国外中小学生惩戒的特点,并从中对我国教师惩戒权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李军,曹莹雯.中小学生惩戒实施状况的中外比较与借鉴[J].当代教育科学,2006,(15).李军,曹莹雯.中小学生惩戒实施状况的中外比较与借鉴[J].当代教育科学,2006,(15).杨光富.美英韩泰四国教育体罚现象透视[J].当代教育科学,2003,(09).李朝恒,张红.英韩泰三国教师惩戒权发展嬗变对我国的启示[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有关特许经营合同(17篇)
- 七年级英语下册 Unit 8 Is there a post office near here Section A 第2课时(3a-3c)教学设计 (新版)人教新目标版
- 猪场租赁合同集锦(16篇)
- 售后部个人工作计划怎么写(4篇)
- 安全教育幼儿园班会课总结(14篇)
- 借助校园资源整合科学与综合实践活动
-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教案及反思
- 管理培训心得体会范文(16篇)
- 2025年初中学生爱国演讲稿(5篇)
- 采购部日常总结汇报2025年(7篇)
- 2025年武汉数学四调试题及答案
- 中国纺织文化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2009年安徽省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可编辑】
- 越南工业到2025年发展战略及到2035发展展望(提到钢铁)
- 电梯曳引机减速箱的设计、建模与运动仿真分析机械
- 河北省用人单位录用人员身份核查登记表
- 《给教师的100条建议》电子书
- 老视的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 VDA6.3的P2-7条款
- 工程联系单表格(模板)
- 混凝土搅拌机设计论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