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讲人:杨福强项目四
城市轨道交通车门系统《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造》目录第一部分概述Page
2知识目标:1.车门的形式与结构;2.车门的工作原理;3.车门各参数要求。能力目标:1.能够完成车的拆卸与安装;2.能够根据车门结构独立调整车门参数。素质目标:1、通过检修实训过程,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纪律、职业责任、以及爱岗敬业、遵章守纪的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2、培养树立企业生产组织全局意识及团队合作意识;3、培养服从企业生产指挥调度,严格按照工艺流程进行检修工艺流程、检修工艺要求的工作态度和行为规范;4、培养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Page
3点击此处添加标题点击此处添加标题概述列车车门由客室门和司机室侧门组成。客室门采用双开电动塞拉门。当车门完全关闭后,门扇外表面与车体侧墙平齐。每辆车设有8套客室门,每侧4套。司机室侧门采用手动内藏门。车门打开时,向司机室后方做平移运动。每个司机室设有2套司机室侧门,每侧一个,关于车中对称分布。Page
4(一)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车门功能及分类1.电动列车的电控气动内藏嵌入式移门Page
5概述Page
6概述客室车门的主要技术参数车门①→内藏门
车门开或关时,门叶在车辆端墙的外墙板与内饰板之间的夹层内移动。
传动系统设于车厢内侧车门的顶部,装有导轮的门叶可在导轨上移动。Page
7概述Page
8概述内藏门具有如下特点:
(1)驱动机构占用车辆上的空间小,这与内藏门的运动方式有关,内藏门只作沿车长方向的直线运动,没有曲线运动,因此驱动机构相对较为简单;
(2)质量较轻;
(3)手动开、关门所需力量较小。
车门②→外挂门
外挂门与内藏门的主要区别在于门叶和悬挂机构始终位于侧墙的外侧,车门传动机构原理与内藏门完全相同。Page
9概述车门→塞拉门塞拉门是车门在开启状态时,门叶贴靠在侧墙的外侧,车门在关闭状态时门叶外表面与车体外墙成一平面。Page
10概述Page
11概述Page
12概述塞拉门优点
保持列车外形美观;
减小空气阻力;
具有良好车厢密封性能,降低噪音。Page
13概述车门→外挂门外挂门与内藏门的主要区别在于门叶和悬挂机构始终位于侧墙的外侧,车门传动机构原理与内藏门完全相同。Page
14概述Page
15概述外挂门具有如下特点:
(1)与其他形式的车门相比,采用外挂门形式的列车车内空间相对较大;
(2)由于门翼始终位于车体侧墙的外侧,因此车辆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运行阻力。Page
16概述Pag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护理护士职业生涯规划书范文(18篇)
- Unit 5 Dinner's ready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表格式-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四年级上册
- 上海市房屋租赁合同集锦(17篇)
- 2025年检疫工作总结范文(6篇)
-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从电视机的变化说起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版
-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2.1《滑梯》 大象版
- 小班趣味运动会方案范文(17篇)
- 五年级下册品德教学设计-《19.快乐地生活》(2)∣人民未来版
- 单元教学思析
- 大学生自我评价100字范文(15篇)
- 制造业生产成本控制与优化策略
- 2025年OTC市场分析现状
- GB/T 31015-2024公共信息导向系统基于无障碍需求的设计与设置原则和要求
- 2025年安阳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完整答案
- 老有所学-家庭教育的内涵及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 2025江苏省铁路集团限公司春季招聘24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公路培训课件
- 钢结构防腐防火应用技术应用总结
- 《胰岛素和C肽》课件
- 一年级数学绘本课件
- 2023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申论》真题卷(地市级)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