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古诗词曲鉴赏与积累刷题练习题【中考真题练】一、(2023-江西)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题目。过彭泽解缙青山围一县,隐隐见人家。乱石江边出,孤帆带日斜。翠添官舍柳,香泛驿楼花。不见陶彭泽①,湓城②起暮鸦。【注】①陶彭泽:晋陶渊明曾官彭泽令,故称。②湓城:指九江城。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前三联写诗人乘船看见的彭城县城清晨之景,天然清丽。B.诗中先写县城环境,次写城边水涯景色,再写官舍驿楼之景,层次分明。C.本诗从视觉和嗅觉的角度描写景物,由大景渐写小景。D.尾联流露了诗人追慕陶渊明恨不能一见之情。2.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颈联中“添”“泛”二字富有表现力,一个“添”字写出官舍之柳绿意更浓,一个“泛”字写出。二、(2022-江西)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题目。江山秋色图①胡行简连山缥缈树槎牙,江上西风雁影斜。万迭①秋光无限好,画图偏在野人④家。【注】①此诗为画作《江山秋色图》上的题诗。②槎(chá)牙:形容树木错杂不齐貌。③万迭:万重。④野人:山野之人。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前两句通过山、树、江、风、雁等意象,营造了秋的意境。
B.前两句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江山秋色图,与题目照应。C.本诗写景从视觉感受出发,写出了多种景物的形态。D.本诗是一首题画七绝,读起来音韵和谐优美。2.结合本诗三、四句,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人喜爱画作《江山秋色图》的原因。三、(2021-江西)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小松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前两句写小松原先被掩没在草丛中,而现在感觉要超出蓬蒿的高度了。B.后两句写松树幼小时难以被人识别,长成凌云大树才为人们所称道。C.“刺头”的“刺”勾勒出了小松外形的特点,体现了小松活泼可爱的性格。D.诗人观察敏锐,体验深切,诗中描写与议论相结合,充满理趣。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四、(2020-江西)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庆清朝慢·踏青[宋]王观调雨为酥,催冰做水,东君①分付春还。何人便将轻暖,点破残寒?结伴踏青去好,平头鞋子小双鸾②。烟郊外,望中秀色,如有无间。晴则个,阴则个,短钉⑧得天气有许多般。须教镂花拨柳,争要先看。不道吴绫绣袜,香泥斜沁几行斑。东风巧,尽收翠绿,吹在眉山⑥。【注】①东君:《楚辞·九歌》里有“东君”,这里是借用来称春神。②小双鸾:指古代妇女鞋上绣成的鸾凤。③饾饤(dòudìng):本形容堆砌罗列貌,此处形容天
气变化多端。④眉山:《西京杂记》上说卓文君“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这是“眉山”典故的由来。1.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词写姑娘们的踏青活动,突出了初春时节景物的特点。B.上阕写姑娘们愉悦的心情和野外迷蒙的秀色,表达了对“东君”的敬意。C.下阕写天气的无常,以及姑娘们看花觅柳的从容与“小双鸾”沾满泥污的状态。D.下阕最后三句写出了姑娘们心情变化后笑容顿敛、眉头紧锁的神情。2.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开头写雨水的对仗句,富有形象性;下阕运用夸张手法,增添了喜剧色彩。B.词的下阕用口语写天气变化,活泼有意趣;用“镂”“拨”描写姑娘们的行动,用词精巧。C.词中化用唐人诗句,自然贴切,如出己手,体现了词人熔铸前人诗句的本领。D.这首词充满生活气息,写法新颖,在同类题材作品中很有特色,是豪放词中的佳作。【仿真模拟练】一、(原创)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好事近·亳州秩满归江南别诸僚旧①曾肇岁晚凤山阴,看尽楚天冰雪。不待牡丹时候,又使人轻别。如今归去老江南②,扁舟载风月。不似画梁双燕,有重来时节。【注】①亳州:即今安徽亳州。秩满:旧制官员任职届满。诸僚:同僚。曾肇(今江西抚州人)曾任知州(安徽和县);词中亳州疑为和州之误。②老江南:老于江南,在江南终老。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阕交代离别的环境,是岁晚“楚天冰雪”之时。B.下阕写词人即将离任归老江南,过着的是“扁舟载风月”的生活。C.词中“看尽”即指岁晚之时的楚天冰雪,也暗含解脱羁宦之意。D.全词实写与虚写相结合,“扁舟载风月”是实写之景。2.词的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二、(原创)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咏新荷蔡楠①朱栏桥下水平池,四面无风柳自垂。疑是水仙②吟意③懒,碧罗笺卷未题诗。【注】①蔡楠:字坚老,号云壑道人,南城(今属江西)人,宋代词人。②水仙:水中女神。③吟意:吟诗的兴趣。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前两句写新荷的生长环境,重点突出“水”和池边的“柳”两个意象。B.后两句写池中新荷,其中的“卷”字表示荷叶还未舒展,照应题目中的“新”字。C.后两句运用比拟手法,将尚未舒展的荷叶比作空白的绿色罗笺,形象生动。D.全诗语言表达明快,干脆简洁,艳丽纤巧,余味悠长。2.“朱栏桥下水平池”中的“平”字意蕴丰富,请简要赏析。三、(原创)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塞下三首(其一)沈彬塞叶声悲秋欲霜,寒山数点下牛羊。映霞旅雁随疏雨,向碛①行人②带夕阳。边骑②不来沙路失,国恩④深后海城荒。胡儿◎向化⑥新成长,犹自千回问汉王⑦。
【注】①碛(qì):沙漠。②行人:出征的人。③边骑:守卫边疆的骑兵。④国恩:君主的恩德。⑤胡儿:指胡人。⑥向化:归服。⑦汉王:这里指唐朝皇帝。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环境描写渲染了秋天到来严霜将扼杀一切绿色生命的紧张气氛。B.“犹自千回问汉王”的问者指的是诗中的“行人”“边骑”和“胡儿”。C.诗歌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写景抓住边塞特点,景中有情。D.全诗流露出边塞将士对征战艰辛生活的厌倦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2.结合全诗说说“犹自千回问汉王”的深层意蕴。四、(原创)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小孤山①谢枋得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②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注】①小孤山:位于安徽省宿松县城南65千米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②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旋涡。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开篇即用比喻,将小孤山所处位置比作“海门关”,突出其地势之险要。B.颔联运用典故,既照应诗题,又点出了小孤山的壮伟。C.尾联借景抒情,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D.这首诗借小孤山,言诗人挺身而出、报效国家之志。2.请结合全诗,赏析颈联“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两句诗的妙处。五、(原创)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采桑子欧阳修画船载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盏催传,稳泛平波任醉眠。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俯仰留连,疑是湖中别有天。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词表现的是饮酒游湖之乐。整首词寓情于景,写出了词人与友人的洒脱情怀。B.“俯仰留连”四字,是承上启下的过渡之笔,写出了词人一会儿举头望天,一会儿俯首看水,被这空阔奇妙的景象所吸引的情形。C.“任”字用得好,形象地描绘出词人徜徉在风平浪静的湖面,任凭小船在水上自由漂行的画面。D.词的下片运用了以静衬动、动静结合的写法,写出了西湖春色的多姿多彩,抒发了词人流连山水的愉快心情。2.上片的第一句“画船载酒西湖好”有何作用?3.(创新题)微视频是当今一种很火爆的表现形式,小文同学想将这首词的前两句的意境用微视频的形式表现出来,请帮她完成下面的脚本。词句画面内容画面声音或感觉写作角度急管繁弦,玉盏催传管弦、玉盏、客人①视觉(平视)、听觉行云却在行舟下,舟船、似空无一物行云、湖水清澈得好(②
空水澄鲜湖水六、(2023-南昌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临江仙·送钱穆父①苏轼一别都门三改火②,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③。无波真古井③,有节是秋筠®。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注】①钱穆父:名勰,又称钱四。被贬越州(今浙江绍兴),后徙瀛州(今河北河间),赴任时途经杭州,苏轼作此词以送。②改火:古代钻木取火,四季换用不同木材,称为“改火”,这里指时节的更替。③春温:指春天的温暖。④古井:比喻内心恬静,不为外界事物所动。⑤筠:竹。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赠别词。词人将对老友的眷眷惜别之情写得缠绵感伤、哀怨愁苦。B.词的上片写与友人久别重逢,先从时间着笔,再就空间落墨,最后表达对友人的赞颂之意。C.“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两句,描绘出一种凄清幽冷的氛围,渲染了词人与友人分别时郁郁寡欢的心情。D.“尊前不用翠眉颦”一句,运用借代修辞,言说宴席中以歌舞相伴的歌女用不着为离愁别恨而哀怨,实则是劝慰友人不要因离别而难过。2.请赏析词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七、(2023-吉安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鹧鸪天·东阳道中①辛弃疾扑面征尘去路遥,香篝②渐觉水沉⑥销。山无重数周遭碧,花不知名分外娇。
人历历,马萧萧。旌旗①又过小红桥。愁边剩有相思句,摇断吟鞭碧玉梢③。【注】①此词是词人在任京都临安大理少卿时期,因事赴东阳(今浙江东阳)途中所作。②香篝:熏笼。③水沉:沉香。④旌旗:这里代指军队。⑤碧玉梢:用碧玉宝石装饰的马鞭。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该词描绘了词人沿途所见美景,流露出感伤、抑郁、愁苦之情。B.开头两句借香料逐渐燃尽写行程遥远。C.“周遭碧”“分外娇”写词人置身于绿的海洋、花的世界,精神为之一振。D.结尾句生动再现了词人扬鞭吟哦、疾速前进的情形。2.请赏析词句“人历历,马萧萧。旌旗又过小红桥”中“萧萧”一词的表达效果。八、(2023-宜春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唐多令刘过①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②。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黄鹤断矶②头,故人今在不?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注】①刘过:南宋文学家,与陆游、辛弃疾等人交好。②南楼:指武昌安远楼,词人二十年后的八月五日重登此楼,凝望中原,感慨今昔,作此词。③黄鹤断矶:黄鹤矶,在武昌城西,上有黄鹤楼。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两句写登安远楼所见,“满”“寒”二字营造了萧疏、凄凉的氛围。B.上片以时空交错的技法,把词笔从空间的凭眺折入时间的溯洄,虚实相间,别起波澜。
C.“旧江山浑是新愁”写旧愁新恨,纷至沓来,直抒胸臆,表达词人登楼眺望中原的无限感慨。D.末三句写词人欲买花载酒,与少年同游,却不曾寻得故人,满怀失落与惆怅。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中考真题练1.A【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A.结合“孤帆带日斜”可知,“日斜”点明时间是傍晚,不是清晨,故A项错误,选A。2.示例:驿楼之花香气四溢【解析】本题考查诗句赏析。“翠添官舍柳,香泛驿楼花”的意思是“官舍的柳树更添了几分翠色,驿楼处花朵香气四溢”。“泛”指漫出,指花朵的香气如同水一般溢出驿楼,故“泛”字写出了驿楼花朵的香气蔓延而出、香气回溢的情形。二、1.B【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B.“一幅生机勃勃的江山秋色图”说法有误,根据前两句中的“树槎牙”和“西风雁影”可知,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树木枝叶稀疏、江山西风劲吹、北雁南归的画面,虽不可说萧瑟凄凉,但也不能说“生机勃勃”。故选B。2.示例:画作展现出秋天的美好,显现出“不似春光,胜似春光”的佳境。图中还画了许多人物活动情景,使画面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令观者目不暇接,百看不厌。(能围绕“秋光美好”“秋光在山野”两个要点说明原因即可)【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句的能力。三、四句的大意:一重重的秋光风景无限美好,画中还有山野之人的活动,使画面增加了生趣。联系前两句中的“连山缥缈”可知,画作展示了万重秋光的美好,一重山色就是一重秋光,一重秋光就是一重美好。除自然风光外,画作中还有很多山野之人的活动情景,景与人相融相合,使画面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三、1.C【解析】“刺头”的“刺”勾勒出了小松外形的特点,也体现了它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没有体现小松活泼可爱的性格。故选C。2.本诗表达了对小松的赞赏之情和对目光短浅之人的不满之情。【解析】《小松》是唐代诗人杜荀鹤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的意思:松树在小的时候不被人发觉,如今松枝已超过蓬蒿(野草)了。当时人们不知道这是参天大树,
等到小松长大了人们才称赞“这棵树真高!”这首诗借松写人,托物讽喻,诗中字里行间充满理趣,耐人寻味。诗中对小松的描写精练传神,表达了诗人虽然才华横溢,但由于出身卑微而不受赏识的愤懑以及不满之情。四、1.C【解析】下阕中“镂花拨柳”一句描写了姑娘们踏青时的活动,“争要先看”则表现了姑娘们看花觅柳的急切心情与行动,并非表现“姑娘们看花觅柳的从容”。故选C。2.D【解析】赏析古诗词,可从作者入手,联系作者的生活经历、写作风格等理解内容;借助古诗词的标题、注释、写作背景,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D.“是豪放词中的佳作”说法有误,这首词是婉约词中的佳作,而非豪放词。故选D。仿真模拟练1.D【解析】“如今归去老江南,扁舟载风月”大意:如今我要回到我的家乡江南,并在那个地方终老,小船载着清风明月。“扁舟载风月”是想象终老江南的生活,是虚写。D.“‘扁舟载风月’是实写之景”说法错误,故选D。2.运用了衬托的表现手法。用画梁双燕有重来时节来反衬人去再也无法重回,表达了词人与诸僚的依依惜别之情。二、1.D【解析】诗的前两句写环境,平平而起;后两句写新荷,比拟新奇。D.“艳丽纤巧”说法有误,故选D。2.此处的“平”既指池面平静;又指池水与池的边缘持平,几乎要满出水池,衬托出诗人的悠闲之情。三、1.B【解析】“犹自千回问汉王”的大意:多少次问大唐的君王,什么时候能够回到自己的家乡。由此可见,诗人是代“行人”“边骑”而问的。2.反映出边塞环境的安定、边塞将士戍边生活的单调与艰辛、将士们对边塞征战生活的厌倦、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写出两点即可)四、
1.C【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需要准确细致地把握诗歌主要内容,从诗歌的结构内容方面进行具体分析,重点把握诗歌的表达意蕴。C.“尾联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药材种植品种生态适应性研究考核试卷
- 会计学硕数学试卷
- 河南高一同步数学试卷
- 地下管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实践考核试卷
- 医疗大数据与医疗设备故障预测关联分析考核试卷
- 光学玻璃冲击损伤的修复技术研究考核试卷
- 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2025年智能交通系统初步设计评估报告
- 广州一模文科数学试卷
- 2025年互联网金融平台资金存管安全防护技术与解决方案报告
- 2025年农业物联网精准种植中的作物生长模型构建与应用报告
- 基层卫生院服务基层行-3.8.4药品不良反应管理
- 2025版标准正规劳动合同范本(房地产开发商专版)
- 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职级笔试题
- 2024年金华市警示教育基地管理中心招聘笔试真题
- 2025年党建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完整版)
- 新疆林地补偿管理办法
- 2025年艾梅乙母婴阻断项目培训试题(含答案)
- 2024年济南历下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2025年重庆市辅警招聘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高考真题-物理(江苏卷) 含解析
- 国家开放大学机考答案6个人与团队管理2025-06-2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